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法律调研报告课题大全(18篇)
报告的撰写是对所研究、调查、观察或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阐述的重要环节。报告的写作需要明确目标和受众,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写作的重点和内容。报告范文还展示了结构化和条理性的重要性,对写作有启发作用。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一
我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县城学校及其周边农村的学校,城区学生与乡下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多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学习的成功与欢乐。防止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厌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分别到达其思维最近发展区,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探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教师掌握专业发展策略。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对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和优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2)探求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数学与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之间的差异互补来促进合作学习数学的有效开展。
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中。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研究的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xx、4—20xx、8
(1)设计课题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查阅大量文献,掌握国内外关于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数学影响的研究概况,确定研究课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修订、论证研究方案,集中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目标。(2)进行课题组建设,使课题研究处于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之中。把课题组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定课题组阶段性计划。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和组织纪律,包括理论学习制度、培训制度、研究制度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3)进行预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修改、完善调查问卷,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思路和目标。
2、研究的实施阶段。
时间安排:20xx、9—20xx、6
(1)设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的调查问卷。三个小组分头在实验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2)组织课题组成员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认真统计,着眼差异,进行现状分析和成因研究,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分析报告。依据分析报告,确定实验班学生的分组情况。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群体,每组6人,每类学生两名。分组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3)采用行动研究法,一方面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撰写专题论文、积累典型的研究案例。另一方面通过公开课、研讨课、教学经验交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竞赛与观摩等活动,发现问题,调整实验计划。
3、成果形成阶段。
时间安排:20xx、7—20xx
(1)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2)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案例系列,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汇编。(3)完成实验研究报告。(4)召开课题展示会,展示汇报实验成果。(5)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为课题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整体取样的方法,选取七年级11、12、13、14、15、16班,八年级9、10、13班、14班,九年级5、6班,作为研究对象,同年级其它班为对照班。
研究的过程。并通过多个代表性个案的不断探讨、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3)研究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总结。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经过认真调研、统计和分析,撰写《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的现状与分析》、《探求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形式》、《分层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等调查报告和论文,帮助数学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了解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的现状,以作为教师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参考。2、通过本课题研究,课题组通过个案跟踪和个别指导等方式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探寻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二
这次调研我走访了两家家附近的中小型企业。因为都是熟人,所以调研起来也格外方便啊,哈哈。两家公司的基本情况以上十五个问题已经基本包含了,我就不作赘述。着重就一个问题“法律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讨论。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两家企业都存在“应收账款”的问题,于是我研究了一下发现这是个企业里的专业术语,之所以讲这个是因为我认为这个术语牵扯到我们本课所学的法律问题,即商事主体在进行商事活动中会遇到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当然缺少不了法律的途径,从中就可以体现出法律的作用了。我希望通过这个具体的术语,具体的研究法律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首先,我查阅了“应收货款”的概念,它专指因出售商品或劳务,进而对顾客所发生的债权,且该债权尚未接受任何形式的书面承诺。套用到我调研的企业中,即当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后,对顾客发生的债权尚未接受任何形式的书面合同,从而造成客户拖欠帐款,占压企业大量流动资金,使企业面临巨大的商业风险。特别是现在,客户拖欠企业帐款者越来越多,帐款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为我调研的其中有一家企业是妈妈的企业,所以我的体会也非常深刻,每年快要年底,大家都在开心的准备过年,妈妈还是要到处奔波先去欠债的企业讨债,请求债务的履行啊!!!觉得这样真的非常辛苦。是不是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呢?好奇心很重的我又查阅了资料。结果我发现,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帐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而且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我国企业逾期应收帐款总额比率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0%。看来不仅仅是我妈妈的企业有这样的问题。
先来研究一下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共有三点:
1、迫于市场竞争,扩大市场份额
2、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3、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总结一下的话,产生的原因就是“赊帐”“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那么针对这三个原因,我就可以找一下解决办法啦啦啦。来一个一个看,通过“赊帐”作为营销手段在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也无可厚非,就我妈妈的公司来讲,虽然她的公司存在应收货款收不回的问题,但跟我妈妈做生意的其他商事主体对我妈妈的企业也有债权,由于我妈妈的企业货款收不回,资金压力大无法即使汇款又形成了其他商事主体应收货款收不回的问题。按照这个可以推想,整个市场就好象由应收货款形成的链条一样,你欠我我欠他他欠他,是这样的吧。但是我想这也是促进市场流通,保持市场年轻活力的一个原因。由此我就联想到楼市的次贷危机,我想象力是不是很丰富,哈哈。联想到这个的原因是,按照我个人浅薄的理解,贷款促进房市发展,但由于是次贷,就是贷款给一些支付能力不那么强,或者信用相对差的人而导致无法支付贷款从而形成楼市泡末,用王朔的一本书名来概括就是“看上去很美”,可能由于房贷的积极,楼市交易非常活跃,市场经济也同时兴奋起来,暂时可能是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我觉得毕竟贷款就是一种提前消费,而“提前”是建立在你自己的还贷能力可以,信用状况良好的基础上,那么如果市场经济是一架马车,贷款就是快马加鞭和好车轮。否则,还贷能力不好,信用状况不好,整个楼市如同马车一样飞快的奔跑然后散架的也格外重痛。再回归到企业的话题,如同房贷,客户信用不好,拖欠帐款,占压企业大量流动资金,使企业面临巨大的商业风险。特别是现在,客户拖欠企业帐款者越来越多,帐款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从企业的经营状况看,虽然每个月都有很多利润,但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应收货款”“流动资金”。如果这个链条衔接不上,试问企业又怎能健康发展呢。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三
我支部通过支委会讨论后,确立本次“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课题为:提高生产效率。支部各位党员围绕这个课题,通过制度建设、强化考核、工艺提升和设备改进等多方面努力,大部分机种的生产效率都得到了提高,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生产调度统筹协调工作,充分发挥生产作战指挥部的职能。一是充分利用erp系统做好产能负荷的精确计算;二是建立生产中心各机种具体机台的设备信息档案,包括该机台的日均效率、质量情况、设备保养状态,确保下达给该机台的产品效率最大化;三是在各中心强化“一个流”的精益生产概念,在最科学合理的时间段,完成目标产品。通过以上手段的有效实施,各中心产量都有所提升,其中平版印刷中心和轮转联动中心均有增长10%的产量。
2、强化各生产中心生产效率达标考核,上半年我们已经建立起考核系统,下半年一是继续完善系统不合理之处,二是找到效率不达标机种的深刻原因,协助中心分析解决问题,真正把效率达标考核成为帮助部门提高效率的手段。通过考核,各机种的周期完成率提升明显:四色机由去年同期的78.85%提高到91.73%;bb机达成率为100%;双色机由去年同期的83.66%提高到100%;所有轮转机的达成率也都达到了100%。
3、严格把好原材料检验关口,确保进入生产车间的原材物料符合车间的使用需求,没有发生因为材料原因造成的停机情况,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今后对原材料的检验还要逐步深入,由面到里,做好入库合格检验、纸张留样、送样检测的工作。
4、通过对手工作业区的场地进行组合优化,手工作业效率也有所提高,据统计,书本塑封产量从去年同期的370万册提高到今年的547万册。
5、解决生产瓶颈,提高折页机功效。一是做好小全张折页的推广工作,修复多功能5号折页机的小全张折页功能,对小全张折页生产定额进行测算,分档进行考核;二是通过设备改进和工艺创新来提升折页效率,上半年提出了折页机双联折页、出口加装排气刀片、单联收贴的方案,在领衔技师和折页机主管的努力下,现已测试成功,后续将批量推广使用,提升类似产品的折页效率。
6、结合公司“做精”、“双高”的管理理念,精平装中心着力解决了一些影响效率和质量的设备疑难问题,比如解决骑马钉1号线封面机凸轮磨损导致咬牙痕迹的问题,更换精装联动线轨道解决精装书前后页夹痕的问题,糊壳机中径条不稳定等难题。
以上是我支部在本次“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中取得的一些成果。今后,我支部党员将继续群策群力,带领广大职工取得更多的成绩!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四
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
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是否真的信法?
法律信仰的表达,是指人们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和自觉自愿的依归;法律信仰的实质,是它对公平正义理念的维护和对公民基本人权的保障;法律信仰的标识,是它深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心灵深处;法律信仰的践行,意味着公民应当知法、守法,并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法治社会的建设。
法律如何才能成为全民自觉的信仰?
首先,这信仰源自民主立法的参与。
位于中国政法大学校园里的“法治天下”石碑会,不同的社会群体,自有其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的意志主张。如何保障民众的民主权利,拓展立法的民主参与,建立通畅的表达渠道和有效的参与机制,在民主法治的框架下,将那些不同的诉求、取向和主张,协调、凝聚、提升为法律规范和国家意志?我们必须清醒,扩大民众的立法参与,既是一个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过程,也是一个将法律精神潜移默化融入民众思想观念的过程。
在民主立法的巨大进步中,不可否认,我国立法中依然有待彻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消除“国家立法部门化,部门立法利益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的现象。
其次,这信仰源自法治环境的熏陶。
法律信仰不是被灌输出来的,被教导出来的。人们更多地是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生发深刻的感知、与政府官员的互动中获有现实的引领。
权大,还是法大?我们绝不能再掉入另一个陷阱:权大,还是法大?
再次,这信仰源自司法公正的彰显。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道防线失守,社会难免陷入“以暴制暴”的困境。这也就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的:“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其恶果甚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只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却是弄脏了水源。”
毋庸讳言,民众对当下的司法状况多有不满。一些法官缺乏最起码的法律敬畏,丧失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批条子,打招呼,跑关系,权大于法,钱重于法,情过于法,甚至甘心充当黑社会的保护伞,导致同案不同判,出现一起又一起的冤假错案。本来,走进法庭的那些弱势无助的受害者,都是把法律作为维护自身尊严和合法权益的最后一线希望,在他们的意识中都把法官想象为公正无私、惩恶扬善的拯救者形象。司法腐败,不仅严重地动摇威胁着法律的平等性、权威性,也极大地扭曲消解着人们的公平观念、法治意识。
司法改革已经敲响鼓槌,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提升法官专业素养,落实审判独立原则,就是要努力让民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建设人人有责。
今天的社会,已经从集体主义的遮蔽中再现个体,每一个个体的生存发展都是不可忽略的。我们已经拥有了人格的独立和发展的自由。但是,这独立有其社会的支持,这自由有其法律的边界,我们不能生活在原子化、丛林化之中。今天的社会,已经从意识形态的高扬中解放利益,每一个百姓的利益诉求都是不可置换的。但是,利益的潮水并不能漫过法律的堤坝,财富的追求也不能湮灭道德的光照,我们不能沉湎于社会欲望的极端化、暴戾化之中。今天的社会,已经从阶级斗争的极致中回归法治,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利都是必须保障的。依法抗争,合法维权,本来就是公民的权利和法治的践行。但是,如何在多重社会矛盾多样利益冲突中,将这种维权抗争纳入法治社会公共秩序的建构之中,更好地释放这种维权抗争对于治道变革、社会进步的良性效应,还是需要求解的问题。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是人民建设的,法治也是由人民推进的。这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利器,是社会价值的核心,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民众权利和力量的源泉。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五
工业园区党工委在县委、政府及县直机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员工的全力配合下,坚持以xx届三、四中全会精神、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园区党建实际,积极开展工作。
牵头负责,抓好党建园区非公党建工作建立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指定专人负责党建基础工作。做好相关党建台账等具体工作。
优化队伍结构现共有党支部21个,其中非公企业党支部20个。共有党员93人。其中预备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的4.30%。女党员33名,占党员总数的35.48%。少数民族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的1.08%。35岁及以下的党员38名,占党员总数的40.86%。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39名,占党员总数的41.94%。目前共有申请入党人(不包括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1人。入党积极分子(不包括发展对象)35人。发展对象2人。截止2019年底,非公企业党员数中男性达到63人,女性32人。
加强企业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为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善党员队伍素质结构,园区党工委从政治素质、文化素养、业务水平、年龄结构等方面,严格把好党员“入口”关。在新发展的党员中,我们做到女党员占比不低于25%,35岁以下的不低于7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低于70%,以企业的骨干力量为主,保证企业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目前,园区非公企业党员人数仅占职工人数的少数,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新党员工作。要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管理者、生产骨干、科技骨干和一线优秀青年上。要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及时把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发展党员要特别注重质量,严把程序关、质量关。
1、首先得要求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要在企业职工中具有一定的威信。企业主是党员的,原则上应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园区有20个党支部书记,是由企业主亲自担任,80%以上的支委成员,是由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
2、坚持以上好“党课”为主,创新教育培训管理机制。我们把提高党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始终把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治本之策,长久之计,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以上党课为主,充分发挥基层教育阵地的作用,采取分级负责、分级教育管理的办法。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法律法规和党员教育管理知识等。在培训阵地上,充分利用县委党校、基层党员活动室、党员电化教育等。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上,推行党员目标管理,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年4月9日,班子成员走访了村委,及6户困难户,共送上慰问金1800元。4月12日,走访了村6户困难群众,送上慰问金1200元。5月14日,园区党工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17人,以“三进三解三促”活动为依托,再次深入企业,针对前期群众路线的工作查找问题和不足,与企业困难职工结对帮扶。6-7月,班子成员走访了众村村委,送上慰问金5000元。9-10月,班子成员走访了砚溪村委,送上慰问金5000元。各党支部也纷纷号召企业党员、职工组建了“爱心基金”,用于社会贫困家庭、失学儿童、困难职工的救济。
根据园区企业从事一线生产工作50多名党员的不同特点,我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建立了36个党员示范岗。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企业党员开展“比技能、比贡献”、“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党员职工的业务技能。县总工会、人劳局和工业园区党工委联同坤诚电器党支部举办了坤诚电器职工劳动技能大赛。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创园区标兵、创党建特色”活动,达到了“以争当标兵促队伍建设、以党建工作促园区建设”的效果。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一建双争三培”活动,即建强党组织,争创“十佳务工党员、十佳党支部”,培优党务工作者、培育企业文化、培养企业党员,努力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企业活力。把党旗插到每一车间、每一个班组,把党徽挂在第一个党员的胸前。
党建工作亮点纷呈针对工业园区规模拓展、企业和职工数量增多、管理服务任务加重的实际,2019年我委已着手建立打造“四位一体”,集党员之家、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于一体的党群活动中心,打造党群服务新载体,增添企业发展新动力。“四位一体”于2019年6月完成建设,8月开始对外开放,使之成为园区的党员教育阵地、职工服务平台、青年交流中心和妇女温馨之家。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里面设有乒乓球桌、书桌、电脑、大量书籍、桌球等设施。并聘用了一名工作人员,让员工可以利用休息时间看书,打球,上网学习等。党群活动中心的建设,整合了各方力量,集聚了各种功能,前移了服务阵地,使园区党群工作更加贴近党员、贴近职工、贴近企业,增强了管理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党群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向心力。
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园区党员企业主联合会。组织园区企业中的党员及企业主召开一次例行座谈会,打造园区非公企业主沟通的平台。同时,建立医药化工和有色金属加工两个产业党建示范片。不断加强党建的示范表率作用,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党建工作良性开展。 努力构建“非公党建示范点”2019年,共三家企业支部被确定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分别为普正药业、安昌铝业、日盛药业有限公司。在继续做好这项工作上,争取在园区形成数量合理、特点鲜明、作用突出的非公党建示范区。力争今后几年将在园区各大产业中培育出党建示范点,新建3-5家企业支部,同时进一步落实时间、场地、经费和支部书记权益保障机制。在巩固和扩大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基础上,加强对新组建党组织党员发展、支部学习、阵地建设、作用发挥方面的指导,确保“建一个,活一个,发挥作用一个”。
党建工作评价考核情况2019年底开展了对园区党工委副书记胡小勇述职评议制度,下一步将不断发展壮大非公企业党员队伍。以高标准严要求发展党员,永葆党的生命力。认真落实发展党员推荐、公示、票决等制度,坚持原则发展党员。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六
党的十八大全面勾画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随着依法治国的步法不但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国家对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大,惠民政策也落实到千家万户,农村各种类型的矛盾纠纷大量涌现。使法律援助工作更加坚巨,责任更加重大。笔者通过对竹溪县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发挥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提高整体效能,推动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调研。
一、xxxx县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现状
在竹溪县15个乡镇,各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与司法行政机关基层司法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司法助理员兼职法律援助工作,做好法律援助案件的辅助性工作。自xx年起,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了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12个。
二、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面临的问题
1、援助工作人员不足,经费短缺严重制约了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
竹溪县辖15个乡镇,总人口37万,一个法律援助中心,1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而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仅有3人,各乡镇开展法律援助辅助性工作的司法所长及司法助理员不足20人。
法律援助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款及行业奉献(主要指律师义务办案),而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没有具体的经费,且在具体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中,因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会产生一定的服务成本,给具体承办的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2、援助对象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须进一步加强。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在我县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重点是农村,工作的难点是怎样开展好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援助工作。部分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工,对法律援助工作的认识不够。比如,一些案件的当事人对法律援助的要求标准过高,一些人“打官司”就满腹牢骚,一些人认为一经法律援助程序就必须给受援人带来直接利益,还有一些案件当事人由于不懂得法律,或受利益的驱动,想打赢官司又不想花钱,每遇案件动辄就到法律援助中心,不理会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要求法律援助中心给他们提供无偿服务……无形之中增加了法律援助工作的难度和强度。
三、如何发挥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的建议
1、整合所有力量,发挥资源优势。
配备专业力量从事法律援助工作。鉴于目前的司法体制,律师业务已经进入了市场化运作。律师的工资不再由政府拨款,只能靠代理案件收取案件代理费用。由于律师业务由当地司法局管理,司法局靠行政命令,长期安排律师事务所指派律师,无偿提供法律援助恐怕难以长久。要使律师代理法律援助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建议在县一级法律援助中心配备几名专职律师,由财政发工资,纳入公务员编制,使法律援助工作由专职律师专门代理,以保证法律援助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持久性。
利用乡镇司法助理员开展好基层法律援助工作。乡镇司法助理员是基层司法行政队伍中的主要力量,在发挥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积极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是农村基层政权的中坚,有着“熟悉民情,懂得法律,身处基层”的特有优势,可以通过日常工作,对广大群众进行常态化的普法宣传教育,让大家明白什么是法律援助,以及法律援助的作用和意义。
结合地区实际,着力打造“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当前,我县正处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全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阶段,各乡镇根据自身实际对辖区实行网格化信息管理,全面掌握每个网格所有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及服务需求,以提高服务水平和为民办事效率。积极发挥各网格点、网格员的作用,打造好“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让有需要的群众在半小时内得到法律援助服务。
2、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自身能力。
目前,多数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员由兼职人员构成,其不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相关的工作技能,导致了在面对服务对象时不敢对咨询做出解答,面对矛盾纠纷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处理。因此,应制订系统的学习培训计划,积极采取如组织讲座、案例讨论、观摩庭审现场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对法律援助站工作人员的培训,教会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工作技能,使他们有能力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各项业务工作,着力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能力。
对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局限于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师和其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宣传形式比较单一,很多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没有得到有效应用,虽然各职能单位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面仍窄小,仍有许多贫困人群因不知法律援助制度而错过援助机会,在遇到拖欠工资、工伤赔偿等问题时,因无法获得帮助从而失去了维权机会。除了司法行政机关结合“法律七进”工作的普法宣传外,法律援助工作还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组织力量,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各项内容的宣传,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积极作用。
结合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实践和特点,建立健全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各项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运用典型来指导和推动规范化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推开。通过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促进法律援助工作站全面实现工作效能,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七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我校开展了课题实验。我们在丰南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全体实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一年的研究、实验,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要求实验课题领导小组做到“三必须”:必须随时听课,了解实验的状况;必须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必须准时参加每月两次的课题小组学习活动。课题工作组要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初评和总评,及时交流。要求实验教师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同时还设立了课题研究奖励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使我校课题研究处于严格管理之中,也使课题小组成员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要想顺利的实施本课题,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要求大家在改革我们的教育同时,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我们在课题组学习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首先,从本课题组各学期实验教师的实验研究课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的现象明显少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节课的教学都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例如:执教的《长方体的面积》一课的教学,让学生先试着为长方体做个漂亮的外衣,再想一想如何用简捷的办法计算出它的用料(即如何计算长方体面积),再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见解后,再小组合作交流,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创设出了五种之多的计算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为自主发展打下了基础。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组织了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的课题研究和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实践表明,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其次,从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积极探索班级和小组、个人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采用加强小组合作研讨学习的方式。本课题采用小组合作研讨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是: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三是: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全班交流过程,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认识,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便于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索性材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一特殊的认识活动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儿童好问便是这方面最有力的佐证。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在具体的实施中,通过正面引导、树立榜样等手段给予落实。我们要求教师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应更多一份关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掘出创新的潜质。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
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即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怎样当好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深度;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过去,使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广泛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自主创新实验的途径。在实践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独立解决问题,这实质上就是创新。为了实现“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尊重学生爱好,保护兴趣,发挥特长,循循善诱,分类指导,协调发展。课外活动开展分思想教育、兴趣爱好、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五大类,并建立相应的兴趣实践活动小组,努力创造条件,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寓兴趣培养于课外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广泛地开展了集知识性、灵活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勤学、会学,有创造性地学,进而达到“以学为乐”的最高境界。
2、寓能力培养于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我们开设了科技制作、手工制作、采集标本等活动项目。实践证明,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这些培训,可以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培养其对学习一丝不苟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虽然我们在一年来在实验中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由于实验时间不长,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还有许多解决的问题:
1、如有的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未得到改变,因而只重视教法,不讲学法,更缺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仍然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等不良的做法,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2、老师们在繁重地教学任务压力下,没有用心认真考虑课题研究这项工作,更重要的原因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更新不好,懒于思考,不愿动笔,甚至说没有从科研工作中尝到甜头,所以积极性不高,学校也是迫于上级的压力,表面上搞课题研究,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对这项工作敷衍了事。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八
- 法律调研报告
- 法律援助调研报告范文
- 市深化与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积极意义
为了健全法律援助网络体系,畅通法律援助渠道,方便基层困难群众寻求法律帮助,我市各县区均在乡镇一级,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站以开展非诉讼业务法律援助服务为主,接受基层群众的法律援助申请,以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使农村地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化解农村的各类矛盾,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xx市工作站的主要情况
xx市已建立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x个,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站xx年全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共宗,其中民事法律援助诉讼案件宗,非诉讼调解案件宗。各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是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机构,业务上接受县级法律援助处的指导和监督。
(一)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主要职责
1、接待来访群众,解答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和提供法律意见。
2、接受群众法律援助申请,按照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xx省法律援助条例》的相关规定,初步审查法律援助申请。审查内容主要包括:申请人的身份状况;申请事项是否属于法律援助的范围;申请人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是否真实;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对于初步审查符合条件的并且材料齐全的及时报送县级法律援助处审批。
5、协助上级法律援助机构对本辖区法律援助申请人的经济状况进行审查;
6、协助上级法律援助机构监督管理本辖区法律援助工作;
7、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法律援助宣传工作;
8、负责组织管理本辖区村(居)委会(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工作;
9、负责收集并上报本辖区法律援助信息资料;
10、负责本辖区法律援助统计工作;
11、负责协助县级法律援助机构对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案卷归档管理。
( 二)工作站对法律援助事项的审批权限
经县级法律援助处的授权,工作站对非诉讼调解案及简单的民事案件有审批权:
1、各法援工作站必须统一使用由县级法援处下发的民事案件受理、审批相关表格、公函。
2、法援工作站应严格审查申请人经济困难状况及案件基本情况。
3、法援工作站自行受理初审案件后必须报县级法援处审批,领取案号。
4、法援工作站办理的案件结案后必须按有关规定交县级法援处归档。
(三)工作站的工作程序
1、请人到工作站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
2、申请人到工作站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下列证明及材料:
(1)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
(2)户口本或者暂住证明;
(4)申请援助事项的有关证明、证据材料;
3、申请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由其监护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
4、法律援助工作站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法律援助的初审意见,并报所在县(市、区)法律援助处作出是否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并由法律援助工作站通知申请人。
对于给予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应当与受援人或者其监护人、法定代理人签订法律援助协议。
5、工作站受理的属于县级法律援助授权审批的非诉讼及简单的民事案件,应该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做出是否受理的书面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6、工作站对于群众来访来电咨询应及时解答,无法及时解答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答复,并做好法律援助咨询登记,对于重大复杂法律援助事项应当及时上报至县级法律援助处。
7、工作站安排本站工作人员承办或指派其他人员承办的法律援助案件办结后15日内,应当填写《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并按照统一归档目录的顺序整理好有关材料后,做到一案一档,最后将案件档案材料移交所在县(市、区)法律援助处审查并统一归档。
8、法律援助工作站应当填写《法律援助工作统计表》,每季度最后一月的25日前提交所在县(市、区)法律援助处备案,作为年终统计的依据。
9、根据《xx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法律援助工作站办案人员在办结案件后,可以领取办理法律援助事项补贴。县(市、区)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收到归档材料后及时向办案人员支付办理法律援助事项补贴。办理法律援助事项补贴的标准按《xx市支付办理法律援助事项补贴暂行办法》执行。
三、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1、人员编制不足、专职律师缺乏。我市目前法律援助工作站主要是依托基层司法所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机构,其人员编制与司法所的人员是一致的,即司法所人员同时也是工作站的人员,兼职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目前有很多基层司法所占编人员仅1个,既要负责司法所的工作,又要负责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这无疑增加其工作负担,影响工作效率。其次,专职律师缺乏,目前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站还没有专职法律援助律师。因此,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人才引进,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法律服务水平。
2、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市尚未出台关于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统一制度规范,各县区做法不一,工作还不够规范。因此要尽快出台《xx市法律援助工作站管理规定》,对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责、工作程序、档案管理等做出统一的规范,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规范化建设。
3、覆盖面仍需进一步扩大。目前工作站的覆盖范围仅在乡镇(街道)一级,对于一些偏远的乡村,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为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快捷的法律服务,需在各村委会(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员,使法律援助工作形成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团)、村委会(社区)三级网络,使法律援助队伍进一步延伸到基层。目前该项工作已在开展中,并对法律援助联络员情况进行了登记,以后将对联络员进行规范管理,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法律援助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现厅党组“改革创新、勇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职能作用,根据厅党组的安排,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孔德勤、副巡视员田萍与省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志一行4人,先后深入到商洛、铜川、汉中、西安4个市、8个县(区)的12个法律援助中心,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法律援助工作站以及3个村法律援助联络点对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深入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省共有法律援助机构118个。省司法厅法律援助机构1个,市法律援助中心10个,县(区)法律援助中心107个,占应设机构的100%。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设立工作站2118个,在村组、社区确定了法律援助联络员,有了比较健全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
全省118家法律援助机构中,有112家是经过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其余6家是司法行政机关内部挂牌。在112家机构中,有行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两种性质,占行政编的地市有1家、县(区)有36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省级机构1家、地市机构9家(参照公务员管理的8家)、县(区)机构有65家(参照公务员管理的25家)。
我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编制467人,实有510人,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律师资格134人,在法律援助机构注册律师73人,管理人员376人,占73.3%。在510人中,法律专业学历的325人,占64.7%。
xx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258件,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2272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6831件、行政法律援助案件155件;受援人员10598人次,受理法律援助咨询105922人次,开展各种法律宣传和服务活动60余次,接受宣传的群众约20万人次。
二、我省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做法及效果
(一)积极争取领导重视与支持,提高了法律援助工作的保障能力
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把法律援助工作摆在司法行政的重要位置上,主动向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汇报,积极争取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提高了法律援助工作的保障能力。省政府办公厅于xx年批转了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xx年5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法律援助工作会议,推动了法律援助的发展。xx年,在各方的努力下,省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陕西省法律援助条例》,新条例凸显了政府法律援助责任,扩大了法律援助范围,降低了法律援助门槛,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提出了经费保障等具体要求,为加快法律援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商洛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法律援助工作,xx年在市政府召开的有常务县(区)长参加的全市司法行政会议上,签订了法律援助工作目标责任书。汉中市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把法律援助工作纳入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项目中,并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西安市人大、政协分别召开会议,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市政府会议专题研究下发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建立起由主管副市长担任总召集人的“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二)建立健全各级服务网络,完善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机制建设
截至目前,全省在省、市、县(区)均设立了法律援助机构。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社团组织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部(站、点),以及在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达2118个,在村民小组、社区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络员或信息员,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位一体”的工作网络,形成了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主导、法律服务队伍为主体、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服务和工作机制,使法律援助真正延伸到基层。商洛市组织了487人参加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弥补了专职队伍的不足;在全市163个乡镇、办事处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式颁发证书,聘请了163名工作人员;在1670个村级调委会中,全部确立了联络员或信息员,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法律援助申请。铜川市依托相关部门分别成立了“青少年”、“困难职工”、“妇女”、“残疾人”等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形成了社会有关部门广泛参与的联动机制。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升了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力
一是主动向党委、政府主管领导宣传法律援助工作;二是在“”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中大力宣传法律援助;三是通过抓骨干队伍的培训进行宣传;四是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专题节目等开展宣传。这些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普遍重视和广大群众的真心欢迎,提高了法律援助的知晓度和覆盖面,也提升了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力。xx年9至12月,省司法厅组织全省开展了“法律援助三秦行”活动,今年元月,省司法厅印制了有特色的法律援助宣传年画,开展了向革命老区群众赠送法律援助宣传年画的活动;3月中旬,配合中央电视台采访了澄城县、蒲城县两起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法律援助在行动”栏目中播报。各市利用节假日、法制宣传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陕西省法律援助条例》。
(四)大力推行便民举措,彰显了法律援助的职能作用
近几年,全省法律援助工作以改善民生、直接服务困难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行了一系列的便民服务措施,加大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农民工、下岗职工、城市低保户等社会特殊群体的维权工作力度,对困难群众发放“特困户法律援助爱心卡”,对部分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老年人实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对农民工开辟了维权服务的“农民工绿色通道”和“农民工接待岗”等,坚持“优先受理、及时指派、保证质量”的原则,全力以赴办好案件,有力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如商州区北宽坪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克服人员和经费困难,去年一年就办理了10多起农民工工资拖欠以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此外,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在接待与处理涉法信访工作中,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省法律援助中心自今年7月以来,在省政府信访接待室挂牌安排专人接待来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咨询,得到了信访部门的充分肯定;西安市法援中心今年上半年,与市信访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办理了多起有社会影响的信访案件,如西安科大化工厂50多名职工因改制遗留问题上访案、刑满释放人员梁根红人身损害赔偿案等,充分发挥了法律援助的优势和作用。法律援助参与涉法信访工作,有效化解了矛盾,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五)加强规范化管理与制度建设,提高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服务质量
省法律援助中心在借鉴外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于xx年下发了《陕西省规范化法律援助机构建设基本标准》,在全省推行规范化建设与管理。近几年,随着法律援助工作的广泛开展,办案数量以20%的比例不断增加,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法律援助工作的重点内容。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先后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内部管理制度以及案件的审查、指派、办理、跟踪与回访等工作制度。如西安市在“四心”待人、“三个一”做事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挂牌上岗制”等工作措施,还设立了“群众意见箱”和“监督投诉电话”,建立了受援群众意见征询和重大案件全程跟踪制度,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评估体系。商洛市在全省实现了“四个率先”:一是率先成立了市、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统一规格与建制;二是率先落实了两级法律援助机构的人员专项编制;三是率先实现了两级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专项账户,并逐年增加;四是率先实现了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全覆盖。
三、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机构不统一:各市、县机构设置的规格和建制不统一,有行政机构,有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和非参照事业单位,还有司法行政内部自己挂牌的机构。二是人员短缺:全省各法律援助机构都存在人员不足、特别是专业人员严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县(区)人员偏少,难以满足工作要求。如商洛市总人口240多万,贫困和下岗失业人员约占30%,而市、县8个法律援助机构只有18人,有些县只有2名律师,要达到“应援尽援”的要求困难很大;法律援助机构具有律师资格和律师执业证的人员比例过低,有些还达不到三分之一,有近一半人没有法律专业学历。三是条件较差:法律援助办公场所和办公条件普遍较差,有少数法律援助机构到目前还没有独立的办公室,有的办公室不在临街位置或一层,没有配齐电脑和专用电话,大多数机构没有交通工具。四是经费困难:各级法律援助机构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办案经费困难的实际情况,相当一部分贫困县(区)主要依靠国家和省法律援助办案专项补助开展工作,相应的配套资金不到位,有些没有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有些没有建立法援资金的独立账户,有些案件的补助过低挫伤了办案律师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案件的质量。五是协作不力:法律援助工作是政府责任,需要相关部门的相互协作。但是,中央九部委的联合文件在一些地方还落实不到位,法律援助案件与司法救助及档案查询等衔接不到位,应予减免的费用也未完全减免。六是宣传不够:对法律援助的宣传重视不够,缺乏宣传经费投入,领导和群众知晓程度不高,贫困地区仍有死角。七是办理案件的数量和质量也存在问题:尽管法律援助的案件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但与“应援尽援”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案件的质量也有待于提高。
四、对我省法律援助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法律援助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努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着力提高新形势下法律援助工作水平
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工作者,要树立全局意识,围绕中心开展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千方百计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援助的实惠,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一是在提高困难群众知晓率上下功夫,要运用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开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认真宣传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新修订的《陕西省法律援助条例》,使困难群众了解法律援助制度,增强依法维权意识。二是要降低法律援助门槛,认真落实新增加的法律援助事项,适应新形势下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完善便民措施,使困难群众就近、及时申请法律援助,得到便捷周到的援助服务。四是要降低群众维权成本,建立完善法律援助案件异地协作机制,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农民工以及残疾人、未成年人和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案件。坚持以人为本,选择有利于受援人的服务方式,鼓励调解、减轻诉累,对特殊案件采取特事特办。五是完善法律援助受理、审批、指派、承办各个环节的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和服务标准,提高规范化水平。六是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公示制度、质量跟踪检查制度、投诉处理制度,提高办案质量。七是及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推行限时办结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八是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建立司法行政法律援助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的职能作用,全面服务困难群众。
法律援助机构要认真抓好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要坚定政治信念,端正执业理念、规范执业行为,始终做到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要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有计划、有力度、有效果地逐级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把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及时更新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努力提高执业能力和执业水平。法律援助工作者要强化责任意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办好每一个案件,处理好每一件事情。要发扬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决防止和杜绝违反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行为,培养和打造一支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法律援助工作的过硬队伍。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保障能力
要认真贯彻《陕西省法律援助条例》,进一步夯实各级政府的法律援助责任。
1、领导保障:要切实把法律援助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要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法律援助工作,建议省委常委会与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一次我省法律援助工作;争取将法律援助工作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把法律援助事业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争取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法律援助工作会议;建议以省政府名义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
2、机构保障:法律援助案件近几年以20%比例逐年增加,量大面广,现有机构和人员已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需加强机构增加编制、人员,建议在经济发展较快和人口较多的市司法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处,和法律援助中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兼有管理和办理案件两项职责;在经济发展较慢和人口较少的市和县(区)可以只设立法律援助中心一块牌子,审查和办理案件,县(区)重点是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县(区)法律援助中心要指导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咨询,做好群众法律援助案件的初步审查与简单民事案件的办理。
3、加强县(区)法律援助机构的人员配备:法律援助机构专职人员的配备应该与工作任务相适应,县(市、区)不少于3-5人,工作人员应该具有法律大专以上学历,具备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应该不少于二分之一。
4、基础设施建设:各市、县的法律援助中心以及各乡镇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办公场所应该是交通便利、标志明显、具备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方便群众来访;最好是临街房,省、市法律援助机构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县(市、区)不少于60平方米,应该设有专门的接待室。要抓住中央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的有利时机,将法律援助业务用房、办案设施纳入投资建设规划。
5、设备保障:积极争取省财政设专项资金解决法律援助办案设备。在省财政尚未设立专项资金前,建议我厅拿出一部分经费,为县级法律援助中心配置必要的宣传器材、办案设备等。
6、经费保障:争取省财政每年保证500万元法律援助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希望省财政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各市、县要将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要推动贫困县(区)建立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法律援助经费动态增长机制、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体制,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力度,提高经费保障能力。建议设立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建立社会化资金筹措机制,增强资金保障能力。
7、管理保障: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和经费使用管理,建立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畅通监督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办案补助经费及时发放和资金使用安全。要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八是衔接保障:内部保障是由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等与法律援助建立服务衔接,对法律援助受援人减免服务收费,努力满足困难群众的需求。外部保障是加强与编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以及公检法的衔接与协作,使各部门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法律援助事业的新发展,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陕西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以“依法治国”作为专题讨论,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法制化进程的全面提速。而对承载着具体行政职能的政府部门,在依法行政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除了政府部门依靠自身力量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还需要依靠专业力量对政府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拟定、对外交往与重大项目建设、信访与行政调解、具体行政工作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风险评估及合规建议。农工党xx市委会法律工委会结合近年来xx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具体情况,组织了专门人员进行专题调研。
(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化
xx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早在xx年就专门制定了《xx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相较于xx年《xx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出台,以及包括等地市相关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也是在xx年之后出台。我市在全省应当是较早将政府法律顾问提升到制度化、规范化。
(二)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全市已普遍推进
截止目前,全省有超过家处级以上政府部门聘请法律顾问。xx市政府及县市区政府均以政府法律顾问团(组)形式,从律师事务所、高校聘请律师、法学专家等作为政府法律顾问。多数局级政府部门也单独聘请了专业律师作为政府法律顾问。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在全市已经普遍推进。
(三)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扩展到公共法律服务
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从原来为政府部门提供法律顾问服务以外,还通过政府搭建平台,由政府法律顾问或专业律师向平台上的单位、个人提供法律顾问服务,有效的帮助社会单位、个人预防与控制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其中,包括xx市司法局近几年推广的“一村一法律顾问”的农村法律顾问制度,在全国属于首创,其经验并司法部推广;另外,例如以xx市总工会、司法局共同搭建平台,劳动法律师进企业,规范企业用功制度;以外经贸局、司法局共同搭建涉外律师平台,为外贸企业提供法律体检;以交通委、司法局牵头,让律师为交通企业提供法律体检服务;还有街道、社区组织的律师进楼宇等。这些形式多样的律师法律服务,均体现了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已经扩展到公共法律服务领域。
从调研现状而言,xx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总体上呈现“有体系、有广度、有效果”的特点。但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荣誉化、形式化
经访问多位担任xx市及部分区县政府的法律顾问专家,在谈及他们在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最大体会时,直言政府法律顾问更多时候对他们是一种职业荣誉,担任了政府法律顾问的律师、教授,在各自行业中的美誉度会明显提升。但是,这种政府法律顾问长时间出现“只顾不问”的状态。政府法律顾问成为“荣誉”的代名词,逐渐形式化,并未实际参与到政府决策的法律意见咨询工作中来。
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出现“荣誉化”、“形式化”问题,在结合相关调研情况分析,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政府工作人员更愿意向自己体制内的法律智囊团咨询法律意见。例如市政府及县市区有自己的法制办,各部门有自己的法制科,在很多时候都会询问他们的专业意见。另外,在涉及潜在法律风险或纠纷时,政府工作人员更多愿意直接向人民法院等司法部门直接咨询,而不是向市场化的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咨询。人民法院的法官也会经常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类内部协调会,提供相关的法律意见。很多政府工作人员认为,法院是做出判决的,其意见比律师的意见要更加权威或可信,而且法院都是属于公务员体系内,有更多接触熟悉机会和相似话语。因此,无论是从先天的疏密关系,还是从法院等司法机关的权威角度,都影响到政府部门更愿意向谁咨询法律问题。这样,政府外聘的法律顾问就会边缘化,出现“只顾不问”的状态。
2.政府内部决策程序会无法兼顾到事先咨询法律顾问。政府部门有自己的内部决策程序,很多时候一些重大决策涉及到公共利益、社会秩序、综合治理、宏观调控等方方面面复杂局势。从政府而言,不会在前期方案未成熟之前就咨询外聘的政府法律顾问,而很多时候一旦成熟方案已经出台,有时政府部门会认为再去让外聘法律顾问参与也无必要。这样,政府决策程序本身,与法律顾问前期参与的重要特征,无法兼顾。政府法律顾问无法提前参与到政府的一些重大决策的法律会诊,久而久之,也会逐渐没有积极性,加剧了“只顾不问”的问题。
3.律师的先天特性导致政府部门对其缺乏足够的信任感。律师最早来源于西方社会,在近代发达国家的律师作用更多的体现在约束公权力。而加上律师行业已经完全市场化,属于体制外的队伍。因此,对于很多政府部门聘请法律顾问,更多是完成一个形式或任务,对于律师提供的咨询意见有如芒在背,觉得政府部门不应该完全向体制外的律师这种自由职业者去托底咨询,没有充分的信任。 这种律师先天的特性,在没有充分信任基础上,也会约束其作为政府法律顾问作用的发挥。
4.无偿模式下的政府法律顾问注定导致荣誉化。政府法律顾问是外聘的律师或大学教授,其提供的法律咨询是一种服务工作。如果是完全的无偿模式,会导致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缺乏市场操作,即在提供服务、花费时间、提供智慧尝过的专业劳动后,如果没有报酬,政府法律顾问的身份,那么资深律师、法学教授而言,呈现“荣誉”、“头衔”的成份会更多一些,而不会真正花费时间、精力去有效率的提供法律服务,做好政府的法律参谋。而恰恰目前大部分政府法律顾问都是无偿的,而且是越高级别的政府部门聘请法律顾问,更少出现有偿的政府法律顾问服务。
(二)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没有充分体现专业对口
从目前政府聘请法律顾问的情况看,比较看中的是律师、教授的资历,而专业对口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在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复杂的今天,律师行业也呈现专业化趋势,包括刑事、建筑房地产、知识产权、海事海商、国际贸易、劳动等法律专业领域,都需要术业有专攻;而“万金油”的律师时代已经过去。政府部门应该像企业寻找法律顾问的思维一样,需要找对自己部门专业对口、有用有效的,而不是一味圈定在资格老、名气大的律师。例如,包括市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部门,聘请的政府综合法律顾问团,应该优先考虑行政法专业律师;而各个部门,例如海事局应当优先聘请海事律师,知识产权局应当优先聘请知识产权律师,外经贸局应当优先聘请国际贸易专业律师,住建局应当优先聘请建筑房地产方面的专业律师等。
(三)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没有建立考核机制
目前,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没有年度和聘期考核机制。这导致政府无法科学有效评估政府法律顾问的工作。这里,主要是因为:
1.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很多时候确实没有量化标准,直接导致政府无从下手,不知从什么方面考核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而全部依赖定性考核,也会太过主观。
2. 无偿模式或小额收费模式下,也很难为情对政府法律顾问追加考核约束。
3. 政府法律顾问一般为资深律师及法学教授,即使考评也是一般依赖主观印象,而不会不顾及到中国也有的“面子”因素。
(四)法律顾问聘请程序上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透明化
政府法律顾问的无偿模式,是缺乏市场化操作的表现之一。而在政府法律顾问的聘请程序上,也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透明化。
目前xx市政府及区县政府法律顾问团是根据当地司法局的推荐;有的局级政府部门外聘法律顾问,更多的是部门主管领导或负责领导确定。政府聘请法律顾问,在程序上缺乏市场化、透明化的运作,会导致缺乏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会使外界对政府聘请政府法律顾问的程序产生质疑。特别是有偿模式的政府法律顾问服务,应该列入政府采购项目,按照招投标程序确定政府法律顾问机构及律师。
(五)政府法律顾问的利益冲突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根据律师法,律师不得进行双方代理或者从事存在利益冲突的业务。而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层面,会出现两种类型的利益冲突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律师受聘作为某个政府的法律顾问,按照相关规定,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应作为法律顾问的受聘主体。这样,如果出现与某个政府存在法律纠纷的事务时,这里该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就需要按照避免利益冲突原则。而实际情况是,因为很多政府法律顾问只是无偿的“荣誉性”称号,有时出现该律师事务所其他律师代理行政行为相对方的案件,就会出现利益冲突,但是没有引起重视。
2.在“一村一法律顾问”中,法律顾问既要充当村委会的法律顾问,也要兼着接受村民的委托咨询。而在村民与村委会存在矛盾或纠纷中,律师作为该村法律顾问的利益冲突问题,也就会出现。像此类政府法律顾问向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推广时,一方面是政府的法律顾问,一方面又为政府所管辖的单位、个人提供法律服务。如果出现利益冲突,政府如何处理?律师事务所如何处理?这些都需要引起重视。
上述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中存在的五个问题,如果归纳成一点,就是政府法律顾问工作需要考虑市场化因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围绕着如何深化与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我们提供如下建议作为参考:
(一)从政府层面;
1.充分考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市场化因素
(1)建立与完善政府法律顾问的有偿服务模式。政府聘请政府法律顾问参照市场标准,对各级政府部门的法律顾问明确公允、有偿的政府法律顾问服务价格区间。这样,即能解决政府法律顾问本身的激励问题,也能够纳入到政府采购范围,并对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也能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考核、评价、验收。聘请政府法律顾问的经费,列入到政府年度常规预算,让法律顾问工作实现经费保障的常态化。
(2)选聘政府法律顾问程序透明化。按照政府采购招投标程序来确定与聘请政府法律顾问,由政府购买法律顾问服务。对政府所要的专业对口的法律顾问,在资质职称、从业年限、律所规模等设定招标门槛,在优秀的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中通过透明、公开程序选定政府法律顾问。
(3)重视政府法律顾问的专业对口问题。根据不同职能部门的要求,以及某领域法律顾问工作的迫切需求,专业对口选定、聘请某领域的专业律师、专家作为该领域的政府法律顾问。让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真真切切帮助政府在某专业领域预防、控制法律风险,规范政府行政。
(4)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量化考核机制。结合定量、定性考核标准,实行优胜劣汰,让政府法律顾问在有偿服务模式下,能够提升法律顾问服务工作的质量,让政府法律顾问认真、勤勉的提供专业服务。
(5)继续细化、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流程。建议按照市场规则,与政府法律顾问签订聘用协议、保密协议,对重大顾问事项的工作成果书面化,提供书面法律意见。书面化的法律顾问工作成果,列入到考核范围,对其专业度、准确度、参考价值进行评价。
2.区分不同性质的政府法律顾问内容,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
(1)涉及政府重大决策、重大公共事务、重大社会危机事件等情况,需要提高法律顾问工作的层次与级别,做到重大事情重点顾问。可以采取如下工作方式:
第一,多方集中法律会诊
对涉及政府重大决策、重大公共事务、重大社会危机事件,政府部门可以采取召集政府法制办、专业律师、高校法学教授、司法部门(包括公、检、法)进行集中法律会诊、会商。多方集中法律会诊,需要有预见性的针对可能出现的重大法律风险提供政府部门相关法律顾问意见;如果出现司法案件后,相关司法部门应当予以回避。
第二,在本市范围外聘高层次法律专家咨询
邀请全国性的权威专家或境外法律专家,针对本市涉及到的重大法律问题,或者涉及xx市对外交往、境外政府合作项目的重大法律问题,进行特别法律顾问咨询。
(2)对于政府法律顾问的常规内容,多采取“嵌入式”、“常态化”、“成果化”的工作方式。
第二,年度“法律体检”——对政府整体的行政事务,由政府法律顾问每年度对政府的工作事务内容及所涉文件进行“法律体检”,出具体检报告,指出已有法律问题或风险,提出修正、完善、预防等建议。
第三,事后“法律审计”——参照“财务审计”方式,对政府工作人员任职期间行为,或者对某政府部门的某项事务,就涉及的法律合规问题,进行“法律审计”。
通过上述对政府法律顾问内容进行区分,考虑重大、常规事务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方式,重点问题集中会诊,常规问题常态跟进,有的放矢。这样,能够解决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只顾不问”的内容空洞化、形式化,切实帮助政府提供有用的法律咨询意见,为正确决策与依法行政提供有效可靠的法律顾问服务。
3. 建立备选顾问机制(法律顾问库)
针对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建议建立政府法律顾问的律师顾问备选机,建立法律顾问库,即在政府法律顾问在利益冲突不能代表政府时,应当启用备选顾问。
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参考美国、香港等地政府部门,建立专门代表政府的律师队伍,或者设立只为政府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或律师机构,从而彻底解决利益冲突问题。
(二)从法律顾问层面:
1.根据相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服务收费标准,以及参照市场标准,对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提供标准、透明、公允的价格。避免最后竞聘政府法律顾问时出现低价竞争、价格虚高等不良情况。
2.严格遵循利益冲突回避原则,避免担任政府法律顾问的律师或律师事务所陷入到利益冲突中,造成执业违规、违法。
3.专门针对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有针对性的完善政府法律顾问的工作流程,建立完整可查的工作台账,顾问工作成果书面化。
4.律师事务所受聘作为政府法律顾问时,应当配备专业对口的律师团队支持相对应领域的法律事务,提高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专业水平与质量。
5.建议法律意见书责任制,对法律意见书的专业度、有效性等具体落实责任人,加强出具法律意见书的政府法律顾问的责任心。
6.政府法律顾问人员需要深入掌握、了解政府事务流程、政府工作思维,树立大局意识,遵守保密制度,更好的理解政府事务的特性,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意见。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九
近两年多来,管道局党建政工研究会紧密围绕企业党的中心任务,把局党委“学理论、转观念、增效益、求发展”的工作主题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在研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社会科学的规律、特点和本局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套科学管用、注重实效、简便易行的课题研究机制和管理办法,使研究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局党委实施工作主题、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服务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学理论、转观念、增效益、求发展”的课题研究,关键环节是转观念的研究。近几年我局改革在不断深化,闯市场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可是许多干部职工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思想观念滞后,影响企业改革深化,影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经济效益提高和管道事业发展引导干部职工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把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旧观念转变到企业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观念上来,就抓住了解决企业发展与观念滞后这一主要矛盾,就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在开展重点课题研究中,一是根据社会科学研究的自身规律,把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设想,征询不同层次干部职工的意见,了解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观念形态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据此制定出课题研究的方案。(2)研究阶段。按课题研究目标和方案,组织局和局属单位的有关部门进入研究环境,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论证,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形成与课题目标相吻合的客观材料。(3)形成阶段。通过进一步研究,形成课题研究成果,并针对我局干部职工的观念结构和思想实际制定研究成果的应用方案。(4)应用阶段。以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编写干部职工观念转变的教材,贯彻工作主题和课题研究的实践。
二是领导重视,亲自动手抓。党委主要领导经常督促检查,具体指导研究工作,在1995年11月召开的局政研年会上,对研究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局研究会会长为组长、局研究会副会长为副组长、局党委宣传部和局研究会研究骨干为成员的重点课题研究组。局研究会下发了职工观念转变研讨内容要点和重点课题研究方案,向全局100多名研究骨干发函征文,研究骨干推荐给局研究会的100多篇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和角度研究经济环境、利益关系、经营机制,工作重心的变化对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影响,探索思想观念转变的规律,举办了3期科级以上党群干部参加的工作主题研讨班,认真研究如何深入贯彻局党委工作主题,取得了新的进展。
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有计划有重点坚持经常组织调研活动。近两年多来,局党委领导多次亲自带领调研组下基层调研。局研究会和局党委宣传部先后开展了四次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分别形成了《管道职工观念转变的特点、趋势和对策》、《我局工作指导方针重大转变中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局直属单位抓住主题开展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等调查报告。局党委要求各级党委领导同志、研究会负责同志亲自调查研究,提交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1996年7月局党委召开了局直属单位党委书记、研究会会长座谈会,交流贯彻工作主题及重点课题研究的体会、做法和效果,研讨职工观念转变的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制定把贯彻工作主题及重点课题研究引向深入的措施。
四是抓重点观念转变。我们从实际出发,重点转变局和局属公司、站队(车间)这三个层次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不利于我局增效益求发展的观念,如管道局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纯注重完成产值产量的观念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观念转变;由单纯参与石油系统内部市场竞争的观念向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的观念转变;由物流管理的观念向资金管理的观念转变;由单纯依附主业的观念向一业为主多元开发的观念转变;由粗放经营的观念向集约型经营的观念转变;由只重视科技投入的观念向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观念转变;由背靠管道局大树好乘凉的依赖观念向不自谋发展自创效益就没有出路的自立观念转变。
五是抓典型,总结交流经验,先进典型经验是样板。两年多来,我们大力总结、宣传先进典型,用典型的生动实践和先进经验推动深入贯彻局党委工作主题和重点课题研究,1995年11月份在全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暨党建政工研究年会上,介绍了局属29个单位围绕学理论、转观念,做好职工思想工作,促进转机建制、增加效益动贝快发展的经验,1996年8月召开全局电话会议,总结交流了电信公司汽车队、管道三公司、中原输气公司、管道工程公司、管道二公司运输处等6个单位贯彻工作主题的经验。1997年10月召开全局电话会,又总结交流了14个单位学理论、转观念、增效益、求发展的经验。这些经验反映了管道局、局属公司、站队(车间)抓住转变观念这个关键环节,贯彻工作主题和开展重点课题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具有指导作用。
六是广泛宣传教育。正确的宣传教育,可以为开展重点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在重点课题研究中,广泛开展了写出一批好文章、总结一批好经验、树立一批好典型、制作一批好的对外宣传品的“四个一”活动,用贯彻工作主题和重点课题研究的优秀精神产品,鼓舞和引导干部职工深入贯彻工作主题和深入开展重点课题研究。通过报刊、电视、简报等传播工具,广泛宣传贯彻工作主题和重点课题研究的成果,使局党委工作主题深入人心,促使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有力推动了党的工作的开展和企业改革与发展。
两年多来,我们在开展“学理论、转观念、增效益、求发展”工作主题的重点课题研究中体会到,局党委工作主题概括了我局党的工作的特点,完全符合上级精神和我局改革发展的实际,是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与管道企业实际相结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推动我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
“学理论、转观念、增效益、求发展”,转观念是关键环节。观念属于思想政治范畴,转观念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企业改革和效益发展的结合点。怎样做好干部职工观念转变工作?根据我们课题研究的实践应把握以下几条:
抓根本。正确的研究实践,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在重点课题研究中,我们把用科学理论武装研究骨干作为根本来抓。坚持学习制度,采取自学与集中学相结合的方法,研读邓小平原著,掌握科学理论体系、精神实质和基本观点。围绕党的xx大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重大决策的落实,多次举办辅导报告、专题研讨班、座谈会,分别对实行两个根本转变、搞好国有企业、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组织研究骨干进行了学习和研讨,使邓小平理论成为我们开展重点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理论武装始终贯穿于研究工作实践之中,为深入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保证了重点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
抓出发点和落脚点,增效益求发展是企业的中心任务,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来开展。重点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增效益求发展作为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企业增效益求发展的需要来安排部署重点课题研究工作,把保证和促进增效益求发展的实际成效作为检验重点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标准,始终围绕增效益求发展来开展研究工作。根据增效益求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采取新的举措来加大重点课题研究的力度,保证重点课题研究始终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抓规律。从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观念转变的规律性。管道输油企业、输气企业、施工企业、服务企业,尽管生产任务不同,盈亏状况不同,但是他们在转变观念的有效做法上,却基本是相同的。目前主要有:认真学习科学理论,指导转变观念;总结交流经验,推动转变观念;强化舆论宣传,引导转变观念;深入调查研究,把握转变观念;深化企业改革,促进转变观念。
抓关键。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领域非常广泛。我们强调帮助职工转变观念,主要是转变直接阻碍企业增加效益、求得发展的关键性观念。这就要求赢利企业针对进一步开拓市场、追求质量、增加赢利来转变观念;亏损企业针对如何树立忧患意识,实干兴业,扭亏为赢服务企业针对如何视用户为上帝,搞好优质服务来转变观念。要认识事物的个性、特殊性,找出要转变的关键性观念,也是一个企业增加效益、求得发展的重要环节。
抓实践。企业职工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从实践中提出问题,经过观念转变,引导市场行为,求得效益发展的过程。实践既是观念转变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观念转变不仅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能够解释问题。而且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能够解决问题。职工观念转变只有与企业增效行为、发展行为相联系才有实际意义。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十
法律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它使人类学会了驾驭自己。因此,法律应有至高的权威;法律应有至尊的地位;法律应有至贵的价值;法律应有至诚的信仰。随着近年来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法律对于中国公众来说已经由远而近,由陌生到熟悉。如今,究竟法律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程度如何?我做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在读大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我的家乡丹东20多名公务员、工人、农民、城镇居民、执法司法人员以及在读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内容为--1你作为行人时你会怎么做,2你的朋友或亲人向你借钱(数额较大)时你是否会要求对方写欠条,3你认为现在打官司是靠法律还是靠金钱人际关系。从调查的情况看,近60%的人认为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较为完备,执法情况总的较好,法律权威正在逐步形成,“法治国家”的目标能够实现。40%的人对法律的现状表露出不满、担忧、无奈、失望,他们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一)在一些地方法律得不到全面实施。
(二)轻视法律、漠视法治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公民对法律赋予的权利欠缺理解,不善于依法维权。
(四)执法不严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五)法律的普及不够深入,宣传教育不够广泛,效果不很理想,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村、企业、基层单位、学校等还存在“死角”、“空白”。
(六)在立法(包括法规、规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门利益倾向突出,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在地方立法中群众参与还不够。
现针对调查问卷提到的三个问题一一具体解读。
第一:问题1“当你做为行人时你会怎么做”。目的:希望人们能遵守交通规则。存在问题:有人闯红灯,竟然有人跟着一起闯红灯!还有人在汽车飞驰时,竟然疯跑过去,吓得汽车连踩油门,一旁的人吓得魂都没了。当然总体上人们还是能遵守交通法规的。大部分人能遵守交通规则,警察要加强对行人的管理和教育,可以在路旁发放交通常规,提醒行人不要闯红灯,做好市民的思想工作,让更多人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生命。
第二:问题2“你的朋友或亲人向你借钱(数额较大)时你是否会要求对方写欠条”。目的:考察公民在经济理财方面的法律意识。存在问题:对于欠条的真确使用还存在误区,也有人认为熟人之间使用欠条是对对方的一种侮辱更有甚者怀疑欠条的法律作用。虽然问题很多,但是大多数人对欠条的理解和使用还是正确的。但是在这里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在法律中有关欠条的相关规定。在我国法律中规定有效,借条可以做为合法的证据使用。我国民法通则第七章诉讼时效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超过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希望大家在遇到此类问题是能够真确的书写使用已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有关的宣传力度。
第三:问题3“你认为现在打官司是靠法律还是靠金钱人际关系”。目的:全面考察我国公民对我国法律制度的理解。存在问题:不少人认为打官司难,诉讼难,民告官难,打官司成本高,执法不严,没有关系打不了官司,还有人认为打官司是有钱人的事与平头百姓无关。我们可以看见的是虽然我国的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加深,但是摆在我们法律工作者学习者面前的问题仍然很艰巨。法律应有“至高”的权威。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的调查对象都期望法律的权威高于一切。大家说,一个国家机器为了正常运转,必须有一种权威,这个权威只能是“法”而不能是“人”。人们从内心要求法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处于最高地位,一切社会组织及个人都要服从法律,任何人都不能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当法律规范同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规范、政治决策不一致时,都要优先适用法律规范。相对个人而言,必须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公民,其个人主张都应服从法律。相对组织而言,特别是政党更应该模范守法、带头执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当然,要实现法律的权威,首先必须提高立法质量,同时,要把立法与执法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执法不严的后果往往比没有法律更糟。
通过这次调查,使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法律的学习者应该做些什么。更使我明白了作为未来的法律工作者我们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法律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大家普遍认为,在我国,法律应该是人民的意志、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和充分体现,它应具有极大的权威和尊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
当然,实现上述愿望,还有一个过程,需要提高立法质量,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法治观念,让全体公民真正理解法、接受法,引导群众珍视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司法和行政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切实服从并积极维护法律的权权威,从而坚定人们对法律的忠诚与信心。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十一
告 法律调研报告 4 篇 ? 为了拓展和规范我市法律服务市场,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促进法律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市政协社法委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专业人员,在齐育华副主席的指导下对我市法律服务市场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市司法局及 xx 区、xx 县司法局关于法律服务市场建设的情况通报,走访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并同部分县(区)法律工作者、政府办公室领导进行了座谈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法律服务市场的基本情况 ? 近年来,我市法律服务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支由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组成的法律服务队伍,他们努力做好法律服务与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结合的文章,引导群众正确反映诉求,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服务保障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在我市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1 人;基层法律服务所 24 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96 人;法律援助中心 10 家,援助律师 32 人;司法鉴定所 3 家,执业司法鉴定人 20 名。在法律服务队伍稳步增长的同时,今年以来加强了法律援助和司法鉴定机构的建设,以保证特殊群体的法律需求。在原先创建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并规范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居法律联络点的建设,目前,全市已有 156 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占乡镇、街道总数的%,村、居法律联络点的建设也全面展开,同时合理规划和配置鉴定资源,成立了我市首家法医精神病类司法鉴定所——xx 市第二人民医院司法鉴定所,填补了我市精神病司法鉴定技术的空白,也为当事人就近进行精神病类司法鉴定提供了便利。
例》规定的范围外,对党政领导交办的、信访部门转办的、工会或残联等团体要求办的、在校大中专学生等青少年群体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和其他确实需法律援助的事项,都扩大为法律援助的范围,如庆元的法律援助案件从 xx 年的 15 件上升到 20xx 年的 163 件,使弱势群体获得了必要的法律援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五是服务基层农村。积极搭建法律工作者为基层服务的平台,引导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成立了 xx 市律师协会农民工维权工作站,建立律师事务所与乡镇、街道、村、居结对制度,全市各律师事务所与有关乡镇、街道、村、居签订了法律帮扶协议,负责涉讼案件,积极为其提供法律意见,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开设“法制讲堂”,为居民定期进行法律培训,普及法律知识。全市 9 个公证处也分别与 9 个行政村建立了结对联系制度,其中有 7 个公证处还与联系村签订了书面的法律服务协议,无偿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开设法律知识讲座,协助调解重大疑难纠纷,帮助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三)服务机制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市法律服务行业开展了“教育规范树形象”、“规范建设年”等活动,完善了工作机制,提升了法律服务人员的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推进了法律服务市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一是完善法律服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法律服务市场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力度,通过信息公开、诚信档案等方式规范行政管理,加强行业管理,强化自律管理,形成三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的管理机制。二是完善法律服务案件质量监管制度。监督和指导县(市、区)法律服务工作,落实便民措施,简化程序,加大办案力度,通过发放办案情况反馈表、征求有关单位意见、法庭旁听、自查抽查、评选优质案件等方式,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三是完善法律服务便民机制。畅通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渠道,方便农民工就近申请法律援助;采取积极措施,对农民、农民工追讨工资和请求经济赔偿的案件,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确保需要法律帮助的农民工及时获得法律援助;创新服务形式,采取代书、诉讼、非诉讼代理等服务方式,为农民、农民工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关于法律援助调研报告法律调研报告(2)| 返回目录 ? 党的十八大全面勾画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随着依法治国的步法不但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国家对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大,惠民政策也落实到千家万户,农村各种类型的矛盾纠纷大量涌现。使法律援助工作更加坚巨,责任更加重大。笔者通过对竹溪县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发挥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提高整体效能,推动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调研。
行政机关基层司法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司法助理员兼职法律援助工作,做好法律援助案件的辅助性工作。自 xx 年起,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了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 12 个。
二、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面临的问题 ? 1、援助工作人员不足,经费短缺严重制约了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
竹溪县辖 15 个乡镇,总人口 37 万,一个法律援助中心,12 个法律援助工作站,而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仅有 3人,各乡镇开展法律援助辅助性工作的司法所长及司法助理员不足 20 人。
法律援助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款及行业奉献(主要指律师义务办案),而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没有具体的经费,且在具体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中,因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会产生一定的服务成本,给具体承办的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2、援助对象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须进一步加强。
识不够。比如,一些案件的当事人对法律援助的要求标准过高,一些人“打官司”就满腹牢骚,一些人认为一经法律援助程序就必须给受援人带来直接利益,还有一些案件当事人由于不懂得法律,或受利益的驱动,想打赢官司又不想花钱,每遇案件动辄就到法律援助中心,不理会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要求法律援助中心给他们提供无偿服务……无形之中增加了法律援助工作的难度和强度。
三、如何发挥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的建议 ? 1、整合所有力量,发挥资源优势。
配备专业力量从事法律援助工作。鉴于目前的司法体制,律师业务已经进入了市场化运作。律师的工资不再由政府拨款,只能靠代理案件收取案件代理费用。由于律师业务由当地司法局管理,司法局靠行政命令,长期安排律师事务所指派律师,无偿提供法律援助恐怕难以长久。要使律师代理法律援助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建议在县一级法律援助中心配备几名专职律师,由财政发工资,纳入公务员编制,使法律援助工作由专职律师专门代理,以保证法律援助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持久性。
利用乡镇司法助理员开展好基层法律援助工作。乡镇司法助理员是基层司法行政队伍中的主要力量,在发挥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积极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是农村基层政权的中坚,有着“熟悉民情,懂得法律,身处基层”的特有优势,可以通过日常工作,对广大群众进行常态化的普法宣传教育,让大家明白什么是法律援助,以及法律援助的作用和意义。
结合地区实际,着力打造“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当前,我县正处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全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阶段,各乡镇根据自身实际对辖区实行网格化信息管理,全面掌握每个网格所有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及服务需求,以提高服务水平和为民办事效率。积极发挥各网格点、网格员的作用,打造好“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让有需要的群众在半小时内得到法律援助服务。
2、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自身能力。
目前,多数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员由兼职人员构成,其不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相关的工作技能,导致了在面对服务对象时不敢对咨询做出解答,面对矛盾纠纷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处理。因此,应制订系统的学习培训计划,积极采取如组织讲座、案例讨论、观摩庭审现场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对法律援助站工作人员的培训,教会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工作技能,使他们有能力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各项业务工作,着力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能力。
位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面仍窄小,仍有许多贫困人群因不知法律援助制度而错过援助机会,在遇到拖欠工资、工伤赔偿等问题时,因无法获得帮助从而失去了维权机会。除了司法行政机关结合“法律七进”工作的普法宣传外,法律援助工作还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组织力量,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各项内容的宣传,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积极作用。
结合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实践和特点,建立健全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各项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运用典型来指导和推动规范化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推开。通过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促进法律援助工作站全面实现工作效能,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国土局法律法规宣传培训调研报告法律调研报告(3)| 返回目录 ?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我县实际,我带领政策法规股人员,对全县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就我县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谈点看法。
一、当前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对国土资源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思想认识不足。
认为宣教工作投入大,见效慢,抓与不抓差距不大,还有的热衷于轰轰烈烈造声势,总是应付一下就算完事,认为只要进行过宣传,发放过资料,讲过课就完成了任务,没有真正去考虑这项工作到底使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提高了多少,干部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法律宣传等实际问题,导致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工作流于形式。
?(二)国土资源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形式单一。
几年来,我们在教育培训上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致使学习的同志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有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削弱了教育培训工作的吸引力,影响效果。教学者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讨论,不能达到良好效果的目的,不利于各级领导干部更好的掌握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基本内容。
(三)国土资源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缺乏专业队伍。
基层国土资源部门缺乏专门的宣教机构,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中主要采取国土资源部门干部职工自行组织的讲授人员,参与宣讲的干部宣讲经验不够丰富,整体的宣传素质也不高,往往是照本宣科。有些宣讲干部对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准确,甚至存在理解偏差,往往对干部群众提出的疑问不能正确解答。
二、抓好宣传教育培训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对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 xx 大精神,有效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党中央明确指出的。中央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县(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的通知》,目的就是通过开展宣教活动,使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乡(镇)村基层干部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观念意识不断增强。乡(镇)领导干部和国土工作人员要在学法、守法上作表率、当模范,做到依法行政。基层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要增强其使命感,避免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工作流于形式。要不断深入到基层,了解具体实际情况,注重教育的实效。要把国土资源普法重点放在增强基层群众的权利义务观念上,即从维护基层群众权益的角度,促使他们增强国土法律意识。
(二)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
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确保教育培训收到预期效果。
(三)提高国土资源宣传教育培训的宣教队伍综合素质。
宣传教育是国土资源工作的“形象工程”,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不仅是全国坚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的有力举措,也是落实国土资源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更是国土资源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直接体现。因此,要加大宣教干部队伍培训力度,培养一批熟悉国土资源法律,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宣教人员,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长期化、制度化、有效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体系。
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逐步健全和完善教育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为此,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督查考核,量化考核,确保取得实效。
请了 5 名资深律师担任市政府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团成立后,在协助市政府做好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的法律咨询和论证,参与招商引资、规范性文件审查、重大经济项目谈判、合同审核等方面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进程,体现了政府法律顾问存在的价值和特殊性及不可替代性。
?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和法律论证。市政府法律顾问团通过参加市长办公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重要会议,对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同时,组织专家、职业律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就政府重大决策进行法律论证,从而从源头上把好法律关,保证政府决策的合法性。
(二)审核把关政府规范性文件。顾问团协助政府法制办,对政府起草或者拟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从法律方面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同时,为政府正在实施或准备实施的行政管理工作组织的各项改革方案以及具体措施提供法律意见。截至目前,政府法律顾问团参与起草、审查规范性文件 份,为我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辅助作用。
护政府机关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了政府法律顾问和参谋助手作用。同时,配合信访部门,为依法处理疑难信访案件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对上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我市信访局目前实行律师信访值班制度,让专业律师与群众面对面,帮助群众解决法律方面的困惑和问题,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四)就行政复议等案件涉及的重大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政府法制办每年需要办理大量的行政复议案件,同时还要涉及部分行政赔偿案件。在办理某些重大案件时,需要具备相当专业的法律知识,政府法制办将法律顾问召集到一起,就案件处理中涉及的重大法律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确保案件处理决定合法、公平、公正。
二、困难和问题 ? 我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定位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政府法律顾问参与的法律事务往往非常重大,非常复杂,而且非常紧急。但是,由于时间原因,有的重大决策顾问前期没有介入,不了解情况,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审查证据,更谈不上深入研究了。这种法律顾问工作严重后置化的顾问方式,阻碍了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发展、完善。
?(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政府法律顾问成员自身不断发生变化,又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调整,致使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不断弱化,加上一些顾问团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对政府的依法行政等相关工作,缺乏积极的参与,知识积极的提供意见和建议。同时,由于法律顾问自身职业原因,出于职业收入考虑,“诉讼型”顾问职能相对强一些。这样的情况,导致法律顾问部分职能弱化,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参谋、助手作用。
(三)长效机制不够健全。从 xx 年到现在已有 7 年时间,在这 7 年时间里,我市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连续性不够强。由于激励机制等多种因素,法律顾团成员工作主动性下降,导致部分工作职能出现弱化趋势。虽然我市政府法律顾问在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从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的要求来看,从实现行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目的出发,我们必须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建议 ?(一)关于工作定位问题。为我市各级政府提供法律顾问服务,应当把握宏观,搞好服务定位,突出服务重点,注重质量和实效,为建设法治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和谐发展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顾问服务。我们认为市政府法律顾问要做好以下工作:
? 1、论证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法律可行性。市政府担负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责任,这些政府项目投资大,投资周期长,涉及法律关系众多,且往往关系到百姓的基本利益。因此,政府项目的法律问题尤为重要。法律顾问可以作为项目的专项顾问,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法律可行性进行论证,设计法律框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协调相关各方的法律关系,起草相关法律文书,参与谈判及决策过程,保障项目的依法进行以及政府资金的安全。
? 2、协助市政府预防及处理各种纠纷。市政府作为一个主体,同社会其他主体发生经济往来及其它民事法律关系是难免的。近年来,以政府为一方主体的经济民事案件大量增加,例如房屋租赁、房屋拆迁、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问题,以及经济纠纷等较为频繁。而且,随着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政府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也时有发生。政府作为案件的一方主体,在案件起诉前解决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由于政府长期以来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诉前调解工作十分滞后。政府法律顾问的介入,可以大大减少政府成为诉讼主体的几率,既解决了矛盾和问题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关于工作潜力发挥问题。
首先,要提高法律顾问业务技能。法律顾问在提供法律服务时,遇到的不仅仅是法律适用问题,很多是法律、政策及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遇到最多的问题可能就是政策的适用问题。法律顾问要熟悉政策,并对政策合法性的适用后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做出判断,及时给政府提供风险提示,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提高法律顾问业务技能是做好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次,要明确法律顾问工作职责。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建立法律顾问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服务的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均经协商后用契约条款固定,法律顾问则由政府聘请,按照合同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再次,要建立激励机制。由于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建议政府建立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确保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工作潜力,推动政府法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要是利用他们精深的法学理论,着重对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提出修改与补充建议。一般执业律师则通过他们的诉讼经验丰富政府法律顾问组的服务手段。具体条件是具备懂法律、热爱政治活动、懂市场经济、懂私权需求的基本素质,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责任感,一律不得有不良执业记录等等。
2、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一是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市政府法律顾问团设在市政府法制机构内,在市政府行政首长的领导下负责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二是明确、强化法律顾问的主要工作职责、顾问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程序,纪律要求、责任追究等,进一步明确法律顾问工作职责,提高法律顾问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效能。
3、健全工作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将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纳入政府中长期工作计划和目标中,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定期对有关负责同志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计入年终考核评价成绩,作为干部晋升、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
“法律七进”活动调研报告
法律实习报告
法律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十二
“六五”普法的重点对象应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工职人员(包括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包括个体工商企业)、青少年、农民。
四、“六五”普法长效机制机制
(一)构建普法工作领导机制
建立以党委、政府为核心的领导机制,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实施党政一把手问责制;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总体发展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督促、统一检查,形成以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体系。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构建普法工作组织保障机制
首先要从法律制度上确立组织保障机制。不仅要求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建立普法组织机构,而且还要赋予其相应的职能和权限,不能让普法机构成为摆设。特别是普法主管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职责,必须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来确立,让它们真正在全民普法中发挥服务和保障作用。落实普法经费保障机制,县级普法经费按人均0.3元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乡镇普法经费按人均0.5元列入乡镇财政预算,县级各部门普法经费按工作需要列如部门专项支出。
(三)构建普法工作责任机制
全民普法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一方面需要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又需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明确各自的责任,因此,必须要通过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构建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体系,真正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这样才能做好普法工作,普法教育的质量才能提高。
(四)构建普法工作资源整合机制
在教育的手段上,普法教育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拥有的资源可以共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不沟通、开展工作单打一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必须树立“大普法”观念,整合资源,使普法教育才能与其他教育互为侵透,协调发展,普法工作的质量才能够提高。
(五)构建有效的普法工作考评机制
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科学考核和评估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普法依法治理列入对部门、乡镇年度综合考评的重要指标。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制定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普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标准,实现普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六五”普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疲劳状态。认为经过20xx年全民普法,该普及的法律法规知识已经普及了,再搞也没有什么新花样。因此对“六五”普法应搞什么、怎么搞还不清楚,特别是长期从事普法工作的同志会存在凭经验、凭老做法工作的情况,缺乏工作的激情和创造力;二是各级普法办公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不足,县级普法办公机构一般是设在司法行政机关,普法办公机构为非常设机构,又没有相应的规格,很难承担面大量广普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三是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只剩下留守妇女、儿童和无劳动能力老年人,农村普法成为盲区,难度增大。四是法制宣传教育形式与法制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法制宣传教育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二)对策及建议
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加大“五五”普法成果和“六五”普法宣传启动,增强全社会公民对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提高全社会自觉参与“六五”普法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明确各级普法机构编制、规格,人员,赋予相应的职权,保障必要工作经费。县级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应为常设机构,3至5人,副科级别,乡镇普法依法治理办公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2人,各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1人负责本部门普法依法治理业务工作。明确县、乡(镇)、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办公机构职权和职责。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职能作用。三是加强对外出农民工普法宣传教育。有必要建立由劳动就业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培训的普法教育模式,对即将就业的外出务工农民,劳动部门和中介组织可以将法制学习列入就业培训的内容当中,通过考核、发证或推荐就业等机会引导外出务工农民自觉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从源头上杜绝外出务工农民不懂法,克服企业自行学法的片面性。利用春节期间和农忙季节大量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的时机,到车站、码头等聚集地设立律咨询点,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咨询活动。四是适应新形势要求,不断创新法制宣传形式。充分利用手机载体、网络载体、报刊、电视等现代媒体传播快、覆盖面大特点,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促进“六五”普法扎实有效开展。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十三
了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活动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以及其他要求,通过辨识适用条款,评价公司遵守执行情况,特编制本报告。
一、评价时间: 20xx年4月25日
二、评价人员:
三、评价结论:
1、通过评价组辨识,有6项法律、44项法规、75项标准与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相关,并对其中1353项适用条款进行了评价。本次评价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文件全部都是现行有效的,其涉及的内容,基本覆盖到公司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
2、通过按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评审表》进行评价,公司整体遵守执行情况如下:
(1) 安全生产资质方面: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等,公司特成立了安全管理机构,按比例要求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了各级安全职责,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公司正处于试生产期,正在积极申请安全设施、职业卫生等验收工作,确保公司依法、合法安全生产。
(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面:适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有《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等,公司成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明确了各级职责,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应急预案;按要求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和年度检测,按时完成申报工作;每年编制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有效治理检测结果超出国家标准的不合格项目;定期为员工配置或更换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其正确佩戴和适用;为每个员工建立了职业健康档案,每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认真执行岗前、岗中和离岗体检等。
(3) 危化品管理方面:适用法律法规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等,公司通过制定制度,对危化品生产、储存、采购、使用、运输等环节规范管理,按标准要求编制了“一书一签”,并加强了日常检查,特别是对剧毒和易制毒危化品进行了严格管理。
(4)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适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第1部总则》等,公司严格按照以上要求从设计、安装、改造、使用、检维修等环节强化管理,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所有特种设备均在质监部门登记备案;公司组织人员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测检验,加强日常的检查和维护,特别是对安全附件、保护装置的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隐患,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
(5) 应急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方面:适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有《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煤化工公司成立了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了应急管理人员,组建了150人(兼职)的救援队伍,购置了必要的应急物资,日常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有效防止较大事故发生;公司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经市局专家评审,完成了备案工作,并根据演练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煤化工公司委托山西省赛福特安全评价中心进行了重大危险源现状评价,全厂为1处重大危险源,通过管理、技术等手段已将重大危险源风险降为可接受程度。
(6)其他安全管理方面包括新改扩建项目、隐患治理、人员培训教育、安全标准化建设、非常规作业、安全设施、安全费用等:适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等,公司从新建项目立项开始,认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审查、预评价等,积极按照安全设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要求严格把关;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定期进行各种安全检查,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台账,严格审批开停车、吊装、动火、抽堵盲板、登高等非常规作业,强化责任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有效控制了事故的发生;注重员工培训教育,狠抓新员工和复工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将外施工单位人员按照本单位员工同等要求管理,规范了厂内人员的安全行为;建立安全费用专户,按要求比例提取专项费用,严格审查使用情况,对安全设施进行了分类统计,安排专人定期进行检查维护、校验检测,并在不断加大投入,补充完善,确保本质安全;煤化工公司扎实按照相关要求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开展标准化,规范安全管理各方面工作,有效提升公司安全水平,促进安全生产。
3、通过对照适用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条款的评价,公司整体符合性程度较高,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需改进:
针对以上0项不符合,公司按照《不符合整改措施表》明确责任人、时间和措施进行跟踪落实,不断规范公司安全生产行为,努力做到依法依规经营。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十四
调研时间:20xx年6-12月
调研地点:贵阳地区、铜仁地区、凯里地区及安顺地区部分高职高专院校
调研对象:上述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和学生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访问
调研内容:贵阳地区、铜仁地区、凯里地区及安顺地区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现状及不足,优势及经验推广;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文化管理班级的典型代表。
2.1问卷调研基本情况
(1)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教师问卷调研情况,本次调研共发放教师问卷200份,收回153份,有效问卷116份。在教师问卷中,调研辅导员(宿舍管理人员)55人、班主任26人、专职团干2人、教师25人、系处室领导(学生科科长)5人、校领导3人;学生问卷调研情况,本次调研发放学生问卷500份,收回426份,有效问卷338份。调研普通学生63人、班干部146人、学生会干部37人、社团干部(事)31人、团干部20人、宿舍干部41人。通过对调研对象的分析,我们发现,本次调研对象定位明确,覆盖面广,本次调研的数据真实可靠,对于课题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问卷调研数据梳理。在对贵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现状的调研中,629%的教师受访者表示目前采用了制度管理模式,137%的教师受访者表示依靠自身的管理经验对学生进行管理,232%的教师受访者表示在以制度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文化管理模式;887%的学生受访者认为学校管理是管理者个人的情绪、喜好管理,1065%的学生受访者认为学校管理是管理者个人经验的管理,3875%的学生受访者认为学校的管理有严格的规章制度,3846%的学生受访者认为学校正在积极开发、建设文化管理模式。
在对贵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工作效果的调研中,分别有62%和775%的教师受访者表示对目前的学生管理工作效果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占调查比例的6975%,分别有267%和431%的教师受访者表示对自身目前的.学生管理工作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仅占调查比例的3025%;分别有1005%和423%的学生受访者对目前的学校管理模式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分别有4437%和325%的学生受访者对目前的学校管理模式感到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在对贵州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模式认同度的调研中,543%的教师受访者表示认同学生文化管理模式,413%的教师受访者表示认同但不了解学生文化管理模式,仅有434%的教师受访者表示不了解不认同学生文化管理模式;8491%的学生受访者表示认同学生文化管理模式,有1509%的学生受访者表示不认同学生文化管理模式。
在对贵州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模式优势的调研中,234%的教师受访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推行文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趋势,23%的教师受访者认为文化管理是一种更高更合理的管理境界,221%的教师受访者认为文化管理以人为本,能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232%的教师受访者认为文化管理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对贵州高职院校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化管理模式路径调研中,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职业文化、社团文化、宿舍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几种路径比较受到受访学生的青睐。
2.2实地走访情况
为了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同时能够了解学生管理工作中比较成功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具体开展情况,课题组成员专程赶到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对该校特色班级进行实地考察。本次实地调研,一共研究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六个比较典型的班级,其中20xx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智慧村”特色班级,该班的管理模式以普通村落管理模式为参考,打破以往的教师、班级干部管理的常规模式,由全体同学自发讨论,制定《智慧村公约》《智慧村村委工作职责》等班级管理文件,完全实行“村民”自治的管理模式,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20xx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检验园”特色班级以“创新”作为学生文化管理的生命力,在班主任辅导员的带领下,学生自主制定了“一训、二强、三进、四有、五化”发展理念,着力培养和打造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合格型和全能型人才。除此之外,20xx级的“武陵卫生院”和“梵净山医院”两个特色班级打破了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以学生的职业文化、专业文化教育为切入点,模仿医院的管理模式和人员设置对学生进行定位和管理,使学生提前熟悉了临床实际工作岗位的相?p知识,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武陵卫生院”和“梵净山医院”两个特色班级学生管理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xx职业技术学院在20xx年又创建了两个全新的特色班级:武陵康复中心和锦江济民卫生院,通过建设职业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网络文化和社团文化,对学生进行全新的文化管理,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首先,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还是以生硬的制度管理为主,以教师和学生干部的经验管理为辅,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不能够调动广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不能够适应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因此,对高职院校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将制度管理、人为管理逐步过渡到文化管理,是势在必行的;其次,贵州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探索如何进行文化管理,但是由于贵州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建设出一条切实可行,并且具有推广价值的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模式,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工作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课题结题时提出一条可行的贵州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模式建设路径;最后,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班级文化管理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研究意义,因此我们会在课题研究中加大对该校特色班级文化管理模式的研究,挖掘出其中具有共性的内容,进行推广和宣传。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十五
1、经济发展现状
xx村xxxx-xxxx年人均收入xxxx元。经过调查,全村共有耕地xxxx亩。全村没有一个工业项目,主要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零散有几户养殖,其中稍有规模的养殖户一户。其次就是依靠外出打工赚钱,目前村里青壮年主体外出务工,村中大多是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村民思想比较守旧,村里道路交通较差,村落布局零散,村集体没有收入。
2、结构调整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看,经济发展渠道单一;从经济发展的格局看,小农分散型经济占比较大,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差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措施来进行改善:
(一)、在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经济增长渠道,打破单一性的发展格局。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发展养殖业是我村发展的一条极好出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服务业经济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缺乏力度。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三)、在送科技进村入户的培训工作中,注重改进培训方法,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参观大户,由大户现身说法,深入农户进场指导等方法进行,应该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四)、尽量多的组织村民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场所,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普法教育活动力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村居。
三、我的几点看法
针对目前xx村的总体情况,我任务在以后一段时间从以下几方面去工作:
(一)、适当调整村干部结构,注入新鲜活力
我打算在近期镇中心工作筹资筹劳结束后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会义,采取群众公推公选的办法把一些群众认可的年富力强同志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来,让他们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二)、定期集中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会议,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群众的建议和意见
定期集中召开全村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会议,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对本村建设发展的建议,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本村的建设与发展。集思广益,不断提高党员群众参与本村建设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切实转变广大群众原有落后的思想观念。
(三)、以高效农业为主线,多方位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xxx老板在xxxx投资高效的农业蔬菜大棚紧邻郝圩,xx目前有不少群众在那务工,我打算经过半年时间,通过在高效农业大棚打工的郝圩农民为依托,组织当地群众依托现有的土地资源,集中搞大棚反季节蔬菜,切实增加当地群众收入。
(四)、依托xx优势,大力倡导发展养殖
由于xx紧邻xx堆,这地利搞鹅鸭养殖是天然优势,而且xx有多年的鹅鸭养殖传统,当地很多农户都有一定的鹅鸭养殖经验。在今后一段时间,可以用大户带动小户,逐步实现规模化鹅鸭养殖。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新的郝圩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也在时刻憧憬着xx美好的明天。我坚信几年后一定有一个新的xx屹立在xx岸边。
目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xx村干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三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的发展道路。作为xx村的大学生村干部,今后,我将继续扎根农村,为村三委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群众事务的服务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与xx村的干部群众一起,掀开美好明天的新篇章。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十六
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自然的关注着法制的发展和建设,“农民工”是当今比较热门的话题,同时是值得关注和关心的群体。10月24日温总理亲自为农民工讨薪的行动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清欠”大潮。
诚然,工资对于农民工来说是全部的生活寄托,一旦没有保障,发生拖欠,极易引发社会矛盾,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影响当今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被寄回家乡的工资,具有外溢效应,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本积累,一旦被割断,将不利于农民的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着眼于此,本文将调研目标定为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他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没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为自己伸张正义,这样一个群体在遭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他们是如何面对的?他们采取了什么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社会上是否有这种机构援助他们?通过对沈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处理农民工欠薪个案的分析基础上,并采取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案件介绍
4月22日至9月末,肖某承揽了沈阳太美幕墙网架工程有限公司四处工地的网架工程。随后,肖某雇用康文泉等23名农民工,并约定了劳务报酬标准。这些农民工在工地如约付出劳动后,却分文未得。农民工们多次找到沈阳太美幕墙网架工程有限公司和肖某索要应得的工钱,但对方却拒绝支付,致使23名农民工生活无着,甚至露宿街头。
10月25日,沈阳市总工会的农民工维权车在街上宣传时,遇到了走投无路的康文泉等人。总工会经协调未果,就将23人介绍到沈阳市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指派辽宁四洋律师事务所的3名律师及沈阳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孙辉、刘越岭、李静、张连华四名专职法律援助律师,共同代理此案。
(二)案件结果
苦干了5个多月,23名农民工的工钱却迟迟得不到兑现。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这些农民兄弟终于讨回了自己应有的权益。12月12日下午,皇姑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肖某给付康文泉等23名农民工工资计4万余元,被告沈阳太美幕墙网架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至此,拖欠半年的工程款终于有了着落,23名农民工可以回家安安稳稳地过新年了。
1、了解法律援助手段
农民工是一个知识含量较低的群体,他们了解社会动向的方式很单一,他们没有机会看电视。看报刊杂志,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在闲暇时间,互联网就更不用提了,对于他们来说是天方夜谭。根据调查显示,他们了解法律援助的方式最多的是报刊杂志,最少的是互联网,其余三项所占比重适中,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沉思,运用什么手段才能让这个弱势群体了解到这种捍卫自己权利的方法,据调查可见应该在报刊杂志上大肆宣传,同时增加法律援助中心的宣传活动,真正做到“服务于群众”。
2、法律援助的知晓度
在调查的人中我们统计到有69.4%的人听说过法律援助,但是在农民工群体中对法律援助这一概念的理解还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在100位调查对象中,仅有6位(5.4%)正确回答了法律援助所包含的内容。
通过对沈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处理农民工欠薪个案的分析,结合社会问卷调查的结果,本文认为,要想真正解决好“农民工欠薪”问题,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为此,本文从七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普法教育宣传,突出强调重点。
由于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今在维护农民工权益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非是农民工缺乏维权意识,而是维权能力相对较低。因此相关部门有重点地加大关于维权能力的教育,如保存能够证明与雇主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欠条、结算单等有效证据,同时要求在书面证据上记载“劳动量”、“应付工资”等必要内容。其次,要向农民工宣传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向农民工解释各级司法机关的审判程序和诉讼风险。使得农民工既能打得起官司,又能打得赢官司。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灵活处理农民工突出的困难。
对于因长期工资被拖欠或突发事故使生活陷入困境的外地民工,采取先行办理制度,打破地域和管辖限制,以首问负责形式让援助工作人员直接介入实施法律援助,帮扶和解救民工出危难后,再补办相应的法律援助手续。降低法律援助的门槛。
(三)修改并完善现行法律制度,制定专门的有关法律援助方面的法律法规,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障碍。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十七
我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县城学校及其周边农村的学校,城区学生与乡下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多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学习的成功与欢乐。防止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厌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分别到达其思维最近发展区,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探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教师掌握专业发展策略。
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中。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研究的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xx、4—20xx、8
2、研究的实施阶段。
时间安排:20xx、9—20xx、6
3、成果形成阶段。
时间安排:20xx、7—20xx
研究的过程。并通过多个代表性个案的不断探讨、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3)研究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总结。
法律调研报告课题篇十八
责任是指有胜任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应承受的负担以及对自己选择的不良行为所承担的后果。它指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依存) 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每一个胜任能力的人都具有责任并且不能回避和摆脱责任。
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它是人才必备的素质, 是一个人创造精神的动力机制;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和谐社会的一个道德基础就是每个成员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对于大学生而言, 他们正在成为一个有明确的认知和理智的行为注意力的责任主体, 他们已经到了全面承担人生责任的阶段,其责任可大致分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六种责任。只有当作为社会未来栋梁的大学生充满责任感,能够主动承担自身肩负的责任时,我们的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才有希望。
大学校园里有很多坚强而美好的心灵,他们积极努力,乐观向上,创办希望小学的李灵,勇救落水儿童的何东旭、陈及时、方招,众多高校志愿者队伍,他们是花儿,开在知识的殿堂里。但这只是一部分,或许还只是不多的部分,活在赞歌里,我们是无法成长的。需要看到,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当代我国重视责任感教育的人“只有30% 多一点,处在世界各国垫底的位置”,而责任感缺失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12月10日,上海复旦大学18名大学生组团于11日3时到达黄山风景区游玩,12日下午因深山无路迷失方向,只好报警求救。12日22时许,武警黄山支队23名官兵赶往事发地点,经过11个小时搜救,于13日9时30分成功解救18名大学生。在救援中,一公安民警不幸牺牲。
这几天,这个新闻成为校园内最热的话题之一。事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各人看法不一,这是一个意外,不能一口咬定学生就是罪魁祸首,但从决定出发开始,他们的确草率了,这样轻率上阵,或多或少体现了他们缺乏对自己、他人的责任感,而有些后果,是我们自己承担不了的。
现实摆在眼前,我们不得不再提大学生责任感这一陈旧却又时新的话题。 分析种种社会现象,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具体表现如下: 自我责任感明显强化。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在逐渐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要, 其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强化。在升学、就业、爱情等重大问题上, 他们力争自己作出深思熟虑的选择,并为此负责。这较之传统的偏重依附和顺从而言, 无疑是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努力学习、不懈追求、珍爱生命、勇于负责等作为对自我负责的主要例证。
2.对家庭责任感日益强烈。
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 就在家庭中与父母长辈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建立感情,并进而萌发出对家庭的责任感。特别是在升大学的激烈竞争中, 家长和家庭其他成员对他们呵护备至, 因此, 他们在希望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 产生出对家庭的强烈责任感。正如有些大学生所说:“父母很辛苦, 在高中阶段我学习的动力来自对父母的责任, 只有考上大学, 才对得起他们的养育之恩, 才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大多数同学会主动承担或分担家庭责任。对未来家庭责任的承担方面, 大学生也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
3.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重自我价值,他人责任感多被忽略。
广泛地承担对他人的责任, 这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大学生由于个人自主性的增强、个人自由度的扩大和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 往往倾向于夸大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而对个人和他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认识却相对不足。因此, 在追求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 他们往往忽略甚至排斥他人的存在。不关心他人, 而且对他人的要求还十分苛刻。与此同时, 由于竞争加剧, 人际关系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磨损。特别是在复旦这样的名校,拿a、出国、直研,机会增多也使竞争更加激烈。人际关系利益化的倾向势必影响对他人责任的践履。
4. 集体责任感淡化。
对大学生而言, 集体主要指校、系、班集体以及大学生社团、宿舍等。就目前而言, 大学生对集体的认同率较低, 对自己所在的班集体非常热爱的风气并不浓。对于校、系、班开展的各种集体活动,能踊跃报名积极参加的并不多, 少数学生甚至对此毫无兴趣。虽然他们也承认要兼顾集体、个人利益, 但在内心深处更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保障。有些大学生表面上关心集体, 但它是建立在一定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的, 而不是完全出于内心的自觉自愿。
5. 在人生奋斗目标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
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 但大多仅限于实现个人价值的梦幻里, 而没有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大学生学习的很大动力在于将来的高收入、个人荣誉、社会地位或者父母期望,而少有考虑社会需要、国家需要。
对于做得好的部分,我们不用多言,真正值得分析原因的,是我们存在的问题。造成以上体现问题的原因,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
(一)社会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金钱万能的错误观念的丑陋风气)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的价值观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他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然而,由于它是一种强调个体利益、凸显个体利益之间相互区别的经济,容易使人们产生一些个体本位、利己、金钱万能等不良观念。这些观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容易使他们重视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取向自我价值,追求个人功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同时,当前迅速发展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多媒体形式总是喜欢以某成功人士作励志材料,他们给年轻人塑造的楷模,很多是成功人士形象,那种能赚钱、发大财的人物形象,而很少用精神标准来衡量人的价值,从而使得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于个人物质生活的发展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要求,更遑论所谓的与他们丝毫不相干的社会责任感。
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的某些消极腐朽现象如不正当竞争、偷税漏税等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也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面对社会丑恶现象和正气不足的社会现实,大学生的责任感缺失。
2.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西方的各种哲学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
响越来越大。然而,西方个人主义伦理思想家片面夸大了社会和他人对个人制约的“异己”力量,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正好为道德判断能力较弱的青年大学生所接受。于是,在这部分学生心目中,出现了只要权利,不尽义务,为出人头地而学习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加批判地吸收西方哲学思潮中的某些观点,片面宣扬“自我价值”、“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等等,崇尚自我价值取向成为当代部分大学生的主要特征。同时,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十分盛行,其中有不少都是具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影视作品,长期接触,难免也会产生严重的利己主义思想,忽略整体利益,这些不良影响都造成了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和淡漠。
3.严峻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自顾不暇,过多地关注自我,缺乏归属感、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淡化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参加各种社会团体以及考证和考研辅导班,与考研、找工作无关的课程和活动不闻不问,培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也就无从谈起。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讲求个人努力、个人拼搏,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较之以前更加强烈,更加重视个人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1.独生子女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考上大学”是父母对孩子的唯一要求。为了考上大学,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百般呵护,包办一切,不肯放手让子女去做必要的事情,使子女缺乏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能力。由于父母的遮风挡雨和保驾护航,他们认为自己得到的是应该得到的,自己做错了事情理所当然由父母承担责任,使得他们从小就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缺少为他人考虑和设想的理念和行为模式,无形中在自己与社会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
2、成绩的过分重视与强调
父母过分地重视考试成绩,对分数之外的事情都不用负责,这种畸形的家庭教育自然淡化了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意识。这会使孩子的思想从小就产生了误区,认为成绩是万能的,而忽略了成绩之外精神方面的内涵,从而削弱了社会责任意识。
(三)学校教育存在偏差。
1、应试教育
学校教育片面尊崇“灌输”理论,一味的填鸭式学习使知识成为空洞的说教,而且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重知识学习传授,轻能力训练转化,不少高校把实用价值明显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放在教育的首位,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教育,导致学生一味追求个人技能的提高,轻视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出现了责任意识文化的断层。
2、思想教育的不足
大学的德育教育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当今的大学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的问
题。中国高校德育教育常采用单一、空洞的方式,高调地给学生灌输“乌托邦”式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等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大责任,往往成为一种强迫形势使学生在学分压力下,机械地做出虚假的承诺和行为,演变成双重人格,忽视了本应承担且完全有能力承担的基础性责任。
4、沟通社交能力的有待提高
在社会与大学生沟通的环节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在校学生与社会的直接沟通越来越少。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高校的硬件设施日臻完善,学生的衣食住行问题都可以在学校里得到解决,所以,学生对校外社会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了。同时,在校学生由于自身的阅历不足,他们所能参与的社会活动,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参与的时间上,都是十分有限的。只能从事家教之类的施展空间比较狭隘的工作,这些工作不能使同学们完全地认知这个社会,因而,也就不能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四)大学生自身原因
1、“考大学是其唯一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是其唯一的责任”,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所以上了大学后,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自身进入角色缓慢有很大关系。
2、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
个人原因是造成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内因。应该肯定,大部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好的,但由于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造成个人认识的片面性和观念的偏颇性,使不少大学生往往从感性方面来认识社会现象和理解社会,容易被社会的邪恶和阴暗面所局限、所牵制,往往容易从个别的人和事出发去看待社会。认为真实的社会就是每个人只为自己打算,看不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相承担责任的关系,从而弱化了他们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3、大学生活----转型期的适应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时期——“心理断乳期”,他们新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生活目标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空虚感,行为目标也就不明确。对那些没有很好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常常只是外在的东西。基于以上这些原因,使得部分大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到社会赋予自身的历史使命,无法产生崇高而伟大的社会理想,缺乏履行社会责任感的强大动力。
面对当代大学生部分责任感弱化的现象, 强化工作已迫在眉睫。使现象得以改善,同样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多个方面努力。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创设比较自由的社会环境。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现实的社会环境塑造了大学生。当整个社会都被功利主义充溢的时候,身为社会成员的大学生想要自己的付出被认可、有回报,也将不得不按着这样的路线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创设比较自由活泼的社会环境, 让大学生拥有较多的选择机会, 使他们的选择更符合他们的身心需要, 更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才能使他们心情舒畅,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自愿承担全面责任。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
2.完善评价机制, 提高教育质量, 实行素质教育。
在我国, 原来对大学的评估主要看各校的一系列“硬性”的量化指标, 但仅仅靠一系列可见的指标来评价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忽视了对学生品质的全面考察。“大学的本质要求它自身不能只是作为职业训练场所而存在, 还应该在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方面发挥自己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如果大学教给学生的只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 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尤其是没有教给学生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 那么这种教育就是不成功。所以我们应该对现行的一系列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目前的大学评价度,, 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和努力,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确定评价内容时都将着重点放在大学构成的要素上, 真正的大学评价应该把评价内容的着重点放在大学的产出上, 即大学的社会成果上”。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 不论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事业实践上积累多少经验与本领, 他一定要有相当的人文素质, 具有理性的批评态度; 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与能力,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3.家长转变观念, 形成良好家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优越, 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 马卡连柯曾说“家里只有一个儿童, 他会立刻成为家庭的中心。父亲和母亲的关注完全集中在这个儿童身上, 往往超过了有益的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 父母的爱会突出地某种神经质的情形”。因此首先要家长转变观念, 帮助孩子树立起责任意识, 转变培养方式,形成良好的家风,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意识。家庭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事的原则等, 将影响大学生责任意识。
4.加强自身修养,主动学习承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 智育重在自学, 德育重在自治, 体育重在自强。由此可见, 大学生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 提高道德境界, 有利于提升其责任感。明确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勤学好读,明理知义,关注时事,积极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责任心毕竟不是靠外界强迫,而要靠内心的动机增强的,只有当我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感。
现在的大学生在某些方面缺乏责任感,这是我们不得不揭的伤疤,但更重要的不是去责怪,而是在批评中改进。要使大学生充满责任感,需要强调教育。但教育是一种积淀,所以责任感的提高还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界不断探索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也许有一天,成熟的我们会发现,其实责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存在的价值感。带着负担上路,人生会痛苦,但是,把责任当作一种理想,为了理想奋斗,人生会很幸福,一代人为理想不断前行,人类则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