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粽子是奈良时代之后的平安时代从中国传入的,当时的粽子只在皇宫中举行端午节时作为供品的,后来才得以普及。关于日本粽子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是爱汇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粽子,供大家阅读!
日本的粽子是奈良时代之后的平安时代从中国传入的,当时的粽子只在皇宫中举行端午节时作为供品的,后来才得以普及。日本的粽子皮也是多种多样,有白茅、竹叶、蒿叶等等。所以,日语里又称粽子为“茅卷在日本,人们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他们习惯于包锤形粽子。
日本有一种“光秀粽子”,据说是战国时代群雄争霸,首领 织田信长眼看着即将统一全国,谁料手下大将 明智光秀叛变,功亏一篑。传闻 明智光秀夺得天下后,久盼援军不到,心中焦急,把进献的粽子连皮带馅全部吞食。百姓知道后,认为此人缺乏沉稳的王者气概。果然光秀政权仅仅持续了十来天就倒台了,被后世嘲笑为“三天天下”。光秀当时吃的是用竹叶包的 白粽子。其后, 日本京都的 糕点匠将其改良,才有了今天的 日本粽子。正因为这样,日本许多 和果子店里已经把粽子当作日本的传统 糕点来销售了。
还需要提及的是 日本江户时代,把用 梗米做的粽子叫做“御所粽”、“内裹粽”,主要供皇宫和幕府食用,把用黏米做的粽子叫做“饴粽”。地方上还有把山茶花根烧成灰,放到黏米里面做成的粽子,叫做“朝比奈粽”。同时, 日本还有根据粽子不同形状而叫的“锥粽”、“菱粽”、“筒粽”、“饰粽”、“秤锤棕”,盼望男孩子吃了以后健康成长的“百索粽”、“九子粽”等等。
第一种:就是上面也有介绍的,把蒸熟的糯米,捣碎成年糕状后用蒲叶包起来,然后用灯心草捆扎入水煮。也有用栀子汁来煮染的,这样煮好的粽子就是漂亮的金黄色了。
第二种:粳米团子用竹叶包起来。这种粽子日本也叫御所粽(御所粽「ごしょちまき」)、内里粽(内裏粽「だいりちまき」)。
第三种:糯米做的年糕用稻草包成的饴粽(飴粽「あめちまき」)。据说因年糕成饴糖色而得名。
第四种:用茶梅根烧制的灰做成的灰水将糯米泡湿,以此为原料做成年糕,再用稻草包起来,叫做朝比奈粽(朝比奈粽「あさひなちまき」),这是骏河国朝比奈的名物。骏河国是以前日本行政区的一个,位于东海道,相当于现在的静冈县大井川左岸的中部和东北部一带。
其中第二种为现在的和式点心店所沿用,是和式点心粽子的原型,只不过年糕的原料已经变为葛了。而用竹叶来包粽子则是一个叫川端道喜的'京都点心师傅创立的,所以人们也非常友好的把这种粽子称作道喜粽。直至现在,川端家也还制作粽子,道喜粽也成为了具代表性的京都点心之一。
而第四种则是最接近粽子原型的做法。日本鹿儿岛的碱水粽(灰汁巻き「あくまき」)、角粽(つのまき),长崎县的糖碱水粽(唐灰汁ちまき「とうあくちまき」)以及新泻县的碱水竹叶粽(灰汁笹巻き「あきささまき」)都是用类似的做法制作的。
越南人爱吃粽子
他们吃的粽子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他们认为,圆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节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缅甸人爱吃粽子
他们爱吃粽子,但不是和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粽子是有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柬埔寨的粽子
柬埔寨的粽子称为"布袋粽",它不用植物叶包裹,而是取一个布袋,将糯米、赤豆、红枣等一层隔一层地塞满布袋,然后扎紧口袋蒸热。食用时剥去布袋,用刀切着吃。
泰国人包裹的粽子
泰国人包裹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因为是用绿色粽叶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绿色,味道十分清香。
朝鲜的粽子
朝鲜的粽子被称为"车轮饼"。人们把鲜嫩的艾叶煮后捣碎,掺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车轮形状,吃时味道可口。
菲律宾包长粽
菲律宾人喜欢包长粽子,风味与中国江浙一带的粽子不同。粽子还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印度尼西亚的粽子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特别讲究,常用鲜肉末加香菇、葱做粽馅。吃时香滑可口,多吃不腻。
马来西亚人的粽子
马来西亚人也喜欢吃粽子。他们吃的粽子,特点是个头大,有鲜肉粽、豆沙粽、椰蓉粽等,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墨西哥人吃粽子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把粽子称为"达玛尔",主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馅,用玉米叶子或香蕉叶子包成,别有风味。
秘鲁人吃粽子
秘鲁人是对诞节时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欢庆对诞节,边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儿,也赶回娘家,再尝娘家粽的风味。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用一种经过特别加工、带有粘性的玉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椰榄等,有的还浇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鲜的芭蕉叶包成扁方形。
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吃粽子
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是用香蕉叶包粽子,主料是玉米粉和菜豆,吃起来味道特别香。
关于日本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