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0 前言
目前,中国涉及焊接材料产品和焊接材料试验检验方法的国家标准有40多项,这些国家标准大部分已按照相应的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进行了转化,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但国内焊接材料仍然存在产品批次稳定性不好,缺少高效、绿色焊接材料的研发及制备技术标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端焊接材料国产化进程。因此,无论是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支撑,还是行业发展需求,都迫切需要系统性地建立起对焊接材料的制备稳定性、产品一致性、绿色环保性等方面的质量评价方法,以适应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的优质、高效、绿色的需求,不断推动焊接材料行业的产品质量提升和技术进步,提升国产化配套能力。
《焊接材料质量评价方法》于2017年获得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目标是对焊接材料的相关制备过程和终端产品的质量进行系统、全面、标准化的评价,为焊接材料产品质量提升提供可实施的方法与技术支撑,以引导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绿色方向发展。为了便于焊接材料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更好地了解该标准,现将标准制定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 标准制定原则
该标准主要是结合国内相关的安全、健康、环境、能源、管理等标准和法规、文件要求,参照相关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技术文献、产品手册(不涉及专利)等作为该标准的技术依据与支撑。在现有焊接材料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基础上,开展特性技术指标、工艺指标、绿色指标和管理指标的评价,同时提出了绞股焊丝、铝合金实心焊丝、碳钢和低合金钢无镀铜焊丝、无铅钎料及绿色不锈钢药芯焊丝等典型产品的具体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该标准可用于指导该类和可类比的焊接材料产品质量评价,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高端优质、绿色、高效等焊接材料的质量检验和评定需求。
该标准旨在现有标准技术要求基础上,提出对焊接材料质量评价技术的总体规则,形成通用的评价技术内容和范畴,构建特性技术指标、工艺指标、绿色指标和管理指标评价的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作为具体评价活动的基础性标准。
2 标准的主要内容
2.1 适用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焊接材料的质量评价原则和方法。
该标准既适用于常规焊接材料产品,也适用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所需的高端、优质、高效、绿色焊接材料的质量评价。
2.2 特殊技术指标
2.2.1 特殊化学成分
根据焊接材料产品轻质、高强度、抗裂性、耐蚀性、耐超低温、耐高温、耐高压、高纯净度和绿色环保等不同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对焊接材料或熔敷金属的特殊化学成分等特性指标可提出限制要求。如附录c碳钢、低合金钢无镀铜焊丝的产品质量评价方法中,对cu元素进行了限制要求,规定了除耐候钢焊丝外,其它所有型号焊丝中cu含量应不大于0.20%。
2.2.2 特殊使用性能
根据焊接材料产品的屈服强度、塑性、韧性、扩散氢含量、抗裂性、抗氧化性、抗腐蚀性、抗疲劳性、耐候性、耐高温、耐中子辐照等不同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对焊接材料产品或熔敷金属的特殊使用性能等特性指标可提出限制要求。如附录a绞股焊丝的产品质量评价方法中,对焊接过程稳定性提出了要求,焊接电流的标准差不大于15 a、电弧电压的标准差不大于1 v时,认为焊接过程稳定性良好。
2.2.3 特殊焊接工藝性能
根据焊接材料产品的送丝稳定性、抗气孔性、熔敷效率、焊接发尘量/烟尘中的有害物质以及其它不同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对焊接材料产品或熔敷金属的特殊焊接工艺性能等特性指标可提出限制要求。如附录e绿色不锈钢药芯焊丝中,对焊接烟尘有害成分提出了限制要求,如表1所示,并规定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不允许超过1.5 mg/m3。
2.2.4 特殊制造性能
根据焊接材料产品的外在质量、内部均匀性、抗潮性、防锈性能等不同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对焊接材料产品或熔敷金属的特殊制造性能等指标可提出限制要求。如附录b铝合金实心焊丝的产品质量评价方法中,根据技术指标对铝合金实心焊丝进行了分级,共分为1级(特级焊丝)、2级(高端焊丝)、3级(中端焊丝)、4级(低端焊丝)以及不合格焊丝。采用 tig 焊焊接方式,分级则相应为1t 级、2t 级、3t 级、4t 级;采用 mig 焊焊接方式,分级则相应为 1m 级、2m 级、3m 级、4m 级。
2.2.5 试验方法
该标准提出了送丝性能、焊接过程稳定性、导电嘴磨损率和抗锈性能等特殊性能试验方法。其它通用试验方法,如化学分析、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和制造性能等可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供需双方协定的适宜的试验方法进行,如扩散氢含量检验可采用gb/t 3965—2012《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1],交流电弧稳定性、脱渣性、再引弧性能、飞溅率、熔化系数、熔敷效率和焊接发尘量等检验可采用gb/t 25776—2010《焊接材料焊接工艺性能评定方法》[2]。
2.3 管理指标
2.3.1 资源属性
该条款规定了生产资源评价产品生产的基本条件,如质量保证体系,必要的生产、检验、仓储、运输等设施、设备和人员能力。具体评价内容见表2。
2.3.2 过程属性
生产过程评价是对产品的原料采购、工艺、生产、检验、研发、服务等生产过程的控制。各环节应执行相关的管理文件,并保存相关记录。具体评价内容见表3。
2.3.3 环境属性
生产、检验、仓储等区域间的工作相互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地隔离措施。
温度、湿度、防尘等环境因素对制造工艺和过程有影响时应采取措施,对生产环境条件控制并记录。
应建立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及文件,确保化学危险品,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有毒等物料的仓储运输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水、电、火、气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有应急处理程序,得到有效控制。
2.3.4 绿色属性
绿色属性包括:①取代酸洗除锈的盘条机械除锈装置;②提效降噪的高速连线拉/切丝设备;③增效降尘、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精度的自动配粉系统;④提高效率和精度的自动包装线;⑤热源循环利用的节能焊条、焊剂或原材料烘焙系统;⑥废水回收利用的生产用水处理系统;⑦节能设计及改造的生产设备及设施;⑧采用清洁能源的油、电、天然气、生产设备及设施;⑨碱、酸、镀铜液零排放的拉丝镀铜一体化往复式生产线;⑩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自动缠绕机;b11其它具有绿色属性的焊接材料生产制造工艺、设备等。
2.4.1 产品评价通则2.4.1.1 抽样原则
该条款规定应由评价人员从完成出厂检验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并封样,产品包装应完整,牌号、规格、质量、生产厂家、执行标准等标识清楚;抽样数量应为最小包装且能够完成产品基本和特性技术指标的检验及复验。单元划分、代表牌号、抽样规则及数量应根据产品种类、包装等进行确定。
2.4.1.2 评价规则
该条款可根据产品种类、应用领域等确定评价规则。评的价内容包括产品外在、内在质量以及工艺性能、使用性能等基本技术指标和特殊技术指标,可对检验结果进行评级、评分等,可规定指标的关键程度,确定级别判定要求、分数权重或设置加分项、否决项等。
2.4.2 生产管理评价
2.4.2.1 评价要求
该条款可根据企业规模、产品种类及数量、生产情况等确定检查项目及检查内容。厂房、设备、人员、检测仪器、工艺文件、过程控制等应符合评价产品的生产要求。
2.4.2.2 评价规则
该条款可根据产品种类、生产特性等确定评价规则。厂房、设施、设备及流程设置应满足产品生产基本要求,技术、管理、操作人员数量及资质应满足产量和质量要求,工艺文件、过程管理、检测仪器等应保证产品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可对评价结果进行评级、评分或进行符合性判定,可规定指标的关键程度,确定级别判定要求、分数权重或设置加分项、否决项等。
2.5 典型产品评价方法
标准附录提出了对绞股焊丝、铝合金实心焊丝、无镀铜焊丝、无铅钎料及绿色不锈钢药芯焊丝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所需的有代表性焊接材料产品的全面质量评价,并针对各产品提出了一些特殊性能的指标要求和试验方法,如提出了焊接过程稳定性、送丝性能、焊丝表面油污率、液态氢含量、表面粗糙度、粘附力、焊缝气孔敏感性等试验方法。
3 结束语
该标准在现有标准技术要求基础上,提出了对焊接材料质量评价技术的总体规则,形成了通用的评价技术内容和范畴,构建了特性技术指标、工艺指标、绿色指标和管理指标评价的体系,同时针对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的高端产品需求和绿色制造的发展态势,为5种高端装备制造业所需的高效、绿色、高端焊接材料产品提供了有代表性的评价方法。
该标准对推动焊接材料行业产品质量提升和技术进步具有积极意义,可为焊接材料产品质量提升提供技术依据,引导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绿色方向发展,填补了焊接材料标准体系中评价标准领域的空白,为支撑国家先进制造业对高性能焊接材料的需求,提供了质量检验和评定依据。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一、今年的主要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中,参加新建工程的图纸会审工作,并及时将会审内容通知施工人员。图纸会审后及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交底,并下发至施工人员手中。在施工过程中,多幢新建工程及在建工程又多次按甲方要求对水电暖工程进行了协商变更,由于设计图纸对于满足使用功能上的欠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甲方临时的变更,对于能够在施工前签证的变更,都做到了及时准确,而部分不能在施工前签证的,在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了签证。
对于在建、新建工程均按照工程的形象进度,及时、准确的收集材料合格证、进行材料试验、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质量验收、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并且及时找甲方驻土地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签字盖章,从而做到了施工资料各检验批、分项分部、隐蔽验收、材料试验的日期能够与实际施工日期相吻合,满足资料编制的要求。
二、具体的工作情况
承担了工程的技术管理及资料编制工作,并及时提供各工程的材料供应计划。工地位置分散,面广干线长。工程涉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较多,各工程变更多、监理例会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及资料编制工作,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既让甲方、监理方满意,为公司赢得荣誉,同时又能保证预决算的编审、材料数量的提供,这个问题就摆在了我的面前。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兼顾其他。
三、工作成效
卫生间地漏水封高度不足,标高相差较大;卫生间脸盆下与排水管连接处不密封;给水管道管卡间距过大且安装不牢固;电线分色不清;开关、插座安装标高相差较大;避雷箱内断接卡有锈蚀现象;这些问题不仅是违反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而且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问题,厨房、卫生间返臭味,住户却无法进行处理。针对这些问题,在每个工地开工初期都向施工队长及班组长提出具体要求,特别强调此问题的严重性,并耐心地向他们讲清规范中的要求及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在今年的已完工程中,基本上杜绝了此类问题的发生。
四、工作中尚存问题
从事安装处资料编制、预决算工作两年来,深深感受到工作的繁忙、责任的重大;大事、小事压在身上,往往重视了这头,却忽视了那头,有点头轻脚重,没能全方位地进行系统地工作,公司检查所有工程资料时,对检验批质量验收中检查点的设置理解不清;部分工程的监理盖章滞后,个别工程进场材料未做到及时向监理方报验。由于工程多、工作任务重使得个别工程资料不能与工程同步。个别工程出于防盗方面的考虑,暖气片、开关插座等均在门窗安装完成后施工,导致迟迟不能进行工程变更签证,从而影响了决算的编制工作。
五、今后的工作打算
通过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还需要多看书,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 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公司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成立“质量月”活动领导小组,由车间主任出任组长,统领工作全局,通过车间会议,班组班前班后会宣传“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的活动主题。
按照公司质量活动月的组织安排,车间全程参与了公司质量活动月全部活动内容,并具体细化了活动项目,涉及7大项,包括宣传发动、高效保质检修、格言论文征集、合理化建议、安全质量培训等工作,都具体到责任人,确定了任务指标,并制定了完善的考核奖惩办法。
其中,比较反应特色的工作就是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车间三位领导针对联系点工作现状、现存问题、可拓展空间进行细致独到的教育引导,既开拓了一线班组的思路,又推动了质量月活动真正在一线开花结果。
具体工作:
公用工程工段针对所辖3个变电站,12个pc室,加大巡视巡检频次,记录设备运行工况参数,保证供电稳定可靠。
电气工段摸索合理检修周期,针对生产线上的瓶颈电动机设备定期周检更换,替换下来的电动机做好维修维护,作为备件充实库存。
车间领导深入到联系点,结合班组实际,围绕如何“降低事故率,稳定产品质量”进行了专题讨论,对于车间一直在主导实施并且已经见效的工作继续坚持抓好贯彻落实,对于职工提出来的有利于稳定生产的条陈建议适当梳理汇总,可操作性强的立即安排实施。
主要内容有:
废气吸附户外用普通塑料气源管逐步淘汰,更换为更为适应环境工况的四氟材质气源管。
dcs技术组对新到货的系统卡件,操作站主板进行防腐喷涂,并密封装袋保护,降低物流存储环节的坏卡几率。
利用纺练停车检修机会,对精炼、浴站、烘干的阀门进行检测,从自控室发出命令,检查阀门开度与自控室画面是否一致,出现故障的阀门予以更换,确保阀门调节功能的稳定。
针对路灯灯杆顶端密封不好,雨天溅水导致路灯线路短路问题,电修工段利用密封胶做好灯杆顶部的密封。
车间组织各工段职工针对“质量月”活动主题,分别汇总质量月小格言、合理化建议、质量月征文各为65条、23条、14篇,经过车间整理提炼,确认呈报给职能部室分别为30条、6条、14篇,至此,全部超额完成了公司质量月活动领导小组分解到的任务指标。
总结提高:
9月份作为公司“质量活动月”已经画上了句号,但质量工作远未结束,车间全体干部职工一定会继续坚持质量月期间形成的好作风,好方法,将“打造经济升级版,实现质量强国梦”这一理念进一步制度化,在贯彻落实变革提效、三个科技、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活动中,继续突出抓好质量工作,推进车间生产检修、技改技措、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为公司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在公司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在各架子队成员共同努力下,我们分公司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质量、安全方针,深入学习二公司安全管理文件精神,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深化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把推动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各工地的陆续开工,对20xx年的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1、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2、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将已经制定的机械分公司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
3、加强安全培训,提高知识技能水平。我们将根据公司20xx年技能培训的统一安排,加强安全员和质检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一线人员的操作技能,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4、督促各各架子队根据施工特点和施工组织设计,在对施工工序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预案,在施工过程过程中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细化和完善防范措施,对下月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制定防控措施。
5、定期开展特种设备转向安全检查,加强特种设备管理。
作者/覃莲
覃莲
【摘要】高效课堂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要求教师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提升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吸引、维持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以获取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学环节上抓好信息反馈,加强科学训练,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效课堂 专业理论 学习动机 科学训练
在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教育大师们对有效课堂各抒己见,叶澜教授对一节好课的评价是“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钱志亮教授认为高效、高质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即为“有效课堂”;孟照彬教授对“有效课堂”论述更为具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效率为有效教育(eepo)总的精神,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中体现“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性、主动性、能动性”。
我认为,在“有效”的基础上更要“高效”。所谓“高效”,是指教学中用最少的时间促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高效课堂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它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构建有效课堂,努力做到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于印发成都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成府发„2012‟48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2年12月19日
成都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依据
为引导和激励我市企业或组织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关规定,设立成都市政府质量奖。现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术语定义
本办法所称成都市政府质量奖(以下简称市政府质量奖)是成都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奖项,由市政府批准并给予奖励,奖励对象为质量管理成效显著、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在国内或国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显著的行业示范带动作用,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企业或组织。
第三条 评选原则
—1—
市政府质量奖的评审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好中选优;坚持企业或组织自愿申请,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四条 评奖频次和数量
市政府质量奖原则上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奖励企业或组织数量不超过6家。
第五条 评审标准
评审标准以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t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为重要依据,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营结果等七部分,标准总分为1000分。在同一标准下,分行业制定评审细则及实施指南。获得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评审得分不得少于500分,当年申报单位均未达到500分的,市政府质量奖空缺。
第六条 适时修订
市政府质量奖评审标准应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根据质量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适时进行修订。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七条 组织管理机构
成立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市政府质量奖评审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八条 评审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责
领导小组组织成立市政府质量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知名学者、质量管理专家和政府有关部门人员等组成。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
评审委员会成员任期自批准之日起至下届评审委员会成员批准之日止,评审委员会成员可连任。
评审委员会主要职责:
(二)审定并公布市政府质量奖评审标准、实施指南、评审员管理制
—2—
度等重要工作规范;
(三)审查、公示评审结果,审议确定拟获奖企业或组织名单并报请市政府审定。
评审委员会下设专家评审组,依据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市政府质量奖的具体评审工作。
第九条 日常机构设置及职责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评审的日常管理工作。
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五)调查、核实申报企业的质量工作业绩及社会反映情况;
(六)对评审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核监督管理;
(七)汇总并向评审委员会报告市政府质量奖各评审组的评审结果,提请审议候选名单。
第十条 地方政府职责
各区(市)县政府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内申报企业或组织的培育、推荐工作。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一条 申报条件
申报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必须同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5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3—
社会贡献;
(三)拥有自有品牌、自主技术;
(六)具有良好的诚信记录和社会声誉,顾客满意程度高;
(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近3年来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环保、卫生等事故,无制假售假行为,没有因违反生产经营、知识产权、劳动保障、环保、安全生产、工程建设、税收等法律、法规规定受到刑事或行政处罚。
第四章 评审程序
第十二条 评审程序
市政府质量奖评审按如下程序进行:
(一)方案公布。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公布本届市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方案及相关要求。
(二)材料申报。企业或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如实填写申报表格,提交自评报告和相关证明材料,按规定时间将申报材料送所在区(市)县政府、成都高新区管委会。
(三)组织推荐。各区(市)县政府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收到企业或组织申报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核实申请企业或组织申报条件是否符合、申报内容是否属实,并形成推荐意见连同申报材料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专家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从专家库内遴选评审员,分行业组建专家评审组,各专家评审组由3名以上单数评审员组成。各专家评审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对评审委员会负责。
(五)材料初审。领导小组办公室在5个工作日内,对企业或组织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送专家评审组评审。对申报材料不完备的企业或组织,及时通知其补充完善。
(六)材料审核。专家评审组对照评审标准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形
—4—
成评审报告,提出进入现场考评的企业或组织名单(原则上不超过10家)。对未进入现场考评范围的企业或组织,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书面告知。
(七)现场考评。专家评审组按照评审标准对进入现场考评的企业或组织进行现场考评,形成现场考评报告。现场考评时间一般为3天至5天。
(八)综合评价。专家评审组在现场考评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对参评企业或组织进行综合评价,并按得分高低排序,形成综合评价报告,提出推荐获奖企业或组织名单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九)征求意见。领导小组办公室在5个工作日内征求市安全生产、环保、卫生、建设、知识产权、劳动保障、税务等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上述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反馈意见,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意见汇总,连同推荐的获奖企业或组织名单、综合评价报告提交评审委员会审议。
(十)审议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确定的拟获奖企业或组织名单,通过政府公众网等方式向社会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受理和核查公示期间的投诉并向评审委员会提交书面核查报告。
(十一)审定公布。评审委员会根据公示情况,提出获奖企业或组织名单报请市政府审定批准后公布。
第五章 奖励及经费
第十三条 奖励标准
市政府对每家获奖企业或组织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并颁发奖牌和证书。
第十四条 再次获奖
获奖的企业或组织在两届后方可再次申报。再次获奖的企业或组织,只颁发奖牌和证书,不授予奖金,不占当年授奖名额。
第十五条 经费来源
奖励经费和评审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对评奖过程的监督
监察部门对市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实施监督。
—5—
第十七条 对欺诈获奖行为的处理
对弄虚作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提请市政府撤销其市政府质量奖,收回证书、奖牌,追回奖金,并向社会公告。
第十八条 对重大管理不当的处理
(一)发生重大质量、生产安全、环境污染、卫生等事故的;
(五)发生重大知识产权违法案件,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
(六)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严重经营性亏损的;
(七)其他违反市政府质量奖宗旨的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 对推荐、评审人员的监督
参与推荐和评审的人员要严守工作纪律,公正廉洁,保守秘密。对推荐和评审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机构和个人,取消其推荐和评审资格,并提请有关部门或所在单位给予纪律处分。
第二十条 有效期及宣传要求
市政府质量奖证书有效期为4年。在有效期内,获奖企业对外宣传时应注明获奖,但不得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获奖称号。
第二十一条 示范推广义务
获奖企业或组织应发挥模范带动作用,积极宣传、推广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升成都市企业或组织的质量管理整体水平。
第二十二条 奖金使用
获奖企业或组织需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财政部门提交奖金使用报告,奖金应用于企业或组织质量管理创新、培训和激励质量管理人员、推广先进管理制度等。
—6—
第二十三条 评审机构限制
除本办法规定的市政府质量奖评审机构外,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进行市政府质量奖的评审活动。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解释机关
本办法由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
—7—
为期一个月的质量月活动已圆满结束,这是我门全体kf工作人员上至管理人员,下至普通职工,9月份工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开展大力宣传“质量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全员的安全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把质量关,促进和保障了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又一重大举措。
回顾一月以来的活动开展,我们全体kf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公司及部门指示和要求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积极参与、全面实施、逐步推进并不断完善,圆满完成了此次活动的各项具体内容与要求,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达到了理想的目的。通过认真分析问题的症结,提出合理的建议,拿出整改的方案,采取过硬的措施,扭转了过去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
总结一月以来的质量与安全活动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质量月活动期间kf积极开展了岗位大练兵活动,在同事中间组织了“集体标兵”和“个人标兵”工作质量评比活动,使职工的干劲十足,开展你追我赶“争做标兵”的喜人局面,涌现出了优秀的岗位能手,质量与安全管理标兵,他们是我们全体kf工作人员的学习榜样,是我们的楷模,更是我们的追求目标。由标兵为先锋以点带面,让先进的更先进,让后进的赶先进。
2、利用班前班后会议组织开展了“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的讨论。结合质量月岗位大练兵活动,让广大职工结合自身工作,纷纷表达了对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的认识,大家一致认识到:质量就是生命,没有质量企业就会失去市场,更谈不上大发展了。只有产品质量好了,我们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才能争取更多的生产任务,企业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我们才有更好的明天!
3、通过粘贴质量宣传标语和板报的形式,大大加强了广大职工对质量的深切认识。并且做好安全与质量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互联保对子安全职责,坚决杜绝“三违现象”发生,使kf工作人员做到人人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以及在岗工作期间保持个人劳保用品穿戴整齐,做到“三不伤害”。
4、通过推进和加强质量、安全与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从库房到办公室内外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善,面貌焕然一新,令人舒畅,同时也给工作和生产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对于外来装货的车辆驾乘人员进行耐心的安全教导确实落实好(安全管理入库须知及现场管理规定),大大提高了kf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在公司及部门领导以及全体kf工作人员的上下协作、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而来。我们按照公司及部门领导的指示:让此次活动不只是流入形式化,要深入、落到实处,不要将其作为一场运动,而是要长期坚持下去,把它作为一个kf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
此次活动的开展,全体kf工作人员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的提升了职工们的品质意识,大家都齐心协力,围绕“勤奋努力、勇夺佳绩”的奋斗目标,全方位保障“质量月”活动的成功,促进了服务品质的改善,并且要长期坚持下去,严把产品质量关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常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它更是对全体kf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团结意识及求实理念的一次深刻检阅和升华!而这,将是我们搞好九月份“质量月”的宝贵经验,更将是我们公司及部门今后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宝贵的财富!
20xx年9月,是全国质量月,根据局务办公会部署,我局采取集中宣传与下到各乡(镇)企业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将全局职工分为四组,即在新添寨街上、野鸭、东风、永乐乡各选择一个宣传点,在整个宣传活动中,我局采取悬挂标语,乡镇广播站,录音机播放质量技术监督局法律、法规等,现场展示假冒伪劣商品、展板、公布咨询、投诉、举报电话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向群众、企业发放《_产品质量法》、《贵州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_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产品标识标注规定》、《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规定》、《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等宣传资料共2000余份,现场接受群众、企业的咨询15余起,接受宣传的群众达12000余人次。
1、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9月针对消费热点月饼进行检查,对4家月饼生产企业,11户前店后厂的食品店(屋)进行实物检查,共抽样20组样,均属合格品。
2、开展了月饼定量包装专项检查。我局组织对辖区内月饼生产企业进行定量包装检查,共检查23家月饼生产企业及小店铺进行了检查,抽检定量包装月饼共58组样,合格33组,合格率为57%。
3、组织辖区内部份企业参加培训,向有关企业进行《_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宣贯,共有70余家企业参加培训、学习。
4、开展桶装饮用水的专项检查,共检查生产企业8家。在检查中未发现违规现象。
为了让群众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十·一”黄金周,我局认真开展了“十·一”黄金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重点对人员相对集中的特种设备及辖区内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特种设备进行了重点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特种设备设备存有安全隐患的,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对隐患严重,不具备安全运行条例的特种设备应立即封停。制定“十·一”黄金周安全生产值班表,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通过“全国质量月”宣传活动,使得广大消费者和企业更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意识,形成“奉献优质产品、构建和谐社会”及“质量在我手中、用户在我心中”。并进一步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有力地推动乌当区的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有效地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端正态度广学博览以诚待人善于沟通勇于创新顺势而为!
xx项目自20xx年8月13日工程开工不到一个月就迎来了20xx年质量双月活动,紧之后又是两次公司质量体系内审和相关质量问题学习总结,qhse体系外审刚完又迎来了20xx年质量双月活动加上xx项目部的建设地点在上海化工区距离公司总部较近,多次配合公司投标考察活动,能够说整个工程是在各种迎检工作中干过来的。工程建设初期项目部领导已经研究到了xx项目部各种迎检工作较多,并且项目管理人员不足,且年轻同志较多,缺乏工作经验,这些都将会对xx项目体系管理提出巨大的挑战。所以,项目部制定了针对本项目特点,将计就计以各项迎检工作为契机,锻炼队伍,提高管理水平的工作方针。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凡事多虑一步,认真做好做细每一件工作,并将此作为项目质量工作的指导思想,使之融入项目部所有成员的日常工作,伴随每一项工作的始终。
为了保证项目部各项质量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和做好各项迎检工作,优质高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项目部质量组组织各专业工程技术及质检人员,认真学习公司体系文件,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程序。共同探讨和发掘各专业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点、难点,集思广益,研究解决方案,制定有效措施。并将各项质量控制重点难点列为周月质量工作主题,加强针对性,集中力量专项整治,并循环进行,持续改善工程质量和项目体系建设。
树立“质量成本”意识,倡导“质量创新”理念,注重工程实际与理论知识结合,灵活运用科学手段和工具,创造性开展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压缩项目成本,为公司创造效益。例如:我们运用了excel2007版的函数功能,建立了功能齐全的焊接控制数据库,并以灵活地演示成功说服业主,不再要求我们购买价值25万元的专业焊接数据库软件,为项目节省了开支。在平时工作中要养成勤写多记的习惯,注意资料积累和编制技巧,使其不但能满足迎检的要求,并且要贴合竣工资料编制要求,避免做无用功和重复工作。
注重全面质量管理,除了加强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项目部也注重培养全体参建工人的质量意识。大力宣传公司质量文化和质量月活动精神,制定严格的奖罚措施,并按周月组织质量检查和考评,对质量管理和实物工程质量较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反之,进行处罚或作调离相关工作岗位处理。赏罚分明,全面调动参建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职责心,使他们真正树立“我的质量,我的职责,我的承诺”和“产品如人品”的信念。让质量文化深深扎根在每一位工人的心中,时刻提醒自我“质量就在我的手中”。
xx项目部此刻已经进入竣工验收阶段,业主和监理单位对cnf的质量管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qhse体系外审顺利经过,各项迎检工作也都圆满完成。xx项目的经历告诉我们,端正的态度,灵活的沟通和科学的方法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我坚信只要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不断积累,创新不断,提高不止,就能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
用于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各个学校或基于管理的需要,或基于改进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大都制定了自己用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这些评课标准虽各具特色,但总的来说,仍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之处。
一、现代教学评价的几个主要观念
现代教学评价观是针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观而提出来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本文着重论述对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具有指导意义的四个观念。
1.改进提高的评价目的观
把教学评价的选拔功能过分地予以强调,以至于把它肤浅地理解为评价的最终目的时,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学评价极端的“管理主义倾向”。这种倾向最终往往使评价成为评价对象的一种负担。另外,以分等鉴别为目的的评价注重总结性评价,反馈给评价对象的往往只是一个或优或劣的结果。
现代教学评价则强调“评价的作用是提供适合的证据,以帮助教师、学生按照目标要求的方式变化。”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这样的评价目的观符合广大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根本要求,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对象往往能积极地与评价者配合,使评价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它注重形成性评价,而形成性评价又有利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就为有效地指导和改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多元的评价价值取向观
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评价者总是把自己的价值观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忽略现实中其他价值观。在实际的评价中很难为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普遍接受,从而也就难以成为广大评价对象自我调节的内在标准。现代教学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十分重视对不同价值体系存在着的差异进行协调,并视之为评价工作的关键性问题。在这种评价观指导下制定的评价标准是众多评价参与者“共同构建”的产物。这样的评价标准照顾到了人们不同的价值需求,缩短了不同意见之间的距离,可以为广大的评价对象所接受,从而乐意与评价者积极配合,使评价工作得以顺利有效的进行。同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和学生也会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自觉地依据这些标准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3.多元的评价主体观
传统的教学评价把对教师的评价看作是学校管理人员的事,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则又成为理所当然的评价者。无论是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对象往往处于“被告”的不利地位而只能被动地接受评价。
现代教学评价则认为,评价除了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强师生教和学的动机。因此必须重视并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只有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主体而充分参与评价活动,才能激发他们教和学的动机,才能更好地理解目标,看清进步情况,调整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对于他人的评价,最终还要通过教师和学生自己的再评价才能被认可和接受,才能使评价起到应有的效果。
4.整体优化的系统评价观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局部观念下的评价,往往缺乏系统的考虑。而现代教学评价吸取系统论的观点,认为教学评价涉及到的所有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了教学评价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各部分的结合方式决定了整体的功能。教学评价能否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关键就在于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否优化。因此,现代教学评价在制定评价方案过程中十分强调各环节之间与各环节内部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反对传统教学评价的局部观念。
二、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基本思路
教学评价中,人们在讨论构建评价标准中的指标时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从内涵分析人手,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把这一本质属性的现象性外观表现确定为指标。
第二种方法是从分析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开始,抓住事物变化后产生的效应,把事物变化后所产生的效应确定为指标。
第三种方法是抓住事物的全部属性或相关属性,把因素群作为评价指标。 在以上三种方法中,第三种方法把被评事物所涉及到的所有因素都作为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过于繁杂,往往会影响评价的可行性―任何评价者和评价对象都会对厚厚的评价标准望而却步。因此,第三种方法可以说是最不经济的。第二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到教育、教学的极端复杂性而提出的一种变通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一事物的变化可以引起另一事物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测量一事物变化后引起的效应来判断这一事物的变化。然而,以上观点是建立在事物变化的一因一果的假设之上的。一旦另一事物的变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由效应反推事物变化就不一定可靠。第一种方法往往被研究者认为是“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但这一方法要求人们在设计指标之前,必须对被评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所以第一种方法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指标设计中,采用此方法的人并不多。
因此,本文认为,为了使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一个较高的起点,我们在设计指标时应尽可能采用内涵分析的方法。
第一,设计指标的.全面性、权重的合理性往往受到设计者对课堂教学质量内涵理解程度的限制。
第二,评课标准设计很少照顾到广大被评师生的价值需求,这样的评价标准违背了现代教学评价中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理念,在实际的评价中往往受到排斥,更难成为被评对象自我调整的内在标准。
第三,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对事物进行研究时必须做到定性、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而内涵分析法是一种纯思辨的方法。
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方法
至此,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具体方法可表述如下:
1.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内涵进行分析与把握。
2.根据课堂教学质量的内涵的理解,设计一套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调查问卷,并进行广泛的调查。
3.依据调查结果,用频数筛选的方法初步确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指标系统。
4.依据调查结果,对指标系统的一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确定若干综合指标,并根据各综合指标的贡献率确定其权重,同时确定其评价模型。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优点:
第一,调查的过程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可以保证评价指标的全面性。
第二,调查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保证评价标准的有效性。
第三,主成分分析法在不损失或极少损失原有信息的前提下,将原来多个彼此相关的指标转变成少数几个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可以大大提高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在整个评价标准的构建过程中,从指标的建立、权重的确定直至评价结果的处理成为完整的一体,减少了因方法各异而造成的系统误差,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必将大大提高评价的效率。
第五,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