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国家aaaa级景点---黔阳古城,开始了期盼已久的研学之旅。
首先,我们来到了古色古香的前养成城内。听导游说,青石板路上的铜钱石板预意着百财归来,只要水流进板缝里,那户人家就会发大财。这和现在的路面真是天壤之别!我感叹着古建筑的精妙。
我们走过了西正街、南正街、北正街,我发现这些路交叉的地方都是“丁字形”的。我正想着是这么一回事?导游的解说就传到了耳边:“你们有发现这些路口都是丁字形的吗?因为湘西这边土匪比较多,那是为了防御敌人,丁字路口是最合适的。如果敌人从某一方进来,我们就能在另外两条道上夹击。”我仿佛看见了古城百姓防守保卫家园的情景,老祖宗可真有智慧!
接着,我们来到了这次研学活动的重点———芙蓉楼。即使过了几千几百年,大门上的图文仍然依稀可见:有奔腾的龙、挺立的鹤、幽静的船……而且这些都是用糯米一层层制成的,真是别具一格!进入芙蓉楼里,我们望见了王昌龄的画像,他的眼睛半睁半合,不管从什么角度看好像都在看着我们似的,让我感叹中难过古代画技的高超。这里景色很美,难怪王昌龄喜欢待在这里思念着远方的亲朋好友。
我们又转移到芙蓉楼的后面的门,这里有一棵灵验的许愿树,我诚心诚意地写下了自己的心愿:考上心仪的中学,交到合适的朋友,遇见想遇见的人。我满怀下午地把那飘扬的寄托着我心愿的红丝带绑在了郁郁葱葱的树枝上,我看着它,好像看见了我的梦想已悄然起航。
下午我们先来到剪纸馆向剪纸传承人学习技艺。只见秦叔叔咔咔两三刀,红纸就变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真是“高手在民间”啊!随后秦叔叔手把手开始教我们剪花,好吧,通过我的不懈努力,勉强也剪出了一朵看起来丑丑的窗花。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登上了返程的大巴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黔阳古城。
期待已久的西双版纳之旅终于如期而至。
走在雨林小道上,呼吸着潮湿幽香的空气,很是惬意。第一次在热带雨林里行走,形态各异的高大深绿植物,还有各种奇怪的自然现象和物种从书本中跃然到现实中:植物弱肉强食的绞杀现象、蝴蝶的拟态、老茎生花、老茎结果、大板根、滴水叶尖……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我印象最深的是搭建在望天树间的“空中走廊”。据导游介绍,空中走廊总长500米,最高处达36米,在空中蜿蜒曲折,像一条长龙盘旋在林间。走廊仅容得下一个人走过,再没法容下第二个人,即使是稍微胖些的人,也只能侧着身子过去。
我走在爸爸妈妈中间,一会儿在“走廊”上蹦蹦跳跳,要不是妈妈制止我,我会一直蹦到走完这条“走廊”为止,走廊摇摇晃晃的,别提有多刺激;一会儿在“走廊”上东张西望,观察这传说中神秘的热带雨林;一会儿转过身去,摆个pose,让爸爸帮我记录下这好玩刺激的空中冒险。站得高,望得远,从高空俯视整个热带雨林,景物一览无余,我觉得自己就像小鸟一样,栖息在枝头。热带雨林在我脚下,呈现出另一种美丽和奇妙。我坐在高高的树冠上,美美地享受着,大口大口呼吸着,特别悠然自得。
西双版纳之旅,让我领略到了祖国西南边境的美丽风光,清新的空气,幽雅的环境;同时也见识到了不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民族特色。
眼看研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盼望可谓是望眼欲穿。
终于,到了研学的那天。清晨下了一场大雨,给计划上出现了一丝失误。不过老天开眼,一会便停了雨。
同学们陆续坐上了大巴车,车子开动了。上了高速以后,两边的景象飞一般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车子行驶一个小时后,到达了目的地。
导游带我们去往了王昌龄的家,介绍了王昌龄的历史背景。那首《芙蓉楼送辛渐》就为王昌龄所作;我们接着在导师带领下,来到了享有“文圣”之称的孔子庙。我们纷纷鞠躬作揖,听导师讲解孔子的伟大胸怀。
中午在餐馆内吃中饭,伙食可好了,十人为一组,做到了光盘行动。
下午便是剪纸和拓印,让我们深刻感受了民间手工艺术的乐趣。令我们收益匪浅。
临近归来,全校拍了一张合影照。
坐着来时的车,又踏上了归途。
此行黔阳古城,让我有些意外,他的美,他的安宁,冷静,让我心情愉悦,收获颇丰。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踏上了由北国开往南京的列车。列车犹如巨龙一般穿梭于山川河流之间,把游者的心带向远方!
南京,一个我日思夜想的地方,憧憬着南京的繁华与喧嚣;期待着亲手抚摸六百多年的明长城;计划亲身登上阅江楼,近观围绕南京城的秦淮河,远望那宽阔的长江。
22日上午九时,当列车跨越长江大桥,我兴奋起来,稍有平静的内心又喧嚣起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孩子,终于了却了“梦回长江”的心愿。就这样,我轻轻的走进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犹如一个可爱的孩子,张开双臂热情的欢迎我们。
轻轻的踏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深情的注视着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像,仔细的观看那些珍贵的图文资料,用心聆听着导游的细致讲解,心中仿佛被什么东西莫名的触动一下下。自己反复告诫自己,这场刻苦铭心的惨痛经历不应忘记,要时刻警醒落后就是挨打的古语。怀着压抑,悲痛的心情走出纪念馆,蓦然回首,深深鞠三次躬,代表我敬佩、爱戴之情。
走在南京的马路上,呼吸着南京的空气,感受着南京人们的温婉细致,仿佛自己已不是一个粗矿豪放的北方之人,自己完全融入于南京这所集荣辱、繁华、变迁的伟大城市之中。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听着名字浪漫极了,看着美艳极了,可它们历经沧桑,一路从民国走到了今天。秦淮河畔缠绕在南京城之中,使南京多了一丝胭粉香气,多了一份古色古香的味道。
一个集体的旅行,总能听得欢声笑语,高亢嘹亮的北方话与温柔婉转的南方语音融合于一体,别有一番风味,好不活泼热闹啊!
暮至十分,走进夫子庙,感受着被秦淮灯光所点亮的二龙戏珠,看见璀璨星光照耀下的秦淮河水,真想租一龙舟,游于河上,欣赏着各式花灯,聆听各种小曲,心中好不惬意。这不仅是一时的享受,而是几百年留下的一种文化记忆。饥肠辘辘的我,找到精致的金陵美食,那名满中华的鸭血粉丝汤、细嫩的盐水鸭、刚出屉的金陵灌汤包等各式各样的美食让我大饱口福。同时,也让我在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不得不敬佩中华饮食的博大精深。
登上阅江楼,真的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深刻真谛。向远眺望,长江犹如一条巨龙,静静地卧盘于此,长江大桥矗立之上,沟通着四面八方的人们;俯瞰,高楼大厦平地而起,象征着现代化的大都市;平视,老虎山被郁郁葱葱的松柏之树还有叫不上名字的植物覆盖着。好羡慕南京的人们能和花草树木、鸟儿相伴,宛如生活在大自然之中。
一周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了,南京给了我一份盛大的旅行礼物。站立于南京站,看着眼前的繁华景象,我想把我心底的那份爱作为回报南京的礼物留个她,感谢南京接纳我!
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初到南京熙熙攘攘的人群告诉我,这将是我接下来要奋斗和生活的地方。初到这里也快两周了,这里的一切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可怕,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也初步的了解了南京这座城市,浅浅适应了生活。如今在这座新的城市,新的工作岗位上我早就做好了面对一切困难的准备。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胜任这份工作,并用实际行动做出最好的结果。
从北京到南京,从帝都到这个六朝古都,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刚开始的时候多少有些不适应,早晨醒来总以为是在北京,仿佛迈两步就到了熟悉的食堂。刚到这边生活没有那么多的朋友,但是想到有领导和同事的庇护,我将不再害怕。一次偶然的帮助了问路的外地人,让我甚是开心,我想没多久我就会成了半个本地人,也让我很快的喜欢上了这个屹立千年的城市。
这是我第一次来南京,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似的参观,但感受还是颇深的。此行的目的显然不是旅游参观,但坐在车上,心情仍然有掩饰不住的喜悦和兴奋。经过近十个小时的颠簸,长江大桥就在眼前,浩浩的长江就在脚下,多么恢宏的气势!我的心情也犹如江水般汹涌澎湃起来。远远望去,江中的几叶扁舟犹如这磅礴画卷中的点睛之笔:在人与大自然的对抗之中,人类是无所畏惧的;在艰难险阻面前,人类是不会退缩的。
这几天的观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远远的,300000这个黑色的数字就映入眼帘,显得是那么的刺眼,人的心情也不由的沉重起来。自古受儒家思想的熏陶,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竟遭如此大劫,这是中国历史上耻辱的一页,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大悲剧。万人坑里的尸骨在向我们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厚重的哭墙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历史上这惨痛的一幕,无言的300000在警示着我们勿忘国耻,同时也在激励我们奋发图强。“落后就要挨打”,以前是这样,北约炸我大使馆,中美撞击事件都说明以后也会是这样。“发展才是硬道理”,惨痛的经历说明中国必须强大,我们不会侵略他国,但首先我们必须保证我们不会被别人侵略。引用我们的一句老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毕竟,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呈现在我眼前的南京虽然极具现代都市之繁华,可是那一任风雨剥蚀,依然保留下来的古城墙继续默默传递着厚重的中华文化,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朝代的变迁。虽然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后采取儒士朱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后,而兴建了这个所谓“东尽钟山之麓,西阻石头之固,南临北干秦淮贯其中,水依狮子覆舟之山而控湖”固若金汤的城墙,可是大明依然走向了灭亡。留下的只有无言的古城墙让后人敬畏!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站在这个横穿南京的那梦幻般情生情灭的秦淮河畔,看两岸阁楼高高的白色的女儿墙,弯弯的脊头引颈向天,极尽江南宅第格调。可这里确曾是那“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的金粉之地。我始终疑惑,为什么那科举考场—夫子庙就要建在这个地方呢?是为了考验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面对诱惑的能力,还是为了显示“才子佳人”之美说?虽然如今的秦淮河已变成一个如同集会一样的繁杂之所,没有了书中所说的衣香鬓影、夜夜笙歌,但是流淌的秦淮河还在诉说„„曾经多少缠绵悱恻、悲欢离合的故事。粼粼波光中李香君、侯方域的桃花扇隐约闪现,瘦弱的董小宛依门苦苦期待的身影早已成了定格,文人骚客的诗句不断涌现。风起,箫音,琵琶声,丝竹弦管,是否真的是“此曲只应天上有”?而“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凄凉也让我平添了几分伤感。秦淮河,你到底是怎样的一条河啊?让无数游人遐想!
知道钟山,还是来源于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心中一直怀着那切切期盼„目睹钟山风貌。据说在长江上,黄昏斜照下,可以看到钟山和城郭之间隐约现出一股紫色之气,直上天宇。当我置身于钟山之中,就是置身于那茂密的阔叶林中,高大的树木参天蔽日,树叶绿的是那样干净,湖水绿的是那样清澈,鸟而鸣叫的是那么动听,湿润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我闭目深深呼吸,心中充满的都是清新,感觉的是放松后的幸福!这就是“龙蟠虎踞”、“华盖三峰”的风水宝地„钟山?我——虽然不懂的什么风水之说,也没有在长江上看到紫气徐徐,但是我却被钟山秀美深深感动。怪不得明太祖朱元璋,孙中山先生都选在这里修建自己的陵墓。而且古代许多寺院也都隐藏于此,“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照射着那个时代钟山的受到的青睐。时间磨去了那表面的铅华,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厚重和感悟!
南京,有过朝代变迁留下的一种金粉的繁华,也有过文人的鼎盛,亦有过屈辱的眼泪和悲伤,而如今“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游南京,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不仅仅是心情,更多的是一种慢慢的回味!
真是走出山门天地宽!
在此总结自己这近两周的感悟,一方面对南京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这的生活环境也更加适应,另一方面也做好了在这个岗位长期奋斗的觉悟。用实际的行动证明自己,绝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和信任。
南京,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城市。对于这个历史悠久的大城市,旅游心得该怎么写?接下来就跟着本站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南京旅游心得体会吧。
南京记忆。作为一个外省学子来到南京求学,自然少不了时常在这座城里四处走走,让自己慢慢融入这座城市,融入秦淮小曲绕梁、商女亡国叹息的六朝古都——南京。
现在我还清晰记得,入学时刚下南京车站,眼前便是那碧波无际的玄武湖。湖很大很美,已经不能用壮阔形容了。湖对岸是高楼,突然有一种渺远阔大的感觉。这不同于北海,岸上是安详的北京老胡同,也不同于大明湖。到南京,最重要的还是感受它的文化。南京是六朝古都,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从东吴的建业,东晋的建康,到南唐的金陵,明朝的应天府和太平天国的天京,最后到中华民国的南京,这座城市经历了无数的辉煌,繁华与成功,同时在这一个个朝代轰然衰败之际,这座城市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细数南京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我不知道应该将他看做是一个历史洪流中的主角,还是仅仅把他看作是历史的见证者。但无论是什么,无可否认,他都是历经沧桑的,都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
两年的时间里,我匆匆走过这座城市。城南的老门东、夫子庙,秦淮河,再到明城墙、大行宫、中山陵,沿着地铁线一路走来,玄武湖、莫愁湖,走在南京最深处的小巷里,看过民国风格,明清建筑,各个朝代留下的古寺庙。繁忙的新街口,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似乎少了一些停下来的脚步,年轻人朝五晚九的生活将每座城市慢慢同化,只有当你走进南京大排档,听着小曲,吃个盐水鸭时才猛然发现自己身处南京。每座城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城市印迹,我用了两年时间来找寻,越来越发现历史的厚重岂止朝暮间便可寻得。所以今后的时间里,我将继续行走在路上,用心体会这座城市的味道。
在走过的这些地方里,还是有很多值得说说的。首先就城南老门东,也是偶然间和同学一起寻到这个地方的,原因也很简单:南京味道!一颗吃的心一直是很多人不远万里游行的动力,其实也算是我找到城南的动力之一。城南我在20xx年10月中旬去的,秋意渐浓,夜晚还有丝丝凉意,城南作为一处新建设规划的秦淮景区,我们算是前几批的游人,当时里面的部分食铺还没有开张,走进去你几乎能够把南京人生活的细致了解一番,小茶点、胭脂水粉、阁楼小曲,似乎这就是老南京人生活态度,连郭德纲的“德云社”都入住了此地,这是一个慢节奏的生活区,古建筑里时不时出入几个游客,转身一看一群人还在排着队等着烧饼和粥,至于食物的具体名字忘了。如果前来游玩的同学千万不要忘了多往两边走走,因为主街道还是很短的,不足十分钟便会走到尽头,尽头处是南京古城墙。一面城墙似乎阻隔了老南京和现代化的发展,但是晚间的3d灯光秀表演有似乎向来往的游客表明南京是一座活力青春的城市,古代和现代的交杂中,南京,一座值得体会的城市。最近一次前往的地点是南京鸡鸣寺,今年的3月份,在微博上一片宣传之后,我带着对于一道樱花的憧憬去了,结果很失望,今年的樱花没有如期开放,星星点点的花旁围绕着层层人群,拿着相机拍照。此行的目的不是特地来拜访鸡鸣寺,但是最后却满足而归。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之称,现在的人们前往这里,大多数可能和我一样,就是为了看看樱花,进而传言该寺求姻缘很灵验之说,鸡鸣寺历经朝代洗礼,饱含历史沧桑,不是因为这多来的一道樱花而能取代的位子,踏进寺中,虔诚地接过递来的几株香火,我本人却很少烧香拜佛,也不是很信仰,但是我尊重佛寺,尊重每一位虔诚的拜佛人。其中比较让我感动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手持一注香火,跪倒在佛像面前足足有十几分钟,嘴里叨念着,也许是家人健康的美好祝愿吧,这是一种信仰,我同样为之感叹。这让我喜欢上了古寺庙的环境,不同于任何其他地方的感觉,能够让心静下来,只是简单的一份夙愿,祈求身边的家人朋友能够健康平安。
南京的历史与文化又岂能在我的只言片语中一概而尽,很多的地方需要亲身体会,这样才能有自己的感悟,对于南京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也许你会喜欢上这座城市,不因为她的六朝古都,也不因为现代时尚,只是单纯的喜欢!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踏上了由北国开往南京的列车。列车犹如巨龙一般穿梭于山川河流之间,把游者的心带向远方!
南京,一个我日思夜想的地方,憧憬着南京的繁华与喧嚣;期待着亲手抚摸六百多年的明长城;计划亲身登上阅江楼,近观围绕南京城的秦淮河,远望那宽阔的长江。
22日上午九时,当列车跨越长江大桥,我兴奋起来,稍有平静的内心又喧嚣起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孩子,终于了却了“梦回长江”的心愿。就这样,我轻轻的走进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犹如一个可爱的孩子,张开双臂热情的欢迎我们。
轻轻的踏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深情的注视着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像,仔细的观看那些珍贵的图文资料,用心聆听着导游的细致讲解,心中仿佛被什么东西莫名的触动一下下。自己反复告诫自己,这场刻苦铭心的惨痛经历不应忘记,要时刻警醒落后就是挨打的古语。怀着压抑,悲痛的心情走出纪念馆,蓦然回首,深深鞠三次躬,代表我敬佩、爱戴之情。
走在南京的马路上,呼吸着南京的空气,感受着南京人们的温婉细致,仿佛自己已不是一个粗矿豪放的北方之人,自己完全融入于南京这所集荣辱、繁华、变迁的伟大城市之中。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听着名字浪漫极了,看着美艳极了,可它们历经沧桑,一路从民国走到了今天。秦淮河畔缠绕在南京城之中,使南京多了一丝胭粉香气,多了一份古色古香的味道。
一个集体的旅行,总能听得欢声笑语,高亢嘹亮的北方话与温柔婉转的南方语音融合于一体,别有一番风味,好不活泼热闹啊!
暮至十分,走进夫子庙,感受着被秦淮灯光所点亮的二龙戏珠,看见璀璨星光照耀下的秦淮河水,真想租一龙舟,游于河上,欣赏着各式花灯,聆听各种小曲,心中好不惬意。这不仅是一时的享受,而是几百年留下的一种文化记忆。饥肠辘辘的我,找到精致的金陵美食,那名满中华的鸭血粉丝汤、细嫩的盐水鸭、刚出屉的金陵灌汤包等各式各样的美食让我大饱口福。同时,也让我在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不得不敬佩中华饮食的博大精深。
登上阅江楼,真的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深刻真谛。向远眺望,长江犹如一条巨龙,静静地卧盘于此,长江大桥矗立之上,沟通着四面八方的人们;俯瞰,高楼大厦平地而起,象征着现代化的大都市;平视,老虎山被郁郁葱葱的松柏之树还有叫不上名字的植物覆盖着。好羡慕南京的人们能和花草树木、鸟儿相伴,宛如生活在大自然之中。
一周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了,南京给了我一份盛大的旅行礼物。站立于南京站,看着眼前的繁华景象,我想把我心底的那份爱作为回报南京的礼物留个她,感谢南京接纳我!
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初到南京熙熙攘攘的人群告诉我,这将是我接下来要奋斗和生活的地方。初到这里也快两周了,这里的一切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可怕,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也初步的了解了南京这座城市,浅浅适应了生活。如今在这座新的城市,新的工作岗位上我早就做好了面对一切困难的准备。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胜任这份工作,并用实际行动做出最好的结果。
从北京到南京,从帝都到这个六朝古都,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刚开始的时候多少有些不适应,早晨醒来总以为是在北京,仿佛迈两步就到了熟悉的食堂。刚到这边生活没有那么多的朋友,但是想到有领导和同事的庇护,我将不再害怕。一次偶然的帮助了问路的外地人,让我甚是开心,我想没多久我就会成了半个本地人,也让我很快的喜欢上了这个屹立千年的城市。
这是我第一次来南京,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似的参观,但感受还是颇深的。此行的目的显然不是旅游参观,但坐在车上,心情仍然有掩饰不住的喜悦和兴奋。经过近十个小时的颠簸,长江大桥就在眼前,浩浩的长江就在脚下,多么恢宏的气势!我的心情也犹如江水般汹涌澎湃起来。远远望去,江中的几叶扁舟犹如这磅礴画卷中的点睛之笔:在人与大自然的对抗之中,人类是无所畏惧的;在艰难险阻面前,人类是不会退缩的。
这几天的观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远远的,300000这个黑色的数字就映入眼帘,显得是那么的刺眼,人的心情也不由的沉重起来。自古受儒家思想的熏陶,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竟遭如此大劫,这是中国历史上耻辱的一页,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大悲剧。万人坑里的尸骨在向我们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厚重的哭墙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历史上这惨痛的一幕,无言的300000在警示着我们勿忘国耻,同时也在激励我们奋发图强。“落后就要挨打”,以前是这样,北约炸我大使馆,中美撞击事件都说明以后也会是这样。“发展才是硬道理”,惨痛的经历说明中国必须强大,我们不会侵略他国,但首先我们必须保证我们不会被别人侵略。引用我们的一句老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毕竟,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呈现在我眼前的南京虽然极具现代都市之繁华,可是那一任风雨剥蚀,依然保留下来的古城墙继续默默传递着厚重的中华文化,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朝代的变迁。虽然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后采取儒士朱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后,而兴建了这个所谓“东尽钟山之麓,西阻石头之固,南临北干秦淮贯其中,水依狮子覆舟之山而控湖”固若金汤的城墙,可是大明依然走向了灭亡。留下的只有无言的古城墙让后人敬畏!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站在这个横穿南京的那梦幻般情生情灭的秦淮河畔,看两岸阁楼高高的白色的女儿墙,弯弯的脊头引颈向天,极尽江南宅第格调。可这里确曾是那“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的金粉之地。我始终疑惑,为什么那科举考场—夫子庙就要建在这个地方呢?是为了考验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面对诱惑的能力,还是为了显示“才子佳人”之美说?虽然如今的秦淮河已变成一个如同集会一样的繁杂之所,没有了书中所说的衣香鬓影、夜夜笙歌,但是流淌的秦淮河还在诉说„„曾经多少缠绵悱恻、悲欢离合的故事。粼粼波光中李香君、侯方域的桃花扇隐约闪现,瘦弱的董小宛依门苦苦期待的身影早已成了定格,文人骚客的诗句不断涌现。风起,箫音,琵琶声,丝竹弦管,是否真的是“此曲只应天上有”?而“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凄凉也让我平添了几分伤感。秦淮河,你到底是怎样的一条河啊?让无数游人遐想!
知道钟山,还是来源于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心中一直怀着那切切期盼„目睹钟山风貌。据说在长江上,黄昏斜照下,可以看到钟山和城郭之间隐约现出一股紫色之气,直上天宇。当我置身于钟山之中,就是置身于那茂密的阔叶林中,高大的树木参天蔽日,树叶绿的是那样干净,湖水绿的是那样清澈,鸟而鸣叫的是那么动听,湿润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我闭目深深呼吸,心中充满的都是清新,感觉的是放松后的幸福!这就是“龙蟠虎踞”、“华盖三峰”的风水宝地„钟山?我——虽然不懂的什么风水之说,也没有在长江上看到紫气徐徐,但是我却被钟山秀美深深感动。怪不得明太祖朱元璋,孙中山先生都选在这里修建自己的陵墓。而且古代许多寺院也都隐藏于此,“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照射着那个时代钟山的受到的青睐。时间磨去了那表面的铅华,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厚重和感悟!
南京,有过朝代变迁留下的一种金粉的繁华,也有过文人的鼎盛,亦有过屈辱的眼泪和悲伤,而如今“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游南京,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不仅仅是心情,更多的是一种慢慢的回味!
真是走出山门天地宽!
在此总结自己这近两周的感悟,一方面对南京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这的生活环境也更加适应,另一方面也做好了在这个岗位长期奋斗的觉悟。用实际的行动证明自己,绝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