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防治艾滋病工作通报,仅供参考!
截至20xx年10月31日,全省累计报告现住址在我省的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4141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5480例),累计报告死亡13734例。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居全国第五位。
20xx年1-10月,我省共收到新报告现住址为广东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866例,艾滋病病人2194例,死亡病例1316例,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7.7%、16.6%和下降1.8%。另有968例既往报告的感染者转化为艾滋病病例。
当前,我省艾滋病疫情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全省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部分地区疫情比较严重。二是传播模式以性传播为主,男男同性性传播快速上升。三是老年组和青少年病例所占比例增大。四是感染者和病人中流动人口比例高。
“”期间,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主要措施: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切实履职。“”期间,省财政每年拔出3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20xx年省级专项经费为20xx万元);中央转移支付专项经费也逐年增加,20xx年达到3.12亿元;各地市县投入达3.16亿元。二是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我省城镇15-60岁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20xx年67%提高到今年的92%,农村15-60岁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20xx年41%提高到今年的84%;省教育厅建立广东省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网平台,已有超过20万学生在网上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同时在全省30所高校和720所中学开展“青春健康”预防艾滋病教育项目工作,采取同伴教育等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三是加强监测检测体系建设和强化病例管理。全省共建立了艾滋病抗体检测省级确证中心实验室1个,确证实验室34个,筛查实验室(检测点)1412个,覆盖全省的hiv监测检测网络已形成,20xx年1-10月检测量达873万人次。病例随访检测率从20xx年的12.3%上升到今年的81.3%。四是“四免一关怀”政策稳步落实。各地及监狱、戒毒场所等均已开展抗病毒治疗工作。截至20xx年10月,全省累计免费抗病毒治疗30497例。对比20xx年,艾滋病病死率从16.8%下降到20xx年底的5.4%。20xx年1-10月,全省提供免费咨询检测6.9万多人次,筛查孕产妇167.6万人次,共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孕产妇175人提供了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等阻断措施。五是加强高危行为干预工作。20xx年1-10月,共干预暗娼人群23.3万人次,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10.8万人次,外来务工人员132.7万多人次,免费发放安全套391万个。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开诊62个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累计治疗吸毒人员33433例,其中,累计治疗吸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1659人。六是大胆创新艾滋病防治模式。继续组织开展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稳步推进“抗病毒治疗一站式服务”、“异性性传播干预”、“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检测干预”、“性病门诊就诊者促进检测”、“随访管理下基层”等试点工作。七是社会组织全方位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20xx年,共有38个社会组织申请了68个国家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和广东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项目,涉及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高危行为干预和病人关怀等多个领域,受资助经费超过400万。
11月18-20日,国家防艾办督导组对我省实施艾滋病“”行动计划进行了终期评估督导,国家督导组高度肯定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省政府防艾工作委员会将全面总结分析“”行动的实施情况,认真谋划“十三五”行动计划。
多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方面的政策措施,结合本地实际,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近年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以下简称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些地方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较快,传播途径以男性同性性传播为主,部门间疫情信息沟通不畅,部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不到位,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现通知如下。
一、建立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
各地要在健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机制基础上,建立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和定期工作会商机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至少每半年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通报辖区学校学生艾滋病疫情情况,共同分析疫情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防控工作的对策与措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在当地卫生计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指导下,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通过会议、疫情通报等方式,定期向有关学校通报本校学生艾滋病疫情。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合作,共同采取防控措施,并及时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各地要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xx〕1号)要求,切实落实各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措施,特别要认真落实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时间,认真落实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发放预防艾滋病教育处方、在入学教育中开展不少于1课时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等任务,确保高校每学年每个在校学生不少于1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时间。
各地要将预防艾滋病教育与性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育、认知能力的性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将性道德、性责任、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作为教育重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要注重发挥家长在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性观念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共同努力,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
高校、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教务、学生工作、共青团组织、校医院等部门共同推进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工作机制,要明确牵头单位,确保工作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发挥青年志愿者作用,支持学生社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通过同伴教育、健康咨询等形式,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要将学生参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统筹纳入学生志愿者服务管理,在资金、场所等方面提供支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给予技术支持。
各省(区、市)要在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试点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通过典型案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探索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教育与针对有特殊需求学生的干预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教育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将选择部分高校开展试点工作。
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合理设置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为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免费咨询检测服务,方便有意愿的学生寻求咨询检测。学校要向学生提供咨询检测点的分布和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有易感染艾滋病行为的学生主动寻求咨询检测服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在学校协助下,针对有男性同性性行为的学生开展行为干预工作,通过减低危害和同伴教育,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对于发现的感染艾滋病学生,及时提供告知、心理咨询服务,加强随访管理,防止艾滋病进一步传播;对于符合治疗标准的学生艾滋病病人,医疗机构要提供规范化的治疗服务。
四、强化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保障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将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纳入本部门日常工作,建立学校艾滋病防控专家指导组,为学校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咨询服务。要落实防控责任,定期对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及时通报考核和检查结果,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纳入当地艾滋病防治规划,给予指导和技术支持。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预防艾滋病教育及性健康教育等内容统筹纳入相关学科教师培训内容,强化其责任意识,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配备适宜教学材料,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开展提供支持。要发挥教学研究机构及行业学会的作用,多途径、多形式组织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的教研和宣传教育活动,制作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提高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将对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20xx年7月15日
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局: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抽查的10个市均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原艾滋病防治协调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明确了各部门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职责。每年定期召开了1次以上艾滋病防治协调会议,研究和部署当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了办公室联络员制度,加强了各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卫生、教育、财政、公安、司法、民政等有关部门按照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职责,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的防治工作机制已初步形成。
(二)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10个市均制定了本地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充分发挥多部门的积极性,不断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一是以每年的“12.1世界艾滋病日”和“6.26国际禁毒日”等宣传日为契机,组织各类宣传活动;二是积极开展外来工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行动,如佛山、中山等市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将艾滋病宣传教育纳入新进厂的外来工岗前培训的内容;三是结合“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大力开展农民工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四是印制派发了各种宣传教育材料。通过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我省各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10个市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一般人群中城市居民和农村农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从20xx年的77.3%和51.9%提高到78.31%和75.09%;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20xx年的68.3%提高到90.94%,虽然性服务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20xx年的96%下降为88.05%,但已达到了我省实施《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方案(20xx-20xx)的工作目标。
(三)完善检测监测体系,加强疫情监测工作。
1、加强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建设。
10个地市均建立了hiv抗体检测初筛中心,共38个县(区)疾控中心建立了hiv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为当地开展艾滋病监测检测工作,及时掌握艾滋病疫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省共有1个hiv确证中心实验室,13个hiv确证实验室,438个hiv抗体初筛实验室。
2、大力推动免费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建设。
10个市的62县区中,有38个县区开展了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已建立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43个,其中疾控中心34个,综合医院9个;累计进行自愿咨询检测6744人次,通过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发现hiv阳性452人。
3、加强艾滋病监测、流调与疫情管理。
10个市均按要求完成了对司法及公安监管场所的被监管人员、既往献血员等重点人群的集中筛查。加强了哨点监测,对新入监(所)人员全部进行常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并按照要求规范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广州市在严格执行国家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的有关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市的实际,率先开展了艾滋病疫情管理经费补助办法的试点工作,制定了广州市艾滋病疫情报告和质量管理办法及广州市艾滋病疫情管理经费补助实施办法,促进了疫情报告规范化,提高了广州市艾滋病疫情报告质量,个案流调率从20xx年的50~60%上升到95%以上。
(四)积极贯彻“四免一关怀”政策。
10个市均已转发或制定了免费抗病毒治疗以及常见机会性感染治疗等政策文件,各指定了1个市级免费抗病毒治疗医院,实际已开展了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有8个市。其中,广州市每年为每个接受治疗的广州市户籍病人进行住院补助7000元、门诊治疗补助7000元,治疗补助经费实行年底报帐制,由指定医院根据每年的实际治疗人数向市财政核报治疗补助。到20xx年底,全省累计已有384人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目前有363人正在接受治疗,大部分(278例)集中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台山市、阳东县的民政部门制定了贫困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纳入低保生活救助标准,对感染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对部分生活困难感染者实施关怀措施,赠送钱物,并鼓励其进行生产自救,增强对生活自信心。教育部门为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子女减免学杂费,并为艾滋病孤儿提供书籍与学习用品。台山市直接由示范办收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患者遗孤及在生产中需要帮扶的患者情况,向民政局、教育局等部门提出帮扶、救助申请,经审批后,由示范办工作人员领取救助金发放给患者,这种模式方便了患者及患者遗孤,也有利于患者信息的保密。
(五)大力推进行为干预措施。
10个市均按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印发〈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和省防艾办《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治艾滋病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成立各级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队伍,积极开展各类干预措施。
1、积极稳步推进推广安全套工作。
2、积极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
根据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东省海洛因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卫〔20xx〕150号)和今年6月全省疾控会议精神,督导的10个市中,广州、珠海、汕头、佛山、中山、江门、阳江、湛江、揭阳等9个市积极申报了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肇庆市也计划20xx年申报。目前,全省共申报33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其中28个已正式开诊,超额完成了国家的申报任务。
3、稳步开展针具交换工作。
阳江市20xx年对全市吸毒人群进行规模估计和基线调查工作。20xx年以来,阳江市在江城区和海陵区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和针具交换工作,在2区已有60间卫生站设立针具交换点,据统计,全市累计共发放针具41200支,回收15843支。广州市也在荔湾区开展了吸毒人群针具交换试点工作。中山、珠海、湛江、肇庆等市疾控中心也在本市的公安戒毒所、监狱等举办艾滋病知识讲座,派发宣传册子、张贴宣传海报、播放宣传录像等多种形式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大部分地市能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下拨和分配艾滋病防治专款,并积极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大多数执行单位能做到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效益。督查的10个市中,中央和省财政共投入2044.9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739.1万元,资金到位率为85.05%;开支资金为900.1万元,结余资金为839万元,资金使用率为51.76%。各地配套共3356.33万元,其中广州市每年的配套资金超过了100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艾滋病防治机制尚未完善。
虽然各地市已成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明确了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各有关部门的职责。但是,大部分地市在实际开展工作中仍是卫生部门单打独斗,其他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尚未能充分调动起来。
(二)宣传教育不够深入。
各地市在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根据人群调查的结果,农村地区的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仍存在较大差距,农民的艾滋病防治知识还比较缺乏。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群众对艾滋病传播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一些不会引起艾滋病传播的日常生活行为缺乏清晰的认识,容易产生对艾滋病人的歧视。
(三)检测监测体系有待加强。
省要求20xx年底前,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须具备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能力,并下拨了资金进行补助。但是在督查中发现,仍有部分县区疾控中心的hiv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建设尚未完成,影响了艾滋病防治检测工作。虽然大部分地市均能按国家和省的要求建立了免费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但vct门诊主要集中在疾控中心,与省要求到20xx年底各级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均要建立vct点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vct门诊宣传工作还不够深入,检测人数太少。
(四)“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不平衡。
督查中发现,部分地市仅是转发了省“四免一关怀”的有关政策文件,没有结合实际出台当地的有关政策,细化有关的条文和措施。部分市虽然指定了艾滋病病人受治医院,也派人参加了省级的免费抗病毒治疗,但是没有对艾滋病病人进行随访追踪,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目前我省仅在深圳及三个示范区开展了母婴阻断的试点,非试点地区的免费母婴阻断工作未能有效开展。大部分地市涉及教育、民政等部门的艾滋病病人关怀、救助措施均未能落实。
(五)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进展缓慢。
大部分地区的干预措施主要局限于小范围的部分高危人群,甚至有些地区除了宣传外,几乎没有开展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一些地市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进展缓慢,迟迟不能开诊;针具交换项目推广缓慢;安全套推广工作覆盖范围小,成效不明显。
(六)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有待完善。
督查中发现,部分地市的艾滋病防治经费不落实,或到位迟、使用率低,影响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部分地市下拨分配艾滋病防治专款时,没有明确经费的来源、用途和要求,致使项目任务难于落实;部分项目执行单位没有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进行专帐管理,使用混乱。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培训,进一步完善艾滋病防治机制。
各地市要结合国家和省的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活动,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国遏制艾滋病行动计划(20xx-20xx)》的宣传,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卫生部门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积极调动相关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长效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
(二)加大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各地市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和农民工的宣传,要调整宣传的重点人群和内容,针对不同人群采取有效宣传措施。要把国家的相关政策纳入到重点的宣传工作中。
(三)继续完善检测监测和vct建设。
各地要加快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完善检测监测网络。各地要尽快落实省的有关要求,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建立vct门诊,加大对vct的宣传,将vct工作与行为干预工作相结合,通过各种途径,扩大vct门诊的检测量,为更多的人提供免费的vct服务。
(四)加快“四免一关怀”政策的落实。
各地市要尽快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和措施,加强对hiv阳性者的追踪和随访,对艾滋病病人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各地指定的收治医院要切实开展艾滋病治疗工作,对收治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治疗、护理等知识培训,确保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能够从事艾滋病治疗工作。各地要加强免费母婴阻断工作的领导,协调疾控中心、指定治疗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做好孕产妇筛查、病人转介、药物供应等各项工作,切实做好母婴阻断工作。各地要加强协调教育、民政等部门,尽快落实艾滋病病人关怀、救助措施。
(五)加快行为干预措施的步伐。
各地市应加快开展对各类高危人群中干预措施:一是要积极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已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地区要加强管理,不断完善和改进,尽快吸收更多的吸毒人员(尤其是感染hiv的吸毒者)参加治疗;在尚未开展美沙酮治疗治疗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开展。二是在宾馆、娱乐场所继续开展安全套推广的同时要加强对出租屋、发廊暗娼的宣传干预工作。三是要根据省的计划落实针具交换或市场营销工作。
各地市要严格按照省财厅、卫生厅下发的艾滋病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及时分配使用,保证做到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更改省的方案,杜绝出现乱分配的情况,确保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统一落实。同时要按照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严格规范专项经费的管理。
广东省卫生厅
二○xx年十一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