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乘小数教案范文(优秀18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2-04 10:58:06    小编:薇儿

最新小学乘小数教案范文(优秀18篇)

小编:薇儿

教案的修改和完善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教案的编写应结合有效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好的教案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一些经典教案案例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一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提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在数的认识等内容中体现发展数感。本节课,我力求联系生活实际,准备丰富素材,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展开学习历程,激发兴趣,唤起已有认知。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发现、体验、感悟的基础上,迁移类推,利用长度单位多角度地完善对小数的认知。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初步渗透迁移、归纳、推理、数形结合等数学,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二

课件播放视频,谈话导入新课。

师:那除了整数,分数,在生活中我们还常见过哪种数?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揭示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小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丰富的生活素材,激活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二、探索新知、自主构建。

1.激活经验,唤起认知。

(1)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素材、初读小数、观察、发现并介绍小数点。

(3)引导认、读小数。

2.借助“元”、初识小数。

(1)结合商品价格标签,运用生活经验,说一说每一张价格标签表示多少元。

(2)在自主思考与语言表述中,初步体会具体情境中小数每位数字的含义。

(3)引导观察,对比发现,小数点前后的数字表示的不同含义,初步感知小数点的价值。

设计意图。

通过大量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获得对小数的感性认识。读数中,对两位小数的读法,予以指导。不专门强调读小数,将读数任务穿插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3.数形结合、探索推理。

(1)根据经验知道0.1元=1角。

(2)借助多种直观图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观演示,再现分数学习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解并发现1角=元。

(3)推理思考并初步感悟1角=0.1元=元。

设计意图。

人民币的运用,是学生熟知的内容,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购物经验,对商品的价格标签上的小数含义都比较了解。因此,从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现实角度出发,学生的经验中以“元”作单位的小数,学生更为熟悉,易于接受,因此,借助生活经验再现0.1元=1角,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观演示来呈现思考过程,唤起分数学习时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推理出1角=元,感悟1角=元=0.1元。

(1)根据学习经验,迁移类推出,1分米=米=0.1米。

(2)生独立探究,写出合适的小数表示出相应长度。

(3)结合直观图,认识1.3米与1.6米,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设计意图。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基础上,借助“米尺”模型,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再一次深入钻研1分米=米=0.1米,再一次的强化十分之几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写一写: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2.在数轴上找到每一个小数对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

设计练习,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四、畅谈收获,升华认识。

五、了解小数发展史,渗透数学文化。

课件播放小数发展史,学生感受数学文化。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三

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比1大(或小)时,积和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一、类比迁移,情境展开。

教学例3。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2.4×0.8=________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1.92×0.9=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二、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2.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教材第6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一)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0.56×0.04=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二)及时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其中既有一般的小数乘法,也有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类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

2.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的计算。

(三)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1.集体订正“做一做”第2题时,引导学生分别将每组题中计算的结果和第一个因数比较大小,发现其中的规律。

2.组织学生交流、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3.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并结合具体例子明确应用这个关系可以判断乘法计算中的一些错误。

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基本计算)。

(1)学生独立练习。

(2)组织学生交流和订正。(其中有第一个因数的位数比第二个因数的位数少、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等多种类型同时出现的小数乘法计算,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练习二第2题(基本应用)。

(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指导学生看懂每种商品各有多少千克。

(2)引导学生回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学生独立完成。

(二)拓展练习。

补充题: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

0.48=()×()=()×()。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练习。

练习二第3、4、5题。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四

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五

1.借助具体情景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使学生建立平角、周角概念。

2.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周角、平角形成过程及与各种角的关系,把钝角范围补充完整。

3.能正确画平角和周角,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周角。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六

板书:画上直角符号,让同学们也画上直角符号。

变!这就是平角,听!平角大声跟同学们说:我是平角,我愿意跟同学们交朋友。同学们,你们也变,认真看平角,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快说给同学们听,一定要认真听,互相补充。

学生展示,板书:一平角=2直角=180度。两条边在第一次折痕上引导学生说,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就叫做平角。

让学生拿出活动角,转动时,注意角的一边不动,另一边绕着角的.顶点旋转成平角。让学生指出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板书:画平角。让学生也跟着画平角,齐读两遍平角的特征。

2.学习周角。

我还会变呢,翻动平角纸,这又是什么角?说理由。画上符号,要求学生也画上两个直角符号,变!这就是周角,听!同学们好我是周角,我愿意和同学们交朋友!

定义:有四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样的角叫做周角。

让学生试着用活动角转动周角,画周角,然后,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齐读周角的特征,再齐读平角和周角的特征。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七

循环小数是本课时的难点,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感知是概念掌握过程的首要环节,从新课的引入开始,让学生感知循环现象。在探究循环小数特征时,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充分感知数学中的循环现象。上完这节课我反思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

新课导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是一节课中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上课一开始,我先根据一个故事,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说出“依次不断重复”,再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加深感知。可以说教学中,我合理地创设和运用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学效率的提高。虽然导入不错,但如果加入些更直观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如: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算一算、想一想、观察、比较、总结出循环小数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动脑、动眼、动口研究问题,获取新知。再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循环节和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以及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区别,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阅读数学书的习惯和自学的能力。

三.小结草率,失去精彩。

本节课是个概念课,学习了不少的新知识,如: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以及循环小数简写读写法等,由于准备不够充分,我只是形式上让学生说说今天都有哪些收获,如果好好准备的话学生会很有说头,这样草草的收尾,效果不好,是一个遗憾。

四、练习过少,拓展不够。

我这节课感觉都是在学新知,没有安排练习。如果可以针对循环小数的重点“依次不断重复”这几个关键词语可以出一些练习题,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环小数的特点,那就更好了。同时也可以增加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区分的有关练习。循环小数的读法本无需掌握,教学时我让生读一读。但”循环节”也要作为知识拓展介绍给学生知道。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但愿我可以经过不断的反思,取得一定的进步!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八

这节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的继续学习和深入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小数的大量应用,同时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对于小数的读法,小数在价格上表达的具体含义都已有所了解。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对于小数产生的实际价值有所认识,抓住数与数之间的紧密联系,了解小数的来源,掌握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同时,通过与整数、分数知识的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从而对于数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九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小学教材中分两段进行,第一学段让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初步认识小数。第二学段要求学生是从“量”抽象到“数”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概念,即小数的意义。本节课是第一学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和整数十进位值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借助具体的量(元、角、分)和米尺几何直观图,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学习本课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小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等学习内容打基础的。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十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这个环节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

师:你从主体图里看到了什么?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生:这几个桃子重0.8千克。

生:这串香蕉重3.2千克。

生:2.7kg读作二点七千克。

生:这些数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生:……。

生:书上是这样读的,例如:2.7kg读作二点七千克。

师:你会读0.8kg,3.2kg吗?

可以让学生读给同桌听。指两名学生汇报读法。

师:你们是怎样读小数的?谁愿意说出自己的读法?

生:先读小数点前面的,再读小数点后面的。

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读法: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往下读,要注意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读法。(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不同)让学生起读两遍,加深理解。

三、探究例2。

师:我们学数学就是为了运用,谁来说一下例2中的价格怎么读?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12.68元读作十二点六八元,就是12元6角8分。

生:18.98元读作十八点九八元,就是18元9角8分。

生:……。

元角分。

12.68就是12元6角8分。

18.98就是18元9角8分。

0.85就是8角5分。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的真好,完成课本103页上面的空格,看谁填的又对又快。完成103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和第2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102――103页,仔细把书在读一遍,如果有疑问和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十一

浙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五年级上册p3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掌握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理解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判断和估算。

3、养成良好的规范书写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预设学习材料与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与备选方案。

环节意图。

与实施要求。

一、准备导入:

1、复习小数的意义。

说说下列小数的意义:

0.50.20.1230.56。

2、出示例题。

学生列式不计算。

3、揭题:今天继续来学习小数乘法中的另一类,一个数乘小数。

二、展开教学。

1、分别说说这三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可以讨论一下。

2、揭示并板书意义。

3、请在小组中相互编题来考考同学,说说意义。之后抽一个小组汇报一下编的情况和说的情况。

4、尝试用竖式来计算一下。

5、反馈尝试情况: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格式上有什么要求?投影学生在草稿上的格式。

6、用竖式规范地计算下面各题:

35×1.235×0.9。

35×1.135×0.6。

学生板演。

比较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三、练习:

完成课本中的'“练一练”各题。

四、小结:说说你有何收获?

学生对第一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肯定能说,对第二个算式不一定会说,如果学生能说,则让学生说一说,当说不明白时,则建议用合理的方式来表示(线段图、画图等)。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则教师用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

让学生能顺利理解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作好铺垫。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十二

p.4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通过复习和整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有关重点知识点写在作业本上)。

1、复习的数位顺序表,回答并板书成:……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十分、百分、千分。

亿级、万级、个级、小数部分、整数部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

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数点左边的是()部分,右边的是()部分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表示几个();左边第二位是()位,表示几个();千分位是小数点()边的第()位。小数部分的位是()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

(补充:整数部分的位没有,小数部分的最低位没有。)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一样,相邻数位的进率是10。

2、复习小数性质:

(要求一字不差的背诵并用来做相关的练习的)。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求近似数:

举例:9.8125分别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方法指导(以整数为例):

先看整数部分,是“9”,两种可能:不变“0”,多1“10”;

再看后面一位,是“8”,那就多1是“10”。

4、复习“改写”:指名说说“改写”的要求:

大小不变。

举例:5403000添上分级线,读一读。

改写成万为单位的:540.3万(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

改写成亿为单位的:0.05403亿(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不够的的位数用“0”补足。)。

二、练习与应用。

1、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整数“1”。先分别把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出来,再读一读。

说一说:条形表示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

方格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指名说说各个小数,特别是最后一个,有可能会出现“2.6”,要引导学生说出思考的方法。

2、你能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小数吗?

补充另一个相似的数轴,把0.1、0.2等换成1、2学生观察两条数轴后说说每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

再依次填写各个对应的方框。书上的第一个方框有可能会出现0.3,要引导学生辨析。

3、写一写、读一读:学生独立填写后交流。

图1:价钱一般要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图2:一大格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就是十分之几,用0.7表示。

图3:温度计上的刻度由于太密,有的数简写了。37是人体的正常体温。

图4:可能会问题比较多,可一一板书后加以辨析。

特别是“13.5”,强调单位名称的不同,前面的数也不同;

以“米”为单位的,第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分米,第二位表示的是厘米,第三位表示的是毫米。

4、读出下面各数,再说一说各是几位小数。

重点指名让学生说说各数中的“5”分别表示多少?

5、完成书上的填空。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十三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了解小数产生的生活背景。

2、知道以米、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懂得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3、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小数,并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以米、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会读、会写小数。

教学难点:建立十分之几的分数与小数间的联系,体会小数十进制位值思想。

教具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入小数。

1、谈话:同学们,数学课经常与数打交道,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商品信息,请大家给这些标价牌上的数分分类,怎样分呢?(同桌交流)。

24元3.45千克。

119元0.85元。

10元2.60元。

全班交流:(指名一生交流自己的分法)。

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分?它们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三个数中没有小圆点,右边的三个数都有小圆点)。

2、引入课题:左边的数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像右边这些带小圆点的数叫小数。小数是数的王国中又一个新的成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

3、有关小数,你知道什么?

4、你比较熟悉哪一个?你能来讲一讲吗?

二、自主实践,认识小数。

1、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以3.45为例,师板书各部分的名称。

师:小数中间这个小圆点叫小数点。(板书:小数点)小数点可是小数的重要标志。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是---小数部分。(板书)。

2、读小数。

谁还记得这个小数怎么读呢?(3.45)。

师:看来你听的非常认真。

生1读,生2读,全班读。

师:我们把这个小数的读法写下来。我们刚才读了几个字?读了几个字,我们就写几个字。(板书)。

生活中还有许多小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

师:找同学来读,如果读对了,我们就跟着读,读错了举手纠错。

生:读小数部分,那个中间的“十”就要去掉。

师:也就是说,读小数部分时,是不是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

生:不是。

师小结:整数部分就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部分是几就读几,就像报电话号码一样,一个数一个数,依次往下读。

认识了小数,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

三.结合情境,理解小数。

(一)借助长度单位理解小数。

1、标出相应的长度。

出示米尺:观察这个线段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把一米长的线段分成了10份。教师:数学要严谨,准确的说,强调“平均”

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几分米?为什么?

生:1米=10分米,把10分米平均分成十份,每一份就是1分米。

齐读: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

分别标出3分米,5分米,8分米。

生答:3分米、5分米、8分米。

师:为什么这里是3分米?

生:因为有3个1分米。

2、用分数表示。

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预设生:把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它的1/10。

师:1分米是1米的1/10,也可以说成1/10米。

师:老师刚才说了什么?谁听明白了?(板书1/10米)。

3分米,5分米,8分米又可以写成几分之几米呢?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用分数表示这些长度。

师:为什么3分米可以写成3/10米?

预设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它的3/10米。

3、小数表示。

1分米可以写成分数1/10米,也可以写成小数0.1米。

师:想想整数部分为什么写“0”?

预设生:因为1分米不够1米,所以在整数部分写0。

师:1表示什么?

生:1表示1分米。

师:1还可以表示什么?

预设生:10份里面的1份。

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把其他长度也用小数表示出来。

师:3/10,5/10,8/10,又可以写成怎样的小数?

生:0.3、0.5、0.8。

师: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3分米不够1米,所以整数部分要写0,小数部分因是10份里的3份,所以写成3.

总结归纳。提问:为什么这些小数的整数部分都是0?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竖着观察)怎样的分数可以写成怎样的小数?(十分之几米可以写成零点几米;零点几米可以写成十分之几米)。

师:0.3和0.5中间是那个小数?0.8后面呢?0.9后面呢?

4、交流讨论:1米3分米写成小数是()米。

生:写成1.3米。

师:为什么这时整数部分不写“0”?

师:1.3米中的1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二)借助元、角、分进一步理解小数。

课件出示做一做图:

1、出示人民币图:这幅图你能看懂什么意思吗?

预设生:10个一角=1元,1元=10个一角。

2、学生交流:

1角是1元的()分之(),

师:整数部分为什么写“0”?“1”表示什么?

生:“1”表示1角;十份里的一份。

能像老师这样,在作业纸上独立完成填空吗?

5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

8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

8元5角写成小数是()元。

提问:为什么5角是十分之五元?为什么0.5元的整数部分要写0?那么。

8.5元的整数部分为什么不写0呢?

四、巩固练习、拓展小数。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十四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十五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等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

2.通过实际情境感悟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3.在探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并结合小数产生的历史,进行爱国注意教育。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地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夏天是吃西瓜的好季节,但现在冬天也能吃到西瓜。不过夏天和冬天的西瓜价格可不一样。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索。

1.0.8×3的得数是多少,你会计算吗?

学生各自思考,计算。

集体交流:

a、0.8×3也就是0.8+0.8+0.8=2.4。

让学生比较加法和乘法算式,领会加法和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b、0.8元=8角8角×3=24角24角=2.4元。

c、0.8=8/103个8/10就是24/10也就是2.4。

d、用竖式计算.

2.重点讨论用竖式计算.

a、结合学生的板演,教师进行板书.

b、说说计算过程。

c、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3.解决: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

(引导学生分别用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计算.)。

4.比较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5.出示:“试一试”

先猜一猜每道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6.讨论: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怎样才能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7.小结归纳: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a、先说说每一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分别计算。

b、重点交流:0.18×535×0.24的积是多少,怎样化简?

2.“练一练”第二题。

学生做题后,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补充练习。

4.练习十二第2题。

引导学生先理解题意再解答。

5.练习十二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

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1题。

评析:

本节课有如下特点:

1.创设情境,逐步深入。

课堂内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买西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投入,把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

2.组织学生合作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去计算0.8×3,并通过比较,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3.多种方式组织巩固练习。

练习设计仅扣重点难点,层次清晰,能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十七

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认识小数,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推理的过程,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的价值。

小学乘小数教案篇十八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近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比较合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师:4/10米也可以怎样写呢?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4、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意,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再集体校对。

提问:观察第一组数,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意,独立完成。从这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表示的既可以是阴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小数和理解小数,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铅笔5角,学生尺8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让学生读一读它们的价格。

2、师: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3、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几角或者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小数。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换算。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2、练习。

下面一组数据,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一枝自动铅笔的长度是1.6分米。

(2)妈妈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92.5元。

(4)小名家离学校有3.8千米。

(5)买2块橡皮要花0.8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习,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习。因此,适时地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习,拓展小数。

1、配钥匙。(分数和小数对应练习)。

2、想想做做第5题。(数轴上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介绍)。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利用配钥匙和摆小数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