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别人是如何看待某个问题的,对于我们的判断和决策会有很大的启发。写总结时,要注重归纳和概括,将复杂的问题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达。总结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写总结。
郁达夫是位卓越的语言大师,或描述,或记叙,或状物或忆史,都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并且能文随意遣,无复窒碍,《故都的秋》便充分展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文字功力,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他的语言的俊逸的风格。
1、音乐美。说郁达夫的散文是情文并茂是一点也但是分的,因为他的散文,个性是后期的游记散文,都是象写诗般的斗学之作。因而,其语言风格便表现了一种音乐美。这种音乐自然不是钢琴曲,而是笛箫重奏。“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开篇这短短的一句,石破天惊,体现出了他语言的本色:清婉朴实而又一唱三叹,既透出了笛声的清越,又显出了萧声的哀婉。前半句一反常态,大有刘禹锡的“古人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气势,然而后半句却又峰回路转,一下子进入秋的悲凉气氛里,一扬一顿,扬,写出作者对秋的万般哀伤,抑,却又勾起了人的万般情思,仿佛《明湖居听书》里白妞的唱书,又像秋天的雨,下的淅淅沥沥,凉的彻头彻骨,至于篇中那写秋雨的句子,就更具有音乐般的美妙了“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雨下的奇,下得有味,下的更像样。”后半句以“下”这个动词为基本点,之后用“奇”“有味”“更像样”依次与之组合,这边很像音乐中的渐强乐指,越唱越响亮,越唱情越浓。“可不是?一层秋雨一层凉了!”这股都特有的韵律真可谓荡气回肠,结尾处“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跟开头的句式相应和,这反复咏唱的格调完完全全是是一种音乐的语言。
当然,说《故都的秋》的语言具有音乐美,并不仅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能够说,该文的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一种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韵味美。
故都的秋那特有的味道和韵律,这几个词用得真可谓是字字千斤啊。
郁达夫博学多才,对中国的古典诗文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对古诗,他更是痴情过人,因而,在他的散文创作里,便自觉不自觉的借用了古典诗歌的美学观,是自己的散文到达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如果说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幅色彩欲滴的油画,那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便是一幅素淡典雅的大幅水墨了,说其大,是因为这幅水墨有必须的连续性,是由几幅角度不同,浓淡不一的水墨图组合而成,这仿佛是借用了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给人以动感。
1、秋园小景:在北国,秋天的夜似乎比秋天的白日来得更清,来得更静,来得更悲凉,那高挂的残月,纷飞的芦花,飘荡的柳影,西山的虫唱,合着潭柘寺那清越的钟声,更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这幅秋夜小景的色调是素淡的,组合在一起,展现出很强的立体感。整幅画,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尤其是那秋风里的钟声,隐隐约约,大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魅力。
2、秋晨写生:月落下去了,东天漏出了几缕阳光。透过槐树叶底洒落下稀疏斑驳的影子,照在那缠绕着破墙壁的牵牛花上。人从那破屋里走出来,踏在那满地槐树的落蕊上,顿时添了几分秋意。作者从高处写到地处,从物写到人,从眼中景写到心中景,使得整幅画浑然一体而又层次分明,尤其是那蓝的或紫的牵牛花,更是惹人眼,看着它,在这秋意浓浓的早晨又怎能不生出几分凄凉呢?在这牵牛花底下那“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的确是这素雅的秋牛花的陪衬,使得这故都的秋味更浓,也更令人伤感。心绪郁闷的人儿,在这幅秋调里,显的是那般和谐那般匀称,那般有味。从而也使得这幅秋晨小景添了几分动感。观赏着这幅画,就仿佛喝了一杯味道不烈却很浓的醇酒,喝过之后芳香犹存,让人时不时的回味。
3、秋雨蒙蒙。太阳渐渐的高起来了,整个宇宙都亮堂起来,夜里、清晨的那些寒意也渐渐远去,这似乎能叫人暂时忘却秋天的来临,然而这些情感瞬间便被那衰弱的蝉声消退了。听着那有气无力的叫声,人会怎样想呢?能不感到秋天的味道吗?更何况,随着一阵秋风吹过,秋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来了”。
这淅淅沥沥的秋雨忽的使人想起“一层秋雨一层凉”的话来,这幅图画是变化着的,作者的笔力侧重描摹景色,读过之后,使人仿佛看到蝉那微微颤动的薄翅,仿佛感受到了那凉丝丝的雨滴,仿佛看到了那“衔着烟管”,袖着双手,站在桥头树底下的闲人,自然也仿佛听到了他的那近于唱的对白,这幅秋雨蒙蒙图,作者侧重的不是色彩,而是声音和感觉,这在绘画史上倒是很独特的,就仿佛齐白石老人那幅“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名画,画面上仅有几只蝌蚪,留在人心里的却是那悠扬不绝的蛙声。
4、秋意枣子图。初读《故都的秋》时很不明白,这篇以素淡、凄冷为基调的散文为何著出这么红艳的一笔,等细细品过之后,便从中尝到了秋的真正滋味,枣子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一株的长大起来”,这其实是作者心中那股郁积了好久的力量的写照。枣子由鲜绿到微黄,继而便是红艳艳,这红色是生命的象征,当这红艳艳的色彩涂抹在这整幅水墨画上时,凄冷中便透出一丝暖意,使人禁不住想起那“春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的诗句。正因为作者没有被这秋天的凄凉所淹没,所以作者笔下的秋才没有变态,才在冷色调中透出一股欣欣向荣的力量,从而在艺术鉴赏方面,使得这“枣子红”与前面几幅画的素淡在色彩上构成了鲜明的比较,也从而使得整幅水墨在变化之中显示出“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用前人的这一标准来欣赏郁达夫的散文,不难看出,他的散文便属于“有境界“一类,这从《故都的秋》里也可领略到。意境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篇《故都的秋》便属“有我之境”,通篇看似写景,但通观全文无有一处不是“以我观物”,诸“物皆著我之色彩”,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为何要颂北国的秋呢?因为当时的作者由于受到的白色恐怖威胁等原因,从上海移居杭州,从斗争的前线撤退到游玩山水的隐逸闲适的生活之间,思想苦闷,其内心世界自然也是以“清”“静”“悲凉”为主旋律的,因而,他便对合乎这种内心色调的北国的秋天充满了感情,借助秋天的“清”“静”“悲凉”宣泄胸中的苦闷,并且到达了人和物的共鸣、。正因为作者是用真情来描绘物体的,因而便使得一切秋景都蒙上了作者那沉郁的主观色彩,使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随情来,情随景生,到达了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你看:“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概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是单纯的写景吗?不,那里跳动着一颗看似平静实际落寞惆怅的心!
文章的结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是能够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是整首乐章的最强音,是整幅画中最精彩的一笔,言已尽而意未止,在艺术效果上到达“如撞钟,伸缩有度”的境界,既充分展示了作者艺术上的独具匠心,而又水到渠成不露雕琢之痕。
最后顺便提一下,欣赏故都的秋不可不把南国的秋也放在欣赏之列,只有比较着欣赏才能真正体会到故都的秋味、秋情、秋韵。
初识郁达夫,始于他的代表作《沉沦》,那酣畅淋漓的心境表现和赤裸裸的自我暴露着实令人震惊,于是便知,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位放浪形骸的名士。而他的写景散文《故都的秋》却丝毫不见小说中一以贯之的颓废和病态,取而代之以清丽和幽寂,令人顿感意蕴无穷,美不胜收。这缘于他在文中对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一个典型中国化的理论概念,是在古典诗词的创作和鉴赏中常用的术语。意境理论的正式提出是在唐代,以后不断有人阐释它,丰富它。童庆炳先生曾对它作如是定义: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这必须义可说是全面而系统。
郁达夫是一个注重意境追求的作家,他的超多散文都体现出他对意境的营造。而这篇《故都的秋》正可谓是他的散文意境美的典型。
一、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突出了他们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烟管以及缓慢的声调。总之,郁氏只几笔精要的粗线条勾勒,故都之秋的清、静和透着凉意便凸现出来。鲁迅说,白描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郁氏的这种手法酷似鲁迅塑造人物时的“画眼睛”。
借景抒情的文章,绘景是手段,传情乃是目的,所以景与情是密不可分的。清代王夫之说:“景、情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又说:“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这篇《故都的秋》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它的字字句句都饱蘸着浓郁的情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从作者对景物清丽静幽的描绘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北平之秋的喜爱和悠悠的思念。而在作品的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对北国之秋的喜爱,已胜过爱自我的生命,真是情之真真,意之切切。
如果仅是咀嚼到作者的喜爱和思念是远远不够的,景语中还透出了另一种感情,那就是淡淡的悲凉。如写牵牛花的花色时说,“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因为蓝、白属于冷色调,最适合表现悲凉之情了。再如描述落蕊的清闲时,更是突出了落寞之情。其他如蝉声的衰残,秋雨的凉意,北方果子的淡绿微黄,都是作者悲凉、孤寂心迹的流露,这种心迹在他的其他散文如《春愁》《寂寞的春朝》等篇目中都有不一样程度的体现,这种孤寂和哀愁亦如惨淡的月光,令人怅然。
二、虚与实的相映相生。
中国传统的绘画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叫留白,即画者并不让所画之物充斥整个画幅,而是有意留出大片空白,让观者有足够想象的空间,善于观画者往往能从画面的空白中想象出丰富的资料,体味出无尽的意蕴,这就是虚与实的相映相生。如郑板桥的兰竹,黄宾虹的山水等,都给人虚实相生的效果。
而好的文学作品有时为了丰富作品的资料,增添作品的意蕴,也会采用此法。如这篇《故都的秋》,我们能从有限的实中领悟到无限的虚,真乃言有尽而意无穷。
从驯鸽的飞声中我们看到了观察者悠然的姿态,闲适的表情以及流露出淡淡忧郁的眼神;。
从牵牛花下的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我们读到了北国秋风的萧瑟;。
从寒蝉的残声中,我们品味到了秋意的凄切。
而整个秋景的清、静及深埋内心的情愫都是我们借助于有限的实体味出来的无限的虚。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欣赏此文,犹如欣赏一朵田野上的丁香,清淡而典雅;又恰似欣赏一曲月光下的古琴,空灵而哀怨。
郁达夫是个平民作家,他的散文创作中处处流露出一种平民意识。这首先表此刻取景。在本文中,他没有选取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没有选取巍峨高峻的万里长城,也没有选取色彩绚丽的香山红叶,而是“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故都的人也没有选取政界要员、达官贵人,而是“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上桥头树底”的都市闲人,足可见郁达夫是始终生活在民间、和民众同欢同悲同命运的平民作家。
郁达夫酷爱自然,在文学上主张“返归自然”,不忸怩,不作态,一任胸中之情如泉溪般汩汩流出,这一点深受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影响。
三、审美空间的诱发拓展。
正由于有前面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本文开拓出了必须的审美想象空间,即营造出了独特的意境,那就是清幽、感伤。
黄昏时分,独步蹊径,于小草乱石间随心一坐,重新咀嚼此文,又恰似独上高楼,凭栏远眺,只见远处青山隐隐,秋水迢迢,便觉形伤黯然。
清代集意境之大成的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别,应对此文,于虚实间肆意辗转,却无法感受自我的存在。郁氏表面造境,实则写境,于是便构成了此文表面收敛、实则浪漫的风格。
刘禹锡的一首《秋词》给我们的是雄奇和豪放,王维的一首《山居秋暝》给我们的是空灵和纯净,而从这篇《故都的秋》中,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侯馆残梅”的落寞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感伤。
郁达夫是浙江富阳人,在艰难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命运是坎坷多舛的,他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尝冷暖的,他曾一度寓居北平,这都是构成“达夫式忧郁”的主要原因。然而郁达夫的文艺思想还受英国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感伤主义的影响。感伤主义,也叫“主情主义”,在文学上是古典主义的反动,它崇拜感情,崇拜人的关系的纯朴、真诚;提倡刻画内心活动,描述自然风景,强调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郁达夫特定的审美特质,因而他的作品具有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风格。
宋代大学者苏东坡曾这样评论唐代王维的诗,“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郁达夫的这篇大作,也不失为充满诗情画意的上乘之作。
记得现代诗人臧克家曾说,“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我想,《故都的秋》正是文坛大家郁达夫先生献给广大读者的一樽意味无穷的醇酒吧。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体会作者对北方秋景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物”与“我”之间完美融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课前预习,并布置预习题。
1 熟读课文,查阅有关作者郁达夫的生平资料,初步了解其散文写作的风格特点。
2 思考:本文写故都秋天的哪些景物?
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二、回忆学过的有关写秋的诗文,概述这些诗文“写景”“抒情”的特点,导入新课。
刘禹锡《秋词》。
(一) (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岂如春色嗾人狂。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问:这首小令写了什么景什么人?
明确: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
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清新,后者悲凉,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景 随情异”。
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明确:清、静、悲凉。
三、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xx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播放文章的朗诵录音,整体感知“故都秋”的特点。
五、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明确:从第3到第11自然段。
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秋花(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秋树(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秋树(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问: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
明确:冷色。
问:用这样的冷色调的词仅仅是因为作者忠实于对客观景物的真实描写吗?
明确:不仅是这样,“一切景语皆情语”,更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我们可以从“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所以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问: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静”,这就是故都秋的声音。更何况蝉声是如此的衰弱与凄惨,更何况这声音如影随形让你无处藏身(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和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看来作者对故都的秋是:痛并快乐着。
问:文中有没有能直接体现这种感觉的句子?
明确:“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情与景的密切关系: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六、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问: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七、思考。
文章的题目“故都的秋”能否改成“北平的秋”。
八、能力迁移训练。
1、练习:
有人说:“真正好的散文并不在乎写了什么,告诉了读者多少东西,而在于让读者想到了什么;有多少唤醒。”高二的你们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十六个春夏秋冬,除去孩提时代的懵懂无知,对四季轮回你应该有自己的独到感触吧。用你擅长的手法将它们记录下来。
2、拓展阅读。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欧阳修《秋声赋》。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一课时。
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诵读精彩文段 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 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 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附板书:
理清思路 品味语言。
思秋 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绘秋 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议秋 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恋秋 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
来自:语文在线。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于“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1、有人独立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2、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想感情。
三、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的总领句(即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
如果试作简省:“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2、 课文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画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呢?
明确:主要是刻画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思考: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这是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的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虽然写到“红”,却是“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5、我们不妨归纳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明确: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明确: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色彩浓重,味道醇厚。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
1、 熟读课文,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到数段文字背出来。2、思考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揣摩其中的佳句和精彩的描写。
二、诵读第12段,找出中心句并探讨本段的作用。
三、讨论三个问题。
1、本文描写秋景,是以什么为序的?
2、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所以“我”不远千里也要“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结尾还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板书: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3、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1)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四、布置作业 。
1、课后练习一;2、完成《课课练》;3、预习下文。
教学目标 :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 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 ,点明学习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刘禹锡《秋词》。
(一)(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二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3、小结。
一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我们前面已提到的“景随情异”。
二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是悲凉,还是清新?(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清、静、悲凉。比较接近于第一首诗。
三、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三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四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六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七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六、能力迁移训练。
练习: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具体做法:
当堂做。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 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用具: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数:二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
全文熟悉,作者和背景,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课前引入:
1、 题意讲解。
" 故都 " 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 " 故都 " 而不用北平或北京,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清、静、悲凉。
" 秋 " 字确定描写的内容,文章围绕 " 秋 " 之景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以情驭景,以情显景。
2、关于作者及其背景。
本文是郁达夫 1934 年写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协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即使偶有创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较为低沉。虽然如此,作者所写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本文就是一篇代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二、听朗读录音。(十分钟左右)。
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清”——清闲 恬静安谧。
“静”——细腻 幽远 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 衰弱 萧条。
2、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文章的基调。“清净”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境,“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从结构上说这种对秋的概括的说法是文章的总起部分,也是文章的线索所在。
3、作者在写北国之秋时也写了南国之秋,那么,作者笔下的南国之秋有何特色?
分小组讨论,选取一名发言。
与这三个词相对应的是在写江南之秋的感受中使用的另三个词:“慢”、“润”、“淡”。 这个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此处可用几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回答。
三、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并体会课文的“清、静、悲凉”的意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分析鉴赏引导。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课前复习引入——散文的有关知识。
二、课文分析鉴赏引导。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这种清净又悲凉的“故都的秋”都集中体现在哪些地方?作者用什么样的景物来表现这种沉静、悲凉的心绪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学生讨论并阐述其感受最深的一部分。
明确:北平的秋意,果真是无处不在,它的色味特别浓烈。
(3)、作者是如何描写清晨在院中看到的景象的? 。
明确:作者笔下的秋景, " 屋 " 和 " 壁腰 " 都是 " 破" 的。
明确:这些都是北平的景色,但并不能都反映 " 秋 " 的特色,用反衬的手法 "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 突出北平秋晨 " 静 " 的特点,牵牛花 " 以蓝色或白色为佳 "," 日光 " 本是暖色调 , 但在作者笔下却是 " 漏 " 的。
秋晨天空 秋之牵牛花。
4 段:槐树落蕊而知秋。
此处点明“细腻”、“清闲”、“落寞”三词。体现文章选择“落蕊”来综合体现“清”、“静”、“悲凉”之特点。
5 段:秋蝉残鸣而报秋。
6 、7 、8 、9 、10 段:秋雨淋人人知秋。
11段:枣树秋色之奇观。
明确:第1 2 段。
3、本段中心句是哪一句?
明确:“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末尾两段从结构上看是总说(总括)部分。
4、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用一个字来概括。 。
明确:味。
5、为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明确:比喻。不是对比或类比。(学生旁注在书上)。
6、全文结构图示看投影。
明确: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三、小结和作业: 。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挚爱之情。
它们之间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能相提并论。材料组织也不讲求时间的和空间的顺序。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 的秋的“清”、“静”和“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 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这就是“缘 情写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课外作业: 借鉴课文的写法,写一篇《家乡的——》的散文。
板书设计:
郁达夫。
清 客观实境 秋景的描绘 秋味 。
静 (五种) 故都秋之美。
悲凉——主观情感 秋关系议论 沉郁、寡淡 心绪。
形散而神不散。
缘情写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6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故都之秋,迷人,醉人,我喜欢她。
酷暑夏日,漫长得使人讨厌,眼巴巴地盼着,盼着,盼着秋的光临,愈近立秋,心绪愈切,甚至常常在深夜里侧耳谛听,谛听着秋的脚步声。
呵,来了,来了!风,轻盈盈的,姗姗而至,驱走了炎热,吹到人身上,凉丝丝的,教人困顿全消,惬意爽然。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也都在变,于是渐渐地、渐渐地变出了一个可爱的秋的模样。
天,碧蓝碧蓝的,湖水一样清,湖水一样美。云儿软绵绵的,悠悠地荡来,缓缓地飘去,优哉游哉,闲适极了,自在极了。
雨量够充沛的,风儿一吹,云儿即起,雨立马就到,三天两头下,未免有点腻,可蔬菜庄稼是需要的。瞧,白菜绿油油,水汪汪;萝卜的叶子嫩生生的,根儿直往上窜;玉米棒一天天地长了,粗了,最后裂开嘴吧笑了;高粱胀红了脸庞,像是醉酒的大汉,又像是擎起的一把把火炬;稻香随着风儿,到处飞,到处流,浓浓的,沁人心脾;谷子垂着头,沉得像灌了铅,大有少女怕羞的样儿。
树,真是满山满坡的。松树翠得滴绿,枫树红得似火;苹果从褐绿色的叶儿中间探出头来,娃娃脸蛋儿似的红;柿子可多哩,有“火顶”,有“水花”,还有“牛心”……颜色也杂样儿,有的朱红,有的深黄,有的清亮……无论哪一种,都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缀满了枝头,压弯了枝干。
草,也是满山满坡的,密密匝匝,郁郁葱葱。羊儿“咩咩”地叫着,在山坡上蠕动,团团簇簇,恍惚是天上掉下的朵朵白云。假使你躺在草地上或花丛中,吸一口空气,会觉得凉凉的,甜甜的;摘一片草叶含在嘴里,也是清香清香的。
山里的小溪也变了样儿。夏天,它们穿峡激石,忽而从这里钻进去,忽而从那里蹦出来,弹琴鼓瑟,一路轻歌,一路欢笑,曲曲折折,蜿蜒而去,美则美矣,可惜缺少气魄。秋季里却不同了,霪雨霏霏,山里到处都是流泉,叮叮咚咚,蹦蹦跳跳,从四面八方聚拢,然后汇成一股急流,奔腾着、呼啸着冲出山口,从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摔下去,跌碎在墨绿色的深潭里,浪花层层,雪白雪白的,清凉清凉的。绿尾巴的水鸟,振翅奋翼,在飞溅的浪花间回旋翻腾。
雨后乍晴,雾是最可观的。它们扑朔迷离,忽来忽去,来去自如,不拘形迹,活像个顽皮的精灵。有时候,它们像一缕青烟,从深壑里冉冉升起,袅袅地飘向空中;有时候,它们像一匹白绸,缠在丛林间、山腰上,一动不动;有时候,它们围着人绕呀绕的,荡于胸前,流于指缝,叫人欲捉不着,欲罢不甘,须臾间,它们又巧妙地抽开身子,翩翩而去。雾还会这样捉弄人:当你正在观山赏景时,它们会不知不觉地飞来,像乳白色的轻纱一样遮住眼前的一切;就在你发懵的那一瞬间,它们又飞快地卷成一团,溜之乎也。
时光一天天流逝,秋色也在一天天变着模样。树叶儿黄了,一片一片地飘落;草也衰了,再不是那么翠绿;西风紧了,送来阵阵寒意。可田野里是极热闹的。你瞧,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忙起来了。摘棉花的姑娘们,身上穿着花衫儿,嘴里哼着小曲儿,手多巧,声多甜。开拖拉机的小伙子,一踩油门,那乌黑发亮的泥土,像波浪一样翻滚,微风向四处撒着诱人的香味儿。老头儿老太婆也闲不住了,他们蹒跚着走出家门,来到地里掰玉米棒。那玉米棒棒,金光闪闪的,堆得跟小山一样。孩子们呢,放学后就爬上树去摘柿子,他们从这树攀上那树,又从那枝荡到这枝,像猴儿似的灵巧。
故都之秋,风光旖旎,绚烂多彩,说不尽,看不厌。
故都之秋,是生机勃勃的,是充满喜悦的,是令人鼓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