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通过总结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个人目标和价值。总结的写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这些总结范文中,有的是对个人成长的总结,有的是对项目工作的总结,都值得我们学习。
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湘办发„2011‟27号)和市编办《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市编发89号)文件精神,我们及时学习贯彻,统一思想认识,精心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优化结构、精简效能的要求,分步骤突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现将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二、明确清理范围,突出清理重点。这次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的范围包括县委、县政府直属和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乡镇所属事业单位,我县共有990个事业单位,主要集中清理各类事业的机构、编制、职责。全面摸清了全县所有事业单位的所属关系,准确掌握各类事业单位的编制性质,编制数额和实有人数,规范设置领导职数,对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进行了全面清理,对职责有所调整的,要求各单位专门提供了书面报告在我办备案,以便为后一步的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提供依据。
改制单位编制予以核销,清理职责990家,在不给分类改革造成新的障碍的前提下,对全县每个事业单位进行梳理,提出撤销、合并、转企改制和保留清理规范意见。对部分单位职能没有明确的,如有相应的政策依据,我们予以重新明确,对职责有所交叉的、重复的,我们也予以重新明确,进一步规范。
通过清理规范,已全面掌握全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摸清了底数,进一步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打掉了长期存在的一些“空壳”,为下一步的事业单位改革奠定了基础。
总结为了全面落实区烟花办、_《2010年元旦春节可燃物清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精神和上级公司的专项工作部署,针对冬春季火灾多发的特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前期我单位对......
***镇“三资”清理工作总结*区***镇自今年6月份同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农村“三资”清理工作以来,坚持统筹兼顾,积极采取“1234”工作法,认真做好农村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
邵东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总结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湘办发„2011‟27号)和市编办《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市编发89......
“三资”清理工作总结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农村改革发展顺利进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万纪字【2011】34号《关于在全县开情农村集体“三资”......
今年以来,我乡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_纠风办等七部委《关于印发的通知》(农经发[2011]6号)关于“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向村级组织摊派各种费用的问题治理”,加强对重点领域农村乱收费问题的治理,遏制村级组织负担加重趋势,化解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2011年我乡在开展向村级组织收费专项清理整顿活动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强化领导,明确目标。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此次专项清理整顿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在我乡认真做好向村级组织收费专项清理整顿工作。以减轻村级组织负担、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目标,我乡将此次专项清理整顿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对排查清理的政策指导和对案件查处情况的检查督导,保障专项清理整顿工作的顺利进行。2011年全乡没有发生关于村级组织乱收费的事件和案件。
二、突出重点,集中排查。
集中进行排查清理,通过查看乡镇会计代理中心凭证、发票、帐簿,走访相关乡村干部,召开座谈会听取干部群众意见,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对有关单位或部门向村级组织收费情况以及村级组织财务开支情况进行排查,收集账单复印件等书面证据,并整理相关线索。重点清理的内容包括:1.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向村级组织收取捐款、赞助、教师工资奖金、课外活动经费等的整顿工作;2.对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包括中介组织)违规向村级组织收费、包销相关费用,或以各种形式向村级组织收取捐款、赞助、会费等的专项整治工作;3.专项整治地方政府或部门以强制性措施要求村级组织超限额公费订阅报刊;4.其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向村级组织收取各种费用的行为。各地凡是违规出台向村级组织收费的文件一律撤销;凡是违规向村级组织收取的费用一律退还,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举一反三,抓好面上情况的整改。
三、加强协调,总结交流。
在向村级组织收费专项清理整顿工作以来,我乡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认真负责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农业、纠风、教育、财政、价格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强沟通配合,形成了工作合力。在工作中,及时掌握、报送专项整治活动进展情况,通过编发简报等形式交流信息,推广好的做法好的经验。
四、建立长效机制。
收费的长效监管意见。严格按照省领导小组要求,建立“向村级组织收费审核制”和“村级组织向农民收费申报制”以通过完善减轻农民负担制度体系,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专项清理整顿活动,进一步完善向村级组织收费的长效监管机制,切实解决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努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乡农技服务中心。
二o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根据_、财政部联合下发了《_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32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晋国土资发[2011]358号)文件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各相关部门、各县(区、市)局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对2006年以来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进行自查。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根据省厅要求,市局会同市财政局联合成立了“全市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领导组”(市国土资发[2011]178号),由赵春雷局长任组长。领导组负责统一部署清理检查工作,组织开展督导和抽查,并主动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保障全市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项目清查具体情况。
1、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完善规范项目管理。
我市实施各级土地整治项目以来,便严格遵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等以及省级有关政策文件。2008年我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全面落实各项制度的通知》(市国土资发[2008]98号),在明确落实“五项制度”的基础上要求执行“审计制”,完善项目管理。近期,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通知》(市国土资发[2011]181号),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领域制度建设和源头治腐。
2、2006-2010年全市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情况。2006-2010年晋中市共立项土地整治项目378个,总规模万亩,可增耕地万亩,累计投入资金亿元,其中验收项目319个,总规模万亩,新增耕地万亩,投资达亿元。使用新增费亿元,使用耕地开垦费亿元,使用出让金亿元,其他资金亿元。
3、2006-2010年新增费使用情况。五年来我市使用新增费亿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53个,项目总规模万亩,新增耕地万亩。其中,中央投资建设7个项目,投入资金万元,项目总规模万亩,新增耕地万亩;省级投资建设16个项目,投入资金亿元,项目总规模万亩,新增耕地万亩;返还市级新增费投资建设30个,投入资金亿元,项目总规模万亩,新增耕地万亩。
4、2006-2010年全市基本农田建设情况。五年来我市利用出让金、中央新增费、地方新增费实施基本农田建设项目13个,投入资金亿元,项目总规模万亩,新增耕地万亩。2008年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国土资技审[2008]113号文件批准祁县设立山西省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示范区建设总规模万亩,总投资亿元,预计新增耕地面积万亩,涉及祁县贾令镇、城赵镇的24个行政村,共分五期实施。目前示范区已实施两期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投入资金亿元,共整理基本农田万亩,其中新增耕地万亩。
三、晋中市土地整治工作的主要做法。
6、2007年开展了全市土地开发整理现场会,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和奖惩兑现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和促进了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早在前几年晋中市就组织所属11个县(区、市)就编制了《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随着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规划的逐步实施,原来的规划与土地开发整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立足实际,他们又确立了“山区县重点进行土地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平川县(区、市)抓好基本农田建设,有煤炭资源的县要对矿区的采煤塌陷地逐步复垦”的新思路。从2005年开始,连续每年新增耕地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万亩。2008年,祁县列入了省级基本农田示范区。以科学有序的规划作指导,增强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计划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
3、多元筹集,落实资金。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投资。5年间全市共争取中央投资项目7个,省级项目19个,争取资金亿元。二是加大地方财政的投资力度。首先是加大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耕地占用税等涉地费税的收缴力度,在努力做到应收尽收的同时,不断增加对土地开发整理的投资。市级财政做到了按照有关规定将应投资金足额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2006年到2010年,仅市级安排项目就投入资金亿万元。县级是实施各级各类造地项目的主体,也是实现耕地“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的主体,近年来全市实施县级项目305个,新增耕地万亩,投入资金亿元,大部分县级政府都能克服财政困难,保证了造地项目所需资金;三是运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和个人等各方面的资金多元化地投入土地开发整理中。
4、严格把关,落实奖惩。随着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和保护耕地政策的相继出台,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管好用好这笔资金,确保土地开发整理的实效,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首先是通过预算监管保证将专项资金投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其次是对项目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进行稽查、审计;同时,对项目质量、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进行评估,保证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在不断加强监管的同时,他们启动了激励奖惩机制。市政府连续几年拿出专项资金,对项目实施好的县(区、市)或完成好的项目,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奖励;对于项目实施差的县(区、市)或单位,则采取点名、通报批评或约谈等方法,促其高度警觉、迎头赶上。比如,针对三个县(市)有2006年前批准的项目仍没有最后完成的情况,2009年4月份,由市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春雷与所在县(市)的分管县(市)长和国土局长进行了约谈,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促其承诺限期完成。约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规范管理,加强监督。严格项目立项程序,认真履行踏勘,充分了解项目区现状,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规划和计划管理,选择项目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把项目优先选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做到依规划、按计划确定项目。对政府资金投资的项目,要严格执行专家评审制度,提高项目立项的科学性。严格执行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监理制、公告制、合同制、审计制。严格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不得擅自变更规划设计,降低建设标准。完善项目移交程序,加强对项目的后期管护工作。项目竣工后及时移交村集体,并得到村集体确认,使项目尽快形成生产力。
四、五年来晋中市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取得的成效近年来,在省国土资源厅、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市、县两级_门抓住了国家加大土地开发整理投入力度的良机,积极争取了一批国家和省级土地整治项目。同时,加大了市、县两级投资的力度,通过狠抓项目的规范管理,突出“多造地,造好地”的宗旨,使全市耕地得到较好保护,农民得到实惠,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效益开始显现。
1、实现耕地保护目标,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晋中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抓土地整治工作就是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土地整治工作就是抓农民的增产增收;抓土地整治工作就是抓耕地占补平衡。因此,土地开发整理也是实现“保增长、保红线”的重要抓手。他们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以贯之紧抓不放。从2006至2010的5年间,全市共实施中央投资项目7个,省级项目19个,市级项目47个,县级项目305个,累计投入资金亿元。项目总规模万亩,新增耕地万亩,其中用于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万亩。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我市同期增加的耕地面积大于建设占用的面积。为实现我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万亩的耕地保有量和万亩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通过这几年的土地整理工作,保证了各项建设项目征、转用耕地占补平衡的需要,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全市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稳定、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的农田普遍成为田块成方、路渠相连、设施配套、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生产能力普遍提高了10%-20%,生产成本降低了5%-10%。和顺县横岭镇上北舍土地整理项目是2005年批准实施的省级重点项目,项目总规模1191亩,新增耕地亩。项目实施后,使这个360人的小山村人均增加耕地1亩多,全村人均增收700元。通过归并分割零碎的地块,形成了规模经营的条件,由此出现了许多种植大户。村民郑生江原有耕地17亩,在项目实施后,不仅使原有耕地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而且使他耕地面积增加到23亩,2007年全部种植了土豆,每亩收获3000斤,全年增收8000多元。榆社县讲堂乡土地整理项目也是2005年批准实施的省级重点项目,项目总规模亩,新增耕地亩。项目实施前,该项目区全部为旱耕地,只能种植玉米、高梁等耐旱的大田作物。通过进行田、水、路、林的综合配套,项目区已全部变成水浇地,为种植结构的调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有14户农民在项目区种植茴子白50亩。
3、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加快了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太谷县任村乡牛许村实施的省级土地整理项目是通过将占地190亩的旧村庄整理为水浇地,不仅增加了140亩的优质耕地,还使该村村容村貌得以改观。榆社县将土地整理与迁村腾地、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近几年来,全县共实施旧村复垦工程5个,涉及413户农户,投入资金317万元,新增加高标准农田2230亩,年增加农民收入217万元。和顺县横岭镇旺盛村是由壁则、蚕儿等8个村整体搬迁合并成的移民新村,共移民136户,718口人。移民后村民种地最远的10公里,最近的也有3公里,为了解决移民住宅与耕种分离的突出问题,横岭镇政府在移民新村附近选择了一条荒沟,于2006年10月开始进行开发造地,2008年已完工。该项目总规模946亩,其中新增耕地650亩,覆垫耕地296亩,人均耕地面积达到亩。原蚕儿村村民杜建武一家新增耕地亩,耕种面积达到18亩,按每亩收入500元保守计算,年收入可增加2600元。土地开发整理,使这个移民新村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五、加快推进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建议。
1、紧紧围绕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提高现有耕地的产出水平。坚持以建设促保护,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逐步提高。平川地区是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也是开展土地整理的重点。针对目前存在的机井、渠系、道路和防护林等基础设施老化、落后等问题。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以更新水利设施和配套节水灌溉为重点,通过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理,为现代农业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丘陵和山区,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是加大对河滩地、沟川地的整理力度。在今后3年,我市将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资金3亿元,开展以基本农田整理为主的土地整治项目,力争实现全市基本农田整理20万亩的目标。祁县已实施的“山西省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已初见成效,现有耕地质量、灌溉率大幅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在此基础上,继续争取省级资金用于祁县基本农田整理,力争实现祁县境内10万亩基本农田完成整理。以祁县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全面带动和促进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水平的提高。
2、适度开发荒滩荒坡,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持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耕地。“十二五”期间,全市的耕地保有量不得少于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少于万亩。在今后3年,我市计划向各县(区、市)下达占补平衡土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6万亩任务,项目新增耕地用于建设用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今年我市已向各县(区、市)下达了新增耕地万亩的土地开发任务,在今后两年中,每年将下达新增耕地不少于2万亩的土地开发任务,力争三年内完成新增耕地验收6万亩的目标。
3、结合移民并村和新农村建设,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都采取了“规模搬迁、小村集并、缩村填空”的措施。经调查,全市现有废弃居民点用地面积近1万亩。这就要求要对这些“空心村”、“独家村”进行土地整理,进而实现优化生活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之目的。
4、加大土地复垦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生态环境。
2007年全市土地复垦情况调查及2010年全市废弃工矿用地调查数据显示,全市现有煤矿、砖瓦窑、炼焦厂等各类废弃工矿用地万亩;采煤塌陷地万亩;煤矸石等废弃物压占地万亩。在2011至2013年三年内,我市力争完成对各类损毁土地5万亩的复垦任务,恢复耕地1万亩,改善自然环境4万亩。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宜农则农、宜建则建,有效缓解新增建设用地带来的压力,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潜在的空间。
自“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函〔20xx〕25号文件要求,周密安排部署,广泛宣传动员、认真摸底排查,健全工作机制,全镇“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工作扎实推进。现将xx镇“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坚持把整治清理“大棚房”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强化组织领导,镇上成立了由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办(室)中心负责人及各村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xx镇“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落实工作、进度安排、整治整改、检查验收等工作。制定全镇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方案,确定镇、村、社三级网格责任人135人,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到人,切实将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自媒体作用,利用微信、大喇叭、发放宣传彩页、逢“九”赶集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结合撂荒地专项整治,大力宣传国家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累计开展集中宣传9次,召开村社会议12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彩页3000余份,真正做到政策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广大农民群众及新型经营主体珍惜土地、用好耕地。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和社员会议,及时将各省乱占耕地和大棚房典型案例传达给每一位党员群众,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在镇上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接受舆论监督,对群众举报和媒体曝光的“大棚房”问题线索及时进行核实,严肃查处。自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未收到群众关于“大棚房”相关问题的举报投诉。
三是对标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排查。紧盯“回头看”工作明确的“三个方面”重点问题,分层次组织开展排查清理。一是实行网格化管理排查,以村为单位由包村领导具体负责,按照“逢园必进、逢棚必查”的要求,组织全镇村社两级123名网格员逐社逐户开展周排查,有效保证了“回头看”工作不留死角、底数清楚。整治期间,共开展拉网式、台账式、背书式排查6轮次,排查出耕地设施农业2709个,占地面积1994。14亩,其中:钢架大棚2366个占地1240。28亩、管理用房合计432平方米,日光温室260个占地257。8亩、管理用房合计1070。78平方米,连体大棚83个占地496。06亩、管理用房面积合计200平方米。排查出非耕地设施农业213个,占地面积375。96亩,设施养殖156个,占地面积199。68亩,其中:日光温室133个,占地面积175。96亩;连体拱棚80个,占地面积200亩;养牛设施92个,占地面积69。88亩;养猪设施29个,占地面积29。88亩;养羊设施35个,占地面积100亩。二是开展重点区域排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牵头组织蓼泉国土资源所、经济发展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对全镇所辖范围内家庭农场、农村土地合作社和其它设施农业、村庄内部及边缘的村民自建大棚,实行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式大检查,依法严查大棚内违法建房行为。开展重点排查4轮次,对设施基地内及周边三类问题进行重点检查。经排查,我镇无涉及大棚“三个方面”违规问题,对排查出的21个生产经营不规范问题,下发整改督办通知书10份,要求经营主体限期进行整改,全面督促完成市县反馈问题整改。三是专项督导检查,县委常委分片包抓领导不定期对我镇“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工作进行督导,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深入一线查看清理整治情况,对摸底清理、彻底整改、恢复生产、政策宣传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有效推动了全镇“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抓好问题整改。坚持边排查边整治,逐村逐社对设施农用地进行排查,对排查问题精准施策进行整治,对云翔种植专业合作社、绿丰家庭农场、陈军西瓜专业合作社、贾家墩蔬菜专业合作社、甘肃七彩曙光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设施农业基地,配套建设管理房及辅助设施进行全面核查,其中甘肃七彩曙光种植专业合作社、陈军西瓜专业合作社于20xx年已完成各类审批手续。结合本次回头看,对全镇范围内农业大棚房看护房建设面积是否超标,逐村、逐社、逐户进行实地查勘、重新丈量,认真核对标准。经核实,我镇设施农业基地全部符合建设标准。
五是完善工作资料,建立长效机制。根据县“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对全镇设施农业逐户逐棚进行登记,逐一建立台账资料,切实做到全覆盖无遗漏,数据上报真实无差错,坚决遏制“大棚房”问题死灰复燃。建立了“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文件资料台账、镇村两级摸排台账、镇级问题整治台账等7类台账,完善了村周巡查、镇月检查的工作长效机制,把设施农用地纳入日常管理,严格设施农用地执法,加强对设施农业建设和经营行为的日常监管,有效确保“回头看”工作不走过场、不留隐患。
宣传氛围营造还不够,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入户率和知晓率还有待提升。“大棚房”清理整治的'高压态势还需持续保持。
下一步我镇将精心安排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作为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具体行动,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切实负起责任,真正做到相关问题件件亲自过问、整改结果逐一亲自审核。
一是持续开展宣传,深化氛围营造。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将“媒体宣传”和“入户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宣传国家关于保护耕地的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进一步提升政策入户率和知晓率,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合力整治良好氛围。
二是持续开展排查,认真完成整改。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设施农业用地政策、管理制度的宣传学习,将设施农业用地纳入日常管理,切实加强监督,分工合作,对任何形式以设施农业建设为名搞非农经营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格落实村级周周查、镇级月月查的监督检查机制,坚决杜绝违法违规建设用地现象发生。
三是全面收集整理,完善工作台账。严格按照“回头看”方案和有关政策性文件要求,对期“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期间所形成资料进行全面收集整理,紧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持续完善巡查检查台账,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形成集排查、交办、督办、验收、销号为主要内容的一环扣一环的工作机制。
四是开展工作自查,接受工作验收。对工作进行再梳理,落实主体责任,做细各项工作,由镇“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回头看”工作情况开展自查,建立健全村级周巡查、镇级月巡查的常态化巡查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
根据《长途客车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成果,切实加强长途客车的安全管理工作,我所决定在xx月、xx月开展长途客车专项清理整顿行动。
我所辖区内拥有长途客运班线xx条、车辆xx辆,自长途客车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所组织人员深入各客运公司对长途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重点开展了一次安全大检查,严查客运企业和场站安全制度落实情况,督促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1、为确保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开展,我所专门成立了工作组,负责整治工作的协调、指导等工作,确保责任、措施落实到位,为圆满完成本次整治任务提供了组织保障。
2、为确保落实排查整治工作,我所对辖区内所有在客运线路上运营的长途客运车辆和驾驶员的档案进行了全面核查,严格检查了营运车辆的车型、驾驶员资质、中途落地休息制度等相关内容。
3、开展了长途客车车辆技术性能的全面、彻底排查,特别是安全性能,重点检查行车安全系统和安全门、安全锤、灭火器等安全设施设备是否完好,严防车辆因机械隐患导致事故发生,确保长途客车安全出行符合标准。
4、积极推行4小时换班休息制度和凌晨2点至5点临时停车休息等措施。明确停车休息时间和地点、停车休息时驾驶员应履行职责等。落实落地休息的地点时间,杜绝疲劳驾驶。
5、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加强长途客车动态监管工作。对长途客车进行专门的动态监控。落实专人重点监控4小时换班休息制度和凌晨2点至5点停车休息情况;运用卫星定位监控手段,及时纠正处理长途客车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
6、组织所有长途客车的驾驶员进行了安全教育,进行交通安全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熟悉和掌握防火安全基本常识,确保会用灭火器,会扑灭初级火情,会疏散乘客逃生,会紧急避险。要求驾驶员开展“危险品不上车”自查,切实增强防范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督促所属客运企业对未定期参加年检、未及时消除违法记录的车辆,一律予以停班整顿;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必须消除隐患后才准予营运;对不符合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要求的车辆,强制其退出运输市场。对运输企业、客运站场门检、车辆保养、驾驶人安全学习等安全制度不落实的,一律限时整改。
加强从业人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我所对企业的法人、安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驾驶人开展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通报了今年来发生的几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以案为鉴,教育客运企业负责人、相关从业人员和驾驶人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
充分利用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客运车辆动态管理档案,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安排,加大安全检查工作密度,依法从严查处客车超员、疲劳驾驶、违法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对长途客车逐一检查、登记,对连续驾驶车辆超过4个小时的驾驶员一律就地强制休息;对违规的长途客车,依法从重处罚。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市场监管,打击非法行医,净化医疗服务市场,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霍城县卫生局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医疗机构清理整顿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卫生局局长任组长的医疗机构清理整顿领导小组,制定了《霍城县医疗机构清理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和《_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以及相关配套文件精神,科学、有序地开展清理整顿工作。
二是全面开展清理整顿工作。清理整顿工作采取了书面审核、现场检查等多种形式开展。为了避免在清理整顿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纠纷,我局事先认真做好宣传工作,使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了解、掌握了清理整顿的目的和要求,积极配合开展整顿工作。重点对医疗机构科室设置、诊疗科目、人员资质等开展了全面的清理整顿。
通过为期1个月的清理整顿,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04户次,监督员出具书面卫生监督意见书101份,清理出了5例医师执业地点及执业范围未及时变更人员;清理出了1家诊疗科目设置不合理的医疗机构;1家兵团在县城内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未经过我县卫生局设置审批;2家村卫生室;8家口腔诊所自行张贴牙科标示等。对于清理出的机构及人员,卫生局及时予以了重新设置及变更,对于不在的人员及时予以了通知,有效地纠正了不规范的行为。
市各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专项整治工作总体要求,根据《市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
扎实开展工作,目前清理整顿阶段工作已经结束。
据统计,清理整顿阶段,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603人次,车辆1240台次,监督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438家,其中: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238家,食品经营单位3250家,餐饮业及集体食堂1950家。检查鲜奶收购站4家,饲料生产企业16家,食品添加剂专营单位2家。
没有发现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违规行为。
清理整治阶段_门重点对火锅店、大中型餐饮企业及熟肉制品经营户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了重点整治,依法对添加剂索证索票制度不落实、台帐记录不完整的21户餐饮单位进行了处罚。
农牧部门出动执法人员260人次,以饲料生产经营企业、鲜奶收购站、规模化养殖厂(户)为重点进行了整治,查处案件4起,货值万元。
质监部门按照添加剂使用五专要求,对辖区面粉、调味品、酒类等11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及豆制品、肉制品加工小作坊集中进行了清理整治,进一步完善了食品添加剂登记备案制度。
工商部门在加大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经营户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的同时,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对58户食品经营户的15个品种的食品,抽取36个批次进行了检测,没有发现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现象。
其他监管部门也都按照工作职能要求,积极开展工作,有力的推动了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清理规范。建立健全国家公职人员建私房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坚决制止和纠正国家公职人员在城镇规划区内违法违纪建私房的不正之风。切实规范城镇规划区土地管理和建私房秩序,深入推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
二、清理范围、对象和时限。
一清理范围。
全县城镇规划区。
二清理对象。
三清理时限。
国家公职人员在县城镇规划区内违法违纪所建私房。2009年7月1日《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
三、清理内容。
国家公职人员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的视为参与违法违纪建私房行为:
一以本人及其亲属或假借他人名义违法违规建私房的二城镇控制性规划区内新建单家独院式住宅的三弄虚作假、以欺骗手段获得行政许可手续的参与或资助违法违规建设的四以入股或借款等形式。
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五为违法违规建设提供方便。
大圩镇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严格按照区、镇“三资”清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到领导责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问题纠正到位、清理成果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自2009年9月25日召开动员会至2010年3月21日止,经过宣传发动、自查自纠、集中核查、建章立制四个阶段,目前,全镇15个村“三资”清理工作已全部结束。通过“三资”清理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家底,发现并纠正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完善了管理,教育了干部,整个清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大圩镇“三资”清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抓好自查自纠工作。
1、成立组织,广泛宣传。
这次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财务清理时间跨度为2006年至2008年,资产、资源清理时间自2002年至2008年,含资金、资产、资源三个方面五项清理内容。为了确保清理工作取得实效,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朱锡明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钱江为第一副组长、副书记刘辉、副镇长姜勇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三资”清理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副镇长姜勇任办公室主任,抽调专人办公,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从相关业务部门抽调6名专业财会人员,组成三个工作督查组,各组包五个村,对清理工作进行指导、督查。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落实了办公场所,实行挂牌办公。
在自查自纠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宣传教育、思想发动作为重要内容,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关注“三资”的氛围。采取多种措施,紧紧抓住不放。一是通过各种会议进行宣传发动。镇“三资”清理动员会召开后,及时召开了工作培训会,同时各村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并相应召开了动员会,向党员、村民组长、群众代表传达了镇“三资”清理会议精神。二是统一制定了10条标语、制作了50条宣传横幅、录制了16盘宣传磁带,并及时下发各村进行宣传,各村做到认识到位、宣传到位、解释到位,消除“三资”清理工作中的思想顾虑。三是各村设立了意见箱,公布了举报电话,努力营造“三资”清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取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支持,努力做到群众参与,开门清理。
2、精心操作,扎实推进。
一是周密计划安排。针对我镇清理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我们制定了清理自查自纠工作日程安排表,做到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安排到天,责任到人。镇党委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将联村干部重新进行了调整,抽调了30名责任心强的人员进村指导进行自查自纠工作。
二是认真进行自查自纠。总体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资金清查。要求村自查小组对2006年至2008年以来的财务进行认真清理登记,除了登记市里21张表格外,我们另行采用了区、镇设计的16张表格,主要对项目工程、土地流转、征地补偿款使用、村办企业和集体林地等重点内容进行清理。查收入情况,看是否有收入未入账和私设小金库情况;查支出情况,看支出是否合规、合理、合情;查“大额白纸条”,2000元以上的,一律登记、统计;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逐项登记清查;查自建工程情况,对每一项工程从名称、承建单位、工程时间、付款、合同、预算等方面进行登记清查;查债权、债务;看债务化解和个人借用公款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各村填写上报自查自纠发现问题报告表,主动自查自纠。第二步是资产、资源清查。由村清查小组具体负责,在镇包点人员的协助下,按照清理的内容和要求,逐项进行自查,重点是:(1)绘制全村的资产、资源分布图。凡是村集体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资源都要在图上标明。(2)对租赁资产进行一资一表登记。如实反映资产经营情况,附上合同备查。(3)对固定资产进行实际盘点清查,拍照制卡存档。
三是坚持民主清财,开门清财。镇村两级共设立举报箱16个;开通专线举报电话;发放机关干部走访群众征求意见表600份,收回600份,经归纳梳理,收集各类建议、意见22条;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征求对清财工作的意见建议18条。吸收监督组成员自始至终参加清理。
3、强化措施,加大力度。
一是帐面清理与帐外核查同时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各村在登记相关表格的同时,对村债权、债务及资产同步进行核实,做到帐实、帐表等统一,实行“两条腿走路”,对于重难点问题,及时召开镇“三资”清理办公室会议研究处理或上报区清理办解决。
二是落实责任制。按照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要求,明确主要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确保在自查自纠时限内,严格按照清理项内容的要求,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规定在自查自纠阶段认真进行自我清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认真开展集中核查。
我镇的核查阶段工作时间自2009年11月29日至2010年2月12日止,由镇“三资”清理领导组统一负责,组织实施。从纪委监察室、财政所、农经站、经济发展办等部门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组成两个核查组,分组包点,对村级自查自纠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每一村中确定重点内容进行重点核查,经过多方面认真分析确定了迎河、磨滩、沈福、圩西、学塘、南斗等六个村为核查重点村。集中核查期间,核查小组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立了举报箱、建立了来信来访接待制度,受理群众举报。核查工作采取内查与外调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对村自查登记的表格内容逐项、逐笔进行核实,看帐帐、帐表、帐据、帐款是否相符,二是实际察看和走访相关部门及询问相关人员,看帐证、帐实、表实是否相符。整个核查阶段通过全面核查、重点核实、张榜公布、分析总结四个步骤进行。
全镇15个村共核查票据385本;核查三年村级总收入为万元,总支出为万元;核对了固定资产万元;核查房产56处,面积平方米;核查了国家建设征占地项目25个,征占地面积亩,补偿金额万元的使用情况;核查了集体建设征地项目20个,征占面积亩,补偿金额632万元的使用情况;核对集体林地面积亩,水面亩;核查了债权万元,债务万元明细情况以及各年度总额万元的债务化解情况;另外,重点核查了村级自建工程7项,涉及金额万元;自查阶段登记的大额现金1132张,金额万元,登记的大额白条1849张,金额万元也列入了重点核查;在核查的同时组织力量对村级人员经费发放、接待费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登记,并且与收入情况、往年同项费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增长的原因,对05年村级清财以来所制定的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也利用这次机会进行了一次检查。
三、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大圩镇“三资”清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是:
一是摸清了家底。通过15个村自查汇总情况来看,盘盈固定资产万元,清查房产56处,面积12340平方米,对外租赁的有16处,面积4302平方米,办公自用22处,面积平方米。清理明确应核销债权万元,清理明确应核销债务270万元,自查阶段已偿还或核销万元。清理村级自建工程7项,涉及金额万元。登记大额现金1132张,涉及金额万元,其中最大金额的一张为万元,登记大额白条1849张,涉及金额万元,其中最大金额的一张为万元。在财务清理的同时各村组织力量对村级资产、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普查登记,并且绘制上图,对没有按财务制度规定设置固定资产总帐和明细帐,也不建立资产清查盘存制度,形成帐外资产等,利用这次机会逐一对所漏管资产重新进行登记、评估入帐。经清理,15个村中有14个村固定资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二是教育了干部。这次清理有“自查自纠从宽,被查被纠从严”政策,我们通过多次召开会议,深入发动思想,打消顾虑,很多人思想有较大的触动,积极对照清财实施方案,主动清理,全镇共有118名清理时限内在村任职的同志与镇“三资”清理领导组签订了承诺书,积极支持和配合清查组开展工作,随叫随到,加班加点自查,发现并纠正了一些不合规的问题,通过清理,弄清了帐目,补齐了手续。
通过清理发现各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村里报账不及时,未能按权责发生制记账,账务处理不规范,长时间不与镇财务管理中心对账,存在科目用错,帐表不符现象。
2、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
3、基建工程均没有履行招竞标手续,付款未经审核。
4、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
5、费用开支控制不严,招待费比例过大。
6、项目租金未能按合同履约,合同管理不完善。
7、资产处置没有有关制度执行,随意性大。
8、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有闲置和被占用现象等。核查的过程是在边查边纠中进行的,以上的问题主要是自查阶段带下来未及时处理的,在核查阶段均进行了纠正。
四、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针对三资管理工作制度欠缺的实际,我镇把握这个时机,按照区里的文件精神,出台了《大圩镇村级财务管理规定》、《大圩镇村级资产交易管理制度》、《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村级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细则》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银行存款帐户管理、集体资金审批领用、收支结报、票据使用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产清查、财务档案等财务制度,完善村干部报酬、补贴等支出的标准和程序,规范和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特别是招待费的开支。这些制度的完善,切实规范了“三资”运营,进一步推动了我镇“三资”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村级“三资”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镇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通过这次清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三资”管理任重道远,我镇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上级要求为准则,扎实做好我镇的“三资”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利益,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而维护和促进全镇的四个文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
我镇辖17个行政村,2个街道,96个村民组,总面积98平方公里,现有农业人口32322人。此次我们主要是通过对村级集体“三资”的全面清查、登记、公示,核实债权、债务和资产、资源,摸清村级集体“三资”底数,目的是进一步规范村级集体“三资”的使用和管理,建立村级“三资”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促进村集体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通过清理,全镇共核实债权万元,债务万元,核实资产原价万元,资源2446亩。
二、主要做法。
1、成立组织,强化领导。
为确保本次村级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工作扎实进行,清理工作不走过场,镇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海龙同志任组长,分管同志任副组长,农经、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村级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农经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三资”清理的日常工作。同时成立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由纪委书记任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工作,中心下设副主任、出纳会计、主管会计、审核会计席位,各种制度流程均装框上墙,硬件齐全;各村都相应地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其他村干、理财小组成员和村民代表为成员的“三资”清理小组。
2、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为使本次清理工作顺利进行,镇“三资”代理服务工作领导组组织召开了由全体镇村干部和相关镇直单位成员参加的动员会,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宣传清理规范村级财务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的意义、步骤和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在此基础上,各驻村点长到村组织召开了由民主理财小组、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宣传发动会议。与此同时,全镇共出动宣传车18台次,发放明白纸4000余份,张贴标语100张。通过不间断的深入宣传,全镇上下营造了一个抓好此项工作的良好氛围。
3、征求意见,制定方案。
在整体工作开展前,我们到各村认真进行调研,充分听取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在县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因镇制宜,制定了《众兴集镇清理规范村级财务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实施方案》,对目标任务、内容范围、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等做了具体规定。方案的出台,使此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4、克服困难,确保投入。
为使我镇村级集体“三资”清理和代理服务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镇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压缩其他开支,投入万元用于代理服务中心的各项软硬件建设,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经费主要用于对此项工作的宣传、培训、督查和代理中心的维修、电脑档案柜的购置及各种匾牌的制作等。通过加大投入,我镇代理中心的各种软硬件均按要求达标,为全面抓好此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5、精心组织,严密实施。
为使清理工作扎实有效,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抽调了农经、财政、土地、水利、林业、教育等部门有关同志,组成了二个专项清理小组,赴各村街就债权、债务和资产、资源进行认真清理核实,并对专项清理小组提出了严格要求。在清理过程中,我们按照时间服从任务,任务服从实际的原则,以现有帐据为基础,内查外调,全面展开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微机录入,整理归档同时,对重点村我们集中力量进行了重点清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6、注重实效,群众满意。通过对村集体“三。
集体收益9000元。洪岗村原有水面两处,清理前两处水面均被农户霸占,承包金分文不交,村里对此非常头痛,群众怨气很大,镇清理组分别找到对象户,跟他们讲清道理,集体资源不允许无偿占有,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两对象户公开投标两处水面,村里年收益3000元。通过清理,的确做到核实了村级资产资源,明晰了债权债务。真正使群众明白,干部清白。清理前少数村部分群众因村级财务时有发生信访现象,通过清理核实,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广大干群非常满意,无一例群众信访现象发生。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建立健全了资产资源管理的长效机制,镇代理服务中心与各村签订了委托代理服务协议书,对村级资产资源的处置一律实行公开发包,切实做到公平、公正,真正发挥了镇代理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村级收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7、强化督查,严明责任。
为了进一步扫清“三资”清理工作中的障碍,确保清理工作顺利进行,按镇党委、政府安排,领导组成员不定期到各村进行了督查,对工作不到位的通报全镇,并限期整改。对工作消极应付,群众反映较大的村,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绝无姑息迁就的现象发生。通过督查,全镇上下树立了一盘棋的思想,此项工作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已全面完成了任务。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规范三资代理服务工作,最大化发挥资产资源经济效益,创新机制,加强管理,拟打算做好如下工作:
1、成立监督机制。各村“三资”管理工作实行阳光操作,民主管理,为此,各村8月底成立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委员会,成员3-5名,公开推选产生,委员会职责监督管理村集体资金的使用,公开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招投标情况;参与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的日常审核工作,真正为三资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2、实施流程化操作。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拟定于在9月初开始对各村资产资源实施流程化管理,按照制定的流程图,规范操作,科学管理,真正发挥村级资产资源最大效益,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来源:鼓楼区执法局发布日期:2010/12/2519:09:17访问次数:729违法建设侵害了公共利益,是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毒瘤。我局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领导下,坚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拆除”的“三及时”原则,落实“零增长”目标,扎实推进各项清违工作。据统计,2010年,我局自行组织强制拆除行动205起,面积平方米;拆除市政府公示的八批违建68家,面积8510平方米;组织2415人次协助市区两级拆迁工作26起,面积12440平方米,并组织205人次5起协助回迁选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一)领导到位。
早在2006年9月,我区就成立了清理整治违法建设领导小组(2009年改名为清理整治违法建设专项工作小组),负责传达上级部门工作要求,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林飞书记、杭东区长两位区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要求街镇主官对清违工作进行汇报,掌握清违专项行动进展情况;林碧芬副书记、胡道坦副区长经常深入基层,靠前指挥,调查研究清违工作;我局和各成员单位全力以赴,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二)保障到位。
为提高清违工作力度,我局陆续增加了协管员21名,协助我局和国土分局组织的拆除和重点工程拆迁工作;区政府还为我局的全体队员配发了执法现场记录仪、执法车载探头、作训服、作训靴和防刺手套等清违装备,今年还下拨区国土局和我局专项整治经费各10万元,各街镇则根据实际开支予以实报,完善了清违保障体系。
(三)制度到位。
1、例会制度。由分管副区长主持,每周召集各街镇和有关清违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清违工作例会,研究清违工作推进过程中集中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各街镇清违办上报的工作计划,部署阶段性清违工作,提升清违阶段性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培训制度。今年我局已开展三期业务培训工作,针对违建案件的勘验、笔录等相关法规流程进行了重点培训,要求城管队员在清违工作中,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理念。我局还配合区数字办,举办了5期培训班,对pda城管通、数字化电脑终端、执法现场记录仪的使用者进行了轮训,确保一线队员都会操作,都能用高科技的手段监控辖区违建。
(四)宣传到位。
由局办公室负责,督促各街镇中队利用墙报、宣传栏张贴清违公告、曝光违建户,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并协调区宣传部门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及时报道清违工作动态,做到报纸有版面、电视有形象、广播有声音。我局编发的《城管信息》在市局系统中年年都被评为优秀,2010年已编发《清违专题简报》16期,为清违工作营造“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防微杜渐,强势拆除。
(一)完成市政府、市清违办下达的清违任务。
我区领导对市政府下达的清违任务非常重视,区主要领导亲自开会布置,要求街镇主要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有力推进了工作的开展。自2009年10月14日,市政府《关于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清理整治的通告(第一号)》发布后,我区共收到市清违办转来的案件794件(含重复举报),其中已拆除和限制产权的有118件、正在查处的有117件、转其他部门和举报不实的有559件,其中有领导批示的,我局100%予以办结。
(二)做好监控,自行发现和拆除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