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的进展和成就。利用具体的实例和案例,丰富总结的内容,增加说服力和可读性。在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时,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
3、学前儿童游戏择伴的研究。
4、同伴群体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研究。
5、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学前班儿童言语发展的研究与实验。
6、幼儿在数学领域发展的现状与幼儿园数学教育问题的个案研究。
7、0—6岁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研究。
8、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9、“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
10、社区学前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探索。
11、幼儿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探索。
12、幼儿园混龄教育背景中的幼儿异龄互动的研究。
13、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研究。
14、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研究。
15、上海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体系中的家长教育。
16、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现状研究。
17、澳门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现况研究。
18、家长参与是学前课程改革的保障。
19、沙盘游戏治疗在早期不安全依恋儿童中的应用研究。
20、武汉市幼师生的供给及幼儿园教师的选聘研究。
31、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
32、幼儿园教学交往的研究及干预性策略。
33、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感研究。
34、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研究。
35、幼儿教育对儿童生活的背离与回归。
36、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历史演变研究。
37、不同教育背景母亲的言语运用对儿童语用的影响。
38、兰州市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39、幼儿体育课程设置的探讨。
40、在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进行全面语言教育的研究。
51、我国社会转型中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化问题的研究。
52、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作用的研究。
53、对广州市幼儿教师三个基本教育观念的调查研究。
54、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数概念的发展。
55、学龄前儿童观点采择的发生与发展。
56、甘肃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57、中国幼儿音乐教育问题与发展研究。
58、电影课促进幼儿园环境教育成效研究。
59、基于儿童文化的课程开发。
60、教研组活动对教师发展的影响研究:上海市天山新村第二幼儿园个案研究。
71、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新论。
72、当前学前教育类纸质传媒误区探析。
73、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研究。
74、教师的交际行为研究——幼儿园教师语言的语用学分析。
75、教育主义:童话本体功能的背离。
76、儿童行为“失范”情境中的教师策略研究。
77、民办幼儿园与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关系的研究。
78、瑞吉欧学校中儿童图形语言的运用:考察与借鉴。
79、现代脑科学对学前教育的启迪。
80、世界主要国家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比较及其对制定上海市师资培养方案的启示。
91、对当前幼儿教师课程观的研究。
92、幼儿期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启示。
93、关于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质的研究。
94、“视、听、做”一体化的婴幼儿语言习得环境研究。
95、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类推策略论析。
96、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
97、中西儿童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在教育维度中的比较。
98、兰州市幼儿园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研究。
99、兰州市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100、学前儿童性教育实施现状、滞后原因及对策研究。
3、敏捷工作法在长北天然气处理厂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4、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及管理对策研究。
5、基于机械制造企业erp系统中生产管理流程分析。
6、浅述开展建筑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培训方法和意义。
7、三四月苹果园生产管理技术研究。
8、采油工程生产管理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9、一种基于mes的船舶军工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0、信息化技术下制药企业质量管理的新探索。
11、浅谈油性涂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12、精益生产思想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
13、石油企业hse管理体系应用现状及发展。
14、浅析天然气化工生产管理的相关建议。
15、城市轨道交通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应用。
16、船舶生产技术现状和管理方法探讨。
17、林业工程发展道路和加强造林生产管理的策略探析。
18、浅谈中小型老水厂技改及生产管理提高水质的对策。
19、浅析转油站施工监督管理模式。
20、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与对策。
21、基于安全模式下的采油厂生产管理探讨。
22、mes在热缩材料生产中的应用。
23、浅析电网调度在系统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24、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25、矿山地质探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6、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7、经编精益化生产过程管控与应用。
28、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
29、x年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问题研究。
30、列车制动系统阀类产品生产“透明化”管理的研究及应用。
31、基于专用无线局域网的风电场生产管理实践研究。
32、天然气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的应用刍议。
33、宇航通用产品组批生产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34、基于网络计划原理的生产计划管理方法研究与实践。
35、基于rfid的汽车冲压模具生产管理方法改进。
36、林业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37、装配式电房设计施工难点及对策。
38、试论地质勘探钻探工程施工管理。
39、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0、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的实施对策分析与研究。
41、食用菌的管理与栽培技术探讨。
42、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对策浅析。
43、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策略探究。
44、制造型企业生产管理分析与改善。
45、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46、可视化装配工艺规划及信息系统的研究。
47、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能及标准解读。
48、营林生产管理的有效强化措施探析。
49、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及其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50、多品种小批量模式下的生产过程控制探索。
企业管理类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常常发现专业课如何运用,对社会管理,企业性质,单位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企业主管单位是哪个单位,自己隶属于生产企业还是代理公司,岗位职责,所在部门的职能等一系列问题茫然。更无从谈起管理的各科专业课程运用于实践了,究其原因困惑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一)具备实践经验教师匮乏。
大学改革日臻完善,高校作为社会的先进生产力教育功能愈发重要。大学教师队伍人才人才济济,细分之下便能看出些端倪,企业管理类师资队伍像其他学科一样,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真正的参与企业管理,学历层次高,专业对口,看似无所挑剔。由此组成的企业管理教师队伍,去承担企业管理的实践教学,结果可想而知。
(二)大学课程千篇一律。
课程依据教学目标,目标虽然制定很完善,也包括培养出实用性大学生。细看所授课程,不难发现企业管理类学院所设课程所差无几。管理学、人力资源学、营销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等核心专业课程,非常实用。但如何用,也即嫁接非常好的理论与企业实践的纽带又是什么呢?学校次次参观学习和访问等按照其他模式开设,其结果学生仍然未能嫁接起来实践的运用。
(三)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形式虚设。
学生社会实践以校内集中和分散,以校外集中和分散方式。形式思路非常好,可集中和分散的内容是社会调查、专业模拟等对学生至少在参与社会工作受益不大的活动。比如专业模拟实际是让学生到超市作为收银员等岗位,平时他们购物经常去超市,他们需要的不是某个岗位如何完成岗位职责,而是迫切需要超市是如何运作的。
解决路径根本的出处应该在企业,也即企业需要什么素质的学生,大学就该培养这方面素质的优秀学生。在此环节中一个关键环节,大学所了解的企业需求是否真正的企业需求,验证的方法是学生一旦正式工作所表现的行为。培养目标紧跟国家政策是毫无置疑,问题出在培养方案方面往往事与愿违。
(一)引进有管理经验教师。
大学引进教师途径一般是到其他大学招聘,或者自己学校培养的学生留校任教。普遍规律是从大学到大学,从学习到教学。承担起大学生灵魂成长的工程师,管理就是艺术,对于这句话一个从大学到大学的教师,是不能体会出这句话的真谛。引进教师的方式可以扩充到企业中,同时具备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员作为大学教师,他们是能承担起实践教学的必备人才。同时他们在企业从事工作,从基层到中高层的经理,他们具备管理理论,历经管理实践饱经辛酸,对于企业管理实践体会颇深,如果再次回到大学从教,教学并长,从实践中找回理论。哲学告诉我们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也即如此。学生在此教师引领下,体会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总结实践教学的思考内容,研读自己感兴趣的管理话题,改变了学习的重点,会适应企业用人需要的。
(二)敢于提拔有管理经验教师。
大学一旦录用了有管理实战经验的高学历人员从事教学工作,历经三四年后要敢于提拔他们作为单位领导。很多大学在此并没有魄力,不敢重用该类人才,恐大学变质,其实非然,大学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管理会更加完善,领导方式会更加神得民心。简单的学校发展文化建设,一个具备管理实战素质人员会立即从物质文化入手,打造符合精神文化的外在素质,另外如果单位发展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他可以从集权分权角度思考并调整领导方式。这些都优于其他学科领导的专业技能素质条件,对部门和单位的发展都是有利的,相信这些领导会深得下属支持和拥护。管理实践经验结合大学特有的科研、教学、服务社会职能,充分满足社会和地区需要,为地区发展做出更加优秀和快速的服务。
(三)增设规章制度课程教学。
课程开设管理学、人资资源学、战略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精品课程,学生也很喜欢。一旦把这些思想跟企业对接起来,就无从谈起了。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所有的理论和思想都要通过规章制度去落实和体现。很多大学的经管学院对于自身的管理已经很混乱,哪里能教出优质的管理素质学生。规章制度课程目前国家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书籍还比较匮乏,大学若能对此引起思路,势必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会有质的变化。它架起了理论和实践的对接,像员工消极怠工是由于工资少造成的,理论方面就要思考员工使用过程中的激励理论,设定好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配比方案,实践上把方案交由人事科,通过更改员工工资标准即可解决员工消极怠工的问题。再比如某银行大堂经理对大堂服务人员的态度、服务水平等都不太满意,又不懂从何处入手,那么理论方面就是销售管理,培训销售队伍各项技能,实践方面通过大堂服务规范或守则即可完善上述理论与实践对接。如果想细化巩固服务规范,结合绩效考核即可达到该目标。
(四)大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对接规范化。
通过以往形式很难达到授业解惑之功效,学校通过和企业建立起学校培养工作站,创建完备的组织机构,企业中设置部门,人员由企业派正职和秘书,学校设置副职临时参会。工人工资由学校播转款组建。以往操作的规程和款项都不定时,款项是不设的,企业就变成了临时接待任务,联系教师靠个人沟通能力,换得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即使在专任教师带领和讲解下,也打不到理想的效果。通过专款和特设固定部门(而非委员会形式),部门各司其职,学校固定派遣学生到企业中去学习一个月,导师专职带队深入企业一线,学习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上升到理论谈论企业实际困惑,真正组建起学生实践的基地这是非常不多的对策。
有了经过实战的高学历管理教师,在具有实践经验的领导下,深入企业和学校共同构建的平台开展一线教学,教学内容为理论和实践的充分对接。可以真正满足企业用人条件,学生学到实用性知识,毕业后参加工作,能迅速融入企业文化,知晓单位性质,清晰部门职能,完成岗位职责,紧跟社会进步。
[1]崔智林综合性大学本科实践性教学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12第8期79。
[2]张会杰本科实践教学研究现状及启示大学学术版2012第2期。
[3]龚艳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商业经济2009第3期。
摘要:
信息系统项目的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程,但其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某市电子招投标管理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为实例,从项目经理的角度探讨了信息系统项目成本管理的实践经验。文章首先介绍了项目的背景,深入分析了信息系统项目成本管理的实操过程,最后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为信息系统项目成本管理的建设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成本成本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可谓日新月异,is(isinformationsystem)集成项目在社会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is集成公司越来越多、投资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复杂,同时占据了pmbok(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中九大管理一席之地的成本管理也越来越突显出它的重要性,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与当前is集成项目的发展严重脱节,加强项目的成本管理已迫在眉睫。为了使is集成项目成本管理规范化,并能促进is集成企业水平和能力的加速提升和确保成本管理质量,鉴于此,本文在项目经理的层面对成本管理在is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和研究。
1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政府项目招标采购范围不断扩大,招标采购代理业务量逐年增长,在it背景的新形势下,与经济息息相关的招投标工作也面临着新时代的考验,以往传统的招标形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招标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招标采购改革工作,使招标整个流程管理工作高效率、低成本、绿色环保、节约便利,使招标过程更加透明化,杜绝暗箱操作等,同时也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40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55号)部署,某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以下简称交管局)启动了“某市电子招投标管理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电子招投标平台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等it技术,对招投标业务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在线上完成在线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监督监察等这一系列业务操作,实现规范、专业、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招投标业务管理。该项目中甲方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我方在参与竞标的众多单位中脱颖而出,并顺利中标,项目预计建设工期为7个月(9月20日-204月20日)。根据合同要求,完成的主要功能可分为7个子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以交易信息模块为核心子系统,完全实现对招投标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监控,并实时动态反应项目在各阶段的进行状态,以便相关人员可及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控制,同时对项目执行流程可进行配置化管理,最终实现任务督办,消息提醒,协同办公等辅助功能。交管局对该项目非常重视,对项目提出了特别的要求,成立了以交管局副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领导与协调工作,并指定信息中心为该局的业务联系归口部门。项目启动之初,我方领导介绍了该项目的前景以及做好该项目的战略意义。由于参与了项目前期的整个投标过程,对项目情况非常熟悉,通过随后发布的《项目章程》,本人有幸获得了公司领导和客户的信任,成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主持项目管理的全面工作。由于该项目建设系统规模较大,涉及的干系人较多,工期要求较长,功能和目标复杂,加上交管局高层对该项目期望值很高,项目的成本管理非常关键。针对系统的特点,我们采用b/s架构,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用java语言开发,核心技术框架基于j2ee多层体系结构实现。
2如何做好项目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is项目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is项目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但重视项目成本管理既不能成为一句空话,也不仅仅是项目经理和公司领导的事,而是项目组全体成员都要从内心真正的重视起来。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确保项目的实际费用控制在计划的预算成本之内。如果成本失控,将直接导致项目处于超出预算的危险境地,无法保证项目在预算内完成,甚至项目失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项目特点,结合团队实际情况,借鉴以往经验,主要通过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等环节对项目成本进行了全方位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利用组织过程资产进行成本估算项目成本估算,是指为实现项目的目标,根据项目资源计划确定的资源需求,以及市场上各资源的价格信息,对项目所需资源的成本做出近似的估算,在进行成本估算时,我们参照并借鉴了公司类似的项目案例以及知识库。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拥有谨慎和清晰的计划必然能够更有效地做好成本管理。因此,我们在项目计划阶段广泛收集了以往类似项目的管理执行情况和经验,根据本项目内部、外部环境特点和制约条件,制定了本项目的成本管理计划。计划书除了对每个过程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书面的描述外,还对估算、预算和控制建立了准则。依照成本管理计划,我们对该项目的成本进行了科学的估算。首先识别并分析了项目成本的构成科目,主要科目有人工成本、办公设备费用、开发环境设备费用等。然后我们分析了这些科目的具体组成,使用了类比、参数、三点估算等方法来估算不同科目的成本。例如办公设备和开发环境设备价格公开,我们确定了所需设备的数量和估价,使用参数估算法计算。人员工资的估算则比较复杂,我们先将wbs中的各个工作包的工作量估算,对于无法使用类比来估算的工作包,则采用三点估算法,在得到总工作量后,根据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和资源费率计算出了人工成本。最后我们将各个成本之间的比例进行了协调,确保分配是最优的。在原来的计划中,人工成本和其它科目比例是1:1,我们经过评估认为非关键科目的支出过高,于是对办公设备费用进行了调整,将其下调并放入管理储备中,最终估算的结果是人工成本120万、办公设备和开发环境设备费用为100万,预留费用20万,总计240万。良好的成本估算能够为后面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估算做得全面并科学,随后成本预算工作才能更精确。
2.2成本预算项目成本预算是一项制订项目成本控制标准的项目管理工作,是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是将项目成本估算的结果在各具体的活动上进行分配的过程,目的是确定项目各项工作和活动的成本定额,并确定项目意外开支准备金的标准和使用规则以及为测量项目实际绩效提供标准和依据。成本预算是将成本估算细化的过程,同样也是为成本控制建立了成本基准。根据合同的规定,本项目主要由10个工作包/子项目组成。将上述项目估算的总成本分摊到wbs的工作包/子项目中,为每个工作包/子项目制定具体的项目预算,在此基础上将各个工作包的预算再二次分摊到工作包所包含的每个项目活动中,就形成了初步的预算。参照wbs与进度表,根据进度计划中的每个活动时间来确定每一项预算的支出时间,从而形成了项目预算支出计划。针对项目资源紧张的问题,我们采用资金限制平衡的方法,比如办公设备的费用项目后期再慢慢增加,避免跟前期的开发环境设备购买重叠导致资金支持过高,通过平衡有效地减少了项目资金紧张和投入过大的成本。另外,我们也充分考虑了项目的管理储备,针对那些特殊的、复杂的工作包,我们按5%~10%的比例设定了相应管理储备金。
2.3成本控制项目成本控制就是指按照项目启动之初制定的计划和标准,采用各种控制工具,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对、分析、控制和纠偏,使项目的实际成本保持在预算范围内的管理过程。如果监控不力或者是流于形式,那么就会导致项目成本超支甚至项目失败,为此,我们严格使用了挣值管理技术来控制成本,通过周报进行活动绩效测量,每月月底整体项目绩效评审。在项目进展中,我们得到项目在此阶段所完成工作汇总的价值(ev),然后根据成本预算中计划的投入计划成本(pv),以及财务部提交的支出报表中的实际支出费用(ac),在项目每个里程碑点进行分析和纠偏。在测试阶段进行分析时,我发现成本偏差cv小于0,后面通过分析才知道是办公设备的价格上涨了,不过涨幅在管理储备的预算之中,因此我们只进行了成本基准变更。同时,因为这个情况是特殊事件,属于非典型偏差,不会影响到后面的进展。但此时我同时发现进度偏差sv大于0,这时我们就重点加强项目质量的控制,避免赶进度而丢失了质量。同时通过进行偏差分析、趋势分析和挣值分析等活动,避免项目成本失控。
3is项目成本管理改进策略。
由于项目成本管理措施得当,进度、质量把控较好,经过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本系统于年3月初上线试运行,经过近1个月的试运行后,修复了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bug,并对系统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处理,并于4月中旬通过终检。目前该系统运行良好,受到了交管局和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客户方对项目高度认可。尽管如此,但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改进策略如下:
3.1强化内部管理,调动项目成员的积极性,提升项目成员的工作效率对成本要进行全过程的控制,以周为时间单位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实时的跟踪,对项目实施成本、人力成本和采购成本这三块的完全把控。鉴于人力成本的弹性特点,相对项目实施成本和采购成本来说,人力成本控制是重中之重,如外部环境条件允许的话或购买或开发一套内部专用的跟踪系统,用于加强项目人员的管理。科学运用跟踪系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将有助于降低人力成本。同时硬性要求项目组成员每天都要在跟踪系统上填写工作日志、开销情况等,以便项目管理者对员工工作进展、开销状况进行实时查询和评估,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另外要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使工作能力强、技术全面的人员在完成自己的模块(子项目)后,再去协助其它未完成的子系统,例如,完成了企业信息模块的成员,再去帮助交易信息模块的成员,通过这些以节省项目实施成本。
3.2合理协调外部资源,降低成本从源头抓起在is项目中,由于多数都属于系统集成类的项目,硬件设备的采购在总成本中占相当比例,在保证硬件设备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也是is项目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建议可与金牌代理商保持长期密切的合作,如此一来,既保证了质量又往往会有不错的价格优势,通过沟通、攻关、谈判、签订合作协议等策略,说服金牌代理商提供最优惠的设备价格,从而达到控制项目成本的目的。
3.3加强质量过程控制,务必避免因返工带来的额外成本在以往的is项目实施中,时有存在由于返工的原因而导致成本增加的现象,为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坚决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强化“质量就是最大节约”的理念。无论是采购设备,还是实施项目,都要严把各环节的质量关,当某模块完成的同时务必要严格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与“验收标准”进行验收,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灭因质量问题而引发的返工现象。
4结束语。
参考文献。
[1]谭志彬,柳纯录,周立新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贾冰媛.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蒋鹏.信息系统集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5):64.
[5]王志川.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要点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17).
[6]于萍.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7(06):50.
随着医改政策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大力实施,使原本经济管理粗放、成本控制薄弱的公立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论文从预算管理的视角出发,利用预算这套成熟的管理体系,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对成本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形成医院成本管理闭环,实现医院运行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适应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要求。
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
1公立医院加强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医改的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的发展已经从收入时代进入到成本时代。到底前取消全部药品加成,所有药品(中药饮品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加成的取消虽然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和财政资金进行了一定补贴,但仍存在较大资金缺口,这一缺口只有通过加强成本控制进行弥补;同时,公立医院改革将降低药占比、降低百元医疗收入耗材费用、医疗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按病种收付费的病种量等指标作为重点考核指标,通过以上指标的考核,切实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再者,医改已明确提出对社会办医的鼓励和支持,随着社会资本的进入,大量民营医院涌入市场,其在运行成本、采购成本、服务品质上较公立医院更具竞争优势,公立医院一枝独大的局面将会逐渐打破。在此严峻的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要想生存发展,必须要从自身改革出发,革除原有粗放式管理的各种弊端,朝着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迈进,通过深挖成本控制这一途径,加强成本核算,对医院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不仅降低医疗成本,同时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保证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自身的持续发展。
2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和流程。
2.1全面预算的管理方法。
全面预算是一种管理工具,通过合理分配医院的人、财、物等战略资源协助医院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并与相应的绩效管理配合,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控制费用支出,预测资金需求和结余。公立医院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要明确医院的发展战略,根据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分析外部环境与自身优势、劣势,明确自身定位,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将战略分解为各个年度的工作计划,预算就是依据年度工作计划,对医院的整体业务活动进行量化。
2.2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
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审核与批准、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评估、预算调整。首先预算的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基础,为预算管理提供依据。编制预算,需要完善、准确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医院年度业务发展计划编制预算。需要注意的是,预算的编制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预算执行部门必须参与到编制过程中,而不能由职能部门(如财务部门)编制医院所有的预算,应该谁使用谁编制,以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预算草案编制完成后,各级预算管理部门要对预算草案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既定目标的项目予以重新编制、修改、审核,最后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下达;预算管理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如何执行预算并对其有效性进行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定期将执行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发现收入、成本费用水平偏离预算,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控制预算完成整体目标。预算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事前控制,即在编制预算的时候,要对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核;二是事中控制,即预算的审批,根据是否是预算内、预算外和超预算不同情况,规定不同的审批权限;最后一个是事后控制,即对预算执行的偏差进行分析,提出下一步的调整改进措施,逐步缩小差异;预算评估,经审核批准的预算是医院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医院应当每月、每季度、每年度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对各科室、责任人进行绩效考核,将预算执行结果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是最能促使预算落地的有效措施;预算调整,正式下达执行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切忌随意调整预算,丧失预算的刚性,使预算管理形同虚设,只有在由于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才可以调整预算。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对医院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全面预算通过与医院所有经济业务的紧密结合,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各部门的经济活动,有效提升医院内部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预算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监督,事后反馈、总结,能够对医院成本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
3全面预算管理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通过上述对成本管理必要性的阐述可以知道,在内外部环境的推动下,公立医院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绩效,已经成为当前医院发展的当务之急,但目前,医院成本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成本管理缺乏标准,即缺乏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标数据,没有目标数据就无法对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缺少了考核,成本管理便很难推动和执行。而全面预算管理为解决这一桎梏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3.1通过预算指标明确医院成本管理目标。
医院的预算是控制医院经济活动的依据,支出预算指标就是医院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成本控制不是一味地追求低成本,而是要通过充分考虑医院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人、财、物的消耗,经过全员参与、反复沟通、达成一致共识,最终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支出预算,为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3.2以预算执行力度强化成本管理力度。
全面预算管理是在一个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下运行,有规定的组织机构,依据既定的预算管理制度、流程,医院所有人员都参与其中,医院的所有经济活动都纳入其中。而成本管理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更不会脱离预算管理体系而孤立运行,其必定是在预算管理体系下,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到预算分析与考核的各个环节中,都包含着成本管理的内容,可以说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医院的临床、医技、医辅及行政后勤部门涉及的经济活动,都应以预算为工作导向,以控制成本为目标,以全面预算的有效执行来强化成本管理,同时,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估与考核来量化成本考核,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检验成本管理的效果,落实责任,实施绩效奖惩,形成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良性氛围,在做好预算管理的同时也就做好了成本管理。
3.3通过预算管理优化资源分配。
每一个组织的资源(人、财、物、信息、时间等)都是有限的,如何能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而不是让资源浪费,就需要通过全面预算的管理模式将资源进行整合和分配,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资源的整合和分配,必须以准确的成本核算为依据,通过成本核算,医院管理者能够充分掌握医院各个核算单元、大型医疗设备、医疗服务项目的运行情况,从而更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公立医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而这种变化既是挑战,同时更是机遇,医院要抓住机遇加强自身管理建设,将全面预算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将其运用到医院成本管理中,不断挖掘成本控制潜能,有效控制医院运行成本,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从而实现公立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朴.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2):114+112.
《管理学原理》这门课不只是在本科高校作为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高职高专学院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在整个大学管理类专业教育中占据着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生了解管理、学习管理最基本的入门课程之一,且书中理论知识并不复杂,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学习,其完全可以掌握整本书的理论知识。传统意义的《管理学原理》教学是以课本为基础,单纯性的由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理解概念,或者背诵概念,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填鸭式的教育。通常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单纯的记忆来获取一定的管理学概念和知识,但仅仅是获取,大多数的学生并不能真正将其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二、探索《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
在当今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知识与信息更新速度极快,准确的说,《管理学原理》这本书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管理需求,也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运用,为证实这一观点,本人抽取了《管理学原理》这门课中一个基本概念,对大三的10名学生进行调研,探究高职高专大三学生是否可以准确理解出大一上学期所学习的《管理学原理》这门课中的这一简单概念。因此,可以从调研结果来看,学生在学过《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的两年后,96%的学生已经完全忘记这一概念,有3%的学生可以通过理解讲出一部分,只有1%的学生可以回答准确。这一结论无疑是让管理专业老师感觉遗憾的。所以,这也是探讨实践型《管理学原理》教学方法的必要性之一。
三、《管理学原理》实践型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的实践型教学方式实际上是以如何使学生有效学到管理知识,培养管理技能为出发点,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主导,尽可能大程度的开发学生的管理思维、分析能力以及运用能力。《管理学原理》实践型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案例分组讨论;深入企业探究现实案例;虚拟公司的.建立两大部分来进行教学。
1.课堂案例分组讨论。
《管理学原理》这门课地教学不仅仅是概念的灌输,还需要让学生彻底理解每一个名词和概念,以达到“会用”的目的。因此,在案例分组讨论部分需要让学生在知晓管理学名词、概念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1)管理学理论是基石。尽管说《管理学原理》这门课并不需要学生的死记硬背,更不赞赏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管理学基本概念以及理论是一定要作为基本的教学内容来向学生讲授,也是这门学科的基础。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抓住重点,用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对基本理论有初步的解读。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尽可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对《管理学原理》这门课感兴趣。(2)课堂分组案例讨论是进阶。在对基本理论有了初步认知后,教师就需要搜集一些经典管理类案例来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讨论。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对教师提出的教学案例进行多轮分析、探讨,形成一份切实可行的案例报告。以此为方法,既可以提升学生们对《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的兴趣,也可以启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融会贯通,真正的理解书中管理学知识的含义。教师在收集案例时,要抓住以下几点要素。即,内容新颖、具代表性、讨论点多。(3)案例观点阐述是升华。在学生们分组进行完案例讨论后,观点阐述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以小组为基础,每位同学参与,将讨论过后的案例观点展示出来。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对观点的统筹把握,是否可以自圆其说。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胆量。不失为一种一举多得的提升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的好办法。
2.深入企业,实地探究现实案例。
要达到课堂全员参与、学生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授课教师课堂引导及课下辅助。课堂引导的方法在前篇已有分析,本篇幅将重点谈论教师如何做到课下辅助。在我看来,“深入企业”不失为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良策。(1)深入企业考察教师可以通过多方途径为学生提供一处优良的实地考察企业,在与企业方恰当沟通后,由教师引导带领各组学生深入企业考察。要求对企业各项业务及规模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根据课本所学理论知识,寻找可以作为案例研究的板块,目标或是人力资源,或是销售部门,或是组织架构,或是处理投诉等等。(2)寻找研究案例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本组的目标板块,进而加深研究。通过与目标板块核心人物以及基层员工的沟通交流、业务咨询等来丰富案例讨论的内容。在丰富案例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指正,并给予合理的建议。并对每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打分。(3)形成案例报告形成报告是企业实地考察的最后一步,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切身考察、分工、研究、组织等将所学所见通过文字组织起来。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学生们依然可以发现问题,并不断地修改完善。用“深入企业”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于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真切的理解理论的真谛。另一方面,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本人在教学中发现,其实学生对于企业实地考察的热情超乎预期。鲜活的管理案例会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身临其境、脑洞大开。他们会根据课本上的领导职能理论来分析该企业的领导风格和领导艺术;会结合课本上“决策”的五大原则来对比该企业的决策方式;会引用课本上“沟通的技巧与说话的艺术”来对比自身和企业工作人员的沟通方式;会参考课本上“组织架构设计”来描述该企业整体架构。用此种方法,可使学生达到真正理解课本概念,而并非仅是熟记概念。
四、《管理学原理》实践型教学的意义。
《管理学原理》这门课虽说是管理类专业在校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其却是大学生对“管理”知识学习的入门课程,也是大学生对“管理”的认知课程。对于今后走入工作岗位,尤其是行政管理类岗位的大学生,《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确是极为重要且必需的。对于《管理学原理》这门课实践型教学的意义有以下几方面:1.实现“教”与“学”统一对于本篇探讨的《管理学原理》实践型教学,老师在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解决,真正的实现“教”与“学”。这样的尝试并非是完全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而是在基于理论灌输之上的一种参与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让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中去,并通模拟演练、实际训练等达到完全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虽然过程略显繁琐,但却不失为一个真正“教会”学生掌握管理学知识的好方法,实现“教”与“学”统。
2.增强学生对于《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兴趣。
从之前学生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调研来看,75%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做到认真听课,但却只有4%的学生可以掌握《管理学原理》这本书中的内容。由此可见,比例还是相当低的。因此,在本人看来,只有将学生对于“管理”这个概念的兴趣真正调动起来,才有可能实现培养管理类人才的目的。而本文所阐述的实践型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有代入感,并可以认为自己就是管理者,是可以做决策的人。这样,学习兴趣便会大大挺高,从而对于知识的记忆便会更加深刻持久。
参考文献:
[1]黄敏,温廷新,邵良杉.基于网格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框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02期.
[2]2.0技术在图书馆员个人隐性知识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图书馆学刊,01期.
[3]岳丽娜,聂怀勇,曹岩.基于web2.0的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模型[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
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
【一】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措施研究。
[摘要]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合同是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主要手段,因此,做好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也成为了风电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任务。
随着风电企业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展,合同档案的数量随之增加,如何更好的管理合同档案,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和便捷服务,是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首先概述了企业合同档案的基本特征,随后在分析合同档案分类优化的措施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优化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合同档案;风电企业;管理分类。
合同档案详细记录了风电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在企业制定年度预算、评估和审计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对合同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合同档案管理存在分散、混乱等问题,给档案的查找和利用带来了很大困难。
因此,风电企业必须要采取合理的合同档案管理分类办法,实现合同档案的科学分类和优化管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1企业合同档案的基本特征。
对风电企业来说,企业运营中产生的档案种类主要有技术合同、劳动合同、工程合同等,这些档案虽然在具体内容和使用价值上各有不同,但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法律性。
法律性是企业合同档案的基本特征,也是区别于企业其他档案的标志之一。
合同档案的内容主体是合同,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到法律的保护。
因此,企业合同档案具有明显的法律特征,这也意味着无论是合同档案的保存、管理还是销毁,都必须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定程序。
除此之外,合同作为记录了企业经济活动和维护企业法律权益的文件,也只有在具备法律特性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2凭证性。
近年来,风电行业蓬勃发展,风电企业在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
部分企业为了谋求私利,往往会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从而带来许多经济纠纷。
合同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记录,对企业应尽的义务和拥有的权利进行了明确说明,在解决经济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凭证作用,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1.3规范性。
规范性是企业合同发挥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合同档案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合同档案内容的规范性。
一份完整的合同档案,应当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内容、当事人的亲笔签名、合同的数量以及书写形式等,只有这些条件符合法律规定,才能确保合同具备法律效力。
另一方面是合同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合同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损坏或缺失,都会影响其法律效力的发挥。
因此,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管理,保证合同档案的完整性。
1.4繁杂性。
企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合同,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同时,企业合同档案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合同签订前的洽谈、招投标等;合同签订后的招标书、评标报告、会议记录等。
要想确保合同档案应用价值的发挥,相关工作人员就要收集、整理和保存好这些合同档案。
2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优化措施。
2.1强化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合同档案管理机制,能够为合同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完善的管理机制应当包含合同档案的收集、汇编、整理、保存等工作。
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风电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补充合同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以确保合同档案的管理能够与企业发展向适应。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说,只有在完善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下,才能借助于合同档案,帮助企业减少市场竞争风险,进而在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推动风电企业实现健康和持续发展。
2.2加强合同档案之间的联系。
企业合同档案数量较多,如果采用单独整编和单独管理,必然会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剧增。
因此,为了提高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效率,在进行合同档案的整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有重点的寻找合同档案间的内在联系,而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其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
例如,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单立类目、分类组卷,这能够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当然,企业管理者也要为合同档案管理分类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可指派独立部门负责合同档案管理的相关事宜。
2.3实施合同档案的统一编号。
为了便于进行合同档案的管理,风电企业在开展分类管理时,可以将不同的合同进行统一编号。
这样一来,今后在查找某一份合同档案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翻找,而是直接查找编号,极大的提高了合同档案的管理效率。
合同档案的编号要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例如可以根据合同档案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如物资类、工程类等;还可以根据合同档案的生成时间进行分类等。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分类形式,都需要在档案袋上进行标注,避免混淆。
2.4定期进行档案材料的整理。
合同档案的管理是一项动态的工作,随着企业各项业务的不断开展,也源源不断的产生了许多新的合同档案。
因此,风电企业在进行合同档案的管理分类时,也要注重对新生产合同档案的整理和保存。
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定期进行档案检查,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例如,要保持合同档案储存室的整洁干燥,避免因空气潮湿导致档案发霉、变潮。
在合同档案移交时,也要提前清点好合同档案的数量、种类,对于失效的合同档案要按照法律流程进行销毁。
对合同文件变化情况都要进行及时的掌握,由于有些合同文件资料的不确定性,不能一次性终结,因而不主张将刚签订的合同归入档案室,而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关注合同的变化情况,将完结的合同档案统一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这会使合同档案分类管理更为全面和系统化。
3优化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方法。
3.1集分式归类原则为核心的合同档案分类管理。
企业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要重点对科技档案和文书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科技档案主要包括企业的生产、科研内容以及建设项目的文件资料,具有技术性和保密性较强的特点。
文书档案的分类整理包括企业行政事务的管理以及经营方面的管理内容,这些档案内容不利于查找和统计,在进行分类、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因而,需要依循集分式归类的原则,进行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还要依照《合同法》中的无名合同和有名合同的不同种类,进行重新拟定和分类,从而增强合同档案分类管理的有效性。
3.2集分式分类表。
我国企业的有名合同主要涵盖了9种不同的合同形式,又称为典型合同,是具有规则和名称的合同形式;而无名合同又称为非典型合同,是没有规则和名称的合同形式。
这9种不同形式的合同要以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为前提,拟定规范且科学的集分式分类表,并要在集分式分类表中,对合同档案进行分类归档,进行统一的编号和整理。
实践证明,集分式分类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效率,与传统的分类方式相比,无论是在管理工作强度还是人力资源需求上都更具优势,这也是集分式分类方法在企业合同档案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的主要原因。
3.3分类表的使用方法。
集分式分类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合同档案管理办法,具有提升合同档案管理效率、减轻档案管理工作压力等优点,但考虑到合同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应用集分式分类管理时,仍然需要使用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以确保其应用优势得到完美的体现。
首先,要明确合同档案的分类标准及其所包含的基本信息,例如合同档案的生成年份、分类号、合同数量等,这些信息都需要记录在分类表中,以便于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参考。
其次,科学区分合同档案的年号、分类号和流水号,这三个要素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在合同档案分类管理和后期档案查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结语。
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中,合同档案成为关系到企业经营业务开展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规范化、科学化的合同档案管理,能够确保合同档案的保存安全和其应有价值的发挥。
作为风电企业的管理者,应当重视合同档案在企业经营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顺利开展;对于合同档案的管理人员来说,其也要强化岗位责任意识,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确保合同档案管理分类工作的顺利完成。
主要参考文献。
[1]蓝玉超.新时期国有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z3).
[2]蒋怡琴.解除待履行合同的溯及力研究——以完善《企业破产法》第十八条为切入点[j].特区法坛,(5).
[3]陈雪萍.重视合同档案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如何做好企业合同档案管理的探讨[j].祖国,(6).
[4]李莹.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中合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j].商业文化,2015(15).
作者:郭知翠单位:大唐洱源凤羽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二】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解析。
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成为一定程度上制约社会发展的因素。
本文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总结了解决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方法。
在新的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改革和创新。
只有重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妥善解决,才能给社会带来长足进步,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解决目前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1目前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流动人员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特性也不断增强。
流动人员加大了区域的流动性,缩短了流动时间,这加强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量。
虽然部分组织已经意识到存在的挑战,也加强了管理,但仍然存在效率低下等问题。
1.1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虽然部分组织已经加强了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仍有部分组织,如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缺乏重视,对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投入过小,方法过于陈旧,设备也没有进行更新,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2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并不很合理。
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利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如存在部分不具备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资质的组织和机构私自提供有偿服务,扰乱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秩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设备也在不断进步,但部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仍采用旧的机器设备,管理方法落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1.3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交接流程存在漏洞。
由于对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部分企业员工在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之后,并没有按照制度进行相应的交接工作,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高职院校图书馆高质量服务管理团队建设思考。
4、产后康复服务管理标准化研究。
5、大数据时代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6、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7、关于加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8、服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论述。
9、浅析秦安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后续服务管理。
10、终身教育体系下继续教育学院办公室服务管理职能初探。
11、浅析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路径。
12、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服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13、优势视角下我国社会服务管理路径探析——以北京市朝阳区政府为例。
14、智能化技术在图书馆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15、工商管理专业服务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16、自贸区建设背景下优化出入境服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17、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车辆专业化服务管理初探。
18、高校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策略分析。
19、浅析酒店服务管理的有关问题及对策。
20、网格化服务管理创新机制研究——以成都市x街道为例。
21、信息时代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新探索。
22、翻转课堂对服务管理课程设计的启示。
23、新时期医院老干部思想状况及服务管理工作调研与新工作方法探讨。
24、基于客户价值的中小型商超服务管理策略研究。
25、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策略解析。
26、供电服务管理中的客户管理策略。
27、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服务管理实践探索。
28、新形势下供电营销服务管理工作分析。
29、基于itil的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体系的设计应用。
30、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策略研究。
31、基于移动信息平台优化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效率研究。
32、基于itil的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模型的构建实施。
33、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服务管理工作探讨——以安徽省图书馆少儿阅览室为例。
34、高校图书馆期刊服务管理工作探究。
35、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医疗保健服务管理质量模式的探讨。
36、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后勤服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37、提升企业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水平探究。
38、新时代提升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39、新时期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的问题分析。
40、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的策略分析。
41、论城市融入视角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
42、隆昌市图书馆服务管理现状及发展建设思考。
43、少儿阅览室中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的开展及管理对策。
44、东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研究。
45、保险公司车商业务服务管理探析。
46、浅析酒店服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47、党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思考。
48、新生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49、基于itil的国家开放大学服务管理体系设计研究。
50、协同治理:旅居养老老人服务管理模式选择。
开设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是培养既具有现代管理理论和基本技能,又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新型综合性人才的重要途径。企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创新性较强的前沿学科,应尝试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切实掌握现代企业运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并提高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
现在教学用书上的语言表达方式大多是说教式。如在介绍管理概念时,许多教材都是按照什么是管理、管理包括哪些内容、管理有哪些类型等来编写的。这从理论编写角度看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按这种程序教学,学生因为没有实践管理经验,就无法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只能被动学习。笔者在教学中,紧紧把握住重点基础理论的讲授,首先用系统方法组织教学内容,然后讲其基本点、发展过程及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组教材内容是一项工作量较大、较复杂的工作,要求教师平时多注意知识的积累和素材的搜集,所举实例越现代越好。为使教学内容精练和新颖,在不断收集资料的同时,还应积极投身科研,编写新教材。如在工业经济管理课程的讲授中,笔者以2~3个最新软科学成果充实教材内容。学生学习后,耳目一新,既学会了工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又掌握了很多分析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原有的认知水平等因素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讲授、引导以及诸多教育影响是外因。教师首先要使学生对所授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兴趣、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授课时,可采用提问、设问、反问等形式启发学生思考。课堂教学要结合课程特点,尽量采用多种形式,将看、听、议、讲、练有机结合。
启发式教学符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有资料显示,73%的创造者所需知识的来源主要不是教科书,而是现实生活和课外书籍。因此,教师应向学生推荐几本一流的课程参考书,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目前的发展动态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选择地把反映企业客观实际情况的案例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思考,认真分析,以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在经过论证和判断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从而提高管理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目前的企业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至少具有如下优点: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实用性强;了解行业知识,有利于扩展知识面;互动性强,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交流、沟通和合作意识;教学方法形象、生动,记忆深刻。
情境模拟教学是一种适应企业管理专业学科特点的教学艺术,它的目的就是尽量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角色设身处地地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对管理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课堂上的模拟情境训练,无疑是一种经济、实用、效果良好的“准实践”,可以有效消除脱离实际的教学弊端。模拟情境教学法强调培训学生的应用能力,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是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教学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某种实际角色,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从中感受其内涵,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切身体会,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会更透彻。
传统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的作业与考试,大多是解释概念、简述问题、论述观点等,造成学生在学习中只重视对现成概念、观点的解释和死记,缺乏对全部知识的综合运用,忽视归纳思维的培养。教师可以尝试采取新形式进行作业的改革,组织学生到附近的著名企业作专题社会调查,在调查研究中得出课题答案。教师也引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案例,让学生运用企业管理常识进行分析。学生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出来。在考核上,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考核模式,可以采用综合测评手段,即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出勤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期末考试则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第一部分为口试或讲求速度的闭卷笔试,主要以量大面广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第二部分为综合性的案例分析、情况处理之类的考题,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后把理论考试成绩、实际调研能力和研究成果评价相结合,评出学生该门学科的学期成绩,在评分标准上力求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成绩分数的比例要向实际能力及调研报告水平和对实际单位的参考价值大小倾斜,尽量调动学生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开设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是培养既具有现代管理理论和基本技能,又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新型综合性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创新性较强的前沿学科,应尝试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切实掌握现代企业运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并提高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
[1]周祖兴。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企业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南方论刊,2011,(s2).
[2]潘云国。通过教学学习管窥企业管理[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