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环节,导入揭题
本环节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像唱戏的开头锣鼓,未开场先叫座,这样才能抓住孩子们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课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这是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导课方法。开门见山具有简洁明快、省时高效的特点。
2.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看,教材中单元与单元之间,课文与课文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运用旧知识为新授知识引路,设计出既能联系旧知,又能提示新知的导语。(例如: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首次以剧本的形式出现在课本中,到了六年级上册学习《负荆请罪》一课时,就可以用学生已经知道的剧本知识导入。)这样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进入了新知识,真可谓“一举两得”。
3.分析课题,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可见理解了题目,就能理解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师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分析课题,抓住文章的主旨,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种释题导入法不仅让学生了解了题目的意思,同时对课文内容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4.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可以利用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心里特点,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的知识领域,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这是老师们平常用的最多的形式,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听音乐、看视频、交流资料等多种方法,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为之动情,产生共鸣为新课的展开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诺贝尔》一课的导课采用的是交流资料的方法。)
二、我们在平常的导课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导课要有针对性
导课设计必须针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目进行,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将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学等。
2.导课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基本动力,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中。
3.导课要有简洁性
导课要设计短小精悍、简洁明了,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当然,教有法而无定法。导课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的模式,除了上述几种以外,还可以列举出很多种。但是无论那种方法,都应该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导课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教学重难点,以灵活机动的形式导入新课,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二环节,检查预习
本环节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些学生对课前预习认识不够,认为预习课文只是老师布置作业的一种形式,只要把课文读两遍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学生若能做好课前预习,那么在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教师不再重复讲述,将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提高学习效率。而且长期坚持,还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1.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就要借助预习卡。(出示预习卡,讲解预习卡的使用办法)
可能有的老师要说了,我们学校没有这个条件让全校的学生每篇课文都用预习卡,这也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但咱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庭作业本上按照这样的步骤一步一步完成,效果也是一样的。关键看老师们的检查能否落到实处,如果老师们每课都能认真检查,及时反馈的话,学生的预习也会卓有成效。
2.课堂上检查预习的方式共有两种:
第一种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目的是将字词的认识、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的概括等简单知识点在组内解决,然后集中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到老师处,以便老师抓住重点和难点,直接展开教学。
第二种是老师课前收齐统一批改。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或出现的闪光点,以便课堂上及时纠正和表扬。(举例:济南教学能手验收中一位教师的做法)
第三环节,精读感悟
本环节主要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多层次的读,用心研读课文,品词析句,深入感悟作者情感。
一般步骤是:
1.教师从全文入手精心选择切入点,找准主线问题。2.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主线问题,默读全文或重点段落。3.圈划相关语句,并将感悟和体会做批注。4.小组或同桌讨论,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 5.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在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引导学生重视多读,注意每次读的目的性,方法的科学性、多样性(如默读、朗读、指读、练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引导学生把读书和思考相结合,摒弃表面形式上的热热闹闹。
第二,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重点词、句或难理解的词、句,方法有: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要避免烦琐分析。
第三,三年级开始要求逐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表达方法。学生的认识一般由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逐步深入;三者之间又互相联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统一体,因此设计问题时可以考虑合理整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四,适当挖掘课文创新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其中切入点的选择和主线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
切入点:亦称“突破口”,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入手处.好的切入点,应当是课文思想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和篇章结构的聚散点.由这一点可以向课文各部分发散、辐射,课文各部分也可以向这一点聚拢、集中。切入点找准了,主线问题就自然而生,因为二者是密不可分、互相依托的。
高明的作家总是精心设计题目,用来揭示中心,交待写作对象,提出论点问题,提示行文线索以至结构思路等。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例如:《黄山奇松》)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
二是从课文的重点词切入
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一到两个重点词,而课文内容也大多围绕重点词展开,(例如:《青海高原一株柳》)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直接切入课文的重点段,指导学生潜心阅读、层层深入地探究,高效地理解课文重点。
三是从课文的重点句切入
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不仅概括主要内容,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因此,以中心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例如:《黄果树瀑布》)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四是从课文的重点段切入(同重点句一起讲)
五是从课后问题入手(例如:《詹天佑》课后题: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云雀的心愿》课后题: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选择教学切入点也需注意:
一、切口要小巧,视野要宏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往往切点越小,越能体现作者别具机杼的匠心,越能激发学生研讨交流的兴趣,越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
二、要透辟深刻,切点中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师生研读全文的一个突破口,这个切入点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有一定的深度。否则切而不入,事倍功半,甚至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歧路,弄巧成拙。
同一篇文章,可以选择不用的切入点,可以设计不同的主线。但不论是从哪一个角度设计的,都应该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四、拓展升华
不管哪种练习都要保证必要的运用时间,以便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活动。还要注意年龄特点,逐步提高要求。
五、作业布置
第一,要保证合理的作业时间,以便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更多的课外阅读。第二,注意年龄特点和学生水平不同,可以分层设置。
第三,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以及口语表达作业等,穿插进行,形式应更加多样。
说明:作为一种模式,我们尽可能完整地展现语文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但课时的安排,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方法和过程的选择,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确定,力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追求高效、扎实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求真务实促发展、和谐创新图生存的社会大环境下,我校语文教研工作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一)认真学习,大胆实践,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实验。
1、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要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多评议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和朗读作用的发挥。课改年级要在上学期实验的基础上继续认真扎实地开展小班化探索实践,注意积累典型课案和经验。
2、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集体备课,互帮互学,在课堂教学上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方法灵活多变,重难点突出,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3、加强课题研究。本学期继续开展“尝试教学”的课题研究。本组教师要在总课题的引领下,积极开展个人课题的研究,争取多出成绩。
4、加强课改过程管理。本组教师要积极切磋教法学法,积极上好课改实践课、研究课,开展评课交流,及时反思、提炼和总结经验。同时要努力将教研组建设为学习型组织,重视组内和组际之间的团队学习和合作学习,加强教研组信息化建设步伐,整体促进教研组业务水平的提高,争创学校先进教研组。
1、继续规范和加强教学工作。要加强管理,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备课应注意备学生,做到目中有人,留有一定弹性。作业练习要基础性跟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合理搭配,本学期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就以上要求及时调研、指导、服务。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要将语文教学质量追求分解到每一课每一单元的评价上,减少或消除错误积累。要控制期末复习时间,提倡期中调研分析,特别重视提优补差工作。
(三)加大力度,催长骨干,积极推进名师工程。
1.加强教师的培训。教研组将在教导处指导下定期开展多层次的校本培训,切实转变教师观念,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结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同时,组织教师配合学校创建学习型校园,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着,完成50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听四场专题讲座,写一篇心得体会;在教研组活动中作一次读书介绍等。
2、重视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跟踪培养和使用工作,注意做好推荐开课、讲学培训、外出参观学习、课题研究参与等催长活动。同时也要重视发挥非骨干、非青年教师在语文课改中不可低估的作用,注意教师的均衡性发展,落实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3.认真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优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提供更多的机会。本学期将组织进行赛课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上出一堂好课,并请学校领导、专家进行组织评优。
第一周:配合学校做好期初语文教学工作的检查。
第二周:制定计划,学习学校工作计划精神。
第四周:集体备课教学随笔或教学模式的探讨与交流。
第五周:开展中高年级作文比赛活动。
第六周:开展低年级写字比赛活动。
第七周:优秀教学案例评比。
第八周:开展演讲比赛活动。
第九周:尝试教学论文评比。
第十周:期中业务检查及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开展电教评优课活动。
第十二周:班级管理随笔评比。
第十三周:中青年教师小班化教育成果展。
第十四周:进行说课评比活动。
第十五周:1、进行课改研讨课活动。2、开展朗读比赛活动。
第十六周:优秀教案评比。
第十七周:中青年教师课件制作评比。
第十八周:中高年级手抄报评比。
第十九周:做好本年度教研工作总结,迎接镇质量检测。
第二十周:期终考试。
赵老师来我校讲课,听了她这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听完后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她语文课堂的情趣化、生活化、艺术化。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有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她的语言亲切和蔼,字正腔圆。
二、积极倡导“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和谐统一。在提倡感悟体验的同时又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积累了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
老师还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语文课应当成为儿童创造力驰骋的广阔天地。学生的想象力需要保护,创造力需要培养,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
1、大声自读,读通课文;
2、分段朗读,检查自学;
3、快速览读,概括内容;
4、小声自读,画出最感动的语句。由品赏朗读到领悟情感自然水到渠成。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赵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如她紧紧抓住关键字、词和语,步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四、评价语言的收获
老师们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我记下了这些美丽的语言:没关系,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你最聪明,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别说孩子了,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有人曾说:“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添满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成了点燃火把的人,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点燃了学生想象的火花;给阅读教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但我最大的心愿是“能够让孩子们喜欢我的课”。
以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全面落实校本教育,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扎实推进有效教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打造语文优质课堂。
本教研组共有六位老师,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左右,是一支比较年轻的教研队伍。
1、常规教学:深入有效地开展教学常规工作,加强和完善教学常规检查,切实提高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考核五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参与中心校组织的三名工程。
九月份:
1、制订个人教学计划。
2、组长制定小学语文教研组计划。
3、组织组内教师互相听课,并认真评课,写好记录。
十月份:
1、检查教案和作业,指出优缺点。
2、两位老师参与学区组织的名课比赛。
3、中高年级办黑板报。
十一月
组织期中考试, 改卷 并写出试卷分析。
十二月份
教案作业检查,并评出优秀人员。
元月份:
1、制订复习计划,上好复习课。
2、期末考试。
3、教研组交流总结。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问题为动力,以课题为载体,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继续以深化课堂和教学改革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各年级备课组为依托,充分发挥教研组,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扎实有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究,重点探讨作文教学模式与方法,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1、营造快乐课堂教学,让学生快乐学习、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2、全体老师争优秀示范教师,推出2名优秀示范教师,1名师专家老师,打造芦外小学语文品牌。
3、创低年级特色课堂教学,1—2年级学生识字量达20xx字以上;中高年级继续抓好新课堂,搞高阅读量,一学期阅读达20xx0字,每日一记,每周累计写作1000字。
4、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学校规定的各种常规工作。
5、创建“优秀教研组”,切实加强学科组教学研究,提高学科组教学研究能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争取好成绩,争当优秀教研组。
我校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二年。一年来,我校课程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让课程改革更加深入,我们善于总结经验,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具体看语文教学是不是体现了语文的本质与规律,在新学期里,我们要做到备课要精心,上课要认真。
(1)1—3年级创特色教学,继续进行趣味教学,强化直映识字教学。4—6年级以新课堂为主线,探讨作文教学,强化学生表达能力。
(2)举办每周一次的“课改”研讨,对教学中涌现出的好教师,好教法及时交流推广。切实做好每一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做到活动前有中心议题,活动中有记录,活动后有分析,并及时发在内网和外网。
(3)开展三月份新年亮相课“作文教学”、四月份—五月份问“研讨课或开放课”的研究,打造一批“精品课”,为五月份的教学开放日作好准备,把自主教学新课堂推向萍乡,让语文教学走过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使语文课堂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回归语文本色,理出清新朴实的面貌。
2、加强教研组常规管理,构建“学习型教研组”。
加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各种形式对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复习考试,质量分析等各个环节全程关注。
(1)各教师认真拟定好教学计划和辅导学生的计划。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惯培养,做好辅优补差的工作。
(2)备课要充分,目标要明确;上课要认真,方法要灵活;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讲求效果,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
(3)挖掘教材的精髓,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新境界。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利用本校每周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时间,加强各年级备课组的管理,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设好语文学科资源,为教学提供有效的资源共享,由备课组制定分组备课,其他教师进行修改补充,制定电子教案。
(4)充分利用集体备课,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新境界,挖掘教材的精髓,集思广义,进行教研活动,把课文吃透、吃准、吃精。使课堂变成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充满问题探索的课堂,充满语文魅力的课堂,充满教学智慧的课堂。
(5)每人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同时做好听课记录及听后反思。
(6)养成多看书,看好书的习惯,多参加校内外的专题讲座、教材培训、教学交流和观摩等活动。
(7)抓好学生的书写工整,提出练字要求:
a、1~2年级铅笔字,3~6年级白板字钢笔字。
b、具体练字时间:晚自习是语文和数学课前的晚读时间。
c、教研组、备课组可组织练字活动比赛促使这项工作的进行。
3、掀起我校“乐于读课外书,乐于写作,乐于写规范字”新的高潮。
4、强化青年教师专业水平,使教师教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近几年,我校青年教师进步迅速,通过上学期的青年教师优质课大奖赛,我校选拔出一批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能熟练驾驭教材的中青年教师,发挥这些教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
(1)把优秀课堂教学、优秀教学经验在我校教师中推广。
(2)及时把优秀教学设计,典型案例、优秀教学随笔、教学故事上传教研网上,让更多的教师提出宝贵的意见,使他们的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5、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积极向报刊投稿。完成学校发布给外网的作文任务。
6、各备课组精心组织“每月一次”语文活动。
1、四五六年级检查:
(1)语文练习册。
(3)导学稿。
(4)每周一篇周记或者学生日记。
2、二、三年级检查:
(1)语文练习册。
(3)生字抄写。
3、一年级检查:
(1)语文练习册。
(2)生字抄写以及造句本。
本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教育部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立足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研工作以校本为中心,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二、工作目标
(一)学好理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1、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通读一、二本理论专著。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透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2、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动态和语文教改趋势,开拓视野拓宽语文改革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语文教学“内功”。
3、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并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学习重点,讲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二)狠抓常规,改革教学,提高效率
1、对照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新颖、活泼、开放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潜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坚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研究和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努力促使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常规调研,确保减负增效。青年老师每学期每人至少上一节教研课,教研组成员,非特殊原因,尽量参加,课后,及时评课。
(三)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素养
语文教学应当在教给语言知识的同时,着重于引导应用,培养学生的言语潜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及时转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应变潜力和创新潜力。为此,我们要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培养青年教师,促其健康成长
青年教师是我们语文教研组的中坚力量,而教研组、备课组正是培养新教师的主阵地。各语文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资料共享,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尤其是使新教师能尽快提高、成熟,使青年教师发挥他们的主动力。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根据班级实际,制订好语文教学计划。2、进一步抓好学习规范养成性教育。3、第一次教研活动,讨论并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4、学生诗歌朗诵比赛。5、进行月考。
十月份
1、学生写字比赛。
2、群众备课的听课、评课活动。3、学生作业检查,评比。4、学生班级内朗读比赛。5、组内教师互听课、评课活动。6、进行月考。
十一月份
1、学生班级间课文朗诵比赛。2、组内教师互听课、评课活动。
3、讨论期中全面素质评估事项,期中检查。4、群众备课听课、评课活动。
十二月份
1、群众备课。2、“一课多上”,组内教师互听课、评课活动。3、组内老师专题座谈会。4、课外阅读知识竞赛。5、进行月考。
一、月份
1、制定复习计划。2、教研组整理活动资料,撰写工作总结。3、教研组上交工作总结。4、组织学生期末考试。5、期末试卷分析。
第一环节,导入揭题
本环节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像唱戏的开头锣鼓,未开场先叫座,这样才能抓住孩子们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课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这是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导课方法。开门见山具有简洁明快、省时高效的特点。
2.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看,教材中单元与单元之间,课文与课文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运用旧知识为新授知识引路,设计出既能联系旧知,又能提示新知的导语。(例如: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首次以剧本的形式出现在课本中,到了六年级上册学习《负荆请罪》一课时,就可以用学生已经知道的剧本知识导入。)这样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进入了新知识,真可谓“一举两得”。
3.分析课题,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可见理解了题目,就能理解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师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分析课题,抓住文章的主旨,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种释题导入法不仅让学生了解了题目的意思,同时对课文内容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4.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可以利用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心里特点,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的知识领域,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这是老师们平常用的最多的形式,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听音乐、看视频、交流资料等多种方法,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为之动情,产生共鸣为新课的展开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诺贝尔》一课的导课采用的是交流资料的方法。)
二、我们在平常的导课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导课要有针对性
导课设计必须针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目进行,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将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学等。
2.导课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基本动力,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中。
3.导课要有简洁性
导课要设计短小精悍、简洁明了,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当然,教有法而无定法。导课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的模式,除了上述几种以外,还可以列举出很多种。但是无论那种方法,都应该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导课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教学重难点,以灵活机动的形式导入新课,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二环节,检查预习
本环节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些学生对课前预习认识不够,认为预习课文只是老师布置作业的一种形式,只要把课文读两遍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学生若能做好课前预习,那么在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教师不再重复讲述,将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提高学习效率。而且长期坚持,还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1.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就要借助预习卡。(出示预习卡,讲解预习卡的使用办法)
可能有的老师要说了,我们学校没有这个条件让全校的学生每篇课文都用预习卡,这也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但咱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庭作业本上按照这样的步骤一步一步完成,效果也是一样的。关键看老师们的检查能否落到实处,如果老师们每课都能认真检查,及时反馈的话,学生的预习也会卓有成效。
2.课堂上检查预习的方式共有两种:
第一种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目的是将字词的认识、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的概括等简单知识点在组内解决,然后集中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到老师处,以便老师抓住重点和难点,直接展开教学。
第二种是老师课前收齐统一批改。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或出现的闪光点,以便课堂上及时纠正和表扬。(举例:济南教学能手验收中一位教师的做法)
第三环节,精读感悟
本环节主要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多层次的读,用心研读课文,品词析句,深入感悟作者情感。
一般步骤是:
1.教师从全文入手精心选择切入点,找准主线问题。2.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主线问题,默读全文或重点段落。3.圈划相关语句,并将感悟和体会做批注。4.小组或同桌讨论,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 5.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在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引导学生重视多读,注意每次读的目的性,方法的科学性、多样性(如默读、朗读、指读、练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引导学生把读书和思考相结合,摒弃表面形式上的热热闹闹。
第二,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重点词、句或难理解的词、句,方法有: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要避免烦琐分析。
第三,三年级开始要求逐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表达方法。学生的认识一般由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逐步深入;三者之间又互相联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统一体,因此设计问题时可以考虑合理整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四,适当挖掘课文创新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其中切入点的选择和主线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
切入点:亦称“突破口”,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入手处.好的切入点,应当是课文思想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和篇章结构的聚散点.由这一点可以向课文各部分发散、辐射,课文各部分也可以向这一点聚拢、集中。切入点找准了,主线问题就自然而生,因为二者是密不可分、互相依托的。
高明的作家总是精心设计题目,用来揭示中心,交待写作对象,提出论点问题,提示行文线索以至结构思路等。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例如:《黄山奇松》)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
二是从课文的重点词切入
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一到两个重点词,而课文内容也大多围绕重点词展开,(例如:《青海高原一株柳》)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直接切入课文的重点段,指导学生潜心阅读、层层深入地探究,高效地理解课文重点。
三是从课文的重点句切入
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不仅概括主要内容,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因此,以中心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例如:《黄果树瀑布》)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四是从课文的重点段切入(同重点句一起讲)
五是从课后问题入手(例如:《詹天佑》课后题: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云雀的心愿》课后题: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选择教学切入点也需注意:
一、切口要小巧,视野要宏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往往切点越小,越能体现作者别具机杼的匠心,越能激发学生研讨交流的兴趣,越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
二、要透辟深刻,切点中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师生研读全文的一个突破口,这个切入点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有一定的深度。否则切而不入,事倍功半,甚至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歧路,弄巧成拙。
同一篇文章,可以选择不用的切入点,可以设计不同的主线。但不论是从哪一个角度设计的,都应该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四、拓展升华
不管哪种练习都要保证必要的运用时间,以便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活动。还要注意年龄特点,逐步提高要求。
五、作业布置
第一,要保证合理的作业时间,以便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更多的课外阅读。第二,注意年龄特点和学生水平不同,可以分层设置。
第三,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以及口语表达作业等,穿插进行,形式应更加多样。
说明:作为一种模式,我们尽可能完整地展现语文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但课时的安排,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方法和过程的选择,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确定,力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追求高效、扎实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