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小学(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小学篇一
在班内对孩子少批评多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班有个孩子叫张小昆,这个孩子很调皮,也很聪明。但是却常常惹事,不是把这个小朋友打哭了,就是把那个小朋友惹恼了,小朋友经常来告状,我用了不少方法就是不管用,他就是不服管,你说他,他老是昂着头,不当一会事,真是很头疼。
当有一天下午,上课前我拿了一张纸是红色的,要准备活动时用的五角星,当我剪了一个,张小昆立刻围上来说:“老师,你在干什么?”“我在剪五角星呀,剪五角星给最棒的小朋友,给最听话的小朋友。”他不说话了,我一看,他对五角星这么感兴趣,忽然灵机一动,就问:“你是不是也想做最听话的孩子?”他使劲点了点头说:“是的。”我一听心里真高兴,又说:“那你今天表现好了,老师第一个先给你贴上五角星好吗?”他抬起头说:“真的.吗?老师,我表现好了你也给我贴个五角星吧!””我说:“好的”他高兴的回到座位上去了。
结果这一节课,小昆听得特别认真,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当我把第一颗五角星贴在他的额头上时,他笑了,笑得特别开心。整个一个下午,小昆都表现的非常好。在吃点时,还主动帮老师分发碗勺呢。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对待调皮的孩子不能只是批评,有时表扬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空头表扬不如给他一个小小的奖励,别看一个小五星,它在孩子的成长中也许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小学篇二
现在大班孩子都特别喜欢撕纸、折纸,每天垃圾桶里都堆满了形形色色的纸,我惊呆了,有大的、小的、伸开的、成团的、有用过的,也有未用过的,<
可能是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折飞机,让孩子们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用纸折飞机,虽然这是好事,可是孩子们的浪费行为却在无形中形成了。以前孩子们乱撕纸、扔纸的现象经常发生,但从在多次提醒下,卫生明显比以前干净多了,以往地面上有纸的现象几乎不存在,每个孩子都能主动捡起即使不是自己掉到地上的纸。地面是干净了,没想到垃圾桶和书包却成了孩子们铺张浪费的基地。在平日的活动中,我们都会教育幼儿节约用纸,即使一张小小的纸片,都来之不易。一张纸、一个本子却是不值几个钱,没有了可以再买,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心头肉,只要孩子高兴,一切通过。如果继续让孩子这样浪费下去的后果真不敢想。
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我们作老师家长的平时可以引导孩子:
一、以旧换新,让孩子把用过的本和纸张完整地交给家长交换新的。孩子们喜欢画图,一幅图不可能一次成功,会用很多纸张,有的孩子喜欢把用过的纸撕下来,最后剩下的只是一张纸而不是一个合订本。让孩子把用过的本完整地交给家长,既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绘画水平,同时也让幼儿养成了爱护书本的习惯。
二、交替使用,新本用来画图,旧本用来做手工。目的是让幼儿学会正确利用好每张纸,从中也学会废物利用,看似无用的纸,我们可以用它粘贴、折叠、印染等。
三、家长与老师教孩子学会整理书包,并随时做好孩子们的监督工作。家长与老师共同监督孩子在家和在园的表现,随时检查书包里的东西是否整齐。
四、家长搜集自己上学时用过的石板、本、笔等让幼儿观察。
相信通过以上几点以至于还有更好的有效的办法,孩子们会做得更好地哦!
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小学篇三
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园又开始了,每到这一天,幼儿园里真是热闹非凡,家长人来人往,孩子哭闹喧天。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这一天,因为家长和孩子在园时,孩子还高高兴兴,上这儿爬那儿,玩得不亦乐乎,只要家长一走,孩子就又哭又闹,甚至有的孩子又抓又咬,还往外跑,有的孩子还需要老师抱着她,眼泪鼻涕抹老师一身;有的孩子软硬不吃,连续不断地哭,有的哭吐了,有的哭尿了。
孩子哭闹是正常现象,毕竟幼小的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眼前的人和物都是生疏的,只能用哭来发泄自己心里的不满,别说是孩子,大人也有这样的心里。
这一茬的孩子还真让人省心,简直在我的意料之外,只有李一冉和门彦汝连续两天入园时哭,以后的时间里,只要家长送进来,孩子们就会顺利的'进入教室,孩子们苦恼的现象让我多虑了。
我不得不相信,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各方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有时超出孩子的年龄范围。
祝愿所有的孩子多健健康康、安全快乐的在园度过每一天。
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小学篇四
今天的美术课上,我一改往日的命题作画,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像,随意自由作画,画什么都可以,最后还要讲一讲自己的画面的内容。孩子们开始作画了,我也在留意的观察着他们,随时对他们的画面作一指导。
“老师,我画完了,你来看看我画的画吧。”平时画画较好的李昊宇小朋友大声对我说。
“李昊宇小朋友画的真快,让老师看看你画的是什么。”我走过去一看,在一张大纸上,画了一艘大轮船,在旁边还有一艘小的轮船,蓝蓝的海面上,还不时的有小鱼蹦出海面,确实很有创意的。我就和李昊宇开始了一段对话。
“李昊宇,你画的真好,你能讲一讲你的画面的内容吗?”
“老师,我画的是一艘大轮船,在海上航行。”
“那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
“我要当船长,拉着客人到海上航行,想到哪个国家就到哪个国家。”
听到孩子有这么大的理想,我心里非常高兴,便又和他攀谈下去:“你的.想法是很好,如果你的船走着走着没有油了,那你怎么办呢?”
“老师,旁边不是还有一艘小船吗?我就跳上小船。”没等李昊宇说完,其他的孩子哄得一声笑开了,有的说:“你自己跳上小船,大船上的人怎么办?”有的孩子还说:“你光顾你自己,不管别人,要是遇上大风,把船掀翻了,船上的人不是有危险吗?”,听小朋友们这么一说,李昊宇的脸刷的红了,结结巴巴的说:“老师我还没说完呢。”
“是吗?那你再继续往下说。”
“我跳上小船,是想到岸上去拿油,然后再回来装到大船上,有了油大船不就能走了吗。”
听他一说完,孩子们朝他鼓起了热烈地掌声。
我们要学会倾听,听孩子们要把话说完,倾听他们内心的世界。
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小学篇五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到动作情节、规则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的显性影响,还要注意到活动中物质材料、心理环境、人际关系,还要注意幼儿自身的知识经验,活动能力等对幼儿发展的隐性影响作用。
小班幼儿思维是直觉行动性的,喜欢假扮,喜欢趣味化、游戏化、情节化的活动。因此,我们注重在日常活动中以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激发小班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总目标中,有这样一个目标“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步培养幼儿自觉参与或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身体锻炼中,机械的动作练习和单纯的身体素质练习,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我们把幼儿难以理解的动作和单纯的素质练习变成具体的、有趣的.游戏动作,然后编成游戏情节,使其成为小班幼儿模仿生活和周围环境的有趣活动。促进小班幼儿特别愿意和喜欢参加体育游戏活动,让幼儿自然的、轻松的进行身体运动练习。
另外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准备一定要充分,选择适合本班幼儿身体发展水平的活动,看这项活动的器械与场景的设置,规则的制定是否便于幼儿锻炼是否具有锻炼价值,是否需要改变。还有活动后一定要分析,幼儿对这项活动感兴趣与否,原因是什么,通过这项活动,幼儿能否获得某种积极的情感。
还有在体育活动种,为幼儿创设最大空间,开发器械包括: 1.老器械新玩法:如绳可穿绳、钻绳、堑子可叠高叠放,相叠交叉;引导幼儿自己创造玩法。
2.大胆使用新器械,发挥双主体功能,调动幼儿动力系统。
户外活动也同样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例如:两个老师商量好这周玩什么,怎么玩,分几次玩,每次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小班玩球,第一周总目的是让幼儿喜欢玩球,能控制球,第一天让幼儿抱球跑,第二天让幼儿滚球,第三天传球,第四天拍接球……)
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他主张给孩子游戏的机会,通过游戏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我们应努力创设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的户外活动,让他们玩中乐、乐中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小学篇六
小儿子sean明天就要为他的小学生涯提前做placement了,因为有了大儿子在选学校上的参照,对sean这次的“择校”我已经驾轻就熟了。但想起两年前刚回中国为他挑幼儿园的经历,那绝对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我也在其中又悟出了中西方在幼儿教育上很大的区别。记得当时我为了给小儿子找到合适的幼儿园,曾四处打探,经过一次次地参观比较,我直观觉得国内传统的幼儿教育太过“居高临下”,不论是理念还是老师,总被“权威”的光环笼罩着;相比之前儿子所受的西方幼教,他们走的则是“人性、人情路线”,处处透着“互动”的气氛。
老师的权威vs朋友式的互动
先说国内的幼教老师,虽然她们讲起课来很亲切、也很生动,听课的孩子们也喜欢。但是讲课时,老师总是鹤立鸡群般地站在一群正襟危坐的小朋友中。这生生地就拉长了老师与孩子的距离感,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一定要听老师的话”。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独立及思维发散的能力。
而在西方,老师更多的是作为小朋友的大朋友。记得大儿子在纽约上幼儿园时,家长被鼓励与孩子一起早到半小时,在教室中自由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走进教室,你一时间很难分辨这是教室还是活动室,小朋友四处“游窜”,老师则“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段时间也是儿子向我献宝的最好机会,他会拉我去看他昨天搭的一个沙盘图形,读的一本好玩的书,或随手涂成的一幅画。他们每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存物箱(cubby),让小宝宝们养成习惯去管理自己的物件。
小朋友最喜欢的是circletime(围坐活动时间)。这时,老师和宝贝们围圈坐在地板上,大家会一起是唱儿歌,读2-3本故事书,做1-2个游戏。其间,老师会细心观察,如果孩子对某个环节失去了耐心,那么就会立即跳到下一个游戏。老师的教程总是灵活机动的,总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先。
而西方幼教中的午餐时间也非常特别。像是个大派对,老师会像朋友一样和宝宝们一起坐着吃饭。对待宝宝们手叉并用,老师也不会为难或训斥,因为老师明白每个孩子生理心理成长的进程可以参差不齐,快慢不一的,要给每个孩子自然成长所需的时间。
权威的教具vs互动的玩具
记得大儿子ian进入小学一年级后,我去送他上学,总会在教室里逗留一下。他的教室中间会放着一堆buildingblock,比一般积木要大,很光滑的原木表面。学期的主要教学都与buildingblock游戏相关,老师则会旁敲侧击地把数学、空间、长度等初级概念慢慢通过block游戏概念来植入宝宝的小脑袋中。因此,在学前班或初小教学都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引导出抽象概念。比如,讲倍数的概念,老师会用block来游戏,一边是三块积木,一边是六块积木,六块的积木就比三块的积木长高一倍。
国外幼儿园也非常注重培养宝宝的阅读能力,他们会在教室的一旁设有一个readingcorner,摆放着各类图书,老师会挑一本书作为本周的阅读物来与大家分享,但每天集体阅读时间不会持续很长,宝宝会有相对较长的自由阅读时间,去选择自己爱读的书。有时,老师也会与个别孩子们一起读某本书,以了解个人兴趣。
在国内的幼儿园,我看到老师会更多地用识字卡片,描文本等做教具,而且大部分的玩具都好像披着“教具”的外貌。老师很多时间会拿着“教具玩具”在问“这是哪个数字啊?这是什么颜色啊”宝宝们听到的是老师自上而下的.权威地教条教育,缺乏互动交流。
权威的打分制vs互动的亲子项目
在国内,分数历来是高悬在小朋友头上的一把厉尺。用它来衡量孩子的优劣,丈量孩子的前途。现在,打分制更是提早被用在了学龄前儿童身上,幼儿园都有了入园试,分门别类给小朋友考试打分。
在西方,无论公立私立,小学四年级以前都杜绝“打分”,也鲜有“回家作业”的。代之老师会布置一个小小的project,要求孩子回家与爸爸妈妈协同一起完成。比如,我儿子在上幼儿园时,适逢秋天老师就要求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一项保护树木的project。于是,我就带着儿子一起去捡落叶、树枝,然后回来拼装成一个装制品。而到了圣诞节,小朋友的project则是用手工制品装饰班级的圣诞树。对于幼儿,西方的教育理念是摒弃一切与应试相关的东西,他们推崇课本外的现实体验,注重孩子的动手能力和集体协作力。
权威的分流制vs互动的错龄班
东方的教育理念喜欢对学生三六九等进行分类,小学就分流,精英班、差生班各自分门别类。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小朋友小小年纪就有尊卑观,自卑心理,或是清高离群。如错过一班,那就班班错。而在国外盛行错龄编班制。他们会把不同年龄和性别,不同家庭经济背景,不同文化和种族的孩子,按比例地科学化编班。西方教育认为小孩的生长如同植物一样,需要纯自然的相互弥补的环境,类似的经济、文化、性别、年龄背景对宝宝的生长是不利的,没有冲突与比较,孩子的世界观会变得狭隘。
幼儿在混龄班里可以熟悉各种社会行为,而且能够培养孩子互助友爱的品质。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时代里,混龄编班能够让孩子体会到大家庭中兄弟姊妹一起成长的感觉,也使孩子懂得礼让,懂得分享,使孩子们相处更加的融洽、和谐。
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小学篇七
带领学生读经典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10年前我就利用预备十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读《唐诗100古诗》,读《日有所诵》读《宋词一百首》,长期的诵读,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古诗、宋词、现代诗歌,学生的写作说平蹭蹭地提升。在学生日常的习作中有写现代诗的,写五言绝句的,写七年绝句的,甚至还有填词的呢。每当看到学生精彩的创作我都倍感欣慰,我觉得带领学生坚持诵读的路子走对了。
xxxx年开始,我校的经典诵读成为一门课程,走向正规。我们以《十二岁以前的语文》作为我们诵读的内容。每天早上的20分钟时间固定为诵读时间,雷打不动,每学期结束后要对诵读内容进行家长考核、小组考核、老师考核以及校级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给出相应的等级。去年我们班级的测评成绩还不错,今年的成绩应该更好。
在经典诵读的推进过程中我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学生诵读经典呢?现在我就盘点一下。
1.让学生明白经典诵读的好处,结合我已经教过的学生身上发生的具体事例让学生端正思想,主动自觉地进行诵读。比如;我告诉她们一个学期的诵读结束后,学生会自己创作诗歌了,会填词了,成为一名小诗人了。我把学生自己填的词,创作的诗歌读给她们听。
2.我还告诉她们我们听的很多流行歌曲中经典的歌词也是来源于古诗词中的。不信,可以找找看。
3.经典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读了经典能够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正确处事、正直做人。当学生明白道理的时候,就会主动去诵读,主动诵读了就会事半功倍。
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很多时候,当学生不愿意读的时候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真的累了,不想读,还有一种是有不认识的字,不会读。第二种情况居多一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每一篇要求诵读的篇目我都领着学生一字一字地读一遍,帮助学生学会断句、纠正字音。我的领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把一篇要诵读的内容朗读出来,学生的自信不言而喻。越读越会读,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因此,帮助学生正字音很重要,帮助学生读通句子很重要,帮助学生读顺全文很重要。
每天早上的晨读时间诵读经典是雷打不动的。没有固定的领诵人,谁来的早,谁愿意领,就可以到讲台上带领同学们读。这样的一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学生领读的积极性。领读的同学有权利让不认真读书的同学站起来或者站到前面,也可以记名字。除此之外,纪律委员也要保证晨读的纪律。再加上老师的巡视,晨读的质量就有保证了。
要想激发学生主动诵读经典的'热情,除了端正的思想之外,还必须有老师及时地赏识、大力地表扬。在晨读巡视中,对于诵读卖力的同学给予及时肯定,对于表现一直很优秀的同学,让其在班级中成为榜样。对于领读很用心,能够经常领读的同学进行大力赞扬。赏识的力量总是无穷,大力的表扬让这些优秀的同学从班级中脱颖而出,成为班级同学争相学习的榜样。班级中这样的优秀人多了,班级的诵读水平想不高都难。
死记硬背是一种背诵的方法,但这种方法耗时耗力还不出功。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背诵的速度,我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我会选择一篇要要求背诵的内容,会专门抽出时间领着学生背诵,让学生从中发现技巧。读一句原文,读一句解释,读完后再对整篇文章进行分析,往往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会很快背出要求背诵的内容。这样的方法多加训练,学生自然而然就自觉掌握了。掌握了方法,背诵起来就如虎添翼了。
老师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需要家长、学习对子以及组长的共同监督才行。要求会背的篇目,家长先检查,然后是学习对子互查,接着是组长细查,最后接受学校最后的考核。对于在检查过程中优秀的家长、负责任的学习对子和组长也要不遗余力地大加表扬,提高其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有要求诵读的篇目都在学生主动自觉要求下分给每一位同学。每一位同学都有领诵的篇目,负责领诵的篇目必须熟练背诵。这样一来,班级集体经典背诵的时候不需要再有领诵,点到谁,谁领诵,如果不想点的话,随意叫一个人来领,后面该谁领了,就会主动站起来领。省心极了。我是省心了,学生的责任感也来了,他不仅要清楚知道自己领诵的是哪一篇,还要知道自己的上面一篇是什么,不然接不上是要挨批评的。
总之,在经典诵读推进过程中,因为以上措施的实施,使我们的诵读质量有保证。在今后的实践中,针对在诵读中出现的问题还会发现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且行且总结。
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小学篇八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有幸阅读了近百篇来自全市教学一线教师撰写的教育随笔,这些“随笔”的触角伸向了孩子们的世界,伸向了孩子们尝试探索的过程,也伸向了教师对孩子纯美心灵的触摸与呵护。这些记载着教师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的那份真实令我感动不已。这些平凡的故事,没有扣人心弦、荡气回肠的情节,没有神采飞扬、华丽词藻的装饰,但却像一块块未曾精雕细琢的玉,让人爱不释手;更像一杯杯缕缕飘香的茶,让人回味无穷……
在随笔《观察的喜悦》中,有这样两段描述:近段时间,雨较多空气潮湿……我们组织孩子到户外活动时,浩泽又独自在后花园中低着头找着什么。突然他被一个小小的蜗牛所吸引,看他捉住一只在手中摆弄很长时间,我才走到他面前问:“你找到了什么?它长什么样子?”“它喜欢吃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浩泽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幼儿园,他一看到我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告诉我,蜗牛喜欢吃黄瓜、小青菜……其实蜗牛还喜欢吃好多东西,但我没有告诉他,我希望他能在自己的探索中找到更多的.。我不禁为之击掌叫好!没有教师的等待,哪有浩泽的精?
我感动于教师的希望,更感动于教师为了希望所付出的精“等待”。传授是教育,等待也是教育,有时候“等待”的教育往往比传授更直接、更有效、更传神,因为等待的过程蕴涵着孩子自主建构与探索的智慧和体验。
滴水藏海,一件件看似细微,举手即做的小事看起来可能很平凡,但却蕴涵着教师的爱心与耐心、智慧与策略,一篇篇精之作,之所以让我感动、收获、成长,是因为教师不仅仅写得精,更在于她们做得精——精于她们的用心观察、精于她们的用心体会、更精于她们对孩子亲历成长过程的守候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