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市建设调研报告标题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6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摘要篇一
(一)城市规划工作有序开展。据调研,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报告已完成,待政府审查,人大审定,公示后报政府批准。目前已邀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就规划大纲、功能分区、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发展方向、重要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进行规划。按照一主(沿口旧县)、一副(街子)三组团(飞龙白坪组团、万善组团、烈面组团)的三头并进城镇化发展体系,通过不断完善区域中心城镇的基础设施,规范产业聚集区,引导产业项目聚集组团发展等措施,有效增强了各区域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城镇面积达29.45平方公里、人口达28.57万,城镇化率提高1.4个百分点。
(二)中心城市框架不断拓展。美丽家园、城市会客厅、城市综合体、沿口古镇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特别是美丽家园工程,将为武胜中心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市会客厅将展示“江湾湖畔休闲城”的城市形象;县城“东扩、北拓、西进、南移”的各个项目正有力推进。与此同时,武胜县以营造城市特色、优化人居环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魅力为目标,倾力打造的“嘉陵翡翠,阳刚武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三)民生工程建设深得民心。强化供水管理,确保市民喝洁净水、放心水,及时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全面推进一户一表改造。城市综合供水能力、可靠性及管网水质进一步提高。县城区自来水覆盖率达100%,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实现安全供水508.2万吨;加强供气管理,确保市民用上“安全气”,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充装气行为,规范燃气市场秩序。积极推进燃气管网建设,县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2.5%。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一)旧城改造相对滞后。根据估测,全县旧城区占全县城区面积约12%,居住人口约1万人,历经多年的发展,现在呈现出房屋破旧、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滞后、城市管理困难等问题,居住群众也迫切希望对旧城实施改造。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旧城房屋密集,空间狭窄,若按照国家规范审批方案,旧房拆除后房屋无法修建。二是邻里关系复杂,因旧城房屋密度大、空间狭窄,规划执行过程中触及周边利害关系人较多,协调难度大。三是我县现有旧城更新多为楼房业主进行,未形成有效的片区改造,增加改造难度。四是武胜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未通过法定程序审批,执行起来有法律层面的瑕疵。近年来旧城改造多数有法律纠纷。五是从旧城改造成本看,由于旧城区土地相对城郊新区价格更高,拆迁补偿难度更大,改不如扩。
(二)城市功能不尽完善。一是城市生活管网与建设不同步。由于在城市建设中,各部门缺乏必要的统筹衔接,“水、电、气”等配套设施与城市管网铺设,常常不能同步,造成城市路面反复开挖的情况。二是中心城区交通路网建设、公共停车场和停车泊位容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车辆迅速增长与路网建设滞后的矛盾日渐凸显,在中心城区,一遇上下班高峰期和公共节假日,经常车满为患,拥堵现象十分严重,整个县城没有一个规范的停车场,城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突出,从而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秩序,影响市容市貌;三是没有规划进城车辆清洗场所,特别是遇到雨天,车辆带泥进城,严重影响城区环境卫生;四是背街小巷路灯照明设施缺失,造成主街亮而背街小巷黑乎乎的,形成治安、安全事故多发地段。五是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休闲的公益性设施建设相对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以及群众对文化、娱乐休闲需求的不断增加,满足中心城区市民的休闲场所日显不足,文体“四馆”建设迟迟不能落实。
(三)城市建筑形式单一。城市建筑风貌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是城市物质形态的外部显现给人的总体印象。目前,武胜城市建筑总体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中轴线不突出、天际轮廓线缺失。二是缺乏城市个性特色。三是建筑结构单一。四是与武胜“嘉陵翡翠、阳刚武胜”城市名片不符。五是设计理念陈旧。六是建筑物层次混杂,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品味和现代气息没有得到彰现。
(四)城市管理尚有缺失。一是城管局不具备基本的主体执法权。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其第三章对“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作了严格规定:第十五条“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第十八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根据这部法律的规定,武胜县城管局作为一个事业单位,并不具备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资格。二是设施权属多元,管理责任不清。道路上的公交站牌、电信杆、电信箱、垃圾箱按职责应由各职能部门、单位负责设置、养护、维修、保洁,但事实上从这些设施建设完成后,就从未进行过保洁,更不用说养护、维修,破烂于路旁,严重影响街道的市容环境卫生和城市形象。背街小巷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单位是社区,但多数无人管理,成为卫生死角,人居环境较差,居民意见大。三是管理部门多,职责交叉,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如流动摊点的整治管理。工商、城管、住建、公安按各自的职责均对其有管理,但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都能说出不管的理由来,最终谁也不愿意管,只有城管孤军作战,游商、摊贩与城管队员打游击,难以达到规范管理的效果;又如户外广告的管理,其主管部门为工商和住建两家,按职责住建主要对户外广告的设置进行管理,对广告的规格、式样、颜色、设置地点及是否影响城市容貌进行审查,对破残、未按审批要求设置及未办理设置许可手续的户外广告进行规范化管理;工商对广告公司申报的广告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审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后续管理,但往往其后续管理职责基本上没履行,对没有进行申报违规的广告视而不见,造成大量的户外广告没有申报和审批,城市户外广告就显得杂乱无章,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四是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事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员普遍水平不高,人员来自各个阶层,特别是我们的一线职工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部队复员,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管理水平相对较弱。专业人才缺乏,如美学、广告规划、给排水专业人才短缺,园林绿化等技术人才很少,客观上限制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五是投入不足,经费得不到保障。设施设备投入不足。目前,环卫作业方面,县城仅有洒水车2辆,无现代化清扫作业车,只有1辆是符合规定的垃圾清运车辆,且油耗相对较高,其余垃圾清运车辆均为电动三轮车,不能达到密闭运输的要求,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客观要求。从事环卫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工资只有650元,与其劳动强度和工作量极不相符,而从事此项工人作的大部分是年老的女同志(其中70岁以上的占40%),安全隐患突出。
(五)居民素质有待提高。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务工人员涌入县城,由于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短时间难以改变,还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存在一个教育和引导他们适应城市生活习惯的过程。由于部分市民的综合素质差,随地吐痰、乱占道、闯红灯、破坏公共设施、私搭滥建、装修扰民、邻里矛盾、养宠物随地大小便等现象还较为普遍。
(一)尽快研究出台旧城改造政策。旧城改造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城市面貌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要把加快旧城改造作为改善民生,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的大事来统筹安排,稳步推进。建议:一是尽快研究确定旧城改造相关政策。二是由符合资质的公司作为业主进行片区旧城更新工作,形成规模,减少规划执行难度。三是对旧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升级,使旧城区城市功能正常发挥。四是对旧城区破旧危房分步进行改造加固,消除住房安全隐患。五是尽快完善武胜县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并按法定程序审批,从根本上解决法律上的问题。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要继续坚持搞好土地清理工作,坚决树立“先造环境后卖地”的土地管理利用策略,在上宗土地拍卖中,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下宗地块的道路的铺设、环境的打造,提升土地市场价值,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发挥土地增值效益,为城市建设开辟融资渠道提供条件。二是构建城市道路骨脊,至少拉通两条横纵贯穿的城市主干道,使城市建设根据主干道走向规划。三是开展城市亮化建设,对背街小巷进行全面亮化,安装路灯,有效降低治安、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四是在中滩桥及嘉陵江大桥适当位置设立两个进城车辆强制冲洗站,解决泥车进城影响市容问题。五是尽快打通人民北路大通道,分流建设路的客货车辆,同时,对新规划的城市会客厅综合体等项目要预先设地下停车场或建立立体停车场。
(三)加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是为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的。作为现代城市还要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活起来。过去,由于我们对城市功能认识有偏差,对环境建设重视不够,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城市建设必须树立“精品”意识,不求最大,但求最好,要从一味追求城市规模转向寻求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上来。一是加大公共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实行公共环境设施(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与房屋建筑工程同步规划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与市民生活设施的同步配套,缓解环卫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建成房屋后再规划建设环卫设施时,选址附近的居民反对。二是要把水电气、公用设施、灯饰工程等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坚决防止道路反复开挖的情况发生。三是城市建设要量力而行,坚持稳中求进,不能遍地开花。特别是旧城拆迁建设,要坚持开发一片,完善一片,环境建设先行,真正把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摆到重要位置。
(四)重视城市特色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的特色就是城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之所在。我县无太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我们有可开发利用的青山绿水,这是武胜城市建设十分珍贵的财富。加强城市的特色建设,首先应加强标志性建筑的设计与建设,建筑样式要力求现代化、多样化,改变清一色“火柴盒”、“豆腐块”的状况;其次应建立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娱乐广场等公用设施,增加人文景观,给城市融入文化内涵;另外,要特别重视伊斯兰民族文化资源和沿口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
(五)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说的是建设重要,管理更重要;建设难,管理更难。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应该坚持城市管理“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树立大城管的理念,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一是理顺关系。建议由县政府组织召开涉及城市管理部门的协调会,对现有的各自管理职能进行整合优化,理顺职能职责,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二是解决城管部门的执法权。县公安局选派35名热爱城管事业、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强的公安干警,担任城管执法小队队长。选派到城管执法的公安干警,编制保留在县公安局,日常工作仍在公安局,只是在进行城管执法时,协助城管局开展相关执法工作。三是加大投入。加大对城市管理的资金投入,特别是环卫资金,购买至少1辆吸扫车,解决目前县城清扫不彻底,只扫垃圾无法扫除灰尘的现状。再添置1辆垃圾转运车,解决目前1辆垃圾转运车24小时运转且不能及时完全转运县城生活垃圾的现状。四是从改善城管执法环境着眼,疏堵结合,将人性化管理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重点地段的城管执法力度,逐步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建议在人口密集的旧城区和市场功能不完善的城区,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不影响群众生活秩序和治安的前提下,进行规范管理的疏导点:如修鞋、擦鞋、修自行车、缝补衣服等群众生活需要的服务项目,划出固定的街段进行规范管理,这样既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扩大了就业,完善了城市功能,同时又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体现了城市管理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六)积极推行管理方式的改革。建议把管理工作推向市场,变独家经营为多家经营,使管理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提高。可以选择一部分道路的清洁打扫实行招标管理,面向市场确定清扫队伍,由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进一步调动社区、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通过考核奖惩等办法将社区工作重心调整到城市管理上来,合理调整社区管理城市的自主权,挖掘潜力,促使市容市貌管理同就业等工作有机结合,调动社区、单位及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七)加强市民文明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同时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软实力”。一要强化教育引导,多方位推进素质提升。把提高市民素质纳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有针对性地制订长远和近期的文明教育计划,从学校、家庭、单位和社区着手,加强对德育工作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二要完善互动机制。健全常态管理机制,及时推出各项文明建设方法举措,建立全民监督机制,规范政府部门执法行为,同时提高市民自身的文明意识。三要搭建公共平台,为城市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硬件设施,实现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人的素质提高和谐共进。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摘要篇二
城市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城市建设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为了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了解和掌握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科学内涵,以及今后甘泉城市发展战略,推动全县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二次解放,促进二次创业,结合开展“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根据县委常委会安排,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确定由副主任李新生、邢子洲同志带队,人大常委会财工委抽调相关人员,于2019年7月3日至7月20日,深入到志丹、绥德、延川兄弟市县进行考察学习,7月15日召开了由城建局、经发局、财政局、土地局、街道办、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甘泉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和今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研。
城市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位三个方面:城市管理则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它包罗万象,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的衣、食、住、行。从根本上讲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善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目的是通过城市带动农村,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xx大、xx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以改善基础设施为抓手,以提高城市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了城市管理,使全县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编制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在1998年《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北关小区详细规划》、《县城中心区控制性详规》、《太皇山小区控制性详规》、《县屯小区控制性详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编制了关家沟、太皇山等20个村庄建设性规划。今年着手对1998年《甘泉县城总体规划》实施修编,目前,前期调研论证11000地形现状图测绘已完成,预计9月底完成修编任务。
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近几年来,县政府累计投资7006万元,开工建成了县城主街道、长青路、康乐路、太皇路、迎宾路、美水路、宴宾路等主要道路和西台巷等23条支巷道改造工程,改造城市道路总长9442.2米,巷道1633米,目前已基本形成,纵横交错的城市路网格局。
三是城市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县城每条道路改造均设地下排水(污)渠,主街道砌筑电信、广电、照明共用地沟,城市公用管道,全部进入共用地沟铺设,建成县城中心广场、美水广场、火车站广场;县城5000方净化水厂建成;城市绿地面积达14.3万平方米,人均绿地达5.13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厕11座;2019年投资5万元在主街道增设四个大型公益广告牌;县城路灯总数达562盏;天然气用户达到5468户,入户率达到75%;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可行性研究。随着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相继建成使用,城市配套功能不断完善。
四是城市文明形象,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县城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3万平方米,城区保洁面积45.6万平方米,环卫工人由原来78人,增加到现在155人,先后投资54.85万元,新购置垃圾清运车3辆(1辆垃圾车、2辆三轮车),新投用垃圾桶700个,垃圾处理实现日产日清,使县城环境卫生状况大大改善,达到全日保洁。
五是监察执法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整治效果较为明显。坚持执法与开展宣传相结合,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坚持文明执法,按程序执法,采取查纠与规范相结合的监管办法。针对停车问题,由城建、交警、交通部门实行定点规范管理,划定停车位,针对居民区施工建筑材料乱堆乱放问题,由城建部门结合施工审批,划定临时堆放点,收到了良好效果。
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同县委要求相比,同甘泉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同人民的期望相比,同兄弟县区发展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一是规划滞后,品位不高。我县的总体规划 1998年制定的,而且只有县城总体规划,没有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到2019年以后才制定了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性详细规划至今还没有出台,制定的控制性规划,仅仅占到规划区内35%左右,而志丹县可以占到85%以上。由于规划的“龙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缺乏理性研究,使我县建设缺乏超前意识、形象意识和商品意识,出现了“旧城不旧,新城不新,既不传统,又不现代”,城市建筑既没有风格,也没有品位,千篇一律。如环城过境路及三岔路口七扭八歪,不够规范,特别是在建设审批过程中把关不严,没有统筹协调,各自为阵,布局不合理,特色不显明。
二是思想不够解放,经营城市理念陈旧。我县的城市建设没有运用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不能通过产权置换,盘活城市国有资产,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没有真正通过招商引资,把个体、民营企业家吸纳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三是城市管理体制不顺,重建设轻管理,建管责任落的不实。形成了建设工程抢着抓,管理工作绕着走,给钱就干,不给钱就看着办,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居高不下,管理工作滞后的被动局面。加之,机制不活,措施不力,建管条块纵横交错,政出多门,说起来是齐抓共管,实际是关系松散,职责交叉,各自为战,形不成整体的城管合力,城市经常化、规范化管理不到位,致使占道经营、乱倒垃圾、违章建筑、破坏绿地、户外广告和野广告混乱等现象长期得不到彻底整治,严重损害了市容市貌。
四是执法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制约性和强制性。城市建设和管理要上档次,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等制约手段作保证,必须采取严管重罚加强管理。外出考察兄弟县以及外省先进城市经验,一条就是严管重罚,提高全民爱护城市的意识,从而达到城市干净整洁。近年来,我县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加之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较少,且素质低,城市管理执法不到位的现象比较普遍。
五是各级领导的思想解放程度不高,经营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创新意识不强,对全民城市意识教育不够。没有真正教育全体市民自觉养成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烟蒂等良好习惯。有些甚至法律、法规可以不遵守,我行我素,所以加强对全民的公德意识教育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严格贯彻执行《规划法》,真正确立规划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龙头作用。一是要加快《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城市形象的塑造,品位的提升,关键是规划。在完善城市建设规划上必须按照县委提出的“先规划后实施,富规划,穷实施,铁规划,钢实施”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拉大框架,详规区域,整合旧城,开发新区,完善功能,突显特色”的原则。新修编县城总体规划,要根据县城地理条件,按照立足县情,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思路,进一步拉大城市建设框架,在此基础上制定好,分区域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甘泉城镇的区域位置和经济基础,建设定位为“强化一个中心,建好一个工业区,确立四个支撑点,治理三山游乐区,开发两河风景线,整合三级体系”的城镇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强化一个中心,就是县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一个工业园就是麻子街工业区;四个支撑点,就是将姚店、太皇山、县屯、杨家砭作为县城连接农村的桥头堡;治理三山游乐区就是县城西山、灯笼山和凤凰山;开发两河风景线就是洛河、劳山河;把剩余的七个乡镇划分三个级别,按照各自承担的经济社会责任,逐步发展设施齐全,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城镇体系)。优先抓紧对麻子街、姚店工业园区和杨家砭小区南北大门的科学论证,调整好建设布局,配套好城市服务功能。总之,县城总体规划要吸取历史教训,汲取百家之长,坚持高起点、高品位,使规划思路和群体建筑风格既体现地方特色,又突出现代气息,真正能够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二是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在执行规划上,必须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管理一条龙”。对违章违法建筑要不徇私情,严格执法,树立规划权威。对城市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要做到功能配套齐全,调整好间距比例,留足空地搞绿化。在旧城整合开发改造,要强化一类区的保护力度。今后县城规划区内,每年确定工程建设项目,都要组织力量,提前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论证项目的可研性,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征求大多数干部群众同意的基础上予以立项建设,沿街每一个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和外观造型、色彩、抗震性能,都要由领导小组把关,县委、县政府审定后方可实施。并要同时考虑停车场严重不足和公用设施不配套、人文环境、休闲娱乐、凸显现代城市品位、构建和谐文明新甘泉等因素。三是《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没有审批之前,是否暂停审批单位、居民修建,维持现状。如南台小区、西门坪环城路、杨家砭小区。
(二)运用市场机制,广开融资渠道,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一是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突破城市建设的“瓶颈”制约。首先要抓住国家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积极谋划投资项目,加大争项目的力度。其次要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市当作国有资产来经营管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城市存量资产,以存量换增量,特别是要强化土地一级市场的管理,通过市场竞争,有偿转让土地和部分设施的使用权。今后新编制《县城总体规划》,新区建设可采取帮畔造地,挖山造田等方式开辟可利用土地,进行开发建设。二是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工程。按照新修编县城总体规划要求,下硬茬折旧建新,分步实施,在旧城(西台区)改造上实行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采取一事一策的办法招商引资,放手让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建设和经营城市公用设施,共同进行房地产开发和产权置换。最终达到“经营市场化,资源资本化,投资多元化”的经营机制,不断探索城市经营新路子。
(三)调整各方利益,协调各方关系,调动各方因素,综合开发城镇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城市建设的经营运作,量大面广、头绪繁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涉及部门、单位、乡村、个人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和资产的整合,若处理不好,将会引发矛盾,好事不能办好,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考虑综合开发不能单打一,必须做到水、电、路统一规划,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照顾不同阶层各方面群众利益,变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为此,在项目建设中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宣传教育,让广大市民认识城市建设和改造工程是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让大多数市民拥护和支持。二是遵循市场规律原则。统筹考虑资产的运作方案,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优化配置资产结构,实现资产增值和经济社会效益发挥。三是让百姓得实惠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建设和改造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放在为老百姓谋利益、得实惠上来,不是就建设搞建设,就改造搞改造,更不能搞个人政绩工程,使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城镇建设带来的好处。
(四)理顺体制关系,合理设置建管机构。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如何解决我县目前城管工作中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逐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通过考察学习,结合我县实际,参考各兄弟市县管理机构设置情况,按照权责相等、权责一致的原则,建议成立“甘泉县城市管理局”,内设环卫园林处、市容监察大队、公用事业科、市场管理办公室。同时撤并市场管理中心,职能交由城管局下设市场管理办公室管理。重新调整和明确内部管理部门职能。今后,政府要加大城管工作的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按照“全国卫生城”的要求,认真找差距、定措施,强化城关镇、街道办、城管局、公安、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职能,重新划分责任区,形成城市管理快速反应机制。一要强化依法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同时,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引入竞争、奖罚、监督、制约等用人机制,切实增强城管执法人员责任感,形成严格执法,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以适应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二要继续实行目标管理。抓好门前“四包两禁止”,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严格验收奖罚。三要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街道办的职能作用。今后,街道办、社区对城市环境卫生实行全方位管理,重点对居民小区、车站、城乡结合部、洛河、劳山河两岸、公路、铁路沿线、城市出入口等部位进行督促整改,实行分片承包管理。四要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城市管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重要方面。就本级财政保管理,建设投入靠外引,建议每年按比例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市容城管和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建立稳定增长的市容环境管理资金投入机制,保证我县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五)凝聚各方力量,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推动全县各级干部的思想大解放。面对日益繁重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鉴借兄弟县区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必须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调度县级几大班子和全县领导干部的力量,推行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及逐级组阁制(就是根据包抓项目组阁指挥部及办公室人员),把重点项目实施责任分解落实到包建领导身上,直接向县委负责,其中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由县级领导担任,年终进行综合考评,对工作业绩突出的领导和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要着力提高全民的城市意识,提高全民城市意识,是搞好城市管理的根本途径,也是一项长期的治本工作。因此,政府要制定长期规划,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地、不间断地搞好宣传教育,做到建设现代化城市与培育现代化人同步进行,通过教育,使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自觉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培养遵守城市管理规范的自觉性。
(一)城市规划工作有序开展。据调研,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报告已完成,待政府审查,人大审定,公示后报政府批准。目前已邀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就规划大纲、功能分区、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发展方向、重要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进行规划。按照一主(沿口旧县)、一副(街子)三组团(飞龙白坪组团、万善组团、烈面组团)的三头并进城镇化发展体系,通过不断完善区域中心城镇的基础设施,规范产业聚集区,引导产业项目聚集组团发展等措施,有效增强了各区域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城镇面积达29.45平方公里、人口达28.57万,城镇化率提高1.4个百分点。
(二)中心城市框架不断拓展。美丽家园、城市会客厅、城市综合体、沿口古镇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特别是美丽家园工程,将为武胜中心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市会客厅将展示“江湾湖畔休闲城”的城市形象;县城“东扩、北拓、西进、南移”的各个项目正有力推进。与此同时,武胜县以营造城市特色、优化人居环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魅力为目标,倾力打造的“嘉陵翡翠,阳刚武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三)民生工程建设深得民心。强化供水管理,确保市民喝洁净水、放心水,及时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全面推进一户一表改造。城市综合供水能力、可靠性及管网水质进一步提高。县城区自来水覆盖率达100%,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实现安全供水508.2万吨;加强供气管理,确保市民用上“安全气”,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充装气行为,规范燃气市场秩序。积极推进燃气管网建设,县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2.5%。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一)旧城改造相对滞后。根据估测,全县旧城区占全县城区面积约12%,居住人口约1万人,历经多年的发展,现在呈现出房屋破旧、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滞后、城市管理困难等问题,居住群众也迫切希望对旧城实施改造。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旧城房屋密集,空间狭窄,若按照国家规范审批方案,旧房拆除后房屋无法修建。二是邻里关系复杂,因旧城房屋密度大、空间狭窄,规划执行过程中触及周边利害关系人较多,协调难度大。三是我县现有旧城更新多为楼房业主进行,未形成有效的片区改造,增加改造难度。四是武胜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未通过法定程序审批,执行起来有法律层面的瑕疵。近年来旧城改造多数有法律纠纷。五是从旧城改造成本看,由于旧城区土地相对城郊新区价格更高,拆迁补偿难度更大,改不如扩。
(二)城市功能不尽完善。一是城市生活管网与建设不同步。由于在城市建设中,各部门缺乏必要的统筹衔接,“水、电、气”等配套设施与城市管网铺设,常常不能同步,造成城市路面反复开挖的情况。二是中心城区交通路网建设、公共停车场和停车泊位容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车辆迅速增长与路网建设滞后的矛盾日渐凸显,在中心城区,一遇上下班高峰期和公共节假日,经常车满为患,拥堵现象十分严重,整个县城没有一个规范的停车场,城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突出,从而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秩序,影响市容市貌;三是没有规划进城车辆清洗场所,特别是遇到雨天,车辆带泥进城,严重影响城区环境卫生;四是背街小巷路灯照明设施缺失,造成主街亮而背街小巷黑乎乎的,形成治安、安全事故多发地段。五是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休闲的公益性设施建设相对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以及群众对文化、娱乐休闲需求的不断增加,满足中心城区市民的休闲场所日显不足,文体“四馆”建设迟迟不能落实。
(三)城市建筑形式单一。城市建筑风貌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是城市物质形态的外部显现给人的总体印象。目前,武胜城市建筑总体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中轴线不突出、天际轮廓线缺失。二是缺乏城市个性特色。三是建筑结构单一。四是与武胜“嘉陵翡翠、阳刚武胜”城市名片不符。五是设计理念陈旧。六是建筑物层次混杂,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品味和现代气息没有得到彰现。
(四)城市管理尚有缺失。一是城管局不具备基本的主体执法权。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其第三章对“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作了严格规定:第十五条“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第十八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根据这部法律的规定,武胜县城管局作为一个事业单位,并不具备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资格。二是设施权属多元,管理责任不清。道路上的公交站牌、电信杆、电信箱、垃圾箱按职责应由各职能部门、单位负责设置、养护、维修、保洁,但事实上从这些设施建设完成后,就从未进行过保洁,更不用说养护、维修,破烂于路旁,严重影响街道的市容环境卫生和城市形象。背街小巷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单位是社区,但多数无人管理,成为卫生死角,人居环境较差,居民意见大。三是管理部门多,职责交叉,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如流动摊点的整治管理。工商、城管、住建、公安按各自的职责均对其有管理,但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都能说出不管的理由来,最终谁也不愿意管,只有城管孤军作战,游商、摊贩与城管队员打游击,难以达到规范管理的效果;又如户外广告的管理,其主管部门为工商和住建两家,按职责住建主要对户外广告的设置进行管理,对广告的规格、式样、颜色、设置地点及是否影响城市容貌进行审查,对破残、未按审批要求设置及未办理设置许可手续的户外广告进行规范化管理;工商对广告公司申报的广告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审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后续管理,但往往其后续管理职责基本上没履行,对没有进行申报违规的广告视而不见,造成大量的户外广告没有申报和审批,城市户外广告就显得杂乱无章,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四是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事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员普遍水平不高,人员来自各个阶层,特别是我们的一线职工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部队复员,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管理水平相对较弱。专业人才缺乏,如美学、广告规划、给排水专业人才短缺,园林绿化等技术人才很少,客观上限制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五是投入不足,经费得不到保障。设施设备投入不足。目前,环卫作业方面,县城仅有洒水车2辆,无现代化清扫作业车,只有1辆是符合规定的垃圾清运车辆,且油耗相对较高,其余垃圾清运车辆均为电动三轮车,不能达到密闭运输的要求,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客观要求。从事环卫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工资只有650元,与其劳动强度和工作量极不相符,而从事此项工人作的大部分是年老的女同志(其中70岁以上的占40%),安全隐患突出。
(五)居民素质有待提高。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务工人员涌入县城,由于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短时间难以改变,还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存在一个教育和引导他们适应城市生活习惯的过程。由于部分市民的综合素质差,随地吐痰、乱占道、闯红灯、破坏公共设施、私搭滥建、装修扰民、邻里矛盾、养宠物随地大小便等现象还较为普遍。
(一)尽快研究出台旧城改造政策。旧城改造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城市面貌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要把加快旧城改造作为改善民生,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的大事来统筹安排,稳步推进。建议:一是尽快研究确定旧城改造相关政策。二是由符合资质的公司作为业主进行片区旧城更新工作,形成规模,减少规划执行难度。三是对旧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升级,使旧城区城市功能正常发挥。四是对旧城区破旧危房分步进行改造加固,消除住房安全隐患。五是尽快完善武胜县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并按法定程序审批,从根本上解决法律上的问题。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要继续坚持搞好土地清理工作,坚决树立“先造环境后卖地”的土地管理利用策略,在上宗土地拍卖中,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下宗地块的道路的铺设、环境的打造,提升土地市场价值,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发挥土地增值效益,为城市建设开辟融资渠道提供条件。二是构建城市道路骨脊,至少拉通两条横纵贯穿的城市主干道,使城市建设根据主干道走向规划。三是开展城市亮化建设,对背街小巷进行全面亮化,安装路灯,有效降低治安、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四是在中滩桥及嘉陵江大桥适当位置设立两个进城车辆强制冲洗站,解决泥车进城影响市容问题。五是尽快打通人民北路大通道,分流建设路的客货车辆,同时,对新规划的城市会客厅综合体等项目要预先设地下停车场或建立立体停车场。
(三)加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是为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的。作为现代城市还要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活起来。过去,由于我们对城市功能认识有偏差,对环境建设重视不够,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城市建设必须树立“精品”意识,不求最大,但求最好,要从一味追求城市规模转向寻求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上来。一是加大公共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实行公共环境设施(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与房屋建筑工程同步规划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与市民生活设施的同步配套,缓解环卫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建成房屋后再规划建设环卫设施时,选址附近的居民反对。二是要把水电气、公用设施、灯饰工程等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坚决防止道路反复开挖的情况发生。三是城市建设要量力而行,坚持稳中求进,不能遍地开花。特别是旧城拆迁建设,要坚持开发一片,完善一片,环境建设先行,真正把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摆到重要位置。
(四)重视城市特色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的特色就是城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之所在。我县无太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我们有可开发利用的青山绿水,这是武胜城市建设十分珍贵的财富。加强城市的特色建设,首先应加强标志性建筑的设计与建设,建筑样式要力求现代化、多样化,改变清一色“火柴盒”、“豆腐块”的状况;其次应建立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娱乐广场等公用设施,增加人文景观,给城市融入文化内涵;另外,要特别重视伊斯兰民族文化资源和沿口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
(五)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说的是建设重要,管理更重要;建设难,管理更难。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应该坚持城市管理“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树立大城管的理念,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一是理顺关系。建议由县政府组织召开涉及城市管理部门的协调会,对现有的各自管理职能进行整合优化,理顺职能职责,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二是解决城管部门的执法权。县公安局选派35名热爱城管事业、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强的公安干警,担任城管执法小队队长。选派到城管执法的公安干警,编制保留在县公安局,日常工作仍在公安局,只是在进行城管执法时,协助城管局开展相关执法工作。三是加大投入。加大对城市管理的资金投入,特别是环卫资金,购买至少1辆吸扫车,解决目前县城清扫不彻底,只扫垃圾无法扫除灰尘的现状。再添置1辆垃圾转运车,解决目前1辆垃圾转运车24小时运转且不能及时完全转运县城生活垃圾的现状。四是从改善城管执法环境着眼,疏堵结合,将人性化管理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重点地段的城管执法力度,逐步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建议在人口密集的旧城区和市场功能不完善的城区,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不影响群众生活秩序和治安的前提下,进行规范管理的疏导点:如修鞋、擦鞋、修自行车、缝补衣服等群众生活需要的服务项目,划出固定的街段进行规范管理,这样既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扩大了就业,完善了城市功能,同时又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体现了城市管理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六)积极推行管理方式的改革。建议把管理工作推向市场,变独家经营为多家经营,使管理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提高。可以选择一部分道路的清洁打扫实行招标管理,面向市场确定清扫队伍,由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进一步调动社区、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通过考核奖惩等办法将社区工作重心调整到城市管理上来,合理调整社区管理城市的自主权,挖掘潜力,促使市容市貌管理同就业等工作有机结合,调动社区、单位及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七)加强市民文明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同时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软实力”。一要强化教育引导,多方位推进素质提升。把提高市民素质纳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有针对性地制订长远和近期的文明教育计划,从学校、家庭、单位和社区着手,加强对德育工作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二要完善互动机制。健全常态管理机制,及时推出各项文明建设方法举措,建立全民监督机制,规范政府部门执法行为,同时提高市民自身的文明意识。三要搭建公共平台,为城市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硬件设施,实现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人的素质提高和谐共进。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摘要篇三
为了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了解和掌握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科学内涵,以及今后甘泉城市发展战略,推动全县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二次解放,促进二次创业,结合开展“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根据县委常委会安排,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确定由副主任李新生、邢子洲同志带队,人大常委会财工委抽调相关人员,于2019年7月3日至7月20日,深入到志丹、绥德、延川兄弟市县进行考察学习,7月15日召开了由城建局、经发局、财政局、土地局、街道办、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甘泉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和今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研。
城市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位三个方面:城市管理则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它包罗万象,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的衣、食、住、行。从根本上讲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善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目的是通过城市带动农村,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xx大、xx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以改善基础设施为抓手,以提高城市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了城市管理,使全县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编制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在1998年《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北关小区详细规划》、《县城中心区控制性详规》、《太皇山小区控制性详规》、《县屯小区控制性详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编制了关家沟、太皇山等20个村庄建设性规划。今年着手对1998年《甘泉县城总体规划》实施修编,目前,前期调研论证11000地形现状图测绘已完成,预计9月底完成修编任务。
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近几年来,县政府累计投资7006万元,开工建成了县城主街道、长青路、康乐路、太皇路、迎宾路、美水路、宴宾路等主要道路和西台巷等23条支巷道改造工程,改造城市道路总长9442.2米,巷道1633米,目前已基本形成,纵横交错的城市路网格局。
三是城市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县城每条道路改造均设地下排水(污)渠,主街道砌筑电信、广电、照明共用地沟,城市公用管道,全部进入共用地沟铺设,建成县城中心广场、美水广场、火车站广场;县城5000方净化水厂建成;城市绿地面积达14.3万平方米,人均绿地达5.13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厕11座;2019年投资5万元在主街道增设四个大型公益广告牌;县城路灯总数达562盏;天然气用户达到5468户,入户率达到75%;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可行性研究。随着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相继建成使用,城市配套功能不断完善。
四是城市文明形象,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县城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3万平方米,城区保洁面积45.6万平方米,环卫工人由原来78人,增加到现在155人,先后投资54.85万元,新购置垃圾清运车3辆(1辆垃圾车、2辆三轮车),新投用垃圾桶700个,垃圾处理实现日产日清,使县城环境卫生状况大大改善,达到全日保洁。
五是监察执法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整治效果较为明显。坚持执法与开展宣传相结合,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坚持文明执法,按程序执法,采取查纠与规范相结合的监管办法。针对停车问题,由城建、交警、交通部门实行定点规范管理,划定停车位,针对居民区施工建筑材料乱堆乱放问题,由城建部门结合施工审批,划定临时堆放点,收到了良好效果。
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同县委要求相比,同甘泉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同人民的期望相比,同兄弟县区发展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一是规划滞后,品位不高。我县的总体规划 1998年制定的,而且只有县城总体规划,没有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到2019年以后才制定了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性详细规划至今还没有出台,制定的控制性规划,仅仅占到规划区内35%左右,而志丹县可以占到85%以上。由于规划的“龙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缺乏理性研究,使我县建设缺乏超前意识、形象意识和商品意识,出现了“旧城不旧,新城不新,既不传统,又不现代”,城市建筑既没有风格,也没有品位,千篇一律。如环城过境路及三岔路口七扭八歪,不够规范,特别是在建设审批过程中把关不严,没有统筹协调,各自为阵,布局不合理,特色不显明。
二是思想不够解放,经营城市理念陈旧。我县的城市建设没有运用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不能通过产权置换,盘活城市国有资产,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没有真正通过招商引资,把个体、民营企业家吸纳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三是城市管理体制不顺,重建设轻管理,建管责任落的不实。形成了建设工程抢着抓,管理工作绕着走,给钱就干,不给钱就看着办,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居高不下,管理工作滞后的被动局面。加之,机制不活,措施不力,建管条块纵横交错,政出多门,说起来是齐抓共管,实际是关系松散,职责交叉,各自为战,形不成整体的城管合力,城市经常化、规范化管理不到位,致使占道经营、乱倒垃圾、违章建筑、破坏绿地、户外广告和野广告混乱等现象长期得不到彻底整治,严重损害了市容市貌。
四是执法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制约性和强制性。城市建设和管理要上档次,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等制约手段作保证,必须采取严管重罚加强管理。外出考察兄弟县以及外省先进城市经验,一条就是严管重罚,提高全民爱护城市的意识,从而达到城市干净整洁。近年来,我县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加之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较少,且素质低,城市管理执法不到位的现象比较普遍。
五是各级领导的思想解放程度不高,经营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创新意识不强,对全民城市意识教育不够。没有真正教育全体市民自觉养成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烟蒂等良好习惯。有些甚至法律、法规可以不遵守,我行我素,所以加强对全民的公德意识教育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严格贯彻执行《规划法》,真正确立规划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龙头作用。一是要加快《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城市形象的塑造,品位的提升,关键是规划。在完善城市建设规划上必须按照县委提出的“先规划后实施,富规划,穷实施,铁规划,钢实施”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拉大框架,详规区域,整合旧城,开发新区,完善功能,突显特色”的原则。新修编县城总体规划,要根据县城地理条件,按照立足县情,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思路,进一步拉大城市建设框架,在此基础上制定好,分区域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甘泉城镇的区域位置和经济基础,建设定位为“强化一个中心,建好一个工业区,确立四个支撑点,治理三山游乐区,开发两河风景线,整合三级体系”的城镇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强化一个中心,就是县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一个工业园就是麻子街工业区;四个支撑点,就是将姚店、太皇山、县屯、杨家砭作为县城连接农村的桥头堡;治理三山游乐区就是县城西山、灯笼山和凤凰山;开发两河风景线就是洛河、劳山河;把剩余的七个乡镇划分三个级别,按照各自承担的经济社会责任,逐步发展设施齐全,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城镇体系)。优先抓紧对麻子街、姚店工业园区和杨家砭小区南北大门的科学论证,调整好建设布局,配套好城市服务功能。总之,县城总体规划要吸取历史教训,汲取百家之长,坚持高起点、高品位,使规划思路和群体建筑风格既体现地方特色,又突出现代气息,真正能够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二是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在执行规划上,必须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管理一条龙”。对违章违法建筑要不徇私情,严格执法,树立规划权威。对城市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要做到功能配套齐全,调整好间距比例,留足空地搞绿化。在旧城整合开发改造,要强化一类区的保护力度。今后县城规划区内,每年确定工程建设项目,都要组织力量,提前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论证项目的可研性,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征求大多数干部群众同意的基础上予以立项建设,沿街每一个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和外观造型、色彩、抗震性能,都要由领导小组把关,县委、县政府审定后方可实施。并要同时考虑停车场严重不足和公用设施不配套、人文环境、休闲娱乐、凸显现代城市品位、构建和谐文明新甘泉等因素。三是《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没有审批之前,是否暂停审批单位、居民修建,维持现状。如南台小区、西门坪环城路、杨家砭小区。
(二)运用市场机制,广开融资渠道,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一是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突破城市建设的“瓶颈”制约。首先要抓住国家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积极谋划投资项目,加大争项目的力度。其次要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市当作国有资产来经营管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城市存量资产,以存量换增量,特别是要强化土地一级市场的管理,通过市场竞争,有偿转让土地和部分设施的使用权。今后新编制《县城总体规划》,新区建设可采取帮畔造地,挖山造田等方式开辟可利用土地,进行开发建设。二是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工程。按照新修编县城总体规划要求,下硬茬折旧建新,分步实施,在旧城(西台区)改造上实行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采取一事一策的办法招商引资,放手让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建设和经营城市公用设施,共同进行房地产开发和产权置换。最终达到“经营市场化,资源资本化,投资多元化”的经营机制,不断探索城市经营新路子。
(三)调整各方利益,协调各方关系,调动各方因素,综合开发城镇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城市建设的经营运作,量大面广、头绪繁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涉及部门、单位、乡村、个人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和资产的整合,若处理不好,将会引发矛盾,好事不能办好,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考虑综合开发不能单打一,必须做到水、电、路统一规划,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照顾不同阶层各方面群众利益,变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为此,在项目建设中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宣传教育,让广大市民认识城市建设和改造工程是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让大多数市民拥护和支持。二是遵循市场规律原则。统筹考虑资产的运作方案,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优化配置资产结构,实现资产增值和经济社会效益发挥。三是让百姓得实惠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建设和改造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放在为老百姓谋利益、得实惠上来,不是就建设搞建设,就改造搞改造,更不能搞个人政绩工程,使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城镇建设带来的好处。
(四)理顺体制关系,合理设置建管机构。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如何解决我县目前城管工作中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逐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通过考察学习,结合我县实际,参考各兄弟市县管理机构设置情况,按照权责相等、权责一致的原则,建议成立“甘泉县城市管理局”,内设环卫园林处、市容监察大队、公用事业科、市场管理办公室。同时撤并市场管理中心,职能交由城管局下设市场管理办公室管理。重新调整和明确内部管理部门职能。今后,政府要加大城管工作的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按照“全国卫生城”的要求,认真找差距、定措施,强化城关镇、街道办、城管局、公安、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职能,重新划分责任区,形成城市管理快速反应机制。一要强化依法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同时,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引入竞争、奖罚、监督、制约等用人机制,切实增强城管执法人员责任感,形成严格执法,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以适应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二要继续实行目标管理。抓好门前“四包两禁止”,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严格验收奖罚。三要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街道办的职能作用。今后,街道办、社区对城市环境卫生实行全方位管理,重点对居民小区、车站、城乡结合部、洛河、劳山河两岸、公路、铁路沿线、城市出入口等部位进行督促整改,实行分片承包管理。四要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城市管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重要方面。就本级财政保管理,建设投入靠外引,建议每年按比例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市容城管和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建立稳定增长的市容环境管理资金投入机制,保证我县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五)凝聚各方力量,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推动全县各级干部的思想大解放。面对日益繁重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鉴借兄弟县区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必须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调度县级几大班子和全县领导干部的力量,推行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及逐级组阁制(就是根据包抓项目组阁指挥部及办公室人员),把重点项目实施责任分解落实到包建领导身上,直接向县委负责,其中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由县级领导担任,年终进行综合考评,对工作业绩突出的领导和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要着力提高全民的城市意识,提高全民城市意识,是搞好城市管理的根本途径,也是一项长期的治本工作。因此,政府要制定长期规划,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地、不间断地搞好宣传教育,做到建设现代化城市与培育现代化人同步进行,通过教育,使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自觉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培养遵守城市管理规范的自觉性。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摘要篇四
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把城镇化作为“五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来抓,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城区已从原来一个农村小集镇,初步建成了基础设施比较齐备、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环境容貌明显改观、徽派特色较为鲜明的新城区。
(一)城市规划逐步完善,“龙头”作用开始显现在城市建设中,我区始终坚持“要建设先规划、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以规划为先导,对城区所有建设项目都按总体规划进行审批,认真实行“一书两证”制度,增强了项目审批的科学性。
在建设中,坚持徽派建筑风格不动摇,除工业园项目外,黄山路、龙井水街、文峰路、永佳大道、滨河路的徽派建筑楼群,集中体现了徽文化底蕴和徽派建筑特色。各项专业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展开,相继完成了重要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修建性规划编制,完成了文峰公园、滨河南岸、城北工业园、城西经济园详细规划编制,制定了瑶村工业小区概念性规划,编制了城区排水专项规划。投资40万元完成了城西片、过境线北侧12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测绘任务,为下一步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工作逐步加强。
(二)加大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整合城市资源,加大建设投入,稳步推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着眼于拉开城市框架和完善综合功能,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
滨河南路二、三期、文峰路东段、城东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文峰公园投入使用,宝塔电站建成发电,城北过境线、南岸休闲道全线贯通。城北工业园道路和水电、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全面完成。与此同时,加大市政公用设施投入,高标准完成滨河南岸、城东路等绿化工程。全面实施城区主干道“绿、亮、美、洁”工程;加强了对通信、供电、供水、环卫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据统计,仅20xx年全区完成建设投资达2.5亿元。
(三)房地产开发快速升温,城市承载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聚集速度加快,对住宅和商业用房的需求也随之攀升,城区的房地产市场快速升温。
目前,有23家企业(含分公司、项目部)进入我区从事房地产开发,xx年至xx年我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285亿元,商品房竣工面积11.68万㎡,销售面积13.36万㎡(含xx年前部分开发面积),销售额为2.37亿元。龙井水街、徽州花苑、徽州商贸城、华商山庄、玉虹小区等商住楼群相继竣工或快速建设。xx年至xx年,通过房产交易,上缴营业税、契税等达2650万元,房地产开发可直接拉动我区xx个百分点,是经济发展中牵动性强的产业。土地市场运营有序推进。根据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原则,基本实现了确保新上项目用地和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拍挂”的目标,提高了用地效率。xx年完成城北、城东重点项目计xx亩土地征用工作,全年收缴土地出让金4827.5万元。
(四)加大监管力度,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成效近年来,我区严把项目审批关,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积极组织开展“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全区重点污染企业的治理设施、98年以来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对未经审批、未落实“三同时”、擅自投产的5家企业依法予以关停。并在全市率先对11家化工企业安装了“黑匣子”,实现了污染治理设施运转和废水排放24小时在线监控。20xx年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3.7%。同时,加快工业企业“退城进郊”、“退城进园”步伐,华惠化工、新力油墨等企业已经完成搬迁,天马化工、忠诚化工等企业的新厂房建设进入尾声。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遏制了污染反弹,巩固了达标成果,进一步改善了城区环境质量。
(五)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并举,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十五”期间,我区强力推进了中心城区“东进、西伸、北扩”战略,逐步拉开了城市框架,提升了城市品位。先后实施了对原建安公司、纺织器材厂、物资公司等地段进行改造;完成了永佳大道、黄山路两侧综合改造,建成了龙井、滨河新区和徽州人民广场、徽州人民会堂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拓宽改造了永佳大道、文峰路、黄山路、滨本河路、龙井大道、南山路等城市道路,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5.5平方公里;防洪工程完成护岸3.35公里;实施徽州迎宾大道拓宽改造工程,进一步增强城区集聚功能,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①民众对我区城市的总体规划知晓率不高,即便是区委、政府提出了“东进、西伸、北扩”战略后,有关部门未将相应的具体发展规划公诸于众,且制定牵动性大的发展规划时未全面执行听证制度。
②企业布局集中的工业园区,环保设施跟不上,对企业排污难以彻底集中治理。
③城市文化氛围不浓,建筑体造型、城市雕塑新颖别致之作缺失,广告、文字、图绘等文化“符号”制作缺乏文化品位,徽文化内涵得不到彰显。
④各种线缆、管网铺设等专项规划滞后,往往出现空中布线凌乱不堪、刚浇好的道路又破面埋管的现象,影响了市容和交通。
①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和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仍然突出。“”期间对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将更加繁重,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②城市公用设施建设不配套。在建设过程中,公厕、停车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缺乏长远考虑,也未留有足够的发展余地。
③城市经营机制尚未全面转换。xx年,区委、区政府以“永佳大道”冠名权一次性筹集资金150万元,对沿路的街灯和灯箱进行了改造。除此之外,城市经营的机制尚未放活,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运作的多元化经营城市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
(三)城市管理未能与城市发展同步城市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
①城市管理的行政机构不健全。目前我区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城市管理部门多而杂,除了城建部门外,还有环保、交通、工商、巡警大队等部门参与,由于权限不明,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城市管理职能落实不到位。
②土地供应与管理制度不够规范、有序。从当前我区土地供应的情况来看,商业用地出让数量偏多,工业用地投资密度不大,土地综合利用率不够高。
③物业管理发展缓慢。我区物业管理起步较晚,发展也不平衡,市民对物业的有偿服务意识淡薄。目前,我区经审批建立的物业管理机构仅有四家,且有的名不符实。同时,我区住宅小区建设标准化较低,封闭式的住宅小区寥寥无几,再加上原竣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未执行房屋维修资金制度,这就给物业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不断提高规划水平。城市规划应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设计,体现科学性、前瞻性、连续性、严肃性。
1、随着城区人口和人气不断地集聚,应适度拉开城区框架,建议在实施中心城区“东进、西伸、北扩”战略,推动中心城区与潜口镇、西溪南镇无缝对接的同时,着手规划瑶村—上朱—朱坊的道路和瑶村—罗田的过境线,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区的综合承载能力。
2、进一步加快我区企业的“退城进郊”、“退城进园”步伐,尽快在城东规划建设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对城区企业的污水进行集中治理,进一步改善城区环境质量。
3、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建筑体组合,而要突出自身特色,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建议在加快建设区文化娱乐体育中心的同时,在建筑体造型、城市雕塑等方面要有所突破,并融入我区的人文历史、徽文化内涵。
4、正在建设徽州迎宾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和城北工业园区,规划要有前瞻性,尽可能一步到位。城市建设部门要与有关管网等部门统一协调,制定其专项规划,避免各种电缆、电线、管道的乱埋、滥布和重复建设。
5、建议城市建设的重大规划要实行听证制度,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确保规划执行的严肃性、连续性,防止人为地随意变更。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强烈愿望的需要,也是改善招商引资环境的客观要求。
1、政府要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对公园、重点路段进行高标准绿化、亮化和美化,打造出一批新的城市亮点;加快城市垃圾、排水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垃圾的清扫和转运,并对我区现存的一些老居民区(如纺织器材厂宿舍区、皖机厂宿舍区等)的环卫基础设施进行重建和完善,从而优化人民生活环境。
2、亮化工程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展示城市活力,丰富城市景观的重要手段。文峰塔是我区一座古老的标志性建筑,建议科学设计并实施好文峰塔的亮化工程,使之成为我区一道新的特色景观。同时黄山路联通公司—三村大转盘是城区最为繁华的商业路段,直接关乎我区城市的形象,此路段的路灯已经年久失修,建议城建部门筹措资金予以更换。
3、适当增加城区公厕、停车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以解决人民群众出行、停车、农副产品交易中的难题。建议在改造老粮食局地块时,建造一个地下停车场,以缓解车主停车难的矛盾。
4、广泛开辟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一是尽快谋划成立区城市投资公司,以解决我区城市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二是进一步做好经营城市文章。深化市政、公用设施投资运营体制改革,有偿转让、出让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广告权和冠名权,加大城市无形资产的经营力度,盘活存量,提升增量;三是加快改革环卫管理运行机制,推广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逐步实行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
(三)以民为本,加大城市管理的力度。城市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立服务型城管,为我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1、完善区、镇(街道)、社区(居)三级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市民教育网络。加大对《黄山市文明市民公约》和《市民行为规范》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市民学校、树立文明标语牌和公益广告牌等方式对广大市民进行文明、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不断增强其城市意识,自觉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共同爱护自己的家园。
2、建议尽快对上争取并成立徽州区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承担城市管理职能,负责受理城市管理中的具体性事务。
3、根据拆迁条例规定,被拆迁户有选择“拆一还一”或“货币补偿”的权利。而我区在拆迁过程中主要是采用货币补偿方式。为促进依法、顺利拆迁,建议区政府在城北工业园旁边规划100亩土地作为拆迁安置用地,尽快启动安置用房、经济适用房工程,以便进一步落实好因城市建设需要的拆迁安置工作,满足被拆迁群众的选择需求。
4、随着我区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将变得更加稀缺和宝贵。建议政府不断加强土地集中供应权和土地进入市场的调控权,制定相关的政策,控制土地进入市场的总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综合开发老粮食局、工会片、教育宾馆片、孙公桥上游两侧等地块。在开发中,政府主管部门要注重孙公桥上游两侧多年形成的原生态绿化的保护。
5、加大对物业管理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促进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做好物业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坚持成片开发、封闭式管理的原则,使我区新增住宅区力争100%实行物业管理。同时,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全面执行项目维修资金制度,严格物业交接程序,促进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
6、城市水资源一旦遭受污染或失去平衡,治理恢复将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为此建议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尤其是保护好我区的母亲河—丰乐河饮用水资源。公安、渔政部门要加大打击惩罚力度,严禁在丰乐河上游药鱼、电鱼,避免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摘要篇五
总的认为,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以建设富裕和谐现代化强市为目标,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把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城市规划,加快建设进度,规范公共秩序,我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城市整体功能逐步增强,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地区空间发展规划以及旧城改造项目规划,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片区拆迁、组团开发、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原则,加强协调调度,落实包靠责任,旧城改造和楼宇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房产交易、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上了新水平。截止到目前,全市共规划高层楼宇469栋,建筑面积550万平方米,已开工298栋,完成封顶176栋;城中村改造拆迁土地面积1300余亩,开工建设安置楼149栋、封顶89栋;乡镇(街道)驻地拆迁改造工作进展顺利,推动了我市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拓宽改造了人民路、繁荣路、和平街等城区道路20多条,高标准建设了横四路、和平街潍河大桥,人民路、繁荣路扶淇河大桥,城区道路网络进一步优化。投资近5000万元,更新高档公交车、线路班车347部,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
二是规划建设银河、舜河及舜王、辛兴、昌城、相州、林家村七处污水处理厂和密州、龙都、皇华、贾悦、枳沟五处污水长输管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了100%。全面改造城区管网400多公里,市区主要干道的排水管网基本实现了雨污分流。
三是加强对潍河、扶淇河等重点河流的监控,大力实施潍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新建改建桥梁6座、拦河闸5座,高标准硬化绿化亮化滨河道路37.3公里,配套建设供排水管网23.8公里,大大改善了我市的水环境质量。
四是对城区供水、供气、供热、排水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今年全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9万平方米,新增管输燃气用户2000多户,日供水能力达10万多方,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提高。
围绕创建生态城市,按照园在城中,城在绿中的总体思路,结合我市龙城碧水的特色,加大资金投入,新建扩建了恐龙公园、潍河水利风景区等一批精品工程,大大改善了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以增加绿量、提升品位为目标,不断加快城乡绿化步伐,提升绿化档次,实施精细管理,力求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确保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目前,我市城区绿化面积已达129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8.5%,人均占有公共绿化面积19.5平方米;完成林场造林11.4万亩,植树总数达到950.3万株,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力实施亮化美化工程,初步形成了以主干道路灯为脉络,以景观灯、霓虹灯为背景,高低错落、动静结合、色彩各异的城市亮化新景观,城市环境更加优美。
我市现有的城市总体规划是2022年制定并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期间虽有个别修订,但从近几年城市发展情况看,城市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城市规划水平,也就是说城市规划已滞后于城市发展。特别是随着大量楼宇项目的建成,城市功能划分和部分区域缺少停车场、市场、公共绿地及活动场所的问题逐步显现;个别单位规划执行不到位,违规建设、建设走样、少批多建或建设过程中随意调整规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道路方面:城区主要道路基本完成改造,但部分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年久失修,路况较差。如老泰薛路(舜王路段)、纺织街南段、台下巷等。管网方面:部分供水管网老化生锈;部分排水管网仍为雨污合流方式,即使新建道路的排水管网进行了雨污分流,但由于路旁的单位和村居、小区未进行同步改造,对雨污分流有着一定影响。其它公用设施方面:垃圾集中处理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垃圾处理厂至今仍未建成;集中供热、供气率还不高,尤其是老旧小区及水、热、气配套设施落后,急需改造。
1、小市场管理不够规范,中医院北侧小巷和纺织街南段自发形成的市场摊位混乱、占道经营现象突出,既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又影响了居民出行。
2、个别路段交通秩序需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如府前街小学、实验小学所在街道在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期经常形成交通堵塞。
3、广告张贴栏设置少,小广告等牛皮癣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4、沿街居民楼乱搭乱挂现象经常发生,防护网形状各异,影响了城市美观。
5、城区缺少规范的停车场,导致车辆乱停乱放屡禁不止。
6、背街小巷缺乏统一管理,存在脏乱差现象。
关于下步工作,调查组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营造城市建设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城市建设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文明市民公约以及公民道德规范等,教育和引导广大市民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城市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德意识,培养文明习惯,争做文明市民,动员全市上下共同维护、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努力创造优美、和谐、整洁、文明的城市环境。同时,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推动市民素质全面提高。
(二)科学合理规划,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整体水平。城市规划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修订完善城市规划,搞好城市总体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专业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交通、消防、环卫等各类专项规划,使其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长远性,促进城市建设上水平、上台阶。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要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坚决制止乱规划、乱建设、乱改造现象,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以土地、电力、供排水等资源为重点,盘活城市资产,拓宽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营机制,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城市经营新路子。继续加强城区道路、配套管网、停车场、污水处理厂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城市燃气、集中供热、垃圾处理等问题,抓好城区绿化和亮化,完善城市载体功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采取得力措施,加快旧城改造步伐,积极发展楼宇经济,确保各项在建工程如期或提前竣工。加大对建设工程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理和监督检查力度,做到精心设计、规范施工,建设精品工程。
(四)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城市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要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街道和社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做到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避免出现多头管理和谁都不管的现象。坚持建管并重,疏导结合,严管重罚,务求实效的原则,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以市容市貌、城区污染、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为重点,不断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加快数字诸城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不断健全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从制度、考核、体制上着手,形成严密的管理网络和监督体系,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促进城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摘要篇六
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原则上应当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并不得违背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近期建设规划到期时,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新的近期建设规划。
(一)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三)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四)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五)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
(六)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一)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二)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三)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下面是某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调查问卷(供参考):
1. 您认为,能够方便您参与城市规划编制的途径有: [多选题]
向人大代表提意见
在规划编制前期,向编制单位提出建议
在规划草案公示阶段提供意见和建议
在规划后期成果公示阶段参与
其它
全面了解
部分了解
不了解
没有了解渠道
公众宣传不够工作太忙
无暇顾及专业性太强
看不懂其它
4. 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总体规划的: [多选题]
规划人员的介绍或者调查
和同事、朋友的交流
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宣传
其它
5. 您对某市城市建设发展水平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社会治安问题
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生态遭到破坏
规模不够大,中心城区辐射能力不足
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总量不大
路网不畅、交通不便
公共设施不完善,缺乏游憩场所
城市生活成本偏高
城市形象不鲜明,城市知名度不高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够
其它
7. 在城市建设方面,您认为政府当前最应该做的是: [多选题]
加强商贸、教育、文化、医疗、体育和公安消防等公共设施建设
构筑更为顺畅、便捷的.交通体系
继续推行城中村、旧工业区改造
美化城市环境
提升城市功能
加大产业园区建设
加强水体、山体等蓝、绿线生态保护
其它
8. 您认为某市“十二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主要应该: [多选题]
加强对该市城市发展空间的宏观指引
其它
商贸设施
文化设施
教育设施
体育设施
医疗卫生设施
公安消防设施
其它
城市道路、桥梁、涵洞
城市防汛、排水设施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
城市照明设施
人行系统
其它
11. 您认为某市城市发展当前面临的主要外部机遇是: [多选题]
国家“扩大内需”投资
国外产业转移
其它
区位交通优势
良好生态优势
文化景观的魅力优势
丰富的劳动力优势
产业优势
用地价格等成本优势
其它
城东新区
城南新区
老城区
开发区
淅河工业、居住组团
两水工业组团
南郊(城西)
其它
寻求城市新的发展空间
通过旧城改造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挖掘现有土地资源利用潜力
其它
15. 您对《某市“十二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其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