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总结,我们可能会一直走在原地,而总结能够让我们在追求进步的路上不断超越自我。写一篇完美的总结要注意语句通顺,段落衔接自然,以提升总结的流畅度。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了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你,词中不朽的传奇;你,坚韧不拔的勇士;你,命运坎坷的英雄。你,我心目偶像。我与你的相遇,便是在这。
宋词。
之中。我了解你,你不是没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向上,你不是没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万丈,你也不是没有‘’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再无人向青‘’的爱国情怀,你甚至还被宋神宗称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可你还是被一贬再贬,你远贬海南时,别人都在抱怨身活之苦,而你却依旧乐观的面对生活。可我明白,再坚强乐观的人,面对一连串的磨难时,也会感到痛苦,你也不例外。
尽管你表面上十分乐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风雨任平生”。可又有几人知道你内心的空虚与痛苦?要不然你也不会那月黑风高的夜晚喝得酩酊大醉,写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可你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最终耐不寂寞,只有“起舞弄青影"了。
我知道你“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心切。你的愿望是浴血沙场、保卫祖国,可你到死也没有实现。后人为你感到惋惜,但我不觉得。如果你的愿望实现了,就不会给子孙后代们留下那么多精神的宝藏。正是这些磨难造就了你的成功。牺牲一个政治天才却换来宋词巅峰的存在,也换来我与你在词中的相遇,我觉得值!
你,苏轼,东坡兄,在我接触词的那一天,便与你相遇,词便是你的灵魂。
诗人余光中曾说,“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太严肃;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我最崇拜的诗人就是苏轼了,苏洵,苏轼,苏辙,苏家两代人,一门三学士,光辉璀璨的“唐宋八大家”中,苏家父子一下就占了仨,看来苏轼的满腹才华是继承了父亲苏洵呀。苏轼的官运起伏得离奇,他这一生共在14个州担任过职务,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运气好的时候,他担任过皇帝的日常生活秘书,中央政府的秘书长。运气差时,曾被一路贬为县级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或直接贬去海南,在天边的某个蛮荒小岛上当个八品小官。官场过山车,惊险又刺激。我觉得他的官场生涯和他的个性有关。他不会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为国为民,他与时俱进,不怕得罪人,不退缩。唐宋诗人有才华的那么多,我唯独喜欢苏轼就是因为他的为人品性。苏轼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个极富生活情趣的美食鉴赏家。他爱吃,会吃,懂吃,写吃。也能创造吃。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东坡肉”了。研究了他的经历,我发现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苏轼都能吃出别样的滋味来。
在他的作品中,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词大气磅礴的气势,豪迈的英雄气概,面对官场失意,没有颓废,而是潇洒面对人生。“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抒发了他渴望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他简朴中见深意和旷达的胸襟,寄寓着超凡的人生理想。“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坦然乐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临危不惧,永远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苏轼一生的经历不是一般的复杂,但最难得的地方是他一辈子都是个性情中人。东西好吃,就是他当下最大的快乐。跟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官,吃了什么亏,都没有太大关系。林语堂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是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轼的一切。
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你的出现,中国等了太长时间,你是文学诗文俱工,众体兼擅:你是仕途上满腹才华却怀才不遇的官人,一生屡遭贬谪却豁达大度,你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旷世奇才——苏轼。
你的天才,你的灵动,你的超越,你的多情,你的别致,浑身散发着使的香气。与苏轼在诗歌中相遇,去揭开他心灵深处的神秘面纱,去感受他的顽强、乐观的信念,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我和你相遇在八月中秋夜晚。此时的你在思念弟弟苏辙,因而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你因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而自求外放,辗转各地为官。你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后来,被发放到密州,这一愿望无法实现。到了中秋时节,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这时的你已与弟弟苏辙分离七年有余。面对这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趁酒兴正酣,写下了这篇名作。我与苏轼相遇,我向他学习,学习他那豪放的气派和旷达的精神。
我和你相遇在茫茫边塞。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时的你虽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仍“左牵黄,右擎苍”。你向我倾诉你的豪情壮志。你虽年老体衰,但仍为国家做贡献,就跟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衰,尚思为国戍轮台”一样。
我与你相遇在亡妻的伤痛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是你对亡妻的思念,妻子已亡故十年,那一夜孤坟边,你独守月光,你长吁短叹,此时此刻已无人与你相伴。可哪怕妻子来到,也不一定认识这个满脸沧桑的人儿了!妻子梳妆的样子出现在梦境中,但看不见,摸不到,犹如远方音乐,于是发出“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之感叹。
跌宕起伏的人生,连绵不断的情缘,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你啊!你这一生确像词中所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与你相遇,真幸运。
我已经在三峡上摆渡五十余年了。
前些日听一个从京城来的官人说,今年有位叫苏轼的,连欧阳先生都欣赏他。再过几日,时常能听到传来的诗篇,张丰那厮倒是和几个船夫天天谈论什么“杜撰”、“皋陶”。我是不愿和他人掺和在一起的,恰有人要进京,便先行一步,免得和他们起争执。
一共五人,却见一个人颧骨突出,一身交领长袍,隐约可见的白衣杏黄色的内衫,一双大袖走起来摇曳生风,反而显得另四人不大起眼了,不过这五人应是富人家,衣着考究得很,特别是那双绣花小鞋,妞儿怕是也从未穿过的。
一路上看得父子三人热情洋溢的脸,听得两岸崇山间的鸟鸣,自己的心情也好了不少,无事,听三人谈话,子瞻,你……“心下一惊,这高颧骨的年轻就是苏轼!”早闻得苏大学士中举,却没料得自己有幸载得三苏泛舟啊!“少年意气风发,满是底气道:“入了京,我可要大显身手,去拜访欧阳大考官……”,这时一位留着云鬓的女子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却是父亲开了口:“这三峡可是聚天地的宝地,可真是“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我忽地想起那个尚有书墨香的童年,几次赶考没中,也厌了学,只道当船夫能赚钱,若能像他们一样,多么风光!
一说一答,四个人也谈的融洽,我说到我年轻时登山的奇遇,谈的三峡的“圣母泉”,我乐于极尽全力显现自己高超的弄潮能力,去展示儿时学来的文墨,却也喜欢从三人上学来更多的知识,去体会他们的人格。
时间却像三峡的水,流的那样急,连岩石也阻碍不了它前进的步伐。船之江陵,是分别的时候,我却不愿再回到船夫之间,只愿自己能在他心中留下一个浅浅的痕迹。
不久却听得“乌台诗案”,又听得他被贬黄州,传来的诗也是一场大变,我这孤寡的老头子,听他与子由的通诗趣闻,听佛印的琴操,听写予王弗小姐的情诗,自己来时便是去担心他的命运,生活也不只是三峡的山和水。
罢了,罢了,随风去罢。
那是一场梦,我忽地发现独在病榻上的自己却在船上,正在西陵峡,我这船头,他在船尾,低头,我却看见一双女子的手,他仍是那高颧骨,一身交领长袍,仍是青年模样。
“你可曾记得我。”
“我不记得你,但你一定不是恶人。
”天下无恶人啊!大宋也能如我的热病一般能医好啊!“。
“但愿如此,可大宋终是覆灭了啊!”
我看见他惊骇的表情,湍急的江水卷携着碎片涌上来,他迅速地苍老下去,隐隐可见远处大坝的一角。
水流到了尽头,时间也流尽了。我能看到你,可你却看不到我。阳光刺破黎明,也带走了幻梦。
我仍是感谢这场遇见。
你从历史的长河泛舟而来,飘飞的长袖上绣满了豪迈的辞章,在青史上挥过。
悄无声息的大堂之上,天子稳坐龙椅之上,文武百官诸立在一旁,大家的视线都凝聚在了你,苏轼的身上。下面是对你的审判,大丈夫敢作敢当,既是自己作过的诗,便不用推辞,也不用争辩。凝重的朝廷上,你公然承认了一切,你的眼神是那么坚定,眼里闪动着锐气的光,我知道,你的心里坦荡荡。但一句“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惹怒了天子,他的愤怒,让你从众人仰慕的朝中重臣,沦为身着陋衣的阶下囚。你不知道未来怎样,但当朝阳透过缝隙照在干草上,柔情的月光洒下,这便是又过了一日。
那日,几朵灰色的云遮住了太阳耀眼的光,你将要离开这儿,翻过万水千山,去往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左迁的路凄冷而又漫长,也许是怕扯上关系,没有多少人愿意为你送行,唯有明月以温情的双眸追随你的身影。一向豪迈不羁的你,此时也有了些凄婉,你紧锁了眉头,望着水中已经两鬓皆白的自己,抬头,黄叶似蝶落,你抚着前额,叹息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但悲苦总会过去,你生活的节奏仍在继续。
推开那扇沉重的木门,目光在院中萧索的老树上徘徊,我发现,你不在家。穿过屋后的小树林,我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在林间泥泞的小路上散步,我认出来那就是你。你哼着一曲小调儿,观赏周围万物复苏,草探出了脑袋,花努力钻出苞蕾,黄莺留下银铃般的啼唱。我见你笑了,你笑着大声地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豪迈乐观、自信昂扬的你。
苏轼,凝望着你,我可以欣赏冲破云霄的豪情,与你相遇,我可以品读照亮青史的文采。你用行为告诉我:乐观向前,阳光终究会冲破昏暗,照亮大地。
苏轼,你如同一颗最璀璨的明星,我愿在漫漫历史中与你相遇。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咦,是谁在吟诵呢?我抬头一看:在不远的白堤上,有一个人低着头,垂头丧气的。我小心翼翼的走近一看,是一个身着古装的人。我朝旁边一看,没有传说中的秃头导演在一旁指挥,也没有摄像大哥在扛着摄像机在拍啊。
我拍了拍那人的肩膀,说:老兄,大热天的穿着古装,你不会是发烧了吧?那位老兄抬起头,我看见他的胡须很长,简直就跟古代人一样。我拉拉他的胡子,说:兄台,你装的好像啊!
连胡子都那么逼真。你可真够风趣的,对了,你叫什么名字?眼前的古装怪人终于发话了:在下苏东坡。我一听,愣了,接着又哈哈大笑,还摸了摸他的额头,还确实有点烫,我笑的一边捧着肚子,一边说:哎哎呀!
老兄你可真逗,我知道你像苏轼,可你也不用说你就是他吧,我看你啊,真应该去一个地方。他一听,马上来了精神,说:快告诉我,我应该去哪里?我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说:去医院。他一听完,就急了,说:我就知道你不相信我,可是这是事实,我真的是苏轼啊。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我身上又没银子,到现在还是饿着肚子,这儿到处都是一个又一个大盒子,也没有轿子,只有这种四个轮子的大虫在地上爬,我好几次都差点被撞倒,我有一次想走进大盒子里去看看,有好几个穿的和你一样奇怪的人把握赶了出来,还一直骂我是疯子,你说,在昨天,我还是受大家敬仰的,可是到可今天怎么就成了疯子呢?我实在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所以就来到了这里,就连这白堤,也变得不一样了。突然传来了咕咕的叫声,苏轼不好意思地说:我肚子饿了。我说:好,那我请你吃你最喜欢吃的东坡肉。他一听,立马来了精神,两眼闪闪发亮:好好好,那我们走吧!
于是,我们就一起去吃饭了。
熙宁十年,苏东坡出任徐州知州。在他到任不足三个月的一天,澶州的黄河大堤决口,水汇集在城下,不停上涨不能及时梳理,城就要被冲垮了。因为洪水,城中的命中都着急忙慌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身上背着一个包袱便往城门口赶,待我赶到城楼上时,城下人声鼎沸,大家争着要往外走,要出城避水。苏轼站立在城头,我快步走到他旁边站好,只见他个子高大,身姿挺拔,他的颅骨很高,眼睛在浓密的眉下显得很有神,他清了清嗓子,本来十分混乱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苏轼的声音略带着严肃:“大家都冷静下来,不要出城,大家想一想出城后能比在城中安全多少?如果这么多人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对不会冲了城。”城中百姓听后安静了几秒钟后都纷纷回到了各自的家中,我站在城楼上看着,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下定决心全力守城。苏轼转过身,看着我和其他官役说道:“河水就要冲进城里,时间紧迫了。”我向前跨了一步,作揖说道:“我们必将全力守城。”苏东坡望向我们,面露赞赏地点了点头,看起来十分欣慰。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滚滚浊浪如山呼海啸般直扑徐州而来,徐州城下水涨了将近三丈,并且迅速渗入城中。在此危机关头,苏东坡临危不乱,在城上搭起帐篷指挥抗洪,每天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有人来报洪水的最新消息,我们坐在帐篷中议事,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人人脸上尽是严肃的神情,每个人在苏东坡的指导下都拼尽自己的全力,绞尽脑汁想对策。苏东坡本人也是尽职尽责,每天与我们商讨完后,自己又在帐篷中独自沉思,好几天晚上我路过他的帐篷,里面还能透出细微的亮光。
一个早晨,苏东坡召集全城百姓说道:“洪水的情势迫在眉睫,需要大家的力量一起抗洪。”虽然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众人的士气却十分高昂,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愿与知州一起抗洪!”“好!好!”苏东坡举着手,大声地说道:“我苏东坡在此立誓,与徐州共存亡。”于是他亲临抗洪第一线,亲自率领众人穿短衣赤着脚拿着簸箕铁锹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一直到城门口。这发洪期间,苏东坡经常在城中巡视,几次路过家门,他没有丝毫犹豫地匆匆走过。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长堤筑成,才战胜洪水,保全了全城百姓的生命安全。
与苏轼的这次相遇中,他临危不乱,心系百姓,每次抗洪都身先士卒,搭起帐篷与大家同甘共苦,正是因为这样的品质他才被人爱戴,让我十分敬佩。
寂寞的夏夜掠过一丝微凉的风,皎洁的月光将这起伏的大地抚得更是温柔。仰望满天星斗,月夜似水柔。伴着知了的轻语,我斜靠在竹椅上,缓缓地、缓缓地进入了梦乡。
“这是哪儿?”我喃喃的说。四周白茫茫的,早已融成了一片雪白的汪洋。我缓缓的起身,只见一束强烈的光闪过,晃得我睁不开眼。再看时,就看见一个人站在我面前,一袭白衣,飘飘欲仙。我努力想看清他的脸好辨认出他是谁,可他却有意回避似的。他一伸手,便现出两个小方椅,一个小方桌,桌上只有简单的几样茶具。又一伸手,道:“请。”我端起其中一杯,品了一口,问道:“这不会有毒吧?”那人哈哈大笑,端起一饮而尽,“我辈岂是那等小人!我啊,就是你们后来人常提到的苏轼!”“啊,原来您就是苏东坡先生!那么请问,此为何处?”先生指了指我们的下面,说:“这是人间与天堂的界线,你为何来此?”我无奈地耸了耸肩,我怎么知道?好好的就到了这儿,还见到了先生。
“跟我走。”先生突然拉起我,此时我感觉到先生的神秘感愈发强烈了。一瞬间,白茫茫的一片,全消失了,映入眼帘的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人们的衣着与现今截然不同。“带你领略东京城九百年前的风采,何如?”东京九百年前的繁华,我早有耳闻。纸上谈兵终觉浅,大好机会怎能浪费,如此说来也不假思索、斩钉截铁地应了一句“好!”如此便启程了。
一路穿街过巷,有做官的、开店的、卖菜的、卖肉的、卖米卖面的、卖小玩意儿的,琳琅满目。先生问我想买什么,我都一一婉言谢绝,我深知先生生性慷慨大方,因此少有余财。先生忽行至一茅舍而停,只见舍内干净朴素,先生说他就住在这里。早听闻先生正直廉洁,视金钱如粪土,官至礼部尚书却从未积攒分文,如今见这朴素的茅屋可想而知。先生留我与其对饮——先生饮酒,我喝茶。我与先生就这样叙起旧来。
我与先生谈人生,先生说“人生到处何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谈到别离,先生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面对世事的悲凉,先生总是以超凡脱俗的态度去迎接它们。纵然千疮百孔而归,也会找到一个缘由,一篇诗,一樽酒,忘多少忧愁。先生他是个清廉、正直、有深厚文学造诣的人,先生从来不会被挫折所击倒,早年丧妻丧母,中年丧父丧妻,被冤入狱。这些在他的心里都造成过创伤,然而伤口总会愈合。先生始终以一种飘然的态度度过一生。
世界又成了白茫茫一片。
先生尽了余杯,笑道:“你还不知道吧,凡人只能进入天堂一个时辰,你刚才探访的是我的世界,我生活的世界,你不能够在这儿停留太久的,走吧。”“可…可是…”“走吧…走吧…你若不走…我要走了……”先生的身影愈来愈模糊,渐渐化为一道难以触摸的光,直到成为一个细微的光点,最终消失了。
“可是我怎么回去啊?先生!”我一个人在白色的世界里游荡了好久。突然有些怀念先生了呢,我想,咦,为什么之前的事渐渐地有些淡忘了,四周的景物也飞快的变换?哦,是时间在奔跑!不行,我要想办法记住这一切,不能让他在时间的长河中遗落!
“啊!”我忽的坐了起来,吓了在旁读书的朋友一大跳,“吓死我了,哎呀我的小心脏啊……”我说,“行啦,想不想知道我做了什么梦?”
他立马又有了兴致,问道“怎么啦,做了个什么梦?”听他说完,我笑了,把他按在座位上,说:“这个故事很长,你先坐下,待我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