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大全18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4-09 00:00:00    小编:讲真相和实话

最新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大全18篇)

小编:讲真相和实话

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进行具体教学活动的详细计划。一个好的教案应该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内容的科学安排、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以及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等要素。通过研究这些教案范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编写自己的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一

1、教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知识准备:熟悉《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和幼儿扮小蝌蚪。

2、配班老师在场不同方位扮演(鸭、鱼、龟、鹅、青蛙)妈妈。

3、幼儿胸饰(可正反翻转)一面为小蝌蚪,一面为小青蛙。

4、音乐带。

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在场地中间蹲下作睡觉状)

(音乐声中)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们在水中游来游去,十分快活。

教师和小朋友在描述中慢慢苏醒,随音乐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涞游去,活动身体。

〔注: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做游戏前的准备活动〕

二、中间部分

1、老师:听,什么声音?咦,小伙伴们,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去问鸭妈妈吧!

2、小蝌蚪们游到鸭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鸭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鸭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好孩子,去问鱼妈妈吧!

3、蝌蚪们游到鱼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鱼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鱼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乌龟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鱼妈妈,再见!

4、蝌蚪们游到乌龟妈妈那儿

乌龟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鹅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乌龟妈妈,再见!

5、蝌蚪们游到鹅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鹅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鹅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你们快去找她吧!

6、小蝌蚪继续游,青蛙妈妈来了。

小蝌蚪:啊!我们找到妈妈啦!

结束部分(小蝌蚪们翻出小青蛙胸饰)

1、(音乐歌曲小青蛙)小青蛙们高兴地围着妈妈跳舞,做各种亲热的动作,跟着妈妈一边呱呱叫,跟着妈妈一边学蛙跳。

[注:这里表现小蝌蚪爱妈妈的情感同时又加大了幼儿腿步肌肉的活动强度]

2、青蛙妈妈:孩子们,田里的害虫可多了,练好本领跟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3、青蛙们捉到害虫后,高兴地和妈妈一起听着音乐自由舞蹈。

相关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在体育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有辨别声音的方向,朝着指定方向跑的教学目标,原来的活动方法是先念一段儿歌然后向指定方向跑,教学中幼儿常出现机械应付的现象,易失去活动的耐心和兴趣,为此本次活动我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贯穿活动的始终,把故事作为一种隐蔽性的环境,掩盖教学目标,这样增加了幼儿活动的乐趣,调动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满足了幼儿表演的欲望,使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样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满足了一定的活动量。而且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二

1.引导幼儿学习分泥、团圆、搓条、压扁、捏揉等泥工技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及表现能力。

一次性盘子人手一只,橡皮泥若干:每张桌上放一只鱼缸(事先用布遮盖),内有蝌蚪、水草、玻璃弹子等:背景图一幅(上面画有一只青蛙,事先用布遮盖):录音机及录有青蛙叫声的磁带。

一、引起兴趣

1.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迎春花张开了小嗽叭,小蚂蚁伸伸懒腰,小蜜蜂、小蝴蝶也跳起了舞,你们听,又有谁来了?(录音机传出青蛙的叫声,教师适时掀开背景图上的遮布。)

2.青蛙妈xx小宝宝是谁?它们来了吗?(幼儿回答后,教师掀开鱼缸上的遮布。)

二、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特征

1.小蝌蚪穿什么衣裳?

2.小蝌蚪长得什么模样?

3.它们游水的姿态是怎么样的?

三、幼儿操作

1.青蛙妈妈想请你们给它的小宝宝塑像。这样吧,我们用橡皮泥来试一试。

2.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请1~2名已做好蝌蚪的幼儿讲述造型的'方法和过程。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自己想出了两种方法来做蝌蚪,正面我来介绍一下。第一种方法是取一小团黑色橡皮泥,把它团成圆,然后在圆泥上捏出尾巴,最后把它压在盘子上;第二种方法是取一小团黑色橡皮泥,把它团成圆,再取一点泥,把它搓成长条作尾巴,然后把这两部分连结起来,最后把它压在盘子上。

5.请幼儿参照上述方法继续给蝌蚪塑像。

6.引导幼儿观察鱼缸里除了小蝌蚪,还有什么。(水草和石子)

7.教师出示俘,请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做水草和石子。(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团圆作石子,搓成长条作水草。)

四、讲评

1.以青蛙妈xx口吻进行讲评:呱呱呱,让妈妈看看,宝宝的塑像像不像。

2.鼓励幼儿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3.将幼儿的作品用双面胶贴在背景图上,开一个展览会,并请各班幼儿前来参观。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三

1.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多次倾听教师演唱,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通过“小蝌蚪找妈妈”游戏,能随音乐节奏大胆演唱并尝试进行歌表演。

重点: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难点:能随音乐节奏大胆演唱。

一、教师讲述故事,激发幼儿帮助寻找青蛙妈妈的兴趣。

指导语:池塘边有只小蝌蚪在找妈妈,我就是那一只刚出生的小蝌蚪,我谁都不认识。我看到谁都叫嗯嗯,嗯嗯你好,嗯嗯你好,你们看见我的妈妈了吗?我决定唱着歌找妈妈去。

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游戏,幼儿逐遍倾听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次。

指导语:你看见我的妈妈了吗?我去那边找找吧!

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次。

指导语:你看见我的妈妈了吗?我的妈妈到底在哪里呢?

提问:我歌曲里唱在哪里找妈妈吖?(池塘边)那我再去池塘里找找我的妈。

妈。

教师范唱歌曲第三次。

指导语:你有没有看见我的妈妈,你是我的妈妈吗?

教师范唱歌曲第四次。

指导语:嗯嗯你好,你一定是我的妈妈。

提问:要找妈妈的时候我是怎么唱的?(妈妈,妈妈你在哪里吖?),你们。

能帮我一起唱这一句吗?看我的妈妈能不能听见。

单独练习一次。

教师范唱歌曲第五次。(指导语:妈妈还没有听到我的声音,一定是我的声音太小了。

提问:你们可以和我一起唱歌找妈妈吗?

小结:你们的歌声真好听!

三、通过多媒体课件,玩“选荷叶”游戏,幼儿学唱歌曲。

四、1.出示ppt池塘,幼儿学唱歌曲第一次。

指导语:我的妈妈到底住在什么地方?(池塘),那我要去池塘找妈妈了(出示池塘ppt),我的妈妈可能躲在荷叶里面,我们要一起唱歌这个荷叶才会打开哦!

提问:我要找一个会唱歌的小朋友帮我选选看我的妈妈到底藏在哪片荷叶后面?听一听你们的歌声。

选取一名幼儿上来选荷叶,教师小结并说明“选荷叶”游戏规则。

2.幼儿学唱歌曲第二次。

指导语:接下来我又要来请会唱歌的小朋友来选荷叶了哦!

3.幼儿学唱歌曲第三次。

指导语:这一次我来听一听哪一位小朋友声音特别好听,能用歌声吸引更多动物听到来帮助我。我要来这边听一听哦!(教师走到另外一遍,激发幼儿歌唱兴趣)。

4.幼儿学唱歌曲第四次。

通过逐遍学唱,教师引导幼儿演唱时关注歌词、速度、情绪及动作表情。

四、创设“池塘”情境,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并进行歌表演。

1.引导幼儿反思,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检查意识。

2.散点表演歌曲一次。

指导语:现在我们一起变成小蝌蚪到池塘游游泳!可以边唱边游吗?

3.幼儿自选角色进行歌表演。

表演游戏规则:待会我们一起来扮演小动物边唱歌边加上动作表演“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金鱼是小蝌蚪的妈妈吗?那小蝌蚪问他他要说什么?(不是,你们的妈妈在那边)。

3.教师小结。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四

1、学习用画圆的方法表现小蝌蚪的主要特征。

2、继续练习水粉平涂的技能,并感受用多种工具结合作画的乐趣。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实物小蝌蚪;淡蓝色水粉颜料、毛笔;蜡笔、图画纸、抹布等。

1、导入活动,以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2、观察实物小蝌蚪。

小蝌蚪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看一看。(观察小蝌蚪,相互说一说)

小蝌蚪在水里东游游、西游游,真快乐,我们一起学着小蝌蚪的样子游到自己的座位上。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小蝌蚪有圆圆黑黑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会在水中游泳。

3、小蝌蚪这么可爱,老师真想把它画出来,小朋友们想不想?那该怎么画小蝌蚪呢?(提示语:身体怎么画?然后呢?)

4、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并请其他幼儿说说是怎么画的?

5、教师示范平涂水粉颜料。

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家在哪里吗?那我们就用淡兰色水粉颜料为小蝌蚪涂一条小河,让小蝌蚪自由自在的游泳吧!。(毛笔在颜料盆里蘸一蘸,在盆口刮一刮,然后按一个方向平涂,从纸的左端涂向右端,要涂满整张纸。)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小蝌蚪的身体要画的圆一点,涂色要顺着一个方向。

7、评价活动。

由另一位教师扮青蛙妈妈说:“呱呱,我的宝宝在哪里?教师说:“青蛙妈妈在找小蝌蚪宝宝了,我们一起把小蝌蚪送回家吧。”由“青蛙妈妈”评价幼儿的作品。

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五

1、初步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2、在游戏的过程中练习翻滚、双脚跳和手脚爬。

3、体验游戏的快乐并能够大胆的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重点:通过游戏使幼儿在翻滚、双脚跳、手脚爬

等能方面得到发展。

活动难点: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手脚协调的爬过拱形门。

物质准备: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小青蛙、青蛙妈妈、大鲤鱼、乌龟、螃蟹、贝壳等动物头饰,垫子、荷叶、拱形门、音乐《加沃特舞曲》。

经验准备:幼儿有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童话剧。

1、活动导入:

谜语:小黑球,水里游;细细的尾巴,大大的头。(蝌蚪)

2、小蝌蚪找妈妈

(1)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寻找妈妈。(自由游动向大鲤鱼、乌龟、螃蟹、贝壳等询问自己的妈妈在哪里?)

(2)妈妈的一封信。

师:这里没有我们妈妈,可是妈妈在走之前托乌龟先生给小蝌蚪们留了一封信。(亲爱的孩子们:妈妈没有抛弃你们,妈妈在很远的田里捉害虫,你们还不能来找我,因为你们还不够强大,要变得更强大就要经过考验,闯关成功就能见到妈妈啦,加油我的孩子们。)

3、小蝌蚪来闯关

(1)翻滚吧小蝌蚪。(要求幼儿不能用手和脚协助,通过身体滚过垫子。通关的小蝌蚪会长出两条后腿。)

(2)荷叶蹦蹦跳。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要双脚连续跳荷叶,闯关成功的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

(3)穿越彩虹门。长出四条腿的小蝌蚪手脚爬钻过拱形门,褪去尾巴变成小青蛙。

4、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1)闯关成功的小青蛙用咒语“啊呜哩嘛啼轰”召唤了妈妈。

青蛙妈妈:“宝贝们真棒,你们是怎么从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呢?”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卵变成青蛙,巩固知识。

(2)和妈妈一起捉害虫,体验变成青蛙的乐趣。

5、活动延伸:

1、小青蛙捉害虫,练习撑跳触物,跳的过程中抓住害虫。

2、表演区自由演绎《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设计本着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年龄特点的和兴趣需要。以游戏化的形式贯穿整个过程,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作为主线贯穿于活动之中,引导幼儿帮助小蝌蚪找妈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先是从一颗小小的卵慢慢的活动起来变成一只小蝌蚪,小蝌蚪滚过垫子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跳过荷叶长出两条前腿;长出后腿和前腿的小蝌蚪手脚爬过拱形门,褪去尾巴变成一只小青蛙,来到田里找正在捉害虫的妈妈。通过自己亲身经历一个一个的关卡,感受由卵变成小青蛙的喜悦,体验小青蛙的成长过程。在支持幼儿兴趣需要的同时促进幼儿翻滚滚、双脚跳、手脚爬等能力的发展。

根据《指南》精神,手脚爬应该是本年龄阶段幼儿的活动重点,因为平时开展活动时,手脚爬练习的相对比较多一些,所以大部分幼儿掌握的都比较好。反而是翻滚的部分,平时并不是很注重这方面的练习,导致“翻滚”成了本节活动的难点,大部分幼儿不能掌握翻滚的技巧。因此,再实施本节活动时应把“滚”作为活动的难点,在平时活动的过程中创设一些翻滚的游戏,促进幼儿协调能力的发展。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六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个深受幼儿喜爱的故事,我根据本班幼儿爱听故事爱玩游戏以及绘画经验少的特点,将语言,科学与艺术领域的美术活动相融合,结合游戏的形式,设计了这一综合活动。

1、使幼儿知道青蛙妈妈的孩子是小蝌蚪。

2、学习用团点、勾线的方法画出小蝌蚪的形状。

2、作业纸,棉签、颜料。

3、青蛙、蝌蚪、金鱼、大白鹅、乌龟、鸭子等头饰若干。

2、出示《小蝌蚪找妈妈》挂图,引导幼儿欣赏,观察小蝌蚪的形状、特点及颜色。

3、教师示范,演示小蝌蚪的`绘画方法。

4、为幼儿提供画有青蛙的作业纸,引导幼儿团点、勾线的方法为青蛙妈妈画出不同游泳的小蝌蚪。

5、欣赏、展示幼儿作品。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七

1、教幼儿练习向指定的方向跑,并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观察力,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并努力与同伴间保持距离。

3、激发幼儿热爱妈妈的情感。

一、开始部分。

1、告诉幼儿今天学做小蝌蚪,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戴上头饰,教师也戴上小蝌蚪的头饰)。

2、启发幼儿一起学习小蝌蚪游。

3、告诉幼儿带他们到有趣的地方玩,幼儿随音乐学做小蝌蚪游,做不同的游水动作。

二、基本部分。

2、教师示范怎样找,对幼儿说明向指定方向怎样跑。

3、提问:我是怎样找妈妈的?

4、幼儿分组练习。

5、集体练习向指定方向跑,到处找妈妈。

6、游戏:《小蝌蚪找妈妈》。利用幼儿园的大型设备和设施,从场地的不同地方找寻妈妈3-4次,增加运动量。

7、最后老师换头饰变成小青蛙,告诉小蝌蚪:"妈妈在这儿。"。

三、结束部分。

1、和幼儿交流心情,与幼儿亲一亲,抱一抱。

2、让幼儿找同伴乐一乐。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八

1、对观察小昆虫、小动物有初步兴趣。

2、练习添画蝌蚪的尾巴。

3、认识黑色,巩固棉签画的方法。

知识经验:幼儿有画棉签画的经验。

物质材料:黑色颜料、棉签、小毛巾等。画好蝌蚪身体的画纸,小蝌蚪的.图片。

一、开始部分:

1、用儿歌引出小蝌蚪。

小蝌蚪,小蝌蚪,黑黑脑袋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

2、认识小蝌蚪。

观看小蝌蚪的图片,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二、基本部分:

1、观察画面。

出示画纸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发现画了几只小蝌蚪但都没有尾巴。

2、示范画法。

教师拿出棉签,用棉签蘸黑色颜料在每只小蝌蚪的身后画出弯弯的(曲线)小尾巴,示范过程中注意提醒小朋友如何使用材料。

3、幼儿作画。

(1)准备材料。

每人一张画纸,一根棉签,黑色颜料放在桌子中间。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用棉签添画小蝌蚪的尾巴。

三、结束部分:

1、将幼儿作品摆放在一起进行欣赏,励幼儿大胆参与。

2、收拾绘画用品,组织幼儿洗手。

为幼儿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增强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九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则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生:想

师:恩,我们看看谁最聪明,听好了:大脑袋,长尾巴,黑灰身子水中滑。

生:小蝌蚪

师:有同学说是小蝌蚪,让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蝌蚪图片,指向图片相应位置)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黑灰色的身子,在水里游来游去,是不是小蝌蚪呀?!

生:是

师:那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

生:青蛙

师:(课件出示青蛙图片)看一看,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一样吗?

生:不一样

(课件出示课文题目,学生跟老师读课题)

1、复习生字

师:先来检查一下上节课我们认读的几个生字,看一看这些字藏在新的词语里,我们还认不认识。

(课件逐一出示词语“灰色”“欢迎”“追赶”“披着”“打鼓”“阿姨”“山顶”。)

生:(认读字词)

2、交流识字的方法

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根据图片和上下文的意思猜字音;请教其他人;查课后生字表)

3、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值得借鉴,下面我们自己再把课文读一读,还没解决的生字,可以做上记号,等老师读的时候再认识它。

生:(自读课文)

师:下面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要注意喽!

(教师配乐范读)

1、结合图片,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老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谁有信心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来给同学们读一读第一段?

(点名读第一自然段,2至3名同学试读,教师就语气、感情和流利程度做适机点评指导)

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如果同学们感悟不够充分,可以换另种方式提问,比如:“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呢?”)

生:(个别回答)我知道了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师:(结合同学的描述,用课件逐一出示图片及“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一条长尾巴”等重点词句)

2、结合游戏表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时候,都遇到了谁,他们是怎样帮助小蝌蚪的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自然段。

(点名读第二自然段,可选2至3名同学朗读,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作出点评,如谁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表达得更形象,谁把鲤鱼阿姨的关切表现出来了)

师: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谁能到前面,把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的情景表演给大家看?

(选出角色演员,配戴好头饰,提醒演员“迎上去”的蝌蚪和鲤鱼阿姨各自该站在什么位置,该向什么方向游)

生:(表演)

师:(情景表演结束,教师点评。)

师:小蝌蚪又遇到了谁?

生:乌龟

师:我们来看一看,乌龟是怎样说的。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过程同上,情景表演时提示演员“追上去”的蝌蚪和乌龟该站在什么位置,各自向什么方向游。)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在鲤鱼阿姨和乌龟的帮助下,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下面来看第四自然段,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范读)

师:小蝌蚪这次遇到了谁?

生:青蛙妈妈

师:(出示青蛙图片)谁能说一说,青蛙有什么特征?

生:“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师:(随着学生的介绍,用屏幕逐一出示重点词句)

4、自主学习五、六自然段

师:我们自己来读一读五、六两个自然段,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记下来一会我们集体来解答。

生:(学生自读五、六两段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生:(学生互问互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谁知道一只青蛙每天大约能捕捉多少只害虫呢?

生:(议论)

生:(选择)

生:保护青蛙、不伤害它们

5、分角色朗读,巩固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教师从旁指导。

1、思考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大青蛙的

生:想

(教师播放flish歌曲,《小蝌蚪找妈妈》)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又欣赏了歌曲,那么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大青蛙的呢?

(课件逐一出示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不见了的图片。分别观察小蝌蚪的身体有了什么变化)

生:完成练习“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没过多久,(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青蛙)”

2、激发学生情感,学习故事中人物的精神

师:我们在故事中认识了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生:个别发言,陈述喜欢的理由

师:相机点评指导

(蝌蚪:不畏艰险,面对挫折不气馁,终于克服了各种困难找到了妈妈;青蛙:捕捉害虫,是田里的卫士;乌龟、鲤鱼:关心别人,助人为乐。)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很喜欢故事里的小蝌蚪,你们有没有什么话想跟小蝌说呀?

生:有

生:好

(学生兴致勃勃地给小蝌蚪写信,教学活动结束)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十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

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

(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

(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

塘: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里面的“”不要多写一撇。书空。

龟:共7笔,上边是“”,下边是“”不是“电”。书空。

裳:共14画,下边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4、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课后记

提起科学,我们可能会觉得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只要用心去想一想,留心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月亮阴晴圆缺,太阳东升西落;动物繁衍生存,植物开花结果;火车飞速奔驰,大桥横跨江河……这里都包含着科学。

本组教材就是以科学知识为专题编写的。运用浅显的儿童化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介绍了工业、农业、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科学常识。

本组教学伊始,就以谚语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然后,连续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每篇文章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当然,老师们在钻研教材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去解读科学,解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去阅读、感悟,去探索、发现。

教学前,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以下几项实践活动,为本组教学做好准备。

1、留心观察周围有哪些新型的建筑,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十一

1、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尝试排图且大胆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3、感受妈妈们对小蝌蚪的热情及关心。

故事录音、ppt、图片等。

1、以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有个谜语让小朋友猜一猜: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有段好听的故事,讲的就是小蝌蚪的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听故事录音一遍,并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蝌蚪把哪些小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为什么会认错自己的妈妈呢?

3、教师边演示ppt边讲述故事,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黑乎乎的卵变成了什么?

(2)小蝌蚪找妈妈碰到了谁?说了些什么?又遇到了谁?又是怎么说的?

(3)为什么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妈妈?

(4)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它的妈妈长的不像呢?

4、回忆故事情节,将故事图片进行排序。

5、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十二

1.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尝试排图且大胆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3.感受妈妈们对小蝌蚪的热情及关心。

故事录音、ppt、图片等。

1.以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有个谜语让小朋友猜一猜: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有段好听的故事,讲的就是小蝌蚪的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听故事录音一遍,并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蝌蚪把哪些小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为什么会认错自己的妈妈呢?

3.教师边演示ppt边讲述故事,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黑乎乎的卵变成了什么?

(2)小蝌蚪找妈妈碰到了谁?说了些什么?又遇到了谁?又是怎么说的?

(3)为什么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妈妈?

(4)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它的妈妈长的不像呢?

4.回忆故事情节,将故事图片进行排序。

5.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十三

1.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2.培养幼儿动作的创造性。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体验表演的乐趣。难点:鼓励幼儿创造蝌蚪游的动作,学说各角色的话。

一.欣赏音乐,学蝌蚪游。

1.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你们想听吗?(弹奏唱)

2.提问: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小蝌蚪在水里怎样游?谁来学小蝌蚪游泳?有谁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请幼儿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

3.教师示范游。师: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样在水里游的。

二.在音乐伴奏下学蝌蚪游,吃食。

(1)[1~8]小节:在音乐伴奏下重复三遍。师:蝌蚪姐姐请蝌蚪弟弟妹妹一块儿来水里游。

(2)[9~12]小节:老师带领在xxx处咂嘴表示吃东西。师: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饿了,我们来吃点东西吧。

(3)重复[1~8]小节两遍:师:吃饱了,小蝌蚪一起游来游去做游戏吧。

(4)[9~12]小节:师:吃饱了,姐姐带你们去找妈妈吧。(音乐[13~16]上)

三.蝌蚪姐姐带小蝌蚪找妈妈。

(1)音乐[13~16]结束,鸭妈妈出现,蝌蚪姐姐带小蝌蚪上前问:“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鸭妈妈{配班老师扮}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在哪里”时鲤鱼出现,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乌龟出现,蝌蚪上前问,乌龟回答,同上。

(4)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青蛙妈妈出现,叫“呱呱,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小蝌蚪快速游到妈妈身边,一起拍手说:“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

四.学说角色的话。

1.学说蝌蚪的话及其他角色的话。提问:刚才去找妈妈时第一个遇到谁?小蝌蚪是怎么问的?(学说小蝌蚪的话)它是怎么回答的?(学说鸭妈妈的话)

2.学说鲤鱼、乌龟的话同上。

五.游戏重新开始。

请四位幼儿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配班老师在一旁帮助)其他幼儿做小蝌蚪,老师做蝌蚪姐姐。

六.结束。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个篇幅比较大,相对比较复杂的故事。而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于此类情节复杂、角色较多的故事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虽然在平时的课间活动中我们有讲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但是,要让托班的幼儿记住故事中的语言,把它表演出来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们对故事进行了精简,考虑到托班幼儿对于重复的语言对话比较感兴趣,也容易让他们理解和记忆,我们把小蝌蚪的对话都设计为:你是我们的妈妈吗?而其他动物我们也同样遵循这个特点:“不是,你的妈妈是……”,这样的设计不仅简单,易理解,也为后面幼儿的角色表演减低了难度打下了基础!

小百科:蝌蚪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十四

1、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并能看图复述故事。

2、感受妈妈们的热情和关怀。

2、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1、头饰:青蛙小蝌蚪鸭鱼乌龟的头饰。

2、池塘(提供绿色彩带)。

3、幼儿操作用图片2幅。

4、教学软件一片、幻灯片、故事录音磁带。

一、引导语:小朋友们都见过小蝌蚪吧,现在小蝌蚪长大了,它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妈妈的。

二、教师展示幻灯图,引导幼儿谈谈小蝌蚪遇到谁?他们会说些什么?

三、提供材料,让幼儿看图编故事。

1按照图书顺序编故事。

2按照幻灯片顺序编故事对话。

3提供图片,让幼儿在操作板上进行排图讲述。

四、集中幼儿,请1”2名幼儿介绍自己编的故事。

五、组织幼儿看vcd,与一起倾听故事。

六、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教师设。

1、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

3、动物妈妈们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

4、鸭妈妈是怎么描述青蛙的样子的?她说的完整吗?

5、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本领?

七、集体边看vcd边学习复述故事,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幼儿复述时要启发幼儿通过不同语调/速度/音色和节奏来表现妈妈们的不同形象。(如乌龟妈妈比较憨厚;大白鹅速度较快,嗓门大,表现出热情)。

八、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心情是怎么样的?你如果找不到妈妈会怎么做?

九、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组织幼儿看教学课件。

十、分组活动。

1、边听故事录音磁带边表演故事。

2、看图讲故事。

3、看vcd讲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十五

1.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2.培养幼儿动作的创造性。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体验表演的乐趣。难点:鼓励幼儿创造蝌蚪游的动作,学说各角色的话。

一.欣赏音乐,学蝌蚪游。

1.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你们想听吗?(弹奏唱)。

2.提问: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小蝌蚪在水里怎样游?谁来学小蝌蚪游泳?有谁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请幼儿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

3.教师示范游。师: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样在水里游的。

二.在音乐伴奏下学蝌蚪游,吃食。

(1)[1~8]小节:在音乐伴奏下重复三遍。师:蝌蚪姐姐请蝌蚪弟弟妹妹一块儿来水里游。

(2)[9~12]小节:老师带领在xxx处咂嘴表示吃东西。师: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饿了,我们来吃点东西吧。

(3)重复[1~8]小节两遍:师:吃饱了,小蝌蚪一起游来游去做游戏吧。

(4)[9~12]小节:师:吃饱了,姐姐带你们去找妈妈吧。(音乐[13~16]上)。

(1)音乐[13~16]结束,鸭妈妈出现,蝌蚪姐姐带小蝌蚪上前问:“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鸭妈妈{配班老师扮}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在哪里”时鲤鱼出现,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乌龟出现,蝌蚪上前问,乌龟回答,同上。

(4)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青蛙妈妈出现,叫“呱呱,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小蝌蚪快速游到妈妈身边,一起拍手说:“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

四.学说角色的话。

1.学说蝌蚪的话及其他角色的.话。提问:刚才去找妈妈时第一个遇到谁?小蝌蚪是怎么问的?(学说小蝌蚪的话)它是怎么回答的?(学说鸭妈妈的话)。

2.学说鲤鱼、乌龟的话同上。

五.游戏重新开始。

请四位幼儿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配班老师在一旁帮助)其他幼儿做小蝌蚪,老师做蝌蚪姐姐。

六.结束。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个篇幅比较大,相对比较复杂的故事。而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于此类情节复杂、角色较多的故事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虽然在平时的课间活动中我们有讲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但是,要让托班的幼儿记住故事中的语言,把它表演出来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们对故事进行了精简,考虑到托班幼儿对于重复的语言对话比较感兴趣,也容易让他们理解和记忆,我们把小蝌蚪的对话都设计为:你是我们的妈妈吗?而其他动物我们也同样遵循这个特点:“不是,你的妈妈是……”,这样的设计不仅简单,易理解,也为后面幼儿的角色表演减低了难度打下了基础!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十六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

2、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3、ppt

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

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

参考资料:

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

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

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

三、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

2、提问:

(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附件(儿歌):小蝌蚪找妈妈

1、一个卵子圆又圆,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

2、一只蝌蚪一条尾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

3、两条后腿长出来,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

4、四条腿呀长出来,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演青蛙妈妈去迎接"小蝌蚪")。

教学反思:

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4、不足之处在于: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十七

1.练习原地转圈和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

2.用眼睛寻找目标后能快速行动。

3.遵守游戏规则,奔跑时能够避免碰撞。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1.青蛙、鸭子、白鹅头饰各一个。

2.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学会表演“小蝌蚪”。

1.准备活动,引起兴趣。

幼儿跟着教师学小蝌蚪做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操吧!点点头呀点点头,伸伸臂呀伸伸臂,蹲一蹲呀蹲一蹲,弯弯腰呀弯弯腰,踢踢腿呀踢踢腿,跳一跳呀跳一跳,抱一抱呀抱一抱。”

2.玩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小蝌蚪”边念儿歌边自由地游来游去,当念到“转个圈想一想,妈妈妈妈在哪头”时,就原地转圈仔细想;当念到“快去找妈妈”时,首先看清妈妈在哪里,然后赶紧跑到妈妈身边。

(2)教师与配班教师分别带上青蛙、鸭子、白鹅不同的头饰,组织幼儿游戏。

(3)请一名幼儿扮演“青蛙”进行游戏。

注意提醒幼儿在奔跑时注意避让,防止碰撞。

3.放松活动——我是快乐的小青蛙。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青蛙,放松并整理各种动作。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班篇十八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

2、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3、ppt

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

参考资料:

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

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

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文章。大。考。吧幼。师网。"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

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

2、提问:

(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1、一个卵子圆又圆,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

2、一只蝌蚪一条尾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

3、两条后腿长出来,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

4、四条腿呀长出来,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演青蛙妈妈去迎接"小蝌蚪")。

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4、不足之处在于: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 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