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那么如何通过读后感来展示自己对书中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和解读?接下来是一些读者分享的读后感,他们通过文字传递了对书籍的热爱和思考。
读完弗兰克《白银资本》使我收获颇丰。一方面拓展了自己的视野,也使得自己在思考的问题上开始多视角的对其进行考察。
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有三个:
一,重视数据的重要性和准确性,弗兰克在本书中大量的引用各种数据,用数据证明自己所掌握资料的可信性,可是这只能是相对可信性,因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只能算个虚数,官府只是为了收税的需要才将人口做了大概的记录,而且多是对男丁的记录,对于家中的孩子和妇女一般不会有精确的记录,不会像西方人口在教会中都有明确的记录。所以我在想弗兰克中各种交易的交易数据是从哪里来的,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精确等账簿管理体制,更何况英文资料是怎么样来的`。
二,治学思路上的联系性和开阔性。那时候的中国,结合其它的史料,我们知道18世纪的中国已经是日落西山暮了,如果有繁荣的话,或者仅仅是江南一隅的繁盛。1793年,可以说是18世纪末了,那一年是可以说是清朝的中国再次拒绝了世界向我们张开的邀请之手。大不列颠王国派出他们的代表马噶尔尼,随行的还有后来为英国入侵中国和拓展中国市场做煽风点火作用的斯当东(其作品《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在马噶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英国对打开中国这个大市场的渴望,也可以看到马噶尔尼对当时清王朝的认识,用两个字做总结和形容就是:破败。运河的阻塞,创造性的低迷和百姓生活的窘迫。
让马噶尔尼做出了清政府日薄西山的预言。这种情况更是给年幼的斯当东诸多的启发再加上其在嘉庆年间作为大使再次来到中国后遭到的没有国家间大使级的礼节性接待,使他对当时的清王朝有几分的忿恨和不屑,或者对清王朝实力的怀疑,以至于使他成为后来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推动者。
我们习惯了割裂开中国历史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从研究角度上讲,注重彼此的联系性是多么重要。再比如明朝万历年内的张居正改革实行的一条鞭法和康熙年间推行的地丁银,是不是和当时的货币供应有着一定的关联。张居正所处的时代是在16世纪,其推行一条鞭法是为了增加明政府的收入,将劳役,租税,赋税都化成银两来征收,但是由于王朝末路,种种有效的规则只是昙花一现,而后便是种种加派的费用使人们苦不堪言。一条鞭法也形同虚设。到了北部的满族定鼎中原后再次将这条法令经过调整后执行。就是康熙皇帝的地丁银,雍正以后也予以继承。这一条例的推行对古代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这两次财政上的调整和当时世界货币流动是怎样一种关系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第三便是对全球体系文明,世界史的粗浅的看法。从完整意义上讲全球体系是在全球连为一体后才能进行探讨的话题。作为历史一部分的世界史来说不是这样。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一种结果”。吴于廑先生在其文章中对这句话进行了有效的解读。世界史有着地区和时间上的局限。所以其展现出来的部分也是不断发展和扩大的。正如文明圈的扩展,从点到片再到面的扩展。以点为单位的文明可以从亚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中看到。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等等。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文明虽然是有一定的地带性但还是点状的。而后出现的大帝国如汉帝国,罗马帝国和后来的隋唐帝国,萨珊波斯帝国以及随之而来的阿拉伯帝国等都是以面的形式呈现。其实那时候的亚欧大陆有着相应的联系,宁夏固原隋唐墓葬中出土的萨珊波斯的货币甚至人骨都引发人们对当时各文明圈交流深度的猜测和好奇。
在唐长安城内设有专门的西市供同来自西域商人商贸往来。这时候的世界间的交流从中国角度来讲从方豪的《中西交通史》和相关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可见一斑。但是具体从怎样的角度来探讨全球体系,个人认为大可加入诸多的中国因素。毕竟古代的中国在当时的世界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读此书,收获了一种敢于创新的志学精神和大胆怀疑的态度。当然这需要大量的史料做支撑。也促使我在治学的道路上更加踏实的前进。
本书作者a.g.弗兰克,出版于1998年,白银资本读后感。英文名称《reorient,globaleconomyintheasianage》,大意是重新认识亚洲时代的全球贸易的意思。内容,按章节来说大致如下:
这本书的很多篇幅用来描述1400年到1800年的、世界各地之间的国际贸易体系,剩下的篇幅则用来对这样一个体系的某些方面做具体分析。这个问题显然不会被之前的历史学研究者们给漏掉,于是第一章便用来回顾和分析早致斯密的大量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关于这个问题、或其中某个片段的理论。
按作者所说,之前的各种理论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
“八卦”,比如各种依赖于人种优越性学说;
简单的说就是在研究世界历史时缺少“世界视野”。当然,这种“缺少”可能还有不少研究者以外的因素,在史料或前人的研究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前,只有好的研究态度仍然可能造出一栋空中楼阁。这一点可以从作者对自己之前研究成果的分析里看出点东西来。
此章还略为介绍了下之后章节的内容等。
造船业本身是东方贸易的重要产业;
“生态帝国主义”,也就是说大规模蔓延的瘟疫的受害方,往往是相对封闭的一方;
等等。
作为总结,作者似乎把这个时期的贸易活动描述成同心圆结构。中国地区是一些广受欢迎的商品的生产中心,中国朝贡体系中的国家与中国直接进行贸易,南亚中亚等各有地区市场同时也做转口贸易,非洲的贸易相对简单和孤立些,欧洲则用美洲得来的贵金属参与上述的贸易圈。
这里,作者侧重的是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贸易,或者作为这些过程附属的对外口岸和内陆生产基地之间的贸易,各地区的内部贸易似乎很少提到,可能是因为和主题无关。此外,作者之所以把各地的贸易联系在一起,似乎是因为两点:各地的同类产品之间有竞争;各地进口出口的货物包括制成品,也有原材料。
众所周知,一般等价物促进商品交换。作者在第二章中提到,1400年后的一百多年,是世界范围贸易快速货币化的时期。这和欧洲殖民者首次将美洲纳入世界贸易体系有关。之前的时代里,世界各地的经济活动,如作者在最后所总结的,达到了某种平衡,欧洲对美洲的控制则是在这个平衡/饱和之后的一个持续的改变因素。其后果,包括各地通过贸易获得资本用于更大规模的商业生产,物价变化,人口增加,信贷发展等。简单的说,就是世界各地都开始“用钱做生意”。
之前的章节不断重复的主题之一是东洲主导世界。从这一章开始,作者把论述内容从“怎么样”变成“为什么”,第一步便是比较东西方的各方面的情况以试图找出差别或反驳之前理论所推崇的、事实上按作者观点并不存在差别。
首先作者总结了一下1400年-1800年这个发展过程的结果,即十八世纪末世界各地的基本经济状况,读后感《白银资本读后感》。结论是到此时为止,从各种史料看,东西方之间没有巨大差距。当然,这里说的是某个时间段的状态,而不是发展趋势。后者作者作为本书的结论写到了第六章。
经过上面的史料比较,作者引出了这样一个话题:东西方如果发展的结果无差别,那么是否说明其各种社会特征也无差别?这里作者比较了东西方的主要技术成果。
最后一节比较的是东西方金融制度。
当然,说是“比较”,作者实际上偏重于介绍东方各地区的情况。同时,这一节的目的是为了反驳“不存在”,所以作者有时只是简单的列举些说明“存在”的前人研究成果、数据、引文等。
感觉这一章是过渡性的。开篇引用了约瑟夫*弗来彻的观点“近代早期世界各地的平行现象,可能意味着其背后有共同的规律在起作用”。这里所说的平行现象似乎就是所谓的“十七世纪危机”。
具体的说,在十七世纪,我国发生了明、清交替,英国发生了革命,葡萄牙独立,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也有很多例外。作者的结论是,不存在普遍的、长时间的十七世纪危机,但是当时确实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世界各地的不同国家同时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作者所说的“一些事情”是白银供应的变化。作者引用了斯密的说法为左证之一:“矿山不断发现导致的贵金属供应量增长停止,白银等在1936年前后开始更加值钱”。同时作者也提到,贵金属货币供应问题只是导致各国不同状况的`因素之一,其它如气候、政府的财政状况、社会各界的对策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首先,作为对之前章节的总结,作者说到,“东方衰落,然后西方兴起”。这之间谁先谁后会引出二种说法:西方打压了东方vs东方给西方让出了位置。作者应该是赞同后者的,但是他也说到二者同属于一个密切相关的世界经济体系里,二不是互相孤立的。
然后,作为对全书的总结,作者提出了一个基于人口vs土地关系的解释。这可以说是全书核心吧,下面仔细说一下:
机器化大工业是很晚的事情,大约在十九世纪开始才大行其道吧。也就是说,之前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简单的说,就是能养活的人越多,国力便越强。——当然,古代不存在什么把汽车流水线改个摸组就能冲压出廉价步枪的情况,所以社会生产力从一种产品转到另一种产品上比今天困难得多。于是生产力强却打不起仗的情况也随时都是。
人力即国力,这个说法很粗糙。因为即使在古代,劳动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这个大约可以从我国的传统农业上看出点端倪:首先是种子几百年一变,然后是产量、耕作制度、水利工程设计建造技术,晚到近代早期还有商业作物混作制度和产品初级机械加工技术(哦...简单的说就是黄道婆等的技术革新)。此外,让所有的人力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制度也有不小的作用。
但是撇开这些零碎不谈,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力。这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来看:碰上天灾人祸,人口锐减,社会生产力必定大打折扣。书中提到的例子是明清交替时中国地区外贸的国际地位的变化。
如果“人力重要”的说法成立,那么显然可由此搞出个评价社会生产力状况的指标。书中提出的是人口/土地比例。个人觉得这里的土地应该是在说可养活人口的土地,比如牧场、耕地、沙漠中的绿洲等等。同时这个说法似乎也有些可商榷之处,比如土地产出不同地区、时代是不同的——当然,按书中所说这也可以解释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内部对人口压力所表现出的适应过程,即人口/土地比例还是最基本的因素。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人口结构的问题,即在中国地区适龄劳动力的比例可能还要更小些。也就是说各种修正因素本身也相互抵消,合作用如何在下看不清楚。
按书中所表达的意思,人口/土地比例实际上反映了社会所能养活的生产力的规模。那么这样一个数据如何反映出生产力状况呢?由于老祖宗时的各种主观客观因素,我们有了养活一大家子人的实能力。这人一多,就有人可以不忙着土里刨食混日子;就不会动不动被天灾倾城、被人祸灭国;上一辈人的经验能更保险的传到下一辈而不断档。如是千年传承,人多一点、书多一点、地方多一点、点子多一点,就都是自然而然的。而如上所说,机器大工业时代之前,一个有大量人口能安稳生活并从事劳动的国家/地区,绝对能做出很多东西,尤其是当地能断断续续维持个几百上千年大致和平的社会环境的时候。
作者弗兰克是西方著名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29年生于德国柏林。195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78年获巴黎第八大学政治经济学国家博士学位。
弗兰克的《白银资本》中用大量历史资料和大量篇幅说明了一个只要读过中学历史的人就知道的常识—中国在1400年到1800年间的对外贸易大量出超,使大量白银作为贸易顺差流人中国。不过,作者的用意并不在此,而是以此为依据推出了一个独创性的新颖见解,即在l400一1800年间,中国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而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据此来证明中国是全球经济中心而西方只是中国的边缘地带这么一个结论。弗兰克的这一独创推论既没有实证基础也没有逻辑依据。因为,从历史视角看,秦汉帝国毫无疑问是当时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但秦汉时期恰恰却是大量白银外流的时期,从现实视角看,当今美国是世界上头号外贸逆差国,而美国却是不容争议的世界经济中心。
提出与之完全相左的“中国中心论”:即在1800年以前,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是在中国而非欧洲,弗兰克这个新奇观点如同一颗,掀起了世界经济史学界、历史学界一场旷日持久的论争。
读完《白银资本》这本书,对于我的触动非常大,首先它使我认识到中国甚至是亚洲在全球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了解到欧洲并不是如一些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从很久以前就主宰了亚洲甚至是世界。
弗兰克一直致力于世界体系史、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运动的研究,特别关注殖民地和前殖民地的欠发达状况,毕业后到拉丁美洲任教,在实地研究的同时还作为“本地人”加入了智利的社会主义政党,卷入拉美的政治斗争当中。在这一阶段他研究拉美欠发达原因,成为“依附理论”的代表人物,思想倾向还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理想型”的分析,侧重考查现代世界如何围绕资本主义把各地区编织进一个世界体系之中的,是世界体系理论的一部分。
但后期随着他的政治立场转移,学术分歧加大,弗兰克的思想与前期发生了巨大的断裂,他开始怀疑自己一向认同并作出贡献的现代世界理论体系理论。他在本书的前言中就表达了他的疑惑。
弗兰克借用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所提出的长波周期理论来分析欧洲和中国数千年来的经济成长,认为在明朝以前的千多年里,中国一直处在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a阶段(即繁荣阶段),17世纪初期中国进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b阶段(即衰落阶段),这个阶段持续了二三十年后再次进人康氏周期的a阶段,1762一1790年中国进人危机和衰退时期,这正好对应着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又一个b阶段,而欧洲却进人了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a阶段,这就是1800年之后中国衰退而欧洲兴起的原因。细细品究弗兰克的分析,不难发现,他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把存在争议的理论当成解释性证据。对于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周期这种现象到底是否存在,经济学界存在很大的争议,晚近的主流看法是,康德拉季耶夫所描述的长达500年的周期根本就不存在。那么,依据被证伪的理论所推断出来的结论,恐怕不会是一个真命题。即使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确实存在,那也还存在一个适用性问题。康德拉季耶夫是在分析了有关法国、英国、德国等一些国家长期的时间序列资料,根据这些国家批发价格水平、利率、工资和对外贸易、煤炭、生铁等产量和消费量的变动情况才得出的长周期理论。也就是说,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是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运行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理论并不适用,这一点康德拉季耶夫氏本人也承认。而弗兰克氏却用它来套沉浸在自然经济汪洋大海中的中国古代经济,无异于张冠李戴,这是《白银资本》的一大硬伤。
尽管《白银资本》名噪一时,不过,从学者们的赞扬性书评看出,《白银资本》被引起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不是它本身的学术价值,而是因为它扮演了反对“欧洲中心论”的旗手,在这一种充满火药味的氛围中,为打倒对方提高自己,忽略《白银资本》的硬伤而仅从史观的角度写点带有夸张性的书评就在所难免了弗兰克本人坦率地承认,他“既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汉学家,更不是中国史研究者”,他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学的是经济学,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经济学理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运动、世界体系史。非专业经济史学者写出的经济史著作中出现硬伤也是在所难免的。
我看了一些关于评价白银资本的看法,许多都是挑剔或者反对,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经济史学家的学术心态。当非专业经济史学家写出了名噪学坛的经济史著作时,经济史学家的前后反应往往是矛盾的:第一反应就是充当评委,从自己视阂所能及的范围内作是非评判,挑一挑论著中的史料错误,然后把它当作罪证进行批判,最后以专家的身份说:不懂就不要写历史!第二反应是照搬套用,经济史学家在做完史实挑剔之后,发现非专业经济史学家所构建的理论体系确实胜过自己,于是又被它所折服,折服之后,不分青红皂白,拿来套用。由此看来,经济史学家在经济史学的最高舞台上首先是评判者然后是粉丝,但就不是表演者。要知道,只有一线的演员才能演出一台真正的好戏,经济史学家不以主动积极的学术心态去谋取经济史学舞台上一流演员席位,又怎能演出一台高水平的经济史好戏!
系—提供。了在世界市场上竞争的产品。但是,从来不是哪一种生产关系,更不是哪一种—生产方式。决定了某种生产者的成功与失败。相反,世界市场的竞争压力和变动一直是更重要的因素,决定着生产关系的选择和调适。我认为弗兰克这一论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近代西欧再版农奴制的出现,以及奴隶制种植园在美国早期的长期存在等历史现象,我认为都能够在弗兰克的这一视角下得到解释。
总之,弗兰克的《白银资本》不仅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方面颇富启示性,它提出的许多观点也是发人深思的。
虽然这个时代不太允许你有太多感想,但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出现,有的人因为穷,这个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原因,也有的没有一段很好的感情,有的人没有健康的体魄,有的人自己的目标无法实现。
最开始读王小波是《沉默的大多数》,因为我自己本身很多时候是一个沉默的人,因为我觉得闭起嘴来被人当成傻瓜胜于张开嘴消除一切疑虑,这也是王小波的观点。
从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从云南插队到大学教课,在生活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也得益于不停的努力。正是这些经历才使得他成为了还不错的撰稿人,毕竟各种各样的经历,才构成了我们的整个人生。我们喜欢一个人,还是要抽象到一些具体的事情上,哪个无缘无故的喜欢。
王小波说求学之路,能坚持固然是好的,但更好的应该是兴之所致,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开始要学会做减法,我们要专注于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领域,古人有三十不学艺,有些事情应该是要交给更年轻的人去做。
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一无所有,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换句话说人在年轻的时候是自由的,后来成了家庭的囚犯,最后成了待决的死囚。
打败自己的就是那些琐碎。家庭好比一个系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总有一些岗位是比较枯燥让人乏味的,好比做饭和洗锅我就更喜欢做饭,所以总有一个人是要忍受这种枯燥的,有人说可以请外人,且不说经济上是否允许,在安全和信任上就会有很多问题。
白银时代中没有家庭生活的描写,这也是比较幸运的地方的,在这里有一分纯真的爱情,是我想把我心中发生的一切告诉对方的感情,是一想到你,我的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的感情。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是相信的,到了婚姻里就会变成恩情,不说亲情是因为没有血缘关系。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特点,在我们的时代里,我们是否还会义无反顾的进入婚姻也是一个问题。
在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多方面分散精力才会得到一个平衡吧。
《白银时代》,至少是这个版本,包含了许多其他版本《黑铁时代》的篇。小波毫不掩饰地致敬《一九八四》,但整体色调要柔和舒缓不少,王小波并不真想和奥威尔一样展现一个泯灭人性的高压世界,而是略带诙谐甚至是“无厘头”式的文字带你进入那挂着未来外表但丝毫不令人期待的世界。
“我”写作犯了直露而被吊销执照;“我”舅舅因为无人能理解他作的画连他自己都无法说清画的意义而遭殃,作品怎么能没有读得懂的意义呢更别说根本没有意义;数盲的定义更是讽刺,这些领导阶层使用任何资源都不需要代价,犹如按需所取的共产主义,需要就是需了就要,要什么计数呢?所以只有数盲才能上位,发号施令,取得权威,非数盲只能是实际工作执行者。
至于大名鼎鼎的黑铁时代下的黑铁公寓,但凡有过不错的教育程度,就要被无条件收入黑铁公寓,生活一应提供包括互联网,然后你的有形和无形产出都归公寓经营管理者所有,而这些人必须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像极了体制内的世界?类似的2015和2010,我想作者本意也不一定非要预言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而是一个表征,那就是距离他的年代不近不远的未来。
依然是极度跳跃的思维,荒诞的联想和诙谐奔放的意向,这就使得每个篇幅都是那种“点到为止”或“师傅领进门”的意思,很能够将人有力地带入,但深度和持久有限,以至于合上书本会有种疏离和健忘,这就使得王小波的著作无法替代那些布局宏大人物细节缜密合拍的长篇著作,同样地,那些严丝合缝的鸿篇巨制也无法替代王小波,仅举一例《白银时代》的构象:“我在托勒密王朝时期埃及的沙漠,我的老师会带来一罐蜜糖,刷在我身上。此后蚂蚁会从墙缝里爬出来,云集在我身上-但这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有只骆驼向我走来,把它的嘴伸向我的遮羞布。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它是只母骆驼,它把遮羞布吃掉了,继续饶有兴趣地盯着我……我的老师是个希腊裔的贵人-她可以是克里奥佩特拉本人。如你所知,克里奥佩特拉红颜薄命,被一条毒蛇咬死了。写这样一个故事,不能说是不尊重老师。”别致、新颖、跳跃、脑洞。
《雪国之劫》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创作的推理小说,于2013年5月引进中国出版。
故事讲述高原滑雪场突然接到恐吓信,称各雪道下已埋藏了炸药,如不满足提出的要求,可随时遥控引爆……办案人员经过与恐吓者反复较量和雪山上的惊险追踪……结果出人意料。
《放学后》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早期创作的推理小说,是他的成名作。1985年,《放学后》以绝对优势摘得日本推理小说界最重要的新人奖——江户川乱步奖。同年,日版单行本由讲谈社出版发行。1988年由讲谈社出版文库本。正是《放学后》的成功,使他决心走上专职写作的道路。
大陆版本由南海出版社于20出版发行。台湾版本由林白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发行,后由脸谱出版社于出版发行。
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断断续续的读了两周才看完。实在是感觉没什么意思,当时读这本书仅仅是因为他是东野圭吾写的。由此可见我只是喜欢他写的几本书,并不是他写的所有书我都喜欢。也由此可见,我之前的观点确实是太片面了一些。
我经常因为一个人的一首歌,而下载他所有的歌,但是真正去听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喜欢的只有一两首而已,然后又开始一个个的删除掉那些自己不喜欢听的歌。这或许是一种病吧,因为喜欢某一个点,就觉得全部都喜欢。以后要改一下这个缺点,至少不要再那么片面的看问题了。
讲了这么多闲话,接下来说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吧。这本书讲述了一家滑雪场被威胁而不得不听从威胁者的话,从而一次又一次的送赎金的故事。这本书开头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整本书似乎都是在清淡的叙述,里面的愤怒甚至都显得那么的柔弱。
仓田和绘里莫名其妙的在结局在一起了,也许世上的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有缘分。一个三十多,一个二十多。两个人之前毫无联系,之后却因为一场意外而渐渐相识并且相爱。不拆穿,不打扰是所有参与者的默契。
在没有办法反抗的尘世里面,总有一帮人在做着微不足道的反抗。即便这些反抗显得很渺小,可是很多时候渺小的时间反而能决定最后的结果。蝴蝶效应便是如此吧。
但是当我写到这里,然后仔细一想,作者写的其实是很巧妙的,每个人都想利用一场爆破去到自己的目的,虽然最终的剧情走向每个人都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目的,但是最后的结局就是在一场又一场的意外中获得了美好。一场精心设计的利益战争,变成了赎罪的心灵。
希望每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要迎难而上而不是逃避责任。因为责任永远不会因为某个人的逃避而消失。
作者:叶甦。一直都对王小波很感兴趣,起因大概是因为无意中看到他写的一句话,关于猪很有觉悟地为了生产大干特干的一个小故事。这本书那时候真的是拿错了,我不太喜欢这一类型的书。借我书的朋友还对我说,这本书很搞笑。真不知道她笑点何在。我看完的感受是:太压抑了。整本书看似荒谬,但是无时无刻不透露出可悲的地方。他或许有他的意义,却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还是喜欢那种积极向上,或者大透大澈之类的小说。
白银时代,源自希腊神话,据说这个时代里的人都是终身不会老,没有忧虑一直到死,相貌和心境都是儿童一样。这是他们的优点,同时却不得不说这是他们的悲哀,白银时代这本小说,里的人事物可能也是如此所指。貌似完美的时代,却是把人性压抑到只有"过生活",其他的事物好像就没了。人们在里边基本上都是懵懵懂懂,可以一旦觉醒了,又装着懵懵懂懂,因为他们都想活着,所以不想死。而不想死,则是需要服从规则,好好过"生活"。基本上可以説,最好的物质时代,却是最坏的人性时代。
第二篇未来世界,写我、写我舅舅,也是进一步说明这种社会的压迫,只不过更加轻松点。我从一个有个性的作者,最终变成了一个不能比的作者,一切棱角都被打磨干净了。
第三篇写我舅舅这个艺术家,其实也是写对艺术家的迫害,不承认人性的多样性,自由性。禁锢人的思想,好像才是社会的安定因素一样。作者或许想表达的是:艺术就是叵测,不一定非要解释得懂。
不说了,这本小说,看着累,说着累,想着更累。只能承认她是一本很独特的反乌托邦小说。
《恶意》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挑战悬疑小说写作极限的佳作,是以加贺恭一郎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的第四部,该系列的上一部作品是《谁杀了她》,该系列的下一部作品是《我杀了他》。《恶意》于由日本讲谈社出版发行单行本,文库本由讲谈社于出版发行。《恶意》被媒体和读者列为东野圭吾的巅峰之作,与《白夜行》同享光辉与荣耀,这两部作品恰似两生花——《白夜行》为了爱粉身碎骨,《恶意》因为恨万劫不复。
《恶意》大陆版本由南海出版公司于20出版发行。台湾版本由商周出版社于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