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流生态修复设计案例 河流修复工程案例(四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3-13 00:00:00    小编:花生十三-公考行测

最新河流生态修复设计案例 河流修复工程案例(四篇)

小编:花生十三-公考行测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河流生态修复设计案例 河流修复工程案例篇一

天河是汉江上游左岸大支流之一,发源于陕西省山阳县,自北向南流经山阳,商南、郧西三县,于天河口注入汉江。流经郧西县的土门、香口、城关、观音等四个乡镇,于观音镇天河口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614km2,其中山阳县,商南县,郧西县1142km2。干流总长95km,其中郧西县境内,干流在该县境内自然落差326m,河流平均坡降‰,其中鄂、陕省界至阳坡(沉溪河口)最陡,为‰;县城至河口最缓,为‰。流域形状系数,属山区扇形流域。

境内支流众多,河曲发育,汇流面积100km2以上的支流有惠河、五里河、安家河和大麦峪河等。五里河为天河支流,位于县城东北部,在天河口上游的城区汇入天河。干流全长,流域面积,流域内高山坡陡,河床平均比降‰,五里河于小河汇入口下游处汇入天河。安家河是五里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三官洞乡瓜子岭东坡,自北向南贯穿安家乡和城关镇。安家河流域面积,干流全长,河床平均比降‰。

50年代,郧西人民在天河干流中上游修建一条全长43km引水渠道“天惠渠”,担负着县城周围三个乡镇4000多亩灌溉任务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并在天惠渠末端修建了郧西县第一座小水电站,装机60kw,供县城照明用电,从而开创了郧西县水电事业的先河。

天河支流——小河,五里河,安家河均在郧西城关镇汇入天河干流,天河流域是郧西县城人畜饮水水源地,也是县城发展的生命线,作为山区河流,洪水陡涨陡落,县城范围内河道滩涂常年裸露,兴建一定数量的拦河坝蓄水,营造滨河水系景观,建设亲水平台,可以给市民提供亲水休闲平台。

通过合理、有序、高效、科学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恢复等一系列手段,使天河流域及郧西天河流域水系的物理环境和空间环境得到充分的改善,保障用水安全;构建与流域发展和城市建设相辅相成的水生态环境空间;维护河流健康、促进人水和谐,实现流域发展、城市建设和水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创造出生态优良、文明繁荣、发展可持续的流域发展新格局。

1 借助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地理优势,借国家之力协调治理上游水污染事件,保障本地区水安全

2 严格执行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水资源保护措施,争取国家水源区补助资金,落实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

3 严格执行新《水土保持法》,落实县域内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本流域水土流失

4 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天河流域内干支流中小型水库的兴建 5 在城区河段适当兴建拦河坝,营造景观水面 6 结合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亲水平台,促进人水和谐

7 引水入城,利用山区河流天然落差营造城市生态水系廊道,优

化城市市政及景观用水

8 改善城市供水单一水源结构,干支流结合,打造郧西多水源格局,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水

按2011年2季度物价水平估算,工程总投资为亿元。其中截污治污工程亿元;水土保持工程亿元;中小型水库建设亿;拦河坝建设亿;城市防洪工程及亲水平台亿;城市生态水系廊道建设亿元;

天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总投资为103000万元,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中央及省拨款、地方配套和其他方式的融资。

其中,截污治污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城市防洪工程以申请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为主;中小型水库建设中供水为主的申请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发电效益显著的,可以结合融资和招商进行;拦河坝及城市生态水系廊道建设,以地方土地出让金结合招商引资方式进行建设,适当申请中央及省级拨款。

由郧西县水利电力局为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前期工作、工程建设、资金筹措及建成后的运营管理。

河流生态修复设计案例 河流修复工程案例篇二

对巡视反馈分类建立整改台帐,逐项认真研究解决对策,细化整改时间和整改目标,对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即知即改、立巡立改,确保短期内见初效;对需要长期坚持的问题,在举一反三上着力,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确保常态长效。

关于“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组织辖区党员认真学习《“三会一课”制度》,将党的纪律和规矩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通过在线学习、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多种形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记录好参与人数、请假人数及缺席原因,对未能参加支部生活日的党员及时进行补课,合理利用集体学习、个人自学和线上学习等多种学习途径,确保党员学习全覆盖。制定党建档案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对党建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每次会议、活动信息及时记录,及时归档。

关于“组织会落实不严格”问题的整改

组织党员重新学习《中国xxx支部工作条例(试行)》,重点学习组织生活会制度要求。在召开支部党员会议时,落实开展好今后的组织生活会,对前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出现问题不具体、辣味不足的党员提出批评,会前强调组织生活会纪律,从社区党委书记带头做起做批评与自我批评,互评要实实在在地点具体问题、摆具体事例,不说空话套话,不搞一团和气。直面问题,说准讲透,点到痛处,真正达到红脸出汗、如坐针毡的效果。

关于“党员民主评议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结合支部生活日组织党员学习《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确保今后根据民主测评情况,综合党员日常表现,实事求是地对每名党员提出评定意见,对评定为“优秀”的党员要予以表扬褒奖,上级党组织开展党内表彰一般应从中参考。对评定为“基本合格”的党员,要进行教育帮扶。对评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要按规定程序作出相应组织处置。

关于工作作风不严不实”问题的整改

坚持用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充分发挥社区负责人要带头作用,加强社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社区干部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坚决遏制作风飘浮、办事拖拉、纪律松弛等现象,及时整顿思想、整顿作风、整顿纪律,进步强化工作意识、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稳健扎实的工作作风,对于上级通报批评的问题及时做出情况说明并立即整改。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制定完善考评方案,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考评。

关于“对党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深不透”问题的整改

每周利用例会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把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作为必学内容。深入学习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区委全会等重要精神,学习中央和省、市、党工委有关文件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提升社区干部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关于“会议记录不规范”问题的整改

认真执行会议记录管理制度,安排专人于会议当场记录,会后按照正规格式及时整理、规范会议记录。保证所记录内容的真实性,杜绝模式化行为的发生。

关于“大党委会议落实不严格”问题的整改

根据区委关于大党委工作的最新要求修改《xx街社区大党委工作制度》并严格落实,每季度按时召开会议并形成会议记录,定期归档整理签到表、会议照片等相关资料。加强区域内各党组织之间的工作联系,建立沟通交流工作机制,每年底前召开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年度述职会议,交流好的经验和做法,协调解决党组织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既发挥好各自职能特色,又强化优势互补、协同配合、成果共享,不断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地生根。

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够重视”问题的整改

完善党委会议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任务。组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文件,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常态化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社区年初工作计划和班子成员工作总结的内容,每年开展一次党组织成员向党员、居民代表述职述廉工作,强化班子成员廉政意识,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工作全局。

关于“党员先锋创绩积分管理执行不严格”问题的整改

组织各党支部党员认真学习《关于推行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员“先锋创绩”积分制管理的指导意见》,细化积分构成,严格基础积分、贡献积分和民主评议积分的认定。创新积分制管理,调动党员参与积分制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党员积分情况每月一汇总,每季一公示,由党务干部专人负责,实现动态管理,彻底消除党员积分制形同虚设现象,确保党员积分制管理取得实效。

关于“公款存入个人账户”问题的整改

河流生态修复设计案例 河流修复工程案例篇三

新安镇水库库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

情况报告

为扎实推进化州市人民政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决定事项责任分工安排工作,切实加强辖区内水库库区水源地的环境保护,确保水库库区饮用水源安全。我镇特制定《新安镇开展辖区内水库库区水源地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将水库库区整治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调动镇、村干部积极性,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水库库区集中整治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为确保水库库区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我镇专门成立以王云龙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水库库区水源地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新安镇开展辖区内水库库区水源地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加强了对水库库区污染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人员、精力和财力到位。

1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多次组织开展调查摸底,为全面掌握库区环境污染源头情况,农林水利部门组织人员对库区14个村畜禽养殖、在建项目建设、生活垃圾堆放情况进行了逐家逐户的调查摸底。召开了2次由镇村干部、养殖户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突出了生猪、鸡、鸭等养殖等污染整治重点、为有序推进库区畜禽养殖整治打下了基础。

先后召开各类会议6次,研究部署水库库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开展水库库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的通告》,明确整治范围、整治对象和整治完成期限,并分发张贴到库区14条自然村。通过设立畜禽集中整治公告牌、公布举报电话、召开养殖户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开展库区水资源保护宣传,重点讲解这次集中整治的具体政策,使库区大部分干部群众提高了认识,自觉配合支持整治工作。

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水库库区整治工作例会,听取责任单位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下阶段整治工作重点。在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计划研究制订《新安镇水库库区环境长效管理制度》,决定落实专门人员开展“一日两巡”库区巡查,依法打击畜禽养殖、游泳、垂钓、洗涤等各类有损水

2 质行为,进一步巩固扩大整治成果,逐步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管理。

目前,库区畜禽养殖关停和搬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经调查摸底,此次库区畜禽养殖关停和搬迁涉及养殖户33家。通过有关部门和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以及库区群众的配合支持,已完成关停或迁养21家,自行拆除原栏舍面积3000平方米,污染严重的猪养殖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库区原有猪存栏1800多头,此次整治关停和搬迁了1200多头,关停和搬迁率达67%,为整治水库库区环境污染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摸底调查阶段发现的共25处生活垃圾倾倒点和5处建筑废料遗弃点,经过组织镇村干部共同努力,已全部清理完毕;原有6处村民洗涤衣物等生产生活用品的固定污染点,经劝说、解释和标立警告牌等,未再发现有污染水源的情况发生。

由于水库库区面积大,人员分散,群众环保意识滞后等原因,在相当一部分村庄还存在乱扔乱弃、乱倒乱排生活垃圾和污染物品的情况。同时,家庭式的小养殖间不时地抛弃禽畜尸体也给整治工作带 来相当大的压力。为进一步巩固前阶段的工作成果,根据出现的问题,下一阶段,我镇计划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3

库区附近14个村共配备保洁员14名,设置固定垃圾堆放点和投放点,摆放足够的垃圾桶,减少垃圾随处乱扔现象。

抽调附近村庄干部,联系派出所人员,成立巡查班,开展定期库区巡查工作,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威慑一片。

出动宣传车、广播和张挂横幅、张贴标语、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周边对保护水源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保护水资源尤其是饮用水源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奖励措施,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到整治行动中来,实行群众监督、群众举报,共同解决水污染整治问题。

河流生态修复设计案例 河流修复工程案例篇四

工业革命席卷全欧洲的时候,莱茵河沿岸工厂林立,城镇鳞次栉比,工厂和城市把所有的废物都倒进河里,莱茵河变成了欧洲下水道。

莱茵河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融雪和冰川,始于瑞士东南部阿尔卑斯山脉的格劳宾登,流经列支登士敦、奥地利、德国、法国、荷兰5个国家,到达荷兰的鹿特丹,进入北海。跨越总长度约1232公里,流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

自从欧洲快速进入工业社会,莱茵河的水质迅速变坏,环境恶化最严重的是靠近德荷边界的鲁尔工业区,莱茵河遭受严重污染。研究资料表明,河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达1000种以上。

二战后欧洲经济复苏,大量开垦河流湿地、修筑大坝、河道裁弯取直,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水生生物种类数量大幅度减少。

在1890年到1950年这60年的时间里,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改变了河流水质,大量采挖河道沙石,改变了河床基底,再加上气候等综合因素作用,导致水生物种急剧减少,有27个物种消失。1942年,在莱茵河捕到最后一条鲟鱼以后,这种鱼就再也没有被捕获过。19世纪80年代末,仅在德国和荷兰每年就能抓获25万尾鲑鱼,到1950年,鲑鱼在莱茵河已经绝迹。

由于在18-19世纪,森林过量砍伐导致两岸大片土壤侵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的森林被战火大面积破坏,缺乏森林保护的莱茵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劣,还引发了数次洪水。

上世纪70年代早期,经过检测,莱茵河汞含量严重超标,被宣布为“生态死亡河流”。

1963年,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成立。由于该委员会的努力,上世纪80年代初,莱茵河流域的污染排放减少,生物群落有了轻微的恢复。

然而,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一座仓库发生火灾。该仓库保存了30吨有毒化学物品,包括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等剧毒化学物质,有20吨化学物质被冲到莱茵河里。

同年,惨剧再次发生,莱茵河上游储藏了1350吨剧毒化合物的山度士公司仓库着火。消防队迅速做出反应,在大约5个小时内扑灭了大火,用了几十万吨水来稀释剧毒物质,导致大量二硝基甲酚、丙硫磷和硫磷等剧毒化学物质被排放到河里,结果是,在几周内,方圆400公里内的鸟全部被杀死,河里的大部分鱼类也死了。肇事公司董事长被抗议者连同河里的死鱼一起扔进被污染的河里。

这样的环境污染灾难是致命的,周边区域的公众提出了强烈的抗议,进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敦促流域相关国家的政府采取行动,治理污染和恢复河流及流域的生态环境。1986年,各国协商制定《莱茵河行动计划》,按照这个行动方案,全流域制定工业安全法规,开始从海岸线到河源全程治理污染,保护莱茵河的生态环境,恢复河流生态系统。

1987年5月各参与国签署了《莱茵河行动计划:让鲑鱼回到莱茵河》。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到2000年,河流的污染程度减少到1985年一半的水平,生态恢复的标准是鲑鱼要回到莱茵河,在河流的上游要能够捕到从大海洄游的鲑鱼。鲑鱼是一种要在河流上游产卵,到海洋中生活的水生洄游物种,这种鱼对于水质和生态环境十分挑剔,是河流生态系统质量的指示性物种。只有在上游的河源部分能够钓到鲑鱼,才能说明,全流域的河流污染治理成果是真实的。

1993年和1995年,莱茵河发生洪灾,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将防治洪水纳入工作议程。

治理污染具体措施包括对可能造成污染的中小型工业企业,特别是各种化工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减少污染源,集中修建污水处理厂,实行零排放等。为了监测水质,制订了50个先进性水质指标作为监测和评价标准。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最新河流生态修复设计案例 河流修复工程案例(四篇) 文件夹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