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总结(10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总结篇一
本次调研工作是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中职教师的一次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员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贺力克教授、李得尧教授,等专家。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还有是来自全省中职学校的32位老师。本次调研工作分两天。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是生产非电空调及空气品质检测功能、可持续建筑等产品的公司。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中联重科有限公司是生产重工业的公司。
(一)调研目的
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自己所在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确定就业岗位(群),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从业人员结构
4、明确专业定位
(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调研时间调研地点调研对象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可持续建筑厂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远大工程院院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对一线员工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对一线员工
(一)调研方法
以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研单位。调研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及座谈等形式,了解企业的现状、机电岗位的人才结构及需求情况;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总体评价;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等。
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对人力资源部杨迎霞总监、可持续建筑厂肖长庚厂长、远大工程院余立军院长采取座谈形式调研,对一线员工采取表格形式调研。
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对人力资源部总监、一线员工都采取座谈形式调研。
(二)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了工厂对高管人员、基本技术人员,对一线员工的基本
素质要求,基本技能要求。
1、企业对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分析
企业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质量,就生产这一企业基础而重要的过程而言,现场加工、检测、在线管理、在线维护等人员的质量决定了生产的质量。在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企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稳定而熟练的操作工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保障,而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高质量,设备维护人员又是重要的一方面,具有更熟练的操作技能或更宽的知识面或有复合技能的人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如某企业主要设备为自动化生产线,这些设备由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用途自已研发,所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线的维护人员不仅要对现有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还要进行设备改造,以适应新产品的生产需求。这些维护人员就必需具备机电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在这些场合,复合型的技能人才企业更需要。
2、企业对员工社会能力需求的分析
今年,我们更明显地感到:很多机电企业用人时,一方面考察其专业教育的背景,但更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和非智力素质,善于与别人交流、正确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度。而那些或外表(发型、服饰)时尚、或衣冠不整、或表情生硬的人在面试时往往不受机电企业的欢迎。
主要为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在这类岗位中,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含量较高,要求维修人员在认识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机电设备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有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目前在大多数企业,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一般都有较明确的分工,中职毕业生在这类岗位上开始时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工作。相对而言,装配类岗位中职毕业生更轻易上手,但待遇也较低。
3、机电岗位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调查组对上述机电类岗位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技术等级及工资收入进行了调研。
(1)年龄结构
(2)学历结构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如表3所示。初中毕业的人员一般只能从事简单机械的拆装;高中或中职毕业的人员除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流水线装配工作以外,中职毕业生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也可从事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工作,大专或高职以上毕业的人员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则可以担任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的工作。
(3)技能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及年收入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一般都持有钳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维修电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如表4所示。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一般为大专或本科以上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等专业毕业,经实践具备了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人员。
从表4可见,岗位同等级技能水平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有较大波动,主要是因为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有较大差别。同时从整体上看,各类人员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尤其是高级以上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偏低。这也是造成目前高技能人才紧缺的根本原因。
4、机电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机电专业对应岗位的招聘渠道主要有:人才市场、招收相关学校应届毕业生、熟人推荐、网络、人才中介公司等。
对中职生来说,企业在招聘时一般通过面试,查阅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评价、所持的技能证书及具备的技能,有的还进行测试或考察试用,最后决定正式录用那些会做人、能干事的学生。
5、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
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如下:(1)知识水平方面。满足占25%,比较满意占38%,尚可占29%,不满意占8%。(2)技能水平方面。满意占5%,比较满意占33%,尚可占42%,不满意占20%。(3)工作态度方面。满意占8%,比较满意占29%,尚可占51%,不满意占12%。
6、企业对中职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
据调查,企业对中职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培养目标定位的针对性,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
(2)在专业知识方面,应加强机械制图、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备结构、机械传动、公差配合与测量、加工工艺、工装夹具等知识的教学,提高有效性。
(3)在专业技能方面,应加强机床操作、常见故障识别诊断和排除、刀具刃磨、零件精度测量、机械设备拆装、安装调试和维修等方面的练习。
(4)在工作态度方面主要有:树立准确的就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工作踏实,吃苦耐劳;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性教育等。
(1)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
目前课程设置一般为: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技术基础、cad/cam、plc、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钳工工艺学、电力拖动、安全用电、工厂供电、维修电工、钳工技术训练、电工技术训练等。
原有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中职机电专业目标定位和教学需求,主观原因是作为学校层面也没有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只能凭各个侧面的经验进行选择和取舍。
(2)实训条件
近几年,我校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训条件,添置了各种类型的金属切削机床和其它实训设备。实训条件的改善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了必要的保证。目前本专业开设实训项目分别有:钳工实训、电工实训、电子实训等。
(3)学生考证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考取相应工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1、机电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
从上述调研分析可见,在我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背景下,对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无论从学生基础特点出发,还是从目前我校的办学条件出发,该类岗位的技能型人才都是中职机电专业合适的培养目标。所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主要培养从事机电维修与装配及相关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2、机电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课程设置既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以任务为引领,以模块化项目教学为主的新型课程体系,又要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强调可操作性。
3、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内容。
(2)专业教学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思想,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典型项目作为教学课题,创设“生产情景”,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爱好,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3)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支持,学生在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学分。在学历教育考核中,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让用人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要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注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4)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机制,以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咨询者。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总结篇二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数控机床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专家们预言: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根据调研情况,数控技术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
1.“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数控机床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机械加工与数控加工的工艺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了解数控加工的自动编程。
这类数控技术人才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企业也可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
2.“灰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0%,其中数控编程工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
数控编程工艺员: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模具制造基础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能运用至少一种三维cad/cam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和自动编程。此类人员在模具行业尤其受欢迎,待遇也较高,如在华东地区所调研的企业主要是汽车零部件、模具行业的民营企业,其数控编程人员占到数控技术人员总数的12.8%。这类数控技术人才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
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
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知识,掌握主要数控系统的特点、接口技术、plc、参数设置和机电联调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手工编程和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和维护维修能力。此类人员需求量相对少一些,但也非常缺乏,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抢手人才,待遇较高。由于此类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可通过本科或高职教育作基础培养后,经企业大量实际工作经验积累不断提高。
3.“金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金领层”是指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精度优化。能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适合于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机床厂数控机床产品开发的机电设计主管。
企业到底急需什么类型的数控技术人才?对其知识和技能结构有什么要求?
为此,我院对珠三角地区部分院校、企业,另通过网络和报纸,进行了“关于数控人才需求与数控教育改革”的调研任务。
(一)对部分职业院校的调研
调研组对xxx大学、xxx大学、xxx职业技术学院、xxx职业技术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学校进行了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是数控人才的需求状况、培养现状、知识结构、教学体系、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数控人才技能考核体系、数控教育教材建设等方面。
(二)对部分企业的调研
本次被调研的企业共计20家,其中,国企2家,占10%;民营企业2家,占10%;外资企业16家,占80%(见表2-1)。
应该说,被调研的大部分企业是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2-1.调查企业体制背景.
调查地区
调查企业总数
国有
民营
外资
其它
重点企业名称
珠三角地区
(三)网络调研
调研组通过搜狐网、网易、新浪等大型网站进行了调研,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对一些专业网站和bbs进行专门调研。
(四)报纸调研
在注意到xx省大型报纸,如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等报纸,发现其在社会影响力较大后,对所载新闻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一)人才现况统计
表3是本次被调查企业的数控技术人才现状统计表。
表3-1数控技术人才现状统计表
调研数据表明,数控技术人才中专及以下学历占78.5%,大专学历占15.7%,本科学历占8.4%,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8%。可以看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1.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培养的数控人才还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机械和电气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由于在校期间难以积累工艺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
2.数控人才的培养并非高不可攀,企业可以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进一步拓展办学功能,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用人“订单”培养人才,也要企业职工提供在岗、转岗数控技术培训。
(三)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大
调研中,网络、企业及报纸等数据表明,数控技术人员人才需求量大,存在10万年薪请不到技师的现象,数控技术综合性人才紧缺,从图3-1及图3-2能充分证明数控技术人员紧缺的现况。
图3-1xx省东莞市急需技术报道
图3-2模具和数控等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报道
(一)“普通型”、“经济型”机床数量较多
在被调研企业的现有数控设备中,按照通常的分类标准,高档型、普及型和经济型数控机床各占的30.40%、34.95%和35.15%。“普通型”和“经济型”的数控装备共占企业现有数控装备的70.10%。在大型制造业密集的地区,“高档型”数控装备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但由于这些装备的维修配件太贵及国内暂时无法买到,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又有限,造成了设备完好率低。
(二)维修力量不足是影响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的主要原因
表4-1影响现有数控设备利用率及完好率的因素
表4-1为影响现有数控设备利用率及完好率的因素,据分析,企业现有数控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普遍偏低,除了由于普遍存在的生产任务不足的原因外,维修力量不够和编程能力不够成为开工不足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4.8%和17.6%。影响数控设备的完好率的主要原因是维修力量不足,占42.5%。由此可见,数控维护维修人员和数控编程工艺员是目前企业急需的数控人才。
图4-2为当前企业数控人才结构图。
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部分企业已大规划引进了高职毕业生从事数控机床的操作,可以预见,企业对蓝领的数控技术工人有很大的需求,而对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灰领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灰领数控人才需求明显增加。(摘自《青年参考》xx年4月7日)
我国数控机床实际利用率不足20%。提高数控机床(特别是进口的)利用率有重大经济价值。如果提高利用率5%,相当增加1—2万台,约合5~10亿美圆。提高数控机床(特别是进口的)利用率的根本措施是人才培养。
(一)数控技术人才需求旺盛的重点行业
1.军工企业需要大量数控技术人才。20世纪90年代前,由于我国军工企业整体形势不太景气,军工企业的数控人才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失严重。由于数控人才匮乏,军工企业数量有限的数控机床也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军工的投入,军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数控机床的数量和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特别是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万台设备数控化改造专项实施后,许多机床设备也将进行数控化改造,迫切需要大量的掌握数控技术的各层次人才,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维护维修人才已成为制约军工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装备制造业是数控机床应用大户,也需要大量数控技术人才。这些企业近年来效益较好,任务饱满,但企业技术与设备的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无论是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人员,还是数控机床的维修人员都很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偏低,对数控人才吸引力不强,这是造成数控人才普遍缺乏的主要原因。甚至出现个别数控人才的流失,造成企业数控设备停工,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
3.珠三角地区数控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主要集中在模具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大量民营、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人员比较精干,更加需要既精通数控加工工艺、编程,又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同时对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有一定基础的复合型的技术人才。
4.称职和优秀的售后服务工程师和销售工程师,也是珠三角地区所需求人才的特点之一。
(二)数控技术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
1.“蓝领层”需求数量大,但相对比例将会有所下降
在我们所调研的企业中,虽然大部分企业目前只要求操作者能熟练操作机床,程序由专人负责编写,但随着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高效利用和进口数控系统的配置,已有企业对“蓝领层”提出了更高的知识结构要求。部分企业(如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已大规模引进了高职毕业生从事数控机床的操作。可以预见,在企业对“蓝领层”的数控技术人才的数量有很大需求的同时,对其知识和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
2.“灰领层”数控人才需求的相对比例增加
现代企业中只会单纯操作的“蓝领层”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进口的大量高档数控加工中心需要既能编程又能进行熟练操作的“灰领层”来操作。未来几年,我国企业对“灰领层”数控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3.“金领层”复合型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数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目前在企业中所占比例仅为3.52%。尤其是专业理论知识层次较高和具备一定动手能力的高级人才更显紧缺。近年来模具企业大量采购数控设备,需要大量设计、数控编程及高层次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对复合型数控人才的迫切需求占其未来需求量的20%。
(三)对数控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
随着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和数控设备的更新换代,对各层次的数控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对于“蓝领型”数控人才,必须以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床夹具、机制工艺等)为基础,学习掌握“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基础”和“数控加工编程技术”,还需要熟练掌握“cad/cam”软件。
对于“灰领型”数控人才,数控加工编程工艺员应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更加熟悉产品的三维设计,精通产品的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维修人员要以机、电、光和液(气)控制技术为基础,掌握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的技术和技能。
对于“金领型”数控人才,必须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全面地掌握数控设备的相关原理与技术,具备数控设备研制与开发能力,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包括英、德、日语等),掌握网络技术。
现代制造系由xx职业技术学院与xx省机械研究所(xx省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市今明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办学,旨在结合双方优势,强强联合,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服务于企业与社会。
(一)教学安排合理,注重能力培养
整个教学计划由文化素质教育、专业基础及技能课、核心技能课、技能拓展课四大模块组成,实践课占总学时的46.4%。
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基础与基本技能课教学中侧重于原理和主要技术环节的讲授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核心技能课的教学则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在实践教学方面,从一年级开始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基本技能训练》;在二年级全年安排《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该课程全部安排在机房利用三维设计软件caxa软件;《综合技能训练》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通过这三个实践环节的学习分别培养学生接受车、铣、刨、磨、钳工加工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caxa等cad/cam三维软件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加工;掌握机械加工工艺、数控编程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二年级的上半年集中组织学生参加autocad绘图员中级证书考试,三年级组织学生考取计算机辅助制造中级程序员职业技能证书。
另一方面,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如学院举办“现代制造学院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学生团体举行“cad绘图大赛”和举办学术性讲座、文艺活动、大型体育赛事;充分利用学生党校进行思想教育等。
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诱发学生的创新思想,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总体上做到循序渐进的同时,将生产见习等专业课放在学生入校之后的入学教育中,学生一进校就知道将来要从事的工作、面对的行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二)加强实训教育,注意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学院有先进的教学实训设备和全套的技能训练机床,建立了5个现代化计算机cad/cam实操室,配备400多台p4级先进计算机,使用多种国际最流行的先进三维设计软件,和3d造型设计软件等,其中三维设计软件均是最新正版;并拥有专业实训车间,各类先进的数控机床。它们是学生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有力保障。所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操技能课均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和xx省机械研究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讲授。
1.加强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有利于提高数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企业的需求是职业院校确定数控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职业教育只有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才会有出路。
2.建立专业技术委员会,指导教学改革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从高等院校毕业的新教师,其基础理论知识一般都比较扎实,但缺乏实际经验,为此学院应将他们有计划地送到企业进行实践,根据对数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实战培训。要从企业招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直接在企业聘用数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直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
4.加强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
(1)继续重视传统金工实习基地的建设
现代制造技术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动化的数控机床,离不开传统的车、铣、刨、磨加工技术。所以,在建立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时,也同时应重视传统金属加工技术训练基地的建设。
(2)加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已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应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加工设备,数控模拟软件、数控机床典型部件装拆、数控系统调试和维护维修综合实验台。但要不断完善教学与培训内容,改善数控机床操作实训、加强数控技能考证,还需要加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组织开发适合各层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教育与培训的教材,丰富教材形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增强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总结篇三
调查目的:认真落实“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及时了解专业发展前景、行业发展动态,掌握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状况,旅行社、酒店相关岗位对人才能力、知识、素质要求,主要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等,构建与岗位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建设目标。
调查内容:当前旅游业发展前景、旅游人才需求状况、旅行社、酒店相关岗位对人才能力、知识、素质要求、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途径。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深度座谈、网络调查、电话访谈等多种方法。
调查时间:20xx年3月11日——20xx年4月6日
被调查者:旅行社、酒店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
调查人员: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物流系旅游管理教研室教师
报告内容:
1、调查资料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份,收回15份,个别访谈8份。
2、数据分析
b.旅行社及相关行业
3)本专业人才所需的能力结构和较好的培养方式调查情况分析
6)本专业的对资格证书要求的调查情况分析
(一)地域旅游业发展前景
岳阳位于湖南省东北部,素有“湘北门户”之称。岳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岳阳交通体系完整,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由南而北贯通全国;城陵矶港口通江达海;航空运输已列入规划。特别是20xx年底武广高铁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岳阳与武汉、珠三角城市的时间距离,为岳阳开辟了更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为岳阳市旅游业持续稳步的发展提供了永久的动力。
“十一五”期间,岳阳市将构建以楼、岛、湖为核心,以湘楚文化旅游线为主体,以洞庭生态和湘阴休闲之旅为左翼,以神秘临湘和平江红色之旅为右翼的蝴蝶形旅游空间格局;重点建设名楼名水旅游区、民俗古村旅游区、龙舟文化旅游区,逐步开发洞庭生态旅游区、神秘临湘旅游区、平江红色旅游区、湘阴休闲旅游区;深度开发和全面完善洞庭观鸟、龙舟竞渡、团湖采莲、汨水漂流、寻爱君山岛等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岳(阳)常(德)高速,打通长沙—张家界—常德—岳阳—长沙的环形旅游线;依托武(汉)广(州)客运专线,加快武汉、广州客源的进出速度;立足“天下水,天下楼”的资源优势,全力推广“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旅游总体形象,办好节赛活动,做大、做强、做响洞庭湖旅游品牌;主动与旅游热点城市合作,共同开发长沙—岳阳—韶山湘楚文化游、重庆—宜昌—岳阳长江三峡游、长沙—张家界—岳阳名山名水游、岳阳—武汉—南昌三大名楼游、岳阳—赤壁—荆州三国古迹游等区域性旅游精品线路。
20xx年,市长黄兰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旅游资源整合实施方案》,推动岳阳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升温,逐步建成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目前,岳阳已成为湖南省主要的旅游区与华中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二)高职旅游人才培养规格和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
1.人才培养规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旅行社导游,计调,销售;景点景区讲解服务和旅游商品销售和高星级饭店客房、餐饮、前厅等基层服务,领班、主管等基层督导管理,中层管理和饭店营销等工作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2.职业岗位群:(1)旅行社: 导游、计调、营销;(2)高星级饭店:客房、餐厅、前厅服务、领班、主管、营销;(3)景区景点:讲解服务、旅游商品销售。
(三)职业岗位群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
通过对旅行社的调查发现,企业认为员工最应该有的知识是:文学、历史、地理知识,礼仪知识,导游业务知识,旅游营销知识,管理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法律知识、会计知识(包括人民币识别、点超、会计凭证的填写、填制会计报表、做账与报账等)。酒店认为员工最应该有的知识是:酒店前厅、客房、餐饮服务理论知识,礼仪知识,菜肴、酒水知识(大酒店的急需人才:点菜员),酒店营销知识,酒店管理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会计知识(从职业规划的角度讲,作为酒店的中层管理,要能看懂财务报表,懂成本核算等财务知识)、酒店英语(特别是涉外酒店,英语沟通能力好就等于成功了80﹪,涉外酒店的成功=英语+做人+做事)。
2、能力要求
通过对旅行社的调查发现,企业认为员工最重要的能力是:语言能力(包括普通话与英语口语),旅游接待能力,产品销售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完善能力。
通过对酒店的调查发现,企业认为员工最应该有的能力是:客房、餐饮操作能力,对客服务能力,点菜技巧,商务服务能力,前厅接待能力,办公室接待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行政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完善能力。
3.素质要求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是:(1)思想素质,主要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年轻的`女孩子,能抵御酒店一些客人的诱惑)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保护好酒店的财务、客人的财物),吃苦耐劳精神,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特别是职业忠诚度。(2)身体、心理素质,一般来说,服务行业的工作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既要求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较强健的体魄,能适应紧张高强度的工作;并且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变、应急技巧。(3)基础文化素质,包括文、史、地、政策法规等。(4)交际礼仪素质,旅游行业综合性、开放性强,是一个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行业,行业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有良好的礼仪素质。(5)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技能,职业理论。
(四)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加强的方面
1.加强职业意识的培养。包括对职业的认同感、职业道德、服务意识、职业忠诚度的培养。
2.加强体能训练,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3.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受挫折能力。
4.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5.加强沟通应变等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6.酒店加强形象气质塑造、语言表达、酒店英语口语等能力的培养。
1. 加强专业教育
①专业教育目的要明确。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发展前景,树立信心;让学生从分了解职业岗位及要求,培养职业意识、确立学习目标、准确职业定位并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②引入行业标准,将新版的《星级酒店评定标准》作为一门课程。
③专业教育形式多样化。包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假期实践、企业观摩与实践等,除了开设相关的课程外,可请企业专家讲座。
2. 课程设置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
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手段、根本途径。根据调查中显示的旅游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一线岗位服务能力、基层管理能力。课程应按以下模块设置:公共课模块、岗位能力课模块(旅行社导游、计调及外联;星级酒店前厅、客房、餐厅服务员、酒店部门主管、领班;景点服务员)、选修课模块(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拓展发展能力、通用技能、人文素养)。
3. 改革教学方法,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主要指教学中突出职业情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在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职业习惯、培养职业技能,通过酒店真实案例和酒店真实情景模拟加强教学的效果。
4.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旅游行业比其他行业更注重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因此,培养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应有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形式(专业认识实习、课堂实训、实验室模拟实习、旅游企业岗位实习、毕业实习等);各实践教学时数;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考核制度等。
5. 根据旅游行业季节性的特点,充分利用假期,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总结篇四
摘要:通过调研、分析当今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趋势,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有益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社会调查;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对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对师范院校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计算机专业就业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方法是传统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共收回传统问卷100份、网络问卷400份,调查对象是我校计算机学院专业学生实习及就业单位、人才服务中心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包括本省及其他省市与我校有用人历史的中小学校、中小企业等。调查表主要有基本信息和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见表1)两部分组成。调查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但中小学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减少。随着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大量使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编程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显得非常缺乏。从人才需求调查表的结果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以往需求较大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岗位逐年减少,教师岗位已不能作为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出口。
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
专项能力熟练掌握一般具备大致了解:
计算机基本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基本操作
常用办公软件
计算机软件编程与开发
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网站系统开发
网站管理维护
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数据库管理
英语阅读
语言表达能力
与客户、同时或学生的沟通能力
其他
(2)地区需求差异明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而在中小城市,则大量需求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等技术工作。
(3)企业招聘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①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希望降低再培养成本。在对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占o%。
②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种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据调查,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占84。23%。而不要求的仅占15。77%。这反映了现代企业在人才运用上,更加强调使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③要求专业毕业生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关的资格认证。企业对ri’认证的认可程度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认证、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和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
④要求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中的负责人对本科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4)对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调杳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此外外语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次之。
2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4)加强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规划。在原有的实验室和教育教学基地基础上,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增设实训基地。我院已与隶属于北京市科委的中国的软件行业服务机构。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计算机培训机构合作安排学生到北京进行实训,并到其相关的软件公司(如用友软件、神州数码、金山软件、北大软件等)实习工作。探索建设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推行产学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总结篇五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安徽省芜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高校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例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xx年,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于这种现状的认识,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安徽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安徽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据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称,我省复合型人才为19、9万人,占技术人才总数的7、4%,与发达国家复合型人才总数40%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大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
从我们调研情况下,了解到我省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仍有100万的人才缺口。而我省本专业的在校生仅为1700多人,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2、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新的员工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所以目前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
3、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也在飞速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上。由此专家指出,计算机应用是依托it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职业行情将越涨越高。
4、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观点
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在“选择应聘者时优先考虑的前五项因素”一题中,首选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了66、7%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的认同;其次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率达64、3%;第三是“沟通能力”,占36、4%;第四是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占56、6%;“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列第五,支持率53、4%。学习成绩的支持率只有24%,可见企业只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考虑的,它们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
尽管企业招聘时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认为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但素质与经验二者并不矛盾。招聘时考虑的是工作的关联性、有效性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后,注重的不仅是曾经做过什么,更是以后能做什么,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应对经常变化的客观情况。
(1)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
(2)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足;
(3)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
(4)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
(5)沟通能力较弱
有43、7%的项目主管认为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
因此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同时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应当而且能够拓宽专业领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实际上,企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更为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考虑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中挑选销售人员”一题中,it项目主管给出肯定回答的为100%。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考虑,招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人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和个人的个性优势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在调查中,大部分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开设人文或商贸课程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日后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基本课程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
因此我们认为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可能并不现实。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并不会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因此在校期间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视的。
(1)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
(3)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
(4)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
(5)外语能力欠缺;
(6)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后,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该专业复合型师资缺乏,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该专业既懂技术又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3、专业实训条件以及软件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是改革开放近20年来,依靠教育经费建立发展起来的。虽然已普遍建立计算机房,但由于种种原因,上网条件、微机组装以及局域网组网实验室等还难于满足要求,也没有实训基地,整体表现出实践教学设施条件不足,特别表现在软件教学资源不足,现有硬件条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4、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所以衡量职业教育水平的标准,应该是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许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缺乏研究,对岗位实际技能的要求把握不够,对就业信息掌握不足,对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一些院校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总结篇六
作为一名学习金融学方面的学生来说,不及时了解金融市场的信息,你就不是一位出色的学生。作为一名将要就业的学生,不及时了解人才市场中本专业的供需,你就不能更好着眼将来的职业生涯。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我们投资理财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为了以后就业作提前的了解,今年寒假我对我市人才市场,金融专业的人才需求、职业要求和其他要求等情况做了调查。
关键词:金融 人才市场 人才需求
今年寒假,我对目前我市人才市场对于金融与证券人才的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显示:在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人力资源管理、证券与投资学等财经类人才需求专业中,会计学专业所占比例高居榜首,为17.8%,财务管理位居第二为15.8%、,其他各专业依次为13.8%、8.7%、8.4%、6.2%、5.6%、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资本市场的建立,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管理工具的快速发展,企业迫切需要进行项目投资融资、资本运作、税务筹划、成本控制等相关的战略规划及运作、参与并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另外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和金融操作的日益现代化,使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与各方面关系将越来越复杂。对专业化的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本次报告显示,金融专业毕业生其平均起点工资和平均定级月薪分别为2628.52元和3794.91元,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处于较高水平,对毕业生来说十分具有诱惑力。在具体薪酬方面,报告揭示,金融高端人才年薪都在15万元以上,八个城市的基金经理平均年薪为21万元左右。按照自身的条件不同,能力、学历、经验和背景的差别,往往同一岗位的人员所获得的薪酬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别,其年薪为15万—100万元不等。
调查报告还显示,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这几个省市对金融行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些省市金融机构相对集中,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对金融行业的中高端专业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目前企业需求量与人才的供应量比例已经接近9∶1。这也直接导致金融行业人才求职活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员会主动出击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专家表示,因为金融行业总体上人才缺口较大,企业的招聘职位和数量都比较多,对个人而言可选择的机会比较多,因此人才的流动率也较大。与上海、北京相比,杭州的情况稍微平和一点,但有向这些大城市靠拢的趋势。专家告诉记者,随着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进驻杭州以及越来越多的准金融机构(如私募基金之类)在杭发展,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的缺口将越来越大,杭州金融类人才的流动性和薪酬水准也会向上海这些大城市靠拢。而且现在不少国有银行也开始转变观念,委托猎头公司寻找相关人才,人才的争夺将进入白热化。
据了解,金融行业的企业目前招聘的职位主要是销售类、金融类、保险类和经营管理类等人才。从金融行业人才的职业分布情况来看,保险类的供求比例差距比较大,企业对保险类人才的需求较多,而市场上该类人才的供应量又相对较少。此外,金融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格外强劲,企业需求较多的典型高薪职位包括基金经理、高级投资咨询顾问、投融资经理、金融分析师等。这种需求也不断造就业内高端人才频繁流动,据资料显示,在基金经理炫目的光环背后,是年均30%的淘汰率和年均54.3%的变动率。近年众多明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行业也令金融领域人才紧缺的困境越加明显。专家表示,“企业在招聘金融行业高端人才时,大多数对工作经验都有严格要求,通常要求有5-10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或精通一门外语,系统学习过一定的财务、金融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对相关的理论有较深入的研究。有些岗位甚至还要求候选人有过上亿资产运作经验,熟悉资金运作程序以及有海外资金渠道等。因此金融行业的高端人才往往在市场上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各大企业纷纷以高薪和各种附加福利待遇来吸引人才。
根据本次调查,结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xx年公布的一份针对高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的权威报告显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对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意愿仍然很强烈,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的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意愿相对更强烈。
扎实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交际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踏实,事业心强,均对企业用人需求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关键的因素进行了统计:72%的用人单位认为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企业决定聘用与否的关键,有64%的企业选择了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另有62%和58%的用人单位认为踏实,事业心强,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对企业也很重要。
在相同条件下企业会优先考虑哪类求职者有80%的企业会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应聘人员,原因是适应期短,工作更容易上手,从而有利于企业降低用人成本。有32%的企业更青睐于获得各种证书的应聘者,他们认为这类人员学习能力强,悟性好,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相对而言,求职者在校的职务以及外表气质等因素对企业用人取舍的影响力度不是很大,仅占不到10%。从中可以看出,如今企业更看重的是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能否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另外企业的技术构成对人才的.需求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约占50%,对研发型人才的需求约为14%,有48%的企业需要求职者拥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52%的企业对应聘者工龄有要求。
根据以上调查,我对该专业的教育和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
专业的发展在于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课程建设的质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业内人士深深感到专业建设的根本在于课程建设,而课程建设又在于教学基本文件材料的建设,因此在课程建设方面,本专业应一如既往地通过课程建设实现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如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应作为精品课程来建设。
实践性教学将是进一步搞好教育,形成新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的着力点。本专业应充分利用原有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建立了一个综合的金融模拟实习中心。通过几种不同形式的模拟,可以不断提高金融与证券教学质量,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与运用各种业务操作技能,尽快地适应金融业的实际工作。
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课程建设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注重传授专业理论的同时,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这两方面的能力也正是社会用人单位认为目前的经济类、工商管理类毕业生所欠缺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授课过程中,应鼓励教师加强案例教学手段的应用,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第二课堂实践中,还应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与教学层次想适应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并注重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将成为各类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专业应树立“以学生成材为本”的思想,为学生搭建职业素质培养平台,做好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
1、树立以“诚信、宽容、感悟”为核心的基本职业素养精神,通过教师课堂教书育人、课后职业素养讲座,从思想上帮助学生建立起现代金融服务业所赖以生存的基本职业理念。
2、通过提供就业指导讲座为学生提供信息和职业规划的专业思路,聘请专业的金融人士和专业的市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为学生提供职业的人生规划培训和辅导。
3、开设会计业职业规划课程。通过介绍各种工商企业中职位的设置以及各种职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学生理解自身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提供理论和现实的指导。
在世界经济金融大调整、大变革的后危机时代,能否合理规划新形势下的人才策略,并抢占人才制高点,将是金融机构塑造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我们要从战略角度深入思考,并妥善制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方案,确保自己的企业实现可持续长期发展。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总结篇七
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系领导带领有关人员调研了一些大型国营企业,还走访了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单位。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重点的机械产品制造、电气设备的生产、机械重工业产品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专业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长、株、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我校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进行了专业设置,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需求为着眼点,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
为了能较好地收集在我市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使用和需求情况,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
(2)企事业单位中现有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基本信息;
(3)企事业单位在未来几年中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信息;
(4)企事业单位对高等教育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调研获取的信息反映座谈会开得很好,到会人员畅所欲言,一方面积极介绍本单位引进毕业生的情况,另一方面积极进言,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育献计献策。
目前收到的调查表中涉及的行业有机械加工、电气设备制造等行业。
1.通过调查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企事业单位的'机电一体化程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对工业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引进,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员工的操作环境,降低了原材料消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为企业带来了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期望学生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能力与维护的能力要优秀。企业比较欢迎既懂机又懂电的人才,对机械维护维修、电气维护维修、数控操作、数控编程、cad绘图的需求较大,另外机电类企业对设备管理、机电产品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也占了一定的比重,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株潭及周边地区机电类企业和机电类产品逐年增加,这个岗位也变得热俏起来。从调查的情况看,企业对技术主管,品质管理知识等职位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随着这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的不断壮大,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也不断向管理层发展。这也就使我们在专业定位时有更大的选择,我们除了培养机电维修与维护人才、数控编程技术与应用人才,还可以培养机电设备管理与销售人才。
①机电一体化就业岗位的操作技能。
②机电一体化专业及相关的技术基础理论水平。
③计算机绘图能力。
根据调查,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拟定以下工作岗位:
①机械维修、电气维修
②车间技术管理
③设备管理
④普通机床、数控机床操作
3.企事业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培养有待加强的方面的建议主要有:
①专业面要进一步拓宽,要有一定的机械加工、生产工艺、设备、电气技术及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plc控制系统、变频器技术的实际应用等基本知识。
②介绍最新的机电一体化理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产品。
③理论的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调试和操作的能力。
④增加工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增强市场意识方面的知识教育。 ⑤跟踪新技术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
⑥适应环境的能力,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敬业与拼搏精神,合作精神。
1.总体专业教育的面偏窄,需要进一步拓宽。不少企业提出学校的专业教育除了要学习坚实的机械、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应了解机械维修、维护,电气维修、维护,电气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背景和主要应用领域,这样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否则,培养的学生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甚至还要经过专门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2.调查中企事业单位认为学生普遍“创意与策划能力”不足,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原始创新活动少,模仿性创新不多,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更少。学生知识面狭窄,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学科、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从而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讨新知识的创新欲望。教学方法呆板,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缺乏启发式、研究式的学习氛围;重理论、轻实践,重计算推理,轻实验论证,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企事业单位对大学教育提出的又一点建议。现在的大学生虽然高考作文好、计算机应用熟练、外语通过等级考试,但自然科学的文字功底浅,表现出归纳总结能力差、对事件或具体的工程技术状况表述不清,甚至词不达意。虽然素质教育、文化氛围在高校也提了不少年,也加强了这方面的建设,但如何实际的用在生产、开发和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交流、总结中,还明显不足。
4.调查告诉我们,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对学生的非智力品质都有强烈要求,它们都要求学生具有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敬业与拼搏精神,合作精神,甚至要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只有能够战胜困难和失败,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才可能赢得创新成果。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今后几年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仍然有很大的需求,我们专业今后持续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高技能的优秀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但在今后的培养中,他们除应具有必须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有较强的管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实际工作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而且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坚持成人成才,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人,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使他们有很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团对合作意识,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成为用人单位欢迎的人。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总结篇八
作为一名学习金融学方面的学生来说,不及时了解金融市场的信息,你就不是一位出色的学生。作为一名将要就业的学生,不及时了解人才市场中本专业的供需,你就不能更好着眼将来的职业生涯。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我们投资理财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为了以后就业作提前的了解,今年寒假我对我市人才市场,金融专业的人才需求、职业要求和其他要求等情况做了调查。
关键词:金融 人才市场 人才需求
今年寒假,我对目前我市人才市场对于金融与证券人才的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显示:在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人力资源管理、证券与投资学等财经类人才需求专业中,会计学专业所占比例高居榜首,为17.8%,财务管理位居第二为15.8%、,其他各专业依次为13.8%、8.7%、8.4%、6.2%、5.6%、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资本市场的建立,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管理工具的快速发展,企业迫切需要进行项目投资融资、资本运作、税务筹划、成本控制等相关的战略规划及运作、参与并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另外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和金融操作的日益现代化,使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与各方面关系将越来越复杂。对专业化的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本次报告显示,金融专业毕业生其平均起点工资和平均定级月薪分别为2628.52元和3794.91元,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处于较高水平,对毕业生来说十分具有诱惑力。在具体薪酬方面,报告揭示,金融高端人才年薪都在15万元以上,八个城市的基金经理平均年薪为21万元左右。按照自身的条件不同,能力、学历、经验和背景的差别,往往同一岗位的人员所获得的薪酬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别,其年薪为15万—100万元不等。
调查报告还显示,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这几个省市对金融行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些省市金融机构相对集中,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对金融行业的中高端专业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目前企业需求量与人才的供应量比例已经接近9∶1。这也直接导致金融行业人才求职活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员会主动出击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专家表示,因为金融行业总体上人才缺口较大,企业的招聘职位和数量都比较多,对个人而言可选择的机会比较多,因此人才的流动率也较大。与上海、北京相比,杭州的情况稍微平和一点,但有向这些大城市靠拢的趋势。专家告诉记者,随着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进驻杭州以及越来越多的准金融机构(如私募基金之类)在杭发展,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的缺口将越来越大,杭州金融类人才的流动性和薪酬水准也会向上海这些大城市靠拢。而且现在不少国有银行也开始转变观念,委托猎头公司寻找相关人才,人才的争夺将进入白热化。
据了解,金融行业的企业目前招聘的职位主要是销售类、金融类、保险类和经营管理类等人才。从金融行业人才的职业分布情况来看,保险类的供求比例差距比较大,企业对保险类人才的需求较多,而市场上该类人才的供应量又相对较少。此外,金融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格外强劲,企业需求较多的典型高薪职位包括基金经理、高级投资咨询顾问、投融资经理、金融分析师等。这种需求也不断造就业内高端人才频繁流动,据资料显示,在基金经理炫目的光环背后,是年均30%的淘汰率和年均54.3%的变动率。近年众多明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行业也令金融领域人才紧缺的困境越加明显。专家表示,“企业在招聘金融行业高端人才时,大多数对工作经验都有严格要求,通常要求有5-10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或精通一门外语,系统学习过一定的财务、金融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对相关的理论有较深入的研究。有些岗位甚至还要求候选人有过上亿资产运作经验,熟悉资金运作程序以及有海外资金渠道等。因此金融行业的高端人才往往在市场上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各大企业纷纷以高薪和各种附加福利待遇来吸引人才。
根据本次调查,结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xx年公布的一份针对高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的权威报告显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对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意愿仍然很强烈,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的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意愿相对更强烈。
扎实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交际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踏实,事业心强,均对企业用人需求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关键的因素进行了统计:72%的用人单位认为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企业决定聘用与否的关键,有64%的企业选择了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另有62%和58%的用人单位认为踏实,事业心强,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对企业也很重要。
在相同条件下企业会优先考虑哪类求职者有80%的企业会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应聘人员,原因是适应期短,工作更容易上手,从而有利于企业降低用人成本。有32%的企业更青睐于获得各种证书的应聘者,他们认为这类人员学习能力强,悟性好,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相对而言,求职者在校的职务以及外表气质等因素对企业用人取舍的影响力度不是很大,仅占不到10%。从中可以看出,如今企业更看重的是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能否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另外企业的技术构成对人才的需求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约占50%,对研发型人才的需求约为14%,有48%的企业需要求职者拥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52%的企业对应聘者工龄有要求。
根据以上调查,我对该专业的教育和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
专业的发展在于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课程建设的质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业内人士深深感到专业建设的根本在于课程建设,而课程建设又在于教学基本文件材料的建设,因此在课程建设方面,本专业应一如既往地通过课程建设实现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如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应作为精品课程来建设。
实践性教学将是进一步搞好教育,形成新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的着力点。本专业应充分利用原有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建立了一个综合的金融模拟实习中心。通过几种不同形式的模拟,可以不断提高金融与证券教学质量,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与运用各种业务操作技能,尽快地适应金融业的实际工作。
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课程建设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注重传授专业理论的同时,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这两方面的能力也正是社会用人单位认为目前的经济类、工商管理类毕业生所欠缺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授课过程中,应鼓励教师加强案例教学手段的应用,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第二课堂实践中,还应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与教学层次想适应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并注重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将成为各类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专业应树立“以学生成材为本”的思想,为学生搭建职业素质培养平台,做好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
1、树立以“诚信、宽容、感悟”为核心的基本职业素养精神,通过教师课堂教书育人、课后职业素养讲座,从思想上帮助学生建立起现代金融服务业所赖以生存的基本职业理念。
2、通过提供就业指导讲座为学生提供信息和职业规划的专业思路,聘请专业的金融人士和专业的市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为学生提供职业的人生规划培训和辅导。
3、开设会计业职业规划课程。通过介绍各种工商企业中职位的设置以及各种职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学生理解自身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提供理论和现实的指导。
在世界经济金融大调整、大变革的后危机时代,能否合理规划新形势下的人才策略,并抢占人才制高点,将是金融机构塑造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我们要从战略角度深入思考,并妥善制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方案,确保自己的企业实现可持续长期发展。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总结篇九
摘要:通过调研、分析当今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趋势,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有益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社会调查;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对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对师范院校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计算机专业就业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方法是传统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共收回传统问卷100份、网络问卷400份,调查对象是我校计算机学院专业学生实习及就业单位、人才服务中心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包括本省及其他省市与我校有用人历史的中小学校、中小企业等。调查表主要有基本信息和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见表1)两部分组成。调查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但中小学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减少。随着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大量使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编程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显得非常缺乏。从人才需求调查表的结果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以往需求较大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岗位逐年减少,教师岗位已不能作为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出口。
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
专项能力熟练掌握一般具备大致了解:
计算机基本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基本操作
常用办公软件
计算机软件编程与开发
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网站系统开发
网站管理维护
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数据库管理
英语阅读
语言表达能力
与客户、同时或学生的沟通能力
其他
(2)地区需求差异明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而在中小城市,则大量需求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等技术工作。
(3)企业招聘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①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希望降低再培养成本。在对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占o%。
②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种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据调查,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占84。23%。而不要求的仅占15。77%。这反映了现代企业在人才运用上,更加强调使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③要求专业毕业生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关的资格认证。企业对ri’认证的认可程度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认证、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和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
④要求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中的负责人对本科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4)对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调杳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此外外语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次之。
2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4)加强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规划。在原有的实验室和教育教学基地基础上,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增设实训基地。我院已与隶属于北京市科委的中国的软件行业服务机构。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计算机培训机构合作安排学生到北京进行实训,并到其相关的软件公司(如用友软件、神州数码、金山软件、北大软件等)实习工作。探索建设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推行产学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总结篇十
为了进一步了解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了解相关企业的就业需求,把握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办好我校服装生产与营销专业,我们对全国服装行业以及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进行了大量的调研。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1712亿美元,占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5.4%,继续位居中国各行业出口收入第一,出口总额也位居世界第一。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逐渐成为一个世界制造中心。为了增强世界竞争力,先进的服装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服装行业。随着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在服装行业的广泛应用,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服装行业深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行业发展和出口萎缩,行业内大量员工失业,但对技术含量高的技术工人和岗位人才的需求仍然相当旺盛,培养服装设计和技术人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中国服装业正处于重大产业升级和产业区域调整的关键时期,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向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懂设计,精生产,好管理,好营销的职校毕业生还是大有用处的。
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升级改造、经济结构调整和大规模产业转移,大量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投入使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服装设备和技术升级是大势所趋,服装行业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会更大。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主要面向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结构制图、结构设计、质检、服装纸样推送、服装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岗位或工种。,而服装缝纫、排版制版、裁剪、熨烫、质检、设备维修等岗位需求最大。
目前,中国的服装设计和工艺水平与欧美等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有影响力的`服装设计师和工匠占总就业人数不到3%,比例仅为发达工业国家的十分之一。现有的许多服装机械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服装专业人才的缺乏是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广东近年来服装设计与工艺行业技能型人才短缺40万人,从产品设计到产品生产加工等各个层次都急需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尤其是中专层次的一线机器操作技能型人才。
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专业岗位的目标岗位如下:①服装制作师,②服装面糊,③裁缝师,④样品服装制作师,⑤跟单员,⑥质检员,⑦成本会计,⑧基层管理人员,⑨其他相关专业岗位。培养能从事现代服装设计、生产、管理的中级实用技能人才。
①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②良好的质量效益意识和产品检测评估能力。
③运用服装设计和工艺的基础知识,合理选择服装设备和服装加工相关要素的能力。
④了解服装装备和服装技术的发展方向,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⑤cad绘图(设计、绘图、建模、自动编程)、初、中级服装设计定制工、服装制作工、服装设备操作(缝纫机、包缝机、扣眼缝纫机、熨平机)等技能。
⑥准备服装加工工艺文件。
⑦阅读服装文献的技巧。
⑧安全用电知识和服装设备维护技能。
⑨有良好的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