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他人的回馈和借鉴。总结是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归纳,要注重深度和广度。请看以下总结参考文献,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写作总结的技巧和方法。
奶奶今年快七十岁了,她长得不高,身材微胖,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黑发和白发搅在一起却又根根分明。皱纹已经爬满了她的整张脸,老茧在她的手上长了一层又一层,皮肤早就被火辣辣的太阳晒成了古铜色。她习惯在农村生活,不太适应住在城市里,每次都是爸爸开着车,带着我们去看望奶奶。
奶奶年轻的时候力气很大,一个直径五十公分装满东西的圆通,男人提起来都很吃力,可是奶奶却能很轻松地搬起来,把它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挖一个边长是一米深一米的正方体土坑,别人只挖一两个就会累得气喘吁吁,而奶奶可以一口气挖二十个,还能保证面不红气不喘。现在不种地了,她也不闲着,去当马路清洁工,她每天挥着她的那把扫把,清扫着附近的几条街道,赚来的钱她从不舍得花,都把它们存起来。
把饭菜拿到厨房里热一下,不到半个小时,热气腾腾的饭菜被重新端上桌。吃饭的时候,奶奶总是把我们爱吃的菜夹到我和弟弟的碗里。吃完饭后,她又赶紧给我和弟弟两百块钱,我们每次都想把钱还回去,但奶奶不肯:“我一个人在这儿住花不了这么多钱,你们拿着这钱去买点儿自己想要的东西。”
晚上,我们要回家了。奶奶把我们送到楼下。我们坐在车里,向她挥手道别:“奶奶再见!”“再见!”奶奶也向我们挥手。汽车缓缓向前驶去,奶奶一直看着我们的车,跟目送着它向前走了几步,实在是不能再走时,她停了下来。我们再次向她道别:“奶奶再见!”奶奶没说话,只挥了挥手,她目送着我们的车,直到我们的车消失在她的视线里。这次离别,下次再见就是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了。
路灯把奶奶的影子拉得很长,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寂寞……
又是一个星期天,我的母亲带着我去了乡下的奶奶家。
那是我儿时生活的地方,长大后便随着母亲上了城,也在那儿上了学,安了家,我们也很少回家,老家的印象也在我记忆中渐渐模糊。
我们早上9点便出发,到的时候也有十点多些了,下了车,周围都是陌生又熟悉的场景,我上次来也是半年前的事儿了。已经入秋,上次路边的几棵杨树消失不见,脚下这条路也由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路上还留有一串狗脚印,应该是道路未干时谁家调皮的小狗上去遛了一圈,散了个步吧!
由于奶奶家在一条巷子里,车子是进不去的,我们便把车子停靠在一家住路边的人家门旁,母亲热情地和他们打了招呼,相互都很客套,我与他们家小孩曾经玩过,这时,也如同陌生人,只是匆匆看了一眼,没有交集。
我随母亲走进巷子,这里的路并没修,只是用石子填了些坑洼的地方,走起来并不稳当。
奶奶家似乎还是原来的模样,没有多大翻新,我们推门进去,院子里的小白狗汪汪的叫起来,飞快的向我们跑来,我吓得一个踉跄,躲到母亲身后,母亲一手揽着我进去了,这时奶奶也正好迎出来,她头发似乎更白了,双眼有神,腰间还系着一条围裙,上面沾有些许的面粉,手上也是,于是她就支着手出来了。
看到我们,她有些惊讶,连忙把小狗赶到一边去,带我们进了屋,东西放好后,奶奶又招呼母亲去厨房,今天要吃饺子,但人手不够,母亲脱了外套,也系了条围裙,匆匆跟了去,我不会包饺子,便没有去。
我百无聊赖的在房里转圈,又顺手拎起桌上的一个铁盆,里面有一点点的水,我只用拇指和食指捏着晃悠晃悠的出了堂屋门,看着我是在甩里面的水,实则我只是无聊而已。
我捏着铁盆悠闲的来到奶奶家院子的小菜园,它只是用小树枝围着,里面是长势良好的白菜,我就站在篱笆外,看着白菜的心儿都卷起来了,还有几片叶子有向里靠拢的趋势,但他们叶片间的夹缝却有几片桃树枯叶,是的,篱笆的角落里面奶奶种上了桃树,杏树,还有一棵柿子树,这都是这里常见的树种,不以为奇。
记得小时候,奶奶就告诉我,要常看管好白菜,桃树叶子什么的落进去是要捡出来的,不然等它长大了呀,把叶子卷进去,切菜时,一不小心就得吃叶子咯!
我漫不经心的回忆,没有注意手上的铁盆已经脱手而出,重重地砸到地上的白菜上,叶子被砸掉了几片,菜心也被撞的凹下去,那铁盆砸了这个又撞上那个,但还好,只是根松了没有大碍,看着被砸成那样的大白菜,我有些慌,甚至身体都僵住了,反应了几秒弯腰就去捡了铁盆,慌忙放回桌子。
我在犹豫挣扎了许久,我踌躇的来到厨房,母亲和奶奶已经在包饺子了,她们谈笑着,奶奶看到我进来手上的动作停下,抽出自己的凳子给我,我有些不好意思,拒绝了,但奶奶也没坐,就蹲在那,我知道她想等我想坐了就直接坐就好了。
“妈”我叫到,我不敢直接和奶奶说。
母亲抬头看我,“我不小心用铁盆把一棵白菜砸烂了”,我低着头不敢,也不想看她们。
空气安静了几秒。
“没事没事,白菜也长熟了,该摘了,正好我摘了它,我们剁陷吃”这是奶奶的声音。
我刚想抬头看她,他就风风火火的去小菜园把大白菜摘了回来,还把外面的叶子掰掉,让它显得并不那么惨不忍睹。
奶奶又匆匆切了白菜,加到肉馅里,又包起来,边剥还边叮嘱母亲别骂孩子,她还小别吓到她!原来奶奶也看到了母亲瞪着我的眼神了呀。
莫约半个小时,饺子就出锅了,奶奶给我盛了一大碗,说我现在在长身体要多吃。
我吃了第一口,嗯,饺子里包裹的是奶奶的宽容,是奶奶的温暖。
开始记事起,奶奶乡下院子里种着桂花树、桃树、桔树,在树荫下,十几只小鸡和小鸭在到处觅食。我喜欢拿着小树枝在后面追赶着这群小鸡鸭,到处乱跑,直到小鸡鸭四散躲避起来为止。奶奶见了便夺下我手里的小树枝,嘴里大声说道:“去去去,这群小鸡鸭长大后,能生蛋给你吃的,不能欺负它们。”但并不是所有的小鸡小鸭都能长大,有次,我分明看到三只大肥猫各叼着只毛绒绒的小鸡崽,大摇大摆地穿过庭院,越过墙头,逃之夭夭。又是约半年后,又是禽流感来袭,损失近半,看到死去的小鸡小鸭,奶奶都心疼得不已,伤心好阵。欣慰的是总有十来只小鸡小鸭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健健康康地长成,更可喜的它们中有的已经渐渐能生蛋。这些纯天然无污染的蛋蛋将变成了日后奶奶腌制的主要食材。
我最爱吃奶奶亲手腌制的咸鸭蛋,红红流着油的蛋黄、咸淡适中鲜香的口感,对我来说简直是人间美味。奶奶在东边的墙根堆放着好多陶罐,常被奶奶用来腌制不同的食物,如咸菜、臭海菜杆,当然还有我最爱吃的咸蛋。陽春三月,奶奶便把冬季积攒起来的鸭蛋拿出来,放在太陽底下晒,晒足几个大日头后,又找堆黄泥沙用水拌进许多食盐,把几十个蛋依次涂抹上薄薄层咸黄泥。我喜欢跟奶奶起腌蛋,奶奶边腌蛋边教我,蛋晒过太陽后蛋黄便能出油,用咸泥腌制的蛋不会太咸。裹上黄泥巴的鸭蛋晾干后,被奶奶小心翼翼地放入陶罐中封上盖。看着盯着陶罐眼都不眨下的我,奶奶堆起慈爱的笑脸,乐呵呵地对我说:“小睿啊,嘴馋要忍忍,过两星期就可。”
我和妈妈也曾想试着用奶奶的方法去做“奶奶牌咸鸭蛋”,但味道十分的差,远远比不上奶奶腌的好。
每个端午节前,爷爷便早早地把腌好的咸鸭蛋拿过来了。用清水冲去咸鸭蛋外面的黄泥,又露出鸭蛋青灰色的壳,没有超市真空包装咸蛋外面的化学臭味,却能隐隐能嗅到泥土带来的芬芳。用电饭煲煮饭时,放到蒸架上隔水蒸,吃起来这味道就不必再说了。
去年端午节,奶奶遇车祸离世,含泪吃完最后颗奶奶腌制的咸鸭蛋后,我再也没吃过颗咸鸭蛋,我只想把那份熟悉的味道永远埋入我的记忆。
“这螃蟹不能吃,有毒!”奶奶一把夺走我口中的螃蟹。
我一脸惊愕,奶奶平时都叫我多吃,今天怎么了?“快看这个新闻!”她拿出手机,打开收到的视频:一位大妈手持注射器给一筐螃蟹逐只注射不明液体,声明这是在注射蟹黄,毒害老百姓。“幸亏发现得早,等会我就告诉邻居去。”奶奶絮叨着。
“叮……”奶奶的微信铃声又响了。“紧急通知,昨天有几个人穿着和尚服,拿着香皂到处推销,他们先在你面前晃一下香皂,等你一闻,就会晕倒。等你晕倒后,就取走你的器官,然后……”奶奶扶了扶架在鼻子上的老花镜,神色匆匆:“太吓人了,我得赶紧把这条消息转发朋友圈……”
“奶奶,这种消息就不要乱转发了。我爸是医生,他说人体的器官移植、器官的保存、运输和植入受体需要苛刻的条件,这些歹徒根本不具备那样的条件。他还告诉我,没有哪种香皂能达到在鼻子前晃一下就迷晕的效果,即使是医院用的吸入式麻醉剂,也要用面罩或者深呼吸几下,甚至要好几分钟才能做到。”“可是那些人为什么发这些呢?”奶奶将信将疑。“老师曾告诉我们,这些别有用心之徒是想引起大家关注,编造和传播一些让人恐惧和不安的消息,达到挑起事端、扰乱社会的企图。”听完我的解释,奶奶恍然大悟。
我赶紧上网查了一下奶奶说的毒螃蟹事件。原来,那段截取的视频发生在苏浙一带,农村集体聚餐烧菜的地方,注射用的黄色液体是料酒,在蒸螃蟹前注射入料酒,会使螃蟹味道更鲜美。奶奶看了辟谣的帖子,恍然大悟,感叹道:“原来也是谣言,我赶紧去跟我的那些老朋友讲讲。”
“奶奶,以后要是遇到类似的‘新闻’,千万别忙着转发,以免以讹传讹。”我郑重其事地教奶奶怎样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当然,有些正能量的帖子还是值得我们去支持的,我们要做到明辨是非,阳光发帖。奶奶,您觉得我说得对吗?”
奶奶欣然应答:“对,我孙子火眼金睛,真厉害!以后我也得擦亮眼睛,好好辨别这些新闻,哈哈哈……”
现在的社会是越来越进步,科技是越来越发达了,手机微信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连我那年迈的奶奶也对微信感兴趣了。但是奶奶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并不会使用微信,所以我决定要教会奶奶玩微信,让奶奶也赶上潮流!我要当一回奶奶的“小导师”。
首先,我教奶奶怎么聊天。“微信可以跟对方语音聊天也可以用文字聊天。语音聊天直接按“按住说话”的条型框,讲完话后放开就会把你说的话发送出去了。文字聊天可以用五笔、拼音,还可以用手写等输入法来编辑文字。”我边讲边示范给奶奶看,奶奶很快就学会跟对方聊天了。
“微信还能看朋友圈,点开朋友圈就可以啦!”奶奶听了,一脸懵懂的样子。她问我:“什么是朋友圈?”我赶忙解释道:“朋友圈上有好友们分享的每天发生的趣事,您可以点赞,也可以发表评论。”奶奶一边学一边看一边说:“真好!真好!继续!继续!”
说起朋友圈的好友,我还得教奶奶加好友。“首先要问好友的微信帐号或手机号保存到通讯录,打开“添加朋友”输入好友的.微信帐号或手机号码点发送就ok了。”一下子教给奶奶那么多知识,不知道她吃不吃得消呢。果然没几天,奶奶就问我“怎么加好友啊?”我没办法,只好把那天的课程又重复了一遍。
第二天,奶奶又问我:“怎么看朋友圈啊?”看着奶奶那么虚心请教,我决定要耐心地教会奶奶。于是我又手把手地教奶奶,现在奶奶能和亲朋好友互动了。看着奶奶玩微信时脸上的笑容,我可开心了!
我这个“小导师”应该当得挺合格的吧!
老人嘛,爱唠叨很正常,可奶奶每时每刻都在唠叨。“该出去散步了,要不然身体会不好!”我赶忙说:“我今天没吃多,不用去散步,看会儿书就行了,您先去吧。”“什么?没吃多?”我点了点头。见奶奶去了厨房,我不管她,看自己的书。不一会儿,一阵香味儿飘来,把我从“书香”中“挖”了出来。“你肯定没吃饱。”奶奶笑着说,“饿了吧,我做了你爱吃的鸡蛋饼,快吃了去散步!”我哭笑不得:“奶奶,我不饿,只想看书。”“不行,都给你做了,你看你多瘦,快吃,像你说的,给点儿面子……”奶奶开始唾沫星子四溅了,我只好“认输”,乖乖地吃了鸡蛋饼,随她一起去散步。
“小气”奶奶
奶奶床下有一个特殊的纸箱,里面装的全是一些要扔掉的纸板、易拉罐、牙膏盒……就连奶盒子也不忘刷一刷放在里面,等攒满了卖掉。“奶奶,现在不缺吃,不缺穿,也不缺钱,攒这些东西干啥呀?”我经常对奶奶这样说,可奶奶还是老样子。
“快来看看,我给你买了什么?”一天,奶奶手里提着东西,风风火火地回到家。“铅笔盒?书包……”我的想法被一一否认了,实在猜不出。“瞧,英语复读机!”我高兴地扑向了奶奶。“这是我卖废品挣来的。”听了奶奶的话,我一下子明白了。
从此以后,我加入了奶奶的收集队伍。
管闲事奶奶
奶奶平常在家闲着,没事干,练就了一身“管闲事”的功夫。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奶奶去锻炼身体,顺便买点儿菜。下了楼,只见院里水池子上的水管哗哗地流着,奶奶连忙走过去,想关上水龙头,边关边自言自语:“谁呀,这样浪费……”可是,关了半天,怎么也关不上。
奶奶跑回家,抓起电话,拨了一串号码:“喂,水工吗?对,银行家属院。”打完电话,便急匆匆走出家门。“干什么去?”我问道。“为人民服务去!”奶奶匆忙地走了,只剩下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水工来了,看了一会儿,说:“水龙头滑丝了,换一个就行。”奶奶长出一口气:“快换吧,太浪费水了。”奶奶再一次跑上了楼,拿出了一个大号盆子,边接着水,边让水工换水龙头。不一会儿,水龙头就“服输”了。
奶奶回家后,给我讲起了刚才的事。突然她拍了一下大腿,说:“坏了,菜忘买了!”
这就是我的唠叨、“小气”、爱管闲事的奶奶,我最爱奶奶。
雨不紧不慢地下着,这是一个白城特有的阴雨天。
正是清晨上学的时间,车水马龙的街道。人行道上游走着红伞绿伞花伞,各种喧吵的声音不停地传来。远远望去,如飘着一朵朵水汪汪的“红蘑菇”、“绿蘑菇”、“花蘑菇”。
我眯起眼,在雾中匆匆步行赶往学校。走到“好滋味”大酒店门前时,突然一声苍凉的呢喃从对面传来,我偱声望去,前方拐弯处有一位婆婆,好似一个老年女乞丐,瘦小的身了披了一件补丁雨衣,花白的乱发从雨帽中披散开,一张核桃般风干的脸,左手推车,车子中放满了水果,右手拄着拐杖在雨中蹒跚。
我心里好一阵子怜惜,想起那可怜的乞丐,这位老奶奶应该有70岁了吧!老婆婆颤颤巍巍走近了我混浊的老眼企盼着我,她将车子推近。“小姑娘,要水果啵?”老婆婆用嘶哑的声音问我。一股浓郁的水果香扑鼻而来,掀开湿湿的白纱布,盘里整整齐齐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红彤彤的苹果脸红了;葡萄玩上了游戏;鸭梨金闪闪,好似一块黄色的皮球。
“小姑娘,要吗?很新鲜的。”老婆婆将拐杖扔下,拿起两个苹果举在我面前,耐心地寻问我,可以看出老奶奶很想做成一笔生意。
“卖一斤水果您老人家赚多少钱。”“五元钱”顿时,我僵住了,才挣五元钱,值得起早摸黑地来卖吗?现在一元钱掉在地上人都懒得弯腰捡起,何况是五元钱。我看婆婆可怜,便将二十元钱塞到她手中,“婆婆拿好,不用找了!”老婆婆笑眯眯地说:“意外之财要不得,挣来的饭吃得安心。”老婆婆一五一十地找着零票子。老婆婆拾起拐杖,一步一步朝前走去,苍凉地叫卖声:“水果、水果……。”我望着老婆婆的身影在人山人海中消失。
这样的老婆婆勤劳俭朴,不挣亏心钱,多么好的老奶奶啊!婆婆的品质值得我学习。
评语:正如你说一位勤劳俭朴,不挣亏心钱的婆婆生动地映入读者眼帘,重点是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语言、肖像描写,形象、生动。
微风拂过,吹散了蒲公英的依靠,渐行渐远。梧桐树下的秋千也轻轻摇曳着,依稀夹杂着几丝蒲公英的绒毛,萦绕其间。在我11年来的记忆中,最深刻的当数奶奶的面。
奶奶的面是纯手工擀的,每逢放假回老家,我都要看着她做面。奶奶能将一根粗粗的面拉的又细又长。你看面团在案板上来回地跳跃,像一个舞动的小精灵,奶奶也不嫌累,愈干愈勇,像是与其较上了劲,始终也不肯轻易输掉,最终这些“小精灵”乖乖的“归顺”了奶奶。看,热气已经在空中回荡了,香味在面刚端上来的那一刻充满了全屋,在我面前,一根根纤长的面在我筷子之间上下跳动,再浇上卤,才有了奶奶的面所特有的味道。二话不说,我便吃了起来,面条似乎吃不到底,滚烫的面条夹着奶奶的感情,一齐送到了肚子里,温暖了我的心田,我最爱这个味道。看到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奶奶的脸上不由得泛起几丝满足,嘴角上扬起一个浅浅的弧度,久久荡漾着。
奶奶的面,一年也只有那么一两次机会才能吃到。
今年的十一长假,我又回到老家,期待着吃上奶奶久违的面。可是,奶奶生病了,我本想不让奶奶做,可奶奶不答应,她就像一个战士,勇敢地站到了战场上,只见她一手拿着擀面杖,一手拿着面粉,有节奏地洒着,可是,我分明看到奶奶那双混浊而又充满爱意的眼神有些无精打采,我劝奶奶不要做了,但是她仍没有同意,擀面的架势与去年的她有的一拼。不一会那熟悉的味道又在我嘴边萦绕,奶奶没有吃,只是在一旁微笑着看着我吃,不觉间,一串泪珠从我脸旁滑落,滴在地面,溅起碎玉般的光华。奶奶温暖地看向我的双眼,眼中是对我满满的爱。她伸手抹去我脸上依存的泪痕,轻轻地把我揽在怀里。
奶奶的爱,每在“十一”这个日子里,准会溢满她的厨房。
奶奶”是一个平凡的词语,可在我的心中却永远是那么的伟大。
我的奶奶,她长着一头白发,眼睛特别有神,略显臃肿的身体搭配着沧桑的皱纹,在我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蔼可亲。
有一次,天空中下起了大雨,我打着伞走出校门,冷风呼呼的吹着,不断的往怀里钻,我的心一片冰凉,心中想着奶奶大概今天不会来接我了。
天空的大雨,像捅破了的水袋一样止不住的流着,雨伞也不能遮住我幼小的身体。我带着期待,抬头四处张望,透过雨水打湿的双眼,我模糊的看见了奶奶的身影。我揉了揉眼睛,奶奶的身影逐渐变得清晰,奶奶在雨中努力的撑着伞,旁边还站着爸爸。雨珠像子弹一样击打在伞面上,不断的溅起点点水花,从伞的四周落下,奶奶的衣服也被淋湿了,从奶奶那双有神的目光里,我看到了奶奶的期盼。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冰冷的心也在逐渐融化......
后来,爸爸告诉我,因为雨下的太大了,不让奶奶去接我,可是奶奶还是固执的要来。
奶奶,你是我最亲爱的奶奶,你的慈祥,你的关爱,我都记在心中,等我长打了,我一定会孝敬您的,愿奶奶永远健康长寿,天天快乐。
我的奶奶很普通,普通得像一株长在农村路边的小草,普通得像一棵森林里的小树,普通得就像沙滩上的一粒沙子。但是,她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因为她很善良。
她常常对子女们说:“做人一定要善良,不要跟他人斤斤计较。即使别人把口水吐在你头上,你也要一擦了事。”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听村里爷爷奶奶辈的人说,有一年闹饥荒,村子里的人都饿得骨瘦如柴,甚至有些人还被活活饿死!我的舅公知道我们家揭不开锅,孩子饿得慌,就切了半个南瓜送到我们家,当天中午,我们一家老小就美美地喝了一顿南瓜野菜粥。
说来也巧,村里有个爷爷种在地上一个快成熟的南瓜不翼而飞了!这个爷爷十分生气,他挨家挨户地去查,查到我们家有吃南瓜留下的蛛丝马迹,于是一口咬定是奶奶偷了他的南瓜!可怜奶奶有口难辩,她只是再三说:“不是我!不是我!”
她苍白的辩解是那么的无力,那个爷爷逢人便说我奶奶是个偷南瓜的“贼!”
面对着这不白之冤,面对着这突降的罪名,面对着这世上最难听的“贼”,奶奶没有过多的争辩,她只是默默地以她那不屈的脊梁承受着看不见的千斤重力!她只是想在这灾荒之年与村民共渡那荒灾难关!她只是想如何让孩子们能活下来!
就这样,奶奶顶着“贼”的恶名在饥荒中挨过了两年。两年后,农民的收成渐渐好转。
有一天,那个爷爷家来了一个客人,谈话间,说起两年前看到地里有一个快成熟的南瓜,想到自己家的孩子饿得发慌,就顺手牵羊摘走南瓜的事。这个爷爷一听,连忙跑到我家,向奶奶道歉。奶奶只是淡淡地说:“没关系!”可是有谁知道,这“没关系”的背后,隐含了奶奶多少个不眠之夜!隐含了奶奶多少的泪水!饱含了奶奶多少的辛酸啊!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村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