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双减工作存在的问题(精选5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4-10 00:00:00    小编:阿滚不会滚_

最新学校双减工作存在的问题(精选5篇)

小编:阿滚不会滚_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校双减工作存在的问题篇一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师的工作任务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而人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物,人的心理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事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的了。”这句话,道出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可以说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有好多,而教师的言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从幼儿圆到大学的十几年里,学生都直接的受到老师有意或无意的影响。更何况这十几年时间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为规范老师的言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结合本校情况,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刨析,发现存在以下类型的教师。

一、学生不喜欢的教师的行为 1、不尊重学生人格和权利的老师。

如果学生纪律不好,给班级扣分,或作业未按时完成,考试成绩不好,影响到自己的利益,让写说明书,当众检讨,更有甚者怒目圆睁等这属于变相体罚,以上老师做法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降低了老师的威信,从而使师生关系对立,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2、“自我中心”的老师。

这样的老师在学生面前有两种表现情形:一是整天凶吧吧的,没有笑脸,学生见了这样的老师躲都来不及,上他的课学生只有害怕,感觉不到丝毫的温暖,只盼着快快下课,根本谈不上师生的互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爱死讲,不灵活”的老师。

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满堂灌”或“填鸭式”,习惯于照本宣科,不习惯于指导学生通过讨论、质疑、独立思考获取知识,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限制学生的“异想天开”和求异思维的发展,讲课很呆板,听着没有意思。长此以往这样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成为缺乏创造性的人。显然,这种状况已不能适应创造人才的需要,必须尽快加以改变。教学中要切实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尽量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以促进学生主动求知、主动活动、主动发展。

4、“爱偏心,不公平”的教师。

这样的老师总是偏向学习好的学生,就是真的有错也不批评他们,或轻描淡写地教育几句,而对成绩差的同学则会声色俱厉,甚至是有意或无意地施以精神上的虐待:讽刺挖苦,冷眼相待,或漠然视之。处理事情很不公平,让学生不服。这样的老师的人才观和评价观很片面,我们应当清楚,学生的发展潜质,需要我们在较长的时间里去认识,去发现,并加以培养。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凭个人的好恶,仅凭学生的一时的表现,戴着有色眼睛简单地评价某个学生 并盖棺定论,那将是灾难性的。对教师来说,也许这仅是教育工作的一次小小的失误,而对柔弱的学生来说却有可能是一次重大的心灵的伤害;这个失误或许在教师工作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对孩子来说,却是百分之百。教育容不的半点失误,由此看来,在人才观上我们应形成这样的观点:“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为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要树立人才标准多元化的观念,克服单纯以“分”取人的倾向,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5、“爱打扮,不庄重”的老师。

老师如果衣着前卫,浓妆艳抹,奇发怪型,衣服换得很频繁的话,会让人眼花缭乱,其实学生并不觉得他美。教师的仪表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对学生有很强的示范性。良好的师表风范要求教师衣着朴实,举止大方,态度和蔼可亲,风度从容幽雅、教态高雅自然。切忌奇装异服,矫揉造作。

6、把自己“坏情绪”带进课堂的教师。

教师不是圣人,也有七情六欲,但是作为教师不应该把坏情绪带进教室迁怒于学生,不应该把不愉快的心情发泄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己的出气筒。孩子本身没有什么错误,平白无故被老师很很地训了一通,会绝的非常憋屈。其他学生一看老师满脸“乌云”,便知情况不妙,各个都小心谨慎,生怕会触及自己,这样弄得人心惶惶,课的效果一定好不了。调查表明,学生更喜欢能克制自己情绪,意志坚强的老师。因此,老师要有稳定的心理状态,不能因个人社会遭遇的变化和利益的得失,表现出反复无常或失态。而是要努力控制自己,做到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孩子要有热情和耐心。

7、“题海战术”的老师。

这样的老师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也不考虑学科间的协调发展,只为了一科成绩的提高,天天布置大量的作业,有些作业甚至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做,明其美曰:“熟能生巧”。熟不知,学生天天这样疲于作业,会做的就做,不会的便抄,应付了事,根本谈不上消化和梳理。学生成了作题的机器。简单机械重复着,简直就是“熟能生厌”啊!

二、改进对策

1、制定方案,狠抓落实,深入开展。

一、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教师行为规范》编印成册,人手一份,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二、严格要求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做到;要叫老师做到的事,领导首先做到。

三、加强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每个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不准上无教案的课,不准羞辱体罚学生,如有违反,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决不姑息。第四、要求教师对照自身师德存在的不足之处,写出提高自己师德水平的计划和措施。通过观看录象,请优秀教师报告,写学习笔记,反思日记等形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树立正确教育观,指导他们正确处理学习、工作、生活的关系。通过学习笔记,反思日记反映出教师师德成长过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第五、结合教职工年度考核,总结师德体会,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在总结中要求教师谈收获,写体会,撰写发表师德论文。在总结基础上,再进行民主评议,评出师德标兵,树立师德楷模,让教职工在师德教育中,学有理论,习有目标,巩固发展成果,不断提高师德教育水平。

(1)建立良好的舆论氛围,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

每学年初,学校总要召集新进校的大学毕业生和青年教师召开迎新会,校长和部分优秀教师以自己的从教生涯为例,生动开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帮助青年教师走好踏上社会的第一步。平时,学校也利用重大节日或大型活动的机会,经常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对他们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指出和分析,抓住先进事例加以表扬和宣传。事实说明,树立先进典型并加以正确引导比苍白的说教和简单的批评更为有效。

(2)坚持带教制度,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老教师的传、帮、带,老教师的言行,对青年教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极其深刻的。针对青年教师刚“入行”不久,认识上比较肤浅、行为上比较幼稚、工作上缺少经验的现实,我们制定了新教师由老教师带教三年的制度,请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老教师带教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往往重视业务能力的提高而忽视思想素质的提高,我们明确把师德列入带教内容,使老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在青年的身上得以延续。

3、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但师生关系的改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而首要教师要“目中有人”,要把学生当成独立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尽管师生关系多表现为“管理与被管理”和“教与学”的关系,但作为社会人,师生无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要尊重他们,不应有歧视的存在。其次要理解和信任学生,要善于心理换位,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学校双减工作存在的问题篇二

;

“双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系统思维,要建立健全“双减”综合治理机制。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全面普及,人民群众“上学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目前基础教育仍存在“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导向,短视化、应试化的功利性教育问题导致中小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依然存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 xx 年 7 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这是中央针对上述问题,为重塑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而做出的重要部署。自《“双减”意见》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各校迅速行动、积极落实,聚焦作业统筹、课后服务、教学质量、校外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家长、学校、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教育部对“双减”工作也一直高度重视,目前已经建立了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半月通报制度、将“双减”工作纳入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等多项“双减”督导措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xx调研时指出,各地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探索落实“双减”工作的有效机制,把问题搞清楚、把办法搞清楚、把时效和风险搞清楚,针对问题“见招拆招”。

在《“双减”意见》实施三个多月后,为了更好地推进并完善“双减”政策的落实,对xx省部分中小学教师和家长群体进行实证调查,以便了解“双减”政策在学校的落实情况以及教师、家长的认识和态度,分析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探讨让“双减”政策落地落实的举措。

根据《“双减”意见》和对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前期访谈情况,设计了教师版和家长版的“双减”问题调查问卷。教师版问卷主要包括:“双减”政策在本校的实施情况、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对教师的影响以及教师的态度与感受。家长版问卷包括:对“双减”政策的支持和赞同情况、“双减”对学生发展影响和对家庭影响的评估以及家长的顾虑和担心。

研究选取xx省部分城市市区和乡镇共 10所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家长作为调研对象(城市 4 所、乡镇 6 所;中学 5 所、小学 5 所),共获中小学教师的有效数据 417 份、中小学家长的有效数据 602 份。

(一)教师对学校“双减”开展情况的评估调查结果表明,六成以上的教师在考试频率减少、取消考试成绩排名、作业总量减少和实施课后服务四个方面上做出了肯定回答。而在其他选项上,教师回答“是”的百分比均未超过或基本接近半数(28.78%~50.12%),尤以弹性工作制的落实情况为最差(28.78%),还有 10%左右的教师选择了“基本没有变化”。

对比城市和乡镇教师就“双减”政策落实情况的评估,采用卡方检验获得的结果表明,城市学校实施课后服务的比例显著高于乡镇,乡镇学校考试频率减少的落实力度明显高于城市学校。乡镇教师选择“基本没有变化”这一选项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城市教师。其余选项上差异均不显著。

上述结果说明,目前中小学校整体上能够执行国家“双减”政策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在控制作业总量、实施课后服务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第一,“量变”大于“质变”。所有学校在考试频率减少、取消考试成绩排名、作业总量减少和实施课后服务等方面发生的“量变”较为明显。但降低考试和作业难度、增加基础作业等方面的“质变”幅度相对较小,这说明推进“双减”应注意提质增效。第二,“双减”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在实施课后服务方面,更多的城市教师作出了肯定回答,而乡镇学校在考试频率减少问题上的落实力度明显高于城市。同时,更多的乡镇教师认为“双减”实施后“基本没有变化”,因此,制订“双减”细则要考虑城乡差异。第三,弹性工作制实施难度大。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中小学教师(28.78%)认为学校实施了弹性工作制,伴随着课后延时服务的执行,教师工作时间的延长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师负担,因此需要采取切实举措落实弹性工作制。

(二)教师对“双减”政策的认识和态度1.“双减”政策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评估 研究发现,六成以上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双减”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身体素质增强。但对“双减”可能产生的其他影响,如对学习成绩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和心理健康改善等方面的预期,则抱有相对保守或观望的态度(23.98%~55.63%)。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教师(23.98%)认为“双减”实施后,学生学习成绩会得到提高。同时,对比城市和乡镇教师就“双减”政策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评估情况发现,城乡教师在所有方面的期望都不存在差异显著。

上述结果说明,教师作为“双减”政策的基层执行者,总体来说在“双减”政策对学生发展影响方面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同时也应看到,尽管中小学教师就“双减”对学生学习负担降低和身体素质增强等方面有积极预期,但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持同样乐观的态度。

2.“双减”政策对教师影响的评估 在“双减”政策对教师自身影响的评估中,七成以上的教师认为,“双减”政策对教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作时间延长和工作量增加两个方面。在个人的家庭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教师作肯定选择的百分比均未超过一半(27.58%~49.40%)。此外,还有 12.23%的教师选择了基本未受影响。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教师反映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兼顾工作和家庭生活、辅导基础薄弱的学生和分层设计作业。但在诸如作业批改、优化教学方式和评估学生学习情况上,教师感受到的困难均未达到一半(16.31%~41.25%)。同时,城乡教师就“双减”对教师工作生活影响的评估差异检验发现,在工作时间延长和工作总量增加上城乡差异显著,更多的城市教师感受到“双减”带来的这些变化,但他们在所有的挑战感受上差异均不显著 。73.38%的教师选择了总体上适应“双减”政策,即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认为,自己能够适应“双减”带来的各种变化,同时城乡差异不显著。

上述结果说明,尽管“双减”的实施给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些变化,使他们感受到了挑战,但总体上仍适应良好。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教师工作负担有所增加。“双减”工作对课后服务和作业管控等方面的要求,使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都有所增加。下一步要探索力争学生减负、避免教师增负的新路径,确保教师能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第二,教师面临新的工作挑战。“双减”实施后,不论城乡、职务或职称差异,教师都共同面临着协调工作和家庭生活、辅导基础薄弱学生和分层设计作业的挑战。这些问题需要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加以重视并着力解决。

3.教师对“双减”政策的支持和赞同情况显示,八成以上的中小学教师支持和赞同“双减”政策,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整体对这一政策持有积极态度。在“双减”政策的具体要求方面,六成左右的教师赞同减少作业总量、设置分层作业、减少考试次数、取消考试成绩排名、严控学科类培训机构。但也有 50%左右的教师认为,提高基础作业比重、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禁止要求家长批改作业、降低考试难度、取消重点班等仍需进一步考虑。此外,仅有不足四成的教师赞同和支持增设课后服务的举措。

卡方检验结果发现,尽管在对“双减政策”总体赞同程度上,城乡教师的赞同百分比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双减”具体要求的赞同情况上有明显不同:更多的乡镇教师赞同取消重点班、取消考试成绩排名、降低考试难度、减少考试次数、禁止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提高基础作业比重,更多的城市教师赞同设置分层或个性化作业,城乡差异显著。

在对待“双减”政策的态度方面,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支持和赞同“双减”政策,同时也提出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第一,赞同和支持“双减”是中小学校的主流声音,但部分领域仍可考虑细化、调整。绝大多城市和乡镇教师都能认识到“双减”政策实施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赞同并支持“双减”政策。但也有 50%左右的教师认为,提高基础作业比重、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禁止要求家长批改作业、降低考试难度、取消重点班等仍需进一步考虑。而赞同和支持增设课后服务举措的教师不足四成,这说明,“双减”具体要求的实施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及时查摆问题、探讨整改措施。第二,“双减”具体举措的赞同情况存在城乡差异。更多的乡镇教师赞同取消重点班、取消考试成绩排名、降低考试难度、减少考试次数、禁止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提高基础作业比重;更多的城市教师赞同设置分层或个性化作业,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这说明,乡镇教师重视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城市教师更重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如前所言,“双减”细则的制定需要考虑城乡差异。

(三)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识和态度

1. 家长对“双减”政策赞同情况分析 调研数据表明,尽管超过九成的家长赞同“双减”政策,但在“双减”政策具体要求方面,除了禁止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其余方面家长的赞同百分比均未达到 50%。

2.家长对“双减”政策顾虑分析 在家长对“双减”政策的顾虑和担心方面,调研数据表明超过六成的家长担心重素质轻分数会使孩子不适应升学压力,以及担心孩子成绩下滑。超过四成的家长选择了不知道如何安排孩子的空闲时间,担心学科类培训转地下反增教育支出,以及基础差的孩子想提高成绩却找不到办法。

3.家长就“双减”政策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认识 在家长就“双减”政策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评估中,超过六成的家长认为“双减”实施后,孩子的学业负担减轻、学习焦虑减少、身心能更健康发展。而在提高孩子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机等方面,赞同的家长均不超过 50%。

4.家长就“双减”政策对家庭影响的评估 在“双减”对家庭影响的评估中,超过六成的家长认为“双减”实施后,作业辅导负担减轻、校外教育培训支出减少、家长教育观念会发生积极转变。超过四成的家长认为接送孩子问题得到缓解。

上述有关家长认识和态度的分析结果说明,绝大多数家长支持和赞同“双减”政策,认同度较高。大多数家长认为,“双减”实施后孩子的学业负担会减轻、学习焦虑减少、身心能更健康发展,家长的作业辅导负担也会减轻、校外教育培训支出减少、家长教育观念会发生积极转变。但同时,家长们对“双减”政策还存有一些顾虑,如孩子成绩下滑、基础差的孩子想提高却由于培训机构被严控而找不到办法,导致隐性教育支出增加。

(一)主要结论 调研结果可见,“双减”政策得到了中小学学校、教师和家长的一致拥护和坚决支持:第一,中小学校能够较好执行“双减”的基本要求,绝大多数教师能够适应“双减”带来的多方面变化。第二,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就“双减”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和作用持积极乐观态度,并且支持和赞同“双减”政策。第三,绝大多数家长对“双减”政策持支持和赞同态度。

同时,“双减”工作的推进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调整:一是不少中小学教师就“双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抱积极预期;二是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亟待缓解;三是不少家长对“双减”政策仍心存顾虑。

(二)建议 根据对xx省部分中小学教师和家长的调研结果,“双减”政策实行几个月来,中小学执行和落实情况良好,绝大多数教师都能适应,他们支持和赞同“双减”政策,并对这一政策的作用和效果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这充分说明,“双减”工作得人心、合民意,必须不折不扣地向纵深推进。但调查中也发现一些不足和困难,应引起重视并努力加以解决。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文件、图文手册、媒体报道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实施“双减”的目的、意义、要求、任务和主要举措,推广“双减”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提高包括教师、家长在内的全社会民众对“双减”政策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宣传的重点对象是教师和家长。对于教师,他们总体上是赞成和支持“双减”政策的,但在调查中发现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对提高基础作业比重、降低考试难度、取消重点班等问题仍有不同的认识。这就要求要进一步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在认识“双减”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做好“双减”工作。对于家长,调研发现:近六成的家长担心“双减”实施后重素质轻分数,会使学生不适应未来的升学压力;四成左右家长不知道如何安排孩子的空闲时间,担心学科类培训从明处转到地下反而增加家庭的教育支出,导致基础差的孩子想提高成绩却找不到办法等等。这就要求在宣传时,除了解释清楚“双减”的主要做法、达成目标和意义作用外,还要多渠道积极宣传典型案例经验和相关配套保障,以实际成效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消除顾虑、主动支持“双减”工作。

2.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提升教育质量 本调查显示,调研学校在降低考试和作业难度、提高基础作业比重、分层布置作业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相对较小,“双减”的“量变”大于“质变”;学校没有或很难实施弹性工作制,教师负担增加;不少教师和家长担心“双减”对学生学习成绩难以产生积极影响。这些问题都要求,“双减”的实施一定要聚焦学校主阵地,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首先,学校要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作业设计能力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双减”提质增效。学校一方面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课标研读、教材分析、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交流、课例研讨等丰富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提升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方面的能力,以有效的教促进有效的学,推动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学校还应把作业设计能力作为教师的基本功,通过加强教师团队的沟通协作、通过系统化设计和制度保障等举措,落实作业的减量增效。通过制订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以及组织培训、竞赛、作业主题式集体备课等活动,引导教师关注和重视作业设计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作业在精准分析学情、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次,要以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和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为目标,统筹利用社会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校要充分挖掘校内外人力和资源优势,特别是发挥好退休教师和有教育情怀的志愿者的作用,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联合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公益组织、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等,协同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美育、科创、劳动实践等社团活动,丰富以学校为主体的课后服务供给。同时,学校还要注意把课后服务与教育教学一体设计、整体推进,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足学好,不仅要指导学生完成好作业,强化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答疑,而且还要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更好地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

3.实施科学测评,确保“双减”落地生根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必须通过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导向,达到更全面而综合地评估整个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育活动、教育过程与教育成效的目的。

第一,教师评价是推进“双减”的重要保障,评价内容应体现“双减”要求。首先,用“五育并举”的新质量观引领教师评价。在德能勤绩评价框架的基础上,降低学生考试成绩、升学情况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重视教师在立德树人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上的努力与成就,并将基础性与个性化作业设计能力、课后服务的辅导能力、学生增值性发展等体现“双减”核心思想的要求纳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案,衡量教师教育效能。其次,要探讨简捷、高效、客观、能有效引领教师发展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应注重分析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和能力提升前景,强调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强化对教师工作的反馈指导与人文关怀。

第二,发挥考试评价在诊断、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全面深化考试制度改革。一方面,开展命题评估,探索命题改革。在涉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考试命题中,增加对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等能力的考核,融合对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考核,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机制,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另一方面,改变对中高考统一考试的过度依赖,推进教学、考试、招生一体化改革。重视对教学、考试和招生这三个环节沟通、衔接方式的统筹研究和实践改进,稳妥推进考试内容改革、招生改革与高中教育改革的协调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学校双减工作存在的问题篇三

“双减”工作是以x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生态的关键举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中小学生作业负担明显减轻,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拥护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执行还不彻底。选择在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学校学习是学生、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期盼,而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是学生升学的重要因素,在当前高考政策下,考不上高中的学生要向中职学校分流,使中小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学校虽然执行了政策,但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部分老师在减少作业布置量方面动力不足;
个别家长为了提高孩子考试成绩,仍然要求老师多布置作业;
部分学生为提高考试成绩,主动做课外作业。这使得“双减”政策的执行并不彻底。

二是课后教师服务质量还需提升。“双减”政策中着重提到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但当前部分学校参与课后服务的人员结构配置以学科类教师为主,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高质量做好课后服务的要求。同时,老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后,对课后服务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专业性也有一定差距,农村学校问题尤为突出,部分老师兼任多门课程,后服务存在专业性不强、服务内容不丰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

三是广大教师负担过重。“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学校、学生和家长产生了深刻影响,教师既是此次改革任务的承担者,也是改革带来的压力和后续效应的承受者。随着课后服务的全面实施,教师的工作负担明显增加,教师实际用于备课、读书、研究教育教学的时间少了,许多学校将教研会、政治学习等都会安排在晚上或者下午六点以后,使得广大教师教学负担过重。

四是部分家长焦虑不减。“双减”政策出台以来,中小学生的负担明显减轻,但家长的焦虑并未随着政策的出台而减轻,在某些方面反而有进一步加剧的倾向。一部分家长担忧,在作业量减少,小学一二年级甚至没有书面作业、没有纸笔考试的情况下,孩子能不能学好。也有家长担忧,当培训机构被大量取缔,“想给孩子报个班”都难的时候,孩子该如何应对高考。因而,“双减”政策在缓解家长们原有的焦虑的同时,也给家长们带来了新的焦虑点。

二、对策建议

一是转变教学方式。不断加强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执行力度,使每个学校认识到“双减”政策是促进教育公平、维护教育生态的有力举措,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根据《意见》要求,理设计作业量,提高作业布置质量,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根据不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要不断在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上下功夫,帮助学生高效率巩固知识。

二是优化师资配置。探索实行教师动态核编制度,补齐补足教师岗位编制,在教师招聘时,设置更多素质教育老师岗位,从源头保障师资力量。要加大“全科教师”培养,针对农村中小学,实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定期开展城市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教师交流,在学区内实行教师“走教制度”,加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另外,聘请专业人员参与学校工作,探索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让校外培训机构为学校提供规范优质的课后服务。

三是完善配套政策。建立教师“弹性上下班”和“课后服务补助”制度。在教师完成固定的工作时长、规定的工作任务和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教师休假,课后服务应设立ab岗制度,方便教师应急调整时间。建立专项资金薪酬和奖励机制,进一步明确规定教师每课时补助标准的区间范围,不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确保课后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要加强培训监管力度。要常态化把控教培机构动态,对可能影响“双减”政策落实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不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资质,积极引导教培机构转型,加大对机构和校外培训老师审批力度,要加大对私教和“一对一”等隐形变异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让教育回归校园、返璞归真。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双减”政策宣传力度,不断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学校要牢牢扛好“双减”政策落实的主体责任,不断改善学校资源供给,让学生在校内教育中“吃饱吃好”,结合“双减”后学生学习内容和时间的变化,组织开展体育锻炼、学农实践等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爱好,让更多孩子在减负担的同时增长知识、兴趣和能力。家庭方面要树立适当的教育期望,给孩子一个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从培训班、作业堆里解放出来,参加更多意趣盎然的课外实践。家长需要从突破认知、提升能力等方面努力,从根源上缓解自身的教育焦虑。社会方面要建立多维度的支持体系,为学生提供多种社会实践场所,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开发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家庭教育培训工作,为孩子规划适合的成才道路。


学校双减工作存在的问题篇四

;

学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xx---20xx学年度,区进修校党总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根据《2015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安排,带领组织各党支党员干部和党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积极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学校建设、改革、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工作取得了新成就,学校发展呈现新局面。

一、深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党总支所属各支部认真抓好了党员的学习教育。

按照区委教育工委要求,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委会、区委一届五次六次全委会精神,重点学习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报告、区委一届五次全会报告、区政府办《关于印发重庆市大足区“三名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区政府《关于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各党支部采取了多种方式,组织党员认真研读文件文本,并结合工作实际,抓好了贯彻落实。

二、全力组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按照上级部署,党总支从今年2月底开始全面组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校工作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工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平稳顺利推进。

(一)按照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负责落实全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确定活动主题,创新自选动作。

1.在区委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区教师进修学校实际,确定了以“提高教育科研、师资培训质量,服务全区教育”这样一个主题,以“开展多层次、多专题教师项目培训;发挥教学评价的促进作用,启动创建大足区教师进修学院工作”为载体。

2.坚持“五个结合”。即坚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坚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相结合;坚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区进修校教师素质提升行动相结合;坚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与今年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相结合;坚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促进教师进修校党员干部、教师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相结合。做到活动与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两手抓。着力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关键环节。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会暨县区党委书记述职评议大会精神,扎实做好卫生计生系统基层党建工作存在问题整改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书记火荣贵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会暨县区党委书记述职评议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抓好基层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强化责任担当,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卫生计生行业党建工作全过程,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有力有效开展,为推动全市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缺乏创新思路和举措,调研不够,办法不多,教育引导和督促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

整改措施:

1.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理念,党委成员带头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工作、指导实践,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科学处理抓党建与抓发展的辩证关系,自觉加强党建理论、业务学习思考,把抓基层党建作为党组织书记的首要职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每两月至少开展1次专

相关热词搜索:;

学校双减工作存在的问题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加大“双减”政策宣传力度,不断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学校要牢牢扛好“双减”政策落实的主体责任,不断改善学校资源供给,让学生在校内教育中“吃饱吃好”,结合“双减”后学生学习内容和时间的变化,组织开展体育锻炼、学农实践等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爱好,让更多孩子在减负担的同时增长知识、兴趣和能力。家庭方面要树立适当的教育期望,给孩子一个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从培训班、作业堆里解放出来,参加更多意趣盎然的课外实践。家长需要从突破认知、提升能力等方面努力,从根源上缓解自身的教育焦虑。社会方面要建立多维度的支持体系,为学生提供多种社会实践场所,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开发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家庭教育培训工作,为孩子规划适合的成才道路。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最新学校双减工作存在的问题(精选5篇) 文件夹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