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大全13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3-18 00:00:00    小编:大狗外贸

最新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大全13篇)

小编:大狗外贸

无论是喜悦还是痛苦,都是成长的催化剂。怎样规划时间,高效学习?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篇一

请你在我的手上留下一吻。

我就不用戴灿烂的指环。

请你在我眼上轻轻地一吻。

吻干我眼中寂寞的清泪。

请你在我胸上轻轻地一吻。

吻消我胸中的不平的块垒。

在这寒星颤抖的深夜。

我多么苦盼你的暖嘴。

能盖在我冰凉的唇上。

使它不再唱人世的伤悲。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篇二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下面我们一起重温诗歌,进行赏析吧。

面对一条海峡造成的乡愁,其实两岸的人都在默默等待,都希望有人能帮他们道出心中的哀愁:无数家庭就像左右手一样被分开,但似乎永远无望重新握在一起;两百万背井离乡的大陆人,成了台湾社会中的外省人;同一种语言、文化和传统,因为一条海峡的分隔,被赋予截然不同的含义甚至命运……乡愁就像梦,不厌其烦,要代代找到为它开口说话的人。

七十年代的余光中,正处于个人西化主张的强弩之末,等待在八十年代开口提醒人们,去用新诗唤醒中国古代。五十年代他与覃子豪等创建蓝星诗社时,是他西化主张的开端。重要的是,蓝星诗社自视为“新月”的继承者,他们费尽心力继承的“西化”,实际是西诗格律体与自由体的混合。就是说,他们认为诗歌的声音和形式必须受到某种约束,只有意象或隐喻的使用是自由的,体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尊崇。

我们容易看出,《乡愁》一诗有新月主张的“稳定”形式,明显吸收了闻一多的“音尺”主张。音尺是闻一多用来计算诗句节拍的单位,大致相当西方格律诗中的音步。比如,《乡愁》中每节对应的诗句,音尺的数量完全一致。每节首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呀”、“而现在”,都是音尺数量为二的句子:“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呀”、“而/现在”。

同理,“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音尺数量为五的句子:“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是音尺数量为三的句子:“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诗中四节的音尺数量(按行计算),分别都是二、五、三、三。通过追求节与节音尺数量的工整、对称,余光中实现了闻一多的“建筑美”“音乐美”要求的整齐化、规律化。不过余光中作为蓝星成员,显然放弃了闻一多在《死水》中的刻板做法:即在同一节中追求诗句音尺数量甚至字数的相同。相反,余光中给予首节完全自由的安排,转而让第二、三、四节受控于首节,令节中各行的音尺数量甚至字数,全部向首节看齐。

其实,这也是古代《诗经》中不少诗篇的选择,《诗经·郑风》中的某些诗篇,同一节诗句的字数并不完全相同。比如,《郑风·淄衣》中的首节:“淄衣之宜兮,蔽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各行字数分别为五、六、五、七,《淄衣》中的第二、三节各行字数,保持了与首节的完全一致。由此可以窥见,这种安排之所以受到《诗经》和蓝星成员的青睐,是因为古体诗在诗经时代以及新诗在当代,都面临骑虎难下的相似局面。

作为民歌的诗经,为了易于传诵,必须在散文化与声音的规律化之间作出选择。通读《诗经》可以发现,除了四字诗基本(不是全部)完成了刻板的规律化(追求各句字数相同),其实无法控制各句字数的挣扎,明显贯穿于不少诗篇中。当新诗用类似的想法来处理诗句,因为白话词汇的字数更不可控,可以看出这种挣扎会更加强烈和痛苦。我们由此触及到余光中与闻一多的差别,甚至蓝星与新月的差别。闻一多和新月成员表现出了实现整齐诗行的急切,他们差不多是用谋杀诗句的方式,来切出整齐划一的诗行,他们由此留下后人病垢的不少弊端。他们切掉的不只是诗行,他们切掉的也是某些思想,因为宽以待词,实质是宽以待思。

余光中作为蓝星成员,似乎有意把诗句的规律化,与思想的弹性、意象的亲和力结合起来,避免诗句受到过度整齐的戕害。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哪怕是所谓的自由体,与讲究的格律体也只有相对的差别。自由体压根就没有真正自由过,它也有属于自己的“形式”,只不过一般人难以直接用眼睛辨认出来。

余光中拒绝闻一多那样的刻板重复,也拒绝自由体的复杂“形式”(要更细心才能发现它的重复模式),恰好体现了他作为蓝星主力的追求,即他更多以诗句内在的效果,来考察音效,从而比新月更靠近现代主义。比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他选择的是现代主义“什么是什么”的常见范式。现代主义之前,常见的比喻范式是“什么像什么”,这种范式力图让读者觉察到两个事物相似的特质。“女人像花”强调的相似特质是美丽,“我拥抱着白桦树,就像拥抱着别人的妻子”(叶赛宁),暗示的相似特质是熟悉中的新鲜感、陌生感。“什么是什么”则不把注意力只放在暗示相似特质上,它甚至可以异想天开把两个不相干的事物,强行混搭在一起,从而利用我们的联想,产生诸多歧义。兰波的“u,是天体的周期”(《元音》),是这种混搭范式的开端。u本是声音,被强行与视觉上的“天体的周期”等同,从而令我们对u的声音多了视觉联想,也令我们对“天体的周期”多了声音联想,这就是所谓通感的来源,即在现代诗中,听觉、视觉、触觉等可以相互转化。

可以说,没有“什么是什么”的范式,就不可能有通感的产生,毕竟强调相似特质的“什么像什么”,无法同时容纳听觉和视觉等。当然,“什么是什么”的范式,同样可以如“什么像什么”一样,用来暗示相似特质,但不必如后者那样,非得令人一眼看出两个事物的相似(这是“什么像什么”产生比喻的前提),从而扩大了选择相似特质的事物范围。

可以设想,如果把《乡愁》一诗中的“乡愁是……邮票”、“乡愁是……船票”、“乡愁是……坟墓”、“乡愁是……海峡”,改为“乡愁像……邮票”、“乡愁像……船票”、“乡愁像……坟墓”、“乡愁像……海峡”,由于“像”会迫使我们寻找“乡愁”和“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共同点,会把我们的思绪引向揣摩“乡愁”与“邮票”等的相似,这样就中断了“乡愁是邮票”等带来的异质含义与诗意延伸。

当使用“什么像什么”的范式,读者因无法一眼看出“乡愁”与“邮票”等的相似,会觉得诗句别扭,一时难以认同。由于每节最后两行,“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不是用来描述“乡愁”与“邮票”等的相似,而是对“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情景描述;“邮票”对应的情景是“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船票”对应的情景是“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坟墓”对应的情景是“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海峡”对应的情景是“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情景描述旨在深化扩展我们对“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感觉,并不劝说我们去寻找它们与“乡愁”的相似。

这样,当我们读到每节第二句,乡愁是邮票、是船票、是坟墓、是海峡的陈述,陈述本身会先迫使我们接受“乡愁是邮票”等的“事实”,我们内心那种寻求相似的警觉,会先被陈述捻灭。“乡愁是邮票”的陈述,尽管会产生诸多歧义,由于“什么是什么”的范式,没有只为相似服务的义务,我们获得自主联想时,就会先接受陈述,同时期待接踵而来的诗句,通过拓展其含义,来令我们信服、认同。由此我们触及到《乡愁》的秘密,说起来甚至非常简单:作者只需先找到与个人生活相关的几个意象,如“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再找到意象对应的情景描述(这不难完成),最后考虑用什么情绪或感情把上述意象勾连起来,以达到相互说明和映衬;因作者是用强力陈述“什么是什么”来勾连,就不必考虑情绪或感情与“邮票”等意象的相似点,比如,我们甚至可以试着用“爱”来替换诗中的“乡愁”,诗歌依然成立。所以,《乡愁》的难点既不在意象的寻找和对应情景的描述,也不在能否找到情绪或感情勾连意象,这样就回到了文章开头提示的乡愁背景。

拓展阅读:《乡愁》优质课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课前引导学生借助课外阅读材料了解作者及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题。教学时,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由浅入深,重阅读,善启发,巧设高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初步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手段,唤醒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在形式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品悟,让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培养学生有感情诵读诗歌的能力。

3.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感受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特殊意象的体会把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一颗雨滴,每一阵清风,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二、深情诵读,读出诗韵。

1.齐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

2.老师也来读一下这首诗,同学们听读,如果你认为读的好的地方就把语气在书上标注一下,同时在课文上标注重音。

教师读完,学生点评,从而让学生总结出这首诗怎样读是最好的。

3.再读全诗,注意:语气、语调舒缓深沉,语速稍慢,要注意节奏,要抑扬顿挫,要饱含感情,层层递进,感情越来越深,第4小节达到顶峰。

三、细腻品读,读出诗意。

过渡语: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感知诗意。

1.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母。

子——,夫妻-——,母子——,家国——。

生答,老师归纳并板书:母子之别,夫妻之别,母子之别,家国之别。

2.第1、3小节的母子之别是否重复了?

学生答,老师点拨:第1小节是生离,第3小节是死别,死别更令人痛彻心扉。读第1、3小节要读出递进感。

3.再读1——4小节,读出个人之思,读出家国之思,读出作者对大陆的一片深情。

四、优美解读,读出诗境。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我们感受到单调凄凉的秋景和作者心中落寞断肠的情怀。这个意境主要是我们通过这首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领悟到的,如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就是意象。因此,要领悟诗歌的意境美,要从寻找意象入手。

1.找意象:诗人是借助那些意象把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表现出来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品语言:“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富有音乐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富有结构美)。

3.悟感情: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邮票(小)————母子情船票(窄)————夫妻情。

坟墓(矮)————生死别海峡(浅)————家国恋。

四个单纯的意象,就使上述那些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跃然纸上,犹如百川奔向东海,又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之思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

4.再读全诗,读出意境和感情。

五、丰富联读,读出诗情。

“已恨海峡相阻隔,海峡还被暮云遮”,乡愁是余光中不变的情结。

1.拓展背景,升华感情,将感情推向高潮。余光中为什么对大陆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余光中,19xx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xx年去台湾,当时仅21岁,再还乡时已64岁。正如他自己所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余光中60年代起就创作了不少乡愁诗,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70年代创作《乡愁》,在回忆创作经历时说:“随着日子流逝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他还说:“20分钟写出的是20年的思乡之情”。

齐读全诗,体会诗人蕴蓄了20年的思乡之情。

2.延读诗情: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小时候你就读过李白的《静夜思》。请你再背出几句古诗词中写乡愁的诗句。

六、课文小结。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事物看起来似乎没有关连,但却是诗人对乡愁的种种感觉: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这些词都是客观事物,它们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们写入作品中,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乡愁时,它们就成为诗歌的意象。我们学习诗歌要从意象处入手。因为诗人往往把自己的情绪隐藏在意象的背后,通过意象将它们暗示出来。理解诗歌的意象,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模仿。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乡愁是。

友谊是。

母爱是。

板书设计。

乡愁。

小时候童年邮票家愁。

(母子分离)。

长大后青年船票。

(夫妻分离)。

后来啊中年坟墓。

(母子死别)。

而现在老年海峡国愁。

(游子与大陆分离)。

教学反思总结: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情美的诗歌,教师要用心去教,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入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声情并茂。本课的设计思路:“深情诵读,读出诗韵;细腻品读,读出诗意;优美解读,读出诗境;丰富联读,读出诗情。”这堂课这四大块很清晰,诵读的环节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声情并茂。整堂课都是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在学生的自主参与之中完成,没有包办代替,没有灌输,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知识,形成能力。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篇三

余光中的诗歌创作从二十岁的悻悻学步到如今的甲子之年,白驹的四十年风雨一如与时代共呼吸。余光中从格律诗到自由诗、从现代诗到敲打乐与民歌的生命运动轨迹,典型地浓缩着台湾现代诗从西化到回归的全部历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风流洒脱、不固守一端的融化和创新中,诗人才被戏称为“艺术的多妻主义者”。在吸收西方文学的过程中,其诗在音乐性和节奏感的把握变化上独树一帜。

西方的诗歌创作对情感的表达更加直白,对于诗歌借助音乐性来表达情感的要求也更高。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具有音乐性,而音乐的张力蕴含在字句的意义之中。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体现在诗歌起承转合之处,因情感变化或急诵或轻吟。如《芝加哥》“磷质的胫骨击起暗蓝的火花/此刻此刻擦擦/此刻此刻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是在表现幽灵在圣诞节聚集的氛围。第二,体现在音乐张力与诗歌意义的表达。如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两句勾勒出了诗人的心境,音乐性在为诗歌所表现出的意义努力时,其张力才能有力量。在《舟子的悲歌》“啊!何处是老母?荒烟哀草丛里,有新坟无数?”体现了寻不到老母(祖国),孤独一人的迷茫。“啊”一字作为基调,先勾勒出情感的范围。其次用两个问号来提高音调,加强询问的语气,“荒烟哀草丛里”,是舒缓的叙述,来为第二次的质询做铺垫。第三方面就是韵的协调,还以上句作为例,“母”“数”的押韵,使两句读起来朗朗上口。音乐的张力与诗歌的节奏感相统一,虽然不刻意追求无韵不成诗的传统,但适当和谐的韵律,能够增加诗歌的灵气,节拍轻重缓疾、高低转和,更好的表达诗人的情感。

中国传统诗歌的创作注重节制,包括情感和形式两方面的节制。余光中的诗歌更注重形式的节制。其一表现在对仗与排比技巧的运用。有意识的排比和对仗是诗歌创作内在逻辑的表达,但又不屈于新月派所创作的方块体式,从而可以称为“活”的形式。排比和对仗技巧本身的运用有利于作者在横向思维的扩大,同时产生对应的关系。在《夜读》中,第一段和第二段相对应,“只要桌灯不拧亮黄昏”与“只要桌灯不熄灭今晚”,“夜”与“梦”,“曙色”与“晚霞”等,隐含着比较的关系,从“海兽”到“梦”再到“船”,作者的意向不断变化,逐步发散。通过排比形式的控制,又不至于诗的意向过于发散而引起生涩之感。其二是字数的控制。“我写的最多的是从头到尾不分段的'诗,不分段不能乱成眉毛,我的每一行诗字数都有一个常态”,“少则九个字,多则十二三个字,差不多一口气念一行。如果长的十二三个字,而短的只有三五个字,换句太短或太长,听觉和视觉上都很吃力,则令读者望而生畏。”严格的字数控制,加强了创作者对字句的斟酌提炼,提炼本身增加了诗的情感内涵。其三是典故的大量运用”。典故范围涉及中西方,如《沙浮投海》,沙浮是希腊女诗人,恋菲昂而遭弃,投海而死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传统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的效果。以上三点都是余光中在创作时,将中西方文学逐步融合的尝试,寻求变而形神不散,同时也是一种创作方式的整合。

情感与思想是余光中的诗歌的精髓所在。诗序曰“情动于中而行诸言。言之不足,故皆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胡适对文章感情的判断。余光中的诗歌的情感是复杂的,有乡愁,也有二十世纪焦灼之感,还有对前路独步尝试的孤独之感,还有探索者的先锋气质。在余光中的诗歌中多涉及两岸血脉相承的情感,如《心血来潮》中“潮水呼啸着,捣打着两岸,一道海峡,打南岸和北岸”“至少有一只海鸥该知道这一生,就被美丽的海峡这无情的一把水蓝刀,永远切成了两半?”这是一种对台湾岛与大陆一脉相承情感的质问,也是一种反问,其中带着一种无奈之情。又以“灵魂”“死”等词,来昭著情感的浓重。情感与思想并重,余光中的诗歌,在落笔之前便以确立主题,意境的表现,而非侃侃而谈,想到何处便写到哪里,如《湘逝——杜甫殁前舟中独白》,文章表达杜甫死前的所思所感,诗中述及故人与亡友和晚年潦倒一如杜甫而为诗人所欣赏的几位艺术家,湘逝是一种情感的没落,全文条理清晰,文笔流畅,语义昌达,全有赖于创作思想的周密与独到。没有真情感和严密的思想就不会有动人的文章,也就不会有《武陵少年》的霸气,《天狼心》的古典回望,更不会有《莲的联想》的求变之心,《安石榴》的幽默调侃,《白玉苦瓜》的妙笔生花。余光中的诗歌创作的精神来源见于此二物,真正实践了“情欲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征也”。

文章之所成“或简言亦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逸以藏用。”余光中的诗歌兼具情与思,博文且达旨,心思缜密,构思精巧,且诗的形式兼具音乐性和节奏感,融西风东韵于一体,随着对创作的更深入的实践和理论的运用与尝试,其文愈加有味。这既源于不倦的诗歌探索,也是岁月给予余光中老先生的精神沉淀。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篇四

太阳升火,月亮沉珠。

哪一波是捉月人?

哪一浪是溺水的大夫?

赤壁下,人吊髯苏犹似髯苏在吊古。

听,鱼龙东去,扰扰多少水族。

当我老去,千尺白发飘。

该让我曳着离骚。

袅袅的离骚曳我归去。

汩罗,采石矶之间让我游泳。

让不朽的大江为我涤罪。

冰肌的江水祝我永生。

恰似母亲的手指,孩时。

呵痒轻轻,那样的触觉。

大江东去,千唇千靥是母亲。

舔,我轻轻,吻,我轻轻。

亲亲,我赤裸之身。

仰泳的姿态是吮吸的资态。

源源不绝五千载的灌溉。

永不断奶的圣液这乳房。

每一滴,都甘美也都悲辛。

每一滴都从昆仑山顶。

风里霜里和雾里。

幕旷旷神话里走来。

大江东去,龙平媒向太阳。

龙尾黄昏,龙首探入晨光。

龙鳞翻动历史,一鳞鳞。

一页页,滚不尽的水声。

胜者败败者胜高低同样是浪潮。

浮亦永恒沉亦永恒。

顺是永恒逆是永恒。

俯泳仰泳都必须追随。

大江东去,枕下终夜是江声。

侧左,滔滔在左耳。

侧右,滔滔在右颊。

侧侧转转。

挥刀不断。

失眠的人头枕三峡。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篇五

乡愁文学是台湾同胞渴望回归故里、落叶归根的强韧观念的反应。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余光中的乡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余光中的代表怀乡作《乡愁》传诸四海,家喻户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整首诗歌在时间的渐进推移中,用平静的叙述语调,向读者展示了“我”数十载的生活,从幼时的无知到如今年华老去,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然而作者将这些几经情感波折的经历隐在了简洁明白的叙述语言中,没有直抒胸臆时情感的奔放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它对祖国两岸分离的思考以及年华逝去亲人不再的深切感受力植入了读者的思绪。其实在诗人创作初期,他就发表了诗集《舟子的悲歌》,大量描写了自己对祖国故土的相思深情。《春天,遂想起》:“春天,遂想起/江南,唐诗里的江南……江南,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登圆通寺》:“这是重阳/可以登高/登圆通寺/汉朝不远/在这钟声与下钟声之间/不饮菊花/不配茱萸/母亲/你不曾给我兄弟/分我的哀恸和记忆/”。与大多数写游子之思的诗人相比,在写尽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漂泊之感的同时,有着更深层次的愁绪在牵引着读者,这种哀愁不只是离开故土不得归去的位置的转化,更多的体现在了时间和空间的交替变换之中。正如余光中所说:“所谓乡愁,原有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层次,不必形而下地系与一乡一镇……地理的乡愁要乘以时间的沧桑,才有深度,也才宜于入诗的主题。”

但独写乡愁,千百年来古已有之,游子之情,众生皆备,这不是余光中要做的事情,于是当我们还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这份忧伤怅惘的牵挂中时,诗人抽身而出,大胆发问隔岸的相思深情,情深几许?情感固然重要,但在诗歌创作中,如果一味以情感作为维系一切现实与虚构,政治与利益的纽带,或许在现代诗歌的语境里是行不通的。于是他开始将乡愁的内涵扩展到“人的存在”这样一个哲学高度,开始对迁居台湾的人民的孤独无依的飘零感进行刻画。出生中国大陆的台湾诗人们从小接触的是祖国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内心深处的情感取向是趋向于故乡大陆的。随着国内两个政党的矛盾的激化,内战的爆发,他们不得不随家人迁居台湾,国外势力的深入与干涉,台湾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政治的复杂因素导致宝岛台湾经过漫长的几十年依然在世界上身处尴尬地位。当问起身份,任何一个步出了这片孤立的小岛的人都不知道该怎样回答那善意抑或是挑衅意味的问题。中国人还是“台湾人”这样的一个问题一直纠缠着他们。“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终于到了80年代,台湾政府开放人民赴大陆探亲旅游,开启两岸的民间交流活动。不满于浮萍般生存状态的台湾诗人决定要寻回自己的根。此刻似乎已经注定了余光中的“乡愁”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解构。盼了四十多年的心愿、积蓄了四十多年的乡愁,一夕时间“解放”,余光中顿时不知所措。但是当他踏上故土,才发现生活已经在无形中赋予了“乡愁”又一层含义,他这时的诗歌创作更多的不是在抒发“愁”情,而更多地在反思,在质询。几十年的漂泊生活之后,再一次返回故居,猛地发现故乡成异乡,惊讶错愕之时,更加重了诗人的愁绪,这样的悖论让人不停地叩问这多变而深刻的世界,究竟哪一样才是现实,试想故乡本该是聊以抚慰浪子之伤的心灵良方(理性世界的现实),但如今煎熬数十载之后回到故乡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感性世界的现实),这二者的错位形成了强烈的落差,造成了一种现实和梦境,政治和人性,利益和情感之间的巨大张力,给人以无尽的反思,心灵的震撼和久久的回味。夏志清在论及余光中时说:“余光中不单写往日事物,还把回忆的片段,加上书本上读到有关中国的事态,加上新环境中所经历的那些徒使他倍增乡愁的赏心乐事,一一组合起来,交织成为一个复杂多样化的形象。”

余光中的诗里总是透着远古中国的磅礴与典雅,“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泪中有大禹。我的耳中有逐鹿的鼓声,传说祖父射落了九只太阳,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吓退单于。听见没有?来一瓶高粱!”[4]“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5]白话诗的行文间以古典诗歌的文言,音律节奏时而如骈文般整齐押韵,时而如散文般自由抒发内心情感,挥毫落笔间,华章已定。彰显着台湾诗人博大的文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学底蕴的同时,更以一种更为直接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归宿。当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时代也去了,工业的发展和近代商业的兴起,中国,这个古老的以耕作为主的农业国家,开始在时代的召唤中迈开前进的步伐,城市的崛起、科技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夜间的霓虹灯绚烂多彩似乎也迷乱了人的心绪,狭隘的商业价值观在无数奋斗着的日日夜夜中渐渐萌生,利益的冲突和欲望充斥了整座城市,这里,是诗人的故乡,而失了原本美好淳朴的故乡,又要去何处寻?“相片里的中国,依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不再,牧童遥指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日思夜想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6]此时台湾的乡愁诗人们,在经历了骨肉分离、寻根无处的痛苦之后,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又感受到了生活赋予他们敏感心灵的新的压力,他们不再苦于情感的孤立无助,存在意义的哲学追问,他们感叹自己精神领域的最后一片故土似乎也要在现代文明的车辙下被碾碎被剥夺。这是为文化人所不允的。著名评论家刘若愚也曾说过:“中国诗人似乎永远悲叹流浪及希望还乡。”故土的剥离,漂浮的身世和价值的沦丧,让远在台岛的诗人渐渐意识到了这深深的乡愁情结缠绵不断,似乎注定了是这一代人不得不承受的锤炼。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篇六

采访余光中毫无例外仍然是从他的作品《乡愁》开始。4月9日的下午,在他位于台湾高雄的寓所内,余光中背靠着客厅的沙发,用淡淡的南方口音回忆起当初写下那首后来带给他巨大名气的《乡愁》一诗。他很认真地说,同一题材的诗他写了很多首,但是这首诗后来这么出名确实让他很惊讶。

被誉为世纪诗人的他已82岁高龄,他笑称自己是一个“跨世纪的诗人”,虽然作品丰硕,但并不是一个很富有的人,却也不会饿死。因为他不是畅销作家,但是个长销作家。诗歌,他会一直写下去。

《乡愁》之所以这么流行除了感情因素还因为好记、容易谱曲。

清明节是大三通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两岸民众可以自由穿梭两地扫墓。余光中说,38年前他写《乡愁》时,台湾同胞想要回大陆探亲是根本不可能的。

记者:《乡愁》发表38年,这首诗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余光中:1971年,我在台北写下《乡愁》,38年过去了,我的所有诗中最流行的仍然是这首。人们甚至称呼我为“乡愁诗人”。199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人唱《乡愁》,之后这首诗被收入大陆教科书。这么多年,它被谱成10多种歌曲,目前有十五六种教科书都收录过这首诗。

我写过很多类似题材的诗,其实都不错,《乡愁》只是其中之一。之所以这么流行,除了感情上的原因,还因为它的语言非常单纯,背一段,四段都能背,好记,而且容易谱曲。

记者:你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何期望?

余光中:两岸都是中华民族,我前曾讲过,不要因为短暂的政治而牺牲五千年的文化。独派想要“去中国化”是不可能实现的。难道他能不用筷子吃饭?难道能不吃粽子?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去不掉的。

我不是很富有,但也不会饿死。因为我不是个畅销作家,我是一个长销作家。也就是说,我不会很卖座,但也不会消失。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写作的“四度空间”。仅在台湾公开发表的作品就有50多本。尽管已退休,但他仍在台湾中山大学教书育人。近年来受困于社会活动过多,无法安心写作,他自嘲:“自己现在就好像鲁迅说过的空头作家了。”

记者:你发表过这么多的作品,是不是也算比较富有的人?

余光中:我不是很富有,但也不会饿死。因为我不像金庸等人一样是个畅销作家,我是一个长销作家。也就是说,我不会很卖座,但也不会消失。而且我有自己的专业,台湾的教授退休待遇很不错,我拿到原来工资的80%。

记者:诗人天性敏感多情,现在你还会被什么“感动”吗?

余光中:会啊。所以我决定一直写诗写下去。我平时喜欢旅行,10年前多去欧美旅行,我和夫人一起,我开车,拿着一本地图走了很多地方。最近这10年,我们多到大陆各地旅行。

记者:未来有没有新的写作计划?

余光中:不可能有计划了。现在活动多于写作。许多人邀请我去演讲、访问,以前我都答应去,现在太多了,只能挑一些去。我很想在家里写点东西,但是接二连三的邀请实在推都推不掉。我的年纪也太大了,所以现在的日子是得过且过。

一个社会只要歌还发达,就不能说诗没落了。

对于现在诗这种形式的没落,余光中认为,现在流行歌曲很盛行,其实歌词也是一种诗。“没有歌词就没有歌。”他说,从唐朝开始,就有很多诗变成了歌。如《渭城曲》。一个社会只要歌还发达,就不能说诗没落了。

余光中曾经说过,诺贝尔文学奖是西方语系的奖项。华语世界可以举办自己的华语文学“诺贝尔奖”。

记者:你认为华语文学评奖怎样才能像诺贝尔文学奖那样成为权威?

余光中:诺贝尔文学奖因为是西方语系的,重心在西方,所以自然会有所偏向。这是中国人很难拿奖的原因。

记者:网络词语的流行对于华语文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余光中:网络词汇的流行对现在年轻人影响很大。母语是我们的根本,不能荒废。尤其是文言文,学生必须学一点。“五四”以后,虽然我们用白话文写作,但文言文流下来的财产很多,比如几千个成语,大家一听就懂。像周杰伦的一些歌,歌词就有旧诗词的底子。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篇七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黄河太冷需要渗大量的酒精。

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

喂!再来杯高梁。

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泪中有大禹。

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声。

传说祖父射落了九支太阳。

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吓退单于。

听见没有?来一瓶高粱。

千金裘在拍黄行的橱窗挂着。

当掉五花马只剩下关节炎。

再没有周末在西门町等我。

於是枕头下孵一窝武侠小说。

来一瓶高梁哪店小二。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篇八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4月担任澳门大学“住校作家”。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鉴赏】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篇九

乡愁是余光中诗歌创作中的基本主题,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和坚守。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作为深爱祖**亲的华夏子孙,余光中的灵魂深处有着与生俱来解不开的中国情结。纵观他的全部诗作,可以发现一个始终贯穿他不同时期诗作的情结——“乡愁”。正如他在作品《黄河一掬》中说:“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不可磨灭。”

从余光中作品中乡愁母题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往日祖国生活的怀念,对祖国故土的深挚的眷恋。这种感情根植于他21岁以前在祖国生活的点点滴滴,那烙在他记忆的底片上的乡愁情结,给他乡愁母题创作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余光中21岁离开大陆去台湾,期间曾在美国、香港漂泊多年,然而对台湾本土的依恋,对中**体的萦怀乃至对五千年的文明的崇拜,始终笼罩着他的文学和人生之途。他虽身居台岛,但是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大陆。不平常的经历和阅历以及他的渊博学识和杰出的艺术才华,决定了他必然选择用自己的创作来抚慰离开祖国带来的精神上的伤痛。余光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母体文化的挚爱、坚守与呵护,是余光中乡愁题材作品的深层内涵。余光中认为“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长在”(《听听那冷雨》)。正是这磁石般的向心力,将余光中与祖国民族文化紧紧地吸附在一起。文化传统不像故乡那样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承载物,有一个清晰具体的意象,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渗透在民族的血液中,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无声无息却发挥着无比浓重的力量。所以余光中虽然身居孤岛,但是他的乡愁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渗透着浓浓的古典诗意。

首先,余光中的乡愁诗从内在情感上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民族感。正如诗人在《〈白玉苦瓜〉序》中所说:“写诗要有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还要有纵横交错的现实感。”[4]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就有忧患意识的传统。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唐宋诗词,其中充满悲情的怀乡诗歌不下千万。余光中的《乡愁》正是这种传统的乡愁诗在新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在诗中,诗人抒写了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四大悲情,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四大情感历程。第一届为母子别,第二是新婚别,第三是生死别,第四是故乡别。这种种的生离死别、聚散离合中投射出来的不能承受之悲正与中国传统的悲剧意识一脉相承。而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象层层迭化,使这种深沉的“乡愁”突破了个人的怀乡情结,被诗人赋予了深广的时代内容,使“乡愁”突破了个人的怀乡情绪,被诗人赋予了深广的时代内容,使“乡愁”演化成为民族的一大悲剧,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地域感。

其次,余光中的乡愁诗在意象的设置上化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原型意象。原型意象是各个民族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世代相传、共同相通的心理积淀物。它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内涵丰富。在《乡愁》中,余光中从广袤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鲜明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他们单纯而丰富,独立而集中,没有旁逸斜出的杂乱之感。其中船、海和坟墓的意象在中国诗词中反复出现,具有一种民族认同感,一种永恒的生命力。这四个意象由小到大,一个比一个难舍,一个比一个难离,道尽了乡愁的诸多情感,并与诗人由轻到重,由淡到浓,由个人到国家的感情变化相吻合,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构成余光中乡愁诗特有的艺术魅力。

再次,余光中的乡愁诗继承了中国格律诗的传统,同时又吸收了民歌的特色,开创了一种更自由更精致的新歌谣体。[5]《乡愁》虽只有寥寥数语,但在形式上却是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地。《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是指对诗歌整体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比较和谐对称。[6]这种结构的严整颇像古典诗词的.格律诗。变化,是指诗歌在统一中又有一种民谣民歌的活泼、灵动、自由之美。此外,诗歌按时间的发展,逐渐递进,把四个意象纵向组合起来,用四个阶段概括了漫长的人生。此种手法与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极为相似。《乡愁》的音韵美体现在旋律上回环反复,一唱三叹,有如泣如诉的美的享受。其中,“头”字押韵,有规律地出现、重复,以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轻巧的叠词的运用,无不使得诗歌回味无穷。全诗在结构上合音韵上的美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与民歌联姻的律动之美。而正是这种美,深刻地透射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惊魂。也是这种美,传达出诗人对精致文化传统的回归、眷恋。

余光中乡愁作品精魂之所在,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依。余光中对中华民族的感情是真挚而不加造作的。他的思乡已经跳出个人局限,将个人的思乡提升到一个普遍的、理性的境界。这种乡愁不仅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经过时间的沉淀更加深厚。它更是精神上的,是对历史文化传统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深深眷恋。[7]因此,诗人的乡愁显示出一种超地域超时代的意义。余光中的这种中国情结随着他人生阅历的丰富而越来越深刻,随着岁月的推移而越来越醇厚。诗人就是这样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绪化作奔腾的诗句,灌注于乡愁诗篇中,强烈表达出其内心深厚的大陆情结、乡愁情结。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篇十

自三十七度出发,地心的吸力重了。

我如登陆于木星,骤增为二百七十四磅,

看十一个月在太空旋转。

站在白垩纪的活火山上,独自和恐龙群搏斗。

地球痉挛着,若行星之将出轨,

七色火在四周吐毒蟒的舌头。

群鬼哗变着,冲出地狱的大铁门,

而且鼓噪着,追逐于我的背后;

梦魇骑我,向大峡谷的悬崖狂奔。

只有灵魂亮着,屹立于回忆的海啸。

心的热带,摄氏四十度,白血球和红血球。

在血巷中赛马。

最后,一切都归于沉寂。

宇宙于一只停了的表,我醒来,在白色的南极。

护士立在我身旁,一头胖胖的雌企鹅。

伸右鳍摸一摸扁平的躯体,

血冷了,我发现自己是一尾鱼。

1957/9/9。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篇十一

恢恢的天网疏而不漏。

撒网的手向无中生有。

你知道是怎样放怎样收的吗?

看坡下斜斜的一行马尾松。

须发蓬茸,背光的姿态。

愈来愈暧昧,也愈朦胧。

面海的那扇长窗。

正要说暮色来了。

忽然一变色。

说,夜色来了。

说,灰茫茫的天网无所遗漏。

正细孔密洞在收口。

无论你在天涯的什么半岛。

地角的什么楼。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篇十二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赏析】。

(一)、意以象言,情以象抒。

诗言志,歌咏情,诗歌是情志抒发的艺术,可是这种感情心志的抒发最忌讳抽象说教,空洞无物,为此,诗人们往往选取一些“情感对等物”(意象)来抒情言志,从而使诗歌具有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的表达效果。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依次选用了四个极具中国特色和个性风格的意象来抒发诗人久积于心、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首节“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以呼告开篇,反复咏唱,“长江水”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它是自然滋润万物的汩汩清泉,它是母亲哺育儿女的甜美*汁,它是祖国抚慰游子的绵长柔情。诗人漂泊天涯的深情呼唤有如穿越沙漠、久旱干渴的旅人对于绿州和清泉的渴盼,焦灼而痛楚,执着而痴迷!第二节的“海棠红”和第四节的“腊梅香”极富古典韵味,很容易引发人们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相似联想,也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和热爱。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人在旅途,魂归故里。哪怕天涯海角,哪怕沧海桑田,文化的血脉永远亘古如斯,一脉相连。第三节的“雪花白”则摹色绘心,以雪花的晶莹剔透、洁白无瑕隐喻游子对祖**亲的赤子之心和挚爱之情。四个意象以相同的方式呈现,多侧面、多角度地抒写了诗人对祖**亲手足相连、血肉相依的深挚情怀。

(二)、联想自然,环环相扣。

《乡愁四韵》的高妙之处不仅仅在于精选意象,传情达意,更重要的是,它往往围绕中心意象展开层层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乡愁的情感内涵。第一节由“长江水”联想到“酒”,由“酒”联想到“醉酒的滋味”,再由“醉酒的滋味”联想到“乡愁的滋味”;其余三节分别由“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引发联想,思路扩展与第一节类似。这些联想,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充分揭示了乡愁的深沉厚重、悠远绵长的特点。第一节第一层联想把“长江水”比作“酒”,凸现乡愁孕大含深,至真至醇;第二层联想由“酒”到“醉酒的滋味”则顺理成事,自自然然,展示了乡愁撩人情思、令人心醉的特点;第三层联想把“乡愁的滋味”类比“醉酒的滋味”,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浅显,使人们特别是那些未曾离乡背井,游走天涯的人们对“乡愁”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感受。三层联想,从属于“乡愁”而又突现“乡愁”,明白有序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思。显然,这比单一的联想比喻更具艺术魅力,其余三节的联想扩展作用类似,兹不赘述。

(三)、音韵和谐,一唱三叹。

《乡愁四韵》可以看作是一首用文字写成的乐曲,首行诗犹如乐曲的主题旋律,而且它在每一诗节的首尾呼应,使得每一个诗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乐段”,四个乐段之间结构非常相似,这些相似的“乐段”反复演奏,形成了回环复踏、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使主题思想得以不断深化,从而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这种重章叠句的构思,显然是借鉴了中国民歌的回旋曲式的特点。

(四)、无理而妙,富于别趣。

严沧浪曾说过:“诗有别材,非关理也;诗有别趣,非关书也。”此处“别材”、“别趣”指的就是“无理而妙”的特征,所谓“无理”是指因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的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乡愁四韵》中,作者不说“一张红海棠”、“一片白雪花”、“一朵香腊梅”,而偏说“一张海棠红”、“一片雪花白”、“一朵腊梅香”,显然,按照生活逻辑和表达习惯,“红”不能用量词“张”来修饰,“白”不能用量词“片”来限定,“香”不能用量词“朵”来衡量。但是,诗人的匠心在于:用“一张红海棠”来强调“红”,以突出“红”的鲜艳灿烂,而这“红”又与后文的“血”自然相连;用“一朵雪花白”来强调“白”,白得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而这“白”字又与后面的“信”紧密相连;用“一朵腊梅香”来强调“香”,以突出腊梅的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这“香”字又与下文的“母亲”相连接。相反,如果说“给我一张红海棠”,“给我一片白雪花”,“给我一朵香腊梅”,后面随文就势的自然联想就无法展开。因此,从这反常离奇的搭配中我们是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诗心智慧的。(意象:海棠,富贵满堂,腊梅,家乡的象征)。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篇十三

自我的唇上飘落。你的.手指。

是一串串钥匙,玲玲珑珑。

握在我手中,让我开启。

让我豁然开启,哪一扇门?

握你的手而死是幸运的。

听你说,你仍爱我,听你说春秋网h。

凤凰死后还有凤凰。

春天死后还有春天,但至少。

有一个五月曾属于我们。

每一根白发仍为你颤抖,每一根潇骚。

都记得旧时候,记得。

你踩过的地方绽几朵红莲。

你立的地方喷一株水仙。

你立在风中,裙也翩翩,发也翩翩。

覆你的耳朵于我的胸膛。

听我的心说,它倦了,倦了。

它已经逾龄,为甄甄啊甄甄。

它跳得太强烈,跳得太频。

我的爱情给它太重的负荷,我的爱情。

在原始。上次约会在蓝田。

再上次,在洛水之滨。

在洪荒,在沧海,在星云的叆叆。

在记忆啊记忆之外,另一端我的爱情。

下次的约会在何处,在何处?

你说呢,你说,我依你。

(你可相信轮回,你可相信?)。

死亡的黑袖挡住,我看不清楚,可是。

嗯,我听见了,我一定去。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最新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大全13篇) 文件夹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