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沉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总结应该针对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几篇优秀的时间管理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定义:难度判断法是指根据试题的难度确定答案的基本位置。
基本原理:由于行测全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所以无论如何答案都在abcd这四个选项中,此其一。其二,按照试题设置的原则,答案分布应当均衡,因此各个答案出现的机率要差不多。到底在不同的试题中,哪种题的答案放在哪个位置?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难题的答案放前边,易题的答案放后边。由此就涉及如何判断难题和易题。难题是指试题涉及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信息之间缝隙太大,试题与答案之间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联系的题。易题是指试题内容为广大报考者熟悉,多数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题。
二、对数学运算比较有效的方法――联系法。
联系法是指数字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可以找出答案。比如在涉及距离速度的题中,出现了7和21、4和12等数字,你要联想要答案可能跟3有关,而不是跟5、8等其他数字有关。
三、对逻辑判断比较有用的方法――验证法。
验证法是指将选项带入题干的关键处来验证其正确性的方法。逻辑判断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全部读完,那是要花很多时间的,所以必须要简化程序,直接将先期带到最后一句话的前后去检验,基本可以确定答案之所在。
四、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效的方法――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是指对言语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词语,从而将其组织起来表达符合题干的意思。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考生要认真地阅读,有些题可能1分钟都读不完。这时候,考生就要“好读书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用历史文化残余与历史重构法的方式,将快速阅读过后头脑中残存的信息组织起来,在答案中寻找具有相同形式或内容的选项。
五、最简单的办法――造句法。
造句法是指按照相关句式结构造出一个新句子的方法。造句法适用于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因为造句法的基本原理是相似事物之间具有异质同构性。
六、最凭感觉的方法――座标法。
座标法是指根据已有数字所处的座标之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另一个数字的座标。座标法适用于数字推理,特别适合自然数的类比推理。一般的参考书上是采用二级特级或三级特征来进行推理,远没有座标法进行推理来得形象、快捷。
最后请大家注意多练习,寻找规律和熟练答题方法。
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病句无可否认地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就无法扬起胜利的旗帜。
当然,对于语感好的考生来说,不管是找病句,还是改病句,都只是小菜一碟,因为他们往往很容易就能发现并解决问题。其实,语感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后天的努力。所谓的厚积薄发,就含着这么一个意思。会学习的人,总会留意平时多看书多读书,从而慢慢增强自己的语感。
如果说语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规律的规律,那么,通过语法知识压缩句子、提取主干就是最切实可行、最有效的办法。这是找出病句最基本的技巧。提取主干,就是要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只要把句子压缩好,就很容易看出句子的毛病,是缺少成分,还是成分之间搭配不当,又或者是结构混乱、产生歧义等。例如:
这家工厂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解析】运用“压缩句子,提取主干”的办法,就可以很容易发现“工厂……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搭配不当。
其实合理运用下面介绍的七招,就可以全面制胜病句辨析题目!
(1)一旦遇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首先要考虑它是否缺失主语。因为在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是不能充当主语的,但人们在造句时却往往会把本来应当作主语的词放到了介宾短语中,导致句子的主语丢失。
【例题】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解析】“经过……”是介宾短语,按现代汉语的规则看,它是不能充当主语的,因此最终导致句子缺少主语。这个句子可改为“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2)一旦遇到定语较长的句子,首先要考虑是否丢掉了宾语。一般而言,定语较长的时候,说话的人会顾此失彼。他们往往总是没把句子写完,就丢掉了宾语。
【例题】社会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解析】句中的谓语动词“进入”带了一个很长的宾语,于是,命题者故意把宾语部分的中心词丢掉,其实应该在句末添上“的时代”。
(3)一旦遇到有代词的句子,首先要考虑其指代是否恰当。代词,都应有其明确的指代,否则就会产生歧义,甚至表述不清。因此,只要看到句子中出现代词,尤其是句中人物或事物还是多项时,首先就要迅速找出代词的指代对象,看看指代是否正确或者明确。这样就能较快找出语病来。
【例题】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解析】代词“他”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后三个分句的主语,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指代不明确。
(4)遇到有否定词的句子,首先要看清楚表否定的词的数量,再考虑句子是否把正话说反了。现代汉语中一般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而三层否定则仍然是表否定。但是,总是有人为了加强肯定的语气而多用了表否定的词语,结果一不小心,反而把话说反了。有一点值得提醒的是,“无时无刻”虽然是两个否定词连接而成的,但是整个词语只表示一层否定。
【例题】为了避免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解析】这个句子属于多重否定不当。“避免”是一重否定,和后面的“不”构成了双重否定,这样句子就表示肯定了,显然违背了说话人的本来意图,故应去掉“不”。
(5)遇到有表示两方面意思的词语,要看句子前后表意是否一致。一般地说,一个句子的前(或后)半部分有了表达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后(或前)半部分也应该有表达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因此,只要发现句子中有了表达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就要注意句子的前后是否一致。但是,这不是说只要数出句子中表达两方面意思的词语是双数就可以了,而是要从相关词语的内涵上去思考。
【例题】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解析】一面对两面,显然搭配不当。“成功”是一面,而“有没有”是两面,不能对应。可改为“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6)遇到用“是”作谓语的判断句,首先要考虑“是”的主语和宾语是否表示同一属类。切记,判断句的主语和宾语必须是同一类别的事物。
【例题】东端有两座石碑,一座是清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龙抱柱。
【解析】这是一个用“是”作谓语的判断句。其中,“一座”是主语,其后隐去了“石碑”二字,所以主语应该是“一座石碑”。而“四个大字”是宾语,显然“一座石碑”与“四个大字”明显不是同一属类的事物,故犯了主宾搭配不当的错误。
(7)遇到有关联词的复句,首先要考虑关联词的使用是否恰当,再看关联词的位置是否正确。不同的关联词表示复句中前后分句的不同关系,而且它们的位置是由主语的情况来决定的。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否则,放在主语的前面。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把关联词语放错了地方,就会造成病句。
【例题】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解析】“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中把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面,表示前后句的主语相同。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2248()。
a.16b.24c.32d.36。
(解答: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故正确答案为c。)。
对于数字推理部分:在做省考真题的同时要注意归纳总结历年考试中的重点题型:比如递推数列、幂次数列、分数数列、多级数列进行梳理。拿到一年题目先把有特征的数列找出来,像分数数列和幂次数列及幂次修正数列标注出来,其他题目先做差试试,不行考虑其为递推数列,看是否有大体倍数关系,则为倍数递推;增的比较缓慢为和递推;增的特别快考虑方递推还有积递推。实在考虑不出圈三个数看看,偶尔会涉及到特殊数列。但是特殊数列出现的极少,把省考真题重新做一遍,尤其是第一遍做不出来的题目要特别重视其规律,与此同时也可以做一些其他真题、模拟题来辅助练一下所有的类型和技巧。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解答:用x、y两地距离除以甲乙两人的步行速度之和即可得出答案。正确答案为d。)。
对于数学运算这部分:要做到见到一道题要立刻知道这道题属于什么类型,这种类型有什么知识点以及什么方法能迅速呈现在脑海中,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列出算数式子或者方程,得到正确答案。数学运算中大家经过前面一段时间复习也知道了周期数列、等差数列、行程问题、工程问题、余数相关问题、多位数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考得最多的是经济利润问题,有时还会考到时钟问题。周期数列大家要对一个数除以2、4、8、9这些数求余数的法则相当熟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项数公式、级差公式掌握好,用的比较多的是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其中的变形也要学会。行程问题:简单行程问题大家都知道简单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等距离平均速度模型;但是考试中涉及比较多的是相对速度问题:
(2)流水行船问题中,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4)自动扶梯问题中,同向是速度和,反向是速度差。实际考试中考的比较多的是相遇追击问题和流水行船问题。排列组合题目比较难,大家要多找一些题目来练习。
行测冲刺备考第一阶段所花的时间相对其他阶段的时间要多得多,大概需要三周的时间,备考阶段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其中分别是梳理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以及重点复习知识点,具体情形且听小编一一细说。
1、梳理知识点。
梳理知识点主要在两方面进行呈现,一是通过梳理知识点来达到对于知识的巩固和记忆的过程;二是通过在梳理的过程中来检查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在整理过程中,考生需要借鉴一些参考教材目录和平时的笔记来进行梳理辅导,节省时间也能增加效率。
2、通过知识点的难度归纳整理。
可以根据做题和复习情况将知识点分为简单、中等难度、特难,简单难度知识点一般是指在刷题过程中无压力轻松能够保证正确率的知识点;中等难度是指在刷题过程中,正确率起伏不定,但通过答案基本能够理解的知识点;特难则是指在备考中的一些偏僻知识点或者是一些难以明白的知识点,通过这样分类相信考生对于自己的复习重点有些掌握了。
3、加强对于中等难度知识点的复习。
经过上面的归纳步骤后,此时应该将精力全部投入到中等难度知识点上,进行强化训练,因为中等难度知识点是所有知识点中最容易提分也是提分空间最大的一个部分。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这就对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提了更高要求,考察大家的分析、判断能力,在题目难度上有了更大一个层次。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2248()。
a.16b.24c.32d.36。
(解答: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故正确答案为c。)。
对于数字推理部分:在做省考真题的同时要注意归纳总结历年考试中的重点题型:比如递推数列、幂次数列、分数数列、多级数列进行梳理。拿到一年题目先把有特征的数列找出来,像分数数列和幂次数列及幂次修正数列标注出来,其他题目先做差试试,不行考虑其为递推数列,看是否有大体倍数关系,则为倍数递推;增的比较缓慢为和递推;增的特别快考虑方递推还有积递推。实在考虑不出圈三个数看看,偶尔会涉及到特殊数列。但是特殊数列出现的极少,把省考真题重新做一遍,尤其是第一遍做不出来的题目要特别重视其规律,与此同时也可以做一些其他真题、模拟题来辅助练一下所有的类型和技巧。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解答:用x、y两地距离除以甲乙两人的步行速度之和即可得出答案。正确答案为d。)。
对于数学运算这部分:要做到见到一道题要立刻知道这道题属于什么类型,这种类型有什么知识点以及什么方法能迅速呈现在脑海中,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列出算数式子或者方程,得到正确答案。数学运算中大家经过前面一段时间复习也知道了周期数列、等差数列、行程问题、工程问题、余数相关问题、多位数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考得最多的是经济利润问题,有时还会考到时钟问题。周期数列大家要对一个数除以2、4、8、9这些数求余数的法则相当熟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项数公式、级差公式掌握好,用的比较多的是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其中的变形也要学会。行程问题:简单行程问题大家都知道简单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等距离平均速度模型;但是考试中涉及比较多的是相对速度问题:
(2)流水行船问题中,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4)自动扶梯问题中,同向是速度和,反向是速度差。实际考试中考的比较多的是相遇追击问题和流水行船问题。排列组合题目比较难,大家要多找一些题目来练习。
在刚开始备考,第一次肯定是不了解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出题规律以及一些作答技巧,因此我们首先通过一本考试的基础教材上大致来了解一下公务员考试内容和基础知识。
1、掌握考试基本情况。
一般的教材正文都会有对考纲的一些讲解以及对于往后考试题型的发展趋势,考生可通过对此学习了解,知道考试的大致内容,做到心里有数,有效的制定一个复习计划。
2、熟悉各题型。
教材书中基本都会包含了公务员考试的一些常见题型,可以观察这些题型发现其中的一些考点规律以及解题思路之间的不同,这些都是需要考生花时间去系统的认识的。
3、深入其中,掌握知识点。
教材的每个章节中都会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常用来总结行测考试中常用到的基础知识,这些都是作答的一些“筑基”,一些都是考试经验技巧也是在次提炼出来的,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
例1:
气候变暖将会使中纬度地区因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的地区将退化成草原,高纬度地区则会增加降水,温带作物将可以在此安家。但就全球来看,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得到好处的仅是局部地区。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气候变暖()。
a.会使全球降水总量减少。
b.对局部地区来说利大于弊。
c.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d.将导致世界各国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解析: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很简单,一共两句话,且第二句是以转折词“但”引导的句子,根据“转折之后是重点”这一理论,我们可以锁定本文段主题句是最后一句,带入选项,本题答案为c。但是很多考生在做题的时候根据文段前半部分的描述会错选b项。首先,文段前半部分并非文段重点所在,其次,其实b项是典型的无中生有项,文段并没有体现出“利大于弊”中的“大于”这一概念,大家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甄别。
例2:
世界茶叶生产的基本规律是“南红北绿”,即:较低纬度地区(如印度、肯尼亚)只能生产优质红茶,相对较高纬度地区(北纬25度—30度)最适宜生产优质绿茶。国际茶价历年绿茶高于红茶。茶叶主产国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的绿茶品质都不高,以上三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企图占领国际绿茶市场,均以失败告终。我国名优绿茶主要分布在山区,拥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发展绿茶产业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目前国际市场上红茶供过于求。
b.印度绿茶价格高于国际绿茶均价。
c.中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较有竞争实力。
d.国际茶叶市场上出现“红改绿”的趋势。
解析: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根据文段的最后一句话,可以合理引申出c项。ab在文段中都没有描述,属于无中生有项。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注意d选项,属于时态上的偷换。原文是过去时,选项是现在时,而且原文说的是“印度、印尼、斯里兰卡”三个国家,选项偷换成“国际”。
综上所述,再次提醒考生,当做题的时候,在两个选项之间徘徊不定的时候,要先看看原文中有没有对应的描述,因为其实一项很有可能使无中生有项。这种干扰选项不仅仅是要在做细节理解题的时候注意区分,在做其他题型的时候都要注意辨别。
模拟练题在任何考试中都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行测当中更是重中之重,只看书不去尝试做题在行测中是取得不到好的分数的,其次在模拟练习中还可以通过做题了解自己的不足并积累加以改正提升自己。
对于模拟练题本站小编对此有以下几个建议:
1、选择适合自己的试题,每周都能够坚持1~2套卷子;
2、前期基础差可以不计时,但后期则需要对自己要求计时;
3、对答案时,需要记录自己的错题,形成自己的错题本,方便以后自己使用;
4、研究错题本,查漏补缺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
其实病句题并不是每道题都是难题,有些题也是可以一眼看出错在哪的,我们做病句题时首先要抓住一些关键词:
(一)和。
句子中出现并列成分时,容易出现概念并列不当、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不明等错误。
1语意不明:
例: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解析:此题由关键词“和”连接的经济损失、诉讼费三千多余元,就造成了语意不明的语病,可以理解为经济损失和诉讼费加起来总共三千多余元,也可以理解为经济损失和诉讼费各三千多余元。
2并列不当:大小概念,不能并列。总属关系的词如果用“和”连接,就犯了概念并列不当的错误。
例: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解析:床上用品属于生活用品,总属关系的词不能并列。
3搭配不当:连词连接的对象前提应该同一,不同范畴的词不能并列。
例1: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
解析:连词连接的对象前提应该同一,不同范畴的词不能并列。卡拉ok与体育活动不同范畴,不能并列。
4语序不当:“和”联结的两个短语,易出现前后位置错乱的语病。如:
例: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解析:对于一个事物应该是先挖掘才能推进,所以是语序不当的错误。
(二)是。
谓语动词一般是“是”“成为”“成了”“变成”等,容易出现主宾搭配不当的错误。
例1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解析:提炼主谓宾即是教育问题是过程,属于搭配不当。
关于这一知识点,在xx年深圳市考的病句考点就考到这一知识点。
例:(xx年深圳市考)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好的作品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评论的,包括否定性的批评。
b.希腊人使他们的神和人一样,而基督教却要使人和神一样。
d.一个热忱的、悠游自在的、无恐惧的人,是最能够享受人生的理想性格。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因为d选项的主语是人,谓语是“是”,宾语是“理想性格”。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是理想性格。所以搭配不当。
注:判断句在语法上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即主语与宾语要保持在同一前提下,即“人是人”、“物”是“物”、“时间是时间”,不能表述为“人是时间”或“时间是人”等,否则就是主宾搭配不当。
通过上述关键词的讲解,可见病句并不是无技巧可言,考生如果能够好好把握这些解题技巧,在做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运用,一定能取到事倍功倍的效果,对于快速做好病句这一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无中生有”,顾名思义就是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凭空捏造。具体到我们的言语这一模块中,就是在文段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描述,出现在了选项当中。而这一类选项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一般都是一句有独立含义的句子,并且看似有深刻的道理,因此很多考生在体会到其深刻含义之后,往往就会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从何入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几道天津公务员行测言语例题,通过题目来辨识无中生有项。
例1:
气候变暖将会使中纬度地区因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的地区将退化成草原,高纬度地区则会增加降水,温带作物将可以在此安家。但就全球来看,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得到好处的仅是局部地区。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气候变暖()。
a.会使全球降水总量减少。
b.对局部地区来说利大于弊。
c.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d.将导致世界各国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解析: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很简单,一共两句话,且第二句是以转折词“但”引导的句子,根据“转折之后是重点”这一理论,我们可以锁定本文段主题句是最后一句,带入选项,本题答案为c。但是很多考生在做题的时候根据文段前半部分的描述会错选b项。首先,文段前半部分并非文段重点所在,其次,其实b项是典型的无中生有项,文段并没有体现出“利大于弊”中的“大于”这一概念,大家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甄别。
例2:
世界茶叶生产的基本规律是“南红北绿”,即:较低纬度地区(如印度、肯尼亚)只能生产优质红茶,相对较高纬度地区(北纬25度—30度)最适宜生产优质绿茶。国际茶价历年绿茶高于红茶。茶叶主产国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的绿茶品质都不高,以上三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企图占领国际绿茶市场,均以失败告终。我国名优绿茶主要分布在山区,拥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发展绿茶产业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目前国际市场上红茶供过于求。
b.印度绿茶价格高于国际绿茶均价。
c.中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较有竞争实力。
d.国际茶叶市场上出现“红改绿”的趋势。
解析: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根据文段的最后一句话,可以合理引申出c项。ab在文段中都没有描述,属于无中生有项。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注意d选项,属于时态上的偷换。原文是过去时,选项是现在时,而且原文说的是“印度、印尼、斯里兰卡”三个国家,选项偷换成“国际”。
综上所述,再次提醒考生,当做题的时候,在两个选项之间徘徊不定的时候,要先看看原文中有没有对应的描述,因为其实一项很有可能使无中生有项。这种干扰选项不仅仅是要在做细节理解题的时候注意区分,在做其他题型的时候都要注意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