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和条件限制,避免超出实际可行范围。方案的评估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和效果预测。这些方案范文包含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实际案例。
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拉开了新高考改革的大幕。上海、浙江先行先试,探索出文理不分、一年多考、综合评价等新措施。今年第一季度,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密集出台,北京、广东、江苏、江西、山东、辽宁、河北、贵州、湖南、海南、广西、甘肃、宁夏、西藏陆续公布实施方案,加上之前的上海、浙江试点区,目前全国公布方案的省区市已达16个,其他省区市方案也将于年内公布。一系列方案的出台显示出“全面系统的招生考试改革”已初具雏形,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纵观各地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虽然在执行时间、具体选考科目上略有不同,但大致有以下几个趋势:
取消文理分科,由“3+x”变为“3+3”模式。以往的“3+x”中的“x”代表文综或理综,文科考生考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理科考生考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文理分科模式下,往往培养出的只是“半个人”,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知文。而新高考改革之后,在保持原来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变的情况下,不分文理科,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中,自选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
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评价机制,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其中,统一高考向“全国一张卷”回归,20将有26省份使用统一命题试卷。此外,多地表示将给考生提供两次外语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其中较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通过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主要依据;而等级性考试则以等级呈现,其中3门将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主要针对“唯分数论”的做法,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状况、传统文化素养、创新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个人特长等。
录取批次合并。北京、辽宁、江西等地将取消本科第三批次,与本科第二批次合并录取;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计划从20起仅设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传统本科批次界限的打破,让高校站在统一平台上,有利于推动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发展,也有利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而不仅仅是跟着学校的“档次”走。
意味着什么?增选择、减压力、提素质是目标。
不分文理科、不再一考定音、不唯分数是论……高考的新变化把决定未来方向的权利交还到了学生自己手中。
“喜欢生物,但是因为物理成绩不好,所以相比较之下,最终学了文科”“不知道想学什么,看金融火爆,所以就选了”……产生诸如此类的纠结、迷茫与抱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中和高等教育的连接点往往只通过分数,而学生和学校双方对彼此的爱好、特长都知之甚少。
“‘文理不分科’的自由组合模式让考生能‘考其所长’‘考其所好’。”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兰劲华说:“‘3+3’模式实际上就是引导高中学生在学习共同知识的基础上,有侧重地投入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学科特长,引导学生将学业兴趣与未来专业有机结合。这有助于改变当下考生在专业选择上的盲目性。”
除了打破文理科壁垒,今后的高中生还可以自主选择时段完成英语考试、选择哪些科目参加合格性考试以及哪些科目计入高考成绩。“一年多考、择优计分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集中应考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扭转以应试为主的传统思路,回归学习的本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蒋承说。
去年暑假,上海市同济二附中的部分高中生承担了普陀区长寿街道“一起‘暑’快乐”的`社区小朋友接待任务,他们策划节目、购买道具、布置场地,异常忙碌却又乐在其中。按照上海新高考政策,从2014年起,高中生需完成不少于90天的社会实践,作为综合素质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截至20底,上海256所高中全部在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注册,高二学生中已有91%参加了志愿服务。
“两依据、一参考”、推行综合素质评价,意味着分数不再是唯一标准。蒋承认为:“教育不能‘只见分不见人’,用一个‘总分’代替对学生方方面面的评价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综合素质评价目前仅作为招生参考,却向学校和社会传递素质教育的明确导向。”
难在哪?授课方式、评价标准、选择能力待提升。
方案的公布只是高考改革实践中的第一步。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政策在落地的过程中可能会有难度,还需要根据试点经验、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
“统考+选考”的“3+3”模式,给现有的高中教学模式带来了新挑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指出:“学业水平考试要‘选考’,学校就要提供‘选课’,不同课程的复杂的排列组合使得原本固定的教学班级无法维持,走班制将成为授课的基本形式。但学校无法预估哪个学科的选考学生多,哪个学科的选考学生少,这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承担教学任务,而这样的条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是难以达到的。此外,当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张自己的课表后,班主任就失去了意义,考勤机制和课堂管理将成为一大难题。”
新高考方案中,大部分省份提出使用“两依据、一参考”的评价机制,综合素质评价的建立固然有助于打破智育一枝独秀的局面,但在实际招录中却很难把握。做家务和去敬老院,公益活动和科学调查哪一个考核分数应该更高?这些都不具有可比性,尤其当学生很多的时候,考核就很可能流于形式甚至造假。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认为,要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可靠,一方面教师要负责审核把关,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管理平台,便于公示和监督。
除去制度本身存在的难点,在选择多了、范围大了的情况下,考生自己也会患上“选择困难症”。应试教育之下,追求高分是最终目标,有些学生甚至上了大学仍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学。而今后,当高中生面临选课、选考、选专业、选学校时,如何做好这些“选择题”,提前规划生涯教育,我们的学生、家长、学校都要不断适应。
(记者魏娜通讯员梁炜)昨日,省教育厅公布《湖北省普通高考改革方案》,与往届高考相比,我省在考试科目、考试时间、总分等基本面上没有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综合素质评价首次成为高考录取依据之一,部分科目首次设置了选考题。
根据高考改革方案,今年湖北的高考科目仍是3+文/理综合,“3”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理综合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各科目考试次数仍为一年一次,时间仍在全国统一的6月7-8日,一次考完;考试时间长度不变,语文和文科/理科综合为150分钟;数学和外语为120分钟;各科目总分不变。语文、数学、外语为150分,文科/理科综合为300分。
据悉,语文、数学、英语仍由我省自主命题;文科/理科综合、外语小语种(日、德、法、俄)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
省教育厅介绍,改革方案对往年高考方案进行了一些调整。
今年高考仍以分数为主要依据,但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提供给高校,作为录取参考;试卷模式有微调,在部分科目设选考内容供考生选择,反映了课改新要求;录取中职生的高职统考,从纸笔测试模式改为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测试为辅。
省教育厅表示,在我省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本科招生保持稳定,高职招生作为改革突破口。本科统一高考以考试内容改革为重点,引领教学按照课程改革理念与要求健康发展,不主张对中学教学产生冲击和负面影响。
对于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考试科目,则保持“3+文/理综合”模式不变;既保持了科目的`有效对接,也稳定了教学和考生。
据悉,招收中职生的高职统考,将录取依据由文化课成绩为主改为专业技能考试成绩为主,有利于坚持能力为重,强化就业导向,增强技能型人才选拔培养的适应性。我省在全国率先举办的专业技能操作考试,经试点已获成功。
皖版“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制定正在推进中,有望在今年上学期末下学期前公布;加快推进首批364所智慧示范学校和实验学校建设,力争2022年实现全省中小学校全覆盖;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1月22日上午,省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针对社会各界关心的教育热点话题,一一给予回应。
[高考改革]。
早在2016年11月,皖版高考改革方案的两大配套方案出台,即《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今后,我省高中生可按照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在政、史、地、理、化、生6门科目中“自由搭配”3门参加等级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并且,我省将探索等级性考试“多考制”,择其高分录取。配套方案中也明确了时间表,根据要求,新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与我省高考改革时间一致。
“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研制,我们正在按照国家的部署,向前推进。按照原定计划,安徽省会在2018年上学期末、下学期前向社会公布。”李和平介绍道,2017年,上海、浙江率先步入考试科目“3+3”的“新高考”时代,承担起国家高考改革先行先试的使命。今年,又将有四个省进行试点。国家会根据试点情况,对工作部署进行调整,目前,安徽正按照国家部署进行方案研制,基本框架在形成过程中,之后还有一系列程序,比如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听取各方意见等等。“我们一定会根据三年早知道的原则,告知学生和家长。也就是说,如果是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实施综合改革方案的话,我们一定会在他们秋季入学之前公布方案,请学生和家长放心。”
[智慧学校]。
我省今年提出将加快推进首批364所智慧示范学校和实验学校建设,这也让社会各界关注。
据悉,智慧学校是综合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学校的主流场景和教育教学关键环节深度融合,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促进教学、学习、管理、生活和文化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
“智慧教育,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都很重视。”李和平告诉记者,就在省“两会”召开前,全省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公布了首批38所中小学智慧学校示范校名单。
在公布的首批38所中小学智慧学校示范校名单中,包括了合肥一中、合肥八中、合肥南门小学、合肥师范附小、合肥屯溪路小学等5所中小学。其中,合肥南门小学远程为天堂寨同心小学及中心校、教学点进行网络授课,在“一对一”帮扶结对中,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校内的平板电脑进行在线实时沟通、交流。
“通过智慧学校建设,我们也希望补齐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短缺的短板,天堂寨小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和平说,“按照计划,2018年,全省38所示范校和326所实验校同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也就是首批364所。力争2022年实现全省中小学校全覆盖。”
[高中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高中阶段教育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普通高中教育,另一个为中职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增加数量,而是要数量、结构、质量同步提高。”在李和平看来,高中阶段有学上已经不是问题,而是需要让学校结构更合理,让学生享受高质量教育。
对于消除义务教育阶段66人以上超大班额的问题,李和平表示,也是在办好公平优质教育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时间表,将在今年全部消除。”
早在2017年5月,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并实施了《安徽省控制和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明确了各县(区)各年度大班额和超大班额控制目标。其中,明确提出全省力争到2018年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控制在3%以内,2020年之后大班额比例逐年降低。同时将年度目标达成情况纳入对政府的目标工作考核。
高考,迎来一次大变革(教育眼)。
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拉开了新高考改革的大幕。上海、浙江先行先试,探索出文理不分、一年多考、综合评价等新措施。今年第一季度,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密集出台,北京、广东、江苏、江西、山东、辽宁、河北、贵州、湖南、海南、广西、甘肃、宁夏、西藏陆续公布实施方案,加上之前的上海、浙江试点区,目前全国公布方案的省区市已达16个,其他省区市方案也将于年内公布。一系列方案的出台显示出“全面系统的招生考试改革”已初具雏形,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纵观各地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虽然在执行时间、具体选考科目上略有不同,但大致有以下几个趋势:
取消文理分科,由“3+x”变为“3+3”模式。以往的“3+x”中的“x”代表文综或理综,文科考生考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理科考生考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文理分科模式下,往往培养出的只是“半个人”,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知文。而新高考改革之后,在保持原来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变的情况下,不分文理科,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中,自选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
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评价机制,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其中,统一高考向“全国一张卷”回归,20将有26省份使用统一命题试卷。此外,多地表示将给考生提供两次外语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其中较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通过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主要依据;而等级性考试则以等级呈现,其中3门将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主要针对“唯分数论”的做法,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状况、传统文化素养、创新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个人特长等。
录取批次合并。北京、辽宁、江西等地将取消本科第三批次,与本科第二批次合并录取;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计划从20起仅设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传统本科批次界限的打破,让高校站在统一平台上,有利于推动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发展,也有利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而不仅仅是跟着学校的“档次”走。
意味着什么?增选择、减压力、提素质是目标。
不分文理科、不再一考定音、不唯分数是论……高考的新变化把决定未来方向的权利交还到了学生自己手中。
“喜欢生物,但是因为物理成绩不好,所以相比较之下,最终学了文科”“不知道想学什么,看金融火爆,所以就选了”……产生诸如此类的纠结、迷茫与抱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中和高等教育的连接点往往只通过分数,而学生和学校双方对彼此的爱好、特长都知之甚少。
“‘文理不分科’的自由组合模式让考生能‘考其所长’‘考其所好’。”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兰劲华说:“‘3+3’模式实际上就是引导高中学生在学习共同知识的基础上,有侧重地投入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学科特长,引导学生将学业兴趣与未来专业有机结合。这有助于改变当下考生在专业选择上的盲目性。”
除了打破文理科壁垒,今后的高中生还可以自主选择时段完成英语考试、选择哪些科目参加合格性考试以及哪些科目计入高考成绩。“一年多考、择优计分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集中应考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扭转以应试为主的传统思路,回归学习的本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蒋承说。
去年暑假,上海市同济二附中的部分高中生承担了普陀区长寿街道“一起‘暑’快乐”的社区小朋友接待任务,他们策划节目、购买道具、布置场地,异常忙碌却又乐在其中。按照上海新高考政策,从2014年起,高中生需完成不少于90天的社会实践,作为综合素质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截至20底,上海256所高中全部在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注册,高二学生中已有91%参加了志愿服务。
“两依据、一参考”、推行综合素质评价,意味着分数不再是唯一标准。蒋承认为:“教育不能‘只见分不见人’,用一个‘总分’代替对学生方方面面的评价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综合素质评价目前仅作为招生参考,却向学校和社会传递素质教育的明确导向。”
难在哪?授课方式、评价标准、选择能力待提升。
方案的公布只是高考改革实践中的第一步。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政策在落地的过程中可能会有难度,还需要根据试点经验、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
“统考+选考”的“3+3”模式,给现有的高中教学模式带来了新挑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指出:“学业水平考试要‘选考’,学校就要提供‘选课’,不同课程的复杂的排列组合使得原本固定的教学班级无法维持,走班制将成为授课的基本形式。但学校无法预估哪个学科的选考学生多,哪个学科的选考学生少,这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承担教学任务,而这样的条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是难以达到的。此外,当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张自己的课表后,班主任就失去了意义,考勤机制和课堂管理将成为一大难题。”
新高考方案中,大部分省份提出使用“两依据、一参考”的评价机制,综合素质评价的建立固然有助于打破智育一枝独秀的局面,但在实际招录中却很难把握。做家务和去敬老院,公益活动和科学调查哪一个考核分数应该更高?这些都不具有可比性,尤其当学生很多的时候,考核就很可能流于形式甚至造假。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认为,要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可靠,一方面教师要负责审核把关,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管理平台,便于公示和监督。
除去制度本身存在的难点,在选择多了、范围大了的情况下,考生自己也会患上“选择困难症”。应试教育之下,追求高分是最终目标,有些学生甚至上了大学仍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学。而今后,当高中生面临选课、选考、选专业、选学校时,如何做好这些“选择题”,提前规划生涯教育,我们的学生、家长、学校都要不断适应。(记者丁雅诵)。
按照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3个类别,分本科、专科2个层次编制在渝招生计划。普通类招生计划按照首选科目物理、历史分别编制,艺术类、体育类招生计划不分物理、历史编制。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含参照执行院校)、高水平艺术团等可不编制分省招生计划。
(二)批次及志愿设置。
按照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3个类别分别设置批次,各批次实行专业(类)平行志愿(以下简称专业平行志愿)或院校顺序志愿。
专业平行志愿以“1个专业(类)+1个学校”为1个志愿;院校顺序志愿以“1个学校+6个专业(类)”为1个志愿,并设置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1.普通类。设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批4个批次。
(1)本科提前批,分为a段和b段。本科提前批a段包括有面试、体检(体测)等特殊要求的本科招生专业及计划,设置2个院校顺序志愿;本科提前批b段包括其他按规定可纳入提前批次录取的本科招生专业及计划,设置60个专业平行志愿。
(2)本科批。除本科提前批及有关特殊类型以外的其他本科招生专业及计划(含地方专项、少数民族预科、民族班等),设置96个专业平行志愿。
(3)高职专科提前批。有面试、体检(体测)等特殊要求及其他按规定可纳入提前批次录取的专科招生专业及计划,设置2个院校顺序志愿。
(4)高职专科批。除高职专科提前批以外的其他专科招生专业及计划,设置96个专业平行志愿。
2.艺术类。设置艺术本科提前批、艺术本科批、艺术专科批3个批次。
(1)艺术本科提前批。独立设置艺术院校(含参照执行院校)本科招生专业及计划,设置1个院校志愿。
(2)艺术本科批,分为a段和b段。艺术本科批a段包括认定我市专业统考成绩的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及计划,设置60个专业平行志愿;艺术本科批b段包括除艺术本科提前批以外的由招生高校单独组织校考的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及计划,设置2个院校顺序志愿。
(3)艺术专科批。认定我市专业统考成绩的艺术类专科招生专业及计划,设置60个专业平行志愿。
3.体育类。设置体育本科批、体育专科批2个批次。
(1)体育本科批。体育类本科招生专业及计划,设置60个专业平行志愿。
(2)体育专科批。体育类专科招生专业及计划,设置60个专业平行志愿。
4.强基计划、香港高校自主招生、民族传统体育和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飞行技术招生等安排在普通类本科提前批a段前进行。
高校专项、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安排在招生高校普通计划所在批次前投档录取。
保送生、残疾单招、消防单招等按照相关招生规定投档录取。
5.凡兼报普通类志愿的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录取时先按照艺术类、体育类志愿投档,在其所填报的艺术类、体育类志愿录取结束后,未被艺术类、体育类录取的,转入普通类并按照普通类录取进程参与相应批次投档。
6.各批次投档后未完成的计划,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公开征集志愿。
(三)录取控制分数线划定。
1.普通类。根据考生文化成绩(含统一高考总成绩和政策性加分,下同),按照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综合生源等情况,按照选考物理、历史分别划定普通类本科、专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同时,按照选考物理、历史分别划定特殊类型资格线,用于强基计划、高校专项、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招生。
2.艺术类、体育类。根据艺术类各类别、体育类考生文化成绩及专业统考成绩,按照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综合生源等情况,分别划定艺术类各类别本科、专科和体育类本科、专科录取最低控制文化分数线及专业分数线。根据艺术类各类别专业统考成绩划定相应类别校考资格线。
(四)志愿填报。
1.时间安排。填报志愿时间集中安排在统一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时间及相关要求,根据录取进程提前公布。
2.填报方式。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指定网站及填报系统完成填报。考生填报志愿应由考生本人自主完成,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代替考生填报志愿。
3.相关要求。考生填报志愿须符合所填高校招生计划类别和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按“物理”编制的招生专业及计划,仅限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填报;按“历史”编制的招生专业及计划,仅限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填报。
考生填报志愿还须符合相应的资格条件。填报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志愿的考生应专业考试合格;填报综合评价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须经过相应测试选拔程序和资格公示;填报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高中贫困毕业生专项等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具备相应的专项资格;填报少数民族预科、民族班、定向招生等的考生须满足民族、户籍等条件。
报考军队、公安、定向培养士官招生等的考生,填报志愿后需参加相应的面试、体检、体能测试、考核(考察)等,合格后方具备投档资格。
考生填报志愿前,应充分了解所填报高校招生章程相关规定以及公布招生计划中的备注信息等,因填报志愿不符合要求未被投档或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近日,市教委印发了《重庆市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明确了我市今年高考的考试时间、志愿填报、录取照顾政策等内容。
据了解,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日全天和6月8日下午,其中语文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8日上午和6月9日全天,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从2021年起,我市统一高考实行“3+1+2”模式:即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3科以及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6科中选择的3科。
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物理、历史为首选科目,考生只能且必须选择其中1科报考;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科为再选科目,考生只能且必须选择其中2科报考。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8日上午和6月9日全天。
统一高考总成绩由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3科成绩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1科、再选科目2科成绩组成,总分满分为750分。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总分满分450分;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每科原始分值满分均为100分,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每科满分仍为100分)计入总成绩,总分满分300分。
报考类型共设普通类、应用型本科和高职专科对口招生类、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培养项目转段招生类、单考单招类和高职扩招专项类。
另外,有五类人员不能报名,包括:
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其他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应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报名资格审核通过后,方可在我市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今年,考生档案由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组成。任何单位都不得擅自公布和对外提供考生成绩。考生成绩只能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考生可通过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和重庆招考信息网查询成绩。考生对成绩有疑义的可申请成绩复核,市教育考试院应制订考生成绩复核办法及其程序并告知考生。
以上是有关重庆市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公布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可圈可点网站。
2023年高考即将到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今年高考也有一些新变化。本文将从考试形式、科目设置、评价方式等方面介绍这些变化。
一、高考考试形式的变化。
1.高职扩招:2023年高职招生计划将扩大,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到2022年职业教育毛入学比例要达到50%以上,其中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入学比例要达到40%以上。高职扩招将给更多学生提供了选择,也有助于缓解大学招生压力。
2.选考科目调整:2023年高考将取消文科、理科分类,改为以选考科目组合的方式录取,每个学生需选考3个科目,其中包括1个文综或理综科目和2个选修科目。这种考试形式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3.试卷形式改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2023年高考将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试卷形式,包括电子化考试、网络考试等。这种形式的试卷不仅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防止作弊现象的发生。
二、科目设置的变化。
1.科目分类调整:2023年高考将取消历史、地理、政治三门科目,改为“一定科学思维能力”、历史、地理、政治四个必修科目。这种变化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也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2.新增选修科目:2023年高考新增了航空航天、机器人专业的选修科目,这些科目属于新兴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在国家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这些选修科目的学生将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三、评价方式的变化。
1.综合评价:2023年高考将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包括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以及高考加分项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这种综合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素质,也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2.加分项变化:2023年高考中,加分项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取消志愿服务加分项,新增科研、创新等领域的加分项。这种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总之,2023年高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考试形式、科目设置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这些变化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同时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广大考生积极适应这些变化,迎接新的挑战。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韩家慧刘雅睿)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千万学子的前途命运。我国于2014年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改革考生录取机制,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北京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将取消本科三批。
上海将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
广东:不设文理科一年一科多考。
江苏高考新方案实行“3+3”模式2021年高考开始实施。
江西:三本并入二本淡化公办民办。
浙江:不分文理满分750分。
山东:2020年只统考语数外。
辽宁高考一本不再分ab段。
河北:高考改革2018启动文理不分科英语可考两次。
贵州将取消普通高中文理分科高考外语一年两考。
湖南: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不分文理科。
海南:2017年启动高考改革将不再分一本二本。
广西:2019年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不分文理外语考两次。
甘肃:高考改革启动2019年开始实施。
宁夏:2019年起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西藏:2021年起将不再分文理科。
3月25日,记者从区教育厅了解到,西藏自治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根据该《方案》,西藏将全面启动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2021年起,西藏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成为参加“新”高考的第一批考生。
文档为doc格式。
从上海、浙江省率先进行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到许多省份相连开始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新高考改革细节会有些不同,但是共同点是取消文理分科,实施高考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方案。所谓“两依据、一参考”,是指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的招生录取机制。
2022年安徽高考录取查询时间暂未公布,朋友们可参考2021年安徽高考录取查询时间。
选择冷门专业有哪些注意事项。
1、要有足够的学习动力。
不管你选择这专业是因为调剂、还是因为兴趣,都要对学习这学科有足够的动力。你不一定非要对这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但一定要有好感,而且这个好感可以促使你认真完成未来四年的学业。大学不同于高中,大学学习压力不大,空闲时间多,最重要的是没有老师和家长逼迫学习,所以学习主要靠自觉。
2、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
既然你选择了冷门专业,就要提前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打算。因此,一个明确的未来规划就非常必要。首先,你要对所选专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明确它的就业方向和发展潜力。需要哪些额外知识来学好这学科?要到哪个行业实习?要不要考研?需要考取哪些证件?这些虽然不需要马上明确起来,但要有一定的认识。
3、利用院校优势选专业。
同样一个专业,无论冷门或热门,就读的高校将对你专业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就业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对来讲,热门专业可能在任何一个学校都能得到较好的学习与就业资源,而冷门专业则可能选择相应的优势院校会更有优势。也就是说,你选择的这个专业,哪个学校在这方面更强,它就更值得你去考虑。
4、对专业有足够的了解。
不管是挖掘学习动力,还是制定规划,都是在对所选专业有足够了解的大前提之下。如果你选了这专业后,发现实际和预期相差太大,就会有很大问题。虽然有些学校可以申请换专业,但都是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允许。因此,切忌先入为主、盲目选择。
志愿填报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专业(类)+院校。
采取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模式特点:专业平行志愿是同一类别、同一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专业(类)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进行投档。
填报须知:直接投档到某院校某专业(类),不存在专业服从调剂,不用担心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考生既可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选择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院校+专业组。
由院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科目要求设置,是本科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
模式特点: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需相同。同一院校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但这些院校专业组的科目要求须相同。
填报须知:该模式以一个院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专业组。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选择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作为志愿,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平行志愿。
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
模式特点: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分数高的学生先投档。某一个考生投档时,先看其成绩是否够a院校提档线;如不够,再看b院校;如此类推,直到检索到考生分数符合的志愿院校后,将其投档至该院校。
填报须知: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时,是按逻辑顺序即a、b、c、d......院校依次进行的。当考生总分符合首先被检索的a院校投档条件时,且a校有计划余额,该生即被投到a院校。填报时,应在各志愿院校之间拉开适当梯度。
顺序志愿。
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每个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
模式特点: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为录取投档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满足考生的志愿要求。投档时对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录取原则、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
填报须知: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例如考生将a校放在第二志愿,如果a校一志愿已经招满且不预留招收二志愿的名额,那么无论该生分数多高,档案都不会投向a校。
高考如何填写志愿。
高考志愿(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4日17∶00,其余本科志愿(含自主招生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8日12∶00,专科志愿在7月2日12∶00前完成填报。对口招生的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志愿均在6月28日12∶00前完成填报。
主要填的都是号码,我们4102河北是分批次填1653报的内:
提前批,本科一批容a,本科一批b,本科二批a......
每个批次又有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的院校代码。
院校下面又有六个专业代码。
还有服从调剂选项。
由院校专业没有系。关键是选择院校和专业。只要认真,填报看似神秘其实很少有因填报而失误的,那都得复查2遍呢。
高考,迎来一次大变革(教育眼)。
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拉开了新高考改革的大幕。上海、浙江先行先试,探索出文理不分、一年多考、综合评价等新措施。今年第一季度,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密集出台,北京、广东、江苏、江西、山东、辽宁、河北、贵州、湖南、海南、广西、甘肃、宁夏、西藏陆续公布实施方案,加上之前的上海、浙江试点区,目前全国公布方案的省区市已达16个,其他省区市方案也将于年内公布。一系列方案的出台显示出“全面系统的招生考试改革”已初具雏形,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纵观各地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虽然在执行时间、具体选考科目上略有不同,但大致有以下几个趋势:
取消文理分科,由“3+x”变为“3+3”模式。以往的“3+x”中的“x”代表文综或理综,文科考生考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理科考生考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文理分科模式下,往往培养出的只是“半个人”,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知文。而新高考改革之后,在保持原来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变的情况下,不分文理科,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中,自选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
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评价机制,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其中,统一高考向“全国一张卷”回归,将有26省份使用统一命题试卷。此外,多地表示将给考生提供两次外语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其中较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通过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主要依据;而等级性考试则以等级呈现,其中3门将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主要针对“唯分数论”的做法,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状况、传统文化素养、创新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个人特长等。
录取批次合并。北京、辽宁、江西等地将取消本科第三批次,与本科第二批次合并录取;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计划从起仅设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传统本科批次界限的打破,让高校站在统一平台上,有利于推动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发展,也有利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而不仅仅是跟着学校的“档次”走。
意味着什么?增选择、减压力、提素质是目标。
不分文理科、不再一考定音、不唯分数是论……高考的新变化把决定未来方向的权利交还到了学生自己手中。
“喜欢生物,但是因为物理成绩不好,所以相比较之下,最终学了文科”“不知道想学什么,看金融火爆,所以就选了”……产生诸如此类的纠结、迷茫与抱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中和高等教育的连接点往往只通过分数,而学生和学校双方对彼此的爱好、特长都知之甚少。
“‘文理不分科’的自由组合模式让考生能‘考其所长’‘考其所好’。”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兰劲华说:“‘3+3’模式实际上就是引导高中学生在学习共同知识的基础上,有侧重地投入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学科特长,引导学生将学业兴趣与未来专业有机结合。这有助于改变当下考生在专业选择上的盲目性。”
除了打破文理科壁垒,今后的高中生还可以自主选择时段完成英语考试、选择哪些科目参加合格性考试以及哪些科目计入高考成绩。“一年多考、择优计分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集中应考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扭转以应试为主的传统思路,回归学习的本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蒋承说。
去年暑假,上海市同济二附中的部分高中生承担了普陀区长寿街道“一起‘暑’快乐”的社区小朋友接待任务,他们策划节目、购买道具、布置场地,异常忙碌却又乐在其中。按照上海新高考政策,从20起,高中生需完成不少于90天的社会实践,作为综合素质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截至底,上海256所高中全部在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注册,高二学生中已有91%参加了志愿服务。
“两依据、一参考”、推行综合素质评价,意味着分数不再是唯一标准。蒋承认为:“教育不能‘只见分不见人’,用一个‘总分’代替对学生方方面面的评价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综合素质评价目前仅作为招生参考,却向学校和社会传递素质教育的明确导向。”
难在哪?授课方式、评价标准、选择能力待提升。
方案的公布只是高考改革实践中的第一步。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政策在落地的过程中可能会有难度,还需要根据试点经验、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
“统考+选考”的“3+3”模式,给现有的高中教学模式带来了新挑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指出:“学业水平考试要‘选考’,学校就要提供‘选课’,不同课程的复杂的排列组合使得原本固定的教学班级无法维持,走班制将成为授课的基本形式。但学校无法预估哪个学科的选考学生多,哪个学科的选考学生少,这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承担教学任务,而这样的条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是难以达到的。此外,当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张自己的课表后,班主任就失去了意义,考勤机制和课堂管理将成为一大难题。”
新高考方案中,大部分省份提出使用“两依据、一参考”的评价机制,综合素质评价的建立固然有助于打破智育一枝独秀的局面,但在实际招录中却很难把握。做家务和去敬老院,公益活动和科学调查哪一个考核分数应该更高?这些都不具有可比性,尤其当学生很多的时候,考核就很可能流于形式甚至造假。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认为,要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可靠,一方面教师要负责审核把关,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管理平台,便于公示和监督。
除去制度本身存在的难点,在选择多了、范围大了的情况下,考生自己也会患上“选择困难症”。应试教育之下,追求高分是最终目标,有些学生甚至上了大学仍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学。而今后,当高中生面临选课、选考、选专业、选学校时,如何做好这些“选择题”,提前规划生涯教育,我们的学生、家长、学校都要不断适应。(记者丁雅诵)。
“3+3”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
为了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有专家提出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
“1”,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
“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原来“6选3”选科的20种组合,锐减成为12种组合,物理、历史分道扬镳。对于高一的学生和家长来说,由20种选择变成12种选择,难度显著降低。
但是根据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省份的经验来看,12种组合全部开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在进行预选科的时候,避免成为小众选科组合而被迫重新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选科,有哪些重要参考指标。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
(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2、选科与未来选专业。
选科前必然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其实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选择提前到高一来考虑了。因为高校录取专业将与选考科目密切相关,现在选科就需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
选科并不是任意选择的,因为高校在录取不同的专业时,是有专业必选的科目要求的。选择科目要注意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类对高中所选科目的具体要求,这种要求大概分为下面几种:有3门科目要求、有2门科目要求、有1门科目要求、不限制选考科目。
物理、化学、地理三科的组合,将来大学里99.4%的专业都可以报考,但是如果选择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只有52.9%。其他的学科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基本都在8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不选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在大学专业选择范围上都不会太受限。
浙江高考改革措施一是高中学考按年级定时定科统一安排,同一年级统一科目统一时间开考,从2020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二是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从两年有效改为当年有效,从2021年1月考试起实施。
三是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的分差由3分改为1分,从2022年1月选考起实施。四是录取分段由三段改为两段,从2021年招生录取起实施。
五是语文、数学和外语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从2023年起实施。六是职业技能操作考试作为合格性考试,由省统一标准、市县组织,考试合格作为报考条件,职业技能理论知识考试仍全省统一组织,从2022年招生录取起实施。
浙江并入新高考全国卷。
对浙江考生来说,这可能是一件好事。常年来浙江卷,特别是数学科目都以难著称,浙江考生改考全国卷自然有优势,但各位考生切不可高兴太早。当浙江省回归使用全国卷后,由于整体的难度较低,因此浙江省的省控线肯定会有所上涨的,因此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差别。最有利的应该是处于中等水平的考生,试卷变简单一些,成绩或许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而对于本就是尖子生的考生来说,是不利的,试卷整体难度降低,想要拉开差距就不容易了。
高考励志口号精选。
1、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
2、总想赢者必输,不怕输者必赢。
3、上帝把门关了,可他又对我开了扇窗户。
4、人若软弱就是自己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的朋友。
5、临渊羡渔,不如退而结网。
6、男儿有志出乡关,不得功名誓不还。
7、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9、求知的脚步应像时间一样永不停息。
10、做人要实诚,做事要发狠。
11、今天拼搏努力,他日谁与争锋。
12、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13、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14、书山有路网络为径,学海无涯书作舟。
15、岂能尽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
16、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18、困难,激发前进的力量;挫折,磨练奋斗的勇气;失败,指明成功的方向。
19、我用尽毕生的时间,寻找我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20、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自从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35号),决定由上海市和浙江省率先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到如今,上海与浙江的改革探索已经走过五个年头,两地进入新高考也已有2017、2018、三届毕业生,从明年起多个省市也要相继进入新高考。
虽然吉林省还未启动新高考,但参考其他已启动新高考改革省份的《实施方案》,对我们仍具有较强的示范和标杆意义,可以让现在还是中小学生的学生们、家长们在考试科目、时间、命题方式等多方面都能有一个参考、了解,这些方案可能就是未来即将进入高中的中小学生们将要面对的新模式。
首先,不管已启动新高考的省份怎么改,都将会是按照下面几个标准为原则,即:“两依据、一参考”。
两依据: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部分省份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部分省份对外语听力有更高的要求。总体来说所有改革省份均不分文理科,在采用“3+3”模式的省份,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三科;在采用“3+1+2”模式的省份,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物理或历史2选1,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选2。
一参考: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表现、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方面维度。在高水平大学综合评价录取、自主招生、春考等方面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作用。在坚持教育公平性的基础上,逐步破除唯分数论。
小编在第一时间整理了各省图解版、文字版、解读版三个版本的改革信息。
图片版可供同学们直观、清晰地了解改革情况;文字版可供大家准确、科学地研读改革内容;解读版可供大家具体、详尽的知晓政策落实可能遇到的问题。
山东省。
变化1。
考试科目和时间。
2020年新高考实行“3+3”模式,考试科目包括国家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以及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任选的3科。
1.国家统一高考。
语文、数学、外语(笔试)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日全天和6月8日下午。
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在1月8日上午,连续组织两次,每次考试时长约20分钟,考试成绩取两次中的高分计入外语科目成绩。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在1月,主要考虑是避开夏季雷电等恶劣天气,增加了考试机会,有利于降低考试风险,维护考试安全和考生利益。
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日全天和6月8日下午,其中语文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数学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外语(笔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9日-10日。实行学业水平“6选3”等级考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选择考试科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由山东省自主命题,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选报3科参加考试,每科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为何6月8日上午没有考试?
根据本次改革试点工作要求,统一高考取消了文综/理综考试科目,6月8日上午没有安排考试,这是基于全国高考的统一性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目前,全国只有6个试点省份取消了文综/理综考试科目,其余省份仍于6月8日上午组织文综/理综考试。国家将根据改革范围的逐步扩大,统一调整全国高考时间。
变化2。
成绩构成和分数转换。
2020年新高考成绩满分仍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科使用原始分数,每科满分均为150分;考生自选3科原始分满分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计入总成绩,转换后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实行等级分数转换,是为解决等级考试选考科目不同、试题不均衡、分数不等值等问题,造成3科考试成绩不能直接相加而采取的制度设计。在有关省份试点的基础上改进优化,山东采用等比例转换法则和“一分一段”形式,转换分数连续排列,保证考生每科成绩转换后位次不变和较好的成绩区分度,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
变化3。
划线和录取办法。
2020年新高考,考生报考科类分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3类。
普通类不再划定本科、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而是采取分段划线的办法,根据考生高考总成绩,划定普通类一段线、二段线。
其中,一段线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二段线按照普通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为考生参与录取的最低控制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按普通类本科计划的1:0.5划定。普通类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3个批次。
艺术类继续划定本科、专科文化控制线;艺术类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3个批次。其中,本科文化控制线以普通类一段线为基数,按教育部规定的各专业类别的比例划定;专科文化控制线与普通类二段线相同。
体育类不再划定本科、专科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而是根据考生综合成绩划定体育类一段线、二段线。体育类分为提前批和常规批2个批次。
其中,体育类一段线,按照体育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体育类二段线,按照体育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作为高校录取体育类考生的最低控制线。
变化4。
志愿设置和填报。
2020年,志愿设置采取“专业(专业类)+学校”方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普通类填报志愿最多不超过96个,艺术和体育类填报志愿最多不超过60个。
改革后,采用“专业(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方式,将增强考生录取专业与兴趣特长的匹配度,避免大量考生因被调剂录取造成不符合专业意愿的状况。
96个专业志愿是允许填报的最大志愿数量,考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据高考成绩、专业遴选等情况综合考虑填报,可以填满所有可填志愿,也可只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
随着改革实施,可参考的数据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准确,估计多数考生不需要全部填满了。
“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份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从2021年起,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选择性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投档时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提供给招生高校,具体使用办法由招生高校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根据选择性考试中首选考试科目为历史和物理划分为“历史学科类”和“物理学科类”。我省将按历史学科类和物理学科类两个类别分列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分别划定招生录取文化课控制分数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
2021年,8省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行“3+1+2”模式,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为750分。
“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考生首先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然后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据了解,统一高考科目试题由教育部命制,选择性考试科目试题由各省份自主命制。
此外,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八省新一轮高考将采用“3+1+2”模式,根据计划,八省新一轮高考将采用“3+1+2”模式。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采用国家试卷,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7日至8日;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六门科目由各省组织,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8日至9日。
高考将于6月7日开始,持续3天,8个省的高考将于2021年6月7日至9日持续3天。
其中,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数学和外语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选修科目考试时间为75分钟。8省市公布2021高考改革实施方案据悉,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时间计划为语文9:00—11:30,数学6月7日15:00—17:00,外语6月8日15:00—17:00。选修科目考试时间为6月8日9:00-10:15物理/历史;6月9日8:30-9:45化学、11:00-12:15地理、14:30-15:45思想政治、17:00-18:15生物。
同时,各省提醒考生,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告为准。如有调整,省内选拔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将相应调整。
自2021年起,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等省高校将以“高校专业群”为志愿填报单位。一个学院将被分成几个学院专业组,一个学院专业组是一个志愿者。
据了解,“高校专业群”是高校招生专业的组合,是考生填报志愿、报考录取的基本单位。每个学院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学院专业组”,每个“学院专业组”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专业。同一高校专业群中各专业的选课必须相同,选课要求不同专业设置高校专业群。
此外,各省、自治区教育厅提醒考生,增加选课后,考生必须符合学校选课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填报。
新的高考秩序将从2021年1月到4月在部分省市顺利实施。具体测试时间为2021年1月23日至25日。演习将模拟从考试组织、阅卷到招生计划、志愿填报的全过程,帮助考生了解新高考的考试方式,熟悉新高考的录取规则。
新高考填报志愿需要注意的事项。
新高考录取模式下的平行志愿,新的录取投档模式还是遵循平行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那么考生考了多少分,全省的排名就至关重要了。平行志愿的一个原则就是分数优先,按照分数高低,从高到低开始录取。
填报志愿的浙江模式-专业+院校模式,浙江模式的本质是选专业重过选学校,这种选择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高校的每个专业或专业组作为志愿,你可以选择不同院校的同一个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分别都是不同的志愿。
专业+院校模式的优缺点,优点是学生可以更加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比方我想学医学,可以选择临床+院校,这样就不会把你调剂到金融或其他专业了,缺点是部分名牌高校的冷门专业可能分数要低,不利于高校冷门专业招生。
625。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从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高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02、科学合理使用评价信息。
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中及时、客观记录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主要方面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学校每学期要对电子平台中学生本学期的事实材料和活动记录进行审核和公示。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招生学校应提前制定并公布具体使用办法,使用情况必须规范、公开、公正。
科目调整为“3+3”模式,即3门必考科目(语数外)+3门自选科目。未来,文理不分科,考生可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6科中任选3科。自选科目不用参加高考统考,采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方式,计算高考成绩。新高考方案2020年实施。
从2019年起,英语采用计算化考试,英语30分的分值不变,但英语听力一年可两考,取最高成绩计入高考英语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总计50分。
根据最新高考改革方案,高等院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培养需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自选科目中,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范围提出要求,但要求科目最多不能超过3门,必须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满足选考科目其中任何1门,即视为符合报考条件。
从2019年高考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中考加分项目和分值,也将参照高考加分项目调整。
河北高考改革关系到河北的每一位考生,那么2021年河北高考改革的最新方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2021年河北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相关政策,希望能帮到你。
实行新高考“3+1+2”模式,平行志愿批次采用“专业(类)+学校”招生录取方式,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选项,普通类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录取参考。
河北新高考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与往年相比,主要变化有:
一是增加了选考科目要求。改革前考生填报志愿时,同一个科类,考生基本可以填报拟报考学校的所有专业(有特殊要求的除外)。改革后,考生填报志愿须符合拟报考学校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填报。
二是平行志愿批次的志愿单位、数量有所调整。志愿填报由以“学校”为单位,变为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即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选项。普通类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艺术类、体育类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志愿。
申请优惠加分的考生,在报名资格初审时如实填写《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有关资格申请表(草表)》交报名点,并在网上报名时进行申请。因填写不实或填写错误所造成的问题,责任由考生自负。考生须按照有关要求提交相关申请,逾期不提交的不再予以审核。
1.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简称“三侨”),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烈士子女需要在报名资格初审时向报名点提出申请。提交申请后,三侨考生按省侨办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户籍地侨办进行审核;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烈士子女到当地(户籍地或档案所在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进行审核。
2.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和台湾省籍青年要在报名资格初审时向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提出申请,现场确认时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由县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审核登记。其中,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参照执行的民族县的少数民族考生,须在户籍地参加高考报名,方具备少数民族加分资格。
3.农村独生子女考生须于11月15日前将经县(市、区)、乡(镇、街道)两级卫生健康机构审核盖章的.《河北省农村独生子女审定表》交报名点。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科目实行"3+3";
3、外语考两次;
4、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以后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5、高校招生"两依据,一参考";
6、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实行新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7、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考虑自身成绩是第一位的。这决定了后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是最基准的原则!
最好文理兼备,不建议全文或全理,如果实在不喜欢物化,至少选一门生物。数据证明,全文理的选择人数也不是最多的。
物理科目报考范围广,但不建议单纯出于“报考范围广”的目的选择物理。毕竟即使不选物理,也有足够的可选范围。
如果想考顶尖名校,最好还是选个物理吧。
政史地在报考范围上没太大区别,选一到二门自己喜欢的,之前上海的数据显示,政治是选择人数最少的。
学考合格才能赋分;而选考的分数,也不代表高考最终得分。赋分的关键在于,要明白你选考的分数在全部考生(同一科目)中的排名。根据这个排名区间确定所在的等级。然后根据等级,赋以对应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经过这一套流程下来。你的高考最终成绩就出来了。
举例说明:
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4%,属于3等级,对应赋分为94分,计入高考总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0%,属于4等级,对应赋分为91分,计入高考总分。
按照等级赋分的算分规则,你的高考分数取决于当次选考科目成绩全省的。排名。同时等级赋分的结果之一,就是不管哪门选考科目,当次考试都将会“诞生”1%的满分考生。
1、不可直接套用传统高考模式的录取分数线。
八省市新高考再选科目实行赋分制,高考分数的分布会不同以往,高校录取又以院校专业组(或专业)为单位,“录取线也会发生变化,直接套用会产生定位不准。
2、不可直接对照传统高考模式的‘一分一段表。
八省市采用“3+1+2”科目设置,会根据首选科目物理、历史对考生分别排序。这与传统高考文理分科排列相似,但因为考生还有2门再选科目不同,首选物理或历史的考生数量不等同于过去理科或文科的数量,因此分数排序又有不同,“直接套用过去文理科排序也会掉坑,要根据上述不同进行科学的换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4篇《2021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新高考改革方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特点一:改革后,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特点二:合格性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14个学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10个学科由省统一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划定合格标准。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4个学科由省统一要求,各市(州)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划定合格比例。
特点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学科,设等级性考试,由省统一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划分等级。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院校及专业要求,从以上6个学科中自主选择3个学科参加等级性考试。
特点四: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成绩主要用于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使用。等级性考试成绩以a、b、c、d、e五个等级呈现,成绩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时的“两个依据”之一。
高职(专科)院校分类考试。
贵州省从今年开始实施高职(专科)院校分类考试,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录取方式,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方式。其中,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专科)院校,参加由全省统一组织的文化成绩测试,以及由高职(专科)院校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
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专科)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
文化成绩方面,2016年至2020年使用现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2021年起使用新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此外,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专科)院校。按照国务院要求,2017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应达到高职(专科)院校招生总数的60%以上。
根据教育部总体部署和安排,广东省作为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省份之一,从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初步构建起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管理体制机制。
4个主要内容。
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种,坚持基础性,突出选择性,对两种考试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组织、考试对象、考试安排、成绩呈现等作了清晰具体的明确。二是健全规范普通高中学生五大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三是将普通高考分为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两类,对两类高考的考试科目、考试安排、高考成绩构成、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招生录取方式等作了明确。四是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建立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4大变化。
一是考试科目组合有变化。现行高考的考试招生分为文、理科两大类,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3”为语文、数学、外语,数学分文、理科;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高考综合改革后,不分文理科,科目设置实行“3+1+2”的组合方式。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且数学不分文、理,“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二是计分方式有变化。现行高考考生总成绩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各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各300分,均是直接采用卷面分。高考综合改革后,考生总成绩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各15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各100分,其中,物理、历史2门直接使用卷面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采用等级分。
三是招生录取模式有变化。现行普通高考是由招生学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总成绩择优录取考生。高考综合改革后,即2021年起夏季高考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即由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四是投档录取模式有变化。现行高考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每所学校下可以填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高考综合改革后,夏季高考招生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一所院校有若干个院校专业组,每一个院校专业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的所有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志愿填报及投档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