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工程建设事故反思报告 火灾事故反思报告(实用10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工程建设事故反思报告篇一
火灾事故之后的反思回顾我矿6.25发生的那起火灾事故,真是令人惊骇,瞬息之间大火弥漫,浓烟四起。我现在想起来还有些胆战心惊……虽然没有人身事故,但我们也必须把这次事故教训当做血的教训去面对。
从这起事故中不难看出:我们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事故发生后,我们应该怎么想?出了事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从这起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出,事故之所以发生,它与隐患排查、工作责任、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现场管理有漏洞都有直接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受教训,把心里的压力转变成我们工作执行的压力,将压力有效地传递下去。
首先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辈子煤矿、谨慎一辈子,时刻如履薄冰、时刻如临深渊。还要真正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凭侥幸;总之,我们要接受这次事故教训,我们煤矿不能出事故,也出不起事故,我们要改变传统思维,做到安全工作精细求细,如果稍有大意、必然出事,而且事故残酷,一旦发生不可原谅、不可挽回,我们就是要在提高安全保证程度的基础上做到“预测、预知、预警、预报、预防”。
的极端重要性。只有境界提高了才会真正重视起来,才会将安全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研究、去管理、去落实,去全面履职履责。要想不被安全否定,我们的管理就要有高度,要严格落实“安全发展”的要求,抓好“人、机、料、法、环”五种隐患的排查,打击不安全的行为。
三是一定要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小题大做。排查隐患很重要的是要细致,一定要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心,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安全生产是动态的,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一定要建立全面细致排查隐患的长效机制,才能解决“不得病、无隐患”的问题。
四是一定要抓好本质安全和本质质量要求的落实。本质安全讲究内在的本质安全,首要的是人的本质安全,这就要求对员工要一手抓教育,实行正面引导,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一手抓制度约束,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目的是解决保护自我的问题;本质质量就是要干标准活,高标准干活,规范操作,不糊弄自己、不糊弄别人。要抓好各项工作的规范,设计标准、操作过程、人的行为都要依照标准去规范。要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哪些还没有标准,先把标准明确了,再按照标注去做,就是规范。我们要追求的就是凡事有标准,凡事按标准去做,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习惯纠正的过程。
五是要重点工程重点抓。矿属各专业、区队、班组、现场都有不同的重点,自己分管范围的重点自己最有数,这就要求对各自的管理重点首先自己要重视起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保证重点工程管控到位。每一个工作细节都要牢牢掌控。
总之,我们要以这次火灾事故作为血的教训唤起每名员工的良知、责任心、安全意识,教育每名员工不能违章,不能图侥幸、怕麻烦,要按照标准、按照规范,实实在在地抓好自己的安全。安全就是命,我们要将安全文化理念渗透作用于每一名员工,形成大家的广泛认同,做到全员共知共享。我们要通过培育、引领、渗透使大家切实认识到,抓安全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家庭幸福,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才是安全的,促使员工发自内心地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要学习事故,也要把兄弟单位的事故当作自己的教训,变成我们的日常教材,做到警钟常鸣,警示高悬,围绕本质安全的管理做到认知高、工作细、落实严,不断推进矿井的安全发展。
最后建议:井口各建筑物不易连贯,井口候罐室应有多通道,有利于人员的疏散。特别是井口食堂更不易与井口连接,食堂一般都使用明火或烤箱、微波炉、电磁炉等一些电器加温设备,一旦检修反风,井下回流的一些气体一旦与其接触也是一种隐患。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火灾事故反思报告。
工程建设事故反思报告篇二
尊敬的领导:
通过这件事,我感到这虽然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但同时也是长期以来对自己放松要求,工作作风涣散的必然结果。经过几天的反思,我对自己这几个月的工作经历进行了详细回忆和分析。记得刚上班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时时处处也都能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从而努力完成工作。但近几个星期来,由于工作逐渐走上了轨道,尤其是领导对我的关怀和帮助使我感到温暖的同时,也慢慢开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反而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因此,这次发生的事使我不仅感到是自己的耻辱,更为重要的是我感到对不起领导对我的信任,愧对领导的关心。
同时,在这件事中,我还感到,自己在工作责任心上仍就非常欠缺。这充分说明,我从思想上没有把工作重视起来,这也说明,我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责任心,也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也没给自己注入走上新台阶的思想动力。在自己的`思想中,仍就存在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应付思想。现在,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倾向,也是一个极其不好的苗头,要是我继续这么放纵和发展,那么,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甚至都无法想象会发生怎样的工作失误。因此,通过这件事,在深感痛心的同时,我也感到了幸运,感到了自己觉醒的及时,这在我今后的人生成长道路上,无疑是一次关键的转折。所以,在此,我在向领导做出深刻的检讨。
此外,我也看到了这件事的恶劣影响,如果在工作中,大家都像我一样自由散漫,漫不经心,那怎么能及时把工作落实好.做好呢。同时,如果在我们这个集体中形成了这种目无组织纪律观念,不良风气不文明表现,我们工作的提高将无从谈起。因此,这件事的后果是严重的,影响是恶劣的。
发生这件事后,我知道无论怎样都不足以弥补自己的过错。因此,无论领导怎样从严从重处分我,我都不会有任何意见。同时,我请求领导再给我一次机会,使我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示自己的觉醒,以加倍努力的工作来为我单位的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请领导相信我。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交通事故反思报告。
工程建设事故反思报告篇三
产品如人品,质量如生命。产品的质量是最好的广告。质量事故反思报告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质量事故反思报告,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我怀着无比愧疚和遗憾的心情向您递交这份工作失职的反思书。关于我在xxx隧道施工过程中,因我个人的疏忽,工作的不到位,我没有能够细致地做完工程的所有进程,以至于让现场施工过程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首先关于这项错误,我要做深刻地反思,这是我工作上的最大疏忽、是工作失职。作为一名技术员,身处这个岗位我就应该深深意识自己所处岗位的作用,应该对工程施工的作业做全程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流程和作业规范标准,对每一个环节都仔细检核。因为我个人的疏忽及思想麻痹,未对作业过程进行检核,导致严重问题的出现,不得不进行返工。由此对项目部造成的损失。我对此表示深深的痛心和自责。
在自己的深刻反省中,认识到了错误的根本所在。在悔悟的同时,也感到庆幸,为以后的工作敲响了警钟。我犯错的根本原因在于,我自身责任心不强,工作不深入。 身为一名技术员,不论有多少理由,都应端正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全面准确地掌握施工情况,确保事实无误、程序无误;并对存在的疑问,更应认真核实、查对。同时,更是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切忌工作上的随意性。有一句法国的格言说到“魔鬼出于细节”。
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认真负责,有始有终,做足百分百,绝不能完成百分之九十九就松懈、放弃,而因为最后的百分之一功亏一篑,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次事件使我深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杜绝此类事件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生!
针对我目前的错误,我决定用如下措施加以改正,也希望领导、同事们能够监督我,你们的一份监督就是对我的一份关心和重视。
1、针对我的工作责任感、工作失职,今后我要端正态度,全身心投入工作,对于自己本职工作做精心了解,同时保持工作的细节,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2、今后我要像项目部的优秀工作的同事学习,认真学习好的工作作风,从精神层面上提升我的工作理念,从根本上为我把今后的工作做好打基础。
通过此次深刻的反思,请领导能够信任我。我今后一定认真努力地位公司做工作,为公司的.发展献上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事由:下午3:45,因车间班组换班,例行到车间抽测助磨剂流量。抽测完毕后到码头查看灰船打灰进度,正好遇见周师傅开车到后面仓库。因前些日子刚拿到驾照,出于对驾驶汽车的好奇,就央求周师傅把车借我开一开。周师傅看我已经拿到驾照,便答应只从后面开到前面停车场。在进前门时,遇到左拐盲区,撞倒一开摩托车驾驶员,所幸人身暂无伤处,摩托车的几处塑料挡板被撞坏。
首先,我要向公司领导和同志们道一声:“对不起!”是我辜负了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和重托,没有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给单位和个人都造成了损失和伤害,在此,我必须向公司领导和同志们作出深刻反思,必须永远牢记这次血的教训。我诚恳接受处领导对我的任何处罚。
一是公车私用,擅自行动。我没有时刻牢记公司的车辆管理制度,自己把握不住自己的行为,不向领导报告,擅自动车,做出了公车私用的举动。
二是思想麻痹,安全意识差。认为自己刚拿到驾照,开车平稳,这种认识使自己产生了麻痹思想,安全制度规定流于形式,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在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为自己发生交通事故埋下了祸根。
三是思想懈怠。没有考虑到左侧也可能会有情况发生,看着前面路况良好,便急于寻找停车位。这次事故事,对前方公司门口即将出现的左拐车辆,没有及时、准确地作出判断,没有采取妥善、有效的措施,一时的侥幸心理、疏忽大意终于酿成了大祸。
今后,我将认真吸取这次深刻教训,务必做到以下:
1、自觉学习和遵守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公司的车辆管理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将所有隐患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尽最大努力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2、认真学习和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踏踏实实工作,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尽可能弥补自己给单位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损失。
回想这次事故的发生,仍然感到后怕,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地自责,没有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同时连累了整体施工的进度,给队里抹了黑。面对这次事故的教训,我充分认识到忽视安全工作是导致事故的必然结果,安全是工作的生命线,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懈怠。慢慢回忆平时姜队每天重复要我们注意安全,工作前要先检查设备及周围的环境,我总是很不耐烦,没有将别人的提醒放在心上,导致这次事故的发生,给自己一个血的教训。
经过这次的事故, 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倾向,使我感到不仅是自己的耻辱,更为重要的是我感到对不起领导对我的信任,愧对领导的关心。 我应该深刻地反省,真诚地接受批评,并愿意接受处理。对于这一切我还将进一步深入总结,深刻反省,工作必须认认真真,一丝而不苟!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一刻也不能松懈,服从领导的分配,同时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岗位技能,完善自己,发挥自身的价值,为队里贡献一份力量。
我保证,在以后的工作中,先观察后下手,提前找出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并找出解决方案。工作中,稳重,心细。在保证自身及他人安全的同时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今后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故发生在我身上,还请领导继续监督我,帮我改正错误,获得更大的进步,也希望同事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帮我克服缺点,改正自己的错误。在此我向队里所有工友道歉,真的对不住大家,由于我的失误造成大家,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还要精神上为我担忧,请大家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深知,任何道歉也不能挽回自己发生的事故,任何忏悔在事故的教训面前也显得格外的无力与苍白。在此,我只能说,我愿意接受各级组织对我的批评处理,并愿意以自己为反面教材,以此为鉴,远离事故,警示后人!
工程建设事故反思报告篇四
顾客满意是企业宗旨,而好的质管就是保证客户满意的重要条件。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个别人员麻痹大意,对检验工作更是敷衍了事,编造检测数据,导致了不合格品流入市场,为公司带来损失。为避免类似事件,应加大对员工的质量观念及法治教育,强化责任意识,良好的责任心不仅是对公司更是对自己的负责,要求每个质管人员按标准、按规定、按程式准确操作,同时过程中要求每个员工相互监督,出具检测结果时更应实事求是,保证数据的真实可追溯。
本次事件中,暴露出员工们的'检测技术及异常处理的掌握不到位。为避免类似事情的重复发生,首先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应定期组织对检测理论及实验操作的学习和培训,强化对实验设备仪器的认识与操作,特别是加强对于设备异常的处理技能的培训,保证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异常问题。其次,对于精密仪器不应仅让一人会操作,应至少保证两人会使用会处理异常,避免“将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避免人为故意带来的影响,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应定期对相关仪器进行检定校正,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及时校正、维修或更换,条件允许时保证备用设备,保障检测手段的符合性。
。
因此总部应加强对于分公司的督导力度,增加业务指导频数,及时与分公司沟通,及时了解各分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此外,落实员工的。岗位责任制,加强对员工业务工作的监督,完善奖惩制度,并将其纳入绩效考评。
作为一名质管人,通过这次质量事故,应明白:手中的样品检验不仅关乎自己的工作更关乎公司大集体的生存与发展,明白自身所担负的重任,加强自身提高在检验过程中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客户满意,让自己及公司的发展更美好。
工程建设事故反思报告篇五
这次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岗位工没有把好质量关,而且知道自己的错误后隐瞒自己的错误,让质量事故更进一步的扩大化。
1、首先要实事求是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当有什么异常情况及时向作业长汇报。当出现错误不要隐瞒实情,不要一错再错。让失误控制到最小化。不至于给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
2、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绝对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得过且过。
3、在工作过程中做到严格把好质量关,比如挂标牌的时候,认真关注每一包盘卷的质量,如有问题及时汇报给作业长。
4、作为称重岗位的一名普通的岗位工来说,应该把每一包盘卷的标牌的所有信息,都要核对准确无误后才可以悬挂标牌,每包盘卷的标牌如同它的身份证一样。所以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
有时缺陷虽小,但往往造成大的事故。如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在于一块不起眼的塑料泡沫存在质量问题。所以在现实社会中,大到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小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去积极的改变我们的质量观,当我们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健康正确的质量观时,我们的社会更加的繁荣更加的和谐。生活中保护自己,从而把握好我们的质量关,生活中我们要奉献自己,从而我们要拥有好正确的质量观!
通过对这次质量事故的学习,让我对质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意识上更有所提高。所谓质量观,是生活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对质量的认识和对质量问题的观点。它决定了我们质量态度和行为的价值取向。落后的质量观必然产生消极的质量态度,和不适宜的质量行为,从而制约产品质量的提高,甚至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而先进科学的质量观,必然会使我们的质量提高一个台阶!
希望通过学习,让我们的质量意识,质量观,从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要引以为戒。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工程建设事故反思报告篇六
我对电视、报纸上的灾难报道已经麻木了,除了关注死亡数字和灾难地点,对其它的事情一概漠不关心。原因很简单,后面的内容几乎千篇一律:国家领导高度关切,地方政府积极抢救,武警战士全力抗灾,演艺人员倾情义演,全国人民慷慨解囊,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地人民感激不尽,天天象过年似的”!
这次震灾依然如此。近一万的生命悄然而逝,但各种歌-功-颂-德的报道依然充斥着各大媒体。作为平民百姓,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在震灾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能否解决,如国家地震局究竟能不能预测地震,每年的国家拨款都干什么去了?如为什么塌掉的多数是学校,校舍是否豆腐渣工程?其实我们也知道,这些问题说了也是白说,问了也是白问——现在是“赈灾压倒一切”,灾后就是“稳定压倒一切”。至于灾后反思、建筑质量调查等等,要么是装聋做哑蒙混过关或者制造新问题转移注意力,要么是揪个小虫大喊一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仅此而已。
工程建设事故反思报告篇七
提起安全,人们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近三个月来身边发生的三例人身伤亡事故却令人痛心,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刹那间化为乌有,给个人、家庭、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但静下心来想一想,任何事故无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责任心不强:有的人由于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做事马虎大意,安排一项任务给他,没能尽职尽责,敷衍了事、随随便便,能应付交差了事,难免埋下安全隐患,危害不小。轻者质量下降,重者人命关天。
二是存有侥幸心理:有的人出于图省事,怕麻烦,心想,这么简单的工作,干活时小心一点不就行了,不会出事的。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来,事故瞬间就会发生。
三是员工认识有限:企业发展几年来,我们所使用的设备、设施都是新设备新技术,个人的知识、技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由于种种局限性,导致了认识的差异,给安全生产埋下了许多隐患。
四是员工的惰性:谁都怕麻烦,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工作不到位,简单地工作、不动脑筋的工作,忽略了许多环节,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五是管理上的缺陷:安全检查落实工作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及时,“三违”现象考核、教育工作不扎实,岗位危险源认识不清楚等都是事故频频发生的根源。
所以,如何搞好安全工作,才能杜绝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们现在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辈子化工工作、谨慎一辈子。还要真正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凭侥幸;总之,我们不让工人兄弟们的.血白流,我们焦化厂不能再出事故,也出不起事故,我们要改变传统思维,做到安全工作精细求细,如果稍有大意、必然出事,而且事故残酷,一旦发生不可原谅、不可挽回,我们就是要在提高安全保证程度的基础上做到“预测、预知、预警、预报、预防”。
二是要提高我们每名从业人员的安全认知能力。要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严肃性、严厉性,认识到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否决一切的极端重要性。(情况报告http://)只有境界提高了才会真正重视起来,才会将安全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研究、去管理、去落实,去全面履职履责。要想不被安全否定,我们的管理就要有高度,要严格落实“安全发展”的要求,抓好“人、机、物、环”四种隐患的排查,打击不安全的行为。
三是一定要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小题大做。排查隐患很重要的是要细致,一定要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心,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安全生产是动态的,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一定要建立全面细致排查隐患的长效机制,解决“不得病”的问题。
四是一定要抓好本质安全和本质质量要求的落实。本质安全讲究内在的本质安全,首要的是人的本质安全,这就要求对员工要一手抓教育,实行正面引导,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一手抓制度约束,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目的是解决保护自我的问题;本质质量就是要干标准活,高标准干活,规范操作,不糊弄自己、不糊弄别人。要抓好各项工作的规范,设计标准、操作过程、人的行为都要依照标准去规范。要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哪些还没有标准,先把标准明确了,再按照标注去做,就是规范。我们要追求的就是凡事有标准,凡事按标准去做,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习惯纠正的过程。
五是要加强岗位危险源辨识力度。各岗位都处在不同的作业环境中,就相应的存在不同的危险源,要从业人员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处在的环境中有哪些危险因素,可能导致哪些伤害、职业病等。做到人人知道危险所在地,事事明确可能发生的伤害,自觉地、主动的防止受到伤害。
六是要关键人物关键抓。哪些是关键人物,首先是我们的班组长。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班组、班组长这个层面工作的重要性,班组长与现场工作结合最紧密,班组长履职能力很大程度就是一个单位履职程度的体现,抓好了班组长这一层面就抓住了现场、抓住了管理、抓住了规范。对班组长要加强培养,要有工作标准、要有培养标准,要使班组长层面与我们的管理顺势并道,形成认同,并通过班组长将我们的管理有效的辐射放大。再就是我们的新工人、老工人和骨干员工。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低,存在冒险主义;老工人凭着老经验、老习惯违章作业根深蒂固;而有些骨干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进也经常性的违章,破坏安全环境。
七是要职能部门职能抓。技术业务保安很重要,职能部门是做标准、出规程、定规矩的,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职能重点,各个部门的职能首先要放在业务保安上,安监处就是要查隐患、抓规范、不断揭示问题;调度室要调度指挥生产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事故的应急防范、应急处置;工会就是要围绕民-主管理、班组建设来进一步发挥安全保障作用,其他部门同样要结合各自的职能特点把业务保安放在第一位置,动态地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事故反思报告范文。
工程建设事故反思报告篇八
有鲜活的生命,才能在阔远的宇宙空间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只有健康的生命才能承担起所有的责任、为社会造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生命之舟时常会遇到暴风骤雨和滔天巨浪的摧残和颠覆,使无以计数的生命之魂不得不面对一次次生离死别的严峻考验。安全――这沉重的话题,带给我们的思考确实太沉重了!据有关资料证明,在我国的各种安全事故中,煤炭生产伤亡人数占的比重远远大于其它行业。我生在煤矿,长在矿山,那高耸的井架,猎猎的红旗,如同煤矿工人刚直的性格和坚韧的信念,给了我无限的憧憬和向往,赋予了我热爱矿山的精神;那暴怒的黑泉、断裂的岩壁狞笑着用肮脏的黑手扼杀父老兄弟魂魄,制造的呻吟和痛苦,也使我尝尽了人生太多艰涩的悲伤。矿山,这生命的故园—让我热恋,使我悲寒。难道我们为之奋斗的这方圣土的兴衰,必然伴有兄弟肢体的残破、亲人无辜的丧失吗?我不愿意。我想,在座的每一位也不会愿意。让我们认真地思考吧!
愿望与现实是一对孪生亲姊妹,同样美好但相差万里。愿望可以不付出就得到,那是海市蜃楼般的虚无的美。现实的美却需要某种努力才能收获,这就需要有拼搏和奉献精神,正所谓“天上不会掉馅饼”。翻开中国煤矿前进的辙印,却总有人在做“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梦,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一页页翻去,满篇都是带血的文字,隐隐透出妻儿寡母嘤嘤的抽泣。那排列的竖起的鲜红的文字,向一座座人生浮雕,展现的悲壮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不逊于“三大战役”的苍痍,我们看到,那隐于黄泉路中的魂魄,用怎样的哀怨诉说满心的不甘,给我们警示。那是谁用“三违”作颜料,构涂的人间悲剧,我们也许无从考证,但那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凄惨景象却总也抛之不去,教人心寒。
关心中国煤炭建设的人,常读《中国煤炭报》的同志,应该记得这样一个现实:每年开采百万吨煤炭,中国平均死亡人数约10人,俄罗斯约0.66人,美国约0.038人。可见,我国煤炭生产的安全形势是多么严峻。我们应该经常地,很好的反思自己,牢记前车之鉴,莫待“亡羊”后才想到“补牢”。近年来,集团公司把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出台了强制性的“现场工人六项权力”及一系列规章制度,矿党政和各级组织也以坚决贯彻党的安全第一生产方针为己任,采取了切实的办法落实“安全第一方针”及“现场工人六项权力”,并使之成为条文化的管理体制。不可否认,“六项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对维护安全生产良好局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好精念歪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并造成严重的后果,翻开公司矿井事故的档案,当不难发现其中的根由。来自集团公司的统计表明,今年三季度,公司发生5起伤亡事故,死亡5人。5起事故,都是忽视安全生产造成的,北宿矿“7.27”盲巷窒息事故和“8.8”带电检修触电事故,均因专业人员在自己的专业内发生;兴隆庄矿的“9.1”单体柱伤人事故和我矿的“9.14”运输事故如出一辙。我并不想用这些压抑的数字再伤自己的感情,也无意使在座的同行们情感沮丧,我只想用这些带血的事实告戒今天的煤炭人和我自己,生命只有一次,不能自欺欺人的地在铺满火药的鲜花草坪上过那侥幸的生活。如要避免“亡羊”之痛,应该怎么办?我想大家一定会告诉我,“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切不可大意麻痹,掉以轻心”。是的,意识很重要,这是一切安全工作的基础,要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方针的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仅仅局限这种意识还不够,还要有科学规范的运作体系。因此,要在健全完善各项安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安监机构和群监网员、民兵哨兵、青年监督岗等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形成纵横交织的群众安全网络,消灭安全死角。
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职工群众,在安全问题上,都应该负有相同的责任,共同承担应有的义务。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努力实践科学化的安全之路,减少事故,减少伤亡。善待生命,对你、对我,都是对党和国家及亲人的负责。愿矿山的生命之花常艳不逊。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安全事故反思报告。
工程建设事故反思报告篇九
“三鹿”推倒了牛奶行业的“多米诺骨牌”,甚至连消费者心目中很好的品牌,也未能幸免,存在污点。一时间,人们对国内牛奶行业处于复杂的情绪当中。既然能引起怎么大的连锁反应,看来还是有其诸多的共性。
历来食品安全,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它牵动着老百姓每一根神经。食品的监管在许多的地方暴露出空洞。记得以前《今日说法》说过一期,因为熟肉的问题,导致伤亡事故。在农村的小商品店里,至今仍然不乏“三无”产品的踪影。总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个人的私利,做一些丧尽天良的事。这一回则不同了,是诸多的相关大企业的相关的大手笔,当然也引起大的连锁反应。在这样食品链中,相互指责,相互埋怨,也可能就慢慢的不了了之。随着时间的流逝,让人们淡忘。就这样,过几年还有撼动人心的事件暴露出来。历史在重复中上演着重复的.悲剧。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质量事故反思报告。
工程建设事故反思报告篇十
而之。那我们对于化工厂爆炸事故频繁发生,该如何防范?
小火灾时,立刻采用干粉灭火器扑灭。但当火势严重的时候,应当采用大型柴油机消防泵组进行灭火。
智能控制功能,一旦接受到消防信号立即启动,并在10s内完成启动中,并投放消防工作。
因为没有人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泄漏和泄漏以后的潜在危害,所以每一次泄漏都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慌。人们只能用逃跑躲避泄漏。
回顾一下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就能知道危化品泄漏事故为何频发了。
该厂始建于1940年。近几年该厂连年亏损,无力更新设备,致使应报废的设备继续超期服役,液氯贮槽罐此前曾多次发生氯气外泄事故,如2000年8月4日凌晨,该厂氯气外泄,中毒者达36人。多年来,周围居民经常闻到怪味。
残留物
2004年1月5日,湖北省武汉染料厂发生一起爆炸事故。发生爆炸的是一个废弃半年之久的车间,刚刚出租给一家公司。当时该公司的两个工人正在对旧设备进行清理。爆炸点已炸陷一个大坑。
4月20日晚8时50分左右,停产多年的江西油脂化工厂内一个残存的液氯罐残液泄漏,造成282名群众中毒。
为什么危化品残留物也会频繁惹祸呢?以江西油脂化工厂的那次事故为例。该厂2000年8月购进一瓶液氯后,一直没有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要求进行登记,没有将液氯管理的情况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对液氯瓶也未进行过安全评价,也没有建立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更谈不上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理预案了。终于有一天,赶上几个不知道氯气为何物的.人去处理氯气残留钢瓶,最终出了事。这说明,残留物惹祸一定是要有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一定是企业管理者的疏忽再配以操作者的无知。
爆炸
爆炸是最让人惊心动魄的,仔细分析这些爆炸事故的发生单位,既有年销售收入达十几亿元的综合性制药集团,也有生产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既有炉体爆炸,也有罐体爆炸;既有发生在夜晚的,也有发生在白天的。这说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品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数量越来越多,而企业管理跟不上。比如上面提到的浙江海正药业、辽宁营口沥青油品有限公司的两起爆炸事故,肇事者都是当地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没有经过严格培训,有的根本没经过培训就上岗。某种程度上,爆炸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化工企业的蓬勃发展而来的,是整个化工行业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只是这个代价该不该付? 危化品泄漏,化工设备爆炸、危化品残留物泄漏甚至引发爆炸,这些化工事故一旦发生,当地政府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消防、公安、武警、医务人员紧急动员,疏散人员,设立警戒,扑灭事故,抢救受难者。每次化工事故都给人们造成心里恐慌,社会经济受到损失,影响巨大。 其实,在业内人士眼里,泄漏、遗留物惹祸、爆炸,这3种危化品事故就像是一个链条,泄漏会引起爆炸,爆炸会引起泄漏,其中任何一个失误、失查的环节,都会产生连锁反应,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反过来看,如果企业能够在任何一个环节及时发现、及时补救、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多少危险事故都可以化险为夷。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设备事故报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