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要来源 ? ?
? 的能力 ? ?
自主学习的能力
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二、重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热力环流实验器材 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引入:
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学生讨论)
山上温度比地面低,这说明了什么?(设问)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大气的热量来源。通过上一单元学习,我们了解了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一切能量之源。
太阳辐射又可分为三个能量区,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太阳的辐射能量到大气层后,是怎样把能量传递给大气的?
板书: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图表活动:结合下图和表格分析
? 在下图中用 1、2、3
等数字按顺序标出热辐射从太阳、地面到大气的主要传导过程。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补充资料:大气不同成分对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吸收的情况。
学生帖图活动:
讲述: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
思考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板书: 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云层越厚,保温作用越强。
二、热力环流
向。
这样流动?
讲述: 假设这三条线是 abc 三地的三条等压线。
思考: 1、在地面冷热均匀的情况下,三地的大气处于什么状态?
2、a 地受热,bc 两地遇冷时,大气发生怎样的物理变化?
小结板书:
小结板图: 海陆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过程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第二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过程与方法
力
通过风向和风力的动态变化图,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地转偏向力、“三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变化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解动态分析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实验工具
讲述: 同一水平面的存在气压差异时,就必会存有一个力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运动,而这个力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板书: 1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如果没有其他力的影响下,风向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显示:
板书: 2 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小结:
教学反思
各原理规律之间、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逻辑推理关系,真正地理解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是通过现实验分析,引导学生形成联系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大气的受热及大气环流的过程,并能在气压图上正确地判断风向。同时还需要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拓宽学生的思维与加强反馈练习力度,坚固学生在本单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一些实验的效果难于充分展示出来,所以本人建议课堂中实验不宜太多,可能将一部分的实验交由学生操作并可纳入非纸笔考试部分。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较为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教材通过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的对比,引出区位的概念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择的原因。泰国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方面的区别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以对比。使学生理解: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农业的区位选择在本质上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区位因素从而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就较容易回答出两地农业生产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了。
图3.3是本单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图,是本单元的其他内容的基础,教学中应在分析各个案例和“活动”的过程中反复运用,从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p43的三个活动的设计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内容,以提高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活动l和活动2在教学时应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到孟买、罗马、江西泰和县的地理位置。使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进而帮助他们分析这三个地区的地理区位条件。活动3是“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的变迁”,教学中需要出示一些这一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资料以及稻米、甘蔗、花卉三种作物的市场价格,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受市场因素的影响。
p44案例1的目的在于说明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地中海农产品种类及消费地的变化,通过对法国和西班牙两国的农业区位差异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进行地理区域比较的方法和思想。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教材中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多图综合,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同时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不同农业地域景观图的比较,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
3.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国和西班牙两个国家农业区位差异,学会进行区域比较。
知识点:洋流。
教科书:高中地理必修一
教学目的: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知识点:
1. 什么叫洋流?
5. 世界洋流的分布有哪些?试找出分布规律。
重点:①洋流的分类②洋流的分布与流向③洋流的影响 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全班参与讨论什么是洋流,是怎么引起的。解说:什么是洋流?→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5分钟)
第二步:图文并茂,深入讲解。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最根本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而后带动海水运动,产生现在的洋流形式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海陆分布和地球自转带来的地转偏向力,也就是地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10分钟)。
洋流的分类→①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风海流亦称吹送流,漂流: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世界大洋表层的海洋系统,按其成因来说,大多属于风海流。密度流在密度差异作用下引起。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补偿流因为海水挤压或分散引起。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补偿流既可以水平流动,也可以垂直流动,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②按冷暖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本身水温比周围水温高,来自水温低处,寒流,亦称凉流,冷流:本身水温比周围水温低,来自水温高处。③按地理位置分类: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及沿岸流等。(20分钟)影响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以及大洋环流系统有哪些?→一般的,除了北印度洋和中国沿海的洋流之外,其他地区洋流流向是稳定的,不受季节影响,而北印度洋和中国沿海洋流的流向转变均是受季风改变的影响。北印度洋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逆时针运动;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顺时针运动;而中国沿岸洋流冬季受大陆西北和东北季风影响,流向向南;而夏季受到西南和东南季风影响,流向向北。洋流系统:表层环流系统以中低纬海区的副高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低压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赤道为低气压区,由赤道两侧吹向赤道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动赤道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北面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称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的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风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极地寒流。南半球中纬海区的西风漂流。在南极大陆周围形成的绕极环流,称为南极寒流。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信风漂流、信风漂流遇大陆后向高纬转向的补偿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遇大陆后向低纬转向的补偿流,便构成各大洋副热带海区(仅指大洋的如下海区: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气旋型大洋环流:由西风漂流、西风漂流遇到陆地后向北分支形成的补偿流、极地东风带形成的中高纬大洋西岸的洋流组成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南极绕极环流:在极地东风带的吹拂下形成环绕南极洲大陆一周的南极绕极环流,再往低纬方向为环绕南极大陆一周的西风漂流,因本海区自然特征比较一致,有些学者把南极外围海区称为南冰洋,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大洋应有其对应的大洋中脊而不承认“南冰洋”这一称谓。(25分钟)
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3.南极大陆外围,在南纬40°~6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4.北印度洋,形成“夏顺(时针)冬逆(时针)”的季风洋流,这主要与该海域夏季刮西南季风,冬季刮东北季风有关。(20分钟)
第三步:回顾知识点,有任何疑虑的向我提问。
课后总结:大部分学生能了解洋流,以及洋流的分布。
1.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2.通过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3.通过填图使学生掌握我国主要粮、棉、油、糖等基地的分布。
4.使学生懂得应根据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并初步了解农业区划划分的科学依据。
1.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我国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的问题。
2.“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这两个基本方针。
1.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我国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的问题。
2.“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这两个基本方针。
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农业区划示意图、我国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增长折线图、我国温度带图、降水量图、土地资源分布图和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谈话法、讨论法。
【复习提问】 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有哪些途径?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解决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控制人口增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粮食生产。
【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节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板书】 一、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提问】 阅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说一说我国农业的世界之最。
【归纳】 我国南方的水稻栽培和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都为世界最早;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栽培养蚕和栽培养茶树的故乡;我国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糖料、大豆、茶叶、花生等产量居世界前列。
【板书】 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讨论】 为什么我国将农业放在战略重点的首位?
【归纳】 刚才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归纳大家的意见:①利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22%的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②工业中有大量原料需农业供应;③农产品出口换取的巨额外汇可支援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保证实现四化的根本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农业还比较薄弱,农产品还不能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以上情况,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目标中农业仍居战略重点的首位。
【板书】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①我国的光热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③从水热结合的条件看,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什么基本影响?
(2)参照我国地形图,思考:
①我国的地形与我国主要的农、林、牧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②我国山地多平地少对发展我国农业有哪些不利影响?又有哪些有利方面?
(3)参照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图,思考:
①为什么我国的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③我国主要农业区各有什么肥沃土壤和需要改良的土壤?
【归纳】 同学们讨论的很好。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自然条件要注意用辩证的客观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任何一个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都是很复杂的。如我国在季风气候影响下水热条件配合较好,雨热同期,但是也正是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我国的灾害性天气较多。山地多对发展耕作业不利,还影响我国的一些山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也提供了林、牧、副各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我国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总的来说是非常优越的,但是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使许多地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对森林的.过度砍伐,草原改为耕地,以及农药和工业“三废”的污染等。再者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所以我们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珍稀保护有限的资源,同时要控制人口增长数量,保证一定的资源占有量。
【板书】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的成就
【阅读思考】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①40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装备有了哪些改善?
②40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哪些增长?(出示我国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增长折线图)
③40多年来,我国农业布局有了哪些改进?
【归纳】 (1)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装备有了显著改善。
河流的整治:淮河、黄河、海河、长江等河流得到初步治理,减轻了洪涝灾害。
土壤的改良:建设了一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
农业机械化程度有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有了初步发展,农村用电量、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有很大增加。
推广科技成果:畜牧、森林、水产、气象等方面都有新技术的应用。
(2)农业布局有所改善
农产品加工工业一般应接近原料产地,尤其是初级加工、可以减少因农产品原料失重而造成的损失,我国纺织工业的老基地像上海、青岛、天津等沿海城市,新中国成立前原料大多来自国外,新中国成立以后扩大了邻近地区的棉田种植面积,使上述棉纺基地可以就近获得原料供应,降低运输费用,同时还接近了消费地区,不但有利于人民生活,而且使成本降低。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的工矿区不断兴起,新的城市不断出现,交通运输网不断扩大,上述邻近地区荒地得到开垦,出现了新的农业基地,保证了这些新兴城市的粮、油、蔬菜等农产品的供应。我国的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都建立了大规模的农场。
我国到1993年底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32.7%,1994年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35个,城市人口需要大量的副食品及部分工业原料需要市郊供应。所以在许多大城市近郊区建立了副食品基地,这对保证城市居民生活和部分工业原料的供应起了很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和各地区的具体条件,有计划的建立了一批商品性农产品基地,有的以粮食为主,有的以某种经济作物如棉花、烤烟、油料、甘蔗、甜菜、果树、天然橡胶等为主。这为今后实行地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以上事实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还是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同发达国家相比,农业还比较落后。我们要努力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使我国的农业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板书】 五、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农业生产还存在哪些问题?(阅读课本1993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看产值多少,是否合理,看结构是否合理?)
(2)我国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办了哪几件大事?
【归纳】 (1)人均粮食少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1996年粮食总产量较1949年增长了近五倍,但是人均增长却不到两倍。每年增产的粮食大部分被新增加的人口所消耗,平均每人增加的粮食不多。
(2)科技水平低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如近年来长江流域的水灾频繁发生使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常有较大的波动。
(3)从课本1993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所占比重过大,几乎为牧业的两倍多,而发达国家畜牧业的产值一般高于种植业;我国农业中林业和渔业比重太小,各业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农业各部门之间是一个密切结合的整体,存在着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关系。农林牧副渔各业之间应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4)农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我国受污染的耕地达2 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耕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为了保持农业生产率稳步增长,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办六件大事:①建设一批治理大江大河大湖的水利设施;②积极推广节水浇灌技术;③建设一批国家级的重要农产品商品基地;④加强速生丰产林等的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⑤大力抓好科技、教育兴农;⑥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
【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的成就,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其中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大家回家以后完成我国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自然条件的表格。
第一课时
教师 张俊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内容
称述性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评价方法
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
教学资源
印刷资料 小测试题 多媒体资源 flash动画 模型实物:
地球仪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总结归纳 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 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板书 4.时区
地方时
讲述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时区及换算
讲述 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
4.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5.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 点拨:
答案:4月30日6点
教学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如何换算时区及区时。
作业布置
1、p3活动
2、小检测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3.亚洲的地理位置 4.时区
十、课后记
附小检测题二.
综合题:
1.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为
临________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读图填图题
(1)国家:b是________(2)读图填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 i ________海 j________海(3)本地区面积不大,但国家众多,海岸线十分________。
(4)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是:北临_______洋,西濒________洋,南靠________海。
其纬度位置为大部分位于________(纬线)和________之间,处于________带。
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八年级上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聚落
平顶山市第三中学
胡文艳 二〇一三年十月
聚 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落的概念及其基本类型。2.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3.说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了解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不同。
2.学会运用图片或说明材料,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2.激发热爱家乡传统民居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聚落与环境的关系。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法】
图片、资料分析法和任务驱动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
()
b.渔业和林业等 d.副业和养殖业等
()
2.关于乡村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b.地形崎岖 d.交通便利
4.读聚落景观图,结合学习过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是
和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篇二:高二地理教案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法,增强归纳探究能力的培养。
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讨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带性经济差异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读图分析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强实现我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类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 区域和区域差异: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的生活与区域有关,我们经常听说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用语。
2、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级别、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的级别有高有低,划分的指标也不尽相同
3、划分指标 单一指标 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某一方面。
综合指标 多种要素
思考:经济区域、社会区域、文化区域的划分是依据什么进行的?
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
4、区域差异: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5、区域研究的重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
6、区域研究的意义:为选择区域的发展方向、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提供依据。(第一课时)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一)区域差异比较
区域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往往表现出相互渗透的过渡性特征。区域之间的差异显著,但区域内部则表现出相对一致和相似的地理特征。
1、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
2、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名称地形,气候、分区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非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内部相对一致性。
3、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4、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东部季风区,从低纬到高纬,都以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为主。濒临海洋,降水丰富,植被茂盛,河湖众多,种植业发达。地处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和盆地为主。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我国的中高纬,深居内陆,空气干燥,以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荒漠气候为主,降水量较少。该地区主要发展的是畜牧业和灌溉农业,水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青藏高寒区,位于中低纬度的我国西部地区。海拔高,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有众多的高山和冰川,是亚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显著,以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
作业布置:整理笔记,分析天津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要素。课后反思:
审核人: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法,增强归纳探究能力的培养。
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讨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带性经济差异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读图分析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强实现我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类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 区域和区域差异: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提问)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1、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东部季风区,由于地势相对低平,气候温暖湿润,所以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这里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区。该区聚落稠密,道路纵横,是我国人口集中且经济发达的地区。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畜牧业历史悠久,养育了许多游牧民族。靠近季风区或有河流、地下水的地区也有少量的灌溉农业分布。面临的问题是水源紧张,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日趋严重。
篇三: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开始人文地理方面的教学。前两节内容主要是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本节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成于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在人文地理学中,聚落也被称为人口的文化景观,它是人类的居住活动所创造的最为典型的人文环境。作为人文环境的聚落,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肯定受到来自风俗、文化等人文因素的控制与作用,因此,聚落的形成以及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是本节的重点。聚落是学生身边具体的地理事物,所以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可采用分组合作式的教学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学情分析
由于收学生居住地的局限性及已有知识储备有限性的制约,故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配备大量的图文资料,这样的教学既鲜活生动,又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读图识文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从生活经验出发列举实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标准要求
1、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河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2、学会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什么贡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于探究式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方法
教授法、讨论法、演示法、陶冶法、探究法
六、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描述城市景观河乡村景观的差别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聚落的保护与发展
教学难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视屏:福州城市宣传片《福州,你好》。
(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师生共鸣,吸引学生)
师:城市和乡村,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所集中居住的地方,我们统称为“聚落”。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我们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板书】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师:现在大家看ppt上的四张图片,他们各属于什么类型的聚落?
生:左边是乡村,右边是城市。师:我们福州市区是属于那种聚落呢? 生:城市聚落。
师:对,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这两张图,是不是有很大的差异? 生:是的。
度这几个方面思考,可以结合课本81页图4.12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图。(思考30秒)我们来一起填一张表格,看看乡村和城市有哪些方面的差异。
师: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呢?现在我们来看一张图片,他们在干嘛? 生:他们在种田。
师:再看看其他三张图片。
生:放牧、砍柴、养鱼。
师:对,不同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聚落类型,所以我们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将乡村分为农村、牧村、渔村、林场。大家看书本81页,拿起笔把第二段第一句划下来。
【板书】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师:生活在城市聚落中的人们,从事哪些工作呢? 生:服务业和工业。
师:对。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又有较大的差异。
师:乡村与城市的相同方面,比如都有道路,房屋等建筑,地形比较平坦。实际上也是聚落形成的共同条件,一般是先有乡村聚落,然后再形成城市聚落。
【板书】聚落与环境
生:1地,因为1地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师:是的,1地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位于河流的交汇处,便于把从2、3地汇聚来的人流和物流集中起来,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更容易发展成为更为高级的聚落。那么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请大家结合书本82页回答。
生: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
师:聚落的形成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于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请看ppt,城市的形成需要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自然环境不仅影响聚落的分布,也会影响聚落的形态。下面我们来看两张图片,大家看看他们各是什么样的聚落形态?(用图片分别演示类型)
生:略
生:团块状。
1、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分布和形态(多媒体展示聚落的图片:沙漠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特点、雨林地区的高架屋、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沙漠地区 雨林地区
我国黄土高原 北极地区
师:这些图片分别反映了当地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呢?
生:东南亚的湿热,西亚的干热,黄土高原的干燥,北极地区的寒冷。
师:很好,这些地区的建筑与当地的气候有一定的关系,是聚落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的条件。现在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填表格)
【板书】
2、聚落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篇四:聚落教案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教案
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
教学目标 2.3.维。
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
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两部分,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聚落分为城市与乡村两大类型。世界各地的聚落形式多样,但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协调适应性。世界文化遗产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为我们研究人类的文明史,以及人类与环境间的关系,人地协调发展等有着重大的价值。故本节的重点是“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聚落形式是学生身边具体的地理事物,所以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分组合作式的教学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向其他同学展示个人的想法和小组的讨论结果。
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接着学生按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课前准备提出要求如下:(1)搜集城市与乡村的不同景观图片,分析城市与乡村有何差别;(2)搜集民居建筑图片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料,分析形成建筑特色的原因;(3)复习前面世界人口分布知识,了解人口密集地区的地形。[导入新课] 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承转] 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讲述新课:
[一] 讲述“聚落的形态”,按以下步骤:
在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例子。
哪些好处?
[启发] 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
2.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劳动等方面来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在很多的好处。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
了解城市化进程;
理解和掌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应用城市化标志判断城市化;
培养学生利用地理数据、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明确城市人口、城市用地、社会经济发展等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能够辩证地看待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城市化含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难点:
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应用城市化标志判断城市化。
教学方法
1.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三个主要标志。
2.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从聚落的形成以及乡村──中小城市──大城市的发展过程,由于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比重的不断扩大,就是城市发展过程,那城市化是什么?这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一、城市化及其标志
1.城市化的含义
学生活动:解读“上海市的城市图片及人口、用地变化图”。
教师启发:上海市在建设过程中,城市用地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上海市用地不断扩大。
教师引导:结合以上结论,理解城市化的含义。
教师引导:上海市用地不断扩大时,人口是否增加?
学生讨论:上海市用地不断扩大时,人口数量增加且城市人口比重也随着增加。
教师启发:通过以上例子,说明城市化有何含义?
学生探究: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以及学生的思考讨论,从而得出城市化应该包含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这两方面的内容。
2.城市化的标志
教师提问:根据城市化的含义,要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正在城市化,可应用什么标准来判断?学生讨论:根据城市化的含义,可以得出其三个主要标准即主要标志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以及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其中在三个标志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指标。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学生活动:自学阅读教材,讨论后回答:18世纪中叶前,世界城市人口缓慢增长;自18世纪中叶到二战阶段,城市化加速发展,世界总人口和城市人口都增长很快;自二战结束后到现在的第三个阶段,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
教师提问:三个发展阶段人口增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探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三、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教师引导:读6.17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6.19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图以及右图,如何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填表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学生活动:对比探究。
教师总结:通过右图来帮助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①国代表发达国家,②国代表发展中国家): 1.每一个年代,①国的城市人口比重都比②国大,反映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起步晚。
2.1980年以前,①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比②国大。
3.1960年~1980年间①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速度与1960年以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增长速度仍大于②国;1980年以前,②国城市人口比重缓慢增长,1980年以后快速增长,但城市人口比重仍低于①国。
4.1980年以后,②国人口比重快速提高,远大于①国的增长速度,而①国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继续放慢。
结合6.17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6.19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图,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得出:(1)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快;(2)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比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快;(3)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都上升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