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着力加强纳税服务技术管理。一是加强互联网办税平台管理。制定外部运维单位信息化运维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运维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对互联网应用平台进行安全评估,查找安全漏洞和隐患,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整改和加固;梳理市县级单位互联网应用部署环境,探索部署方式,解决市县级业务创新与技术管理冲突的实际问题,为基层提供统一、可行、安全、便捷的资源环境。二是提升纳税技术服务水平。加强纳税人涉税系统技术管理与服务,完善纳税人技术问题反馈机制,做好涉税系统的技术服务单位及人员的技术管理工作。按照总局下发的自助办税终端系统技术规范做好新增arm系统的统筹规划和管理,规范自助办税终端接入,加强技术管理,提升纳税服务应用水平。
不断强化数据资源管理。一是完善错误数据修改管理措施。将错误数据分类管理,减少数据修改审批手续,缩短数据修改时间,下放数据修改权限。严格落实数据修改管理办法和数据迁移规定,严格错误数据修改流程,凡不符合流程规定的错误数据一律不予修改,严格错误数据的审核把关,当期错误数据要在当期内完成修改,能够前台修改的数据,不允许后台修改。二是不断提升数据质量。以基层应用为重点,制定应用系统操作规程和数据采集规范,加强知识库建设,强化操作技能培训;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应用软件操作规程和数据采集规范,减少错误操作;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完善数据监控规则,构建数据应用与数据质量互促机制,稳步提升税收数据质量。
努力提升基础设施管理水平。一是优化基础设施资源管理。统筹基础设备资源规划,推进按需分配、有序运行和精细管理。建立设备信息更新审核制度,推动基础资源归类整合,设备资源使用和调整信息在总局管理网站及时进行更新。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做好基础设施、设备的维保服务。二是做好数据备份和恢复验证工作。加强数据备份和应急管理,合理制定备份策略,建立数据恢复验证长效机制,增强数据安全性和备份数据可用性。开展核心应用系统的备份数据恢复验证工作。按照总局下发《税务系统灾难恢复指引》,制定容灾备份方案。三是加强网络及视频会议管理。加强对全省广域网的全面监控,完善事件处理流程,提高网络利用率。实现省国地税网络互访,方便业务协作。贯彻落实税务系统广域网管理规范,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做好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支持工作,保障全省视频会议的顺利召开。四是规范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按照《国家税务局系统信息化设备报废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制定全省国税系统信息化设备报废管理办法。加强计算机类设备的配备管理,开展清理核实,组织专项检查,促进规范管理。
周密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一是搞好全省信息系统应急演练。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际演练,同时要指导各市组织相关应急演练工作,提高各级处置突发信息案例事件的能力。二是组织全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组织全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和抽查,重点检查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安全策略配置、终端安全管理、安全防护体系运维、机房环境安全等工作落实情况。三是推行内网即时通讯系统。在全省国税系统推行内网即时通讯系统,实现省、市、县、分局四级信息即时沟通,数据文件实时传递,工作任务实时推送,解决“飞秋”等非标准通讯软件占用网络资源问题,防止u盘病毒传播,降低通信成本,提升工作质效。四是开展违规外联专项治理。按照总局要求,进一步分析梳理违规外联发生的原因,进一步严格内网计算机的使用管理,督促各级做好内网终端的违规外联风险普查,开展全员安全意识教育,严防违规外联问题的发生。五是健全信息安全工作机制。完善应用系统安全审核机制,落实总局《税务电子数据安全保护总体技术框架》要求,定期开展网上办税系统信息安全测评工作,形成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同时要加大信息安全宣传力度,向全省国税干部宣传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和政策要求。
深入推进信息管税绩效考评。一是科学设定指标。本着“口径统一、严密对接、公平实效、严谨可行”的原则,结合信息化日常工作要求,科学设定信息管税绩效考评指标,认真剖析,分类统筹,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强化调度。二是细化落实措施。按照“数据一致性”要求,认真比对综合征管软件和防伪税控系统的纳税人信息。及时下发问题数据,按上级要求进行核对、清理、完善。设置异常数据监控点,利用预警监控程序,自动运行、及时发布、定期提醒,纳入常态化管理。三是做好运维保障。充分发挥技术引领作用,抓好绩效管理系统的二次开发和运维,确保系统平稳高效运行;建立健全信息管税绩效考评日常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规程;加强与业务处室的沟通协调,统一整合业务和技术操作要求,深化数据分析利用,促进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全面加强信息技术队伍建设。一是提升全员信息化素质。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载体,改进培训方式,分层次分专题组织信息化教育培训,大力推进全员信息化素质能力的培养,切实提升大家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技能。推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库建设,搞好专业培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二是健全信息技术管理内控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加强项目内控管理,动态完善信息化项目预算立项、采购合同、项目实施、验收和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工作规程,提升项目建设水平。按照总局“内部挖潜,提升能力,服务基层,服务机关”的要求,分析排查风险点,优化工作流程,健全应用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技术保障岗位责任制,完善内部制度,提高系统应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