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汇总12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09 22:24:03    小编:HT书生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汇总12篇)

小编:HT书生

教案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条不紊,提高教学效果。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是编写教案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阅读下面的教案,了解一下如何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吧。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篇一

《囚绿记》是新课程必修2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散文,教授这篇课文是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为“经”线,以探究文章主旨为“纬”线,在经纬线索中体会散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

1、知识与能力:

把握作者情感脉络,进而分析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通过点拨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1、引用顾城的《一代人》。

2、调动学生想象题目“囚绿”的含义。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有关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

学生勾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课文大致意思。

1、学生探究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重点研习课文第五至七段,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重点研习课文第八至十二段,并朗读体会。

(教师点拨学生分析具体语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展示课件。)

3、明确:作者喜欢绿是因为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绿色宝贵啊!

示例:“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焦急的盼等着绿的心情,而绿对作者来说犹如涸辙里的鱼期盼雨水一样,是一种生命、希望。

(学生朗读,体会那样一种焦急盼望的心情。由一人读进而全班齐读。)

4、明确:因为喜爱绿所以想要“囚绿”,但“囚绿”带来的并不是欢喜,而是恼怒。

示例:“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矛盾痛苦,“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说明这绿的执著深深刺伤了作者,他的满腔热情化为泡影,所以喜欢变成了恼怒。

(学生朗读,学生互评。)

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尊重个性阅读。

重视指导学生朗读,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通过朗读品味散文艺术之美,全体师生共同分享其中韵味。

通过分析囚绿的过程,进而探究其中包含的`现实意义。

学生谈启发。

示例:常春藤的执著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放弃。

作者“囚绿”并没有带来快乐,一时的自私并不能带来长久的愉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联系背景,作者想要通过“囚绿”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重点研习文章最后两段。

(教师点拨学生分析重点语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课件展示。)

明确:文中提示性语句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因此本文写作的大背景是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囚绿”之“绿”其实寓意深刻,它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

(学生朗读最后两段。) 在扩展延伸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

通过这样的思路告诉同学们,同一个人面对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启示。背景知识对于我们把握文章主旨是很重要的。

站在21世纪的我们从《囚绿记》中又收获了新的启示,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处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囚绿记》既是血泪之作,又是前行的动力所在,这是陆蠡留给后人的财富。

绿 囚 国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篇二

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2、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

3、背诵全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1、描写琵琶乐时,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产生共鸣,点明题旨。

点拨: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有一句流行语“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就是指他的名作《长恨歌》和《琵琶行》。“行”,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

提问:第一段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点拨:“浔阳江头夜送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再用“枫叶获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凉诉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主人”四句,写饯别时的凄凉情景。“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最后借江边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忽闻”两句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点拨: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用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各不相同的'十多种声音来比喻四根琴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刀枪鸣”“如裂帛”等等,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此外,还用“嘈嘈”“切切”等象声和“间关”“幽咽”等双声词来描摹琵琶声,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点拨:诗人听完琵琶曲,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后,不由自主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看来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有相通之处。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以后的处境有类似的地方。

点拨:“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琵琶的时候,那声音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过来又激动了“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青衫。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阶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篇三

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词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柳永词两首》。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1、《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词作以铺叙见长。

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全篇,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然后分别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开叙述:“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阜盛;“云树”“堤沙”之外惊涛拍岸,汹涌壮观;都市街衢,珠宝遍陈,普通人家,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

过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写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飘香的景象,后叙羌笛横吹、菱歌互答的欢愉场景。由民众忘情山水之乐引出官员宴饮之乐,一路铺叙下来,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很见功力。

这是一篇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便写了这首词。词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确实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收笔也流露了粉饰太平、献宠官僚的味道。

2、《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词作主要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其一,用哀景写悲情。词作开篇用“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烘托离别时凄冷沉郁的气氛。

其二,以无情衬有情。离人难舍难分,而无情的舟子却催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泪相向,“无语凝噎”。其三,以想象未来之景诉悲情。作者用一“念”字引出离别后行人消失在烟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极目远眺,一片茫然,不觉悲从中来。“良辰美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使欢乐之情顿然消失,而沉入到无边无际的愁伤之中,所以,这里也是“乐景写悲情”。

苏轼词两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1.《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赤壁”的雄奇景色入手,赞扬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痛感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有苦闷消极的愁绪,但是作者渗透更多的是特有的豪放旷达的精神。

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情调。

首先表现在描写赤壁景物上。词作开篇“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奔腾的气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由景思人,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思维开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写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和壮阔景象,用词刚劲,笔墨雄健。其次,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小乔初嫁了”,表现了周瑜青春年少、春风得意。“雄姿英发”描写了周瑜英姿飒爽的形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表现了周瑜从容淡定,沉着应战的儒将风采。最后,表现在对与感情的抒发上。收笔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慨叹,流露了消极苍凉的思绪,也有祭洒江天的豪放旷达的一面。

3.《定**》的象征手法。

辛弃疾词两首。

本课文所选辛弃疾的两首词,主题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总体风格是雄健、豪放。都大量使用了历史典故,借古讽今。

《永遇乐》是晚期作品,辛弃疾当时以65岁的高龄在镇江任职,他本以为可以积极备战,积蓄军事力量,但很快发现韩侂胄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于是,作者有了更多的悲愤。可见,他早期的作品多些昂扬、激奋;晚期作品则转向了苍劲、悲壮。

同为豪放派的词人,苏轼与辛弃疾的风格也同中有异。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评论者总是将苏、辛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1084~约1155)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

1.《醉花阴》三处意境赏析。

其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以“薄雾”“浓云”两意象开头,勾画出了暗淡阴沉的天气,烘托出沉郁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里,独守空闺,备觉无聊,度日如年,所以说“永昼”,这“愁”的情绪就自然带出。愁绪难以排解,只好点燃香炉中的瑞脑,来消磨难熬的时光。至此,虽然没有言明,作者思念夫君的感情,借助环境已经表现出来。

其二:“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选用“玉枕”“纱厨”两意象,表明深秋长夜难耐,孤枕难眠。“半夜”直接点明就寝时间和辗转反侧的的情状。着一“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凄冷。

其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销魂”二字是直言夫妻伤别之愁,是主旨流露处。接着,转而作含蓄形象的描写。西风卷动珠帘,帘内闪现一位愁思缠绵的少妇,她玉肌消减,身段柔弱,比起帘外秋风里振颤的菊花,更为弱不禁风了。作者以菊自比,一方面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雅,另一方面,暗示在别离后的憔悴和期待。可谓和婉清雅,新颖别致。

2.《声声慢》两处叠音词赏析。

其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寻寻觅觅”,反映了作者心中有所失落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派遣,无所依托,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般。“冷冷清清”,这既是作者所处的环境使然,也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凄凄惨惨戚戚”,属于心理活动的描写。“寻觅”句重点写行为,“冷清”句重点写环境,“凄惨”句重点写心境,三个层次的内容依次递进,内心的伤痛之情逐一揭示,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其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极富“顿挫凄绝”感。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可以想像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确又像打在作者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地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篇四

1、理解母狗的形象。

2、体味诗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感受作者对社会上被侮辱欺凌的人的真挚的爱。

3、总结本诗的艺术特点。

作者。

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04~19-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年去彼得堡,拜见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结婚。

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

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1925年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自尽。

教学过程。

1.你能说说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吗?

解析:叙述了母狗生子、失子和念子的一天。

2.文中处处都能体现母狗对小狗的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分析划线词或句子的表达作用。

01.母狗整天抚爱着它们,用舌头舔遍它们的全身。

解析:表示舔的认真周到,突出了母狗的爱子之情。

02.母狗从一个个雪堆边跑过,紧紧地跟着自己的主人……。

解析:表示和主人的距离近,寸步不离,传神地表达出难以割舍的焦急之情。

03.它觉得房顶上面的月牙儿正像是它的一条小狗。

解析:月牙儿是美的,自己的小狗也是美的。把思念小狗之情寄托于月牙儿,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04.只有一颗颗金色的星星滚动在眼中,滴落在雪上。

解析:用金色的星星比作眼泪纯洁而晶莹,更加突出了思子之情的圣洁。

3.文中除了母狗,还出现了哪些形象?

解析:还有主人和人们。

4.主人和人们对母狗的态度是怎样的?

解析:主人和人们都是:残忍,冷酷无情的。如:主人板着脸,把小狗抓来,塞进了一条口袋。人们嘲弄地向它扔石头。

5.小结。

写母狗的遭遇和悲痛,写人们的冷酷和残暴,实际上是写社会上人与人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诗人表现出对母狗的真挚的爱,也寄托了对社会上被侮辱欺凌的人的真挚的爱。

总结。

诗的艺术特点。

(1)诗人善用对比,使对立的形象更加鲜明。

(2)笔触细腻的刻画了母狗的形象。

(3)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母狗对小狗的爱和母狗内心的凄凉。

(4)巧妙插入两处景物描写,以哀景衬托哀情,把母狗的悲痛描写得十分凄美。

练习。

1.第一二节写母狗得子之喜,联系起来看,两个表时间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解析:“早晨”“和黄昏”两个词语,突出母狗舔小狗的时间之长,充分表达母狗的爱子之情。

2.结合语境说说“踉跄”一词表达了母狗怎样的心情。

解析:表达了母狗失去狗崽的极度悲痛之情。

3.母狗望着高空,发出悲鸣时,月牙儿有怎样的表现?

解析:细细的月牙儿“溜过天顶,偷偷躲进田野和丘陵”。

4.月牙儿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篇五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2、熟读课文,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古诗词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别。

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高考导航:

1、积累文中“相去无几”“一字千里”等常考成语,纠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错误。

2、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见意象的含义。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走进文本,认真细致地把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的观点。

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提问】。

请问,我刚刚这段话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可以传递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递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

(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

【提问】。

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ppt展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二)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

(1)“树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

树——有生命力的,翠绿的,枝叶繁密的。

木——没有活力的,枯黄的,树叶落尽的。

【朗读】第四段最后两句话。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落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会让人联想到饱满青翠的叶子,的确不适合秋风叶落的季节,那我们改用“落叶”是不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五段、第六段)。

落叶——强调的只是树叶落下的动态。

木叶——不仅强调了树叶落尽,树干光秃秃的样子,还暗含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朗读】第六段。

第一句:“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第三句: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第五句: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3)“木叶”与“落木”

【朗读】第六段倒数三到六行。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三)下结论——“木叶”与“树叶”在艺术领域有巨大差别;。

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朗读】最后一段(第七段)。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更正】课本的“一字千金”应改为“一字千里”。

【高考链接】把握常考成语的含义。

一字之差:原意是只相差一个字,用来比喻相差的很少。

相去无几:两者之间距离不远或者差别不大。

一字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里:在某句话中,只有一个字的差别,表达出的意蕴却相差很大。

三、拓展延伸。

“树叶”与“木叶”不过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领域的差别却一字千里,这种一字千里的差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下面就分析诗人为何钟爱“落红”“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

“落英”“落红”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诗歌中“落英”出现的情况不少,《全唐诗》约有16句,《全宋诗》中约有36句,而《全宋词》就约有26句,但其中也有个别句“落英”不是做“落花”的意思。

如: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暮春门有感》“春事已烂漫,落英渐飘扬”。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秦观《如梦令》“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晏几道《浣溪沙》“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等等。

以“落红”表落花意的也不胜枚举,《全唐诗》中约26处,仅《全宋词》中就约有91处,如:张先《天仙子》“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提问】诗人们为何在当用“落花”时而弃之不用,却钟情于“落英”“落红”呢?

【结论】一、花字出现的时间比英字晚,“英”在《诗经》中就有,如《有女同车》中“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见《辞源》)。二、“落英”“落红”与“落花”相比,前两者雅致,后者通俗。三、意韵不同,“落英”状花瓣缤纷飘落之态,“落红”尽显花的明艳之色,这都是“落花”一词所不能勾画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过渡】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一个词往往能暗示出作者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态度,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些诗句能暗示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态度。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四、课堂活动。

林庚,字静希。诗人、诗歌理论家。毕业于清华大学,与季羡林等人并称清华园“四剑客”。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决意退出讲坛,为学生最后一次讲屈原和李白。开讲那日,名流如云,燕园为之拥塞。整整一节课,先生只讲了一首诗,却讲得激情飞扬,贯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讲授中,长眠千古的屈子和诗仙神奇般地复活了。这堂课下来,听者皆感慨:诗歌竟然可以讲到这个境界!

是的,读诗可以获得心灵的抚慰,而写诗亦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初学写诗,可以从一些小片段写起,重在灵感与坚持。下面,请同学们每人根据儿歌《春天在哪里》的格式,共同完成小诗《秋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红的花呀映出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老师根据木叶的形象也写了一首诗,与同学们分享。配乐诗朗诵《听见叶落的声音》。

傍晚,天灰蒙蒙的,像个委屈的孩子,眼里噙满了泪水;秋夜,眼帘紧闭,在她微微的鼾声中,我听见,一片叶落的声音;清晨,窗子微合间,溜进一丝泥土的气息,我看见,一地斑斓;原来,银杏与红枫,相约在昨夜,悄悄和秋天见了个面。

五、课堂小结及板书。

《说“木叶”》一文从“木叶”出发,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丰富的诗句,诠释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深奥道理,让学生在体悟诗歌魅力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说“木叶”》。

树叶——木叶...

落叶——木叶暗示性。

木叶——落木。

六、课后作业。

1、搜集整理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及情感特征。2、阅读文章《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积累写作素材。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篇六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一、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赏析课文。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尾联在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2、结合上一个问题,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艺术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三、小结主题。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四、关于练习。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参照古人的评点,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并探寻作者隐藏在“秋兴”后面的思想情感。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篇七

一,激趣入题。

2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作家莫怀戚笔下的一家人在这个春意浓浓的日子里正缓缓地向我们走来。

二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

1.读准字音。

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我”为什么这样选择?结果怎么样?(选择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正确的选择归根到底需要大智慧。)。

5..作者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家庭?

(初步与文本对话,选取有用信息)。

三.默读课文后,开个讨论会。

母亲本不愿出来,如果“我”就顺水推舟,把母亲一个人冷落在家里,那么母亲会怎么想?

四.齐读课文。

1.能有这么和美的家庭,谁最重要?什么因素最重要?

2.揣摩并学习课文中精美的语言。

3.课文中你觉得还有哪些词句不懂?请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五,阅读扩展(毕淑敏《孝心无价》)。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五,情感体验。

此时此刻,请对你的长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一句心理话。可以是祝福,也可以是感恩,更可以是悔过与自责。

六.链接作家作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篇八

一、导入。

(古筝《渔舟唱晚》琵琶《琵琶语》二胡《二泉映月》洞箫《乱红》)。

可能大家的想象与语言还不足以表现音乐的高妙境界。但我们的先人却通过诗歌,把音乐的美妙用文字表现了出来。我们今天要一起品读的便是被清人方扶南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的白居易的《琵琶行》。

二、整体感受。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的河流,走过了3000年的曲折岁月。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才子佳人,在唐朝就有这样一位皇帝,也许他的名字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而这位诗人就是唐朝的一张名片,千百年来,不断地接受一代又一代的诗歌朝圣者。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提问明确共同朗读上述诗歌)。

很显然这位诗人是白居易。那么,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

明确: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诗。

提问:这首诗讲述的就是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明确:琵琶女弹了琵琶曲之后,诗人白居易为她翻作《琵琶行》。

提问: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明确:两个。琵琶女、诗人。

明确:琵琶声是两人情感的媒介。因为有了琵琶声,才会‘主人忘归客不发’;因为有了琵琶声,白居易才会‘移船相近邀相见’。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这可能也是大家看过的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里常用的一个桥段,佳人在不远处弹奏乐器,悠扬婉转,才子听得如痴如醉,于是便寻声而去,于是就有了之后的柔情蜜意。而乐天与这位琵琶女在浔阳江上相遇,一曲琵琶让他们找到了共同的身世,共同的话题。我们且看这曲琵琶是怎样的。

三、品味琵琶。

提问:全诗写琵琶写了几个回合?最生动的是第几回合?

明确: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第二回合。

(学明确诵读第二回合。)。

提问:哪些地方应该怎么读,才能准确的传达诗人的情感?

提问:“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明确:说明了诗人迫切的想知道答案,却又怕惊扰了琵琶女的雅兴,断了琴弦,他想一听为快。但这是琵琶声却中止了,作者想分辨却无从而得了,因此这里应该读出这种疑惑的味道。

明确:江南小调所表达的是一种欢快的、流畅的感情。若是如此白居易大可不必哭得稀里哗啦的。琵琶女当时弹的应是《霓裳》和《六幺》,诗人在京城过惯了宫廷明确活,在宫廷经常听到这样的曲子。琵琶女所弹的(曲子)容易勾起他对往日明确活的思念。因此,他听到《霓裳》和《六幺》才会比较感伤一些。而这首琵琶曲所表达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这种心情正符合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二者产明确了共鸣。因此对这首曲子很有感情。

提问:琵琶女所演奏的《霓裳》《六幺》是唐代宫廷名曲,易引起诗人的许多联想。那么,大家认为最能刺激他敏感的神经,拨动他那脆弱的心弦的是什么?是因为地域的东西,还是因为音乐本身所代表的什么?从小序中找最能反映诗人受音乐影响而导致情感波动的句子。

明确:铮铮然有京都声。

明确:诗人有着抱负和理想,而诗人被贬之后,开始不适应那种落魄的生活,但是他觉得可以慢慢适应,但是琵琶女所演奏的京都声又勾起了他对往日奢华生活的回忆,让他想起了以前在京城施展自己的才华,被皇帝重用,被群臣所仰慕的生活,又让他有了一种在江湖间落魄飘零的感觉。琵琶女正是用一首曲子释放了自己隐藏在心头的深深的抑郁。

明确:“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声音)写的音乐有一种质感,如裂帛,不仅说琵琶女的心碎,而且说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都被撕裂了。四弦一声如裂帛,岂止是帛裂,简直是心裂。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得非常好,因为诗人是从这里开始描写音乐的,音乐的魅力在其能抒发感情,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他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的哀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能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从而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既漂泊流浪之恨,又有高山流水之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造成了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美感,虽然说音乐已经停息,浔阳江上微波荡漾,水面落花慢慢流,琵琶女的演奏已经停息了,但是,东船西舫却悄然无声,觥筹交错,饮酒作乐的场面已经不再了,而美妙绝伦的琵琶声引人入胜,引发了每一个人内心的郁闷和苦痛,令人感慨万千,在茫茫的江水上,只看到江水中倒映得又圆又亮的月亮,像一只盛满忧愁的银盘,轻轻一碰就会溢出来,而这个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内心,照亮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琵琶声(并没有直接抒发)将人们引入一个凄清和悲凉的意境。人们首先是沉浸在琵琶女的悲凉中,后来,人们是沉浸在自己的思想的悲凉中。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几句。这里可以读出一种生命搏发的气息,那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一种搏发,“铁骑突出刀枪鸣”让人想起了项羽在垓下突围的一个场景。那是对明确命的最后一个寄托,至少他是一个英雄。然后呢?“曲终收拔当心画”就好像项羽在乌江自刎的一个场面,一代英雄跟乌江向远方长流,而且流到现在,还会一直流下去。生命就是一种凤凰涅磐。

“别有幽愁暗恨明确,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可以有两个理解,一是音乐,此前说“凝绝不通声暂歇”,“无声”是对“声暂歇”的高度赞赏,这就说明诗人白居易能理解琵琶女的那种遭遇。还有就是从感情方面,“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说明这时诗人和琵琶女的感情都处在一种激昂澎湃的时刻,而且它后边说“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说明这也是一个基点,他们的感情也必须从这个基点才能喷泄出来,“无声”处应该是他们的一种思考,笛卡尔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经历了一个高峰,一个低谷,他们一定有满腔的愁绪,所以“无声”处就能表现出这里面的感情。

明确:“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可能想到那婉转流利的琵琶声从琵琶女纤细而微微颤抖的指间滑过,像花朵的露珠,光滑透明,一颗颗从叶面滑过,从叶间滴下,滴入听者的心中,激起阵阵的涟漪,又像黄莺(在)花下的啼鸣,唱着轻快婉转的歌曲,精致而优美。渐渐地,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不再快乐,它被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泣,诉说着琵琶女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舒婷说过“音乐把我卷走,在它明亮的激流中”,我觉得是音乐把白居易和我们卷走,在他善感而优美的韵律之中。

明确:诗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都能用比喻,用画面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第二个就是其中用“嘈嘈切切”叠字,还有“幽咽”,有双关的意思的词就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其三是对比,动静结合的方法就如诗中有声与无声的对比。其四,衬托。最后一句,用秋月衬托琵琶声。

四、小结。

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无边的秋月与清风伴着白居易聆听了一位素不相识的歌女的琵琶。于是一首《琵琶行》让人们吟诵至今。今天我们了解了诗人如何化无形为有形,下节课,我们再来走入这两位陌路之人的内心世界。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前两段。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篇九

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教学难点、重点】。

1、学习象征的用法。

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式】。

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本文的意境。

2、通过细节来进一步体验感知。

〖教学步骤。

一、听录音,整体感受。

课文读完了,我们感觉到什么了吗?这首持美吗?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只需静思)。

二、放背景音乐,共同朗读体会。

对。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

三、由意象体验意境。

意象。

意象: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

(由这些意象,结合本诗说一段话)。

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里,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悉怨的'姑娘”。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有“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和“惆怅”。她和诗人一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无言,“像梦一般地”从自己身边飘过去了,走尽了这寂寥的雨巷。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篇十

四、教具:投影仪投影胶片。

五、教时: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都来自各间小学,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看法也许是各不相同的。

提问:你的感觉是如何的?请你讲一讲!(提问2人)。

习的主要内容。

一、心理——人的内心世界(板书)。

十分活跃、十分微妙、十分复杂。

例:老师提问。

(1)紧张(胆量小)。

(2)高兴(胆量大)(板书)心理。

提问:什么是心理?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第2段。

心理,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言论、行动都与一定的心理有联系。(投影)。

例:面对老师的提问,有的同学由于过于紧张,导致说话结巴,手脚发抖。

讲:(1)每个人都面临着两个世界。

(2)对人的内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质差是更重要的原因。

提问:心理又是如何产生的?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第3段。

心理世界的活动来自于外部世界,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反映着色彩斑斓的外部世界。(投影)。

讲:人的心理不是天生的,它和外部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外部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外部世界的反映。

例:性格与交往。

人逢喜事精神爽(板书。

(外部世界)(心理)。

提问:一个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理活动更丰富?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辅助文。

要求学生思考:人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各不相同?(下一节提问)。

讲:人的心理活动如同人的身体一样,每个人之间差异很大,但是许多成功者,往往都具有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例:邓亚萍张广厚——自信、乐观、顽强。

提问:成功者都具有那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成功者相同的心理特点(略)(投影)。

成功,必须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篇十一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筛选出本文重要信息,引发自己的思考。

3、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了解解说词的特点,感知本文重要信息。

梳理、整合解说词的特点。

1课时。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播放《银河系》短片(无声音,无画面,有声音有画面)让学生感知解说词的特点1解说。学生谈观感。

明确知识要点。激发学生兴趣,并对解说词在电视画面中的作用和特点有直观的感受。课文重点内容的梳理,归纳。

解说词特点的整合。释题:宇宙的边疆在哪里?宇宙的典型特点是什么?

提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宇宙的?有哪些标志性的语言。

将文中文学性的语言抽去,读一段课文。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情趣诗意。

要求学生任选取文中的一个图片,写一段解说词。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总结解说词的特点3对象听众。学生书速读课文,筛选信息。

课堂交流。

学生通过感受总结特点。训练学生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

了解说明的顺序。

解说词的特点:

1、解说拓展。

2、情趣诗意。

3、对象听众。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篇十二

1、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和主旨。

2、通过文本分析,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娜塔莎形象分析,了解和掌握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4、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对作为圆形人物的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个性的理解。

一、文学常识:

1、作家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有人评价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是大师中的大师。

代表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和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2、作品简介:

《战争与和平》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它长达一百三十多万字,是列夫·托尔斯泰历经7年艰辛创作的鸿篇巨制,被列宁称为“了不起的巨著”。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素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小说的主人公是安德来·包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素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

安德来和彼埃尔是探索型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安德来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队和参与社会活动,在严酷的事实面前逐步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力量。

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后来主要在与人民的直接接触中精神上得到成长。

女主人公娜塔莎与两位主人公的关系使她成为小说中重要的连缀人物,而这一形象本身又是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的。小说充分展开了娜塔莎热烈而丰富的情感,她与人民和大自然的接近,她的民族气质,以及她在精神上的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选文内容为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达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秃山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即出国去了。但是,年轻的娜达莎无法忍受寂寞,且经不起彼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因此,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婚约即告无效。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娜达莎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她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小说的最后一卷,彼埃尔回到莫斯科。他把自己在战争中的历险经过讲给娜塔莎听。他们互相爱慕起来。18,他们结了婚,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汇总12篇) 文件夹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