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专业课实训报告(五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3-10 00:00:00    小编:职场小咸鱼

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专业课实训报告(五篇)

小编:职场小咸鱼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专业课实训报告篇一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人类社会生产中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也是劳动的对象。土地资源具有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这样的“二重性”,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改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正是由于土地资源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此次实习,沿途自雅安市天全县到甘孜州泸定县,共经过脚基坪、二郎山隧道口、大渡河观景台和泸定县咱里乡四个地点,旨在研究这些区域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分布特征、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系列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 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xx-4-23

实习地点:天全县、泸定县

指导老师:张老师、吴老师

实习目的:

1、研究这些区域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分布特征、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系列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2、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课堂知识进行实地观察分析,在实践中验证理论。

二 具体内容

我们这次共去了4个地点进行实习,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地点一 318国道川藏线上脚基坪

脚基坪位于天全县境内,二郎山东坡脚下,平均海拔800—900米,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年均降雨量在1700—1800毫米,降水充沛,雨季长达半年。该处地貌以山地为主,且多高山。此处分布着大量的变质岩,地质破碎,且坡度较大,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土壤类型从基带向上依次为黄

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高山草甸土,由于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被二郎山阻挡,导致该地降雨量大,淋溶作用强烈,盐基离子流失严重,使得土壤酸化,主要生长着喜酸植物(如松树、杜鹃花等)。原生植被在基带应为常绿阔叶林,向上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由于原生植被已被破坏完了,植被都是近20-30年种植的次生植被。

该地建有水电站,由于地形较为狭窄,蓄水量有限,水电站就直接采用导流洞式开发模型,利用水流的巨大高差来发电,将河水拦截致使下游河流干枯,生态环境改变,导致洄游物种长期形成的洄游路线被切断,严重威胁这些物种的生存,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打隧道使原本就松散的岩层结构更加破碎,同时产生大量的堆积物,使该区存在严重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

因此结合上述问题,该区在土地资源的整理与保护方面,应注重恢复植被,继续封山育林,固结岩石和土壤,保护生态,降低岩层松散和堆积物形成的安全隐患。

地点二 二郎山隧道口

位于天全县龙胆溪的二郎山隧道口,海拔2200米,虽然同样是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的山地气候,但是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年均温

8.3°,降雨量也明显少于脚基坪。该地也分布着大量的变质岩,基带土为黄棕壤。该处由于水量丰富,主要以化学、生物风化为主。土壤中石砾石块较少,土层薄,养分缺乏。由于海拔增高,此地植被与脚基坪差异很大,为针阔混交林,并且出现大量灌丛林。由于这里原生植被全部遭到破坏,为了保障318国道的安全,现在已经对其进行了封山育林,保土护坡,但由于气候恶劣,植被恢复缓慢,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松散的地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沿途经常能看见滑坡现象,生态的恢复工作还任重道远。

该地土地资源保护采用了生物、工程综合措施,采用生物措施提高土表覆盖度,从而提高植被对雨水的遮挡作用,削弱雨滴的冲击力和对土壤的冲击侵蚀能力,起到蓄水滞留、固土拦沙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加强

工程措施,在公路两旁的山体下部修建保坎,增加排水沟的布设,如开设环山沟,保证公路两旁的排水沟畅通。

地点三 大渡河观景台

翻过二郎山隧道,就来到泸定县境内,大渡河观景台海拔20xx米,虽然受东南、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双重影响,但是位于二郎山的背风坡,暖湿气流经过二郎山时,沿东麓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了空气中的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西麓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年平均气温16.5℃,湿度也显著减少,年均降雨量600-700毫升,少于二郎山东麓1000多毫升,形成了焚风效应,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此地属典型高山峡谷区,分布着大量的变质岩,山体高差大,坡面短,坡度陡峭,导致物理风化严重,岩体破碎,岩石裸露,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带。土壤为山地黄褐土,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中石砾石块含量极高。因为干热的河谷气候和贫瘠的土壤,该地植被在被破坏后极难恢复,虽然近30年国家大力支持,但是山体上的植被也只是零星分布,加上岩层破碎,挖坑种树易导致自然灾害,因此只能采取飞播的方式。植被种类以耐旱的松树为主,主要是马尾松,还分布着大量灌丛和刺槐。

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一旦遭受破坏后恢复十分困难。人工恢复植被存活的最大障碍是土壤水分严重不足: 旱季阳坡含水量一般在 5%~10% ,阴坡一般在 6%~15%; 雨季降雨多以暴雨形式出现,集中降雨以地表径流形式流走, 土层渗水不足, 对于植物的吸收很不利。另一个严重影响植物存活的因子是土层瘠薄: 大部分地段土层厚度不足 40cm, 而且土中夹杂大量砾石, 这对植物的根系生长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 针对这样的特殊环境, 除了严格选取抗旱植物外, 还要从栽植技术以及养护管理措施等各个方面入手以确保植被的栽植成活率, 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 以保证植被恢复的成功, 具体包括严格控制植物栽植时间、采用抗旱栽植技术、 改善恢复地土壤的理化性质、 加大养护管理力度等几个方面。 地点四 咱里乡

咱里乡位于泸定县内,是典型的洪积扇地貌,耕地也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地区,因为该处干热河谷气候特征明显,多大风,土壤保水能力差,而洪积扇地区地表径流较丰富,易于灌溉。土壤组成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但分选较差,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物质逐渐变细,分选也较好,主要为沙、粉沙及亚粘土。由于此地白天光热条件好,作物光合作用强,而夜间降温快,呼吸作用弱,因此作物品质号、产量高。与他处不同的是该地在田坎上种有果树等乔木,主要用来减弱风力,减少水的蒸发。该区沿途植被以灌丛为主,出现了大量干旱指示植被——仙人掌。原生植被已被破坏玩,现在的山体植被稀少,由于干热河谷风强烈,土壤缺水,植被不易存活,同样海拔的背风坡上由于土壤水分蒸发比迎风坡弱,植被长势较迎风坡更好,迎风坡上相同海拔地区高山积雪融水的坡沟汇水面植被长势更好,形成条带状。

洪积扇上的洪积物较松散,而此地汇水面较大,雨季水量大,容易引发地质灾害,所以应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以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主要采取修筑环山沟和排水沟两样工程措施为主,在山体底部修筑保坎,在洪积扇边缘修筑溢洪道,溢洪道至洪积扇锥上引至洪积扇边缘,主要 起到消能,排洪作用。同时由于此地地质条件差,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倒石堆等现象,公路旁山体修筑保坎和防护网,种植大型乔木用以减弱风力。居民点的.布设在阴坡山体下部,却避开坡度较大的山体,并修筑排水沟等保护措施。

三 心得体会

此次实习的地点均位于318国道沿途,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生态,保持水土。加上该区位于长江上游,生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下游的环境状况及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应大力进行整治与保护。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继续执行封山育林、保护植被的政策。

2. 种养结合,提高植被存活率。

3. 洪积台地地区退耕还林。

4. 发展地区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5. 对水电站、道路等工程的修建进行严格审批和监察。

6. 加强溢洪工程和山体防护网的修建及维护。

7. 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社会各界人士对此处的关注力度。

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专业课实训报告篇二

系别:xxx

专业:xxx

班级:xx级

学号:xx号

学生姓名:xx

指导教师:xx

完成日期:20xx-xx-xx

1.实训任务(小标题和正文均为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硬件要求:at89c51,74ls245,uln20xx,

显示要求:显示班级姓名,灵活采用显示方式,动态效果,移动闪烁等设计三个按键以上的功能,功能自定义

2.实训要求

1)、用所指定的元器件完成实训课题的电路设计、焊接及调试;

2)、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原则;熟悉相关仪器的使用;

3)、掌握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4)、撰写课程实训报告。

3.实训目的

通本课程实训将模拟电路理论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相结合。学生通过对实用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撰写报告等各环节的训练,培养模拟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电路设计

p1.0~p1.3通过74154译码器和反向器uln20xx接led点阵的列线,p0和p2口通过同相器74ls245接led点阵的行线。由于p0口为漏极开路,uln20xx和74ls245为集电极开路,所以应分别接上一上拉电阻。由4个8×8led点阵组成一个16×16led点阵显示器。

设计完成的仿真电路图如总电路图所示,其中4个8×8led点阵电路图连接成的16×16led点阵显示器的接线图如单元电路设计所示。

2.程序设计

(1)初始化

将字模数据索引值寄存器r1赋初值#00h,将列控制信号寄存器r0赋初值#00h,将列数寄存器r2赋初值#10h,将扫描次数寄存器r3赋初值#05h,将汉字个数寄存器r4赋初值#1eh

(2)字模数据输出

查表取出字模数据,由p0口输出,经74ls245同相器驱动点阵显示器的前8行。再查表取出数据,又p2口输出,经74ls245驱动点阵显示器的后8行。列控制信号由p1口输出,经74154译码,再经uln20xx反向器驱动点阵显示器的某列。

(3)汉字显示延时:一个汉字循环扫描5次

(4)汉字滚动循环显示:当汉字滚动显示完一遍以后,再循环显示。

复位电路:

1817161514131211

同相驱动器74ls245

反向驱动器uln20xx

321

yyyled点阵显示器:

按键电路:

1.总原理图

2.元件清单元器件清单

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专业课实训报告篇三

——以四川农业大学崇州实验基地为例

1实习时间:20xx年10月27日

2实习地点:四川农业大学崇州实验基地

3实习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土地整理概论学习,我们对土地整理工程这门课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了解,再通过对崇州实验基地的实地考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为本学科的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学习。所谓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图例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机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根据我国国情,现阶段土地整理的重点在农村地区。

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调整农地机构,归并零散地;

(2)平整土地,改良土壤;

(3)道路、林网、沟渠等综合建设;

(4)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工业用地;

(5)复垦废弃土地;

(6)划定地界,确定权属;

(7)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4实习区域概况:

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发基地选址于崇州市桤泉镇以北与隆兴镇交界处,项目区位于四川省崇州市城南,是崇州市的南大门所在区域,距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约42公里。项目区主体位于桤泉镇的生建村,同时涉及桤泉镇的千功村、天寿村以及隆 兴镇顺江村的部分区域,总占地面积2338.24亩。崇州至大邑安仁镇的街安路将基地一分为二,街安路以东区域占地面积2201 94亩,街安路以西部分占地面积128. 3亩。基地规划区内地形整体较为平整,主体道 路与主干渠系骨架已具雏形,但根据学校现代农业研发基地的定位与发展需要,总体规划布局及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还有待完善,部分区域必须 开展土地平整工作、道路设施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等,进行大量道路、渠系新建与改建整治及配套设施

工程建设等,通过对基地田、水、肥、路、林的综合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满足学校现代农业研发基地的各方面发展需要。

总体布局方案如下:

根据基地功能定位,结合地形条件,考虑各用地单位需求与基地管理机制,将基地规划为“一心”、“二带”、“三核”和“十区”的空间格局。

1)一心:基地管理、实验、成果展览及生活配套设施区。

2)二带:优质高产“粮-经”研发示范带和农业观光游憩景观

3)三核:温室、大棚、晒坝及综合实验用房等3个科研配套设施点。

4)十区:小麦研发示范区、水稻研发示范区、玉米研发示范区、农 学科研试验区、草学科研试验区、资环科研试验区、园艺科研试验区、风景园林科研试验区、林学科研试验区和生态农业试验区。如图所示:

5.2土地整理项目的工程设计程序

(1)前期工作:地形测量和现场踏勘,收集工程设计所需材料

(2)拟定规划设计标准,主要对地形,道路,灌溉排水等的规划设计。

(3)工程设计:单体工程及工程量设计

(4)工程量汇总:为工程预算提供依据,做到分享分类统计。

(5)成果整理:编绘工程设计图册,编写施工设计,撰写施工设计报告。

5.3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时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农田水利道路等基本设计的实施基础。

5.4灌溉工程设计:

(1)灌溉水源主要为河流水源,属于岷江水系,流量充沛且均匀。

(2)渠道灌排工程: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地势为北高南低,通过顺势引用河水,再通过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向田间供应田间用水,并最终汇入干渠排向河流。

5.5道路设计:

土地整理项目涉及到的多为生产路、田间道和主干道,现已建成部分主干道和支道,从规划图上(图一)可以清晰看到,干道为一横一纵,支道与各个功能区进行连接。

5.6农业生产科教管理用房的建设

零星分布着一些农业生产设施,其每一部分都有明确划分服务半径,对象及其功能。 6实习心得:

实习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对于土地整理的步伐并没有就此停下。在实习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我国土地利用的紧迫性,可利用的土地的少量性,让我们有了紧迫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为以后的实践打下来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在实习中,我们明白了,可以通过合作来弥补自身专业上的不足,在现在的大前提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我们始终保持不被社会所淘汰。我们应当抓住机会,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专业课实训报告篇四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课堂上,我们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实际当中不能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学。实习就是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在为期两周的实习过程当中,我们组共进行了三个大项的实习。

一是,5月18日到21日的使用dj-6大地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和建筑施工放样。这项内容是在学校本部正门内的广场上进行的,按照实习安排要求,我们组在进行导线测量时,共进行了6站2测回角度测量及距离测量。结束后,我们就进行建筑放样,我放了两栋建筑,(1)是分别用觇点f23和f20放出建筑n;(2)是分别用f22和f21放出建筑o。

二是5月22日到25日的使用ds-3大地普通水准仪进行等外水准测量,这项内容是在雁山校区周围进行。测量路线是一条闭合环路,共6个点,分别进行一次往返测量,往、返测量路程均大致为4。3公里。我在满足规范要求 的情况下测量了至少2公里的路程。

三是5月27日的地形图的识图与等高线的描绘。这项内容是在五通镇附近的山上进行。按照实习要求,我认真辩识了地图上图标与实物。并按等高线描绘图上指示的地点去实地认真观察了地形,并分别一一标注在图纸上。

所有实习大项外业测量、观测完成后,接下来的时间便是整理测量观测数据,画等高线等。这样,短短的两周实习便结束了。纵观整个实习过程,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心得感受:

一。风雨中和历练

实习期间,天空并不作美。不管是用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建筑放样,还是等外水准测量,我们都是在风雨和陪伴下度过的。特别是等外水准测量时,路线环境相当复杂,在泥泞的道路上,每前进一站都异常艰难。尽管有时雨量太大,而不能进行测量。但是只要雨足够小,我们组就会继续进行测量。风雨中,我们撑伞,是为了保护仪器不受潮,尽管我们全身已淋湿;风雨中,我们抱一块满是泥巴的木板,是为了仪器站得更稳,尽管鞋子已沾满了泥巴;风雨中,我们一路前行,是为了完成测量任务,尽管脚下的路很长,而且坑坑洼洼;风雨中我们挺过去了,证明我们行,我们能吃苦。这就是一种历练。

二。团结就是力量

有人惊叹我们为什么会测得那么快,因为我们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装仪器,调脚架,大家七手八脚;你观测,我记数,大家分工明了;有问题,齐思考,大家帮忙指导。在我们组,大家都是平等看待,只要谁想测量多些,就让谁测。尽管有人会出错,但谁也不怪谁;尽管有人会测得慢些,但谁也不着急;尽管还会出现小摩擦,但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就这样过来了,怀着平和的心态,相互协助,这就是我们团队的力量。

三。科学就要一丝不苟

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测量中更能体现出来,无论是对点,还是调平,只要有点偏差,就会产生很大的误差,甚至产生错误。因此,做测量工作就不能马虎。或许,有人想大概大概地测量合格就可以了。但这样做能使我们学到什么呢?恐怕只能大概大概地测量出个概数吧。相反,一丝不苟地测量,你会发现很多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尽量在以后去避免它。一丝不苟地测量,你会明白一个小失误会产生多大的后果。一丝不苟地测量,会练就你一双慧眼,让你去发现问题的所在,并能找出解决的办法。一丝不苟地测量,这才是工作。

四。挑战你的耐性

测量工作,工程量很大,一次野外观测站就能产生厚厚的一本数据。如果你没有耐心,或许偷工减料就可以很快地测完。如果你没有耐心,就不会去发现这堆数据中的错误的测量。如果你没有耐心,就没有信心再去把错误的测量再次重做。如果你没有耐心,面对庞杂的数据,你可能宁愿选择放弃,而去抄袭他人计算出来的成果。而事实上,我们组不只一次发现测量中出现的错误,重做的测次数也记不得做了多少。因此,可以说,我们可以忍耐,可以耐住这纷繁而乏味的重复工作。进而得出科学的结果。

这就是我这次实习得出的总结。我认为,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在书本上学到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升华。我所学到的,这不仅只获益于测量学这个课程,更会获益于很多方面。

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专业课实训报告篇五

姓名:

班级:

学号:

分数:

许昌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一)引言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在特定时段中、特定区域内的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它是指现期和可以预见的未来条件下,在满足城市发展适度规模,使城市获得最大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的基础上,以城市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并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取高额收人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许昌市西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为淮海平原西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位于河南省中部,东经113°03′~114°19′,北纬33°42′~34°24′,面积4978平方公里。许昌市辖魏都区、许昌县、长葛市、鄢陵县、禹州市、襄城县;43个乡,35个镇,20个街道办事处;2194个村民委员会,210个居委会。

(二)许昌市概况

许昌市西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为淮海平原西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地貌景观可分为平原、山地和岗地三大类,平原占全市面积的72.81%,低山丘陵占全市面积10.43%,岗地占全市面积的16.75%。许昌市气候属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因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多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全市四季气候总的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和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四季分明,最热月在7月份,平均气温为27.2℃,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为0℃~0.5℃。许昌市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条件好,开发程度较高,十分利于发展粮棉商品生产。

许昌市已知矿藏主要有煤、铝土、铁、硅石、耐火黏土、石灰岩、大理石和白垩土。境内经普查有维管束植物124科、411属、719种,其中:野生植物448种,栽培植物271种。按自然森林植被破坏后大部分低山丘陵为槽罐丛植初分类,属华北区豫西山地和黄淮平原亚区植物区。

许昌市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城市,是中原城市群中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交通运输中心、装备制造基地。主城区加上外围组图联合构成我国京广发展轴上的重要城市节点,成为我国中部崛起战略据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许昌市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高度增长,经济总量一年一个新台阶,已突破了700亿大关。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动态复合系统,这个系统基本涵盖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潜力和可持续性,客观地体现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在功能。1.层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查志强认为集约化、高效化和协调化是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三个主要目标,因此从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表11- 4):①影响和制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性质与用地结构协调度,1级、2级地价区中工业、仓储用地比重,城市用地可持续发展年数,人均耕地占有量,环境污染状况和城市绿化状况等。其中城市性质与用地结构协调度可用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和人均单项建设用地进行分析,确定用地结构是否与城市性质协调一致;城市用地可持续发展年数主要反映城市外延扩展的约束程度,涉及行政区划约束和规划范围约束的概念。②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效率,包括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程度包括单位用地固定资产投人、基础设施配套完各程度、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程度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备程度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可以从各项基础设施的状况中间接反映,如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工业废水处理率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程度可以用每万人拥有医生数等指标衡量。土地利用程度包括土地利用率、城市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强度等。土地利用率和城市人口密度的逆指标是土地闲置率和城市人均用地;土地利用强度主要通过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反映。③土地利用效率,包括单位面积第二、第三产业gdp,单位面积工业产值、利税、商品交易成交额以及基准地价等。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发展变化趋势,包括城市人口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固定资产投资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第二三产业gdp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等。张富刚等人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进行分析时也采用了这种层次型评价指标体系。他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分解为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方面,具体指标与前面提及的基本相似。

表11一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2.基于不同研究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龚义等人以浙江省义乌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土地利用一般包括三个空间层次,即单个地块的土地利用、若干地块所构成的均质区域即所谓潜力区的土地利用以及城市总体的土地利用。因此在不同的地域范围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应针对空间尺度的差异,即城市建成区、潜力区和地块三个不同的空间层次,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和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表11- 5和表11- 6是宏观和中观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微观层次以地块为评价对象,评价地块的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建筑潜力。微观层次的评价主要选择建筑容积潜力、经济潜力和环境潜力三个指标。这类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在于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有效衔接以及不同层次体系的评价结果如何协调一致。例如,某地块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高,但其所在的中观区域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总体较低,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应如何根据评价结果指导土地集约利用。

表11一5宏观层次总体评价指标体系

表11—6中观层次总体评价指标体系

3.国土资源部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解为:约束条件下的目标最优化问题。其中,最优化目标为土地总的投人产出差距最大化,而约束条件是土地投入量不能超过相关法规所限制的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宏观和中观尺度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首先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为建成区所有土地.考察城市土地在投入强度、使用强度和经济效益等三方面的情况(表11- 7)。其次是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居住、商业、工业等不同功能区类型分别设立。其中居住功能区评价指标的选取侧重考虑土地的使用强度和投入状况;商业服务医侧重从使用效益角度选取指标;工业功能区则侧重考虑投入强度和经济效益。这一评价体系不仅反映了集约利用的内涵,还考虑到了评价区域的不同尺度,并且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适度规模问题,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面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表11—7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指标体系

(四)评价方法

1.标准化方法: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

2.权重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