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析的现状 信息分析报告模板(8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信息分析的现状信息分析报告篇一
;[摘要]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进行调查,从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应用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进行初步探索和理性思考。
[关键词] 教师; 信息素养; 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素养”的概念自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首次提出以来,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而今,信息素养被认为是信息时代人们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那么,教师的自身信息素养如何?对这样的培养任务准备好了吗?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了吗?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探求不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为此,我们于2010年上半年在山东省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研究。
二、山东省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一) 基本信息
教育部《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指出,广义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4方面的素质,狭义的信息素养通常指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参考该定义和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笔者自行设计了《山东省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问卷》,在山东省初中、高中展开大范围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发放问卷800份,收回770份,其中有效问卷755份,有效率为94.3%。
本次接受调查的教师来自13个不同的学科,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43.6%和56.4%。在755份有效问卷中,男女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34.8%和65.2%,79.3%的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92.7%的学科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二) 现状分析
1.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人具有信息需要的愿望,有主动探求信息的兴趣。教师的信息意识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你的兴趣如何”的调查,90%的教师有“兴趣”,其中,60%的教师有“很大兴趣”。对于“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主要目的”,83%的教师认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8.5%的教师认为能“提高教学效果”,为了“优质课比赛”而采用的占39.7%。这表明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广大教师存在共识。
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信息需求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在所列4项应用目的中,选择“经常”的都达到76%以上,这反映出中学教师信息需求呈多样化分布,也反映出教师利用信息资源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能力比较强。
另外,调查也表明,92.2%的教师表示能够经常明确表述自己需要什么信息和资源,81.3%的教师表示能够经常利用信息技术培训中获得的各种技能服务于教学。从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来看,有33.4%的教师表示每天都会使用信息技术,47.1%的教师表示每周都会用,可见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和应用正逐步日常化。
对于“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工作的关系”,69.2%的教师认为两者的关系程度中等偏上,认为非常密切的占15.2%,两者共占84.4%,表明大多数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自己的教学关系密切。
2. 信息获取能力
通过“你最常使用的网络资源有哪些”的调查,排在前3位的网络资源是搜索引擎、学科专题网站、基础教育综合网站。其中,搜索引擎是最常使用的网络工具。在对搜索引擎使用情况的调研中,84.4%的教师都喜欢用baidu和google。
对于“中学教师使用搜索引擎的检索方式”,51%的教师通常使用关键词查询,28%的教师使用“+、-”等检索技巧,而使用高级检索的人很少,只有10%。
对于“某次检索不到合适的内容,你会如何处理”的调查表明,53%的教师会改变查询关键词,19%的教师会更换搜索引擎,17%的教师选择增加关键词在结果中继续查询,11%的教师选择使用相关检索项。该调查表明,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时有明确的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检索词,如果此次检索不成功,就会根据需要选择另外的检索词,而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关键词缩小检索范围,或者利用相关检索项。可能的原因:一方面目前搜索引擎提供的相关检索项不够准确,难以满足教师的需求;另一方面与教师通常只使用简单的关键词检索的习惯有关。
对“搜索引擎检索结果的评价”,85%的教师表示对搜索引擎给出的结果比较满意,这说明大部分教师通过搜索引擎能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具有良好的信息搜索能力。
3. 信息应用技能
通过“对于搜索到的素材,你会如何处理”的调查,62.8%的教师表示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熟练地筛选和加工,并且有83.7%的教师表示当获得的信息与原有经验有冲突时,会去查询更多信息,获得更准确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使用熟练程度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教师对word和powerpoint的使用熟练程度远远高于其他软件,不会使用的人数分别只占总人数的2%和5%。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两款软件都属于所见即所得型软件,比较容易使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文字、图片、声音等多媒体信息整合与展示能力,在学科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可能由于教师对数据处理应用不多,所以能熟练使用excel软件的教师仅占35%,对于flash、frontpage、photoshop等软件能够使用熟练的教师很少,这说明教师对信息的深加工以及运用复杂工具的能力还显不足。
通过“教师掌握的媒体使用技能情况”的调查,73%的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55%的教师能够“设计和制作课件进行备课”,而只有17.6%的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媒体维护常识”。
上述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但是信息技术的利用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教师自行开发课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4. 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个人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过程中所遵循的道德规范[1]。对于教师信息道德意识的调查显示,在使用网络资源时,78.1%的教师是修改后使用,究其原因,是下载的信息与教学需要不完全相符,而标明引用的教师比例仅为26.2%,在使用资源时有知识产权意识的教师仅占23.2%。对于“在教学中是否向学生阐述过知识产权概念”的问题,仅有13.5%的教师选择“是”。这说明中学教师的信息道德有待于加强。
5. 信息技术培训
为了了解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需求,本文对“你认为目前信息技术培训的重点”作了调查。结果显示,69.1%的教师选择“需要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或网页设计方面的培训”,这与前文调查数据中显示教师在此方面的能力欠缺有关。57.2%的教师表示需要“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这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而只有38%的教师还希望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即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基本技能,这与前文分析的中学教师基本信息技术能力良好的结论相符。可见,今后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已不能仅限于技术层面,而应该深入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面上。
(三) 现状总结
(1) 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教学潜力与优势,在信息意识和信息需求的表达层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2) 在信息获取能力方面,教师已经将internet作为信息资源的主要获取渠道,大部分教师能够利用有效的搜索工具、采用良好的信息检索策略来获取信息,具有较好的信息获取能力。
(3) 在信息应用技能方面,大部分教师只停留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阶段,只会使用简单的软件,深度和广度有待挖掘。信息技术的教学利用状况不容乐观。
(4) 在信息道德方面,教师对于网络资源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信息道德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提高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建议
根据对山东省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笔者从学校、培训、教师自身等3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 从学校层面上说,应构建良好的学校信息环境,这是提高教师信息意识的前提,这对教师信息意识的形成和提高有着重要影响。首先,学校应配置足够的计算机,并保持校园网畅通,供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然后,建立和完善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和进修制度,可以采用行政手段和激励机制,刺激教师参与学习,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师能在实践中增强信息意识;最后,重视校本培训,学校可以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信息技术和教学实际的最佳结合,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2) 从培训的内容上说,教育机构在组织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时已经可以考虑调整培训层次,即从培训基本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和组织方法等层次提升到对信息进行更加复杂的加工与处理、运用信息解决问题、创造有用新信息等较高信息素养层次[2]。而较高层次的信息素养又与教师的学科领域紧密相联,不同学科的教师需要处理的信息类型可能不同,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学科教师的特点开发培训课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思想实践化,这是一大挑战。
(3) 从教师层面上说,应具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意识与能力。信息时代的新型人才需要有较好的信息素养,而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而是需要渗透到学科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采用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信息进行问题探究、获取多元观点并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与评价、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性地表达思想等方面的能力,以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
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分析的现状信息分析报告篇二
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作为水资源的“贮存库”和“净化器”,不但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循环功能,而且还具备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的有效功能。最近几年张掖市人民政府,张掖市甘州区环保局等企业单位对湿地保护做了很多贡献,湿地保护人人有责,湿地保护全民参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家园。
发起单位:河西大学生绿色环保协会
主办单位: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委员会
河西学院团委
河西学院农学系
策划承办单位:河西大学生绿色环保协会
活动时间:xx年10月16日
活动地点: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活动目的:
1、了解市民、同学们对湿地保护的看法。
2、增强市民、同学们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3、使得更多人关注湿地,走进湿地。
4、加强同学们对湿地知识的了解。
5、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1、活动主题:“走进湿地和谐发展”宣传、调查活动
2、活动口号:走进湿地保护环境
3、活动形式:
(1)发放宣传材料
(2)分发和回收《湿地“城市之肾”调查表》
(3)横幅签名
(4)在湿地公园以及在河西学院先后挂条幅进行宣传
活动前期
(1)xx年10月14日召开内部会议,分配各部门的具体工作。
外联部:与相关单位联系,如,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委员会;
宣传部:条幅、海报、横幅、信号笔的准备;
信息分析的现状信息分析报告篇三
;摘 要:为提高管理会计工作效率与质量,本文对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我国目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系统目前的推广范围,其次,对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問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从风险防控、系统内容的完善、系统性能的优化等方面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风险 系统性能
一、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我国目前的现状
(一)应用范围较大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使得信息化系统逐渐普及。作为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同样引进了信息系统,为会计工作的快速完成提供了保证。调查显示,目前,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我国的普及率已达到了80%以上。但进一步观察发现,应用该系统的企业,均以大中型企业为主。部分小微型企业,仍采取着人工管理的方式落实相应工作。
(二)应用存在问题
1、系统风险发生率高
系统风险发生率高,属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相比,以信息系统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存储、统计,以及传输,虽可减轻工作强度,但却容易增加数据丢失的风险。黑客入侵、病毒攻击、系统崩溃、计算机终端断电等,均为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如未给予解决,容易对企业造成损失。
2、系统内容缺乏完善性
系统内容缺乏完善性的问题,在我国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同样显著存在。当前的系统,主要由市场营销模块、生产经营模块、日常会计模块等构成。上述模块虽可满足企业的需求,但难以为企业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帮助。从长远的角度看,对管理会计功能的发挥不利。可见,增加系统模块数量、积极完善系统较为重要。
3、系统性能未有效发挥
当前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具有的性能以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为主。各项性能的发挥,可使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但就目前的情况看,随着我国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会计所接触的信息量呈爆发式增长,如单独由会计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处理,难度将明显提高。促使系统的信息传递性能得到发挥,积极落实全员管理模式,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扩大推广范围
考虑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且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故需进一步扩大推广范围,使除大中型企业之外的小微企业,同样可对该系统进行推广应用,使其价值得到发挥。例如:国家可就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优势进行宣传,小微企业注册成立时,相关部门可为其介绍各大企业常用的系统,并分析各系统的优势,使小微企业能够自行对其进行选择。
(二)加强风险防控
加强风险防控,对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质量的提升,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例如:我国企业可以在引进系统后,由系统维护人员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以及防火墙。当病毒入侵时,系统可及时发现,并及时阻挡,以防导致会计数据丢失。除此之外,我国企业还应将数据传输加密技术应用到系统的建设之中,避免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丢失,降低系统风险发生率。
(三)完善系统内容
完善系统内容,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管理会计工作难度。例如:除原有的模块外,企业可以将“决策模块”纳入到信息系统之中。利用该模块,会计工作人员可以建立数据库以及决策模型库。另外,还可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数据库中的数据及方案,并通过专家系统,协助分析数据,帮助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决策,改善系统的应用效果。
(四)优化系统性能
有关人员应充分挖掘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数据传输”的性能,并对其进行利用。例如:企业各部门的管理者,均应具备登录系统的权力。当部门数据产生时,管理者可通过信息系统,将其传递给会计工作人员,供其参考以及利用。上述对策的实施,对企业管理会计质量的提高,以及企业系统应用效果的改善,均具有重要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我国现状问题的研究,为各企业提供了参考,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管理会计难度,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系统风险发生率。未来,各企业应积极引进该系统,充分利用系统性能,落实管理会计工作,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分析的现状信息分析报告篇四
;[摘 要]互联网早已成为中国游客出行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利用互联网各渠道做好景区宣传,自然成为各景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分析了常德市旅游信息网络传播的现状,并就主流旅行网站合作、建设景区信息平台、社交网络旅游推广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常德市;旅游;互联网;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1 常德市旅游资源简介
常德市地处湘西北,是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重要城市,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为抗战英雄城市的常德还拥有丰富的历史传说和灿烂的饮食文化。全市现有大小景点300多处,其中国家4a景区达9个,核心景区有桃花源、柳叶湖、城头山、壶瓶山等。“十三五”期间,常德市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提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力争旅游总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2020年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网民早已习惯出游前通过互联网检索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借助互联网做好旅游信息推广,是地方宣传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手段,可以吸引游客、帮助游客和巩固客源。如何通过互联网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推广便成为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2017年,常德旅游外事侨务局与腾讯大湘网等合作开展了“亲亲常德、浪漫之旅”为主题的一系列地方旅游节专题推广活动。目前,以9家4a级核心景区为代表的常德市众旅游景点,通过景区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渠道开展旅游推广。大量游客通过这些互联网渠道接触到常德旅游信息,但仍存在大量问题需要改进。
2.1 主流旅游网站特定地区旅游信息的不完备
和其他领域一样,旅游领域也出现了一批国内领先、占据较大份额的商业网站,如携程旅行网、去哪儿网、途牛旅游网等。主流旅游网站在内容上追求大而全,但囿于成本等约束条件,像常德这类非一线城市、非热门旅游地,在旅游信息上则是不完备的,表现为:高频率的信息错误,如某知名旅行网站罗列出的常德景点名单中有四中图书馆、足球场等;混乱的类别体系,比如乾明寺和孤峰公园并列,其实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缺乏及时更新,景区改造、暂停开放等信息难以体现。主流旅行网站是大量外地游客了解地区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对于非热点城市、非著名景区,游客通过主流旅游网站获取旅游信息的体验不佳,同时容易接触到大量的错误和陈旧信息。尽管如此,主流旅行网站具有内容全、受众广、平台技术先进等优势,本地景区应当主动出击合作,借助主流旅游平台,做好本地旅游信息信源,争取创建景区、旅行网站、游客多赢的局面。
2.2 旅游景点自身推广的混乱局面
旅游景点本身有通过互联网进行旅游信息推广的需求,除去短期的互联网商业广告推广,囿于成本、技术条件等限制,往往只能选择“两微一端一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应用客户端、景区门户网站)当中一种或某几种渠道进行推广。以常德主要景点为例,无一家做到互联网推广全渠道覆盖。在近些年最流行的微博端和微信端,许多景点都是缺席的,甚至部分景点没有任何互联网主动推广渠道。在仅有的网络推广渠道中,常德旅游推广上又表现出混乱的局面:基本旅游信息不全,比如传统的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在信息发布上止步于简单的活动罗列,而不能兼顾旅游各项要素信息,甚至基本的门票信息都不提供;互联网信息渠道缺乏维护,旅游信息发布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比如一些景区开通了公众号却从不更新,微博号对于游客咨询缺乏响应。究其原因,不少景区对于互联网旅游信息推广认识不够,忽视了互联网旅游推广对于吸引游客、帮助游客、巩固客源的巨大价值,没能将景区互联网推广当成一项值得长期投入的工作进行。另一方面,常德市缺乏足够震撼的核心景区,在强调发展“全域旅游”的同时,互联网旅游推广上缺乏整体、宏观的规划,景区推广上不应单打独斗,而应加强不同景区之间的联动,比如不同景区之间的交通线路信息等。
中国幅员辽阔,景区众多,通过主流门户网站等推广固然效果好,但版面稀缺。大量的论坛、问答社区、直播平台等,信息发布门槛低、传播快。在国内知名论坛、问答社区等以及地方论坛,关于常德旅游信息发布的数量稀少、随意性大、数量增长不稳定,比如旅游社区马蜂窝网站上,截至2018年9月,关于常德的问答仅102条,作为对比,老牌旅游城市桂林的问答则有11168条。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网红”城市、景区,许多发端于各类社交平台,说明这些渠道在旅游信息推广上具有独到的价值。作为地方景区,应当全力适应和融入各类社交平台,多展示景区美景、美食、悠久历史等各类信息,加强与网友间的互动,并稳定更新景区信息。
3 结语
通过做好互联网旅游信息推广,可以吸引游客、帮助游客和巩固客源,是发展本地旅游、宣传旅游资源的重要手段。作为非热门旅游地和非热点景区,常德市各景区更应当加强与主流旅行网站合作,建设好适合景区的“两微一端一站”,并积极适应和融入各类社交平台网站,提升旅游宣傳、推广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分析的现状信息分析报告篇五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务公开,二是信息公开;狭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主要指政务公开。政务公开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公开其行政事务,强调的是行政机关要公开其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属于办事制度层面的公开。广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和外延要比政务公开广阔的多,它不仅要求政府事务公开,而且,要求政府公开其所掌握的其他信息。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特征
(一)政府信息公开具有行政性。
政府信息具有行政性,政府信息公开同样具有行政性。一方面,政府信息是与行政行为有关的信息,或者是政府机关以职权获取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与政府公共行政权力的运行有关,是行政权力运行过程或其结果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政府信息公开也需要行政权力的运行,信息的产生离不开行政权力,信息的公开同样离不开行政权力,有时信息公开的过程也就是信息产生的过程,行政性贯穿始终。
(二)政府信息公开具有权利性。
信息公开是以公民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为基础的,而不是以行政权力为基础。现代宪政观念告诉我们,政府是否应当公开信息,是否向民众提供信息,这并不是政府的权力决定的,而是由民众的权利决定的,这种权利是民众所享有的宪法权利。公民个人根据宪法权利和具体的法律规定,自由地获取政府信息,是公民和公共权力机关之间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三)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例外性。
一列举,因而,在立法技术上,一般把例外信息作为研究的重点,除去例外信息以外,其余政府信息均应当公开。
(四)政府信息公开要以载体为依托。
政府信息是无形的,它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一定的方式实质就是一定的载体的表现形式。比如,通过政府公开刊物刊载出来,通过设立阅览室展现出来等等,这些表现形式均离不开一定的载体,所以说,政府信息公开要以载体为依托,离开载体,政府信息无法传递。载体的范围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纸张书面形式,也可以是电子形式,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形式获得信息的方式更为普及,但是,不同的载体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法律的规定与选择。因而,政府信息公开要以载体为依托的特性,尽管不显得那么重要,但是,它却影响着信息的传递,甚至也直接影响政府信息公开收费标准的确定。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
(一)保障公民知情权。
公民对国家的重要决策、政府的重要事务以及社会当前发生的与普遍公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掌握政府信息是应该和必须的,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政府的义务。而单个公民作为弱势的一方,无法主动的掌握政府信息,因此,政府信息公开在保障、实现公民知情权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有效应对危机事件,挽回政府形象。
公开的应急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避免危机扩散,还能有效的挽救危机带给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因为,危机的发生往往是政府治理不力的结果,政府公信力必然受到负面影响,而应对危机的方式影响着民众对政府的最终评价。若政府敢于公开危机信息,主动借助媒体,及时、真实地公开事实,让媒体在传播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不仅有利于危机事件的解决,而且有利于维护政府形象,有力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三)消除谣言,稳定社会秩序。
公布信息非但不会引起社会恐慌,反而有利于平息紧张情绪、稳定社会,隐瞒事实反而会造成公众由于不知晓实际情况而更加猜测。政府在面对一些如灾难或公共安全的一些传言时,应该把来龙去脉告诉公众,这既是政府保护民众应该做的,也是有效消除传言的最好方式。
(四)促进民主政治,实现公民的监督权利。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人员是社会公仆,民众只有真正有效地利用政府掌握的信息资源,才能对现行的制度和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提出意见、参与行政管理,从而促进政府民主制度和行为的不断完善。
《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分析和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信息分析的现状信息分析报告篇六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个人现状分析以及发展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上课经常借助一些相关的教学软件与教学设备整合在一起来完成教学的。经常用到的软件是office与画图,设备是多媒体技术、投影系统等等。借助软件与设备整合在一起可以实现课堂之上和课堂之后教师、学生之间的更广泛、更自由的交流。
自我评价:我利用现代信息化,发挥资源优势,突破教学重难点。每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问题。只有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活跃起来,课堂教学才能收到实效。在小学书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时单纯的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的方式不仅耗时过长,而且收效甚微。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1、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找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
2、设计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信息化教学过程。
3、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
4、加工制作有效支持课堂教学的数字教育资源。
5、确保相关设备与技术资源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正常使用。
6、预见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应对方案。
最希望在以下方面获得提高:
1、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找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
2、设计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信息化教学过程。
第一模块必修课的.学习,对照分析自身应用能力的不足,依托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确定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方向,并制定发展计划。
1、发展目标(明确需要提高的能力)
希望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更好的应用flash等软件,并应用截屏工获取图片,由此制作精美出的课件。另外要努力提高应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的能力,加强对有助于教学的网络交流平台的认识,学习像ps,会声会影等一系列可以用于铺助教学的软件的应用。
2、发展内容(明确课程学习的内容,参与的活动、教学实践等)
(1)、认真参与本次学习,并认真模拟练习本次视频学习中的软件操作学习,为今后的教学服务。
(2)、通过学习使我真正的认识了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如植物向性运动等这些生命现象通过动画展示,很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理解。
3、学习计划(做好学习规划)
(1)、认真做好本次国培学习的听课笔记。
(2)、学习视频之后要不断的巩固学习成果,针对性的上机操练,使自己熟练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便于以后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3)、增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频率。
(4)、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在专家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参照一些做的好的案列,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此外还要掌握好:ps,flash等软件。
4、预计学习成果
能够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书序教学中,制作出精美的课件,借助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突破难点,通过电子白板的使用,实现板书与课件的完美结合,节约大量时间,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我从事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由于初次带中学,因此教学工作上不敢怠慢,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着眼于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促进和提高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用于学习和生活,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中考的信息技术会考,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要求。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办公软件的操作。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注重自己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工作之余,学习与农远工作和信息技术教学及计算机维护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备课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不例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研究、归纳、总结,并根据教授对象的不同特点找到教授的最佳方法与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所备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逐一推敲、验证、演练,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将每个知识点构造成一个操作性实例,通过对实例的演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准确、完整的认识,由此得出相关的结论。从而做到对人、书、机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备课,备课不只是在教案本上备课,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电子备课上。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下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计算机课程操作性强、更新速度快、创造性强的特点都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地学习,才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跟上知识的发展更新并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如果单纯地依靠老师教授,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将总是有限的。
在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教材能够贴近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教材的特点,因人而异地设计适合于学生参加的各种兴趣活动,并在活动中加强的教育的示范与引导,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指导,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使一部分学习知识比较快、技能掌握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一些自主学习,达到提高的目的。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尽可能地把一些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这样比单纯地告诉学生步骤,再让他们去练效果更好。(正所谓"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动手练习要比听、看有效得多。教师通过对知识的讲解、演示,只能使学生把一个模糊的概念转化为其思维体系中一个模糊的认识,而能不能将这个认识清晰化,关键的一步就是能否让学生去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把握真知,在实践中创造成果。所以,在课堂上我加大上机时间在教学时间中的比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练习,把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并能有进一步的提高和创造。
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想、一种意识。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实际做起,注重落实,注意细节,使学生能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一学期来,我坚持不懈地努力,认认真真的工作,学生的操作水平也有了解一定的提升。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课堂更有生色!
信息分析的现状信息分析报告篇七
[摘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对当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前的企业财务管理中,信息技术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要想使得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要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尽快实现与国际的接轨。文章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网络化管理
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部分。从当前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出现了很多管理上的问题,特别是在财务管理部分。例如财务机密泄露、资金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不准确以及财务控制不到位等。及时解决企业这些财务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成为了我国企业实现转型的必经之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企业的财务管理建设步伐,已经是现代每个企业必须的选择,同时也是我国改革企业制度和推进企业转型的必然措施。
1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简析
(1)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含义。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认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仅仅是将信息技术引入到传统的财务管理之中,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远不止将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相结合,财务管理信息化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首先,财务管理信息化对于企业管理的流程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其次,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充分的调动。所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实质上就是指企业中的财务人员对信息技术加以充分的利用,对企业流程进行再造,并且建立起与企业相适应的财务组织模式,使得财务人力资源的信息潜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对于企业的财务信息资源加以有效的开发,从而使得企业财务活动的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帮助企业更好地处理财务上的一些问题,使得企业取得良好的发展。
(2)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特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完全集成化,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使得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更加畅通无阻,进而实现了企业内外部信息的有效交互。同时,再将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动态会计原理相结合,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一致性、同步性和完整性。此外,将财务管理信息的共享性加以提高还有利于企业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使得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更加的合理,提高管理的效率。
通过对现代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网络化管理和远程管理,这样更加有利于将企业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并且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信息的共享,这样可以使得企业的财务信息得到迅速及时的传播,并且企业财务管理的层次也可以得到减少,这样就使得管理的力度可以得到有效的增强,同时还解决了监控力度不够给企业所带来的风险,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的利益。
在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较为突出和严重的问题,如果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不对称,就会造成高层的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地对一些情况进行处理,同时财务人员也不能够对管理层的决策加以有效的执行,最终将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而财务管理信息化有效地保证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对称,从而使得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有助于实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还有利于中央监控的实现,以往的财务管理工作在监管方面往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但是在完成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之后,对于企业的所有财务信息可以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有利于管理层制定相应的决策,有效地降低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2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1)忽略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许多企业往往没有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认为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只是用计算机技术代替了手工操作,他们将财务管理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混为一谈,所以他们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往往是以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作为目标,这样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不能够满足要求的,也不利于企业实现现代化的管理。
(2)财务信息准确度不高。当前一些企业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没有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而导致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度不高。许多企业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财务信息往往是不对称和不透明的,如果企业的财务信息不能够做到对称和透明,是不利于管理层制定相应的决策的,也更加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推进。
(3)会计处理程度存在漏洞。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之中,给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所以可能会使得企业的财务人员一时间难以适应这种改变,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在会计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而会计处理程度一旦存在漏洞,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4)管理人才缺乏。人才是一个企业得以发展的关键,但是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相应的复合型人才。一般而言,拥有专业财务管理知识的人缺乏相应的计算机知识,而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又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所以就造成了企业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缺乏。
3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1)改进会计操作流程。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挑战,企业应当在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之上进行战略规划,同时将财务资源和生产资本充分结合,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优化设计,改善企业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遍应用,促使企业的财务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配置,财务会计操作程序能够在整个业务的开展过程中收集财务数据。财务信息化可以实现财务数据路径的唯一性以及数据的网络共享,从而促使财务会计操作流程能够真正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的物流、财流、资源的集中化。
(2)提高专业人才素质。企业应当重视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计算机知识培训和财务管理知识的讲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重要的且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国家的财政政策、金融环境、人才引用以及管理效能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因此,企业应当在考虑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经营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战略设计和安排。在整个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注意到基础环节的牢固和稳定,优化财务管理环境,积极培养和引进综合人才,满足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对财务相关工作者进行有关计算机操作的培训和教学,做到让每个财务工作人员都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一定标准的财务知识水平,从而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强化财务预算管理。从我国企业管理的具体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都没有达到真正的效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当积极建立和健全相应的预算管理机制体制,规范预算科目的制定,明确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指标。完善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建设以及财务操作系统的建设,输入并保存相关的财务预算数据,从而与企业的实际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企业预算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整个财务运作过程中对财务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着力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除此之外,企业应当确立一个责任成本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机构管理规范和操作细则,针对企业发生的经营成本和耗费进行分析和控制。每年进行预算和决算的编制,对企业各个部门的财务指标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形成报告供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
(4)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首先,企业需要对财务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以及职业操守的培养。由于财务相关工作人员是财务资料的直接接触者,虽然从属于企业管理机构,但仍然存在伪造财务信息和会计资料的风险。因此,企业应当重视对财务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以及财务相关的法律规范进行讲解和普及,严格对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和核准,强化财务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其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规范机制。这既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促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企业在遵循国家相关财务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应当结合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制定一定的考核机制和规范措施,从而规范财务人员的会计操作。
参考文献:
信息分析的现状信息分析报告篇八
;随着现代化数字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网上展览活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档案馆已经建立网上展览平台,用于档案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宣传,开发利用及存储保存等,并利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再通过网络传播平台进行宣传以满足民众对档案资源信息的需求。档案信息的网上展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对档案信息进行部分展示,加强对地区档案工作和历史文化的宣传,提高民众的档案意识。通过网上展览档案信息内容,从而引发社会共鸣,唤醒社会记忆。档案展览主要是通过挖掘、整理档案资源后进行传播,然后通过传播效果进行档案利用形式的改进和利用效果的改善。
网上展览档案信息主要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档案工作相结合来改善实体档案展览的局限性。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以忽视时间、空间、办展地点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2)通过网上展览,避免对珍品档案造成破坏;3)增加了档案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共享性;4)避免了选择和布置展览地点的成本。但是,在开发建设网上展览档案信息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档案价值的发挥和档案信息的传播。本文主要分析讨论网上展览档案信息传播的作用,网上展览档案信息传播现状以及网上展览档案信息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内容,有效提高网上展览档案信息的质量,提升网上展览档案信息的影响力。
1 网上展览档案信息传播的作用
首先,通过网上展览的方式来进行档案信息的传播,可以将传播者由传统方式档案信息传播的权威机构转变成所有人,增加档案信息传播者的多样性,也逐渐改变了传统档案馆信息传播的不公平性。这样我们可以将新时期的档案与用户,档案馆与社会民众之间的关联进行重新定义。
其次,网上展览可以更加立体全面地将档案信息进行传播。通过建立网络展览平台传播档案信息既可以有效增加档案馆的功能,又可以提高档案信息资源与社会民众之间的紧密性。对于民众而言,可以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展览获得所需要的具有价值和魅力的档案信息;对于档案部门而言,利用网上展览的方式,既可以有效存储与保護档案信息资源,又可以提高向民众传播档案信息的多样性与开放性。
最后,通过网上展览的方式传播档案信息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相互共享,并可以对传播的档案信息进行及时反馈。档案信息接受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或移动客户端等方式接收档案信息后的意见和体会,快速便捷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种档案信息传播方式既有利于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交互性与共享性,又有利于促进改进档案馆的工作,促进档案部门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流。同时还可以提升民众参与网上展览的积极性。
2 网上展览档案信息传播现状
2.1 选题有待优化
选题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档案信息的网上展览效果,应该要从独特的角度和内容选择具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然而,在实际选题时,选择的主题往往具有雷同性和重复性,缺乏创新,未能挖掘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网上展览,从而导致档案信息缺乏地方特点和馆藏特色。选题时,重视将政府相关部门作为档案信息网上展览的主要对象,而忽视了民众的重要性,总是选择具有政治性、历史性和爱国性的档案主题,直接影响民众参与档案信息网上展览的积极性。所以,在进行档案信息网上展览时,选题既要服务于党政事业,又要弘扬民族文化,实现档案文化建设,促进档案事业发展。因此,要加强展示档案馆的馆藏特色,帮助民众了解区域历史,增加归属感。
2.2 缺少深层次挖掘内容
尽管我国档案的档案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仍有许多信息资源由于社会观念和政治因素的影响而未被完全挖掘和开发利用。档案管理部门往往集中关注远离百姓生活的重大事件和一些周年活动,从而导致网上展览的档案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吸引广大民众的注意。甚至有些时候在网上展览一些未经加工处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档案信息资源,导致民众在应用时无法进行准确的搜索查找。因此,网上展览信息资源时,应该注重档案信息资源的独特性、趣味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更应该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才能有效传播档案信息,充分发挥网上展览的价值。
2.3 展览形式单一
对于档案馆网上展厅而言,页面的合理布局,展览形式的科学合理可以充分体现网上展览的水平。对表现形式而言,目前,多个省市的档案馆网上展览形式仍然停留在采用大量的文字和简单的图片的形式,缺少设计感和美感,也无法直观可视的、形象的通过网上展览档案信息来体现不同地区各自的历史文化特色,无法吸引民众的注意的同时也影响民众的观后感。对技术层面而言,网上展览档案信息往往可能受到文件格式、软件版本的兼容性及分辨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无法打开网上展览链接网址或者即使打开也会出现画质模糊和无法流畅地观看视频等现象,直接影响民众的观后感。另外,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终端设备参观档案信息的网上展览,其效果相比于电脑而言较差,但是,也促进了网上展览档案信息不断向移动终端方向发展。
2.4 对民众需求缺乏重视,民众参与度低
档案信息的传播效果主要需要通过民众的反馈来体现。当前网上展览档案信息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民众主动接触,展览信息的内容忽视了民众的基本需求,从而导致民众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既浪费资源,又严重影响档案信息传播效果。
3 提高网上展览档案信息的策略
3.1 深入挖掘馆藏资源
首先,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增加网上展览的维度。网上展览的档案信息内容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效果,因此,必须确保网上展览的档案信息内容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贴近民众的生活,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深入挖掘档案信息的内涵,增加档案信息内容的维度,以有效保证网上展览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其次,突出展览内容的重点特色。充分利用各地馆藏资源,选取新颖、有价值、有创意且具有本地特色的网上展览主题,有效吸引民众注意,实现对档案信息的有效宣传。最后,网上展览应贴近民众生活。无论是选题还是展览内容都应该以民众的需求为前提,这样才能有效吸引民众的关注度,促进档案信息的有效传播。
3.2 丰富展览形式,加强宣传与推广
首先,档案馆在加强意识创新的同时积极应用三维立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语音识别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确保网上展览的档案信息更加立体和具象,并充分结合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展览的艺术性,建立一种具有动态性、韵律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全新网上展览形式,提升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其次,档案馆应该利用网络终端和移动终端进行,并积极应用先进的展览技术,利用现代化新媒体平台做好档案信息的网上展览工作,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传播。
3.3 满足公众需求,提升民众的观后感
首先,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馈,增加民众的参与性。加强用户和信息传播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与信息传播,实现信息的相互共享,以及观后感的适时反馈。其次,完善网上展览档案信息的指引检索功能。档案信息资源的接收者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获取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也有所差异。因此,档案馆在建立网上展厅时需要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状况和基本需求,做好网上展览档案信息的指引与检索工作,确保用户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最后,重视民众的参观体验。档案馆在建立网上展览档案信息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利用生动、形象、多变的形式,传播历史文化,传递档案中的文化情感,促进民众产生情感共鸣,充分满足民众的情感需求,增加民众参与网上展览的积极性,确保网上展览档案信息的传播效果良好。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