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我今天只谈日本民族性格中积极的一面:自律。在日本人的意识里叫自我修行,自我克制。它在生活中的积极意义是可以提高个人能力,锻炼意志,学会做人。在自律的过程中,既有最开始的难以忍受,又有最后的乐趣,进而让个人的才能与成就更上一层楼。
纵观中国,我们虽然经历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发达。许多方面可以和西方媲美,但还缺乏文明和铁序,以及日本式的自律。日本的自律全世界有名,他们遵守规定是天经地义的事,久而久之,就习惯成自然了。
有一个笑话生动地说明了中日驾车者的区别:在一个有100个车位的停车场中,如果美国人停车只能停80辆,因为他们的车太大;日本人却能停110辆,因为他们会利用空间;换了中国人只能停两辆——一辆堵在进口,一辆堵在出口!
就拿排队这事来说吧,日本人从小到大都是规规矩矩地排队,绝不会有人上前插队,因为那会令人非常不齿。在公众场合时,日本人会观察周围的环境,更多地想到别人以及别人的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不做妨碍别人只舒适自己的事。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反观我们似乎从小就学会了插队,每天都在上演着。经常有同学向我抱怨:别人插了我的队。我只轻轻地告诉他:你能排队,而且坚持着,说明你很自律,长此以往,你的自律会让你踏上更宽广的人生路!
再说垃圾分类,日本人将垃圾分类做到极致了!日本的垃圾分类是母亲手把手的教下一代的。从小教育,从小坚持,习惯成自然,养成了一生的自律。由于我国条件及现状限制,我们做不到那么完美。但至少可以做到:纸、塑料瓶的回收。也许你不缺卖旧纸的钱,但至少可以让这件事做得有点温度:把要丢弃的旧纸放整齐捆好,不要让它与其它垃圾混在一起,方便他人的回收利用。这学期在我班,我放了一个蛇皮袋,用来回收旧纸,半学期下来也装有大半袋了。它不值几个钱,但从中我们收获了自律。如果这样的自律能更多的放在学习和纪律上,那么我们将走得更远!
有人说:“自律的程度,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愿我们都能够自律,以攀登到人生的高峰。这样的人生天下无敌!
在看了《菊与刀》后的感想:从语言来说,我是这样看这三种语言的:
中文—自在
日语—自律
英语—自由
当然,这同时也内在的反映了三个国家的不同之处。
总体来说,这三个国家中,中国和美国的相似之处是大大多于日本与其它两国的,中美两国的最大共同之处在于包容性。这几乎可以说是所有社会进步的源泉,可日本恰恰在这一点上是个致命伤,日本太缺乏包容性了。在二战后的一些年里,由于美国和西方的支持,日本的非包容性—即社会的同一性发挥到了极致,结果给日本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和世界第二的gdp,可日本人忘了一点,这所有的前提是有美国的支持在后面。当日本经济发展触犯了美国的利益,美国很容易的通过广场协议使日本进入长期的萧条。所以日本战后的发展有其必然性,目前和可以展望的未来的萧条,也有其必然性,而且这种必然性会更持久深刻的影响日本社会。
菊和刀的作者也提到这一点,即日本社会的非包容性—当然书中的许多观点,作为在日本生活近20年的人来看是片面的,但这一点我很认同。究其原因,我想还是中国的一句古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日本列岛的地理环境中优胜劣汰的结果,导致了日本人性格中,追求同一,做事极端的个性。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的时候可以像日本高度发展时期那样呼风唤雨,反之则是灭绝人性的军国主义的横行。
而中国和美国则更多地反映了大陆环境下所具有的包容性。只是历史更长的中国,把包容演变的到了“自在”的境地,有些过犹不及的意味。倒是美国,在既定的法律条条框框之下,给与充分的自由,如中国那样去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人恐怕不多。
所以我的感想,希望有能力的中国人,如果期望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尽量避免日本或是日企恐怕是个明智的选择。在日本企业里,尤其是在日本国内的日本企业里,我所看到的极少数的成功的中国人,无非有两种情况,技术超强—这个很少,第二就是做和中国有关的工作—需要中文所以没有可替代性。
这并不是否定日本的一切,事实是,我在日本工作时熬夜3天3夜最终完成工作时的兴奋是和日本同事分享的,我刚到日本是由于环境不适,在电车里突然鼻血直流的时候给我递过来纸巾的是日本人,我所见到的很多美丽善良的女孩也会是日本人—虽然我从来没有想和日本女孩陪伴终生。作为朋友,作为同学,甚至是作为公司的上司都是可以的,但是,和日本人作为同事或者是成为其下属时,最好要慎重考虑了。
日本的很多文化有非常清晰的源自中国文化的部分,但又具有如此鲜明的特色,本书是探讨日本文化不能不读的一本书,仅是出于对日本文化的好奇开始读这本书。
开卷之初,略有失望,居然成书在很多年之前,距今有相当长的时间。但读了一部分之后,就发现作者的文化功底异常深刻,能够深入到文明的底层去解析异域文化。
如原文中的一些观点,个人非常认同:
美国人在壮年时期依靠自由的个人选择来实现人生目标;日本人则通过严格的个人约束,进行精神修养的锻炼来实现人生超凡的境界,而获得自由难以实现的`效果。
在日本,画家、诗人、演说家及武士为了实现“无我”的状态几乎都是采用这种修行训练方法的。他们不是为了学到“无限”的超能力,而是为了能不受干扰地感受有限的美;或者换句话说,他们是为了学会一种实现目标的调整手段,让自己能够恰如其分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如果对日本文化感兴趣,或者对日本文明中体现出来的诸多矛盾性不解的人,非常推荐阅读这本极具思想深度解读的上佳之作。
刀不是用来进攻别人的象征,只是勇敢地剖析自我的比喻。
在拜读了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一书后,让我对日本的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本书是作者受托于美国政府,为研究对日政策而展开对日本人的研究并最后著书出版,所以在其中对日本人的性格与理念的研究是比较深刻的。
这本书一共有十三章,全书围绕日本的历史和背景,对日本人的性格和理念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记得在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日本人生性好斗又谦恭温和,崇尚军国主义的穷兵黩武却又同时具有耽美特征,桀骜不驯而又彬彬有礼,冥顽不灵而又顺从灵活,忠诚守信而又出尔反尔,勇敢而怯懦,保守而尚新。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矛盾的民族,就像书名一样,菊代表的是日本人儒雅,谦逊,温和的一面,而刀是一种武器,则体现了日本人嗜血,残暴,好战的一面。
对于日本人的性格,我对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报恩于万一,洗刷污名这三章的理解比较深。
首先,各得其所,各安天分,体现了日本人心中和日本社会十分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日本人的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上都存在这等级制度,日本人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与他们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一样,都是在用等级制的观念看待问题。例如:在过去,把世界比喻为一个金字塔的话,他们认为自己是站在国际等级的金字塔顶端。二战过后,西方国家取代了他们,但是这种等级观念在他们心中依然牢固。
等级制是他们的生活准则,因此他们知道在什么场合有什么规定,在什么情况有哪些要求,日本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他们有一套及其繁琐复杂的礼仪规定。
其次,报恩于万一,日本人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受恩者。自从一降生,就受到父母与t皇的恩情,这种恩是无法回报的,是一辈子也报答不完的。而进入社会以后,受到的同事,朋友,老师的恩情是可以回报的,所以他们会尽全力去回报。所以日本人的心中都认为自己是负恩者,会用尽一生去回报恩情。但是在这里有一点不同于其他社会的是,人们都认为最初的恩惠来源于父母,但是日本人确认为是t皇,这也就是为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些右派的好战分子,鼓动国内士兵情绪,宣扬为t皇而战,来提高士兵的士气的原因。在战场上日本士兵更是以为t皇而战而感到光荣,一旦被俘或者战败,动不动就会以剖腹自尽的方式来报答t皇的恩情。
最后,洗刷污名,在这一章的内容中,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对于名誉的追求与珍惜。在日本人的思想中,名誉是至高无上的,是任何人都不能侮辱的,一旦被侮辱,他们会感到十分羞耻,而羞耻感会让他们感到很大的压力,所以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珍惜自己的名誉。如果上司侮辱了自己的名誉,他们会毫不畏惧的与上司发生冲突,来保护自己的名誉,哪怕事后再向上司赔罪;而如果在竞争中落败的话,名誉扫地,他们会选择引咎辞职,以图洗刷自己的污名,这与在战场上剖腹自尽有些类似。
名誉是日本人恒久追求的目标,这也是他们获得尊敬的必需条件。
以上就是我通过这本书了解到的日本人,对于日本这个充满矛盾与危险的民族,我们对他还有着很多的不了解,所以对他不能放松警惕,不要重蹈70多年前的覆辙。
说到日本,恐怕很多中国人马上会想到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它太有名了,太有影响力了,使得太多人张嘴就能重复其中的几句经典论断,虽然多数人并没有真看过它。
因为本尼迪克特本人毕竟是科班出身,体系严密,再加上《菊与刀》的名气,任谁推荐,它都会是首选。不过,说实话,重复看这本薄薄的经典小册子,给我的厌恶感比重读《光荣与梦想》来得还要强烈。这本书绝不是写给中国人看的,如果中国人借助一个西方人的眼睛来了解同一文化圈中的日本,我相信对日本产生的误读和准确了解会一样多。因为本尼迪克特对日本的许多论断,是西方视野下东方人的共性,而非日本的独特个性。最典型的是这一论断:日本文化是没有"罪"感只有"耻"感的,在"耻文化"下,善行是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维系的,而在"罪文化"中则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省。这一所谓的"知耻不知罪"理论,几乎总是被今天的中国人拿来解释日本为什么缺乏真诚的忏悔。可是,很少有中国人认真想过,这一所谓的日本文化特征,完全是东方文化的共性,所谓的"罪文化"源于基督教的原罪说。中国人的悔罪意识丝毫不比日本人多,如果论今天两国对历史的反省,日本的态度要比中国诚实不知多少倍,当然,那是因为日本有战败后被施加的外在强制力。
不少吹嘘《菊与刀》的文字称,是通过这本书日本人才真正地认识了自己,这也太扯淡了,固然西方在现代各方面的成就都远强于中国和日本,但把一个西方人的小册子吹嘘到这一程度,这也对西方崇拜得太过头了。
在《菊与刀》之前,风靡整个世界介绍日本的书,是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这本同样很薄的书应该很对今天某些中国基督教学者的胃口,因为他们一直认为一个国家总得要与某种宗教全面挂上钩才会有现代化,当然,他们早已认为"某种宗教"其实就是基督教。这种观点,当年也困绕着新渡户稻造在霍普金斯大学的导师--给日本一个突然现代化成功的宗教理由先?于是,就有了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如果有人认为得有学术味才是好书,那么,《武士道》是本学术味道比《菊与刀》浓得多的书。《武士道》是刚刚"开化"的日本在"文明世界"最好的公关名片,新渡户稻造因此被日本政府格外褒奖。
《武士道》使武士在西方人眼中成了高尚的骑士、绅士、知识分子最完美结合的象征,而不是今天中国人概念里简单的野蛮残忍。《武士道》一书中对"武士道"的褒扬和作用的论述,恐怕中国人无法接受,但是,西方的骑士与武士相比是文盲,因为中世纪的欧洲贵族也大都不识字,中国的君子与武士相比,则迂腐而无武勇,在西方和中国,骑士和君子在社会变革的作用的确无法与日本的武士相比,甚至他们起的是相反作用。这些都是事实,但是《武士道》成书之时,日本正处于正在成型的上升期,新渡户稻造完全预见不到"武士道"延伸出的另外一面会把这个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国家附属军队的畸形怪胎。
在《菊与刀》之前,全面评价日本的书,最有名的是戴季陶的《日本论》,今天依然有不少日本人认为,戴纪陶的《日本论》对日本的认识深刻程度远在《菊与刀》之上,可惜的是,今天已经很少有中国人知道《日本论》的。这本标价仅三元人民币的书,在我看,是迄今为止介绍日本的书中写的最好最深刻的。戴季陶和那个时代的多数中国青年精英一样在日本留学然后干革命,长期居留日本的经验以及与日本各阶层的广泛深入关系,再加上中国与日本属同一文化圈中的那种独特敏锐,都是只靠几个月时间借助二手资料了解本尼迪克特无法企及的。尤其对需要了解日本和近代中日关系的中国人来说,涉及了近现代中日关系中大量今天鲜为人知事实的《日本论》,其价值是《菊与刀》所远无法比拟的。在今天中国人对中日关系和历史的理解越来越愤青化的时候,我强烈建议各位买了此书给自己一次xx。
菊花温文尔雅,恬静自然,是日本皇室家徽,而刀生硬暴力,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作者采用两个对比如此鲜明的名词命名,也正说明日本文化的矛盾性。译者在序中举例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
日本作为中国隔海相望的老邻居,无论是甲午战争到9·18事变,亦或是西安事变到七·七事变,都让日本同血腥、残暴等贬义词一起烙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许多日本人矛盾性格的表现,可以总结出日本的矛盾性格有这几个原因:日本人的"等级观念"、日本人的"情义观念"和"羞耻观",以及日本社会是如何训练、培养和继承这些民族特性,并在社会生活和国际斗争中加以运用的。
在日本人的文化中,等级制度可谓是异常重要。并且相比于中国来说,在封建时期日本的等级制度无疑要严格得多。在中国,科举考试成为了从一届平民到行政官员的桥梁,但在日本,每个人的身份、地位都通过世袭的方式固定了下来。在四个世袭等级之下的贱民大多从事各种污秽职业,不被人们当做人来看待,更可悲的是,他们的后代也将从事这样的职业。
日本家庭得很看重辈分,提倡"父权"至上。其他人必须绝对服从长者的主持。对于日本人而言,长子的地位也是相当高的。除此之外,性别也与一个人在等级制中所处的位置有关。日本崇尚"男尊女卑","夫权至上",妇女的社会地位便显得格外底下。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同日本文化的等级制度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他们不得不无条件的服从比自己权利高的人,心中仍然存在这突破牢笼的野心,而又对制度无可奈何。
作者将日本文化概括为耻感文化。据说日本人有羞耻心而没有罪恶感。在二战中,日本军队的残暴和屠杀,表现出他们没有罪恶感,他们战败不愿投降而宁可自杀,便是因为他们认为当俘虏是一种耻辱。
在日本的文化中,"情义"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人把"知恩图报"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在他们看来,接受恩情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是有两种恩情却是他们必须报答而无法回报完毕的:一类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孝";另一类是报答t皇的栽培之恩,即"忠"。
从古至今,日本多次引进中国文化,但日本人没有改变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忠孝恩情义的文化。日本文化的耻感文化,情义观念以及近代日本发展的如此迅速,确实存在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好好地去了解日本这一国家。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质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服”等等。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
其实,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残忍。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对物质的对比嗤之以鼻。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这样一句,“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内在,使得日本在作战时常常采取异常极端的方法,凶残的对待已经放弃抵抗的普通人民。
日本人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这当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日本人“坏”。
日本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这种文化中没有原罪,没有忏悔,也不需要原谅。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忠义和各得其所来解释。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因此,忠和孝成为他们伦理中最主要的两极。而在对待天皇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完全则是成为了合力。日本人对天皇有着近乎神般的崇敬和忠诚,几乎成为一种准宗教。而在宗教中,神的发言是没有人可以质疑对错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
表面上,对天皇效忠使日本人疯狂的、不惜一切扑向中国。但是这一切的起源在哪里?日本是个有着强烈等级文化观念的国家,从中国汲取来的关于等级的观念,在这个国家里生根发芽,根深蒂固。日本文化里有种各得其所的说法,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虽然这和平等自由等观念相悖,但自由也有种含义就是尊重每个民族自己的选择,因此对这种社会准则,我们没权评论。但可怕的是,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不仅为每个人找到位置,而且越俎代庖的要为每个国家打上标签。这正是日本发动大范围侵略战争的深层动机,他们认为自己在该地区内是处于等级的高序列,因此它要整饬这个地区的秩序,让每个国家处于自己应该的位置。这种强制的不由分说的输出,背后的精神内核就是可怕的等级制。
另外,从文化内涵上看,日本文化中有强烈的负恩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根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作为从中国那里承受文化恩泽的国家,日本一直对中国怀着复杂的心理,既感到难以偿还,又对近代中国的沉沦感到羞辱,这种羞辱来自于其自身国力的增强,由此感到曾收到过这种国家恩惠的可耻。这种复杂的心情由各得其所的借口成为发动侵华战争的内在原因。它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就是作为日本的附庸,并把这作为报恩的一种方式。
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并将这视为报恩的方式。然而,战争中的日本人发现,中国人并不欢迎他们,而只有仇恨。日本人意图构建的大东亚共荣圈和国际关系的等级秩序,只不过是一厢情愿。他们还没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们缺少实事求是的态度。并非每个国家都向他们那样痴迷于等级秩序,只能在稳定的等级中才能获得安全感。中国崇尚以和为贵,然而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前,所有中国人又会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站出来,即所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日本人,没有想到,在中国他们会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一盘散沙汇聚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铁拳!
在“实事求是”方面,作为日本另一个对手的美国显得高明得多。日本是一个很独特,甚至很“怪”的民族,美国人知道他们对日本国情、人本文化、日本的民族性不够了解,他们不能不加区别的就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因而他们组织了学者对日本的民族性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者中就包括了本尼迪克特。她在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亲自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后来,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而历史也仿佛是在设定的轨道上前进。毫无疑问,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方式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归功于人类学家准确的预见。结果是日本投降后几乎没有抵抗,完全服从“敌人”的管理,而美国,通过清理并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为自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在此过程中,我们惊讶的发现,正确的意识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积极作用,指导实践,趋利避害。
开始,上帝就给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他们的生活。任何外国都不能命令别国的人民接受某种方式。此所谓自己活,也让别人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这是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应遵循的,日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付了学费,希望它吃一堑长一智。而中国,完全可以依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发展,走和平崛起之路,只是希望不再出现第二个日本,强行输出自己的价值和认识。
文化,从最广义的角度来说,是一种类似无形生态圈的东西。
一片土地用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养育出属于自己的一方生灵来建
立起生态的平衡,同时也在寄居于此的人类之中孕育出一种专属的文化生态——地形上的特点决定了最初的经济形态,而由此诞生出了相匹配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国民性和社会共同道德,这些因素掺杂在一起互相发酵形成了最后稳定的文化血脉。
所以现在谈到的“文化侵略”话题,往往是从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打破开始,最后导致了“外来物种入侵”一般的文化后果。日本,无疑是近代历史上被文化入侵得极其剧烈,却和外来物种融合得恰好的案例之一,这个国家屡屡受害,却又屡屡崛起,令人肃然而敬。
书写于1944年,我拿到的译本在译者序言中开篇就引述了金克木先生对《菊与刀》成书背景的讨论。这本书的作者本尼迪克特在日本即将战败的前夕接到美国的要求,为了制定对日本战策而展开对日本这个令人困惑的民族的研究。在此之前,全世界的比较文化研究都还不成气候,这本书对日本战败后反应的准确推测算是彻底打开了局面。
实际上观察现代的日本,虽然政治制度、经济体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很多国民性是并没有变化的。从日本动漫中的精神力量,到日企里顽固的等级和秩序,都能发现这个国家其实从骨子里没有变过。他们只是接纳了新生的事物,然后改造了它,比如新的政体之下,政客们用引咎辞职来替代剖腹,成为他们在面对自身名分遭遇污名之后的洗刷之举。
就像《菊与刀》里作者在序言中说到的:“如果人们还在战战兢兢地保卫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只相信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世上唯一的解决方法时,文化的比较研究就不能发展。”文化不像经济、政治制度或者军事实力,也许并没有先进和落后的明显分别,也没有绝对的信仰,它只是在不断演变和适应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变化。
《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图书。而作为一名日语专业的学生,想要对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有所了解,于是便选择了《菊与刀》这本书。
作者在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地概括为“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家文化的象征。该书以《菊与刀》命名,象征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在我看来,菊代表了日本民族中谦和,随性的一面,同时也说明日本民族具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我想到了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希望与毅力,同样也代表着日本民族好战的一面。“菊与刀”这三个字更能充分的概括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日本人既好斗又谦虚和善,既忠贞又心存叛逆,既顺从又不愿受人摆布等等,都能体现出日本人矛盾的性格特征。
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强烈的效忠对象,虽然皇一直扮演着“傀儡”的角色,但日本人对皇的效忠感却从未消失。正如书中所说“皇和日本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皇的日本不是日本”,“没有皇的日本是难以想象的”“皇是日本国民宗教生活的核心,是日本国民的象征,皇是个超越宗教信仰的对象,即使日本战败,皇也不会受到谴责”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
日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在日本,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皇身上。但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皇。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即使天没有掌握实权,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争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皇的存在在日本俨然已经发展成宗教,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忠诚”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可概括为勇敢、残暴、致死效忠、绝对服从。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能力。不管自己的国家在物质上能不能与美国抗衡,仍然会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给对手打击。而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猛充分印证了他们的所谓在、武士精神,这种战争中的不怕死精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但作者对这种不怕死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战时的士兵被冠以了军国主义的思想,幼时的等级观念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级的命令是惟命是从。这样的心理给日本整个民族在二战中带来了遭难,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个民族。
另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人对于“恩”的理解。首先,书中提到日本人对于“皇恩”都应无限感激地接受,近代日本用尽一切手段使这种感情及于皇一身。日本人对生活越是热爱,就越是感谢“皇恩”。其次,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最后,日本社会所讲的“报恩”和“雪耻”的概念在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日本文化中却有异于我们熟悉的东西。比如“工作”也是要报答的情义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极端敬业是毫无疑义的,否则对不起工作给你的恩惠。并且在工作是要对你的领导做到尊重与服从,这也是日本独特的文化内涵所要求的。“雪耻”是对自己名誉的洗礼,当名誉蒙羞时,如果不报复、不洗刷罪名就对不起自己的名誉。
对于“忠,孝,仁”的理解。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仁”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 每一个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男孩,自小接受的是“忠诚”、“仁义”、“孝顺”的教育。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践行着繁复的礼仪,并且是发自内心地真诚对人,和歌、俳句也体现了日本文化崇尚美感、温和谦让的一面。但与中国人不同的是,日本人把“效与忠”认为是无条件的。书中写到:在中国,比忠和孝两种更崇高的美德是“仁”。父母必须有仁,如果统治者不仁,人民是可以揭竿而起的。效忠与否,完全是取决于仁与不仁的。而在日本,这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作者在本书中也提到,日本并没有一种“极端的权威主义”。许多国家的青年人往往热血而冲动,但在日本人眼中,“青年期应该是一个服从家庭意志并培养家庭责任的时期”。日本人说,“他们尊重父亲是为了训练、为了练习自己对权威的服从和尊敬”。所以日本的“顺从”文化是极其特殊的,所以日本在温顺接受美国的改造计划时他们的心理绝对不是“韬光养晦”,反而是真诚的反思自己的错误。
读过这本书,不得不说一说让日本国力大大增强的明治维新。1868年,以大久保利通、西乡隆胜、木户孝允等为代表的日本革新派为了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皇至高无上的统治权而实行“明治维新”,从而发展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长期锁国下的日本,终于在国际外部压力转换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下,展开了明治维新运动。在明治维新的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级官员所组成的考察团,赴欧美各国进行考察。从此日本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开办官营工厂,并大力的扶植民营企业。在一连串的努力下,明治维新使得日本变得更为富强。
明治维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其成功也为日本甚至是全世界,同时带来一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其一是,当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因其富强而成为世界的强国之一,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令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不断的对外出击。对全世界来说,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他们带来的是极大的威胁,因为一个小小的岛国日本,竟然能够击败当时的大国 — 中国,甚至打败欧洲强国 — 俄国,令世界其它的列强大感震惊。
明治维新中的教育、军事、立宪和经济改革的成功,也令日本的国内军人势力抬头。明治维新的立宪改革中,军人在很大程度上拥兵自重,也掌握了国家决策大权,和德国迷信武力争霸的一样,日本自此也埋下了军国主义的隐患,同时连带的激起极端的民族主义。此结果使得日本在之后,向亚洲各地区入侵,甚而攻击美国,终致自陷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淖之中,成了人类民主自由与和平的残害者,也因广岛长崎的原子弹,使日本成为全世界唯一遭到原子弹攻击的国家。日本人民的死亡与财产损失,也算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迷梦下的惨痛代价。
明治维新,带给日本经济发展及国富兵强,即使在明治维新的百年之际,日本仍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国家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的改革维新运动,必须以苍生为念,以增进人民福址及人类全体幸福为依皈。反之,由于少数的人民和军阀的思想阻碍,终将带给日本人民、甚至世界其它国家无法弥补的伤害。
纵观全书,可看出日本民族在礼仪上的观念和态度上的严谨,同时日本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自从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国,儒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
我认为,还是作者的一句话最能概括日本:“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
最后,通过菊与刀这本书,不仅增加了我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双重性的理解,同时让我对日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想要去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