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听课记录地理 初中听课记录优秀(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听课记录地理初中听课记录篇一
一学期又过去了,回顾一学期的地理教学,我觉得对学生地理学科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下面重点来说说个人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的反思心得。
地理学习兴趣培养与成功的教学过程互为因果。兴趣是地理教学过程的强大动力,它促成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一个分数的出现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只决定于学习的成功,而且是反复的成功,因此,进行教学评价,兴趣状态比分数更为可靠。教师应该经常注意了解学生的兴趣状态,作为自己改进教学的基本依据。
学生的兴趣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教学系统的要素:教材(教学内容及其载体,教学手段)、学生、教师都与学生兴趣的形成、发展息息相关。
1.教学内容是地理学习兴趣的源泉
地理感性知识鲜明地体现着地理兴趣培养的趣味性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的空间广大性,直接观察必须走出教室,大量的间接感知又须借助特定的教学手段、地图等图像和教师、教材的直观性描述,以形成再造表象。正是由于感知困难,使地理事物总是显得那样新奇、生动。地理感性知识是兴趣源泉的源头,它既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获得理性知识的基础。面对学生缺乏表象的头脑,不可能唤起探究的热情。满足了学生感知的需要,就在培养兴趣的道路上迈出了有力的第一步,并且往往由此直接产生探究理性认识的需要。因此,感知教学对于兴趣培养乃至整个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
地理理性知识以综合性为其特点,蕴藏着地理环境中形形色色的奥秘。对其趣味性的体验在于进行成功的思考。地理概念是概括而来的,区域特征是比较而来的,规律和成因是分析综合而来的。如果要求学生在思考失败的情况下去死记硬背结论,势必抑制兴趣的形成。
知识的意义在于运用。只有通过运用,才能进一步获得对知识需要的体验,"感到知识具有使人高尚起来的力量—很难找到比这种感觉更强烈的刺激来推动求知的兴趣了"。
地理技能使地理操作活动(智力的、动作的)进行的又快又好,令人钦羡。例如,当学生看到军人、探险者或考察队仅凭地形图即可在陌生的地区活动自如时,自然要激发出掌握读图技能的需要。熟巧的技能又往往是学生学好新知识的条件,使学生在获得顺利完成操作的满足的同时,获得新知识学习的成功。
渗透在知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使学生经常获得能力增强的体验,不断感受思想感情意外的丰富和满足,从而推动着学习兴趣的发展。
2.地理教学手段是兴趣培养的重要条件
地理教学手段包括地理教具(挂图、模型、标本及视听软件)、地理学具(课本、地图册、作业册、颜色笔等)与视听设备、地理专用教室、地理图、地理室外观察点等是地理知识内容的载体,是地理教学内容——兴趣源泉流向学生的"渠道"。它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注意,激发学生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提供相当一部分地理感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问题,运用地理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需要与帮助学生成功地进行学习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学生是地理兴趣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兴趣发生发展的根据,兴趣培养必须遵循学生兴趣发生发展的规律。
⑴学生对处于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感兴趣,因为用力跳够得着的果子不仅能使他体验到需要,而且能使他体验到成功的可能,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兴奋,获得果然成功的快乐。
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是我们确定其"最近发展区"的依据。如果不了解、不顾及学生的基础,盲目地照本宣讲教材,就往往要在教学失败的同时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存在着个别差异。基础不同,形成兴趣的兴奋点也不同。有的学生兴奋点在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上,有的学生则会在努力获得了及格分数后高兴得跳起来。承认并照顾到这种差别,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学习。
⑵学生对掌握着主动权的学习感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成功归根结底要靠学习者自己对学习活动的主动调节。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还需要阅读检索、独立思考、相互议论、向教师质疑、发表见解等主动方式的活动。这些活动能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力的意义,增强自信心并提高学习成功率。
⑶学生对地理野外观察、地理观测、参观访问等室外教学活动感兴趣。室外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采的最直观的感性知识,激发出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究需要,解答许多在教室内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
⑷学生对具有游戏性质的教学活动感兴趣,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的。
⑸过重的负担抑制学习兴趣,它使学生把地理课与疲劳、烦燥联系在一起。
⑹地理学习的反复失败能引起学生对地理课的厌恶,会使学生把地理课与枯燥的死记硬背和糟糕的成绩联系在一起。
⑺对成功的学习进行恰如其分的鼓励、表扬,能使学习兴趣得到强化。
4.教师是地理兴趣培养的主导因素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领导者、控制者,又是知识信息的提供者。教学内容靠教师去发掘、驾驭,学生的学情靠教师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靠教师去激发,学生的进步、发展靠教师去启发、诱导,教师掌握着激发和满足学习需要的手段,因此教师作用的发挥是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
⑴教师本人的思想、情感、学识、能力素质包括进行兴趣培养的意识是教师进行兴趣培养的内在根据。
⑵教师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掌握与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引起多角度的心理兴奋。
⑶教师进行指导的生动性。生动、幽默的讲课使学习的紧张寓于活泼之中,使学生易于学懂、学会、记牢。
⑷教师的教学激情。兴趣靠兴趣来培养,激情靠激情来感染。教师带着对学科、对事业、对祖国、对人类、对自然的热爱融汇而成的激情,神采奕奕地进行教学,不仅能即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长期的感染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⑸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怀、帮助、鼓励反映着对学生真挚的感情,对学生兴趣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这有助于学习的成功,另一方面使学生把学习与对教师的感情联系在一起,产生相应的兴奋状态。
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揭示了进行地理兴趣培养的根据。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是统一的整体,发挥着教学系统进行兴趣培养的功能。综合四个方面因素,地理兴趣培养的途径应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地理学科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水平出发,充分发掘教学内容本身的趣味性,完善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并进行成功的学习。
今后更要努力做到一下几点:
1.加强备课,优化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教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利导。
2.创新训练方式,促进主动应用。学生中普遍存在“知识迁移能力差,知识运用不灵活”的现象。因此,地理知识要尽可能围绕问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提问,并通过变换条件,甚至变换题型或设计新题型来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知识整和能力,改变思维方式。
3.创新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才可能顺利进行。搭配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会使教学产生不同的效果。
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应该努力做到: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给我很大的触动。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领悟大纲是教学的基础,把握教材是教学的关键,巧用媒体是教学的手段,发展能力是教学的目标。
初中听课记录地理初中听课记录篇二
;初中英语听课记录
2012年5月2 5日,我们有幸来到宜州市三中参加了其英语教研组的公开课及其评课的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人有宜州市三中英语教研组的成员和参与公开课授课的两位老师。本次活动我们首先先听取了两位老师分别上的两节公开课,课后,听取了其对自身的教学设计的讲述和反思,同时,也听取了其教研组给予她们的评课总结。以下就是此次两节公开课的听课记录和课后随想。
第一节课是覃老师教授自己本班学生的课。她讲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ocation?[1a-2a] )。上课前,先是由其班级上某一位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其班上的学生朗读本单元的单词。上课时,覃老师先是简单的问候一下班上的学生。接着以一个问句(do you like to play games?)引出她即将要做的的事。由一个简单的guessing game 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课堂情绪。该游戏部分是由ppt图片一一展示的。对于这些表示各个活动的图片,覃老师采用了ppt的制作技巧,用矩形框遮盖一部分,再由学生去猜所展示图片所表示的活动名称,如果学生暂时答不出,则依次去掉遮盖部分,学生则可继续猜。通过这样的猜图游戏,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课堂的热度。游戏中,覃老师一直用what did he/she do last weekend发问,强化了学生开启对这个句型的记忆和初步认知。游戏后,覃老师讲述自己在此次五一假期的去向,一一皆由ppt课件展示,讲述完后转向学生,转问学生“where did you go on vocation?”开始了她课堂主题内容的导入部分。学生自由回答“i went to……”后,紧接着又展示一些有标志性建筑的地方的图片,让学生以此为答案进行操练。操练时,积极变换操练方式,以“where did you go on vocation?”和“what did you do on vocation?”为主要训练句型。在pair-work部分,学生自行讨论后进行展示。每一组展示完,要求全班复述其对话,进行多次操练。关于句型在人称的变换上,是采用先询问一些学生的假期去向,在转问其他的学生,由其转述前面学生所回答的内容,引出人称变化的句型“where did he/she go on vocation? he/she went to……”。紧接着,展示班上其他老师假期去向的照片,有去阳朔参加summer camp,去参观museum,去new york city,参观central park等。展示时,覃老师一直用该句型发问,让学生边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回答,进行多次操练。在回顾其老师所去过的地方时,进行了这些新单词的朗读。此后到了ask and answer的pair-work环节,同样跟上面的pair-work的形式一样,也进行了多次操练。自游戏环节开始到以上的环节,均是新语言的学习环节,主要的教学内容为本单元的新单词和主要句型“where did you go on vocation? i went to……”。再接下来是课本内容的学习,先完成1a 关于本单元新单词和短语的练习,对完答案后朗读2次。其次是1b 的练习,根据录音内容完成相应练习。同时讲授到 “did you……”“yes, i did.”“no, i didn’t.”和其人称转换时的学习与操练。当中覃老师先询问一些学生其假期去向,再用“what did you do there?”从而引出“did you……”进行询问,同时在转问全班时,转换人称询问,采用,之后又进行pair-work操练部分。之后进行了另一个游戏环节,同样是guessing game,进行对句型“did he/she……?”的巩固。该游戏以ppt图片构成,共有9组,每张都有一个数字代表,要求学生选择某一张进行“看一看,猜一猜”的游戏,其中一个人表演,一个用“did he/she……?”进行猜想询问图片展示的内容。游戏结束后,覃老师使用“are you happy?”“do you want to play another game?”“maybe next time.”等句子结束游戏环节。在接下来是完成2a 部分,听完录音后进行答案核对。最后的教学环节是复习总结阶段,将本节课所学的新单词和主要句型分别进行回忆复习,之后课程结束。
第二节课是兰老师的课,教授的是非本班的学生。而授课内容是七年级下册unit 11(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1a-2b])。在简单的日常问候后,她以“do you like movie?” 接着由电影类型引入电视节目类型,采用谈话式和直观法导入。串联时先展示出图片,由what kind of tv show is it进行发问,之后就进行各类tv show单词的认知与学习,紧接着就是单词的操练部分,兰老师采用了全班、分组等多种操练方式进行操练。单词认知完后,进入巩固阶段,兰老师采用竞赛的方法旨在加强学生对各类各类tv show单词的强识记忆。竞赛的形式是比一比,who is faster,先是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光头代表两个组,再让全班分男女两组,同时让学生辨析各类飞速闪过的图片代表的是那种tv show,回答快者每回答对一个,可长一根头发,之后采取抢答的形式,奖励的形式一样,快者可以长一根又发。游戏结束后,由学生完成1a的内容,这个部分也是关于tv show的,趁热打铁,旨在加强学生对刚学知识的认识,对完答案后要求全班集体朗读2次。了解完各类tv show,老师以which kind of tv show is my favorite发问,让学生猜她最喜爱的节目,引出对各类不同节目的喜爱程度和原因。在表示喜好时,为激起学生认知感触,老师用不同笑脸表情跟喜好程度搭配,给学生直观地学习认知,增强认知形象感。之后,简单地进行喜好“对对碰”的认知环节,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笑脸回忆对不同喜好的表述,之后集体温习后进行朗读2次。认知各类不同喜好程度的描述后,老师以自己喜好cartoons为例,转问学生他们如何看待cartoons,从而引出本次课的主要内容what do you think of……的句型,同时,让全班分为两组,以a、b角色互问答。之后转为全班问,某一学生回答。同时,老师展示带有不同类型的tv show的图片和表示描述喜好的笑脸表情,让学生学会自由描述对某一tv show的看法,同时朗读每个句子2次。然后进入到free talk 的环节,让学生自由对话,以what do you think of……?i ……them. why? because they are ……为框架,学生讨论后进行小组展示。这一环节后是listening practice环节,让学生听完2次后师生一起对答案,完成1b,2a,2b,其中在完成2b的对话填空时,又复习了各描述喜欢的词,还学了新词,同时朗读该对话。完成listening练习后,进入到talk about some people in the class的任务。经兰老师示范后,由学生自由练习。由what do you think of her/him? i……her/him, because he/she is……为框架,由学生完成对他们班英语老师的对话讨论后,进行小组展示,展示期间由老师转问,全班转述。最后进行课后复习总结环节,罗列出所学句型和关于tv show及喜好的词,然后结束本节课程。
以上就是听课时对两位老师具体的上课过程的粗略描述。从个人观点上来说,其上课各有千秋,同时不足之处也有存在。
首先,先是覃老师,她的设计思路是对过去式的巩固,以谈论假期安排为主线,通过游戏活跃气氛,从日常词汇开始,提问让学生回想过去的事情,让学生能够用已学语言进行交流。引用学生所熟知的老师,激起学生兴趣,引出新词汇,再进行操练。整体上,教学环节上基本完成教学任务。课堂设计总体还行,体现循序渐进的院长。在对单词认知与学习设计上,尤其是在动词词组的处理上有新意,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习惯。在对句型学习上,采用教师自述—采访学生—转向学生的模式,加强对过去式的巩固。在游戏设计上,对图片的处理有创意,整体游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句型的学习巩固的初衷是正确的,注重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与积极性。在对各环节内容操练时,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循序渐进、形式多样、反复操练的原则;采取一般性、直观性和游戏式的方法;操练方式以个人、两两、小组和全班相结合,总体达到操练的目的。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课前学生自主预先朗读单词的形式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体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产生的积极影响。当然,没什么事情可以尽善尽美,本节课仍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覃老师在教学时稍有紧张,使得整节课略显缺乏激情,各环节衔接不够,备课不够充分,课堂设计和课堂安排安排不够恰当,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听力部分操练不够,使得最终没能完全达到教学设计目的。在操练上,反复操练次数太多,稍显枯燥乏味,其中出现的语法错误没得及时纠正;游戏环节上,过度注重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操控不灵活,使得游戏时间太长,影响其他教学环节的开展。
反观兰老师,她的课程内容旨在学生可自由评价人与事物。整个教学设计上分四大环节,采用交际语言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基本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容量泛教学思路清晰,各环节设计安排较为合理,时间安排恰当。在单词学习上,由电影引入tv show,引入游戏巩固新词,加强学生强识记忆效果不错。前部分,在对喜好程度描述词的认知上,通过直观脸部表情增强形象感,加深学生记忆,效果佳。引入what do you think of……句型时,先是教师自我感受到采访学生转向学生,在引出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同时也加强了转述句子的能力。而在free talk的环节,采用自由表述的操练方法,在句型已认知的基础上对学生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在listening practice环节,完成练习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听力能力培养,播放磁带时根据学生认知能力播放2次,起到训练与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目的。在提升能力拓展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谈论关于某人的评价及其原因,促进学生体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思维。整体课堂,虽然上的课并非本班的学生,但在兰老师良好操控课堂,与学生能关系融洽,教态亲切,语态充满激情与自信,因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大都能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进行合作讨论,课堂情绪高,课堂气氛浓厚,学生展演效果明显,充分的现出教师良好的教学水平。因此,我较为喜欢兰老师的教学方式。
虽然两位老师在此次教学课堂结束时均为完全达到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情感目标也不是很明显,感染力稍有不足,语音方面部分尾音存在太重的问题,但以其刚入教师行业不久的条件下,她们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仍较为扎实,能力良好,在教学目标上,把握性还行,教学任务也基本完成。同时,均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上设计了大量问答、叙述、表演、讨论等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思想情感;重视了语言情景的创设和利用,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语言创设了较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在多种操练过程中,不断提高听、说、读等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了扎实灵活的语言操练,从课文的整体着眼,通过情景并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操练新词语和新句型,努力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形式多样,同时也注意了操练的速度、节奏和密度;强调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语言运用于真实交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运用多媒体课件,节约时间,提高其利用的主动性,等等。
3
相关热词搜索:;初中听课记录地理初中听课记录篇三
今天,我参加了由_中学组织的“改变课堂提问、营造学生全面参与氛围”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观摩了波航中学地理教师杜静老师精心准备的《澳大利亚》这一节课。杜静老师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课程设计和新颖的教学理念,让我受益非浅。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呈现情境,导入教学。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不容忽视。课堂导入设计得巧妙,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求知_,而且还可以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例如,杜静老师讲《澳大利亚》时,首先展示了一组有关澳大利亚的国徽、自然景观的图片,学生从情感上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兴趣,效果很好。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导学案。使学生学得轻松、老师组织的到位。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在今后我们的课堂上应该少用“上节课我们讲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之类的语言导入,应尽量将课程的导入设计地巧妙一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本次听课活动中,杜静老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理解知识,收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她讲解《澳大利亚》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时所选取的例子都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最后再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发言热烈,思考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课堂的效率自然也能提高。
三、以问题为起点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次听课活动,杜静老师在设计问题方面做得非常好。她注重问题设计地启发性。例如杜静老师提出这样问题: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养殖业发达?既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围绕本节课主要内容逐步展开探究学习。这样以问题为起点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成了主体,由原来被动听变成主动学习探究,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在上课时讨论,主动寻求答案,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积极性比较高,学习的效率也自然就高。
四、教师巧用多媒体,突出导学案实效性。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杜静老师准备的导学案内容充实,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课件设计精巧,导学案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令人耳目一新。
今天,我从不同学科的实际课堂教学中体会到了新课程教学的意义所在,我既可以领略她的成功的妙处,又可吸取她的失误的教训。同时我也感到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
初中听课记录地理初中听课记录篇四
一.认真研讨考纲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新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分析对比考纲的变动情况,研究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分析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因此,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切不可盲目追求进度,要稳扎稳打,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图表的判读、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以及地理学科语言的运用,力求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去辨析和认识与人类生存或环境相关的具体问题。
三.重视图表教学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地理试题的信息往往来源于图表,从地理图表中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是历届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一个重点。但地理图像繁多、庞杂,在教学中教师应对那些最能考查考生思维能力、最能体现地理特色的地图,如:等值线图(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日照图、经纬网图、(中国和世界)区域图、地质构造图等给予充分的重视,要指导考生进行图文互换、变换角度,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对解题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加以描述,从而提高考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表达能力。当然,对地理图表的分析、简图的绘制也应该成为考生经常性的练习。
四.优化练习,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及时收集各地的模拟试卷,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精心选题、组合练习试卷,并对练习进行及时评讲,规范专业术语,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既能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初中听课记录地理初中听课记录篇五
在前段时间的地理教学中,我深感许多教学环节没能做到位,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再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营造和谐、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生自主创新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明确学生是不习主体,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式的,知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知道学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在课堂上,一切顷其自然,教师顺势而教,学生顺心而学,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教与学的块乐之中,如初一地理内容适宜搞一些游戏和课外探索性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教材内容而言,可以以下问题作为切入点,有什么特征 有什么规律 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思想,从而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敢于于创新的学习风气。
第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敢于对已有教材同现实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践问题。运用主体教学,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探求寻找答案,在寻找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穿插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第三,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应该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使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景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进步。同时,很多学生在课后仍然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明确。对策:引导学生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地图的分析上,学会读图名、图例,了解题目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和解析,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的接受知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听课记录地理初中听课记录篇六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与之有关的地理知识,才能驾御整个课堂,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每节课的内容,吃准,吃透,吃深教材,并且还应该掌握与之有关的,相关联的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知识,将其适度且充分的链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一、加强备课,优化课堂结构
教师应重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在充分理解新教材的特点,领会新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材教法寓于一体,教师和学生珠联璧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出目标、展示问题、独立探究、组织讨论、练习检测、矫正反馈、总结目标”这种教学结构模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都能得到知识能力方法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教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利导。
二、创新训练方式,促进主动应用
学习地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和理解知识,而是为了实际应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应充分重视课堂练习对地理知识的检验作用,并重视对练习的指导,以提高训练质量。
1.精编精选练习。练习要符合新大纲能力要求,应涵盖每章节的基础知识,既有巩固知识,加强记忆的基础题,也有培养能力的难易适中的提高题,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导向性。
2.突出变式训练,学生中普遍存在“知识迁移能力差,知识运用不灵活”的现象。因此,地理知识要尽可能围绕问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提问,并通过变换条件,甚至变换题型或设计新题型来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知识整和能力,改变思维方式。
三、创新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才可能顺利进行。搭配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会使教学产生不同的效果。
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应该努力做到: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给我很大的触动。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领悟大纲是教学的基础,把握教材是教学的关键,巧用媒体是教学的手段,发展能力是教学的目标。
初中听课记录地理初中听课记录篇七
地理课开展听课活动,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提高教师水平。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地理听课评议记录的范文,欢迎阅读!
听课科目:地理
听课时间:20xx年12月2日第一节
听课班级:凯里十中初二(3)班
任课教师:
教学内容: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
师:从多媒体课件上学习上学路上的四幅图,让同学们思考:这四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样的天气?(晴、雨、大风、雪)感受如何?(从而引出“天气”的概念与特点)。
投影: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
师:“天气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一天的天气状况呢?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咱们交流一下,看谁知道得多?”(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投影:关于天气的词语。
过渡:“光靠词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
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看天气预报)
师:“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生:“要靠卫星云图”。 投影:卫星云图。
师:讲解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
设问: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根据天气符号) 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
投影:“比一比”(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获取地理知识)。
师:结合“沙尘暴”的符号,补充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思考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 投影:“风”的符号,设问: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说明:第一,什么是风杆、风尾、风旗。第二,风向的判断。第三,风级的表示方法。)
天气 气候
概念
区别
学生结合表格把问题写出来(目的是加深对天气与气候的理解)。 投影:判断下列词语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①温和多雨 ②阴雨绵绵 ③四季如春 ④阴转多云(让学生判断,目的是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阅读“大气环境监测”,让学生知道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的质量,列举一些事实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问: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呢?(学生分组讨论)
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活动:搜集天气谚语,并验证其准确性。
板书设计:
天气与气候
一、 天气
1、概念 2、特点
二、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2、天气符号
科目:地理
授课人:
班级:
星期一 9月19日
地球的公转
复习: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一、 地球公转的概念: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二、 地球公转的方向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一致,“至西向东”。
三、地球公转所需的时间及产生的地理现象:一年,产生四季的变化。 参看d图。
由于地轴始终朝一个方向倾斜,随着地球的公转各地在一年中接受的太阳光热不一样,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即“春夏秋冬”,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五、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还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
六、 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地球的公转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地球的公转图p12.
点评:本节课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难点重点突出,但学生活动较少。
科目:地理
授课人:
班级:
星期三 9月29日
地形图
复习:地图的三要素。
学习:海拔、相对高度及等高线地形图和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一、什么叫海拔(绝对高度)。
二、相对高度的概念。
三、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量单位是______。
______,海拔______;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相对高度是______。
五、等高线地形图
1、什么叫等高线?
2、什么叫等高线地形图?
六、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及他们的形状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七、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和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点评:本节课内容太多,重难点不太突出。
时间:10月18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课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授课人:
听课记录:
情境导入:老师有一位好朋友是一家报社的记者,由于工作需要现在她已经远渡日本,不过发达的现代科技使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前一段她给老师发来了几张照片,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展示图片:日本美丽的自然风光,意在突出日本的环保和绿化)
过渡:不过几天之后,我又受到了她的一封邮件,我的朋友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情境(二)一位中国记者寄自海外的信 早在江户时代,日本人就发明了适合日本饮食习惯的一次性筷子。到1990年,日本国产一次性筷子的产量达到了240亿双。与此同时,由于一次性筷子消耗了大大量木材,一些厂商于是将目光转向海外。
1你知道日本和中国森林覆盖率各是多少吗?(日本64% ,中国17% )
2你知道一棵50年树龄的大树价值是多少吗?它有哪些功能? (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繁养场所价值19.6万美元) 这棵50年树龄的大树可以被制成多少双一次性的筷子?它的价值是多少?(可以制成6000---8000双一次性筷子,价值40美元)
3你知道日本国内采伐的方式吗?我们中国又采取了怎样的采伐方式?(日本“间伐”方式,及时补种;中国采用“一采光”的方式,后继植树工作乏力,使原本可再生的资源变成了一次性资源)
4你家周围的餐馆有没有使用一次性筷子?(普遍使用)你和你的家人使用过吗?(用过)这些餐馆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是怎样处理的呢?(大都被当作垃圾倒掉)
多媒体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