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或达成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计划。方案设计时需要确保各项任务的合理性和协调性。制定方案时,吸取经验教训是很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案例分析。
寒假将至,根据寒假期间节庆、民俗等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特点,为引导我校少年儿童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理念,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和春节,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要求,从小做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决定在寒假、春节期间开展全体少先队员“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实践活动。
全体少先队员。
1.在学校放假会上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活动的动员工作;大力宣传,创造氛围,利用家委会、家访等平台,争取家长和社会的全力支持和认可。
2.在放假前【2月5日下午】中队辅导员(班主任),将“六个一”的活动内容根据少先队员实际情况安排任务。具体要求:
(5)做一个文明宣传员。寒假期间,少先队员要把在学校养成的讲文明、讲秩序的好习惯坚持下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家人或亲朋好友,远离封建迷信、赌博、浪费、乱放鞭炮等不良习俗和生活方式,在亲朋好友中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学后,学校评选“最美文明宣传员”,校外文明安全监督员更要做好准备】。
3.新学期开学后,各班组织一次“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主题中队会,进行交流分享和活动总结。一至三年级的少先队员,重点展示交流参加活动的体会感受;四至六年级少先队员开展传统故事讲故事比赛和“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征文比赛,并对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少先队员进行表彰,并将优秀的作品制成专栏在全校集中展示。
4.学校对各班活动开展情况和典型案例、好的经验做法等汇编成材料,并向外传宣传推广,并给所在班级适当加分。
5.以上活动,多者不限,最好将各项活动的电子版照片,假期期间及时发送至少先队邮箱xxxxx@,注明班级姓名。
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着文明、高雅;优秀的传统文化意味着健康、和谐。从《诗经》中“载驰载驱”“我心则忧”的许穆夫人,到《楚辞》中“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从“日省三身”“君子慎独”的孔子,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孟子,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从对祖国山河“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深沉热爱,到“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的庄严责任……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她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中的优秀成果、探究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书香人文校园,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积极营造文明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校园;根据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确保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学国学,弘扬传统文化”;“讲文明,养成文明礼仪”;“争当礼仪标兵,构建和谐校园”等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读”、“诵”、“唱”、“讲”、“画”、“演”等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的开展,全力打造“文明、高雅、健康、和谐”的师生形象和关系,推动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精神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和文明环境,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校全方面和谐发展。
1、规范校园、班级文化建设。
2、规范学生语言,净化校园语言环境;
4、加大力度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班级育人氛围。
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校园环境,全体师生积极参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1、校园文化建设氛围:用文化打造校园,以环境感染师生。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以“以块为主,以条为辅,条块结合”形式。寓“传统文化”和“行为习惯”于校园的一砖一墙,一草一木,让校园成为师生共享文化魅力的乐园。
2、教师活动主要内容:教师既是主题活动的推动者,更是活动的实践者和示范者,要以高尚的品行、人格魅力引领并推进主题教育活动。
具体要求如下:
“雅”:增强终身学习意识,以广博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知识技能提升个人修养和品味。
“诚”:真诚待人,关爱学生,杜绝打骂等体罚现象,以宽容心态对待周围人和事。
3、学生活动主要内容:“忠”:以忠贞爱国、精忠报国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集体、文明守纪和文明礼仪等教育,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以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劳动、遵守纪律为荣,培养学生博爱精神和品德;以危害集体、损人利己、好逸恶劳、违法乱纪为耻,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遵纪守法的道德行为;让学生明辨是非、知耻明理、知耻改过、自尊自爱、自尊自重。
“孝”:就是要教育学生感恩和服从教育。以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培养学生真情实感、知恩图报,让学生懂得:一个人无论在家、在学校、在任何一个群体,还是在社会、在国家、乃至全世界,都需要有一种服从“规章”、“规则”、“法律”、“大局”、“真理”的意识。要求学生从遵守校规校纪开始,逐步养成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规的自觉性;从为他人多做好事、为班级多做贡献开始,逐步养成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
“诚”:是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求真务实为主线,教育和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修养,让学生做到:讲求诚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反对“虚、假、骗”行为。
“雅”:是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主线,教育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以及情趣、志趣。a、让学生做到“六无”:校园无纸屑、地上无痰迹、教室无杂物、墙上无污迹、走廊无嘈杂、桌椅无刻印。b、做到“五带”:把礼貌带给朋友、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回家里、把谦让带给他人、把诚信带给社会。c、做到:说话轻声,走路慢行,待人礼貌,讲究卫生,文明用餐。
“礼”:就是要文明礼貌,对人以礼节、礼貌相待,教育学生注意在各种人际关系中的礼貌言行。包括升旗礼仪、就餐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间交往礼仪、穿戴礼仪、借用物品礼仪、迎客礼仪等。a、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并经常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b、会施行礼仪,如:握手、鞠躬、敬礼、礼尚往来等。c、见到老师、长辈、同学、亲戚朋友主动打招呼。d、使学生懂得在任何场所和所有职业行为中都有礼仪相让的行为规范,如:对老、弱、病、残、孕的人让行、让座、让言等行为都是一种人道主义;关心、照顾需要帮助的人,如有冲突,应礼让他人;上学、放学时向父母打招呼,关心父母,孝敬长辈和老人,待客热情礼貌等。总之,礼仪教育,是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部分;礼仪教育的本身就是在进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弘扬“礼仪之邦”精神遗产的爱国主义教育;礼仪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从内在的自律开始,规范自己的行为,共创文明、友善、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分层次、分阶段、分部门落实主题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1、一年级以文明礼仪教育的“雅”、“礼”重点为主,对学生进行礼仪意识的启蒙教育。二、三年级以“忠”、“孝”、“诚”为重点。
2、结合文明班评比活动,12月份加强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的检查力度,重点抓学生的礼貌、礼仪及课间追逐的现象,使得不文明现象无处藏身。并及时对表现得出色的队员和班级进行表扬。
3、利用升旗仪式后,对全体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国旗下讲话将围绕“忠、孝、诚、雅、礼”为主线,增强师生行为举止文明的自觉性和意志力,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携手创建和谐校园。
4、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礼仪》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确定每周的礼仪训练重点,每周着重训练一个方面,检查一个方面,巩固一个方面。
5、以大队部“快乐书香”读书活动为切入点,以多样化的辩论会、讨论会、社会实践、演讲、歌咏会、自编自演节目、手抄报、漫画、宣传画、礼仪活动竞赛、征集名人名言警句、口号等形式主题活动班队会为契机,认真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书籍,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读书征文活动。
(活动时间分为部署动员、实施推进、成果展示三个阶段。)。
1、部署动员:利用师生大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全体师生明确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2、实施推进: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队会、广播站、校园网、校内外橱窗、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家庭方面:(1)早起后见到爸爸妈妈要说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二)学校方面:(1)每节课下课的师生再见语为: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
(2)每天早上读古诗或亲近母语等内容。
(3)每周有一次晨读由语文教师带读并讲解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料。
(4)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排练演唱、演奏等文艺节目。组组织学生开展诵读篇目的书法、绘画比赛。
3、成果展示:通过诵读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展现全校师生风采。
加强领导,明确传统文化教育各类人员职责。校长挂帅亲自抓,书记、分管教育教学副校长全力抓,教导处、班主任具体抓落实,学校其他各部门、全体教职工配合抓,形成的良好格局,具体如下:
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传统文化(traditional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传统文化活动制定。
根据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有关构建和谐校园的文件精神,为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践行能力,特制定我校开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的主要内容。
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校园环境,践行“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活动。“忠”:以精忠报国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孝”: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贯穿培养学生生活真情、情感亲情等方面的要求;“雅”: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主线,贯穿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以及情趣、志趣方面的要求;“诚”: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质修养方面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
口号。
变成行动动,使青少年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通过实践体验,使青少年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小青年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基本原则:一是贴近生活原则。二是继承创新原则。三是实践体验原则。
三、工作要求。
1、抓好队伍建设。教师既是主题活动的推动者,更是活动的践者和示范者,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取信于学生,让全体师生成为“忠、孝、雅、诚”的行动者。
2、营造学校新文化。理念表现出一种精神,精神体现出一种文化。各班要通过这次主题教学活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推动校园文化的积淀和创新,为学生在学校生活营造学校的新文化,使其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
3、创新活动方式。各班在活动的组织中,要以活动为载体,以任务做驱动,克服空洞的说教,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着文明、高雅;优秀的传统文化意味着健康、和谐。从《诗经》中“载驰载驱”“我心则忧”的许穆夫人,到《楚辞》中“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从“日省三身”“君子慎独”的孔子,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孟子,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从对祖国山河“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深沉热爱,到“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的庄严责任……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她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中的优秀成果、探究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书香人文校园,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积极营造文明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校园;根据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确保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学国学,弘扬传统文化”;“讲文明,养成文明礼仪”;“争当礼仪标兵,构建和谐校园”等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读”、“诵”、“唱”、“讲”、“画”、“演”等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的开展,全力打造“文明、高雅、健康、和谐”的师生形象和关系,推动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精神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和文明环境,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校全方面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1、规范校园、班级文化建设。
2、规范学生语言,净化校园语言环境;。
4、加大力度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班级育人氛围。
四、主要内容:
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校园环境,全体师生积极参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1、校园文化建设氛围:用文化打造校园,以环境感染师生。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以“以块为主,以条为辅,条块结合”形式。寓“传统文化”和“行为习惯”于校园的一砖一墙,一草一木,让校园成为师生共享文化魅力的乐园。
2、教师活动主要内容:教师既是主题活动的推动者,更是活动的实践者和示范者,要以高尚的品行、人格魅力引领并推进主题教育活动。
具体要求如下:
“雅”:增强终身学习意识,以广博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知识技能提升个人修养和品味。
“诚”:真诚待人,关爱学生,杜绝打骂等体罚现象,以宽容心态对待周围人和事。
3、学生活动主要内容:“忠”:以忠贞爱国、精忠报国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集体、文明守纪和文明礼仪等教育,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以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劳动、遵守纪律为荣,培养学生博爱精神和品德;以危害集体、损人利己、好逸恶劳、违法乱纪为耻,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遵纪守法的道德行为;让学生明辨是非、知耻明理、知耻改过、自尊自爱、自尊自重。
“孝”:就是要教育学生感恩和服从教育。以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培养学生真情实感、知恩图报,让学生懂得:一个人无论在家、在学校、在任何一个群体,还是在社会、在国家、乃至全世界,都需要有一种服从“规章”、“规则”、“法律”、“大局”、“真理”的意识。要求学生从遵守校规校纪开始,逐步养成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规的自觉性;从为他人多做好事、为班级多做贡献开始,逐步养成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
“诚”:是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求真务实为主线,教育和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修养,让学生做到:讲求诚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反对“虚、假、骗”行为。
“雅”:是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主线,教育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以及情趣、志趣。a、让学生做到“六无”:校园无纸屑、地上无痰迹、教室无杂物、墙上无污迹、走廊无嘈杂、桌椅无刻印。b、做到“五带”:把礼貌带给朋友、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回家里、把谦让带给他人、把诚信带给社会。c、做到:说话轻声,走路慢行,待人礼貌,讲究卫生,文明用餐。
“礼”:就是要文明礼貌,对人以礼节、礼貌相待,教育学生注意在各种人际关系中的礼貌言行。包括升旗礼仪、就餐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间交往礼仪、穿戴礼仪、借用物品礼仪、迎客礼仪等。a、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并经常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b、会施行礼仪,如:握手、鞠躬、敬礼、礼尚往来等。c、见到老师、长辈、同学、亲戚朋友主动打招呼。d、使学生懂得在任何场所和所有职业行为中都有礼仪相让的行为规范,如:对老、弱、病、残、孕的人让行、让座、让言等行为都是一种人道主义;关心、照顾需要帮助的人,如有冲突,应礼让他人;上学、放学时向父母打招呼,关心父母,孝敬长辈和老人,待客热情礼貌等。总之,礼仪教育,是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部分;礼仪教育的本身就是在进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弘扬“礼仪之邦”精神遗产的爱国主义教育;礼仪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从内在的自律开始,规范自己的行为,共创文明、友善、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五、活动形式:
分层次、分阶段、分部门落实主题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1、一年级以文明礼仪教育的“雅”、“礼”重点为主,对学生进行礼仪意识的启蒙教育。二、三年级以“忠”、“孝”、“诚”为重点。
2、结合文明班评比活动,12月份加强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的检查力度,重点抓学生的礼貌、礼仪及课间追逐的现象,使得不文明现象无处藏身。并及时对表现得出色的队员和班级进行表扬。
3、利用升旗仪式后,对全体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国旗下讲话将围绕“忠、孝、诚、雅、礼”为主线,增强师生行为举止文明的自觉性和意志力,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携手创建和谐校园。
4、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礼仪》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确定每周的礼仪训练重点,每周着重训练一个方面,检查一个方面,巩固一个方面。
手抄报。
漫画宣传画礼仪活动竞赛征集。
名人名言。
警句、口号等形式主题活动班队会为契机,认真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书籍,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读书征文活动。
六、活动的过程:(活动时间分为部署动员、实施推进、成果展示三个阶段。)。
1、部署动员:利用师生大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全体师生明确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2、实施推进: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队会、广播站、校园网、校内外橱窗、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家庭方面:(1)早起后见到爸爸妈妈要说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二)学校方面:(1)每节课下课的师生再见语为: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
(2)每天早上读古诗或亲近母语等内容。
(3)每周有一次晨读由语文教师带读并讲解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料。
(4)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排练演唱、演奏等文艺节目。组组织学生开展诵读篇目的书法、绘画比赛。
3、成果展示:通过诵读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展现全校师生风采。
七、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明确传统文化教育各类人员职责。校长挂帅亲自抓,书记、分管教育教学副校长全力抓,教导处、班主任具体抓落实,学校其他各部门、全体教职工配合抓,形成的良好格局,具体如下:
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一、活动目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涵储着中华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是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精神底蕴,是优质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三园小学是九六年新建的一所新型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千余名学生,60多位教师。近年来,我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抢占教育的制高点,以教育现代化为龙头,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在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校分别被评为“省文明单位”、“省档案管理先进学校”、“省读书先进集体”、“市办学评估优秀学校”、“市课改实验先进学校”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日益提高,学生的获奖成绩也很显赫。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将是最完美的教育。由此,我校决定将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与创建特色学校结合起来,从20xx年十月启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经典导读工程”。进一步铸造学生的民族精神,打牢学生的文化根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品质,开发课程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从而达到:
1、通过诵读经典,加深儿童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认识、了解和吸收,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教育儿童养成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提升语文能力,打好语言文字功底,激发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兴趣先导,寓教于乐。
2、各学科之间互相配合。
3、课堂指导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4、家庭与学校相结合。
三、活动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主要选择《论语》、《孟子》、《老子》、《诗经》、《庄子》等重要的先秦典以及《史记》和历代诗、词、文、赋,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72首等,包含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代文学作品,采用拼音注释读本,组织儿童诵读。
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导读效果。传统文化内容较深,教师在指导诵读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
1、要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营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在学校内形成浓郁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儿童的诵读兴趣和热情。
2、要坚持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的认识,取得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家庭有良好的诵读氛围。
3、要坚持在指导时不要刻意讲解,只要求学生多读熟读,不要死记硬背,只求朗朗上口。
4、要坚持常抓不、逐步深入。每天坚持课余时间诵读15—20分钟,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儿童背诵的速度,可以采用渐进的方式。原则上第一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半而约50—60个字,第二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约120个字,第三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约120个字,第四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半。
5、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对于兴趣高、进步快的学生,可以组成兴趣小组进行辅导。采取经典书写比赛;“读读背背”小能手的选拔;“经典诵读小能手”午间小广播活动;经典诵读手抄报展览;经典诵读操表演;赛诗会;经典诵读擂台赛;经典诵读心得交流;经典诵读成果展等等。
五、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2月,成立课题组,设计总体实施方案,确定实验班。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集中课题组成员研究《经典诵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2、实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在8个实验班开展“经典诵读”的课堂教学。
3、推广阶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展示实验成果,扩大实验班级,实验班教师撰写阶段性总结。
4、普及阶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实验初步结题,撰写总结报告。常抓不懈,逐步深入,达到全校学生人人诵读经典。
六、预期成果。
1、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品位。
3、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阅读能力。
七、组织领导。
为确保导读活动的有序进行,特成立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领导小组。
顾问:
领导组组长:副组长:
主要成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涵储着中华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是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精神底蕴,是优质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三园小学是九六年新建的一所新型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千余名学生,60多位教师。近年来,我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抢占教育的制高点,以教育现代化为龙头,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在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校分别被评为“省文明单位”、“省档案管理先进学校”、“省读书先进集体”、“市办学评估优秀学校”、“市课改实验先进学校”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日益提高,学生的获奖成绩也很显赫。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将是最完美的教育。由此,我校决定将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与创建特色学校结合起来,从20xx年十月启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经典导读工程”。进一步铸造学生的民族精神,打牢学生的文化根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品质,开发课程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从而达到:
1、通过诵读经典,加深儿童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认识、了解和吸收,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教育儿童养成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提升语文能力,打好语言文字功底,激发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兴趣先导,寓教于乐。
2、各学科之间互相配合。
3、课堂指导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4、家庭与学校相结合。
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主要选择《论语》、《孟子》、《老子》、《诗经》、《庄子》等重要的先秦典以及《史记》和历代诗、词、文、赋,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72首等,包含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代文学作品,采用拼音注释读本,组织儿童诵读。
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导读效果。传统文化内容较深,教师在指导诵读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
1、要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营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在学校内形成浓郁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儿童的诵读兴趣和热情。
2、要坚持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的认识,取得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家庭有良好的诵读氛围。
3、要坚持在指导时不要刻意讲解,只要求学生多读熟读,不要死记硬背,只求朗朗上口。
4、要坚持常抓不、逐步深入。每天坚持课余时间诵读15—20分钟,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儿童背诵的速度,可以采用渐进的方式。原则上第一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半而约50—60个字,第二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约120个字,第三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约120个字,第四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半。
5、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对于兴趣高、进步快的学生,可以组成兴趣小组进行辅导。采取经典书写比赛;“读读背背”小能手的选拔;“经典诵读小能手”午间小广播活动;经典诵读手抄报展览;经典诵读操表演;赛诗会;经典诵读擂台赛;经典诵读心得交流;经典诵读成果展等等。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2月,成立课题组,设计总体实施方案,确定实验班。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集中课题组成员研究《经典诵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2、实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在8个实验班开展“经典诵读”的课堂教学。
3、推广阶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展示实验成果,扩大实验班级,实验班教师撰写阶段性总结。
4、普及阶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实验初步结题,撰写总结报告。常抓不懈,逐步深入,达到全校学生人人诵读经典。
1、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品位。
3、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阅读能力。
为确保导读活动的有序进行,特成立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领导小组。
顾问:
领导组组长:副组长:
主要成员:
活动目的:
1、使幼儿在活动中尽情体验与同伴、家长、老师一起过儿童节的乐趣;
2、提高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自觉性。
3、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
活动时间:
20xx年5月31日上午8:30――10:30。
活动对象:
幼儿园全体幼儿,全体教师,小、中、大班家长。
活动地点:
幼儿园大操场及各班活动室。
活动主持:
方秋炎、刘金荣、郑术春。
活动方案及具体时间安排:
一、庆祝大会。
1、入场8:30以前完成各班按指定位置坐好,主持人开场白。
2、园长讲话和各代表发言8:30―9:00。
1)园长讲话。
2)幼儿代表发言。
3)家长代表发言。
4)幼儿广播操表演。
二、幼儿节目表演9:00―10:10。
小班节目单:
1)诗歌表演:《春晓》、《天净沙》等。
2)舞蹈表演:《我真的很不错》。
3)歌表演:《小燕子》《摇啊摇》等。
4)古诗朗诵。
中班节目单:
1)舞蹈表演:《快乐的小鸭子》等。
2)故事《冉冉请医生》等。
3)古诗、儿歌串烧。
大班节目单:
1)歌表演:《蜗牛与黄鹂鸟》、《蒲公英》、《小猪吃得饱饱》、《小老鼠上灯台》、《春天来》《你说好笑不好笑》等。
2)诗歌表演:《母爱》、《老师的话》、《游子吟》等。
3)舞蹈表演:,《上学歌》、《粉刷匠》等。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二年级的`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受识字少的限制,上课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经常走神。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他们觉得《传统文化》是一门趣味性很浓的学科,丰富多彩的画面,和脍炙人口的儿歌,使他们喜欢统文化。
本册教材包括16个单元。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教材基本呈现形式:古诗文诵读以及解析,日积月累,故事链接,拓展活动。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40首(篇或段),能大体了解其意思。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4.初步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5.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等,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
6.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7.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8.能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正确理解背诵传统文化中的选文。
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中的优秀成果。探究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培养中学生传统美德。
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经典,展现当代学子风采。
20xx年5月。
四、组织机构:
五、活动安排:
1、各班开一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
2、早读前各班组织诵读《弟子规》。
3、出一期主题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每班一份)。
4、每班筹备表演一个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节目。
6、举行书法比赛(硬笔、毛笔皆可),抄写《弟子规》内容。
7、每班交一篇阅读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六、要求:
1、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立足于校园,时刻铭记于心,尊重师长。孝敬父母。
2、参加年级:高一、高二年级。
中华民族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丰富深厚的民族瑰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充分发掘它来教化子孙,塑造新时代龙的传人。我校特色教育活动旨在通过系列读书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精华内化于青少年的心智,外化为青少年的行为,提升学生古文化修养,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综合素养。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何兆生。
副组长:于希庆孙劲仇圣飞。
组员:李华军张俭洪根定各班班主任。
三、活动主题及时间。
1、活动读本:《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
2、活动时间:20xx年秋学期——20xx年春学期。
五、具体安排。
(一)“走进经典”系列教育活动。
20xx秋学期活动安排:
1、读(9-10月份)由语文教师负责利用晨读、午休、双休日等时间组织学生背诵《三字经》每周背诵10条,语文教师对每周所背内容作适当文字疏通,并组织默写批阅,确保人人熟记内容;班主任利用班会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引导学生爱读经典,自觉接受传统美德。
3、写(11月份)举办一次以“学经典、讲文明、懂礼仪”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4、赛(12-1月份)学校围绕《三字经》开展诸如诵读、知识竞赛、书画、故事会等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寓教于赛。以赛促学。20xx年春学期活动安排:
1、2月份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背诵识记《弟子规》;。
2、3月份政教处组织《弟子规》专题讲座;。
3、4月份开展知识《弟子规》竞赛等活动;。
20xx年秋学期活动安排:
1、10月份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背诵识记《增广贤文》;。
2、11月份政教处组织《增广贤文》专题讲座;。
3、12月份开展知识《增广贤文》竞赛等活动;。
20xx年春学期活动安排:
1、组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演讲比赛;。
2、组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征文比赛;。
20xx年秋学期活动安排:
1、组织经典名言诵读活动;。
2、组织经典名言诵读知识竞赛;。
(二)强化学生古诗文课内外阅读。
文学经典,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既是语言的经典范例,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蕴涵着民族的精神和思想历程,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极好素材。两年中,我们将利用语文课堂强化了学生古诗文诵读和古代经典名著阅读。具体做法是:
1、每周诵读一首古诗。
各年级语文老师根据语文教材古诗词的编写,进行适当的拓展,确定每周一首必背古诗篇目。每周二晨读为必背诗吟诵指导课,确保这首必背诗的理解与诵记。一学期必背的古诗词不少于20首。
2、每两周诵读一篇古文。
各年级语文老师根据语文教材古文的编写,进行适当的拓展,确定每两周一篇必背古文篇目。通过阅读,丰富学生古代文化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3、每学年阅读一本古典名著。
初一年级以《西游记》为主,初二年级开始阅读《水浒传》,初三年级自由阅读长篇古典名著。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并留有读书心得体会。
(三)兴趣小组特色活动:
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结合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利用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佳节,开展书法、国画、舞蹈传统艺术活动小组,让有特长的学生在活动小组中得以张扬,使中化传统文化教育得以拓展和延伸。由于学校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特色活动小组的各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也参加区、市各级开展的一些活动。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
我校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领导小组,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教研组组织落实、各学科老师协同配合的局面。并把该项活动纳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之中,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宣传栏、国旗下讲话、墙报、画廊等多种宣传阵地的作用,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2、立足校本,制定方案。
学校将结合师生的具体情况,立足本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要具体、明确、易行,有主要措施和具体做法,内容简要、由易到难,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我校自己的特色。
3、改善条件,提供保障。
学校争取多方支持,筹集资金,选购一批文质兼美的经典书籍,不断充实学校的图书馆,增加藏书量。加强和改进图书馆和阅览室的管理,改善阅览室的条件,延长开放时间,努力为学生的借书和课外阅读提供有利条件。
4、指导检阅,规范提高。
学校为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特色建设评比、文明班级考评之中,将开展的专题活动作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评比的重要依据,使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成为我校的自觉行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常规性活动。力争每学期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大型成果汇报展示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舞台,为教师的教学指导提供交流的平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涵储着中华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是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精神底蕴,是优质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三园小学是九六年新建的一所新型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千余名学生,60多位教师。近年来,我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抢占教育的制高点,以教育现代化为龙头,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在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校分别被评为“省文明单位”、“省档案管理先进学校”、“省读书先进集体”、“市办学评估优秀学校”、“市课改实验先进学校”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日益提高,学生的获奖成绩也很显赫。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将是最完美的教育。由此,我校决定将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与创建特色学校结合起来,从2005年十月启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经典导读工程”。进一步铸造学生的民族精神,打牢学生的文化根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品质,开发课程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从而达到:
1、通过诵读经典,加深儿童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认识、了解和吸收,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教育儿童养成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提升语文能力,打好语言文字功底,激发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兴趣先导,寓教于乐。
2、各学科之间互相配合。
3、课堂指导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4、家庭与学校相结合。
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主要选择《论语》、《孟子》、《老子》、《诗经》、《庄子》等重要的先秦典以及《史记》和历代诗、词、文、赋,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72首等,包含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代文学作品,采用拼音注释读本,组织儿童诵读。
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导读效果。传统文化内容较深,教师在指导诵读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
1、要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营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在学校内形成浓郁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儿童的诵读兴趣和热情。
2、要坚持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的认识,取得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家庭有良好的诵读氛围。
3、要坚持在指导时不要刻意讲解,只要求学生多读熟读,不要死记硬背,只求朗朗上口。
4、要坚持常抓不、逐步深入。每天坚持课余时间诵读15—20分钟,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儿童背诵的速度,可以采用渐进的方式。原则上第一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半而约50—60个字,第二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约120个字,第三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约120个字,第四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半。
5、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对于兴趣高、进步快的学生,可以组成兴趣小组进行辅导。采取经典书写比赛;“读读背背”小能手的选拔;“经典诵读小能手”午间小广播活动;经典诵读手抄报展览;经典诵读操表演;赛诗会;经典诵读擂台赛;经典诵读心得交流;经典诵读成果展等等。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2月,成立课题组,设计总体实施方案,确定实验班。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集中课题组成员研究《经典诵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2、实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在8个实验班开展“经典诵读”的课堂教学。
3、推广阶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展示实验成果,扩大实验班级,实验班教师撰写阶段性总结。
4、普及阶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实验初步结题,撰写总结报告。常抓不懈,逐步深入,达到全校学生人人诵读经典。
1、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品位。
3、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阅读能力。
xxxx年xx月xx日(周)下午第3节课后。
操场(雨天延期)。
高考的火药味猖狂地弥漫着整个校园,高三的学长学姐们正在为他们似锦的前程挥汗如雨。作为学弟学妹的我们,又能为他们在龙中最后的`日子里做些什么呢?适逢端午,正是棕叶飘香时。学生会提议并组织棕“夜”飘香活动。让我们以端午的名义放飞,以放飞的方式祝福。
每班以班级的名义上交一份以端午为主题并带有祝福高三色彩的孔明灯(可在现成的孔明灯上自绘,也可自作)。
请在5月18日(周日)上交至高一四班孙凯特处。(我们将进行评比,而后再下发回各班,等待放飞通知)。
注意事项:
1、确保自作的孔明灯能够成功放飞。
2、各班准备好放飞用的燃料。
3、放飞的具体时间地点等待进一步通知。
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一种力量,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也是实现中华腾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动力。传统文化教育是我国整个思想教育的基本工程,也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和永恒的主题。为了使我校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特拟订本方案。
1、指导思想: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青少年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青少年的实践体验,使青少年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青少年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基本原则:一是贴近生活原则。这次教育活动要与学校生活,尤其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学会生活。要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二是继承创新原则。教育活动既要体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要求,又要体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要求,在创新过程中形成学校特色,实现“一个年级一特色”,“—个年级一精品”。三是实践体验原则。主体活动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环节,帮助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达到在实践中认知,在实践中养成的目的。
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校园环境,践行“忠、孝、礼、诚”主题教育活动。“忠”:以精忠报国、爱校爱班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孝”: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生活真情、情感亲情等方面的要求;“礼”:以、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行为习惯以及情趣、志趣方面的要求;“诚”: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质修养方面的要求。
1、爱国爱校爱班教育(13日—17日)。
(1)利用板报、宣传栏等宣传爱国主义知识,校园广播站要经常性地播放爱国主义歌曲,努力在全校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各班要定期更新黑板报。内容以宣传祖国的发展变化为主。
(2)班主任负责开“我爱我班”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接受教育。
(3)利用升旗开展“爱国爱校爱班”教育。
(4)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2、感恩教育(20日—24日)。
(1)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等宣传孝道。
(2)各班级召开《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的主题班会。
(3)各班级都要确立自己的“感恩老师”教育活动口号。上课前对上课的老师说声:您辛苦了。下课说声:谢谢您老师。
(4)利用升旗开展“感恩”教育。
3、礼仪教育(27日—31日)。
(1)各班组织开展“学礼仪、讲美德,做文明学生”主题班班会。
(2)开展“读百家箴言,摘礼仪佳句”的读书活动。组织学生网上或书报杂志等收集相关资料,各班整理并编写出简易读本,并总结本班的礼仪标语。
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一种力量,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也是实现中华腾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动力。传统文化教育是我国整个思想教育的基本工程,也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和永恒的主题。为了使我校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特拟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青少年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青少年的实践体验,使青少年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青少年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基本原则:一是贴近生活原则。这次教育活动要与学校生活,尤其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学会生活。要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二是继承创新原则。教育活动既要体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要求,又要体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要求,在创新过程中形成学校特色,实现“一个年级一特色”,“—个年级一精品”。三是实践体验原则。主体活动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环节,帮助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达到在实践中认知,在实践中养成的目的。
二、活动主题。
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校园环境,践行“忠、孝、礼、诚”主题教育活动。“忠”:以精忠报国、爱校爱班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孝”: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生活真情、情感亲情等方面的要求;“礼”:以、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行为习惯以及情趣、志趣方面的要求;“诚”: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质修养方面的要求。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
1、爱国爱校爱班教育(13日—17日)。
(1)利用板报、宣传栏等宣传爱国主义知识,校园广播站要经常性地播放爱国主义歌曲,努力在全校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各班要定期更新黑板报。内容以宣传祖国的发展变化为主。
(2)班主任负责开“我爱我班”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接受教育。
(3)利用升旗开展“爱国爱校爱班”教育。
(4)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2、感恩教育(20日—24日)。
(1)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等宣传孝道。
(2)各班级召开《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的主题班会。
(3)各班级都要确立自己的“感恩老师”教育活动口号。上课前对上课的老师说声:您辛苦了。下课说声:谢谢您老师。
(4)利用升旗开展“感恩”教育。
3、礼仪教育(27日—31日)。
(1)各班组织开展“学礼仪、讲美德,做文明学生”主题班班会。
(2)开展“读百家箴言,摘礼仪佳句”的读书活动。组织学生网上或书报杂志等收集相关资料,各班整理并编写出简易读本,并总结本班的礼仪标语。
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中的优秀成果。探究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培养中学生传统美德。
20_年5月。
1、各班开一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
2、早读前各班组织诵读《弟子规》。
3、出一期主题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每班一份)。
4、每班筹备表演一个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节目。
6、举行书法比赛(硬笔、毛笔皆可),抄写《弟子规》内容。
7、每班交一篇阅读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1、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立足于校园,时刻铭记于心,尊重师长。孝敬父母。
2、参加年级:高一、高二年级。
美食美味大比拼。
(二)活动目的。
1、为了丰富幼儿园饮食文化生活,增强亲子情感交流,促进家园互相交流。
2.让孩子学会文明用餐、安全用餐,礼貌谦让。
3、提高幼儿饮食质量,培养幼儿动手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幼儿膳食水平调查问卷一份。
2、家长与幼儿在家自制最少一种美食(形式不限)。
3、每个家庭所盛美食的餐具自备。
4、卫生用筷、纸杯、一次性餐桌布等。
(四)活动要求:
1、每个家庭自制的美食必须是当天安全卫生的、新鲜的。
2、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拍摄和孩子共同参与美食制作演练过程带到幼儿园。
3、美食制作的过程以a4纸书面形式配照片。
4、有秩序地民主投票。(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评选出第一名、(一个)第二名、(两个)第三名、(三个)。
5、家委会成员能够积极协助本班老师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
(五)活动时间:
xx年5月xx日下午3:00。
(六)活动人员:
本班老师、全体幼儿及家长、园领导及后勤人员。
(七)活动过程:
1、本班老师致本次活动的目的,及关于膳食问卷调查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2、说美食(家长协助幼儿叙述美食名称和所用食材)。
3.观看视频美食制作的过程。(家长可在家自由拍摄)让幼儿对美食的制作过程进行深入的了解。
4.品美食。
(1)幼儿园领导及后勤人员品美食。
(2)家长委员会品美食。
(3)小朋友品尝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