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创造个人学习的独特方式和方法。要遵循逻辑,将内容分类,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消化。以下是一些业界专家分享的总结心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一天,外婆在炒菜时,我出于好奇,凑上去想看看外婆怎么炒的菜。这时,锅里的油溅了出来,正好溅到我手指上。“啊!”我大叫一声,马上低头看了看手指,只见烫伤的地方已经起了一个小小的红包。外婆看见了,马上拿烫伤膏给我擦手指。见不起效果,外婆又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轻轻地磕碎,然后剥下鸡蛋上的一层薄薄的膜给我敷在我隐隐作痛的手指上。顿时,我觉得手指不痛了,而且还有点凉凉的感觉。我立即问外婆:“这是什么东西?敷上去烫伤的地方一点都不痛了!”外婆说:“你不懂了吧?这层膜叫蛋膜,敷到烫伤的地方上可以缓解疼痛。”“这是为什么呢?”我好奇地问。外婆外婆笑了笑,说:“你自己到电脑上查查看。”
事后,我在电脑上查了资料。原来,用鸡蛋膜治烧烫伤是因蛋膜贴附后占位性很强,不易分离,对创面起保护作用。在鸡蛋壳的里面有一层薄薄的蛋膜,当身体的某一部位被烫伤后,可轻轻磕打一只鸡蛋,揭下蛋膜,敷在伤口上。经过几天,伤口就会愈合了。它的另一个优点是敷上后能止痛。这个方法真好!不到几天,我手指上的红包就消失了,也不再觉得痛了。
看来以后我们要留心观察周边的事物,说不定你身边的某样东西就有很大的用处呢!
有人说:平淡人生也有舞,凡人小事也有歌。人生正是如此,可是却有多少人因为匆忙,来不及发现另一面的自己。而我把我乐平凡的刹那间,发现了最真实的自我。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们正在上着一节语文课。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着一篇课文。过了一会儿,老师停了下来,问了我们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教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在认真地思考着这个问题,过了很长时间,仍然没有人举手。
就在那一刹那间,我发现了最勇敢的自我。
还有一次,老师突然到班里宣布要开联欢会,并且让大家积极准备节目参加。我眉头紧锁,一直思考着参不参加。在班里,我一直是一个很文静的女生,也没有多少朋友,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如果参加,一定会遭来大家的议论的。可我要是参加,正是一个表现的机会,可以使大家重新认识我。我下定决心参加了。
我每天在家刻苦的排练,等待那一天的到来。该我上场了,我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表演舞蹈。此刻,我觉得自己犹如一只美丽的孔雀,正在聚精会神地跳着舞。一支舞跳完,大家都给予了赞许的掌声和目光。
刹那间,我发现了最美丽的自我。
每个人从发现自我开始,就慢慢迈向了新台阶。发现有优点的自我,能给予自己信心;发现有缺点的自我,能让自己及时改正。勇于发现才能突破自我。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
星期六,爸爸妈妈带我去白衣河畔踏青游玩。
我们沿着河边走走停停,一会儿来到了一排柳树下,爸爸说要做个柳笛,让我看看他是如何用柳条吹奏笛声的。只见爸爸走到一棵比较粗壮的柳树下,抬手抓住一根下垂的柳条,然后一脚蹬住树身,就像是在拔河一样,使劲向下一拉,一根长长的柳条就被拽了下来。
接着,爸爸从稍粗的那头量了大约五厘米,把剩下的用刀子切断,然后,用手去拧那根长约五厘米的柳条。也不知爸爸用了什么诀窍,三两下的工夫就让柳条皮跟里面的短棍儿完完全全的分离开来。接下来,爸爸丢掉了从柳条皮里分离出来的小细棍,用刀子在小细筒的一端刮掉了一点外皮,只剩下一层黄绿色的膜。
爸爸把做好的小细筒递给我,说:“吹一下试试。”我把它放在嘴里一吹,只听“滴”的一声,柳条发出了短短的脆响。
我惊讶地端详着手中的柳笛,向爸爸问道:“爸爸,这是什么原理?柳条为什么能发出声响?”爸爸说:“这是由于空气震动所产生的气流声。柳条越短越细,声音就越清脆,相反,柳条越长越粗,声音就越是沉闷。这跟你的.钢琴发音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发音的方式不一样。等你长大后学到更多的知识就会懂得这个道理了。”
我听了爸爸的话,心想:这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柳笛,竟然还藏着这么大的学问,看来,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真不少呢!
文档为doc格式。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看到滴管中粘了些纸屑,于是就决定给它“泡个澡”。
我捏住滴管的“尾巴”,排出空气,将它的“头”放入水中,然后松开它的“尾巴”,让它翻个跟头,“尾巴”中就有了一些水。我又重复了几次这样的动作后,它的“身子”中就几乎装满了水,我就让靠着盆边站着。
我苦想冥想,反复推理,在爸爸的耐心帮助下,终于得出了结论。原来,滴管“尾巴”中的空气将水从宽阔的地方向窄小的地方推,只有部分水流能被推进去,这时,外面的空气用很大的压力抵住窄小的洞口中,不让水流出来。
得出这个结论后,我兴奋不已。此时,我想:如果我通过多做实验,得出几个科学结论,发现几个科学原理,有一天也会成为科学家的。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一个科学原理,也懂得了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瞧,看似枯燥的实验,其实也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和奥秘呢。
一天,天气炎热,我一个人闲在家里很无聊。突然,一首《蜗牛与黄鹂鸟》的歌声传入我的耳朵里,歌曲中黄鹂鸟与蜗牛有趣的对话,引得我一时心血来潮,我便急忙跑到院子里去找蜗牛。开始,我搜寻了几个地方,都没有发现蜗牛的影子。后来,我来到墙角边,慢慢地寻找,果然不出我所料,一只只大大小小的蜗牛全都潜伏在那里,有的在休息,有的在爬行。我鼓起勇气捉了其中一只蜗牛。
回到屋里,我开始对蜗牛的外貌特征仔细地观察起来。蜗牛身上的贝壳,呈陀螺形。一双小咪咪的眼睛高高地悬挂在触角上。为了更好地观察蜗牛,我又把它放在玻璃柜上。通过观察我发现蜗牛的触角中间偏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相当小,大概与针尖差不多。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把它称之为“齿舌”。
蜗牛行走的方式与鼻涕虫一样,腹面有长而扁平的足,借肌肉收缩而前进。它每前进一点,就会在玻璃上留下分泌粘液,干后闪闪发亮,宛如一条“丝绸之路”。我想:这可能是蜗牛排泄的一种有助于爬行的物质吧!这条白色的线条就是这些液体干后留下的印迹。我做一个有趣的观察实验,测定蜗牛爬行速度:把一只蜗牛放在干燥地面,它每分钟移动9—13厘米;放在遮阴地面时速度减慢,每分钟移动6—8厘米;放在潮湿地面时速度加快,每分钟滑行25—30厘米。
世界上有许多奥秘等着人们去探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猫吃草的秘密。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我在小灰的饭盆里放了一些已经过期的小鱼干。小灰走过来闻了闻,就把小鱼干吃了下去。果然,过了一会儿,小灰风一样地跑到院子里,又吃起了牛顿草。
我飞快地跑回卧室,从书架上找出《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查过书后,我恍然大悟:当猫吃了不好的东西,肚子疼时,吃了这种草,可以刺激胃液,把吃下去的食物吐出来。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大创作来源于小发现,小发现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只要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
在一个印着绿里透红的鲜花的黄色花盆里,长着两颗身材修长,亭亭玉立的小草。它的身体上,又像人体的汗毛,大约每一寸远的地方,就有一个节,长节的地方有一颗颗硬的小刺,如果你用手去摸它,那硬硬的小刺准会扎疼你的手,甚至还会流血。大概这就是它那自我保护的能力吧。
再往上看,它的叶有深绿色,也有嫩绿色,它的叶子像瓜子壳,是对称的——这就是含羞草!
一天,我无意中将手伸向含羞草,惊奇的发现它对称的叶子像一双小手一样合拢来了,我再用手碰了一下,它就合得更紧了,像一条线又像一把小小的“军刀”。我将手掌放到它的头上,它的枝叶就立刻往下垂。看,它那耷拉着的脑袋,像一位害羞的姑娘,用手掩饰着自己的脸,可当你把手离开它的时候,它却又昂首挺胸,张开了叶子,恢复了原状。
我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一连串问题浮现在我脑海中。难道植物也会通人性吗?难道它也懂得害羞?我越想越好奇。于是,我向老师请教,老师告诉我:“由于它的身体含有植物细胞生物素,如果人体接近,它的身体就会发生变化,就会接受到一种信息,使它像人一样变得‘害羞’。”
哈哈,这个秘密我终于解开了!我默默凝视着含羞草。心里充满无限感慨,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爸爸带我和几个叔叔在大三角坑去钓鱼,我在三角坑边发现许多群小蝌蚪。我想观察小蝌蚪如何变成青蛙,便捉了几只回家。
那时侯我家养了几只金鱼,因为我不知金鱼吃小蝌蚪,所以毫无戒心的把小可蝌蚪放入鱼缸里。
连续好几天,什么事也没有。有时小蝌蚪还和金鱼打成一片。
又过了好几天,我突然发现少了一只最小的蝌蚪。不可能是金鱼吃的吧?有时小蝌蚪还和金鱼打成一片,并且鱼缸里也没血呀!
我的猜测就这样别推翻了。一定是妈妈换水时把小金鱼倒掉了!我又想。
第二天,我又发现少了一只蝌蚪,情况和昨天的一样。可前一天妈妈爸爸都没有换水呀!
就这样,我对金鱼又有了怀疑。我决定做一下观察,看看金鱼是否吃小蝌蚪。
下了决定,我就躲在放鱼缸的桌子下开始观察。
过了半个小时,好好的,什么事也没发生。在我等的不耐烦的时候,只见金鱼们开始围着一只最小的蝌蚪。小蝌蚪想出去,在圈里撞来撞去。可是一切都是徒劳的。这时,一只大金鱼慢慢逼近小蝌蚪。小蝌蚪下呆了,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
金鱼离小蝌蚪大约还有2厘米的时候,那只金鱼张着嘴箭一样的向小蝌蚪游去。再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我突然站起,摇起鱼缸里的水来。
金鱼没吃成小蝌蚪,游一边去了,我赶紧把金鱼和小蝌蚪分开了。
金鱼竟吃小蝌蚪,我万万没想到,这是我的发现,它来源于我认真的观察。
其实世界上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细心观察,将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下面我就给大家谈谈我的奇妙经历吧。
想必大家都喜欢吃糖炒大栗吧,尤其是“军大栗”,又香又甜,只要你走到街上,老远就能闻到炒大栗的香味,使你口水直流,真想一饱口福。
但是,栗子的肉虽好吃可栗子壳却很难剥。如果用手剥,壳比较硬;如果用嘴咬,肉容易碎;如果用小刀切,又不安全。想必大家也有这样的烦恼吧,我在平常的生活中却发现了一个小窍门,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怎么弄的了吧,下面,我就牛刀小试一下,教大家一招,如何巧妙、轻松地将大栗剥开。
首先用大拇指在栗子中心按一下,因为大栗壳的中心最嫩,轻轻按一下就破了,再用大拇指和食指在中心的两边一捏,这样栗子肉就轻而易举的捏出来了,而且这一招同样适用于剥荔枝壳。
看完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已经学会了吧,一定吃着大栗乐不可支了吧。
以上是我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发现,就算是抛砖引玉吧。其实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有他一定的规律的,只要我们按照他的规律仔细地去寻找,一定能悟出办法的,就好比叶圣陶爷爷给我们讲的读书秘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我的发现,其乐无穷。
上学期暑假,我参加了朝阳区组织的“拥抱海洋”威海夏令营,收获很大:我发现了螃蟹的藏身之处。
在威海夏令营的第三天,我们组织了赶海。到了海边,赤裸裸的脚踩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感觉舒服极了!沙滩上随时都可以看见一只只小巧玲珑的螃蟹跑来跑去,一闪而过,无影无踪。“它们去哪儿了呢?”一个不解之谜便在我的脑海里油然而生。
我带着满脑子问号开始了搜索行动。忽然,一只小螃蟹在我面前闪过,它便成了我的“跟踪目标”。我追呀追,可是当追到一大堆石头前时,我的“跟踪目标”就消失了。我当时愣住了,难道螃蟹成仙了?蒸发了?不可能!可能是哪块石头挡住了,我看不见,于是我开始了“大搜捕”活动。我先抬起前面那块最明显的石头,啊!一大群螃蟹一拥而出,抱头鼠窜。我又搬开了另一块石头,呀!又是一群螃蟹。我惊呆了,这分明是螃蟹窝呀!我带着这个疑问去询问随行老师,老师笑了笑,亲切地说:“由于石下阴暗潮湿,正是螃蟹理想的生存之地。所以,沙滩上的石头下面才会有那么多的螃蟹。”我恍然大悟,满脑子问号变成了惊叹号,我知道了螃蟹喜欢阴暗潮湿,我发现了螃蟹的藏身之处。
这次发现使我懂得了: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宝藏”有很多,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会获得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