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可以为我们提供目标和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时间和资源。制定计划时,可以通过分解任务和设置里程碑来达成长期目标。希望这些计划范文能够为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创意。
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1、基本情况:
高二年级共有11个班,其中前6个班为理科班,后5个班为文科班,本人所授班级为高二(1)至高二(4)班,均为理科班。同备课组老师还有程本本和黄腊梅老师,共3人。本学期理科班周课时为4节(文科班为2节)。理科班本学期上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视情况看后期是上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还是进行必修课的复习),学生配套教辅为安徽教育出版社的《焦点》。
2、教材分析: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等内容,包括“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4个主题的内容(人教版教材分成五章)。从知识体系看,是在必修2第三章和第四章部分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合成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建立官能团体系,认识更多的有机化合物;(2)探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走进有机合成的世界,体会合成的思想和方法。
3、学情分析:
理科班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高一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必修1、2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以分班选课为契机帮助学生确立将来的高考目标,积极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应对日益加深的学习内容。
2、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1、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深入备好每节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备课组共同研讨确定学案内容,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部分章节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再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此项工作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
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精心设置习题,合理、分层布置学生作业,书面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学生配套教辅《焦点》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精选每章的测验题,与备课组共同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对每一次测试要认真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积极、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依据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在保证演示实验绝大部分完成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实践。
3、做好综合实践,践行分层教学。
(1)成立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奥赛小组),培养特长生学习、探究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习做好缺差辅导,确保每一个学生学习不掉队,力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全面通过。
(3)本期研究性学习课题初步安排为《有机化学基础》p39、p54、p77“实践活动”。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1)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每周二下午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2)定时与备课组内的老师进行交流,解决有关问题。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与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
(3)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积极参加省级教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下我组子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化学/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研究工作。
认真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新课程改革精神。以学生发展为基础,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在获得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受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课程下化学高考备考。
二、具体工作和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倡导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改变教师备课方式,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以及习题的分配和要求可以根据每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4、充分发挥筹备组的集体作用。
集体备课,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教案要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及时反思、总结、修订。备课组要资源共享。在完成课本习题的基础上,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补充习题。
三、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运行。
新课程强调化学教学是化学活动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不仅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还要强调师生双边和多边活动的过程。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设置,问题要尽可能位于学生“最近的开发区”。
重点要放在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上,体现学科和教师的特点,备课过程要有自己的特点。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状态、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性格差异,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让学生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提高学习效率奠定情感基础。
树立“团队精神”,注重发挥集体力量,提高备课质量和效率,课后及时写下教学随笔,反思教学,大力倡导“集体备课”方式。
教学要求。
(1)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学应注重新知识的引入。
(2)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学应确立化学课堂教学是化学活动教学的理念。
(3)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4)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5)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造精神。
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记录学生成长和评价反馈的重要手段。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量性。
(2)层次性。
(3)针对性。
(4)实践性。
(5)探索性。
课外辅导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形式可以有一般辅导、个别辅导、学生互相辅导。各班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竞赛辅导小组等。
测验评价。
必要的测验检查是检测教学效果、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效方法。各专题及时过关考试,认真对待。
坚持以谐教育目标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立足龙岗化学教学实际,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加强教学实施指导,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为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作出应有贡献,工作计划《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1、聚焦课堂,服务教学。积极围绕“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开展教学调研、课改实践、教学研训、质量监控等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3、以教研为平台,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尝试开展网络教研教学活动,提高教研实效。
4、立足校本,研训一体。深入学校教研组,指导科组建设和校本教研,督促课改实验,逐步形成教、学、研一体化的务实高效的学校教研机制。
创设平台,促进发展。配合区教研室的统一部署,积极创新和充分利各种激励手段,搭建丰富多彩的发展平台,为教师提供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
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力倡导和推行启发式教学,加强课堂教学质效研究。要以促进每个学生素质发展为目标,着力解决学生主动乐学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2、努力探索高中化学课堂的新教法。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和青年骨干教师的作用,推出自己的名师开展示范观摩课,着力培养化学学科的名师,形成化学学科课型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化学教研组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和学习高考考试说明,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加强常规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以及为高三培养化学尖子作好培优工作。
2、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各项教研和教学常规工作。树立质量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深入备好每节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备课组共同研讨确定学案内容,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部分章节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再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此项工作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精心设置习题,合理、分层布置学生作业,书面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学生配套教辅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精选每章的测验题,与备课组共同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对每一次测试要认真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积极、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依据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在保证演示实验绝大部分完成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实践。
3、做好综合实践,践行分层教学。
(1)培养特长生学习、探究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习做好缺差辅导,确保每一个学生学习不掉队。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1)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每周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2)定时与备课组内的老师进行交流,解决有关问题。与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
(3)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总之,只有我们坚定信心,师生共同努力,相信在本学期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高二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为高三化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化学必修1》是高中化学课程必修部分的第一个模块,承担着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的衔接,为高中学生学习化学打好基础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本册教材通过《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四个专题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物质分离和鉴别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通过对一系列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对元素化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物质的量、以及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3、氧化还原反应。
4、离子反应。
5、元素周期律。
三、教学设想与措施:
基于普通班和重点班的区别,所以要区别对待。
重点班的同学在课上要多一些自主学习,在其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组织讨论,自己归纳、总结。自己动手探究等多种方法。同时,对优生强化学习,进行提优,对差生同样要做好补差工作。
对普通班的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知识点尽量简单化,力求学生能够理解。同时降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也能适当放进一些学生活动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坚持以进步教育工作质量为要点,切实加强教育研究和教改试验工作,进一步改进讲堂教育办法,大力培育学生的学习才能、立异精神和归纳素质。
1、学生状况剖析。
本学期任教高一年级3、4两个班,共有学生138人,班主任分别为李多宽和方跃老师。这两个班的学生全部是校园录取进校的普高重生和部分职高生,基础差、底子薄,想让他们对化学有爱好并学好化学,以及下一年选择理科,任务适当艰巨。因两个班为高一年级重生,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学生学习对化学的爱好。对教师的亲近,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2、教育状况剖析。
对于高一新班,科任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培育学生杰出的学习习气,并让他们清晰知晓化学教师对他们的基本要求,知道他们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如规定要课前预习,课后温习,特别是没有预习时是不允许进试验室进行学生试验的,没有理由是不能不交作业的,上课有问题只需举手示意就能够提问的等。要求学生准备好听课笔记,最好准备一本相关教辅书籍等。对化学特别有爱好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将会使用周六对其训练。
本学期的主要教育任务是必修1内容,既有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容,也有元素和化合物等常识,教育中既要注重常识的把握,更应注重科学办法的培育,科学态度的构成。
1、思想教育方针。
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进步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审美情趣;经过化学绪言中化学史及榜首章化学新能源的学习,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立异意识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针对高一重生求知欲望激烈的特点,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祖国化学化工工作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2、才能培育方针。
经过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等量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培育学生杰出辩证思维才能与逻辑推理才能;经过碱金属、卤素的学习,培育学生杰出的调查才能、思维才能、剖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才能以及基本化学试验技术。
3、常识教授方针。
本学期经过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元素基础常识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把握物质的量这一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其次,经过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常识的学习,要让学生结实把握化学用语的运用。要经过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制造、碱金属和卤素性质的试验深化对有关元素化合物及化合物性质的了解。
1、教育要点。
(1)基本理论的要点是氧化还反应、离子反应及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特别是物质的量),要注重化学用语的应用,化学核算技术的构成和进步。
(2)元素化合物常识的要点是钠、过氧化钠及氯气的相关性质,氯气的制备,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常识处理实际问题的才能。
(3)试验技术为一定量物质的量浓溶液的制造。
2、教育难点。
(1)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物质的量概念的树立及核算。
3、彼此联络。
本学期是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的榜首学期,学生需求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习气新的环境,教师要帮忙班主任逐步让学生从过分关心的初中阶段改动过来,以培育学生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才能。其次,要较快处理高中课时容量与难度比初中大,教师的教育节奏比初中会快,作业比初中多的现状,以尽快习气高中的学习日子。
1、坚持按教育计划授课,科学安排教育内容,不随意拓宽教育内容。教育中注重基础常识与基本技术的`培育,讲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杰出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要尽量经过学生自身的探究活动来寻求问题的处理。
2、仔细剖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育学生的学习才能和运用基本常识剖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才能,不断进步讲堂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多与学生说话,多了解学生对化学教育的定见和建议。
3、加强试验研究,注重试验教育,增加学生动手时机,培育学生实践才能。把试验作为探究常识、验证常识的重要手段,联络社会日子实际,培育学生的环境意识。建议校园开放试验室,作为科任教师可帮忙试验员开展对学生进行试验教导。
4、活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以延伸讲堂教育空间。每周安排一次进教室答疑,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教导,及时处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6、使用周六活跃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让对化学有爱好并学有余力学生进行超前学习,本学期的方针是学完高一榜首册教材,并经过辅助操练不断进步剖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才能。
7、建议学生至少有一本化学教辅书,以补偿教材习题的不足;建议学生订一份《中学生化学报》这类的报刊,以扩大自己的常识面;建议每周查看一次学生讲堂笔记,以养成杰出的学习习气。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化学必修1》是高中化学课程必修部分的第一个模块,承担着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的衔接,为高中学生学习化学打好基础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本册教材通过《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四个专题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物质分离和鉴别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通过对一系列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对元素化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物质的量、以及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3、氧化还原反应。
4、离子反应。
5、元素周期律。
三、教学设想与措施:。
基于普通班和重点班的区别,所以要区别对待。
重点班的同学在课上要多一些自主学习,在其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组织讨论,自己归纳、总结。自己动手探究等多种方法。同时,对优生强化学习,进行提优,对差生同样要做好补差工作。
对普通班的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知识点尽量简单化,力求学生能够理解。同时降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也能适当放进一些学生活动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略
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我校普通高中高一阶段化学新课程实验,进一步提高我校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学校领导、教科室、教导处等学校职能部门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教学的宗旨是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为2010年的新课程下的化学高考做准备,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教学目标。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学理念。
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变备课方式,提高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
化学课外辅导资料的质量对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高一化学备课组的全体教师要根据分工,认真做好化学课外辅导配套练习和单元测试卷的编写和整理工作。
4、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记录学生成长和评价反馈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作业过多过难,则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严重地束缚和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
作业的布置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量性。
作业一定要适量,使适量的作业既可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又能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自学、总结、归纳和反思。
(2)层次性。
首先,作业本身要有层次,应由易到难。其次,对不同基础、不同类型的学生,作业也要分出层次,使各种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完成。
(3)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或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适合其个性发展的作业,培养和促进每位学生发展其特长。
(4)实践性。
作业要尽可能结合社会、生产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必要时还可以自编一些题目,让学生动手、动脑,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
《化学必修1》是高中化学课程必修部分的第一个模块,承担着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的衔接,为高中学生学习化学打好基础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本册教材通过《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四个专题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物质分离和鉴别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通过对一系列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对元素化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物质的量、以及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3、氧化还原反应。
4、离子反应。
5、元素周期律。
基于普通班和重点班的区别,所以要区别对待。
重点班的同学在课上要多一些自主学习,在其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组织讨论,自己归纳、总结。自己动手探究等多种方法。同时,对优生强化学习,进行提优,对差生同样要做好补差工作。
对普通班的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知识点尽量简单化,力求学生能够理解。同时降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也能适当放进一些学生活动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略
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使学生掌握好教材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在上一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1、理科选修班完成选修的教学任务,文科选修班完成选修的教学任务。
2、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
3、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电化学的基本原理。
1、尽快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多做学生工作,要经常找学生谈心。
3、改进教学方法,多采用讨论启发探究实验探讨等方法,活跃学生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4、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基础。
5、多联系生活,如介绍一些实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燃料电池汽车,天然气汽车,高性能材料等提高学生的兴趣。
6、加强落实学生的学习,全批全改,个别学生还可采取面批。考试时间第一次阶段性考试10月4日(第六周)期中考试11月4日(第十周)第二次阶段性考试12月4日(第十四周)第三次阶段性考试1月2日(第十八周)期未考试2月4日(第二十三周)。
四、教学进度章节课时周次。
略
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积极开展本备课组的教学教研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为中心,结合学生现状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1、认真分析研究新教材,以及学习学生的特点和基础知识,有计划,有步骤进行高二化学教学。
2、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会议精神,加强集体备课,认真听课,落实课堂教学,实现优质课。
3、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状况分析】。
高二年级共有5名理科学生,高一时学生已完成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的学习,但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认识很有限,这个学期我们要抓好基础,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并结合我们学校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本学期理科班的学生要完成《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学习。
【教学进度】。
略
第1周。
第五章烃。
第一节甲烷4了解有机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变化特点。
2.了解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掌握取代反应。
1.甲烷的化学性质。
2、甲烷的分子结构、取代反应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第2周。
第二节烷烃5。
1.掌握烷烃的组成、结构、通式及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
2、掌握烷烃、烃基、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分异构现象。
3.掌握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和命名方法。1.烷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和烷烃命名。结构模型。
第3周。
第三节乙烯烯烃4。
1.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掌握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第4周。
第四节乙炔炔烃4。
1.掌握乙炔的分子组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掌握炔烃的结构特点、通式和重要性质。
3.了解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1.乙炔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第5周。
第五节苯芳香烃5。
1.掌握苯的结构和重要化学性质,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学会整理、概括、比较的方法。
2.苯的同系物及苯环与侧链的相互影响媒体、实验演示。
第6周。
第六节石油的分馏及本章的复习7。
1常识性的认识石油的分馏及产品和用途。
第7周。
第六章烃的衍生物。
第一节溴乙烷卤代烃5。
1.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2.以溴乙烷为例,掌握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3.了解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和用途,并通过有关卤代烃数据的分析,培养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在解决化学问题中的应用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第8周。
第二节乙醇醇类5。
1.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的醇。
第9周。
期中复习7。
1.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
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和醇的化学性质烃类的化学性质及两种衍生物的化学性质试卷、练习。
第10周。
期中测试。
试卷分析5。
试卷分析。
习题订正。
第11周。
第三节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51.了解确定有机物实验式、分子式的方法,掌握有关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
试卷练习。
第12周。
第四节苯酚4。
1、了解酚类的定义,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
2、羟基与芳香环的相互影响引起的性质变化。
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第13周。
第五节乙醛。
醛类5。
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乙醛的分子结构。
3、掌握乙醛与h2的加成反应,乙醛的氧化反应。
4、了解醛类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乙醛与h2的加成反应,乙醛的氧化反应。
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实质。
实验,媒体。
第14周。
1、理解酯化反应。
2、了解羧酸的分类、组成、性质。
3、了解酯的组成、结构、性质乙酸酸性、酯化反应原理、酯的水解反应实验。
第15周。
第六章的复习5各种官能团的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练习。
第16周。
第七章。
第一节葡萄糖蔗糖。
第二节淀粉纤维素5。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掌握葡萄糖的结构式,了解葡萄糖的还原性。
2、了解食品添加剂和人体健康的一些知识。
3、了解淀粉、纤维素的重要性。
4、了解淀粉、纤维素主要用途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5、葡萄糖的结构,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和酯化反应。
6、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反应实验,
第17周。
第三节油脂。
第四节蛋白质5。
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及用途。
1、油脂的氢化反应和水解反应,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2、蛋白质的性质、组成。
第18周。
一、教学目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也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使用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二、教学措施:
1.注重实验预习,培养自学习惯,督促学生实验预习是搞好分组实验的保证。我们强调“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求学生必须复习有关知识,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抓好实验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计划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
2.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教师少,学生多,时间紧。学生在操作中易犯一些常识性甚至危险的错误,教师要在学生动手之前,对重要的操作进行规范化演示,对可能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强调,同时要求学生之间自查互检、相互交流和配合。这样不仅保证了分组实验的顺利进行,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协作精神。
3.写好实验报告,培养科学品质。实验报告是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是知识升华为能力的途径。在实验中常有些同学忙于操作,没认真观察和分析现象,或“只观不察”缺乏记录,结果导致对实验过程印象模糊,写实验报告只好搬书照抄或凭空臆造,使实验的实践价值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实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在实验后也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整理记录,完成实验思考题,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促进感性认识的飞跃。对实验失败的学生,我们允许他们在分析原因之后,利用课余时间补做实验,修改实验报告。强调实验报告的撰写,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也为今后社会实践活动中撰写社会实验报告奠定了基础。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3课时23.1。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3课时3.2—3.8。
第三节化学键2课时3.9—3.15机动和复习2课时3.16—3.19。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2课时3.20—3.26。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3课时3.27—4.5。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期中考试复习。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4.28—5.6。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3课时5.7—5.14。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3课时5.15—5.22。
1.熟悉《考试大纲》,把握命题方向。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备考的依据。新《考试大纲》明确指出,高考主要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了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化学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所要求的能力,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方向。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这一复习方向,认真研究这些能力要求的含义。并结合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不搞“偏、难、怪”试题,对考纲不要求的内容可以不复习,对考纲降低要求的内容不搞拓展,对考纲要求的内容要花大力气进行复习。
2.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试卷,了解试卷的变化: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近几年试卷越来越坚持遵循《考试说明》规定的测试内容和要求,考查内容覆盖各模块的主干知识,注重考查化学“四基”和应用能力,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3.复习资料使用《__》:教师应认真收集高考信息资料、试题,分析筛选。
三、复习阶段的安排:
化学总复习主要采用三轮复习模式。
1.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20__年x月至20__年x月初。
2.第二轮专题复习阶段:20__年x月中旬至20__年x月。
3.第三轮综合复习阶段:20__年x月 。
本学期任教高一年级3、4两个班,共有学生138人,班主任分别为李多宽和方跃老师。这两个班的学生全部是学校录取进校的普高新生和部分职高生,基础差、底子薄,想让他们对化学有兴趣并学好化学,以及明年选择理科,任务相当艰巨。因两个班为高一年级新生,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对化学的兴趣。对教师的亲近,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2、教学情况分析。
对于高一新班,科任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他们明确知晓化学教师对他们的基本要求,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规定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是没有预习时是不允许进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的,没有理由是不能不交作业的,上课有问题只要举手示意就可以提问的等。要求学生准备好听课笔记,最好准备一本相关教辅书籍等。对化学特别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将会利用周六对其培训。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必修1内容,既有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容,也有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把握,更应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科学态度的形成。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等量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辩证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碱金属、卤素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化学实验技能。
3、知识传授目标。
本学期通过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元素基础知识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这一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其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用语的使用。要通过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碱金属和卤素性质的实验深化对有关元素化合物及化合物性质的理解。
1、教学重点。
(1)基本理论的重点是氧化还反应、离子反应及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特别是物质的量),要注重化学用语的应用,化学计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是钠、过氧化钠及氯气的相关性质,氯气的制备,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技能为一定量物质的量浓溶液的配制。
2、教学难点。
(1)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物质的量概念的建立及计算。
3、相互联系。
本学期是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教师要协助班主任逐渐让学生从过分关怀的初中阶段改变过来,以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较快解决高中课时容量与难度比初中大,教师的教学节奏比初中会快,作业比初中多的现状,以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1、坚持按教学计划授课,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不随意拓宽教学内容。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突出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要尽量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活动来寻求问题的解决。
2、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多与学生谈话,多了解学生对化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实验作为探究知识、验证知识的重要手段,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作为科任教师可协助实验员开展对学生进行实验辅导。
4、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以延伸课堂教学空间。每周安排一次进教室答疑,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6、利用周六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让对化学有兴趣并学有余力学生进行超前学习,本学期的目标是学完高一第一册教材,并通过辅助练习不断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7、主张学生至少有一本化学教辅书,以弥补教材习题的不足;主张学生订一份《中学生化学报》这类的报刊,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主张每周检查一次学生课堂笔记,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