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林业会议记录 林业工作会议记录内容(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林业会议记录林业工作会议记录内容篇一
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回顾总结“”林业工作,谋划部署“十三五”和20xx年林业工作;对20xx年度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林业局以及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并递交20xx年度目标管理责任状。下面,我根据党组研究的意见,讲四点意见。
一、“”简要回顾
(一)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我市创森工作自20xx年正式启动以来,在国家局和省厅的关心支持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xx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要求,我们坚持高位推动、广泛发动、奖惩驱动、资金拉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创森攻坚大会战,掀起了创建热潮。全市五年共完成造林259.3万亩,其中长(珠)江防护林工程造林19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10.35万亩,油茶新造33.42万亩,巩退项目造林7.68万亩,石漠化治理造林1.56万亩,优材更替造林6.42万亩,完成封山育林179.78万亩,位居全省第一。建设秀美村庄示范村480个;完成绿色通道建设5176公里;每年参加义务植树达300万人次以上,尽责率达到95.31%,共完成义务植树6069.22万株。积极统筹城区绿化,实施了“城区扩量、街道增绿、公园提质、社区植景、庭院添美”行动。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城乡绿化水平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市民幸福指数逐步攀升。创森40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去年11月被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二)持续发展壮大绿色产业。我们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培育生态产业,促进产业与生态深度融合,实现了二者的互动双赢。20xx年全市林业产业实现总产值301.2亿元,比“”规划指标增长66.67%。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湖南省名牌产品”7个,“湖南省著名商标”10个。全市省级以上林业产业龙头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共引进福源木业、上海云生公司、广东农垦集团、云南天昌生物等战略投资者近60个,引进投资50亿元。二是园区建设取得突破。全市已建成新田家具工业园、东安竹产业园、冷水滩马坪林产工业园区、双牌林产工业园区、道县龙江桥木材加工园区、零陵异蛇产业带和江华码市木材工业园区等9个,以新田家具工业园和零陵红木家具为代表的家具产业,以金浩茶油、林之神茶油和大自然茶油为代表的油茶产业,以湖南云生竹木有限公司、湖南舜皇峰竹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竹产业等3个百亿产业集群初步成型。三是森林生态休闲旅游迅猛发展。阳明山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九嶷山风景名胜区获“全国文明单位”。 20xx年全市森林休闲旅游接待游客超过9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60亿。四是林下经济方兴未艾。以永州异蛇、祁阳珍贵药材、蓝山特种养殖等林下经济初具规模。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迅速,红豆杉、楠木育苗在全国苗木市场具有话语权。全市花卉苗木基地面积由20xx年的2.58万亩发展到20xx年的14万亩,共建设花卉苗木基地391个(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
(三)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一是资源管理日趋规范。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进一步加强,主体功能区规划逐步落实,双牌、宁远、蓝山、新田列入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东安、江永、江华列入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江华、宁远和蓝山湘江源头区域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森林面积、蓄积量持续增长。“”期末,全市林业用地总面积达到2320.53万亩,与“”期末相比净增19.66万亩;有林地总面积达到1820.29万亩,净增245.3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60.30%提高到64.47%;活立木总蓄积由4807.51万立方米提高到5886.87万立方米,净增长1079.36万立方米。二是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在保护好现有843.66万亩国、省级生态公益林基础上,全面启动了市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灾害发生率和成灾率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三是湿地保护取得重要进展。全市已建立江华涔天河、双牌日月湖、东安紫水、宁远九嶷湖、金洞猛江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5处。建立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和水源保护地255处。20xx年底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77.32%以上,保护面积59.19万亩。四是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全市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40个、保护小区46个,总面积203.3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08%,其中,有湖南永州都庞岭、东安舜皇山、双牌阳明山、宁远九疑山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永源口、湖南祁阳小鲵等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基本形成有效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和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有效地保护了我市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独特的生态系统。
(四)顺利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我市共有29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538.64万亩,林场国有面积和数量分居全省一、二位。改革前林场共有职工12727人,其中8个国有林场代管42个村2.66万人。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十分繁重。为确保改革不偏轨、不走向,我们根据中央和省里的改革精神,重点围绕“定性”、“瘦身”、“惠民”、“强体”、“补血”等五个方面做实顶层设计,实现了“三率先一没有”,即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市级改革实施方案,29个国有林场改革方案率先一次性通过省里评审,国有林场改革率先一次性全部通过省级验收;没有出现一起因改革引起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改革后,全市29个国有林场全部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共核定事业编制3978人,占在职人员的55.1%,并全面落实了财政预算保障。所有林场场办学校、医院实现了彻底剥离;具备条件的5个林场代管的23个村进行了完全剥离,理顺了关系;分流富余人员 1589名。通过改革,实现了林场林区和谐稳定发展。
(五)全面落实各项惠林政策。一是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市699.35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和174.31万亩省级公益林全部纳入财政补偿范围,每年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补偿资金1.21亿元。全市县区林业部门的行政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效解决了林业部门“收费养人”的问题。二是林业税费大幅降低。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由原来销售价的20%统一调减到10%,每年减轻农民和企业负担5298.36万元。三是争项争资再创新高。据初步统计,“”期间,全市共争取上级林业项目资金40余亿元,比“”期间增长近40%。四是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全市共设立林权交易中心以及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12个,仅20xx年就办理林地及森林资源流转200多起,成交金额10多亿元。五是国有林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全市完成国有林场、苗圃和森工林场三期危旧房改造10121套,国有场圃职工住房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六)大幅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时期是林业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时期,为我市林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技保障。一是林业科技取得突破。全市林业科技共获得省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科技对林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二是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林工企业新开发了松节油树脂、活性炭、红木(实木)和竹集成材家具、酒店和办公家具、竹集成材户外用品、茶油软胶囊、生物柴油等一系列新产品,引进推广了油桐栽培技术、油茶优良品种栽培等林业实用新技术多项,年新增产值5亿多元。三是林木种苗生产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实施建设了6个林木种苗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的林木良种生产供应能力,为提高营造林质量提供了源头保障。
(七)稳步推进林业法制建设。一是林业法制机构进一步健全。各县区均设立了法制机构,江永、道县单独设立了法制办。20xx年,市局报经市编办批准设立了林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二是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林业系统从强化执法人员素质入手, 5年来,组织各类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215场次,培训对象12500余人次。通过业务培训,全市林业行政执法人员队伍的体质素质和执法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三是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常规执法外,先后组织开展了“天网行动”、 “侦破查处森林火灾案件行动”、“绿箭行动”、 候鸟保护“天剑专项行动”、“利剑行动”“林地管理专项整治”专项行动,全市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0804起,查处率为98.08%,行政处罚11582人,责令赔偿损676万元,补征林业规费1120余万元,没收野生动物9680余只、蛇蛙类6100余公斤,收回和恢复林地120公顷,责令补种树木31000余株,有效保护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四是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按照“法律授权皆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市、县区林业行政机关对现有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清理,制作了运行流程,有效规范了行政权力的运行。
(八)自力更生建设森林植物园。为实现“开门搞科研”要求,充分发挥林业科研院所服务社会职能作用,打造中心城区林业科普基地,我们积极争取市政府决策,在市林科所基础上建设永州森林植物园。该项目于20xx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在财政仅给前期启动资金100万元的条件下,我们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近一年多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4300多万元投入到植物园建设。目前已完成10个精品专类园和百花园、人工湖、绿色广场、森林浴场等主体景观建设,园内四季风景交织,季季有花赏、有香闻、有景看。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已成为中心城区市民休闲的观光胜地。
在充分肯定近年我市林业取得成绩的同时,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一是林业发展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步子还不够快,创新驱动还有待加强;二是制约林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如土地集约、金融信贷、林下经济)还没有有效破解;三是一些高速公路、国省道两旁“裸露山地”绿化任务还十分艰巨;四是火源控管难度大,少数地方森林火灾频发的态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五是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全面加强。
二、“十三五”林业工作总体思路
“十三五”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动林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党的以来,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发展林业的宏观环境正不断优化。随着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日趋接近或达到极限,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在新常态下,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承载力腾出更多空间,从临时性的政策措施到长久性的制度安排都必将更加有利于林业发展。
从省级层面看,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作出了一系列发展林业、保护生态的重大决策。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裸露山体和矿山复绿行动,扎实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灾害防治,实施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真正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共建共生的科学发展之路,为林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
从我们市级层面看,生态是永州最重要的资源,更是永州最大的优势,林业工作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绿色永州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品质活力永州的重要内容,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强化生态红线区域内林业资源保护,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推动城乡生态环境向好变美,是林业在品质活力永州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是林业在品质活力永州建设中的应有担当;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文化,促进社会生态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是林业在品质活力永州建设中的不懈追求,这些正是品质活力永州建设赋予林业的光荣使命。全市各级林业部门务必增强主动感、责任感、使命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务实创新,奋力开创“十三五”期间绿色永州建设的新局面。
1、生态建设工程。以潇湘流域生态恢复与治理、石漠化山地生态恢复与治理,城镇、村庄生态环境建设,道路网络绿化美化,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和天然林保护为重点,结合优材更替、测土配方、无节良材培育,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升森林经营水平,构建起森林、城市、村庄、湿地有机结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城乡一体的林业生态系统。
2、产业开发工程。按照市场导向、优势互补、生态环保、集中布局的原则大力引导和扶持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珍贵用材林、木本油料林、毛竹、森林药材、花卉苗木等基地建设,发展高效林业和电子商务,带动林农增收。推进林产工业向信息化、规模化、集群化、园区化发展。培育顶级品牌,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碳汇经济、林下经济、非木质产业等现代林业经济。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林业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品牌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特色鲜明突出的兴林富民产业体系。
3、生态文化工程。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县区落实主体功能定位,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以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各类公园为骨干、以举办生态节庆活动和各类林产品博览会为抓手,弘扬永州独特的生态文化。
4、保护管理工程。构筑林区安全屏障,加强森林火灾防控,改善森林公安办案条件,有效维护林区治安秩序。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救助,建立一批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和珍贵濒危野生植物试验栽培拯救基地,确保野生动植物物种安全。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行无公害和生物防治。强化检疫执法管理,把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坚决御之于本市之外。
5、支撑保障工程。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依托无节良材培育、测土配方等营造林技术的深化研究和推广应用,构筑科技支撑体系。积极推进林业管理体制、森林采伐制度、森林资源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林业综合执法、林业社会化服务、林业公共财政制度、碳汇林业市场机制等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构筑政策、投入和基础设施等保障体系。加强基层林业“两站”建设,巩固林业基层基础地位。通过全面推进林木良种选育推广、林木种苗生产供应、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林木种苗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林木种苗的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加强林区、国有林场内林区道路建设,进一步改变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建设严重不足的现实,切实改善林区交通条件。
三、20xx年工作设想
(一)围绕巩固创森成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虽然我市已经被授予了“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但按照规定,三年后国家还要进行复核,复核不合格将被摘牌。因此,要确保“国家森林城市”荣誉,就必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城乡增绿工作。一是要突出重点工程造林。认真实施好退耕还林、长珠防林、石漠化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湿地保护、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外资项目造林等工程,完成营造林任务16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5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森林抚育经营100万亩,新育苗木3600亩。要大力营造混交林,国家重点营造林工程人工造林阔叶树混交比例必须达到30%以上,其中珍贵树种比例10%以上。要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做到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与人工造林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二是要突出关键区域造林。要继续把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铁路两旁第一层山脊或平地100米范围内的“裸露山地”作为造林绿化工作的重点,开展“裸露山地”绿化攻坚,确保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在通道造林中,要突出速生速绿,尽可能多栽植桉树、桤木、栾树等速生树种,以实现快速绿化和成线成景。三是要突出秀美林场建设。今年省厅提出了大力推进“秀美林场”建设,就是要将国有林场场部打造成为美丽的森林公园。在最近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三龙厅长将我市的森林植物园作为“秀美林场”建设的示范在全省进行了推介。今天上午各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的负责人到永州森林植物园进行了参观和座谈,希望大家认真吸收消化,结合各地实际,尽快拿出“秀美林场”建设规划,分步实施,加快推进,真正让林场美起来,让职工富起来。四是要加大对枯死木和火烧迹地清理和重造。各县区要对近两年新造林林地和今年春节期间的火烧迹地,开展全面排查,进行补植补种,特别是主要通道两旁视线范围内的火烧迹地,必须全面补种到位。五是要突出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围绕保生态、促产业,要大力调整林种树种结构,调低新造林中杉松比重,大力发展油茶、毛竹、珍稀树种、中药材、花卉苗木。另一方面,要继续协调推进城区绿化工作。要按照创森总体规划的要求,以增量、提质为核心,采取新建、改造、提高、优化等措施,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重点抓好城区公园、游园以及街道绿化、节点绿化等建设,加快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景观格局。要进一步加大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力度,前期已启动未完工的项目要抓紧扫尾,尚未实施的规划项目要抓紧推进,要通过持续发力的工程带动、项目拉动,推动城市整体绿化水平再上台阶。要加快推进市植物园项目建设,今年重点要抓好林业博览园、景观塔、森林博物馆建设工作,尤其是林业博览园,按照建设要求,3月12日前要完成园内树木栽植,5月1日前实现开馆接待游客。各县区要按照规划抓紧组织实施,要以精品、特色彰显品位,真正把博览园打造成为展示各县区生态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推介我市生态文化品牌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产业强基地。20xx年要在全市建设18万亩高标准油茶、20万亩速丰林、10万亩毛竹、2万亩花卉苗木、2万亩珍稀树种、10万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要积极鼓励扶持企业、大户到贫困村采取“企业(大户)+基地+农户”的模式兴建基地,推动林农脱贫致富。二产业强加工。一是要继续抓好家具、毛竹、油茶三个百亿产业建设。家具要以新田、零陵的家具展示楼、物流园建设为重点,力争取得新突破。竹产业园要在抓好湖南云生达产达标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集群发展。油茶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做精做深,打造知名品牌,扩大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加大对双牌县林产工业园区、道县龙江桥木竹市场、冷水滩马坪林产工业园区和江华码市木竹交易市场等四个林产工业专业园区和冷水滩高产油茶示范专园、零陵异蛇产业园、山苍子加工产业园、厚朴加工产业园、油桐深加工产业园等五个具有地方标识的产业园的升级与改造,实现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产业有效益。三是着力打造“五十百”工程。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培育5个产值过十亿元的企业,10个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0个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三产业强旅游。积极做大做强森林生态旅游,加快永州森林植物园建设,重点抓好永州林业博览园、林业展览馆、景观塔、园区道路建设等,进一步做好配套和提升档次水平。积极争取九嶷山创5a,舜皇山创4a成功。大力发展发展林下经济,重点扶持大江、荆竹、打鼓坪、大庙口等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种养殖业,实行规模经营,提高林地产出效益。积极探索金洞碳汇交易试点。
(三)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是坚持依法治林。要推进以森林公安为主体的林业行政综合执法,加强执法人员培训,规范林业行政执法,做到砍必批、占必审、损必复、盗必惩,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要严格林木、林地限额管理,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加工。要组织开展林业严打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珍稀野生植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要严格资源保护。要在保护好现有国、省级公益林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区划界定市县级生态公益林,建立市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强化天然林保护,全面停止国有林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积极开展集体和个人天然林协议停伐。从今年起,按照省政府的安排在全市开展禁伐限伐三年行动,对全市范围内的国、省级公益林,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两旁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森林实施禁伐,对我市纳入国家重点、省部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12个县区(回龙圩、经开区除外),除禁伐范围外,每年在上年度采伐量的基础上再减少林木采伐量20%。今后3年内,林木采伐审批要增加一前置条件,即需先核实是否在禁伐范围,是否符合减伐要求。按照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的要求,组织开展好全市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年内要完成实地调查、信息汇总和评审鉴定工作。三是要加强灾害防控能力建设。要健全火源管控、隐患排查和重点时段、重点部位严防严控机制,落实好乡镇、村组森林防火责任,做到联防联治,严格森林防火责任追究,杜绝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要加强市、县级武警应急消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扑救效能。要结合开通12119报警系统,推进防火值班执勤的规范化建设,实现森林火灾的打早、打小、打了。要扎实推进森林火灾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科技含量。要认真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预测预报,适时组织开展防治,确保“四率”达标。同时积极引导建立林业灾害社会化防治机制。四是要加强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认真组织开展 “爱鸟周”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严格凭证养殖、经营和运输野生动物。对挂牌的古树名木逐一落实管护责任人,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对已建立的湿地公园要加快建设和落实好管护措施。同时,争取新建一处国家湿地公园。五是要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完善“院局、院所、院企科技共建”合作机制,加快成果转化。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在林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林地测土配方系统使用率和入户率。积极推进林业科技示范户建设,积极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让科技更大范围为林农脱贫致富增添动力。
(四)稳步推进林业改革,持续释放生态红利。一是推进林业精准扶贫。要围绕“生态保护脱贫一批”的目标,发挥行业优势,挖掘行业潜力,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提高贫困地区林农投入,打赢林业脱贫攻坚战。在资金上,整合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在措施上,突出产业扶贫,重点扶持发展油茶、毛竹、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打造成为贫困地区精准长效的脱贫攻坚支柱产业。二是巩固国有林场改革成果。要进一步加大跟踪落实,确保已明确的改革各项成果落实到位。三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集体林权证发放到户。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5月31日前全面完成林权证发放扫尾工作的总体要求,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发证任务,为不动产登记打下良好基础。四是大力推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增强林权要素活力。按照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林木资产评估、林地合法流转等管理程序,合理引导群众对所承包的林地经营权规范流转。推进林农以土地入股分红,促进林农、大户业主、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等基地建设模式,实行“土地保底租金+按股分红”“保护价收购农产品+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分配模式,把林权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建设,建立集信息发布、市场交易、林权登记、中介服务、法律政策咨询于一体的资源流转要素市场,对农民和林业经营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同时做好林业融资和森林保险工作。
(五)做好项目资金对接,切实加大林业投入。抢抓机遇,加大争项争资力度。要围绕当前林业发展新形势和国家政策投资重点,抓好全市林业“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项目与国家局和省厅的对接,争取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笼子,特别是要突出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油茶基地、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防火综合治理第三期项目等工程项目争取,确保我市项目资金投入占全省市州总额的10%以上。同时,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认真谋划、储备一批对全市有重大影响的林业建设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项目策划和精心包装,通过节会等多种方式向外推介宣传,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林业,特别是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力求取得新突破。科学制定项目建设年度目标任务,落实项目建设专抓队伍,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负责,一个班子专抓。同时,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的加大,林业项目资金逐年增多,要切实加强对林业项目资金的监管,防止出现项目上马,干部落马。
(六)围绕创建服务型机关,加强队伍建设。按照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林业队伍的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进一步强化“看齐”、责任意识,从严从实抓班子带队伍。要强化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努力营造清正廉洁、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要强化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定期职业培训制度,让林业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吸纳新知识,增加新才干,不断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和管理,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树立建设现代林业理念。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推行便民服务,全面提升林业整体形象。要在新一轮撤乡并镇中,稳定基层林业机构队伍,不断加强站所建设,优化布局,不断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狠抓当前工作
春节刚过,当前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也是森林防火的紧要期,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
1、狠抓造林绿化工作。一要抢抓造林进度。从前段全市造林进度情况看,由于受去冬降水多影响整地进度,造成今年春季造林进度与往年相比明显偏慢,且进展很不平衡。因此,各县区要抢抓当前有利的造林时机,集中领导、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实行倒计时安排,全力以赴突击造林进度,确保3月底前完成除桉树以外的造林任务。二是严把造林质量关。要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实施,采取局领导包乡,技术人员包村、包山头等办法,确保成活率。三是加强督查检查。加大对春季造林整地的督查力度,重点对造林进度、重点工程造林、通道绿化、裸露山地造林、栽植苗木质量进行督查检查,并及时反馈通报情况。四是要抓好“3.12”义务植树节活动安排和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义务植树活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巩固创森成果。
2、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今年春节期间,全市森林火灾频发。当前随着天气转暖,林区农事活动增多,森林防火又将面临一个高发高危时段。各地一定要落实火源管控措施,依法管住野外用火。要坚持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火灾早报告、早处置。要严格责任追究。各级森林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大对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失职渎职、玩忽职守、贻误战机,致使森林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要按照市政府森林防火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
同志们,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林业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巩固创森成果,改革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品质活力永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林业会议记录林业工作会议记录内容篇二
这次全省林业局长会议是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也是在我省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推进林业经济强省建设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尤其是去年以来市县换届,一些市、县林业部门领导班子也做了相应调整,有些同志刚刚走上林业战线组织领导工作岗位。因此,开好这次会议,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具有特殊意义。稍后,德新同志将作工作报告,希望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加快林业经济强省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五大一强”的战略决策,其中把林业大省建设搞好,实现林业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做好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过去的一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断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加大政策扶持,不断推动工作落实,林业经济强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两个加快转变”和“五个显著提高”的发展态势。
一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加快转变。一年来,各地牢牢把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工作主线,进一步摒弃重采轻育、大砍大造的粗放经营方式,强化保护资源、培育森林、经营森林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推动和扭转森林逆向演替状况,林业生产进一步摆脱两危困局,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现代林业产业园区扎实推进,工业化、园区化、产业化推动了现代林业要素加快集聚,各类林业生产要素不断实现有效配置,量的积累不断向质的飞跃加快转型。
二是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加快转变。我省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均排在全国前列,但林业产出功能长期低水平徘徊。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全省林业经济总量仅为50亿元,到20xx年也只突破200亿元,从50亿元到200亿元我们用了20xx年时间。“”以来,省委作出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的重大决策后,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不断加强组织推动、政策驱动、项目带动、市场拉动等各项工作,相继召开林业产业大会、林业经济现场会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议,制定出台了加快林业经济强省建设的政策措施,到20xx年全省林业经济总量达到500亿元,又经过三年来的努力,到去年全省林业经济总量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达到1020亿元,三年翻了一番。
在实现上述两个加快转变的同时,在发展质量上呈现出五个显著提高。
一是林业的生态保障功能显著提高。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行动完成育林造林227万公顷,是前十年的2倍,森林覆盖率由42.4%提高到43.6%。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全面完成,二期工程顺利启动。通过调减采伐量和扩大抚育量,全省森林面积净增194.3万亩,增长3.8%,活立木总蓄积净增4484万立方米,增长10.1%。森林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水源涵养能力明显增强,生态屏障功能显著提高。
二是林业的综合产出功能显著提高。林业作为复合型基础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功能不断拓展,规模快速扩张,结构明显优化,效益日益增强。木材生产、家具制造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进程加快,生物制药、绿色食品、森林旅游、商贸餐饮、现代物流不断壮大,过度消耗林木的产业比重下降,林地经济、旅游经济、多种资源开发等非林非木产业比重上升,独木支撑的传统经济格局正在改变,多元并举的产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林地资源利用率、产出率、生产率明显提升,林业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日益突显,一些重点林区县份农民人均收入构成来自林业的比重达到45%以上。
三是林业的民生改善功能显著提高。结合新农村建设,绿化美化村屯、建设美好家园工程顺利实施,充分体现了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到去年底,全省绿化美化村屯4189个,新增城市绿地4897.6公顷,涌现出长春、吉林、敦化、通化、集安等一批全国绿化模范市。结合天保工程实施,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林区棚户区改造,并纳入国家拉动内需改善民生重点工程,几年来,投资68亿元,共完成棚户区(危旧房)改造10.2万户,新建改造林区职工和农民住宅510万平方米,同时林区道路、饮水、供暖、供电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效提升了林区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是林业的资源保护功能显著提高。全省上下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坚持全社会抓保护,全民搞防火,各级政府负全责,精心组织实施“全力预防、快速反应、重兵扑救”战略,克服了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森林火险增高等诸多不利因素,保持了森林防火长治久安,实现了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辉煌成就,火灾受害率一直保持在0.04‰以下,减少经济损失45亿元,有效保护了林下资源,为发展人参、鹿业、食用菌、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创造了基础条件。森林资源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到去年底,新增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7个,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林业站建设普遍得到加强。
五是林业自身发展活力显著提高。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林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用体制机制创新焕发林业内生增长动力,是我省林业工作的一大亮点。长期以来,我省林业企业基本维持建国初期形成的政企合一模式,社会负担重,历史欠账多,经营举步维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断加大林业改革力度,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了两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一个是国有森工企业抓住全省改革攻坚的重要契机,以变革产权制度为核心,对木材加工、运输流通等企业全部实施民营和股份制改造,对教育、医院等社会职能移交属地政府并开展社会化经营改造,近200户企业退出国有,实现了产权多元化,近5万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优化了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使产权更加明晰,主业更加突出,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另一个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去年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配套改革全面启动,围绕落实和放活集体林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加速构建现代林业资源培育体系、产业发展体系、科技创新体系、金融支撑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流转顺畅、效益良好的集体林经营管理体制框架。上述两项重大改革,为焕发企业和林业活力注入了持久动力。
总结过去尤其是去年全省林业工作,可以说林业工作成效显著,发展速度快,质量好,贡献大,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对过去一年来的全省林业工作省委省政府是非常满意的。特别是这些成绩是在林木采伐量大幅度减少,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产业结构深入调整的情况下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经验难能可贵,应该倍加珍惜,必须充分肯定。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进一步推进林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需要破解的难题和矛盾仍然很多,主要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非常艰巨,林业对经济社会的生态保障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改造传统林业产业、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快;计划体制弊端积淀较多,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林区民生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突出,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认真遵循林业发展规律,积极把握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困难挑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进一步巩固发展林业的好形势好势头,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动林业发展取得新成绩。
二、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加快林业经济强省建设步伐
去年我省林业经济总量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与建设林业经济强省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全省上下特别是各级林业部门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林业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到20xx年实现林业产值1400亿元以上,年均增幅达到12%,使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势产业地位更加巩固,林区职工和农民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为重点,加快实施林业转型升级推进战略,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林业发展,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工业拉动、项目带动、科技推动、改革驱动、城乡互动,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努力做到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不断推动林业经济强省建设。具体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是加快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任务。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大调整力度,加快构建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高附加值、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包括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不断推动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转变。同时,充分挖掘林业的多种资源功能,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要把林下经济、绿色食品、森林旅游、特色养殖和精深加工作为发展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搞好项目布局,优化配套服务,不断提高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二)把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保障。森林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事关林业改革发展全局,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一以贯之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回良玉对四川省西昌市发生森林火灾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科学指挥,统筹调度,加大扑救力度,确保人员安全,最大限度减轻财产损失。同时,要继续加大火源管理力度,防止发生新的火灾。1月29日,国家森防指、国家林业局发出紧急通知,按照回良玉副的批示精神,对进一步做好近期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去秋今冬以来,我省降雨(雪)偏少,干旱形势异常严峻,导致春防任务极为艰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回良玉副、国家森防指和国家林业局通知精神,继续保持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旺盛斗志,毫不松懈地坚持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各级政府、各级森防指、各级林业部门要密切关注林区天气变化情况,及早做好森林防火准备,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组织到位、部署周密、保障有力、万无一失。要着眼资源保护,健全和完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在继续坚持七长负责制、联防联保、双预案等防火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提升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要落实好森林防火储备金和物资储备制度,将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与防火任务相适应的保障体系。要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群众管林护林积极性高涨的实际,健全完善森林防火配套措施,确保森林防火长治久安。同时,要进一步加大造林绿化力度,结合第二个十年绿美规划,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三北防护林建设和更新改造、人工义务植树造林等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国土绿化水平。
(三)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支撑。今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把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主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为了把这些政策措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省里决定把20xx年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具体活动方案近期将下发各地组织实施。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业生产力水平,必须把林业发展转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各级林业部门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着力提高林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重视林业科学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林业科技体制,针对良种选育、丰产栽培、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加强协作攻关,集中解决森林经营、种苗培育、沙化土地治理、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生态保护以及林产品精深加工、贮运保鲜等重大技术难题,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努力形成创新开发一批、应用转化一批、立项储备一批的林业科技研发格局。要深入实施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注重培养林业科技领军人才,加强林业科技攻关团队建设,着力提高林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
(四)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在推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不断完善生产关系,使之适应林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始终是我们高度重视、探索创新的重要任务。“”期间,我们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取得重要进展,加快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森林经营方式转变,努力把林地、林木、林下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潜在活力和职工群众蕴藏的积极性、创造性转化为企业和林区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紧紧围绕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加快构建现代林业资源培育体系、产业发展体系、科技创新体系、金融支撑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流转顺畅、效益良好的集体林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积极探索地方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着力破除历史上长期形成的经营性质、经营体制、经营方式和经营主体上的误区,不断解放思想,转换观念,力求实现下述“五个突破”,就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走企业化、产业化经营之路;突破单一经营木材传统模式,走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综合经营之路;突破行业地域界限,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开发林下养殖、林产品加工、森林特产、现代服务等产业,走多元化、多途径发展之路;突破单一所有制界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多元经营主体,走多种经济并存的混合型发展之路;突破浅层次加工局限,强化系列开发,走多层次转化增值发展之路。
(五)把兴林富民、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省是重点国有林区,由于历史包袱重,林区基础设施欠账多,着力改善林区民生不仅是建设现代林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吉林、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重大任务。按照国家要求和省里安排部署,要进一步加大全省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力度,确保林区职工和广大林农充分享受到棚改政策带来的实惠和福祉。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落实好资金、建材、工程项目,特别是要协调落实好林业棚改税费减免政策,清理不合理收费,为办理产权和棚户区改造检查验收奠定基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三化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林区道路、通信、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医疗、文体等公益事业发展,对已纳入相关专项计划的,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投资渠道,加快建设进程。要切实抓好林区城镇化和林农非农化的各项工作,确保林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六)把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可靠保障。立足提高林业组织化程度,增强整体竞争力,加快构建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股份制林场等林业合作组织,开展自我服务,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提高林业经营效益;支持农民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承担林业和山区经济发展建设项目,林业专业合作社同等享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关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各类林业专业协会,引导和规范各类林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不断开创林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加快林业转型升级,建设林业经济强省,涉及到多个部门、方方面面,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兴林的良好氛围。
一要加强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切实把林业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要把林业经济强省建设的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主动衔接,搞好组织协调,为推进林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要形成部门合力。要统筹整合人力物力,细化工作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各级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大局意识,主动搞好与市县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有关部门要从自身职能特点出发,围绕林业经济强省建设,履职尽责,不断推动资源要素向林业流动、基础设施向林区延伸、公益事业向林区覆盖。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把林业改革发展不断推向深入。
三要抓好队伍建设。建设林业经济强省,不仅要有好的发展氛围,好的政策环境,而且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好的职工队伍,这是关键,是根本。因此,各级林业部门和企业单位一定要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尤其是选好配强一把手。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成员不仅要有全局观念、综合素质、业务能力,更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的紧迫感,也要有自律意识、过硬作风和实干精神。同时,要注重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好、业务好、作风好的职工队伍。这样才能在复杂环境下,挑战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做到迎难而上,创新发展,以强制胜。各地要注重加强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职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森林经营水平、林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四要转变工作作风。林业改革发展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历史遗留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在一起,对做好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弘扬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走进林区,贴近职工和农户,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努力探求化解办法。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发展理念,强化政策指导、行政指导和公共服务。要切实抓好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倾听和解决林业职工和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他们提供便捷服务。要层层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新矛盾,维护农村和林区社会稳定。要加强林业法制宣传,增强全社会依法治林意识,巩固好、发展好、保护好林业建设成果。要认真总结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典型,用典型指导面上的改革发展。
同志们,建设林业经济强省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努力工作,不断开创林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和省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林业会议记录林业工作会议记录内容篇三
在春节来临之际,市政府确定召开这次全市林业工作会议,充分表明市政府对林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市人民政府杨卫东副市长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狠抓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向大家通报20xx年工作情况,并就20xx年工作作具体安排。
一、20xx年各项林业工作成效明显
(一)全面完成林业各项工作任务
全市林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亿元;累计贷款余额达4.68亿元,林业贷款贴息补助达2341万元,林权抵押贷款余额21亿元。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90.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完成营造林63.87万亩,完成义务植树518万株;种苗管理继续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陡坡地治理等重点工程如期完成;森林防火工作实现了连续20xx年无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发生的好成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省级下达的指标内;农村能源建设继续推进;启动了国家级思茅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全年林业各项指标圆满完成。全力抓好景谷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扶贫攻坚和景东亚热带植物园等全市涉林重点项目。
(二)林下经济异军突起
到20xx年,全市林下种植30万亩,以石斛、草果、砂仁、茯苓、刺竹等为主,产值32.5亿元;林下养殖282万亩,以牛、羊、鸡、鸭等畜禽为主,产值31.9亿元;林下采集122.5万亩,以松脂、野生菌为主,产值17.3亿元;森林景观利用48.5万亩,以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等为主,产值7.2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加工和森林旅游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太阳河森林公园获得国家4a级景区认定,年游客量已达26余万人次,生态旅游取得新突破。
(三)抓好新兴产业培育
与江西昊利泛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恰谈,促成其与市政府签订了开展林化系列产品、辣木产品深加工和森林碳汇工作合作框架协议,提升改造林化产业,研发林化系列产品;制定了全市澳洲坚果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澳洲坚果产业发展,召开了全市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承办了全省的澳洲坚果产业发展培训班,20xx年全市种植澳洲坚果16万亩,累计种植38万亩,位居全省第二。
(四)资源林政管理不断加强
积极开展林政稽查,严格执行林业各类政策法规和标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加强林地、林木监管,规范市场流通管理;完成“十三五”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和林地年度变更工作,启动实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征占用林地供给及时有效,全市完成66件林地征占用,使用林地8715亩,超省级下达定额4215亩,全市重点工程和项目未因林地手续影响开工建设,确保了全市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的顺利推进。
(五)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形成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书记”抓创建,市委、市政府两办抓督查和市级各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20xx年11月,国家林业局授予普洱市“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普洱成为云南省第二个国家森林城市。
(六)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坚实
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机构、编制方案获批。推行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和森林火灾保险,积极探索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和补偿制度。严格保护区、湿地管理,野生动物监测取得新突破,绿孔雀、野牛、亚洲象等物种监测深入推进,亚洲象等野生动物食物源基地达3000余亩,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七)认真做好恢复重建、扶贫攻坚工作
在恢复重建中,及时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建办公室。全面统计林业灾害损失,制定灾后重建方案。安排景谷6.6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3309万元,主要用于灾区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林业防灾减灾、陡坡地生态治理、农村能源、木本油料产业基地和村民小组美丽乡村建设绿化等项目。下放临时占用林地审批权,为灾区搬迁和交通、水利设施恢复提供强力保障。大力推进“挂包帮,转走访”和“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为挂钩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20xx年已投入230万元,启动了核桃、澳洲坚果等产业发展项目。
(八)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抓班子带队伍,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切实转变作风,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了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努力建设高素质林业干部职工队伍,为林业发展提供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压缩三公经费,文件、会议同比明显下降。林业信息宣传工作获得全省林业宣传二等奖。市林业局荣获区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园林单位称号。
总的来说,全市林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林地定额严重不足。全市的重点工程项目较多,林地定额不足制约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二是野生动物保护压力大,野生动物肇事损失大,矛盾积累多,存在社会不稳定隐患;三是林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涉及林权纠纷调处更加困难;四是林业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这些困难和问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予解决。
二、全力抓好20xx年重点工作
(一)林业改革工作
坚持市场对资源的决定性配置作用,严格执行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投融资改革,强化林业管理和执法,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森林产品网”,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林业电子商务及网络宣传,破除地方对资源流动的限制;坚持公益林和商品林分类经营,逐步建立商品林进入市场经营的体制机制,探索林木采伐、林业管理的新模式;归位林业部门森林资源保护和监管职能;理顺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制定有效管制生态公益林的政策措施。
(二)退耕造林工作
扎实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根据国家相关部委最近出台的政策,可将确需退耕还林还草的25°以上陡坡地基本农田调整为非基本农田地,退耕还林还草向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倾斜,退耕还草的补助标准提高到1000元/亩。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主动协调国土资源局,开展好地块调整工作,进一步扩大我市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确保完成今年60200亩退耕任务。实施好省级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做好核桃等冬季营造林任务全面完成。加大核桃、澳洲坚果等木本油料林发展力度,推动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实施好以森林抚育为主的低效林改造和营造好以思茅松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培育,实现生态改善、原料保障、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严格执行林木种苗“四证一签”制度,提高良种使用率。
(三)林业产业工作
提升林下经济发展水平。尽快修订高起点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着力创建林下品牌,鼓励林下产品精深加工,强化林政资源巡管,完善林下经济发展组织机构。加快建立珍贵用材林、工业原料林、木本油料林、高产松脂、特色绿化苗木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七大基地以及思茅松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做好提升林化产业战略合作协调服务,依托江西昊利泛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整合林化产业。增强服务意识和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开放的市场和公平竞争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流入林业行业。
(四)资源林政管理工作
完善资源林政管理各项制度,规范林木采伐、林地征占用、木材经营加工、木材运输等行为。强化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大对所审批的建设项目林地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林地定额管制制度,认真做好建设项目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落实林地的监督检查职责。对探矿、露天采矿、挖沙、采石、取土等“五采区”纳入临时用地管理,建立临时用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承诺制度和保证金收取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太阳能、生态旅游等项目在不改变林地性质的前提下,与林权人合作使用林地,创新林地使用方式;依法监管,杜绝超批准范围使用,未批先占等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做好木材经营加工管理工作,严格审批,规范木材经营加工行为。进一步做好木材运输管理工作,严格规范木材运输证审核、审批和发放工作;积极开展林政稽查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运输木材活动,维护木材流通秩序。完成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五)林业灾害防控工作
森林防火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用各种宣传手段,明确宣传教育重点,强化责任落实,确保火有人管、责有人担。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宣传教育,不断消除盲区死角。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火力度,强化野外火源管理,严格执行五个百分百等野外火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县(区)、乡(镇)、专业队伍建设,完善细化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乡(镇)、村(组)扑火应急义务队业务和安全技能培训,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能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认真抓好国办、省办《意见》的贯彻落实;完成我市全国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并通过省厅验收;做好松毛虫等灾害防治,确保不发生大面积灾害;继续抓好薇甘菊、红火蚁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防控,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加强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监督管理;加强救护站管理,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的救护;加强湿地管理,完成“普洱五湖湿地国家公园”的申报建设;积极申报森林公园创建;做好云南省第二次陆生野生动植物普查;做好极小种群保护。
(六)农村能源工作
按照市政府重点督查重要工作要求,围绕“多能发展,建管并重,提高效益”思路,积极推广太阳能,稳步发展节柴改灶,重点加强督促检查、服务体系建设、安全管理等工作。建设太阳能热水器25566户、节柴改灶2800户、病旧池改造400口;开展以太阳能和综合利用为主的农村能源技术培训。
(七)林业科技创新工作。强化科技成果应用,加强以澳洲坚果为主的木本油料良种、珍贵用材树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和思茅松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等推广。加快推进国家林业局思茅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作。积极筹建和完成蒋有绪院士工作站工作,开展澜沧江次流域思茅松天然林退化林地改造技术研究、松毛虫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八)对外合作工作
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深化与科研院所、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做好亚太森林组织相关国家林业专家、政府官员到普洱学习考察林业情况的组织活动。指导思茅区万掌山林场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项目。围绕中老泰孟缅经济圈,开展国际林业合作。对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采取跟班、培训和参与实际操作等方式,引资、引智、引项目、引经验,快速提升林业干部队伍素质和林业发展水平。
(九)强化林业干部队伍建设
一要把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林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环节,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林业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高素质林业干部职工队伍,为林业发展提供保障。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巩固“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的成果,认真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根据现行的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清理完善。三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全市林业系统要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为林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支撑。四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严守安全红线,强化风险防控,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严格落实责任,确保“十三五”安全生产开好局、起好步。五要切实加强党风康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党员干部从政道德教育、典型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构建结合林业实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体系。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林业厅的关心帮助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林业各项建设,为全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林业会议记录林业工作会议记录内容篇四
这次全省林业局长会议是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也是在我省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推进林业经济强省建设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尤其是去年以来市县换届,一些市、县林业部门领导班子也做了相应调整,有些同志刚刚走上林业战线组织领导工作岗位。因此,开好这次会议,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具有特殊意义。稍后,德新同志将作工作报告,希望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加快林业经济强省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五大一强”的战略决策,其中把林业大省建设搞好,实现林业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做好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过去的一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断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加大政策扶持,不断推动工作落实,林业经济强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两个加快转变”和“五个显著提高”的发展态势。
一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加快转变。一年来,各地牢牢把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工作主线,进一步摒弃重采轻育、大砍大造的粗放经营方式,强化保护资源、培育森林、经营森林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推动和扭转森林逆向演替状况,林业生产进一步摆脱两危困局,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现代林业产业园区扎实推进,工业化、园区化、产业化推动了现代林业要素加快集聚,各类林业生产要素不断实现有效配置,量的积累不断向质的飞跃加快转型。
二是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加快转变。我省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均排在全国前列,但林业产出功能长期低水平徘徊。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全省林业经济总量仅为50亿元,到20xx年也只突破200亿元,从50亿元到200亿元我们用了20xx年时间。“”以来,省委作出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的重大决策后,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不断加强组织推动、政策驱动、项目带动、市场拉动等各项工作,相继召开林业产业大会、林业经济现场会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议,制定出台了加快林业经济强省建设的政策措施,到20xx年全省林业经济总量达到500亿元,又经过三年来的努力,到去年全省林业经济总量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达到1020亿元,三年翻了一番。
在实现上述两个加快转变的同时,在发展质量上呈现出五个显著提高。
一是林业的生态保障功能显著提高。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行动完成育林造林227万公顷,是前十年的2倍,森林覆盖率由42.4%提高到43.6%。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全面完成,二期工程顺利启动。通过调减采伐量和扩大抚育量,全省森林面积净增194.3万亩,增长3.8%,活立木总蓄积净增4484万立方米,增长10.1%。森林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水源涵养能力明显增强,生态屏障功能显著提高。
二是林业的综合产出功能显著提高。林业作为复合型基础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功能不断拓展,规模快速扩张,结构明显优化,效益日益增强。木材生产、家具制造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进程加快,生物制药、绿色食品、森林旅游、商贸餐饮、现代物流不断壮大,过度消耗林木的产业比重下降,林地经济、旅游经济、多种资源开发等非林非木产业比重上升,独木支撑的传统经济格局正在改变,多元并举的产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林地资源利用率、产出率、生产率明显提升,林业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日益突显,一些重点林区县份农民人均收入构成来自林业的比重达到45%以上。
三是林业的民生改善功能显著提高。结合新农村建设,绿化美化村屯、建设美好家园工程顺利实施,充分体现了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到去年底,全省绿化美化村屯4189个,新增城市绿地4897.6公顷,涌现出长春、吉林、敦化、通化、集安等一批全国绿化模范市。结合天保工程实施,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林区棚户区改造,并纳入国家拉动内需改善民生重点工程,几年来,投资68亿元,共完成棚户区(危旧房)改造10.2万户,新建改造林区职工和农民住宅510万平方米,同时林区道路、饮水、供暖、供电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效提升了林区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是林业的资源保护功能显著提高。全省上下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坚持全社会抓保护,全民搞防火,各级政府负全责,精心组织实施“全力预防、快速反应、重兵扑救”战略,克服了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森林火险增高等诸多不利因素,保持了森林防火长治久安,实现了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辉煌成就,火灾受害率一直保持在0.04‰以下,减少经济损失45亿元,有效保护了林下资源,为发展人参、鹿业、食用菌、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创造了基础条件。森林资源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到去年底,新增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7个,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林业站建设普遍得到加强。
五是林业自身发展活力显著提高。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林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用体制机制创新焕发林业内生增长动力,是我省林业工作的一大亮点。长期以来,我省林业企业基本维持建国初期形成的政企合一模式,社会负担重,历史欠账多,经营举步维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断加大林业改革力度,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了两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一个是国有森工企业抓住全省改革攻坚的重要契机,以变革产权制度为核心,对木材加工、运输流通等企业全部实施民营和股份制改造,对教育、医院等社会职能移交属地政府并开展社会化经营改造,近200户企业退出国有,实现了产权多元化,近5万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优化了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使产权更加明晰,主业更加突出,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另一个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去年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配套改革全面启动,围绕落实和放活集体林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加速构建现代林业资源培育体系、产业发展体系、科技创新体系、金融支撑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流转顺畅、效益良好的集体林经营管理体制框架。上述两项重大改革,为焕发企业和林业活力注入了持久动力。
总结过去尤其是去年全省林业工作,可以说林业工作成效显著,发展速度快,质量好,贡献大,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对过去一年来的全省林业工作省委省政府是非常满意的。特别是这些成绩是在林木采伐量大幅度减少,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产业结构深入调整的情况下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经验难能可贵,应该倍加珍惜,必须充分肯定。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进一步推进林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需要破解的难题和矛盾仍然很多,主要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非常艰巨,林业对经济社会的生态保障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改造传统林业产业、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快;计划体制弊端积淀较多,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林区民生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突出,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认真遵循林业发展规律,积极把握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困难挑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进一步巩固发展林业的好形势好势头,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动林业发展取得新成绩。
二、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加快林业经济强省建设步伐
去年我省林业经济总量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与建设林业经济强省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全省上下特别是各级林业部门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林业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到20xx年实现林业产值1400亿元以上,年均增幅达到12%,使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势产业地位更加巩固,林区职工和农民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为重点,加快实施林业转型升级推进战略,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林业发展,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工业拉动、项目带动、科技推动、改革驱动、城乡互动,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努力做到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不断推动林业经济强省建设。具体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是加快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任务。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大调整力度,加快构建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高附加值、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包括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不断推动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转变。同时,充分挖掘林业的多种资源功能,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要把林下经济、绿色食品、森林旅游、特色养殖和精深加工作为发展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搞好项目布局,优化配套服务,不断提高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二)把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保障。森林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事关林业改革发展全局,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一以贯之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回良玉对四川省西昌市发生森林火灾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科学指挥,统筹调度,加大扑救力度,确保人员安全,最大限度减轻财产损失。同时,要继续加大火源管理力度,防止发生新的火灾。1月29日,国家森防指、国家林业局发出紧急通知,按照回良玉副的批示精神,对进一步做好近期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去秋今冬以来,我省降雨(雪)偏少,干旱形势异常严峻,导致春防任务极为艰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回良玉副、国家森防指和国家林业局通知精神,继续保持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旺盛斗志,毫不松懈地坚持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各级政府、各级森防指、各级林业部门要密切关注林区天气变化情况,及早做好森林防火准备,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组织到位、部署周密、保障有力、万无一失。要着眼资源保护,健全和完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在继续坚持七长负责制、联防联保、双预案等防火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提升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要落实好森林防火储备金和物资储备制度,将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与防火任务相适应的保障体系。要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群众管林护林积极性高涨的实际,健全完善森林防火配套措施,确保森林防火长治久安。同时,要进一步加大造林绿化力度,结合第二个十年绿美规划,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三北防护林建设和更新改造、人工义务植树造林等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国土绿化水平。
(三)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支撑。今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把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主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为了把这些政策措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省里决定把20xx年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具体活动方案近期将下发各地组织实施。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业生产力水平,必须把林业发展转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各级林业部门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着力提高林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重视林业科学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林业科技体制,针对良种选育、丰产栽培、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加强协作攻关,集中解决森林经营、种苗培育、沙化土地治理、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生态保护以及林产品精深加工、贮运保鲜等重大技术难题,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努力形成创新开发一批、应用转化一批、立项储备一批的林业科技研发格局。要深入实施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注重培养林业科技领军人才,加强林业科技攻关团队建设,着力提高林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
(四)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在推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不断完善生产关系,使之适应林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始终是我们高度重视、探索创新的重要任务。“”期间,我们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取得重要进展,加快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森林经营方式转变,努力把林地、林木、林下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潜在活力和职工群众蕴藏的积极性、创造性转化为企业和林区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紧紧围绕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加快构建现代林业资源培育体系、产业发展体系、科技创新体系、金融支撑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流转顺畅、效益良好的集体林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积极探索地方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着力破除历史上长期形成的经营性质、经营体制、经营方式和经营主体上的误区,不断解放思想,转换观念,力求实现下述“五个突破”,就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走企业化、产业化经营之路;突破单一经营木材传统模式,走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综合经营之路;突破行业地域界限,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开发林下养殖、林产品加工、森林特产、现代服务等产业,走多元化、多途径发展之路;突破单一所有制界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多元经营主体,走多种经济并存的混合型发展之路;突破浅层次加工局限,强化系列开发,走多层次转化增值发展之路。
(五)把兴林富民、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省是重点国有林区,由于历史包袱重,林区基础设施欠账多,着力改善林区民生不仅是建设现代林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吉林、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重大任务。按照国家要求和省里安排部署,要进一步加大全省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力度,确保林区职工和广大林农充分享受到棚改政策带来的实惠和福祉。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落实好资金、建材、工程项目,特别是要协调落实好林业棚改税费减免政策,清理不合理收费,为办理产权和棚户区改造检查验收奠定基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三化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林区道路、通信、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医疗、文体等公益事业发展,对已纳入相关专项计划的,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投资渠道,加快建设进程。要切实抓好林区城镇化和林农非农化的各项工作,确保林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六)把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可靠保障。立足提高林业组织化程度,增强整体竞争力,加快构建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股份制林场等林业合作组织,开展自我服务,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提高林业经营效益;支持农民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承担林业和山区经济发展建设项目,林业专业合作社同等享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关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各类林业专业协会,引导和规范各类林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不断开创林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加快林业转型升级,建设林业经济强省,涉及到多个部门、方方面面,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兴林的良好氛围。
一要加强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切实把林业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要把林业经济强省建设的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主动衔接,搞好组织协调,为推进林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要形成部门合力。要统筹整合人力物力,细化工作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各级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大局意识,主动搞好与市县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有关部门要从自身职能特点出发,围绕林业经济强省建设,履职尽责,不断推动资源要素向林业流动、基础设施向林区延伸、公益事业向林区覆盖。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把林业改革发展不断推向深入。
三要抓好队伍建设。建设林业经济强省,不仅要有好的发展氛围,好的政策环境,而且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好的职工队伍,这是关键,是根本。因此,各级林业部门和企业单位一定要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尤其是选好配强一把手。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成员不仅要有全局观念、综合素质、业务能力,更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的紧迫感,也要有自律意识、过硬作风和实干精神。同时,要注重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好、业务好、作风好的职工队伍。这样才能在复杂环境下,挑战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做到迎难而上,创新发展,以强制胜。各地要注重加强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职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森林经营水平、林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四要转变工作作风。林业改革发展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历史遗留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在一起,对做好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弘扬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走进林区,贴近职工和农户,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努力探求化解办法。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发展理念,强化政策指导、行政指导和公共服务。要切实抓好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倾听和解决林业职工和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他们提供便捷服务。要层层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新矛盾,维护农村和林区社会稳定。要加强林业法制宣传,增强全社会依法治林意识,巩固好、发展好、保护好林业建设成果。要认真总结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典型,用典型指导面上的改革发展。
同志们,建设林业经济强省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努力工作,不断开创林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和省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林业会议记录林业工作会议记录内容篇五
今天,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林业 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 总结部署我省林业工作,深入探索新形势下解决林业建设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加快我省林业 发展的途径,表彰全省林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对省政府批准的首批5个林业生态县授牌。会上,华华省长还要作重要 讲话。现在,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林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1985年作出“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的决定,1991年我省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光荣称号,1993年提前两年实现了绿化达标。从1998年开始,全省各地和林业部门积极推进林业第二次创业,狠抓重点生态工程,创建林业生态县,强化森林资源保护 管理,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巩固和发展了十年造林绿化成果,实现了森林资源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为广东 经济 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省各项林业工作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一)造林绿化成效显著。1998年以来,全省共完成造林作业面积1837万亩。20xx年开始至今,全省共完成荒山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578万亩,占规划任务628万亩的92%。20xx年与1985年相比,全省有林地由6950万亩增加到1.399亿亩,林木蓄积量由1.7亿立方米增加到3.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7.7%增加到57.3%。20多年来,参加全民义务植树的人数达5.35亿人次,植树21亿多株。深圳、珠海、中山、惠州4市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称号,28个县(市)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深圳还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二)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力度加大。1998年11月,省政府颁发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对生态公益林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科学经营,对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给予补偿。从1999年开始,对全省生态公益林进行规划核定,核定省级生态公益林5102万亩。1999年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2.5元,20xx年开始提高到4元,从20xx年到20xx年,进一步提高到8元。20xx年,界定省级生态公益林5175万亩。据测算,五年来生态公益林每年新增生态效益134亿元,投入产出比约为1:36.7。
(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进展顺利。各地认真实施《广东省生态 环境建设总体规划》,着力建设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东江、北江、韩江、西江等“四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全面启动,1999-20xx年,省共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2亿元,完成林分改造57.75万亩。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营造沿海防护林带总长达2797公里,绿化率为92.2%,大陆基干林带已基本合拢。实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工程,共营造红树林3万多亩。实施农田林网化建设工程,造林180万株,新增控制面积13.9万亩,将农田林网控制面积增加到387万亩。实施“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基本完成深汕高速公路沿线第一重山的造林任务,并重点推进京九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等绿色通道造林工作。
(四)森林保护效果明显。认真实施省人大议案,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999-20xx年,全省共投入防火林带建设资金3.46亿元,营造防火林带4.4万公里,面积84万亩。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省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运用信息技术监测森林火灾;组建了113支民兵森林消防队伍(共13292人),较好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省森林火灾受害率从1999年的0.776‰,降低至20xx年的0.236‰,20xx年和20xx年降到0.1‰,20xx年在夏秋冬连旱的严峻形势下仍控制在0.176‰以内。各地认真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责任制,大力推进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相关地区还实施了国家级松材线虫病治理工程项目。五年来,全省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0.5%以下,防治率达到65—85%,监测覆盖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以上。
(五)林地林木管理更加规范。对生态公益林、商品林和竹林实行采伐限额分类管理,坚持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和造林更新制度,全面强化了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加强木材检查站标准化建设,严格木材运输检查执法,进一步加强了木材流通管理。依法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行为,有效保护了林地资源。同时,全面开展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林业站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整体推进了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建立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信息系统和森林生态宏观监测系统,提高了森林资源管理水平。不断完善木材行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协调管理机构,确保了木材加工业的有序发展。
(六)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从1999年开始,各地认真实施省人大会作出的《关于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决议》,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到20xx年底,全省林业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由实施议案前的51个增加到186个,占全省的86.5%。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40个,市县级141个,总面积达1380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12%。 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宣传 教育,举行了拒食野生动物万人签名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全社会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的保护意识。从20xx年起,在全省范围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全面禁猎野生鸟类的活动。1998年至今,开展了一系列打击非法猎捕、收购、出售、运输和走私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资源的专项行动,共查获破坏野生动物案件2781宗(其中刑事案件332宗),收缴保护野生动物45.89万只(条)。
(七)林业产业化稳步推进。目前,全省基本形成了造林营林、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四位一体的林业产业化新格局。全省现已建成商品林基地3440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468万亩,工业原料林875万亩,竹林636万亩,经济林1461万亩。全省从事林产品加工经营的单位2.13万家,从业人员300多万人。现有的17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较好地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1998年至20xx年,全省木材总产量1627.18万立方米,竹材产量42207.17万根,人造板产量889.32万立方米,松香类产品产量59.67万吨。森林旅游等林业第三产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已建森林公园316处, 其中国家级14处,省级50处,总面积1379万亩,近年来每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全省林业总产值在“”期间逐年增长,年均递增11.12%,20xx年达到460亿元。全省林业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到20xx年 合同利用外资9.6 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28亿美元。
(八)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基本形成了以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为主体,以市、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区域性林业试验中心、林业科技推广站为辐射的三级林业科技服务体系。林木良种繁育技术、生态林建设及配套技术、商品林建设及配套技术、林业高新技术 应用、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软科学等六大林业科技攻关专项进展顺利。广东林业高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条件不断改善,引进70多项科研开发项目,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城市林业优良树种、林木高新技术繁育产业化等十大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发挥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林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对外林业科技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密切。1998年以来,全省共取得各类林业科技成果8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省(部)科技进步奖励25项,省 农业技术推广奖23项。
一是领导重视,为林业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动力。全省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历年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广州军区、省军区的主要领导,都亲自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全省掀起了造林绿化的热潮。20xx年,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书、森林防火责任书、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责任书,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严格考核,兑现奖惩,有力地推动了林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省人大多次组织林业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大检查,省政协多次开展林业重大工作调研,对广东林业建设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每年的政府工作 报告,都强调要抓好林业工作,并提出具体要求。每次山区工作会议,都把林业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落实。国家林业局领导多次亲临广东视察指导工作。省领导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关心、过问林业工作,就林业工作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效地推动了许多深层次问题的妥善解决,极大地促进了全省林业事业发展。
二是生态意识增强,为林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林业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林业迎来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的重大机遇。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大计和强国富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强调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人口、资源和经济协调发展。1985年至今,省委、省政府就林业工作作出了4个决定,在不同时期提出林业发展战略,明确奋斗目标,制定政策措施,推进全省林业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通过广泛宣传、典型示范,林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了关心林业、支持林业、投身林业的可喜局面。
三是投入大幅增加,为林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8年至20xx年,全省投入林业生产建设资金约55亿元,其中:各级 财政资金(包括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37亿元,省级财政投入林业资金增幅较大,达23.8亿元,落实林业贴息贷款4亿元。20xx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约8.6亿元,比上年增长39.9%,其中省级财政投入7.8亿元。各级财政对林业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产建设和重点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保证了林业部门经常性的开支和林业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目前,政府对林业的公益性投入已开始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势头迅猛,政府扶持、社会补偿、群众投入和外资补充等四个方面相结合的林业投入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四是法规逐步健全,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我省市场经济发展较快,地方性林业立法在全国先行一步。目前,我省有地方性林业法规5个、政府规章12个,省人大会通过的林业议案4个。《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中确立的分类经营、林地保护开发等一系列制度,为《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制订和修改发挥了先行和试验的作用。《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对非法经营加工、食用野生动物等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这在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中具有超前性,是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有益补充。《广东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使得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有法可依。我省林业法规的逐步健全,为林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五是内部改革逐步深化,为林业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机构改革中,各级林业行政管理机构不仅没有削弱,而且管理职能得到加强。到20xx年止,全省对自然保护区共核定事业编制1450名,其中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886名。20xx年,全省36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和野生动植物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机构和编制得以落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为正处级的管理局,省级自然保护区定为副处级的管理处,共核定事业编制512名。同年,长期以来森林公安机构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得以解决,森林公安机构仍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业务工作接受公安部门指导;各级森林公安机构由事业编制改为公安专项编制,其人员经费、办公和业务经费按政法经费标准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各级林业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弘扬行业精神,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真正形成了团结奋进、开拓创新、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的良好工作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全省林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仍有个别地方领导对林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指导思想出现偏差,林业法制观念比较淡薄;林业投入相对不足,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大部分市、县每年投入林业资金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的1%;全省森林质量不高,单位蓄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地方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威胁仍然严重;林业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低;林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等。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力度予以解决。
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精心谋划林业发展新思路
党的xx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党的xx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林业作出了科学的定位,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加快林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在对今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 实践,既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今后长期的战略任务。张德江书记从我省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切实做到六个“更加注重”,其中提到:“在提升珠三角发展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推动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加快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这两个“更加注重”与林业工作关系密切,也是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新时期林业工作提出的要求。
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把林业放在国民经济的全局中来认识,把林业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来谋划,把林业放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来运作,不失时机地根据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把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想与林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林业的要求与林业自身统筹协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理清思路,明确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从完善政策、创新体制、优化环境、科学管理、筹措资金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充分发挥林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
(一)明确我省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我省林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xx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深化林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创建林业生态县,建设林业生态省,构筑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和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南粤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二)确立我省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我省林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明确为:到20xx年,全省50%的县建成林业生态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8%,建设高效生态公益林5175万亩、商品林基地5000万亩,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总值达到8800亿元,建成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稳定、安全的生态屏障,林业产业实力明显增强。到20xx年,全面建成林业生态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总值比20xx年翻两番,达到18800亿元,建成完备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林业生态强省。
在此总体战略目标下,确定具体战略目标为“三八四六二”,就是要构建三大体系,抓好八大工程,建成四大基地,形成六大产业,实现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总值翻两番。具体是:着力构建5175万亩高效生态公益林体系,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林业产业体系,以及有效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抓好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生态防灾减灾、城市林业及森林公园、科技创新示范及森林生态监测和商品林基地林业八大重点工程;基本建成1000万亩速生丰产林、1000万亩竹林、1500万亩工业原料林、1500万亩经济林四大商品林基地;逐步形成木(竹)浆造纸、人造板、家具、林产化工、木本花卉、森林生态旅游六大林业支柱产业;努力实现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总值翻两番。
(三)规划我省林业发展的战略布局。
根据我省林业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按照全国林业总体战略布局的要求,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东西两翼地区、北部及周边山区三大区域的经济社会及资源条件,规划我省林业战略布局。将全省行政区域按自然条件和林业特点的不同,划分为三大类型,分成七大区域,分别是:珠三角城市林业型(包括珠江三角洲城市林业生态圈),东西两翼沿海防护型(包括粤东南沿海防护型林业生态圈、粤西沿海防护型林业生态圈),粤北山地、丘陵生态公益型(包括韩江上中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东江上中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北江上中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西江中下游生态公益型林业生态圈)。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城市林业和花卉业为重点,巩固提高人造板业和家具业,建立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东西两翼地区在抓好生态建设的同时,加快建设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和名、优、特、稀经济林基地,发展木片加工、木浆造纸、林产化工业以及果、茶、药等加工业。北部及周边山区的重点是“四江”流域中上游生态公益林建设和山区综合开发,建设好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和竹子基地,加快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因地制宜发展人造板、家具和松香及其它林副产品深加工业。
三、抓落实、促发展,扎扎实实搞好生态建设和林业工作
目前,我省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时期,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各级政府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快林业发展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项主要任务,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一)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生态屏障。
生态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对于我省整个林业发展来说,必须把战略重点放在生态建设上,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屏障。在林业实践和工作重点中,我们必须全方位贯彻生态建设第一位的思想。
一要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县建设。建设林业生态县是结合我省实际提出的一项生态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推进林业工作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各地要把林业生态县建设作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要以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为平台,大力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加快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景观建设,提高生态功能等级。力争至20xx年,全省有一半县达到林业生态县标准;到20xx年,全省所有县达到林业生态县标准,全面建成林业生态省,构筑起维护我省生态安全、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屏障。
二要加快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组织实施林业八大重点生态工程,是解决当前生态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快林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好。要继续抓好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启动鉴江、榕江、漠阳江、潭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防护功能。大力营造、保护沿海防风林和滩涂红树林,恢复海岸森林生态系统,增强抗击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台风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威胁。继续推进铁路、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农田林网等沿线绿化,构筑覆盖全省的绿色森林 网络。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大力发展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多营造混交林,促进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植物群落的恢复。在城市化进程中,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切实推动城市森林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城市中心区要多种树、种大树(高大乔木),提高绿化效果,改善生态质量。要加强造林质量监管,推行工程项目管理。
三要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工作。搞好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管理,是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的核心和基础。我省在全国率先对省级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不仅积累了许多宝贵的 经验,而且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对当地有关生态公益林的文件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确保政策的一致性。要明确补偿对象,确保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落实到位,也可采取多种方式对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给予合理补偿。要积极探索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机制,允许统一经营,个人承包,通过赎买转为国有经营。要进一步落实生态公益林目标责任制,落实管护人员,并逐步建立生态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统。要加强管理和监督稽查,切实用好管好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和各项建设资金。对经省核定的生态公益林不得随意调整变动,不得征收任何税费。
同时,要认真执行《广东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以提高尽责率为突破口,把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进一步引向深入。要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积极开展争创绿化先进工作。
(二)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是林业的根本,加快林业发展,深化林业改革,最本质的要求是要增加森林资源。林业具有“三分种七分管”、“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严管林”,确保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
一要严格森林、林木资源及林地管理。实行森林资源统一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坚持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制度,认真落实破坏森林资源责任追究制度和案件报告制度,进一步强化林木采伐和木材行业管理。认真实施全省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抓好市、县林地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实行林地总量平衡控制,严格征占用林地的审核管理,坚决遏制林地资源的非法流失,制止和查处违法使用林地行为。强化林地林权管理,抓好换发林权证的检查、指导与验收工作,建立全省林权证管理网络,规范林地使用权流转。按照精简、高效的要求,进一步抓好林业工作站和木材检查站建设。加强调处山林纠纷工作,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二要强化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各级政府必须把预防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作为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立足预防,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森林防火意识。强化野外火源管理,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切实加强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强化森林消防监督职能,积极开展航空护林,加强生物防火林带等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减少森林火灾损失。要加快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检疫工作,对危险性森林病虫害实施工程治理,遏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减轻灾害损失。建立健全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有效机制,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
三要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湿地和红树林资源保护。要以实施省人大议案为核心,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抓紧抢救濒危珍稀物种,修复典型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立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经营监管体系,切实保护好野生动植物、湿地、红树林资源。制订和完善野生动物猎捕、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管理制度,促进由利用野外资源向繁育利用人工资源转变。加强湿地、红树林资源调查规划与监测,尽快在宜林滩涂上营造红树林,并积极地做好红树林资源确权发证和管理工作。要组织实施好中荷湛江红树林管理项目。
同时,要加快森林资源、森林生态和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加强对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和红树林等资源及生态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生态效益评价,及时掌握和定期发布全省林业与生态状况,为林业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信息。
(三)优化林业结构,加快产业发展。
一个健全的林业、完整的林业、健康发展的林业,应该是一个三大效益兼顾、生态和产业协调发展的林业。林业产业的发展是林业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生态功能的根本保障。林业的加快发展也包括林业产业的加快发展。
一要着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各地要把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作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结合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林业。在发展思路上,要以商品林的大发展带动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林业加工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资源培育业的大发展,以森林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服务业的大发展。要把建设速生丰产林、竹林、经济林、工业原料林,作为调整林业结构、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并以此为依托,促进木(竹)浆造纸、人造板、家具、林产化工、木本花卉、森林生态旅游等六大林业支柱产业发展。要积极发展森林食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药材和珍贵树种培育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要因地制宜编制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并发挥林业产业协会的作用,推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二要做大做强林业龙头企业。林业龙头企业是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林业和山区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中,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引导和组织农户经营的重任。各地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加快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有 计划、有重点地扶持一批林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林业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林业产业的整体现代化水平。培育名牌产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涉外林业开发,发展外向型林业经济,不断增强林业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三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进一步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和木材采伐管理规定,真正从建立利益机制入手,鼓励多元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已经划定的自留山,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不得强行收回;自留山上的林木,一律归农户所有;分包到户的责任山,依法保持承包关系稳定;林木可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或条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做好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工作。有关金融机构对个人造林育林,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面向农户和林业职工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林业经营者可依法以林木抵押 申请银行贷款。
同时,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将全省国有林场界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经营型林场,生态公益型林场为公益类事业单位。还要深化森工体制改革,市、县林业主管部门所办企业要限期全部脱钩,并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改组、改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撤销森工站,保留乡镇林业工作站,对森工下岗分流人员按规定给予补偿。
(四)采取有力措施,完善保障体系。
加快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就是要充分发挥法制、科技、政策等的支撑保障作用。
一要坚持依法治林。要加快林业立法,抓紧制定商品林管理、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湿地保护管理、森林公园管理、林业工程管理、国有林场管理、山林纠纷调处、森林资源 转让和资产化管理等法规规章,并根据新情况新要求修订完善现有法规规章。要强化林业执法工作,创新林业行政执法机制,加快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步伐,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强化执法监督,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林业执法和行政许可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级林业法制机构,充实执法监督力量,积极探索高效的行政许可监督制度,加大林业行政执法统一管理和监督,规范林业执法和行政行为。要加强林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加快建立林业法律事务机构,强化林业法律服务工作,切实维护林农的合法权益。
二要推进科技兴林。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和林业重点科技攻关,加快广东林业高科技园区和林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加强优良乡土树种选育、地带性森林群落恢复、城市森林建设等技术研究。抓好省部级林业重点实验室和森林生态固定监测站以及优良林木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加快林业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建设全省“数字林业”平台。建立健全全省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加快区域性林业试验中心、林业科技示范园区、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和林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争到20xx年,全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积极推进林业标准化工作,建立林业标准和质量监督检测体系。鼓励创办科技型企业,建立科技示范点,开展科技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积极开展粤港澳和国际林业科技交流与合作。
三要加大扶持力度。各级财政要将林业事业纳入政府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建立长期稳定的林业投资渠道。林业公共管理支出、林业公共工程支出和林业转移性支出等主要财政预算项目要纳入各级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封山育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和有害生物防治,生物多样性、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生态防灾减灾的日常经费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省财政投入要突出重点,明确使用范围,对生态建设任务重的山区实行重点倾斜。省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全省性林业生态安全体系基础建设资金要纳入省财政作重点安排。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要加强林政、森林公安、森林检疫等执法队伍的 政治思想教育、政策法律学习和业务培训;要强化管理队伍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的培训;要优化科技队伍知识结构,引进优秀人才,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要在全行业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纪律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树立人才兴林观,全面贯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加强人才和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在稳住队伍、用好人才、培育力量、引进智力上下功夫,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为有志之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志们,加强生态建设,加快林业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我省林业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紧密团结在以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加快广东林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林业会议记录林业工作会议记录内容篇六
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回顾总结“”林业工作,谋划部署“十三五”和20xx年林业工作;对20xx年度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林业局以及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并递交20xx年度目标管理责任状。下面,我根据党组研究的意见,讲四点意见。
一、“”简要回顾
(一)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我市创森工作自20xx年正式启动以来,在国家局和省厅的关心支持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xx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要求,我们坚持高位推动、广泛发动、奖惩驱动、资金拉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创森攻坚大会战,掀起了创建热潮。全市五年共完成造林259.3万亩,其中长(珠)江防护林工程造林19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10.35万亩,油茶新造33.42万亩,巩退项目造林7.68万亩,石漠化治理造林1.56万亩,优材更替造林6.42万亩,完成封山育林179.78万亩,位居全省第一。建设秀美村庄示范村480个;完成绿色通道建设5176公里;每年参加义务植树达300万人次以上,尽责率达到95.31%,共完成义务植树6069.22万株。积极统筹城区绿化,实施了“城区扩量、街道增绿、公园提质、社区植景、庭院添美”行动。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城乡绿化水平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市民幸福指数逐步攀升。创森40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去年11月被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二)持续发展壮大绿色产业。我们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培育生态产业,促进产业与生态深度融合,实现了二者的互动双赢。20xx年全市林业产业实现总产值301.2亿元,比“”规划指标增长66.67%。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湖南省名牌产品”7个,“湖南省著名商标”10个。全市省级以上林业产业龙头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共引进福源木业、上海云生公司、广东农垦集团、云南天昌生物等战略投资者近60个,引进投资50亿元。二是园区建设取得突破。全市已建成新田家具工业园、东安竹产业园、冷水滩马坪林产工业园区、双牌林产工业园区、道县龙江桥木材加工园区、零陵异蛇产业带和江华码市木材工业园区等9个,以新田家具工业园和零陵红木家具为代表的家具产业,以金浩茶油、林之神茶油和大自然茶油为代表的油茶产业,以湖南云生竹木有限公司、湖南舜皇峰竹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竹产业等3个百亿产业集群初步成型。三是森林生态休闲旅游迅猛发展。阳明山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九嶷山风景名胜区获“全国文明单位”。 20xx年全市森林休闲旅游接待游客超过9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60亿。四是林下经济方兴未艾。以永州异蛇、祁阳珍贵药材、蓝山特种养殖等林下经济初具规模。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迅速,红豆杉、楠木育苗在全国苗木市场具有话语权。全市花卉苗木基地面积由20xx年的2.58万亩发展到20xx年的14万亩,共建设花卉苗木基地391个(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
(三)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一是资源管理日趋规范。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进一步加强,主体功能区规划逐步落实,双牌、宁远、蓝山、新田列入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东安、江永、江华列入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江华、宁远和蓝山湘江源头区域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森林面积、蓄积量持续增长。“”期末,全市林业用地总面积达到2320.53万亩,与“”期末相比净增19.66万亩;有林地总面积达到1820.29万亩,净增245.3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60.30%提高到64.47%;活立木总蓄积由4807.51万立方米提高到5886.87万立方米,净增长1079.36万立方米。二是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在保护好现有843.66万亩国、省级生态公益林基础上,全面启动了市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灾害发生率和成灾率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三是湿地保护取得重要进展。全市已建立江华涔天河、双牌日月湖、东安紫水、宁远九嶷湖、金洞猛江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5处。建立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和水源保护地255处。20xx年底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77.32%以上,保护面积59.19万亩。四是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全市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40个、保护小区46个,总面积203.3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08%,其中,有湖南永州都庞岭、东安舜皇山、双牌阳明山、宁远九疑山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永源口、湖南祁阳小鲵等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基本形成有效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和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有效地保护了我市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独特的生态系统。
(四)顺利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我市共有29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538.64万亩,林场国有面积和数量分居全省一、二位。改革前林场共有职工12727人,其中8个国有林场代管42个村2.66万人。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十分繁重。为确保改革不偏轨、不走向,我们根据中央和省里的改革精神,重点围绕“定性”、“瘦身”、“惠民”、“强体”、“补血”等五个方面做实顶层设计,实现了“三率先一没有”,即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市级改革实施方案,29个国有林场改革方案率先一次性通过省里评审,国有林场改革率先一次性全部通过省级验收;没有出现一起因改革引起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改革后,全市29个国有林场全部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共核定事业编制3978人,占在职人员的55.1%,并全面落实了财政预算保障。所有林场场办学校、医院实现了彻底剥离;具备条件的5个林场代管的23个村进行了完全剥离,理顺了关系;分流富余人员 1589名。通过改革,实现了林场林区和谐稳定发展。
(五)全面落实各项惠林政策。一是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市699.35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和174.31万亩省级公益林全部纳入财政补偿范围,每年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补偿资金1.21亿元。全市县区林业部门的行政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效解决了林业部门“收费养人”的问题。二是林业税费大幅降低。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由原来销售价的20%统一调减到10%,每年减轻农民和企业负担5298.36万元。三是争项争资再创新高。据初步统计,“”期间,全市共争取上级林业项目资金40余亿元,比“”期间增长近40%。四是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全市共设立林权交易中心以及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12个,仅20xx年就办理林地及森林资源流转200多起,成交金额10多亿元。五是国有林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全市完成国有林场、苗圃和森工林场三期危旧房改造10121套,国有场圃职工住房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六)大幅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时期是林业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时期,为我市林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技保障。一是林业科技取得突破。全市林业科技共获得省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科技对林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二是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林工企业新开发了松节油树脂、活性炭、红木(实木)和竹集成材家具、酒店和办公家具、竹集成材户外用品、茶油软胶囊、生物柴油等一系列新产品,引进推广了油桐栽培技术、油茶优良品种栽培等林业实用新技术多项,年新增产值5亿多元。三是林木种苗生产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实施建设了6个林木种苗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的林木良种生产供应能力,为提高营造林质量提供了源头保障。
(七)稳步推进林业法制建设。一是林业法制机构进一步健全。各县区均设立了法制机构,江永、道县单独设立了法制办。20xx年,市局报经市编办批准设立了林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二是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林业系统从强化执法人员素质入手, 5年来,组织各类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215场次,培训对象12500余人次。通过业务培训,全市林业行政执法人员队伍的体质素质和执法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三是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常规执法外,先后组织开展了“天网行动”、 “侦破查处森林火灾案件行动”、“绿箭行动”、 候鸟保护“天剑专项行动”、“利剑行动”“林地管理专项整治”专项行动,全市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0804起,查处率为98.08%,行政处罚11582人,责令赔偿损676万元,补征林业规费1120余万元,没收野生动物9680余只、蛇蛙类6100余公斤,收回和恢复林地120公顷,责令补种树木31000余株,有效保护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四是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按照“法律授权皆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市、县区林业行政机关对现有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清理,制作了运行流程,有效规范了行政权力的运行。
(八)自力更生建设森林植物园。为实现“开门搞科研”要求,充分发挥林业科研院所服务社会职能作用,打造中心城区林业科普基地,我们积极争取市政府决策,在市林科所基础上建设永州森林植物园。该项目于20xx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在财政仅给前期启动资金100万元的条件下,我们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近一年多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4300多万元投入到植物园建设。目前已完成10个精品专类园和百花园、人工湖、绿色广场、森林浴场等主体景观建设,园内四季风景交织,季季有花赏、有香闻、有景看。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已成为中心城区市民休闲的观光胜地。
在充分肯定近年我市林业取得成绩的同时,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一是林业发展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步子还不够快,创新驱动还有待加强;二是制约林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如土地集约、金融信贷、林下经济)还没有有效破解;三是一些高速公路、国省道两旁“裸露山地”绿化任务还十分艰巨;四是火源控管难度大,少数地方森林火灾频发的态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五是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全面加强。
二、“十三五”林业工作总体思路
“十三五”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动林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党的以来,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发展林业的宏观环境正不断优化。随着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日趋接近或达到极限,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在新常态下,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承载力腾出更多空间,从临时性的政策措施到长久性的制度安排都必将更加有利于林业发展。
从省级层面看,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作出了一系列发展林业、保护生态的重大决策。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裸露山体和矿山复绿行动,扎实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灾害防治,实施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真正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共建共生的科学发展之路,为林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
从我们市级层面看,生态是永州最重要的资源,更是永州最大的优势,林业工作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绿色永州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品质活力永州的重要内容,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强化生态红线区域内林业资源保护,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推动城乡生态环境向好变美,是林业在品质活力永州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是林业在品质活力永州建设中的应有担当;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文化,促进社会生态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是林业在品质活力永州建设中的不懈追求,这些正是品质活力永州建设赋予林业的光荣使命。全市各级林业部门务必增强主动感、责任感、使命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务实创新,奋力开创“十三五”期间绿色永州建设的新局面。
1、生态建设工程。以潇湘流域生态恢复与治理、石漠化山地生态恢复与治理,城镇、村庄生态环境建设,道路网络绿化美化,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和天然林保护为重点,结合优材更替、测土配方、无节良材培育,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升森林经营水平,构建起森林、城市、村庄、湿地有机结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城乡一体的林业生态系统。
2、产业开发工程。按照市场导向、优势互补、生态环保、集中布局的原则大力引导和扶持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珍贵用材林、木本油料林、毛竹、森林药材、花卉苗木等基地建设,发展高效林业和电子商务,带动林农增收。推进林产工业向信息化、规模化、集群化、园区化发展。培育顶级品牌,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碳汇经济、林下经济、非木质产业等现代林业经济。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林业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品牌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特色鲜明突出的兴林富民产业体系。
3、生态文化工程。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县区落实主体功能定位,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以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各类公园为骨干、以举办生态节庆活动和各类林产品博览会为抓手,弘扬永州独特的生态文化。
4、保护管理工程。构筑林区安全屏障,加强森林火灾防控,改善森林公安办案条件,有效维护林区治安秩序。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救助,建立一批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和珍贵濒危野生植物试验栽培拯救基地,确保野生动植物物种安全。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行无公害和生物防治。强化检疫执法管理,把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坚决御之于本市之外。
5、支撑保障工程。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依托无节良材培育、测土配方等营造林技术的深化研究和推广应用,构筑科技支撑体系。积极推进林业管理体制、森林采伐制度、森林资源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林业综合执法、林业社会化服务、林业公共财政制度、碳汇林业市场机制等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构筑政策、投入和基础设施等保障体系。加强基层林业“两站”建设,巩固林业基层基础地位。通过全面推进林木良种选育推广、林木种苗生产供应、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林木种苗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林木种苗的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加强林区、国有林场内林区道路建设,进一步改变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建设严重不足的现实,切实改善林区交通条件。
三、20xx年工作设想
(一)围绕巩固创森成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虽然我市已经被授予了“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但按照规定,三年后国家还要进行复核,复核不合格将被摘牌。因此,要确保“国家森林城市”荣誉,就必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城乡增绿工作。一是要突出重点工程造林。认真实施好退耕还林、长珠防林、石漠化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湿地保护、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外资项目造林等工程,完成营造林任务16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5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森林抚育经营100万亩,新育苗木3600亩。要大力营造混交林,国家重点营造林工程人工造林阔叶树混交比例必须达到30%以上,其中珍贵树种比例10%以上。要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做到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与人工造林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二是要突出关键区域造林。要继续把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铁路两旁第一层山脊或平地100米范围内的“裸露山地”作为造林绿化工作的重点,开展“裸露山地”绿化攻坚,确保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在通道造林中,要突出速生速绿,尽可能多栽植桉树、桤木、栾树等速生树种,以实现快速绿化和成线成景。三是要突出秀美林场建设。今年省厅提出了大力推进“秀美林场”建设,就是要将国有林场场部打造成为美丽的森林公园。在最近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三龙厅长将我市的森林植物园作为“秀美林场”建设的示范在全省进行了推介。今天上午各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的负责人到永州森林植物园进行了参观和座谈,希望大家认真吸收消化,结合各地实际,尽快拿出“秀美林场”建设规划,分步实施,加快推进,真正让林场美起来,让职工富起来。四是要加大对枯死木和火烧迹地清理和重造。各县区要对近两年新造林林地和今年春节期间的火烧迹地,开展全面排查,进行补植补种,特别是主要通道两旁视线范围内的火烧迹地,必须全面补种到位。五是要突出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围绕保生态、促产业,要大力调整林种树种结构,调低新造林中杉松比重,大力发展油茶、毛竹、珍稀树种、中药材、花卉苗木。另一方面,要继续协调推进城区绿化工作。要按照创森总体规划的要求,以增量、提质为核心,采取新建、改造、提高、优化等措施,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重点抓好城区公园、游园以及街道绿化、节点绿化等建设,加快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景观格局。要进一步加大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力度,前期已启动未完工的项目要抓紧扫尾,尚未实施的规划项目要抓紧推进,要通过持续发力的工程带动、项目拉动,推动城市整体绿化水平再上台阶。要加快推进市植物园项目建设,今年重点要抓好林业博览园、景观塔、森林博物馆建设工作,尤其是林业博览园,按照建设要求,3月12日前要完成园内树木栽植,5月1日前实现开馆接待游客。各县区要按照规划抓紧组织实施,要以精品、特色彰显品位,真正把博览园打造成为展示各县区生态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推介我市生态文化品牌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产业强基地。20xx年要在全市建设18万亩高标准油茶、20万亩速丰林、10万亩毛竹、2万亩花卉苗木、2万亩珍稀树种、10万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要积极鼓励扶持企业、大户到贫困村采取“企业(大户)+基地+农户”的模式兴建基地,推动林农脱贫致富。二产业强加工。一是要继续抓好家具、毛竹、油茶三个百亿产业建设。家具要以新田、零陵的家具展示楼、物流园建设为重点,力争取得新突破。竹产业园要在抓好湖南云生达产达标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集群发展。油茶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做精做深,打造知名品牌,扩大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加大对双牌县林产工业园区、道县龙江桥木竹市场、冷水滩马坪林产工业园区和江华码市木竹交易市场等四个林产工业专业园区和冷水滩高产油茶示范专园、零陵异蛇产业园、山苍子加工产业园、厚朴加工产业园、油桐深加工产业园等五个具有地方标识的产业园的升级与改造,实现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产业有效益。三是着力打造“五十百”工程。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培育5个产值过十亿元的企业,10个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0个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三产业强旅游。积极做大做强森林生态旅游,加快永州森林植物园建设,重点抓好永州林业博览园、林业展览馆、景观塔、园区道路建设等,进一步做好配套和提升档次水平。积极争取九嶷山创5a,舜皇山创4a成功。大力发展发展林下经济,重点扶持大江、荆竹、打鼓坪、大庙口等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种养殖业,实行规模经营,提高林地产出效益。积极探索金洞碳汇交易试点。
(三)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是坚持依法治林。要推进以森林公安为主体的林业行政综合执法,加强执法人员培训,规范林业行政执法,做到砍必批、占必审、损必复、盗必惩,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要严格林木、林地限额管理,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加工。要组织开展林业严打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珍稀野生植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要严格资源保护。要在保护好现有国、省级公益林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区划界定市县级生态公益林,建立市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强化天然林保护,全面停止国有林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积极开展集体和个人天然林协议停伐。从今年起,按照省政府的安排在全市开展禁伐限伐三年行动,对全市范围内的国、省级公益林,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两旁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森林实施禁伐,对我市纳入国家重点、省部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12个县区(回龙圩、经开区除外),除禁伐范围外,每年在上年度采伐量的基础上再减少林木采伐量20%。今后3年内,林木采伐审批要增加一前置条件,即需先核实是否在禁伐范围,是否符合减伐要求。按照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的要求,组织开展好全市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年内要完成实地调查、信息汇总和评审鉴定工作。三是要加强灾害防控能力建设。要健全火源管控、隐患排查和重点时段、重点部位严防严控机制,落实好乡镇、村组森林防火责任,做到联防联治,严格森林防火责任追究,杜绝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要加强市、县级武警应急消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扑救效能。要结合开通12119报警系统,推进防火值班执勤的规范化建设,实现森林火灾的打早、打小、打了。要扎实推进森林火灾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科技含量。要认真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预测预报,适时组织开展防治,确保“四率”达标。同时积极引导建立林业灾害社会化防治机制。四是要加强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认真组织开展 “爱鸟周”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严格凭证养殖、经营和运输野生动物。对挂牌的古树名木逐一落实管护责任人,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对已建立的湿地公园要加快建设和落实好管护措施。同时,争取新建一处国家湿地公园。五是要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完善“院局、院所、院企科技共建”合作机制,加快成果转化。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在林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林地测土配方系统使用率和入户率。积极推进林业科技示范户建设,积极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让科技更大范围为林农脱贫致富增添动力。
(四)稳步推进林业改革,持续释放生态红利。一是推进林业精准扶贫。要围绕“生态保护脱贫一批”的目标,发挥行业优势,挖掘行业潜力,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提高贫困地区林农投入,打赢林业脱贫攻坚战。在资金上,整合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在措施上,突出产业扶贫,重点扶持发展油茶、毛竹、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打造成为贫困地区精准长效的脱贫攻坚支柱产业。二是巩固国有林场改革成果。要进一步加大跟踪落实,确保已明确的改革各项成果落实到位。三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集体林权证发放到户。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5月31日前全面完成林权证发放扫尾工作的总体要求,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发证任务,为不动产登记打下良好基础。四是大力推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增强林权要素活力。按照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林木资产评估、林地合法流转等管理程序,合理引导群众对所承包的林地经营权规范流转。推进林农以土地入股分红,促进林农、大户业主、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等基地建设模式,实行“土地保底租金+按股分红”“保护价收购农产品+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分配模式,把林权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建设,建立集信息发布、市场交易、林权登记、中介服务、法律政策咨询于一体的资源流转要素市场,对农民和林业经营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同时做好林业融资和森林保险工作。
(五)做好项目资金对接,切实加大林业投入。抢抓机遇,加大争项争资力度。要围绕当前林业发展新形势和国家政策投资重点,抓好全市林业“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项目与国家局和省厅的对接,争取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笼子,特别是要突出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油茶基地、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防火综合治理第三期项目等工程项目争取,确保我市项目资金投入占全省市州总额的10%以上。同时,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认真谋划、储备一批对全市有重大影响的林业建设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项目策划和精心包装,通过节会等多种方式向外推介宣传,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林业,特别是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力求取得新突破。科学制定项目建设年度目标任务,落实项目建设专抓队伍,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负责,一个班子专抓。同时,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的加大,林业项目资金逐年增多,要切实加强对林业项目资金的监管,防止出现项目上马,干部落马。
(六)围绕创建服务型机关,加强队伍建设。按照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林业队伍的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进一步强化“看齐”、责任意识,从严从实抓班子带队伍。要强化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努力营造清正廉洁、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要强化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定期职业培训制度,让林业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吸纳新知识,增加新才干,不断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和管理,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树立建设现代林业理念。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推行便民服务,全面提升林业整体形象。要在新一轮撤乡并镇中,稳定基层林业机构队伍,不断加强站所建设,优化布局,不断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狠抓当前工作
春节刚过,当前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也是森林防火的紧要期,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
1、狠抓造林绿化工作。一要抢抓造林进度。从前段全市造林进度情况看,由于受去冬降水多影响整地进度,造成今年春季造林进度与往年相比明显偏慢,且进展很不平衡。因此,各县区要抢抓当前有利的造林时机,集中领导、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实行倒计时安排,全力以赴突击造林进度,确保3月底前完成除桉树以外的造林任务。二是严把造林质量关。要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实施,采取局领导包乡,技术人员包村、包山头等办法,确保成活率。三是加强督查检查。加大对春季造林整地的督查力度,重点对造林进度、重点工程造林、通道绿化、裸露山地造林、栽植苗木质量进行督查检查,并及时反馈通报情况。四是要抓好“3.12”义务植树节活动安排和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义务植树活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巩固创森成果。
2、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今年春节期间,全市森林火灾频发。当前随着天气转暖,林区农事活动增多,森林防火又将面临一个高发高危时段。各地一定要落实火源管控措施,依法管住野外用火。要坚持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火灾早报告、早处置。要严格责任追究。各级森林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大对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失职渎职、玩忽职守、贻误战机,致使森林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要按照市政府森林防火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
同志们,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林业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巩固创森成果,改革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品质活力永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