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大邑县新场镇学校根据大邑县教育局《关于转发关于开展第xx个全国助残日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积极开展助残系列活动,在全校掀起了扶残助残的活动热潮。
5月12日早上,召集学校相关领导召开会议,对我校第xx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作出安排布置,拟定了活动方案,要求各年级、各班级要认真做好扶残助残系列活动,并认真弄好宣传,要在全校进一步营造起扶残助残的新风尚。
从5月12日―18日,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扶残助残活动。
(一)深入宣传,在全校营建扶残助残浓郁氛围。
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下,学校德育处向全体师生宣读了xx的倡议书,掀开了新场镇学校关心帮助残疾人活动的序幕。之后,学校又充分利用教师大会、学校宣传栏、班会活动等对全校师生做出宣传,让全校师生都来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
(二)学习帮扶,增进残疾学生的学习自信。
我校3.3班、5.1班的两名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江群、李雪,学习上存在明显困难。两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利用学校特殊资源教室队两名学生进行辅导,对她们进行鼓励;两个班级还成立了学习扶助小组,让班上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两名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帮助,让她们能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通过学习帮扶小组,开展对两名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帮扶,让两名残疾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大家庭的温暖,更有效地提升了两个孩子的学习自信,更有效地促进了两个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爱心传递,深入社区。
5月18日,我校又组织了学生志愿者到新场镇街道、社区开展了扶助弱势群体、关爱残疾人的公益活动,搞卫生,讲故事,做宣传,把扶残助残活动延伸到了社区,延伸到了社会,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
通过第xx个“全国助残日”活动的开展,更进一步促进了教师、学生、社区居民对残疾人事业的了解和支持,增进了扶残助残风气的进一步形成,增强了人们的扶残助残意识,从而让全校师生、全社会更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将我校残疾人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给你,我的爱”关爱残疾人活动
目前,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世界各地在保障残疾人权利和建立无障碍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造成残疾人边缘化的环境、社会和法律障碍依然存在,残疾人在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权利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上天赋予了我们生命的意义,那么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无论有多艰辛,我们都应该持之以恒的走下去。或许你没有健康的身体,但是你有梦想的权利,20xx年12月3日是第21届世界残疾人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拥抱生命,让爱飞翔!
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领跑者,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践行青年学生的时代使命,引领社会风尚,充分彰显青春的色彩,释放青春的激情。为了贯彻党的执政能力,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平衡群体差异,此次活动,我们走残疾人集体,让我院学生真正了解基层社会、深入关心当合国家对残疾人的照顾和重视,鼓励更多青年人跻身于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的队伍中去,推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推广青年的时代使命,因此我们第一以及第二学生党支部首当其冲,适时发挥党员先进性!
活动时间:20xx年12月28日
活动地点:湖州市月河小区阳光之家医疗中心
3、确定党员人数,安排好参与党员名单,并协调分组;
1、材料准备:
联系花卉协会,购买制作丝网花所需的材料;
2、募捐筹款:
3、活动内容:
3.1在校内做好确定数目的丝网花,务必保证活动中心每人一支;
3.4自由行动,和残疾人聊天,游戏,教他们做丝网花;
3.5帮助管理员打扫卫生,活动接近尾声;
3.6活动结束:各组组长点清人数,有秩序的回校。
1、活动完成后,各干事清理现场;
2、安排各组组长在活动完成后写一份报道和活动感想;
3、和湖州市月河小区阳光之家医疗中心联系,做好活动的后续报道;
4、总结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下次活动的再次出现。
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更加关心残疾人的生活,用实际行动表达大家对残疾人的关爱,有利于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知道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明白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重视和关照。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对残疾人的关爱,在生活中碰到残疾人需要帮助时,可以从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考虑。
召集学校相关领导召开会议,对我校“全国助残日”活动作出安排布置,拟定了活动方案,要求各年级、各班级要认真做好“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扶残助残系列活动,并认真弄好宣传,要在全校进一步营造起扶残助残的新风尚。
二、围绕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助残系列活动。
(一)深入宣传,在全校营建扶残助残浓郁氛围。
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下,学校德育处向全体师生宣读了《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的倡议书,掀开了新场镇学校关心帮助残疾人活动的序幕。之后,学校又充分利用教师大会、学校宣传栏、班会活动等对全校师生做出宣传,让全校师生都来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
(二)学习帮扶,增进残疾学生的学习自信。
我校3班、1班的两名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学习上存在明显困难。两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利用学校特殊资源教室队两名学生进行辅导,对她们进行鼓励;两个班级还成立了学习扶助小组,让班上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两名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帮助,让她们能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通过学习帮扶小组,开展对两名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帮扶,让两名残疾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大家庭的温暖,更有效地提升了两个孩子的学习自信,更有效地促进了两个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爱心传递,深入社区。
我校又组织了学生志愿者到xx镇街道、社区开展了扶助弱势群体、关爱残疾人的公益活动,搞卫生,讲故事,做宣传,把扶残助残活动延伸到了社区,延伸到了社会,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
通过“全国助残日”活动的开展,更进一步促进了教师、学生、社区居民对残疾人事业的了解和支持,增进了扶残助残风气的进一步形成,增强了人们的扶残助残意识,从而让全校师生、全社会更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将我校残疾人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曲靖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儿童福利机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功能定位,全面推进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扎实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
坚持政府主导。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作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落实县、街道(乡镇)属地责任,强化民政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责任,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
坚持家庭尽责。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监护人要依法尽责,在家庭发展中首先考虑儿童利益;加强对家庭监护和委托监护的督促指导,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确保困境儿童得到生活救助保障。
坚持社会关爱。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方面积极作用,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在生活、监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全社会关爱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健全全市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和困境儿童生活保障等突出问题,加强部门联动与协作配合,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一)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能力。
1、明确两类机构功能定位。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根据需要设立的,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等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协助民政部门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等工作的专门机构,包括按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设有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科(室)的救助管理站(具体职责见附件1)。儿童福利机构是指民政部门设立的,主要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未满18周岁儿童的机构,包括按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儿童福利院、设有儿童部的社会福利院等。各地要采取工作试点、业务培训、定点帮扶、结对互学等多种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提升服务能力。
2、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升级。要对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职责,健全服务功能,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关爱服务能力。各县(市、区)已设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要完成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尚未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要整合现有资源,明确救助管理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具体机构承担相关工作,要加快筹备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县级民政部门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监护监督等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抚养照料儿童能力不足的,可就近委托儿童福利机构代为养育并签订委托协议。
3、拓展儿童福利机构社会服务功能。优化儿童福利机构区域布局,加大市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力度,将孤儿数量少、机构设施差、专业力量弱的县级儿童福利机构抚养的儿童向市儿童福利机构移交。已经将孤儿转出的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应当设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或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探索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散居孤儿、社会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的临时照料、康复指导、特殊教育、精神慰藉、定期探访、宣传培训等工作。推进市儿童福利机构不断拓展集养、治、教、康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功能,力争将儿童福利机构纳入定点康复机构,积极向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开放。
(二)加强儿童关爱服务队伍建设。
1、加强基层儿童工作力量。坚持选优配强,确保有能力、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员从事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工作,做到事有人干、责有人负。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备1名“儿童督导员”,负责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工作;村(居)配备1名“儿童主任”,由村(居)委会委员、村级民政事务员、社会救助协理员、大学生村官等有固定劳动报酬的基层工作人员中,选取1名思想素质好、文化程度高、责任心强、熟悉当地情况且愿意长期从事儿童工作的女性担任,优先安排村(居)民委员会女性委员担任。依托全国农村“三留守”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实行实名制管理,并及时录入、更新人员信息。完善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工作跟踪抽查制度,对认真履职、工作落实到位、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和表扬,并纳入有关评先评优表彰奖励推荐范围,对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的要及时作出调整。
2、提升基层儿童工作水平。按照“分层级、多样化、可操作、全覆盖”的要求,建立健全儿童福利工作分级培训体系。市级民政部门负责培训到儿童督导员;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培训到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每年至少轮训一次,培训内容要突出儿童督导员职责(见附件2)、儿童主任职责(见附件3),突出家庭走访、信息更新、强制报告、政策链接、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及家庭教育等重点。初任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经培训合格方可开展工作。要从培训资金、培训对象、培训层级、培训地点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培训工作支持力度。
3、落实基层属地管理责任。各地要提升基层服务供给能力,充分利用现有服务平台,以学校、家庭、村(社区)为支点,构建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的基层儿童服务模式。在学校放假期间,要充分发挥“儿童之家”等服务平台的作用,组织公益性农村留守儿童假期活动。民政部门要指导村(居)委会通过实地走访、电话核实等方式对辖区儿童开展排查,无人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委托监护人监护能力不足或者履职不到位、失学辍学、残疾患病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每次排查必须100%走访,走访排查情况要记录到全国农村“三留守”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每季度至少要开展一次巡查,重点巡查核实村(居)委会每季度走访排查情况、重点对象定期随访情况、村(居)儿童主任履职情况、儿童之家作用发挥情况、系统数据时效性情况等。
(三)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1、大力培育孵化社会组织。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通过政府委托、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重点推介、孵化扶持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的培育和发展一批儿童服务类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托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成立孵化平台,为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孵化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积极培育支持相关社会组织加强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关爱保护服务水平,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等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要在场地提供、水电优惠、食宿保障、开通未成年人保护专线电话等方面提供优惠便利条件。
2、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细化并做好购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等服务工作,并结合实际需要做好资金保障,按照政府采购法,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确定承接主体,重点购买走访核查、热线运行、监护评估、精准帮扶、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家庭探访督导检查等关爱服务。要加大政府购买具备心理健康辅导能力的社会组织力度,有针对性地为精神关怀缺失、遭受家庭创伤等儿童提供人际调适、精神慰藉、心理疏导、人格健康成长等专业性关爱服务,促进身心健康。引导承接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优先聘请村(居)儿童主任协助开展上述工作,并适当帮助解决交通、通信等必要费用开支。
3、积极倡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工作者等专业人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不同特点,提供心理疏导、亲情关爱、权益维护等服务。动员引导广大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深入贫困地区、深入贫困服务对象中,开展关爱服务。积极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一对一帮扶、慈善捐赠、实施公益项目等多种方式,重点加强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救助帮扶,引导企业督促员工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
(四)加强部门协作。
市级已建立曲靖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县也要相应地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部门间沟通与协作。
1、完善救助保护机制。各地民政部门要会同公安、教育等部门,以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为重点,推动建立闭环运行的救助保护机制,建立完善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四位一体”的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对强制报告主体的指导和培训力度,推动建立以评估帮扶为重点的个案会商机制,持续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并向困境儿童延伸,合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无人监护或监护情况较差、辍学等问题。司法行政部门要依法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法律援助,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共青团组织要会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开通12355未成年人保护专线,探索“一门受理、协同处置”个案帮扶模式,联动相关部门提供线上线下服务。
2、保障儿童基本生活。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抓好孤儿等特困儿童重点群体的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统筹孤儿保障、特困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加强对不同类型儿童生活兜底保障需求的研究,分类施保、分类施策,实施更有针对性、更适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基本生活兜底保障政策。强化相关资金的监督管理,严禁将中央、省提高的孤儿基本生活资金用于冲抵地方财政支出,对于截留、套取、冒领、虚报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3、推动落实家庭主体监护责任。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推动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妇联组织要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将倡导家庭文明、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纳入家庭教育工作内容,引导家长特别是新生代父母依法履责。公安部门要依法追究失职父母或侵害人的法律责任,加大对失职父母的批评教育、训诫、处罚力度,严厉惩处各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犯罪行为。民政部门要指导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依法接收公安机关护送来的受监护侵害的未成年人,超过1年仍无法查明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或监护人拒不履行监护责任6个月以上的,要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权。
4、强化学校教育保障措施。各地教育部门要强化适龄儿童控辍保学、心理教育等工作措施,为儿童福利机构内的儿童就近入学提供支持。做好对重点群体的常态监控,因地、因家、因人精准施策。加强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培训。指导流入地政府全面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认真执行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政策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简化入学流程,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提供便利,从源头减少留守儿童现象。
5、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爱,在学校安装视频设备,设立亲情电话。卫健部门要强化医疗救治及保障管理,建立由省级定点医院牵头,各级定点医院共同参与的儿童血液病诊疗服务网络,实行定点集中救治管理,实施肿瘤患儿化疗、手术、放疗等多学科协作诊疗,构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络。卫健部门要会同民政、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残联组织要积极维护残疾儿童权益,大力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服务,提高康复、教育保障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积极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政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划,纳入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明确建设目标,层层分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要切实发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民政部门要牵头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和部门内部沟通协调机制。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力度,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解决特殊困难和薄弱环节,尽快补齐短板,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资金投入。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需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经费保障,在现行民生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心关爱资金保障措施,明确支出范围,强化绩效管理。加大对贫困地区儿童工作的支持力度,将“贫困发生率”和财政困难系数作为重要因素,向贫困地区倾斜并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儿童关爱服务工作。
(三)严格督查落实。妇儿工委办公室要督促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落实儿童发展纲要要求。民政部门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动态跟踪机制,了解工作进度,总结推广经验,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评估重要内容强化落实。
(四)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介宣传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救助保障政策,引导社会大众自觉履行法定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报道先进典型,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为在我校师生中进一步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树立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新观念,积极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构建和谐教育,进我校研究决定,结合今年第x个“全国助残日”,在我校师生中开展扶残助学募捐活动。
关爱残疾孩子,发展特殊教育。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全校师生
5月4日——5月13日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并制定方案。(5月4日)
2、学校在醒目处挂出宣传横幅,并利用晨会时间宣读扶残助学倡议书。(5月5日)
3、各班办一期以“节省一天零花钱,资助残疾小伙伴”为主题的黑板报。(5月6日——5月7日)
4、各班组织募捐。(5月10日——5月12日)
5、各班召开募捐主题班会。(5月12日)
6、学校举行募捐仪式,然后对本次募捐活动进行小结,表扬在本次募捐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5月13日)
根据市、区残联的通知精神,进行了研究部署,结合我镇残疾人人数多的特点,组织做好第xx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助残日活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相关领导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我镇开展第xx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拟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各位领导在助残日活动中的职责和任务。
我镇残联在5月12日召开了各村、社区残协主席专职委员和部分残疾人代表联席会议,布置安排本次助残日活动,要求各村、社区的残协主席和专职委员根据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摸清本村、社区内“孤独症”、“自闭症”儿童的底数,上报镇残联,同时上户做好“孤独症”和“自闭症”儿童家长的思想工作,让这部分患病儿童及早地进行抢救性康复工作”,争取大多数患病儿童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服务。为了在社会主义上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负担,我镇残联向各村、社区的'重度残疾人免费发放一部分辅助器具,解决了一部分残疾人出行难的问题。
为了大力宣传第xx次“全国助残日”,在全社会推动扶残助残活动的开展,乔口镇残联在围绕“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这个主题,立了一条横幅在政府广场,同时办好了两个宣传栏,通过这些宣传方式获得了明显的效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让广大群众都来关心身边的“孤独症”儿童和成年“孤独症”患者,增强了人们扶残助残的意识,从而让社会更加理解、尊敬、帮助残疾人。
让幼儿学会尊重,关爱残疾人,培养幼儿的爱心。
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1.舞蹈录像《千手观音》
2.幼儿用书。
一.了解残疾人
1.观看舞蹈录像,帮助幼儿了解残疾人。
2.提问: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吗?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残疾人和正常人不一样,他们都是身体有残缺的人,引导幼儿同情残疾人。
二.关爱残疾人
1.设问,你们见到过残疾人吗?他们行动方便吗?幼儿个别回答。
2.想一想: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3.讲述故事《香香的路》。
4.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关爱残疾人。
三.值得尊敬的残疾人
1.幼儿观看幼儿用书。
2.教师讲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引导幼儿向残疾人学习。
教师带领幼儿去《特殊教育学校》看到残疾小伙伴。
针对小学生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懂得关爱残疾人。进而让学生理解爱的真谛在于奉献,懂得关爱他人,愿用爱心温暖世界。知道献出自己爱心,做力所能及的事。
引导学生自觉发扬关爱残疾人的精神,进一步教育他们主动地伸出手去关心和帮助别人,从而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
表演、感悟讨论、唱歌等多种形式结合
1、放残疾人影片,让学生回忆故事情节,谈感受。(学生纷纷发言)
2、表演节目《他们是怎样对待残疾人的》
情景一、马路上过来一位盲人,他正用拐杖摸索着走路不小心撞到一位打扮入时的青年,青年生气的一把推倒盲人,头也不回地走了。一位红领巾看到了,跑过去把盲人扶起来,同时扶着他过马路。
情景二、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有腿疾的乘客,他小心地走到一个没人作的位置,一位漂亮女生当没看见,急冲冲跑过去抢了那位置,腿疾的乘客无可奈何地站在旁边,一位红领巾看到了,主动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他。
3、激情讨论:从刚才的表演中,我们领悟到了些什么,我们应当如何对待残疾人(学生发言)进一步引入这世界上除了残疾人,还有很多人是需要我们去关爱。联系现实生活,让同学发表言论。
4、贴爱心卡:每个同学用一张小卡片把自己怎样“关爱残疾人,关爱他人”的决心写在上面。
5、为残疾小朋友献爱心,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6、班主任总结:
平时我们要多关爱残疾人士,让他们感受世界的温暖,但着世界除了残疾人士,就没有其他人是值得我们关心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社会上每个人都是值得我们去关心。通过本次班会我们学会了关爱残疾人,关爱他人。相信每个同学都受益匪浅。让我们荡起爱的双桨,让这世界变得更美。
“在关爱残疾人,关爱他人”活动开展后,小学生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学生也懂得了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献爱心的风气越来越浓。知道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关心残疾人。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20xx年xx省十项重点民生实事工作要求,持续做好我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根据省、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要求,制定本方案。
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弱有所扶,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以不断满足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需求为目的,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进一步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建设,加强康复人才培养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面发展,让残疾儿童及其家庭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任务目标
具有xx县户籍(包括常驻户口、临时户口和居住证)有康复需求的0-7岁肢体(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年龄提高到17岁);0—14岁视力、听力(人工耳蜗手术6岁)、智力、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全年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不少于270名,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
(二)救助内容、标准和工作流程
1.救助内容
为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康复训练等服务,为早期干预的残疾儿童提供早期干预服务。
2.救助标准
(1)手术。通过多重医疗保险政策按规定报销后,对配置基本型人工耳蜗手术每人给予一次性补助12000元(含人工耳蜗术后调机费)。对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每人给予一次性补助17200元(针对住院期间费用,含手术、康复训练及矫形器费用)。
(2)康复训练。视力残疾儿童平均救助标准为1000元/人/年,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平均救助标准为17000元/人/年。残疾儿童在机构康复训练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0个月。康复训练不足10个月的,按照每月不超过1700元的救助标准给予救助。
早期干预救助标准为24000元/人/年,早期干预康复训练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0个月,不足10个月的,按照每月不超过2400元的标准给予救助。
(3)辅助器具适配。助听器平均补助标准为4800元/人(2台全数字助听器,含适配服务费),假肢、矫形器平均补助标准为5000元/人,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助行器等平均补助标准为1500元/人。残疾儿童辅助器具由县残联等免费配发后,不再享受相应补助。
3.工作流程
(1)申请:残疾儿童监护人持残疾儿童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居住证)以及医疗、康复机构出具的诊断评估证明,向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居住证发放地)县级残联提出申请。监护人也可委托他人、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服务机构等代为申请。
(2)审核转介:县残联针对残疾儿童家长或其他代办人所提交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书面资料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或儿童监护人所选择的定点机构,将残疾儿童转介至相应的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并将儿童基本信息录入至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管理系统。
(3)康复(手术或训练):定点康复机构与监护人签订协议。对残疾儿童功能状况进行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手术或训练等,建立康复档案,将救助对象的康复信息录入管理系统。救助对象中途自行放弃康复训练的,定点康复机构要及时向县残联进行报告,并做好系统处理。
实施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的定点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早期干预服务。
(4)结算:残疾儿童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发生的费用先按规定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等解决,剩余部分费用超过补助标准的按照补助标准补助,低于补助标准的据实补助。
具体实施步骤:一是定点机构先自行审核。二是县残联审核或结算工作组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转交财政部门。三是财政部门与定点机构直接结算。结算周期由县残联同县财政部门确定。残疾儿童在辖区外定点机构康复,其救助资金结算原则上同步进行,结算办法由县自定。
省结算办法出台之后,按照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结算办法执行。
(一)做好残疾儿童康复需求筛查、转介和康复工作
加强与卫健体委对接,做好残疾儿童康复需求筛查工作,针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帮助家长做好申请转介工作,定点机构做好评估、医疗康复或训练、辅具适配等相关工作。
(二)加强与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衔接
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政策。首先将残疾儿童康复费用进行各类保险的报销,报销后的自负部分再由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在救助标准内给予补助,超出部分由残疾儿童家长自行负担。
(三)做好康复救助资金的保障
切实承担起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的保障责任,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纳入本级政府预算,确保实现动态意义上的应救尽救。同时,应当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保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加强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监督管理
按照条块结合、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监督管理。县残联会同县卫健体委等相关部门公开择优确定定点机构,并实行动态管理。定点康复机构对在训儿童定期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康复措施方案,精准施策,确保残疾儿童康复质量和效果。
(五)加强技术人才培训培养
发挥各级专家技术指导小组作用,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检查指导、评估、培训等工作。加强康复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康复服务从业人员康复服务能力素质和能力。
(六)强化基层基础
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经办队伍建设。县残联、各定点机构安排专人负责救助申请、审核、信息录入、统计汇总等工作,确保事有人做、责由人负。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建立联动机制,确保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部署到位、落实到位。
(二)加强协助,形成合力。各有关单位要履职尽责、协作配合,加强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按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残联组织要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发动、残疾儿童康复需求摸底、定点机构确定、监管、康复人才培养培训等工作;做好救助对象申请审核,按照“最多跑一趟”原则做好申请接办工作;按照残疾儿童监护人自主选择定点康复机构的原则,妥善安排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服务;组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检查、指导、评估、培训等工作;做好数据统计与汇总工作,并按照统一要求每月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年底前报告全年工作落实情况。
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重点民生实事跟踪考核。
民政部门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儿童纳入低保、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等救助范围,组织儿童福利机构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及康复救助工作;做好本部门定点康复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加强社会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的注册登记审核和监督管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残疾儿童康复。
教育部门实施残疾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支持项目,扩大残疾儿童教育康复服务供给,为康复后的残疾儿童入学或入园提供支持保障;对具有教育资质的定点机构加强管理和指导;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人社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包括残疾儿童康复专业人员在内的特殊教育教师、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标准,按规定做好职称评定工作,促进残疾儿童康复人才队伍建设。
卫生健康部门配合残联部门指导医疗、妇幼保健等机构开展残疾儿童的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和转介等工作;加强对本辖区定点机构确定和医疗康复机构医疗服务监督管理、业务指导及康复专业人员技术培训等工作。
审计部门要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防止发生挤占、挪用、套取等违法违规行为。
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康复服务价格监督,组织指导查处价格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对依法登记注册的康复机构,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牵头做好有关康复机构的信用信息记录和归集;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综合执法工作,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医疗保障部门按照规定落实残疾儿童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政策,并随着筹资水平的提高,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乡村振兴部门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对“三类人群”中的残疾儿童家庭进行动态监测,并给予扶持。
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保障,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及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筹使用上级拨付的残疾儿童康复经费和本级经费;会同残联完善结算办法,做好资金结算工作,对康复资金使用进行检查、监督;加强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部门加大残疾预防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公益短信、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解读和宣传教育,帮助残疾儿童监护人准确知晓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相关内容,积极引导全社会强化残疾预防和康复意识,传递党和政府的爱民之心、惠民之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强化督导考核。通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监测工作进展情况,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期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本地康复救助工作的督查考核,总结推广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救助工作取得圆满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