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教材,制定教案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应该注重与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结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
1.理解分数、小数互相转化的必要性,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计算的方法。
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
3.通过对规律的猜想、验证和建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本课时是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中的第四课时,在学习本课时知识前,学生分别认识了分数与小数,也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与小数的大小,会计算同分母、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而本课的内容则是在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是本课时重点。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作好准备。
本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但几年来,我们一直抓紧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上有了很好的基础,又加上学校的教学条件较好,教室内的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多媒体、实物投影使用方便,为教学的顺利进行了很好的保证。经过两年多的课改实验,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小数、分数的大小比较,为分数与小数的比较奠定了基础。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在比较中认识互化的必要性。
师(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请观察图表,说一说图的意义。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板书:林林0.4(小时);明明1/4(小时))。
师:请同学们比一比,谁用的时间多一些?
(评析: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面临的数学问题是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主动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比较时,可以先让学生估计,然后再精确比较)。
生1:我们小组是把小时化成分钟来比较的。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大小的。0.4小时是24分钟,1/4小时是15分钟,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
生2:我们小组用画图的方法来比较的。我画了10个同样的小格,0.4涂4格,而只涂2格半,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
生3:我们小组也是用画图的方法来比较的。我画了100个同样的小格,0.4能涂40格,而只涂25格,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
生4:我们小组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来比较的。0.4是4个1/10,也就是4/10,约分后是2/5,大于1/4,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生5:我们小组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来比较的。1/4=1÷4=0.25,0.4>0.25,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评析:有效地利用课堂上即时产生的信息,引导学生,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引导学生从考察时间、考察目的等多种角度考虑问题,既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又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你们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分数化成小数那个小组的。因为画图太麻烦了,而分数化成小数,直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了。
生2:我喜欢小数化成分数的那个小组的。分数化小数有的时候除不尽很麻烦,画图也很麻烦,比较时间能化成分钟来比,如果其它单位的还得又一种化法。所以我喜欢把小数化成分数的。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和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就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
2、探索分数化小数。
师:谁来说一说第5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的?
生: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想到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化成小数的?
生:因为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而分母相当于除数。
(评析:给予学生适当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系统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性知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这个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从而找到了分数化成小数的另一种方法。)。
师:请你把71页“试一试”第2题这几个分数化成小数。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探索小数化分数的基本方法。
师:老师问一下第4小组的同学,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把小数化成分数的?
生:我们是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的。
师:能具体的说一说吗?
生:0.4是4个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分之四,约分后是五分之二。
师:那0.04,0.004呢?
生:0.04是4个百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四,约分后是二十五分之一;0.004是4个千分之一,也就是千分之四约分后是二百五十分之一。
师:说的真不错,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一直约分成最简分数。
师:请观察化简前的分数,分母与小数有什么关系?有没有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生1:小数的位数与分母1后面的零的个数一样多。
生2: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
师:请再观察分子与小数有什么关系?
生: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后的数作分子,
师:请按照找出来的规律,把课本第71页“试一试”的第1题做到练习本上。
二、练习提高。
1、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题,分数化小数。
2、判断是否正确,如果不对,请改正。
3、数学游戏:你说我答:同桌之间一个说分数一个说小数,互相交换着说。
(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分数与小数互化的结果)。
4、比较各组数的大小(主要是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进行练习)。
5、在直线上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三、延伸。
师: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实践活动。
在生活中寻找用分数或小数表示的信息。
折纸。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独立探索中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
1.复习导入。
(学生开始进行折纸、涂色的活动,教师进行巡视。)。
师:现在,哪个小朋友来介绍你和折纸与涂色情况。
生:我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再对折,然后在其中一个小正方形上涂颜色,这个涂色的部分叫1/4。
生:我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再对折,然后在其中的3个部分涂上颜色,涂色的部分叫3/4。
一会儿时间,学生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折纸与涂色的情况。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计算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合起是多少,你可列出哪些算式?
生:我可以列出:1/4+3/4。
生:我可以列出:3/4+1/2。
生:我可以列出:1/8+5/8。
生:我可以列出:5/8+1/4。
(教师分别将学生提出的算式,书写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根据分数的分母特点,这些算式可以分成几类?
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的,一类是分母不同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将黑板上的算式进行了整理。)。
师:这个同学说得正好,我们今天这一节课就要来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2.自主探索。
(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
师:谁来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
生:我选择了“1/4+1/2”的这一道题,它的计算过程是:1/4+1/2=2/6。
生:我也选择了“1/4+1/2”的这一道题,但计算的过程与他不一样。计算过程是:1/4+1/2=1/4+2/4=3/4。
生:我选择了“1/8+1/4”的这一道题,它的计算过程是:1/8+1/4=1/8+2/8=3/8。
生:我认为他的计算太复杂,我的计算过程是:1/8+1/4=2/12。
师:我听了很多同学的不同意见,但现在谁也说服不了谁,那该怎么办呢?能不能观察刚才所折的纸,从折纸的涂色部分中,思考、验证哪一种计算方法正确。
3.图像验证。
生:老师,我发现“1/4+1/2”在图上可以看到,它的结果应该是3/4。
生:我也发现了“1/8+1/4”在图上的结果是3/8。
师:那么这个3/4与3/8是怎样得出的呢?
生:我发现了,1/4与1/2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每份都相同的,才可以相加。
生:我有一个补充,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每份不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相加。
4.小结: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灵活计算。
5.练习。
67页第1、2、3题。
1、出示3幅图(图片)。
2、生观察图,同桌互相说图意。
3、独立列式计算。
4、同桌讨论:找出3幅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体会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5、生汇报。
1、一图三式(出示图片)。
独立看图列式。
汇报。
4+2、6-4、6-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每组任选一个算式展开讨论。
汇报。
2、找规律再计算。
6+12+43+43+3。
(1)找规律。
(2)计算。
(3)体会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p62t1、4。
7-3=47-4=3。
教学目标:
1.巩固加法及估算得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
2.发展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思维能力。
3.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发展有序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
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13+624342+362130+476。
(1)学生独立在草稿本上计算并验算。指名板演。
(2)检查订正。说说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2、算一算。比一比。
230+68445+414260+68445+464267+68445+469。
(1)学生独立计算,边算边比较。
(2)反馈检查。
(3)说说这两组计算题中各小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逐渐增加,和也随着增加,反之,和也随着减少;每一组中的第一小题计算时不需进位,第二小题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第三小题个位和十位相加都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
3、解决实际问题。做第3题。
二、估算练习。
1.估算一下下面各题的得数大约是几百。
先同桌说说后交流反馈。
2.解决实际问题。做第5题。
(1)独立解答。
(2)交流反馈。说说自己列式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总结。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小组派代表交流。
四、作业应用。
完成41页第4题。
教学板书:
练习课。
158+216+142=516(本)97+105+97=299(人)。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数和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小数加减法只涉及到一位小数,重点是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整数加减法计算的算法迁移到小数加减计算中,理解算理与算法。
成功之处:
1、文具店”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出示文具店买文具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多个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式。
2、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究掌握知识。如何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呢,我引导学生把小数放在具体情景中(以元为单位),列竖式时,先理解0.8元和0.6元等表示的含义。如果出现数位不同,空缺的数位就是0,换成相同位数的小数,这样一来学生对齐数位就容易多了。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后交流总结算法。
3、设计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计算能力。数学课特别是计算课往往比较枯燥,由于本节课的内容简单,所以在练习中我重视练习的设计体现多样性和层次性。
4、结合主题图提出很多问题,理解掌握了计算方法后,自行运用知识解决其他的数学问题。
5、中不仅有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还涉及基础的练习和竞赛的内容,增强了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热情,积极参与。在练习活动中运用知识,提高能力。
不足之处:
1、学生尝试计算后,个别孩子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算法,大多数学生处于听的状态,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很少。
2、练习题中如果设计到判断改错题会更好一些,这类题目比较直观有效。
3、今后要重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科书第45~46页及练习七第4~8题。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一、复习准备。
背诵6、7的组成及分解。
二、新课引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6和7减几的减法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三、学习新知识。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图片,左边4个梨,右边两个梨。
师:同学们,老师把一些梨的图贴到了黑板上,你们看看,老师是怎样摆这些梨的?
生:左边摆四个,右边摆两个。
师:那么一共有几个梨呢?怎样列式?
生:一共有六个,4+2=6。
师: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生:4表示左边4个梨,2表示右边2个梨,6表示一共有6个梨。
生:2+4=6。
比较:看的是同一副图,为什么却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先让学生自由讨论)。
总结:虽然看的是同一副图,但是由于看的方向不一样,梨的排列顺序不一样,从左往右看,梨的排列是4和2,从右往左看,排列顺序是2和4,现在请同学齐读两个算式。
师:这两个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生:等号后面的数都一样。不同的地方是,2和4的位置调换了。
师:为什么4+2=6,你能从组成里想想吗?
生:因为4和2组成6,所以4+2=6。
师:你能从6的其他组成里,列出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吗?得数是7的呢?
(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7的组成,自己列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培养了孩子自主探究的能力)。
2、根据一副图列两道减法算式。
出示6个苹果,左边1个,右边5个,中间画一条虚线。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这副图和刚才那副图有什么区别?
生:中间多了一条虚线。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们看看,这条虚线把苹果分成了哪两部分?
生:左边一个,右边5个。
生:减法?
生:6-1=5。
(板书:6-1=5)。
师:刚才老师是去掉左边的一个苹果,如果我现在去掉右边的五个苹果呢?怎样列式?
生:6-5=1。
师:回答得真棒。同学们,我们计算6-5和6-1时,怎么想比较快?
生:6可以分成5和1,6-5=1,6-1=5。
三、巩固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左边画3颗星星,右边画四颗星星,先请学生根据图意列两道加法算式,再在中间画一条虚线,请学生列两道减法算式。之后小组交流,请小组派代表起来说结果。
小结:同学们,我们学习了6和7的加减法,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根据一副图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今天,我们又掌握了新知识。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数的减法。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体会减法的意义。
水帘洞挂图、学具盒。
出示水帘洞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都从图上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刚才洞口有8只猴子,现在有3只了,有几只钻进洞里去了?
猴子从树上摘下2个桃子吃,现在树上有7个桃子,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树上原来有9个桃子,猴子从树上摘下2个桃子吃,树上还剩多少个桃子?
……
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有加法的,也会有减法的,加法问题随时解决,减法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2、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以学生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为例,如:还剩几个香蕉?。
你能利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好吗?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师: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想法说全班同学听吗?
教师适时总结:从7里面去掉4,用减法计算。7个香蕉,给小猴子吃掉4个,还剩几个?就可以列减法算式: 7 – 4 = 3(个)
(2)认识减号。教师演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最后学生容易看到去掉的和剩下的部分,而原来的数不容易看到,因此写减法算式时,要着重使学生弄清是从哪个数里去掉的,就要把这个数写在减号的前面。
1、学生自己其他的减法问题,并把想法说给其他同学听。
2、把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装进问题口袋。
教学目标:
1.知道计算策略——巧算,即通过容易的题推算出难的题。
2.知道精确计算与估算。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5.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报数的游戏好吗?
要求:我说一个数,请你们说出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准确。
出数:57、82、259、473、698、546、739。
2.师:游戏做的真不错。
二、情境引入,学习新知。
2.师:我还准备买一台微波炉和一只电饭煲,你们愿意帮我一起出谋划策吗?这是我从大商场中了解的商品信息。你们帮我参谋参谋哪个好。出示商品介绍。
微波炉三星牌451元a飞利浦392元b电饭煲三角牌176元c飞利浦287元d3.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请你们每个人帮我挑一台微波炉和一个电饭煲。先列一个算式算一算要多少钱,再列一个算式算一算我大概要带多少钱比较合适。交流汇报。
生:整十数和整百数。
师:那在这两种方法中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用整十数进行估算。
出示课题:《用整十数估算》。
三、巩固新知。
师:这里还有一些我准备采购的商品,请大家用整十数估算帮我估算一下大概要多少钱。(选一个来算一算)。
a.榨汁机185元电烤箱308元。
b.饮水机298元电热水壶107元。
c.吸尘器349元电吹风183元。
12。
交流汇报。
四、拓展新知。
1.师:刚才大家为我出了许多金点子,还用整十数估算的方法为我估计了买这些东西大约要带多少钱,你们真的很能干。
出示:购物清单。
师:这里有三组购物清单,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用好办法算得又快又正确,好吗?
生:先算最容易的300+200,其它两道题的结果可以根据300+200的结果进行推算。
师:很会动脑筋。这两道题的加数与300和200都比较接近,所以我们可以先把容易的`题先算出来,再推算出比较难的题目。
生:298+183,我是这样算的:298比300小2,183比200小17,一共小了19,所以298+183的结果比500小19是481。
生:308+213,我是这样算的:308比300大8,213比200大13,一共大了21,所以308+213的结果比500大21是521。
师:真聪明。接下来就请小朋友用这个本领再来算一算其它的题目。汇报,核对。
五、小结。
1.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本领?
2.师:其实,估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用处,有些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出结果,只要大概估计一下结果就可以了。当然,估计的结果越接近精确算的结果越好。
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时让学生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采用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的方法,同时注意突出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加强操作,启发学生思考。
10以内的加减法,主要是利用数的分与合进行口算。例如,计算5+3时,先想5和3合成8,所以5+3=8。又如计算5-3时,先想5可以分成3和几。因为5可以分成3和2,所以5-3=2。
更重要的是口算加减法训练,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如:把数的组成写成卡片进行练习。以8可以分成2和6为例,出示卡片既可以看卡片让学生说出数的组成与分解,也可以看卡片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这部分内容的难点是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要使学生能做两步计算,并记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为学习“凑十法”打下基础。
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学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时,要重视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每个例题都要结合操作直观演示,突出说明加减法的含义,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学加法时,教师可用教具或手势表示合并,引出加法算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加法的含义,即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教学减法时,也可用教具或手势表示(把去掉的拿走或用手捂住),引出减法算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减法的含义,即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写减法算式时,要着重使学生弄清从哪个数里去掉,就要把哪个数写在减号前面。
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都在一节课内完成,这样便于加强加减法的联系。一般是先讲加法,后讲减法。但是学生一开始接触加减法,需要从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开始,到逐步理解,掌握计算方法,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过程必须逐步扩展,不断的充实和提高。
教学和是2、3、4、5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时,一般都采用一幅图表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算式,即一图一式,要通过操作和图示,联系加减法含义引导学生想该怎样算,用加法还是用减算。
教学6、7的加减法时,出现一幅图表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教师先演示,让学生列出两个加法算式。然后,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点,逐步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对于减法的教学,也可以仿加法的教学进行。
教学8、9、10的加减法时,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四个算式,即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的算式,再领学生一起摆学具,边摆边说算式,最后由学生自己摆学具并将算式填写完整。
这里应该只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学具和观察教师演示,初步了解加减法中各数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不要求学生讲出来。
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时,要让学生联系情境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含义,教师要按照图意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把式题的含义讲清楚。教学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时,由于学生学过连加连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时可以多启发学生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初步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在教材中,例题把第一步算出的结果写出来,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运算的顺序,实际做题时,第一步的得数最好写出来。
把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产生了计算,所以学习计算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同时又是为了能解决问题。脱离生活现实的需要学习计算,就不能体现计算的价值和作用,因而也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也都以现实问题为背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常见的、需要且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学习加减法计算,体会加减发的含义,感受计算的价值和意义。对这些有目的、有意义的生活情境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利用,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
总之,听、说、读、写在口算训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说数的组成、读口算卡片、写口算题、读口算题、听算中,口算速度逐步提高,只要每天坚持,持之以恒,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文档为doc格式。
一、教材分析:
“加、减法的估算”是学生在学过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虽然“估算”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但在生活中很多学生都接触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只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具体情境,学生就能比较容易掌握。教学中,通过对两位数加、减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估算的算法多样化;能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和作用;并能运用估算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计算与初步估算”的知识和经验,有了一定的数感,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就对计算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说学生对数与计算的感知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从班级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县城,有的孩子是农村来的,但也在县城生活,对教材中的情境还是比较熟悉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但班里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个别学生一位数的`加、减都算不对,而且算得速度极慢,思维习惯不规范,学习方法不有效,习惯养成也不好,这都是需要关注的地方。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回到原来的教学楼上课,高兴吗?
生:高兴。
师:还有其他班的数学老师也来到了这里,请同学们起立向后转,向他们问声好。(学生问好)。
师:刚才和老师们打招呼时,觉得来了有多少位老师呀?
生:我猜有20人。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数的?
生:我蒙的。
师:那你蒙的有点多了。
生:有15人。
师:为什么猜这个数?
【接着上面的环节,加深学生的认识,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
生:我大概看了一下,觉得像这个数。
师:眼力还不错!就差一点,还是少了那么一点点!
生:有16人。
师:恩?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老师刚才说15猜的少了一点点嘛,所以我就想,或许是16。
师:你很会收集有用的信息,帮助你分析!祝贺你,你说对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师:给老师们介绍一下,我们二(6)班有多少人呢?
生:43人。
师:还能怎么说呢?
生1:43人大约是40人。
生2:43人大约是50人。
生3:43人大约是45人。
生:16人大约是20人。
师:为什么要说成20呢?
生:因为16接近20这个整十数。
师:今天这个教室里大约有多少人?
生:电教室大约有60人。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们学生大约是40人,老师们大约是20人,合起来不就是60人嘛。
师:在数学计算中,有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只要估计出粗略的数据就可以了,这叫做估算。(板书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2、探究估算。
师:星期天,妈妈带100元钱去买下列生活用品。(课件出示主题图。板书:100元)。
师:妈妈要买28元的热水瓶,43元的烧水壶,24元的水杯。
学生再次复述题意。
生:不需要。
师:请你帮妈妈估算一下,带100元钱够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你是怎样估算的?把你的方法给小伙伴们说一说。(学生互相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估算方法跟大家说说。
生1:我是这样想的:热水瓶28元,就是大约30元,烧水壶43元看成大约是40元,水杯24元大约是20元,30+40+20=90,所以100元钱够了。
师:他的这个方法好吗?大家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2:28+43+24=95,100元肯定够。
师:你这是直接口算出了准确答案,计算能力真高!
生2:我就是这个方法,我是从100元中减去28元等于72元,72元减去43元等于29元,29元减去24元等于5元,所以带100元够了。
师:你们用的是连减的方法。还有吗?
师:和小伙伴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想出其它办法。(教师巡视,及时捕捉学生中的先加后减的念头,予以启发。)。
师:通过商量,和小伙伴想到新方法了吗?
生3:先算热水瓶、烧水壶一共要花掉大约70元,还剩30元,水杯卖24元,钱是够的。
生4:也能先算烧水壶和水杯大约要用60元,剩下的40元买热水瓶足够了……。
学习19的加减法,并正确计算。
培养学生正确思维的过程,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初步掌握1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运算。
培养学生正确思维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多媒体课件、小白兔卡片、萝卜卡片、小棒每人19根。
1、复习导入。
2、进入新课。
3、进行游戏《小白兔拔萝卜》,请小朋友唱《小白兔白又白》儿歌并配上动作。
4、请小朋友唱《拔萝卜》儿歌,休息一下。
5、再次进行游戏。
6、奖励获得萝卜最多的小朋友,发放小红花。
7、请小朋友拿出数学书做书上的习题。
8、作业:数学练习册23页。
复习19的组成。
19由xx和xx组成。
教学计划是老师为讲授新一课而做的教学设计和设想,编写要依据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数学网准备了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
4.通过积极参与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师)。
一、创设情境。
小学里,我们学过加法和减法运算,引进负数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呢?
1.试一试。
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甲队在主场赢了3球,在客场输了2球,那么两场比赛后甲队净胜1球.
你能把上面比赛的过程及结果用有理数的算式表示出来吗?
做一做: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有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
2.我们知道,求两次输赢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请同学们先个人研究,后小组交流.
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
二、探究归纳。
1.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的位置上.
用数轴和算式可以将以上过程及结果分别表示为: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1”的位置上.
用数轴和算式可以将以上过程及结果分别表示为: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数轴和算式分别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上面的做法,请在数轴上呈现下面的算式所表示的笔尖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4.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并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大班数学中数的组成及加减法学习起来模式比较固定,使教师、孩子都有了一种疲惫感。我选择这个很平常的教学计划里活动,旨在对平时常规的教学形式有所改变。活动中我创设情景由浅入深地让孩子们在自主地讲讲、做做中逐步解决了讲述、列算式、理解算式含义等问题。在孩子主动的说说、讲讲、做做中让孩子轻轻松松地真正获得各方面的收获,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从而也喜欢积极参与到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中。
1、背景图2幅,磁性教具兔子、小猫各7个,1——7的'数字2组,算术符号“+”、“-”、“=”。
2、幼儿操作材料:纸、笔人手一份。
1、游戏:我的火车几点开。
规则:教师出示不同的算术题(如:3+2=?)问:我的火车几点开?幼儿回答:3+2=5,你的火车5点开。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2、出示数字7,复习7的组成。
请个别幼儿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说出7的组成。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草地上有5只小兔在玩耍,这时教师又在图上贴上两只小兔,请幼儿根据图和老师刚才的操作,用三句话描述图意。
请幼儿用加法算术来表示图意(5+2=7)。
幼儿认读算式题,鼓励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游乐园里有7只小猫在游戏,这时老师从中拿走3只小猫,请幼儿看图并结合老师刚才的操作,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7—3=4)。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1、纸、笔人手一份,幼儿根据图意列出7的加减算式题。
2、检查幼儿作业,一起讲评。
7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一。
7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二。
教学目标: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分乡文具超市”开业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主题图:看图,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商品信息?(指名说)。
(3)生尝试计算。然后说一说,你打算买哪两样?一共要付多少钱?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3、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你最想买的文具的价钱的?
(2)生汇报交流、师板书。
(3)师生小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5)观察、思考:在小数加法中,怎样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
(6)引导学生两式比较。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
(1)谈话导入例4提出问题: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2)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3)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4)这个竖式怎样计算?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1.2-0.6的过程。
(6)师生总结:计算小数减法的方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三、实践应用。
1、完成p96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做在课本上,允许个别学生用竖式计算)。
3、用数学:练习二十二第2题,学生独立解决。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会算。(完成p97页第3题)。
(1)课前测量自己的身高。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身高,并写下来。
(3)独立完成第3小题。
(4)指名汇报交流。余生帮助评价订正。
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完成p97页第4题。
(1)看图读题,明确题意。
(2)指名提出问题,师板书。
(3)生独立完成板书出来的问题。
(4)全班汇报交流、讲解订正。
2、完成p98页第5题。
(1)生读题后指名复述题意。
(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3)全班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方法。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p98页第6题。
(1)指名看条形统计图说数学信息。
(2)生独立列式计算。
(3)集体反馈、汇报交流。
2、学有余力学生完成p98页思考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老师总结。
法教学开始,我运用解说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雅典奥运会的情境,真实、亲切,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情境中,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活动。回味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创造的辉煌成绩,感受竞技运动带给人类的无穷乐趣。同时体会小数加减计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到若不学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不学不行。有了这种感受,学生才会将“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才会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中去。
教学过程中我将所有信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按自己的意愿提出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过程。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做铺垫,我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课堂上创设交往、互动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群体智慧共享。学生在这种人格平等的环境中,自发释放自己的生命活力,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从而更自觉地承担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