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的一段时间,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了解读者的需求和背景,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几篇优秀总结,供大家参考。
写论文的目的是大学生对自己4年的高等艺术专业本科学习进行一番梳理与总结,将艺术感性经验,以理性论证的方式写出来,供人供己以鉴真确,以存参考。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艺术类学生写论文,常出现不是学生发愁,就是教师头疼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能力较差,教师经验不足。故而,形成今日高等艺术教育中艺术论文写作的怪相。
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毕业论文辅导,以及与其他院校教师的交流,剖析艺术类本科学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许慎《说文解字》说:论,思也、叙也、议也。文,错画也。其意是对事物进行整体把握、反复论证、交错描述,以求正解。因之,论文是一种特殊文体,是运用理性和逻辑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文体。17世纪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提出理性主义,把如何有效地获取知识变为可能。笛卡尔强调人要正确地运用才智。他所说的才智就是判别真假是非的理性。自笛卡尔的方法论问世后,世界各大学均采用这种文体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目前,大学论文目的是检验学生通过4年本科的专业学习后,是否能熟练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论文并非要求学生有什么重大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而是通过论文写作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一种比较思考、分析范式、逻辑推理、辨析结论的科学认知方法,为一生的人生实践打好基础。
然而,艺术类本科学生在论文最基本的选题、结构、内容、用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分析如下。
首先是选题。很多学生写论文论题很大,论文喜欢冠以“中国”“社会”“西方”等大而不当的标题。以学生20多岁年龄,尚未步入社会的学识和经历而言,如此大的论题是难以驾驭的。由于论题过大,学生在写作时,常常出现跨出和超越专业知识边界的情况,降低其专业性。针对以上问题,探究原因,不外乎三方面: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三是社会。从教师的层面来分析,可能是论文指导教师受知识结构所限,不能深入指导,未达到庄子所谓“尽精微,致广大”的治学境界,反而出现指导粗疏的情况。学生“跨出和超越专业知识边界”写作的现象,实质上是对自己专业内涵和定位认识是否清楚的问题。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专业知识体系,如果说学生借用其他专业的知识来论证自己的论点尚可,但如果是专门研究一个新的专业领域就是严重的“跑题”。教师至少要起到“把关人”的作用,让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深入下去。也可能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没有把知识有效传达给学生,讲述方法不得当,学生未听明白;也有可能是“教不严,师之惰”,教师自身教学、科研、管理等诸事繁多,无暇顾及等。从学生方面来说,这和自身对论文写作的认识态度有关,有些学生写论文只是毕业需要和求职需要,并非兴趣所在,也并非要试着去研究一个问题。当然,也不乏有学生想认真写篇好论文,但苦于不知如何下手,对于这种情况,即使有教师的指导,但时间有限,对学生从头开始的论文写作训练也非短时间内能明显奏效。解决此问题,应从整个课程设置上全盘考虑,要提前安排与未来的毕业论文写作有关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提前训练,至少要先掌握写论文的方法。从学校环境小社会来讲,由于受到时下浮夸、躁动风气的浸染,与《大学》中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要求,多少已出现了背离。
其次是结构。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结构宏大,章节繁复。一般格式是绪论概述、案例分析、未来展望、结论教条的新八股论文模式。一篇几千字的论文可以拼装成5—10章10—20节的庞大结构。造成论文论题还未展开、论点还未摆出就草草结论,因而出现论证不够、字数拼凑的问题,形成章节与文字、章节与章节、章节与题目之间的脱节。
分析其原因,此类书籍章节似的论文写作,与大学之前的应试教育有关。学生习惯往现成的框架里填材料,根据框架结构去找资料,不是从收集材料到发现问题或有兴趣点的.有感而发,很多学生是想当然地开始写论文,常有学生还没收集多少资料,题目和大纲已经完成,写到后面的结果只能是削足适履。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问题,则反映出艺术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薄弱的问题,对此问题,就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按科学和理性的方法进行讲授,这早在上个世纪的德国包豪斯大学就已经进行了探索。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在教学上不妨好好研究和利用国外成功的培养模式以合理进行课程设置。此外,艺术类本科生论文写作依然要遵循文科生论文写作的要求,体系规范,逻辑严谨,非艺术感想和散文写作。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也可有意去选修一些人文课程,比如哲学和理工科课程,完善知识结构,丰富认知。
再次是内容。由于毕业论文题目太大和结构繁杂,论文内容自然不实,论述时凑字数,论证自然也无以构成有说服力的逻辑链,因为所有论据不是来源于生活和实践,甚至有学生从网上拷贝、剪贴、拼凑论文。出现论点与论述不符、行文论述不平衡、论证无力等问题。
论文写作要有感而发,发现问题,又有兴趣之后,就要用科学、理性的方法去研究和分析,不能停留在现象表面,要努力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无感而发或为论文而论文的写作,只能是凑字数,论证无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学习艺术的学生来说同样重要。社会生活是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手中之竹”是建立在“眼中之竹”和“胸中之竹”的基础上的。北京高校的艺术类学生有着地方院校无法比拟的资源和信息优势,798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高校内部艺术馆等艺术类展览集中的地方,都是学生课本学习之外丰富学识、获取灵感的地方。虽不要求学生有一鸣惊人的创新研究,但至少要有感而发,通过论文写作学会和掌握一种理性分析和思考问题的科学认知方法。
据4月学校官网显示,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科研面积共占地495亩,总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其中望京校区占地205亩,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燕郊校区占地205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后沙峪校区占地67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小营校区占地18亩,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下设8个专业分院,有22个本科专业;有各类在校生6425人,其中本科生3464人,硕士研究生1161人,博士研究生213人,留学生215人。
艺术类职业院校相比于普通职业学院,学生文化基础更加薄弱。也对英语教育普遍提不起兴趣。如何提高艺术生对英语教育的兴趣,不仅仅应当从学生方面入手,更应当思考当今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途径。本质主要阐述了当前艺术类职业院校英语教育的现状,对艺术类职业院校英语教育方式的进行了思考探究。
英语教育;职业院校;探索。
当今,职业院校的培养学生方式主要在于专业技术人才。而与非艺术类职业院校不同的是,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大部分学生甚至对文化课程提不起兴趣。一到文化课堂,就出现倒头大睡或交头接耳,无心上課的现象。但英语教育在国家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上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加强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培养新时期的综合发展的艺术专业人才,正是每个艺术类职业院校应当思考的问题。
当前,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英语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艺术类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艺术类专业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安排相对比较完善,而文化基础课则较为薄弱。目前,虽然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课程每周都有安排,也有针对性的教材。但英语课程的教学应当达到何种程度,培养怎样的实用性人才尚不明确。
(二)英语教育课堂的不重视。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学生课堂上兴致不高。再加上职业院校对英语教育达到的培养目标未做硬性要求,没有具体考核的指标。导致教师对课堂教学也越来越不重视,大多数草草了事,只是简单完成课时量。课后也鲜少有布置作业,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对课后学习的不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也更少关注新的教学手段、教育方式。
(三)英语教育配套设施跟不上。
英语教育是融合听说读写、应用于实践中的综合教育。目前,大多数艺术类职业院校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但也仍然不是每间文化教室都配备。每学期都会有部分班级的英语课堂安排在没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而没有多媒体设备,英语课堂的教育只能局限在说、读、写三方面。英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听的环节,则在日常的英语教育中被忽略了。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知识方面、能力方面以及素质方面的要求。艺术类职业院校对学生英语教育的目的也应当围绕这三方面开展。
(一)知识方面,明确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
艺术类职业院校不仅要培养专业型的艺术人才,更要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艺术人才。更长远来看,要让艺术人才在国际演出中也能正常的无沟通障碍地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首先,艺术类职业院校应当对学生的英语教育的知识培养,系统地形成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当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并用一些硬性指标来衡量。比如,英语交流应当达到何种流利程度,英语三级及四级的通过率,能够翻译多少词汇量的文章等等。其次,加强艺术生英语的课外知识培养。要提高艺术生对英语的兴趣,不仅仅要从教材入手,更应当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他们的兴趣切入,将英语教育融入进去。组织一些英语教育的课外活动。比如,阅读学生感兴趣的英文名著,课下组织学生一起观看英文节目。
(二)能力方面,重视课堂及课外实践对英语教育的作用。
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课堂是第一教育环境。英语教育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指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听说的能力。要培养艺术生的听说能力,首先,应当加强课堂的教学,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寻求英语教学的新手段、新方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塑造用英文沟通的氛围,从而提高艺术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其次,重视课后的英文实践活动。教师应当积极主动,组织学生课后开展各项英文实践活动。努力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三)素质方面,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
英语的素质教育,应当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学生能够树立起对英语学习的信心的各方面综合发展的教育。艺术类职业院校,若想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在教学设施上就必须努力跟上教学发展。对英文教育来说,多媒体及语音室是必备的基础设施。当前,大多数艺术类职业院校都没有专门的语音室,学院应当多努力争取财政拨款、优秀校友捐赠等各种投资,为英语教育创造良好的设施条件,使英语教学多样、全面发展。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是一条道阻且长的道路,这不仅仅关乎教师的英语教育方式的改善和发展,更在于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文化与专业双向发展的优质艺术生,也能为学院发展争取到更高质量的生源。
大凡艺术都是创作者情感的体现,可以称为“情感艺术”。
中国画也不例外。
中国画讲究意象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这种不似之似正是画家不满足于对客观物象的描摹,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因素融入作品的结果。
中国画的情感是画家个性气质、学识修养、道德观念、审美意识等在作品中的综合体现,它集中反映在画家的审美情趣上,体现在对客观事物的心灵感悟中。
画家的这种情感体验必须借助具体的笔墨形象才能变成可知可感的外在物化形态――作品。
这作品能否称得上艺术,还必须接受观者的检验。
欣赏者带着自己的情感意念去观赏作品并与画作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因素产生共鸣,这件作品的审美价值才得以实现,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情感艺术”。
中国画的情感表达有其特定的方式,即必须在承传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大背景下进行。
这种文化大背景便是中国人对于中国画特有的笔墨线条及其意象造型的传统方式的认可。
任何创新和改革都必须在继承的前提下进行,那种盲目借鉴,盲目抄袭某些外国偏激手段而制造的“洋泾浜”,纵然你的创作激情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而观者却茫然不知所画者何,根本不可能有情感的共鸣,也就根本不能称之为中国画。
中国画是情感艺术,但画中的情感不同于生活中的情感,它是深藏于画家内心深处的人生体验,不同于日常的喜怒哀乐。
所谓“喜气写兰,怒气写竹”,仍然不是生活中有了高兴的事就去画兰花,有了生气的事就去撇竹叶,它只是一种比拟,不可牵强附会。
画家要创作一幅作品,总是以一定的情感冲动为动机。
这种情感我认为当有感性情感和理性情感之分。
感性者,兴之所至,随意挥洒,不知所画者何,只弄得满纸“烟云”。
是艺术吗?不是!怎么后来就成了艺术呢?因为画家除了感性情感之外还有理性情感。
等这种感性冲动渲泄得差不多了,理性情感便出来收拾残局,这里稍加修饰,那里略加润色,这里画只飞鸟,那里添只小船,便成了可解读的物象。
理性者,即情感的有控制状态,那种“面纸三日”、“佳句三年得”的状况便是。
一般的主题创作、命题作画或现场表演都属此列。
就大多数画家而言,前者是偶然为之,多数时候是在理性情感的控制下作画的。
要创作一幅国画作品,首先必须确定主题、选择内容、然后因内容选择形式,之后又是构图章法经营位置,做到胸有成竹。
然后才是濡墨挥毫,整个作画过程当在理性情感支配下进行。
但也不能否认,在创作过程中仍然需要而且必须时有感性情感的火花闪现,只有如此,才能使作品机趣迭出而又不失法度,这样的作品方为上乘。
总之,两种情感在创作过程中交互作用,没有纯感性的创作思维过程,也没有纯理性的创作思维模式,两种情感因素总是同时并存,共同支配画家手中的笔,“大胆落笔,细心收拾”,达到狂而不野、涩而不滞、枯而不燥、润而不湿的笔墨效果。
整个作画过程总是在有控制而不拘束、想落天外而又在法度之中的状态下进行。
也总是处在一种既“胸有成竹”又“胸无成竹”,“迁想妙得,临见妙裁”的境界中。
这也是中国画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创作的显著特征。
情感因素贯穿于创作过程之始终,有时作品完成,但其情感仍澎湃不已,遂又题句题诗以期渲泄。
那么,画家又是怎样将这种主观的情感体验物化为笔下的客观物象的呢?我认为大体有三种转移方式:主题情感、笔墨情感、意境情感。
一、主题情感。
一般而言,一幅作品的创作必须先确立主题,而这个主题又必须对作者有吸引力,能唤起画家的情感共鸣,才能使画家产生创作的欲望和冲动,这是作品产生的前提。
二、笔墨情感。
画家对创作主题产生了情感冲动,接下来便是借助笔墨形象抒发这种情感。
画家作画的过程,即是将主观情感注入笔墨的过程,所以在用笔运墨之时肯定时有情感的爆发与渲泄,故能生神来之笔,令画家激动不已,更提高其创作的激情。
画家的笔墨技巧越高妙,其情感表现越丰富。
反过来,画家对自己物化到宣纸上的笔墨技巧越满意,其创作的情绪越高涨。
画家就是在这种情感与笔墨的相互作用下完成了创作。
三、意境情感。
什么是意境呢?中国画的意境,就是画家借助笔墨技巧和客观物象所表达的精神世界。
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意境的产生,也就是画家情感的转移和物化,即作品最终的情景交融的整体形象特征。
这种意境在构思阶段即已大体设定,又在创作过程中有所调整和发挥,待作品完成才得以最后升华。
可以说,情感是意境的内存,意境是情感的外化。
没有意境的作品不是艺术品!
中国画既然是情感艺术,就必须以情感人,观者面对一幅国画作品,首先感知的不是它的内容,不是它的笔墨,而是画面所体现的意境,亦即整体的情感体验。
所谓“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势”,就是意境,就是饱含作者激情的整体形象,这是最打动人的。
观者总是先被其总体的气势或曰意境所吸引、感染,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然后才有进一步欣赏其笔墨韵味的兴致,才有解读其内容主题的可能。
可以说,艺术欣赏的过程就是体验艺术情感的过程。
虽然这种情感体验只是大体的、朦胧的,与作者的情感有一定距离的。
也正是这种不明确的、有距离的艺术情感,才使得具有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思想境界、不同艺术素养、不同性格特征的人都能去欣赏,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各有其不同的感受和共鸣。
“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欣赏者完全可以凭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作品中的艺术情感,各有所见,各有所得,这便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由于人口扩张带来的诸如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生存进步的必然趋势。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这一背景环境下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贯彻已成为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同时,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执行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决定其在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可持续发展;教学模式。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缺失。
1.社会环境因素。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景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生态环境改造等多方面与设计相关的内容,旨在对理想生活环境进行设计创造,与人类社会的紧密联系决定其需要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及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深,设计人才在人才市场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直接推动了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迅猛发展,各高校的相关专业也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高校的各专业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扩招速度增加最迅速的专业之一[1]。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首先需要解决教学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偏低等问题,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观的探究,甚至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的理解不清晰,因此对受教者的培养就更无从谈起。
2.受教者个人因素。
受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受教者多数为文科学生,掌握的相关工程技术类知识能力偏于薄弱,加之各高校的设计专业扩招、考生为追逐市场盲目报考等诸多因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无论是在专业技能领域还是艺术修养等方面都普遍素质偏低,且大都没有在艺术设计方面的兴趣爱好,对本专业的学习探索和研究不够深入透彻。这就导致受教者对可持续设计思想理念的理解和应用不够透彻,将生态设计作为当下设计领域中的流行时尚因素,即使有所应用也只是简单的案例模仿照搬,可持续化的设计教学理念并未真正成为设计教学中的组成部分[2]。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在理念上的缺失与现实社会发展需求间出现的不平衡状况必然对我国可持续化的社会发展道路造成阻碍,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也许在短时间内并不凸显,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却不容忽视。此外,从受教者个体发展角度来看,社会因素导致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缺失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才的社会竞争实力,使其受到更多来自国际设计领域的竞争压力。当下不乏有外国设计师凭借环保技术优势、可持续发展理念获得国内重大项目的设计机会,侧面表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设计能力将导致人才竞争劣势。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融入和发展刻不容缓。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观的培养。
1.培养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设计理念。
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前,对所在环境的设计与改造大都来自美学、哲学思想理念或从文化及形式等方面出发,对建筑设计领域内的相关科学及技术内容涉及较少。进入工业社会后,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更多地融入了现代化科学理念与技术材料,随之而来的是环境艺术同技术的互动融合。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及民众对生活环境在质量要求上的不断提升,使其在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有了更丰富、更深层次的内涵与功能,同时人们也不得不开始重视逐渐恶化的环境问题。这一历史背景推动了环境艺术设计在领域上的扩展和内容上的丰富深化,环境艺术设计也由此开始更加关注如何在利用技术改造影响环境的同时,实现生态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劳伦斯哈普林(环境设计大师)认为环境艺术设计所要探寻的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根源所在,以及如何将这一和谐共存的关系变为现实,认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与居住者的沟通构建出与自然保持和谐互动的生态体系。现实状况证明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中的基础性地位,进而表明其理应成为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受教者的核心理念之一。培养受教者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帮助受教者接受、牢记这一观念并引导受教者将这一观念贯穿设计始终的过程。必须使受教者清晰明确诸多可持续的生态化设计理念,如室内设计内容不仅包含有“品位”“风格”等元素,更要注重“健康”;景观设计不仅是简单的平面图案美化描绘或景观元素堆积,而需要对“历史”“社会”“人文”“生态”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必须使受教者在最大程度上明确人工设计、人工建设对其所在生态环境系统可能产生的各方面影响,使受教者认识到只有建立在最低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基础上的环境效益与功能最大化才是最成功的设计。必须使受教者深入理解re-ducing(减量化)、reusing(再使用)以及recycling(再循环)的3r原则及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培养受教者对废弃资源的再利用意识以及相关的实践能力[3]。
2.以设计教学为中心实现课程整合。
众所周知,高校环境设计学科包含有艺术、工程以及技术科学等多方面来自不同领域的内容元素,是一门具有较强交叉特性的学科。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大都存在着轻视技术与科学教育内容的问题。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高校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也实现了新的改革和进步,但也不能否认其依旧未能对诸如生态学、植物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和包括构造、材料学在内的工程科学教育内容予以应有的重视。部分高校设置的相关课程大都局限在理论教育层面,即使有实践参观课程,其目的也是使受教者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对如何将各种工程知识和技术融入到设计中的问题涉及偏少,客观现实表明,设计教学中相关技术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受教者在设计过程中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融入进行探索与创新。因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围绕可持续环境艺术设计思想的中心整合已有的工程技术相关课程。发展全面化的生态素质教育,使受教者能够对相关生态理论知识、生态伦理学知识以及最新环保思想理念有全面具体的掌握,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其生态意识;以各类型、各层次的课程设计题目为中心,同工程技术类学科(建筑构造、装饰材料与构造等)的相关知识内容互动结合,面向受教者全面、系统地传授生态化设计的相关内容,对科学、经典的相关生态建筑艺术设计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与讲解,引导受教者理解、吸收其中蕴含着的设计理念,并促使其成功运用到自我设计实践中。在设计实践过程中,通过使受教者绘制设计的可持续思想应用节点详图,帮助其掌握设计方案同工程技术有机融合的设计能力。
3.突出开放与整体性的教学模式构建。
传统的设计类课程大都采用师徒传授的教学模式,教师将相关的个人设计经验技巧、方法理论等通过一对一的授课模式传授给受教者,同时其他相关技术课程授课教师在设计课程中的直接参与程度明显偏低[4]。上述教学方式过于封闭化,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受教者的设计重点往往倾向于图画、造型及空间形式,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技术元素与设计成果的整体性重视程度不足,此外也不利于受教者在新技术、材料及构造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由于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无法离开技术等因素的支持,由此可见改革并构建以设计课程教师为中心,其他相关技术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协助的开放式、整体性教学模式是必然选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出与可持续发展相关且具有一定综合性的设计命题(如历史建筑的更新保护、旧建筑再利用、节能建筑等),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从基础调查、环境分析、功能及空间规划设置到形态设计、技术选取等各项复杂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受教者利用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意识;在设计目标及相关任务安排时对受教者提出节能环保体现要求,并根据受教者知识能力情况及设计主题等因素规定不同设计深度(如按照方案特性要求突出对材料、结构、采光等一种或多种元素的侧重);其他相关工程科目授课教师在学生设计过程中适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同设计课教师共同对学生设计成果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具体设计情况及进度安排一些专题讲座,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集中解决困难问题。
三、结论。
着眼于当下社会发展形势,培养具有优秀设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当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为达成这一全新课题,专家学者以及一线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旧有教学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创新探索,最终构建起能够满足本校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需求、适合本校设计专业发展的科学教育模式和健全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丽.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环境审设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11).
[2]涂强.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中生态设计理念的培养[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2,(6).
[3]施雯.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j].艺术科技,,(2).
[4]杨韶辉.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创新论[j].美术教育研究,,(4).
[1]赵雅妮,刘海.青年文化的变奏:从“青年的反叛”到“青春审美”的文化消费[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xx(01)。
[2]卫华.波希米亚运动与历史先锋派的艺术行为理路[j].求索.20xx(05)。
[3]刘海.艺术自律与先锋派--以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为契机[j].文艺争鸣.20xx(17)。
[4]刘海.城市广场:城市制约中的空间政治[j].人文地理.20xx(03)。
[5]徐岱.艺术的自律与他律[j].东疆学刊.20xx(03)。
[6]陈剑澜.从感性学到审美乌托邦--现代美学早期的一段问题史[j].江苏社会科学.20xx(06)[7]刘海.倒塌的围墙与崛起的读者[j].长江学术.20xx(04)。
[8]杜吉刚.文学艺术自律--西方前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批评的一个诗学主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哲学成果8(01)。
[9]阿格妮丝·赫勒,傅其林.艺术自律或者艺术品的尊严[j].东方丛刊.20xx(04)。
[10]杜吉刚.唯美主义批评在英国的兴起与消歇[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3)。
[11]乔国强.文学史:一种没有走出虚构的叙事文本[j].江西社会科学.20xx(08)。
[12]胡亚敏.审美·资本·日常生活--评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j].文艺研究.20xx(11)。
[13]刘思聪.回到生活的艺术--简述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j].文艺评论.20xx(05)[14]刘嵘.20世纪结构主义思潮对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影响[j].艺术百家.20xx(05)。
[15]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j].当代作家评论.20xx(05)。
[16]周朔.审美形式、艺术自律、革命--马尔库塞艺术理论的三个关键词[j].东岳论丛.20xx(04)[17]王泽庆.艺术自律的辩证法[j].文艺理论研究.20xx(04)。
[18]刘海.审美内视与空间弥合--从文艺心理学角度解剖意境的本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xx(04)。
[19]李彤.艺术的自律和研究的自蔽--关于书法史研究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xx(02)。
[20]刘海.流行文化:作为“情感场”中后现代“情感消费”场域论[j].兰州学刊.20xx(03)[21]刘海.日常生活审美化抑或审美符号化--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质疑[j].电影评介.20xx(01)。
[22]冯黎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一场现代性焦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4)。
计算机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现代艺术设计同新媒体技术的结合,这一结合对传统艺术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媒体时代下,探索如何将新媒体技术完美运用到艺术设计中,推动新媒体艺术设计不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内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现代艺术领域出现了将新媒体技术和艺术设计相融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它的出现标志着数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艺术设计的全新转变。简单来说,所谓新媒体艺术设计就是指借助于数学科技的发展、将新媒体技术和艺术设计进行融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形态,它是现代艺术领域的新生事物,具有一定的特点。
二、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特点分析。
(一)技术性。
新媒体艺术设计区别于传统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它的存在需要依靠新媒体技术的支持。当前,科学技术在推进艺术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艺术设计在优越的科技条件下已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但设计效率大大提升,传播速度也有了很大进步。新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艺术设计应该更加重视其技术性,突出强调新媒体科技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二)虚拟性。
新媒体艺术设计十分强调数字化技术的重要作用,它主张运用神奇的数字化技术软件来完成线条、色彩、图形设计等多项任务,其艺术画面大多都比较夸张,个性感十足。新媒体艺术设计对设计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在二维和三维虚拟技术的帮助下,设计师应该使自己的作品,最大可能地表现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同时体现突出的超现实感和虚拟性,这在传统的艺术设计中是很难做到的。
(三)互动性。
由于受到设计材料、传播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艺术设计作品在设计之初,难以实现创作者同欣赏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即时沟通和交流。新媒体艺术设计在这一问题上有了很大改进,实现了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即时双向互动,有利于欣赏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创作者的设计理念,也有助于设计者根据欣赏者的反馈进行及时的改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互动性在设计者和欣赏者之间构建了全新的艺术交往模式,使得即时沟通交流成为可能,对加快实现文化融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民主性。
新媒体艺术设计区别于传统艺术设计的又一重要特点就是它形成了全新的媒介传播模式。新媒体艺术设计具有较为明显的传播学特征,它在对传统艺术设计“一对多”公众传播和“一对一”个特传播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形成了更具优越性的“多对多”模式,从而使新媒体艺术设计具备了较为明显的民主性。
三、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对艺术设计的表现内容进行了丰富和拓展。
新媒体技术运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创作出了超越现实的作品,改变了传统艺术设计耗时、耗力、不可逆转的现象,丰富和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表现内容。众所周知,新媒体数字技术具备完备的撤销功能,这意味着设计者不但能够实现创作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即时调整和修改,还使得设计者能够更容易地创作出具有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二)思维外延得到了全面拓展。
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新媒体艺术设计拥有极具个性的设计理念,促进了艺术设计领域的全面变革。当前,随着新媒体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思维外延也得到了全面拓展,科技元素和科技色彩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艺术设计思路更加开阔,艺术作品更加人性化,原本无法触及的设计领域也逐渐被新媒体艺术设计师发现并开启。
(三)传统艺术设计的方式和手段得到了提升。
传统艺术设计大多依赖手工完成,不但耗时耗力,而且修改十分困难。新媒体艺术设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改进,利用新媒体工具取代传统手工创作流程,不但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使得设计更加规范、精美,还能够运用相关技术保障作品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四、结语。
新媒体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合很大地促进了艺术设计的发展,它促使新媒体艺术设计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领域。正确认识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及其特征,深入探讨新媒体技术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对进一步发展新型的艺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艺术教育依据自身的特征也开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且在原有的教学管理上也做了一些相应的改进,尤其是针对教学计划的管理、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教学过程时的管理以及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等。
关键词:艺术教学;创新教育;教学管理。
众所周知,我国的艺术类教学有其自身独特的教学方式,与理工类和文科类的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完全不同。但是,艺术院校也有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例如如何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如何完善自身的教学管理,一直是当下艺术院校势在必行要解决的事情。本文正是对艺术类教学管理的现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关注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艺术家或艺术设计师,还是科学家或是工程师,若想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都必须具有形象的思维能力以及逻辑的思维能力。因此,艺术教学也必须更加关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首先要培养其审美感受的能力,使学生对事物的特点更加敏感、更加深刻;其次要培养其形象的表现能力,使学生对事物的形象特点更加熟记于心,并能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
(二)更关注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造能力的好坏,与老师自身的审美方式以及教学的思维方式有直接联系。教师在受教时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的想象力,使其在已有的知识理念上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对其进行分析,创造出更加新颖的事物。与此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意象进行审美,能够准确的发现美、审视美并且掌握美的本质,使学生能够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快速的找到与众不同的美1。
(三)更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无论是哪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概念、定律以及运算方式等必须引导学生有其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作品看似都完全不同,但正是因为这样才有其自己的个性。因此,教师在学生创作时要鼓舞学生标新立异,既要和其他学生有正常的`思维方式,又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使其在无限的思维空间里创作出更新奇的作品。
(四)更关注创作实践过程。
为保证艺术教育的顺利进行,必须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因此,在当下的艺术教学中经常对所学完的理论及时地进行技能的训练,尤其是学生自身的基本功,对事物的描绘与设计必须得心应手。因为没有良好的基本功,就没有高超的艺术技艺,也就无法进行创作。由此可知,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的创作能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艺术家。
二、用创新教育理念来改善教学管理制度。
(一)增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管理。
据调查了解到,一所大学若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必须具备一套完善的教学计划目标,并且有自己特殊的教学理念2。例如哈佛大学,在1636年建立,距今已有300多年了,并且一直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自己独特的培养计划。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生们的推理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由此可见,增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管理度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多大。
(二)快速发展教学的着力点。
在以往的教学管理中,教师只关注知识的管理却遗忘了发展的管理。学生在评价教师时,只注重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好坏;而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只注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创新的教育管理中,教师与学生在互相评价时都必须关注今后的发展。学生在评价教师时,不但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能力,尤其是学生的能力、训练的方法以及思维方式等,必须用发展管理的方式来改进教学的评价体系。
(三)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教学在管理时,既要规范、有序、严格,又要充满活力。教学管理的本质是充分挖掘人潜力以及价值,其建立的规章制度与评价体系都必须符合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在艺术教学管理时,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情感,并产生独特的构思,这都需要教师自身有良好的心态,如果教师在受教时压力过大,过度的烦躁,就会减弱自身的敏感能力以及评判能力。由此可见,发挥出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是多么的重要3。
三、艺术类教学管理的建议。
(一)改进艺术类教学管理的评价体系。
依据艺术类教教学的特征,改善其教学管理的评价体系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学生评教,学生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必须注重教师的在授课时的教学态度、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对教师的责任心、授课时的思路、受课时的方式以及学生们的运用能力都必须进行全面考虑。二是学生作品展览后的评价,评价必须包括内容的实用性、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掌握的技能程度。三是教学监督组的听课评价,监督小组要不定时的听课,并及时地做出评价,定期召开座谈会,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最后进行综合性评价。四是教学示范评价,不定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抽查并给予建议,定期抽查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的思想,对于示范的作品都要给予鼓励。
(二)提倡发展管理。
将传统的知识管理转变成发展管理,艺术教学管理要依据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学生在评价教师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使教学的理论与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能力发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在创造作品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个性;二是教师在授课前要不断地对教学的内容与方式进行揣摩,完善教学内容及方式;三是在评教时要进行综合性考虑,使其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知识变成能力4。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增强教学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善鼓励机制,二是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只有严格的管理监督,积极地引导并鼓舞,才能养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对于学生的优秀作品,不但要给予物质的鼓励,还要给予精神上的激励,学校既可以对优秀的作品颁发专属证书,也可以在学校的公用场所陈列出学生的优秀作品,并准确标注相关的作者及其导师,使学生与教师都感到自豪。经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艺术类的教学管理既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因此,若想真正从本质上改变艺术教学的管理,人们必须要不断的进行探索,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以此提升艺术人才的素质,并壮大艺术人才的队伍。
注释:
4.浦娴娟.艺术类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研究[j].学周刊,2014,29(09):231+183.
3、佛教美术对我的影响。
4、工业化题材在中西方美术中的体现。
5、金焕基绘画的韩式情愫对韩国现代美术影响。
6、基于ipad上的少儿美术app界面设计研究。
7、普通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中油画鉴赏教学研究。
8、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9、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述评。
10、林风眠与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11、西藏传统绘画形式在当代美术创作中应用与实践。
12、论表现拿破仑的美术作品的典范意义及其现实影响。
13、高职特教听障生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14、论30年代漫画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地位与价值。
15、中职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16、湘潭市a少儿美术教育机构的现状调查与案例研究。
17、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影响。
18、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19、“驯鹿文化”下的鄂温克族工艺美术研究。
20、凤翔民间美术在新时期背景下的发展途径研究。
21、梅尔尼科夫与中国油画教育及创作。
22、油画的笔触和肌理研究。
23、承传东西造境油画。
2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风肖像油画语言研究。
25、都市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油画。
26、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研究。
27、中国意象风景油画研究。
28、“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教学。
29、油画笔触研究。
30、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写实油画语言研究。
32、主流文化对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影响研究。
33、新疆油画研究。
34、从审美角度看油画材质表现之韵。
35、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卡通化”表现形式的探析。
36、论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创作的表现意识。
37、当代中国女性油画家作品个性情感的解读。
38、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借鉴的演变。
39、写实油画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40、论中国写实油画的表现性。
41、陈抱一绘画与美术教育研究。
42、古代多元、开放式的美术个案探索。
43、“苏州美术画赛会”的源流。
44、试析陈师曾的美术教育思想。
45、中国传统美术元素在克里姆特绘画中的表现。
46、关中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生态研究。
47、临夏民间工艺美术现状与保护研究。
48、浅析美术学科内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49、抗战宣传画对民间美术的借鉴。
50、佛山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运用研究。
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普通大学生不同,为此,高校方面在对其思想管理及教育期间,还存在急需解决的更多问题。也就是说,该如何提高艺术类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是当代高校艺术类学生辅导员需要深刻考虑,并寻找解决措施的首要任务。
一、现状问题。
(一)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
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的问题是当前较为普遍的问题,具体有以下表现:内容实践性和针对性相对较弱,更注重口头说教的理论阶段,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问题并未给予真正的关心,更别说有机结合文化课来施教,也就难以将艺术原本具有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相对滞后,难以真正深入其内心深处,易造成思政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最终导致被教育者与教育中两者间产生严重分离的情况。
(二)教育方法缺乏合理性。
目前,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政教育方面存在工作方法陈旧,仍然重视说教式理论灌输方面,而忽略重视被教育者的现象,其严重影响了受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与兴趣,甚至还会因此产生反感厌烦的情绪。之所以造成该问题,主要在于此类学生思政教育方法的合理性缺失。从艺术类学生角度来说,他们与培养学生的思想行动相比较为特殊,可以说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更为激进感性,无法在家长式教育方法下得到心理需求的满足,也更别说将思政教育工作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
(三)教育措施有待加强。
尽管当前许多高校都积极对艺术类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采取了相应措施,但却并未因此而取得积极高效的教育效果。可以说,这也是因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主动性、实效性和积极性缺失所致,由于教育理念完全滞后时代发展,不能满足新时期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所需,也就无法使其影响更持久深刻。总体来说,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政教育缺少实效性的表现有这几方面:越来越突显的心理问题,欠缺较强的思想信念,价值观相对错乱,以及不能以正确理论指导实践。此外,还有教育主体不明确的因素。
二、解决措施。
(一)增强辅导员综合素质。
从教育角度来看高校教育,可谓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一线教师综合素质如何,将直接决定学生的受教育程度高低。故而,高校有必要采取下述措施,尽可能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首先,鼓励辅导员提高自身知识底蕴和学历层次。由于艺术类学生独立,相当有思想但不盲目,所以更喜欢接触外界,与人沟通交流,抵触强制性的压制。基于此,高校辅导员要做到与时俱进,进一步充实自己,使学生在交谈过程中,对其渊博学识产生钦佩感,进而更愿意接触教师,与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灵对话,保证思想交流的有效性。其次,定期开展培训,提高辅导员团队的专业程度。在整个高校管理体系中辅导员作为最普通的基层员工,其工作却是其他方面无法取代的,为此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实现高校艺术生思政教育效能的强化。最后,辅导员要加强自我塑造的完善,散发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鉴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在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影响所形成,无法强制性要求学生进行改变,这就需要发挥辅导员的高尚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达到育人效果。
(二)健全心理咨询系统。
当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艺术类学生表现非常突出,同时这类学生也相对敏感,与其他类学生相比,受到更加残酷激励的竞争与昂贵学费的影响,往往艺术类学生易对外界事物产生强烈的反应,进而造成思想方面的严重偏差。故而,加强艺术生心理辅导,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之具备良好心态,是当前高校的首要任务。建议高校要注重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一步健全院校心理咨询系统,开办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加大校内宣传力度,采取心理与行为训练、或个别咨询以及团体辅导等多样化形式,经常及时地提供给有需要学生针对性的有效心理健康指导服务,力求在萌芽期处理掉心理问题,实现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三)其他相对辅导措施。
随着现代媒体的'飞速发展,其正在以快速传播、大容量、较广影响范围的优势渗透现代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技术对其行为及思维的方式方法产生着极大影响。所以要注重应用现代传媒技术,尽可能创新高校艺术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而鉴于创新艺术生思政教育工作属于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它涉及创新思政教育过程中诸多环节与因素,因此,在进行创新时要针对思政教育环境、主、客体和载体的差异,采取与之相应的方法,尽可能综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才能为思政教育注入更多活力与生机。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要加强高校艺术生思政教育工作,辅导员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开展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并在实践教育过程中不断总结探索全新的教育途径,进一步扩展工作思路,与此同时,高校方面也要加强辅导员培训等工作,增强其综合素质,才能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类人才,实现艺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艺术类专业包括绘画、表演、音乐和设计等专业。本文将介绍艺术类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在七大艺术里面,电影艺术是唯一一门有确切生日的艺术。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自1895年12月28日诞生后,在短短百余年时间里,电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迅速地将其它艺术挤到了边缘位置,并逐步占据当今文化的主流位置。中国电影的历史也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经过几代电影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电影人才辈出、佳片不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界限日益消弭的今天,电影以其巨大的优势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同时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研究对象。电影已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当今社会最为活跃的文化因素之一。
香港作为一个大众文化占主流地位的城市,其电影风格不同于大陆,以商业性和娱乐性为主流,这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了好莱坞的电影风格。这样的社会文化语境成为香港后现代主义电影产生的温床。从饰演83版《射雕英雄传》中一个被梅超风抓死的金兵乙,周星驰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却并没有引起绝大多数人的注意。不过,天赋加努力,经过短短二十年时间,周星驰就凭借自己一部部影片征服了观众,并且开创了一个时代:无厘头喜剧,即后现代主义喜剧时代。香港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并不是始于周星驰,不过却绝对是在周星驰的电影中发扬光大的。在《霹雳先锋》中,这种风格还不明显,自《赌圣》后,它便日渐成熟并大放光彩,不过,在周星驰晚期的几部影片中,这种风格又有所淡化。在这种风格的影响下,很多人纷纷效仿,出现了很多类似风格的影片,并且这种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选题目的:
周星驰电影盛行二十年,出现了很多经典之作。本人很早接触他的电影,并且对其影片喜爱之至,很多影片都是反复观看。我曾就其影片写过几篇影评,不过难免落入俗套。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周星驰电影的论文,苦于没有新颖的角度。接触后现代主义理论之后,我豁然开朗。周星驰电影与后现代主义的每一个特征都是那样的吻合,简直就像为后现代主义而生的一样。故而我将周星驰电影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结合起来论述,为周星驰电影正名。
3.选题意义:
周星驰电影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而周星驰电影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无论是对于文化学家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化,还是对于普通观众正确看待当今影坛出现的无厘头搞笑之风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的研究能够揭示周星驰电影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弥补目前周星驰研究中的某些不足,同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点理论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研究综述:
周星驰电影流行已非止一日,喜欢看周星驰电影的人很多,热衷于研究周星驰电影的人也不少。去图书馆一找或者去网上一搜,研究周星驰电影的论着及论文浩如烟海,不胜枚举。总结一下,这些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
首先,对周星驰本人及其电影的情节和思想意义的研究,包括大量影评和部分论着,这是论文及论着最多的一个研究方向。这些研究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过于感性化。不论是叙述周星驰本人的生平,还是抒发作者对于周星驰电影的感受,这些都是从感性层面所做的论述,未能进行理论概括,也就未能达到理性层面。充其量这些作品只能算是一般的影评,并不具有理论意义。比如自称是周星星的粉丝的人所写的《就爱周星驰》就直接表达了其对于周星驰的喜爱之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研究理论,估计不会研究出什么成果,充其量只是抒发自己一时的感怀而已。
其次,对周星驰电影的艺术手法的研究。这个方向的论文及论着的数量也不少。与第一个研究方向相比较,这个方向的研究相对来说更深了一层,不仅涉及到了周星驰电影给人的直观感受,而且透过表象稍进一层,进一步涉足到了其电影中蕴含的艺术手法,比如其影片中主人公的身份定位,其无厘头的搞笑手法等等。在这一研究方向,最重要的、研究最多的一个话题是对其无厘头搞笑的探讨。“无厘头”这个词是随着周星驰电影的出现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的。对这个词的出处及含义进行探讨的论文不胜枚举。不过,探讨来,探讨去,很多人总是离不开这一话题,因此这一话题已变得非常烂俗。单独探讨这一话题似乎再也发掘不出什么新的东西。
最后,对周星驰电影进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研究。由于后现代主义是在西方产生的一个概念,并且产生的时间比较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就更晚了,因此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理论,或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理论,这从为数不多的从后现代主义文化角度研究周星驰电影的论文及论着中可以看出来。有一少部分人能够自觉地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角度研究周星驰电影,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不过在这些论文及论着中,大部分人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运用还不够纯熟,或者只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一点出发论述一个问题,或者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论述还不够精确。能够纯熟准确地运用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周星驰电影的论文及论着凤毛麟角。
2.本人对综述的评价:
综上所述,虽然研究周星驰电影的人很多,着作也很多,但真正研究到点子上去的人并不多,而能对其进行准确的理论定位的人就更少了。能自觉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对周星驰电影进行全面准确的理论概括及定位,这几乎就是一个空白。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研究周星驰电影的公认的权威,也没有一部研究周星驰电影的经典的着作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是一个不小的理论空白,而本人虽然水平不高,却愿意去尝试着钻这个空子。
三、论文主要研究和基本框架。
本文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比如消费社会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等研究周星驰电影。周星驰总共出演了50部影片,水平参差不齐。本文以其部分水平较高的影片为主,辅之以其它影片进行论述。同时,本文对周星驰电影还要做一些总体上的外围研究,比如票房等。最后,本文还要对其它具有周星驰风格的影片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
周星驰作为喜剧天王,在其演艺生涯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过这种成就的取得也不是瞬息可就的。除过天赋的因素外,他的成功与其努力也是密不可分的。同很多影星的成长之路一样,周星驰也是从跑龙套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能够作为正式角色出演影片的。《喜剧之王》这部影片似乎可以作为他这种成长之路的一个最好的注释。当然,能够出演影片和成为喜剧天王又是两码事。周星驰真正崭露头角是从《霹雳先锋》这部影片开始的。不过,严格地说,这部影片并不是一部喜剧影片,在片中,周星驰也不是主角,担任主角的是李修贤。周星驰真正作为主角并形成其风格是从《赌圣》这部影片开始的。从此之后,周氏电影席卷中国,几乎每部影片都能获得极高的票房,观众对其影片也是趋之若鹜。在此影响下,很多影人开始纷纷效仿周氏风格拍摄无厘头喜剧影片,比如《一石二鸟》、《河东狮吼》、《十全九美》、《天下无双》、《天下第二》、《大内密探零零狗》、《功夫熊猫》等等。这种风潮也波及到了电视剧,《武林外传》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当然,这些影视剧有些是对周星驰电影的拙劣模仿,不过也有一些在模仿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成为了新的经典,比如《武林外传》。
本论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是后现代主义文化与周星驰电影,先结合周星驰电影阐述了后现代主义的定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然后论述了周星驰电影所体现的后现代性。
第二章涉及到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解构主义,论述了周星驰电影中的解构特性。
第三章进一步扩展了本文的论述范围,初步探索了由周星驰电影而引发的周星驰现象。
四、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本论文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哪些内容以及如何结构这些内容来进行论述。另外,所需的一些相关理论书籍难以获得,所需的阅读整理工作量相当繁杂也是本论文所要突破的难题。
因此,在进行本论文研究的过程中,在研究已有的资料的同时,以周星驰电影及其相关影视剧为基点,同时结合相关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将二者结合起来并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
五、主要参考文献(此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