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通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开启了以网络为平台、数据爆炸式增长为标志、云计算为支撑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绝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海量数据和信息的专业词汇,在技术层面还是一种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的工具,在哲学层面更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数据就是对数量巨大、类型复杂、传播快速的海量数据进行量化相关分析,从而描述现状、发现问题和预测趋势的一种挖掘数据隐藏价值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相比于传统数据,大数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据采集的便利性与海量性。维 克托·迈尔 - 舍恩伯格 ( Viktor Mayer - Schnb erger)教授指出: “大数据趋势的深层原因,就是海量数据的存在以及越来越多的事物是以数据形式存在的。”的确,大数据时代的降临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维度,区别于小数据时代费时费力的人工记录,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采集呈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趋势,各种电子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上传海量数据,人们可以非常便利而廉价地采集到庞大的数据集。而且,数据计量单位已从 GB 跃升至 TB、EB、ZB 甚至是 YB,数据类型也告别了传统单一的结构化数据而日益复杂化,编码和非编码数据、静态与动态数据、显性与隐形数据、语义和非语义数据共同汇成了大数据海洋。置身其中的学校德育虽然可以丰富德育资源,拓展德育阵地,但多元异质信息会冲击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和道德标准,学校德育的话语权可能式微。
第二,数据传播的实时性与交互性。在传统媒介时代,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由于时空限制和媒介自身无法随身携带等多重原因,数据信息的传播都有固定的时间周期,这就难免造成时滞效应,无法实现信息发布与信息接收的零对接。然而,在大数据时代,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各种便携式新兴媒体竞相登台,信息发布与信息接收之间的时间鸿沟基本上得以消除。大数据的技术支撑可以帮助个体摆脱时空与身份的双重束缚,个体由单向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的制造者与发布者,这对学校德育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和媒介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师生间的同步交流与实时互动,而且这种互动效果可以及时呈现,教师根据反馈结果可以适当调整和优化后续的教学活动。
第三,数据价值的离散性与永久性。由于接收混乱,一些垃圾数据和错误数据难免会混进数据库,这无疑会破坏样本选取的同质性和数据格式的一致性,其结果是数据的容错率增大,价值密度离散,因而可能导致预测结果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科学筛选是大数据德育面对的一大难题。另外,大数据的价值还具有永久性,这种永久性主要通过数据存储的长久性和使用的重复性与交叉性而表现出来。尽管长久性可以让数据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但无法剥除的数字记忆会让学生受制于过去,尤其是关乎学生立身处世的品德数据记录更会让学生寝食难安。
第四,数据预测的精准性与快速性。舍恩伯格教授坦言: “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大数据预测是指通过数学算法和概率统计去分析和发现海量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提前推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由于大数据预测的基础是 “收集所有的数据,即 ‘样本 = 总体’”,而不是依赖于小规模的随机抽样,所以其预测结果就相当精准。同时,云计算技术摆脱了传统数据库引擎对数据高度精确和有序排列的要求,因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超大的计算任务,大大提高了预测速度。精准而快速的概率预测一方面可以帮助教育者动态监测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道德预警机制,从而减少学生失德行为的发生,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数据独裁、侵犯学生自主权利等伦理威胁。
二、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
大数据正以其巨大的力量悄然而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无疑也改变着置身社会前沿的学校德育。它所具有的独特思维、先进理念和超强技术为学校德育的革新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平台和新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学校德育模式。然而,大数据的德育应用并非百利而无一害,与大数据时代同行的学校德育也面临着诸多的潜在危机。
(一) “彷徨在路口”: 多元复杂的信息会导致学生价值迷茫
大数据时代的降临虽然使学校德育摆脱了由于信息匮乏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但与此同时,其也面临着信息爆炸的威胁和信息霸权的冲击。国内思潮与国外思潮、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主流文化与亚文化、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等多维多变的信息都在互联网这一场域交流、交融与交锋。面对纷繁复杂而来势凶猛的海量信息,学生的思想领地出现了价值混乱、精神困惑和人生迷茫的窘境,甚至一些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变得模糊不清,出现了以多元排斥一元、以相对主义抵制核心价值的去意识形态化的危险倾向,许多青少年彷徨在价值选择与道德抉择的十字路口。在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争夺战显得更加重要、急迫和困难,开放自由而难以控制的网络平台成为敌对势力和不法分子进行思想移植和价值渗透的主战场。集思维活跃、潜力巨大、创造力强等特点于一身的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兴旺和民族复兴的后备力量,一直都是敌对势力兜售奇端异说和鼓吹错误思想的重点对象。而当代学生是以网络生存为主的 “数字原住民”,他们一方面追求独立自主,猎奇欲望强烈,但另一方面又缺乏筛选和鉴别海量信息的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那么,大数据时代如何增强学生对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批判鉴别能力,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引领,如何通过监控学生的网络舆情而巩固学校德育在学生道德成长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理应具有的价值引领功能,就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时代难题。
(二) “第三只眼睛”: 监测学生品德会践踏教育的伦理尺度人是教育的对象,只有自身符合伦理标准和道德要求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道德的 “人”。学校德育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为最终目的,更应维护和彰显其价值向度与伦理特质。只有承认道德是德育有效性的依据,才能在教育全过程中自觉地尊重学生的自由和隐私,主动抵制一切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和侵犯学生基本权利的方法或手段。这是因为,任何试图用不道德的手段去达到道德目的的教育努力,且不论其结果如何,也不论其逻辑是如何的荒谬,其行为在一开始就走向了道德的对立面。当前的学校德育中,由于教师稳固的权威地位、淡薄的权利意识和 “目的高于手段”的思维惯习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不少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着道德教育。作为技术层面的大数据,它被誉为观察人们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的 “显微镜”,可以细致而深入地窥测到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所思所想。由于“采集个人数据的工具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所必备 的 工 具 当 中,如 网 页 和 智 能 手 机 应 用 程序”,所以学生的一切活动几乎都暴露在 “第三只眼睛”的监视下而无所遁迹。教师可以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在线学习系统、校园一卡通等渠道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有效预判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趋势,从而及时进行教育干预,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也不难发现,利用相关软件持续监测学生的学习和品德行为类似于间谍活动,教育者在收集数据时极有可能闯进学生隐私领地,这种数据采集方式有侵犯学生隐私和违背教育伦理的嫌疑,一旦为学生察觉,教育的公信力和教师的权威就会遭到削弱。而更糟的是,即便教育者主动采取相关措施,如告知与许可、匿名化处理和模糊化处理,去保护学生的隐私,这些 传 统 策 略 在 大 数 据 时 代 也 已 显 得 苍 白无力。
(三) “既往犹可咎”: 永久留存的旧数据会让学生心有余悸在传统媒体时代,学生的诸多教育信息基本以纸质档案的形式存储,信息保存的时间长度取决于纸张载体的使用寿命,故而难以实现保存周期的最大化。此外,受制于纸张耐用性与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少纸质档案可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出现亡佚现象。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加快和数据工具的广泛研发,尤其是廉价的大容量存储设备和快速检索系统的出现,教育数据的保存时间得以大大延长,甚至可以实现永久保存,而且数据提取与分析相当便利。这一方面无疑为大数据的教育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有利于信息
技术与学校德育的深入融合,但另一方面也对数据保护和数据的恰当使用提出了巨大挑战。
莎士比亚曾说: “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用这句话来形容大数据时代旧数据所具有的潜在威胁极为贴切。即是说,人们将无法摆脱 “永久记忆”的恐慌———永不磨灭的数字记录让人无法告别过去。反映到学校教育中,就是学生所有的学习记录和品德信息将被永久保存而伴其一生,而这些信息可能会在各种关键性评价中被赋予不恰当的意义。倘若如此,学生将永远受制于过去,为某一次不良记录而心有余悸,即便现在的自己早已今非昔比。所以,学生家长、教育专家长期以来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和对学生学业追踪带来的后果忧心忡忡,因为这是限制学生未来发展机遇的潜在威胁。而且,品德电子档案对学生和家长所造成的恐惧远大于记录学习成绩的 “电子书包” ( digital backpack) ,因为道德上的污点远比成绩上的瑕疵更难以让人接受。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学生就是在不断地犯错与纠错中成长起来的,评价者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过去的数据,客观公正地判断这些数据与现在的学生是否存在关联,不能以陈旧的数据记录否定学生当前的努力和未来的发展。否则,非但不公正,还会产生错误的判断结果,更会否定学生进步和成长的能力,扼杀学生道德前进的勇气和进取心。
( 四) “未卜可先知”: 概率预测会剥夺学生道德选择的自由
概率预测既是大数据的最终目的,也是大数据的价值和优势所在。大数据德育预测是在对学生道德发展数据进行多维提取与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洞察这些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预测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和道德行为趋向,以便教育者及时进行教育干预 ( 警告、惩戒) ,从而实现预防学生失德行为发生、提高德育实效的双重目的。不可否认,大数据德育预测有助于营造一个更安全与和谐的校园环境,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但是,基于对学生道德行为预测的道德惩戒却否定和亵渎了人之所以为教育对象的根本内核———自由意志、自由尊严和自主抉择。正如舍恩伯格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运用大数据预测来判断和惩罚人类的潜在行为,这是对公平公正以及自由意志的一种亵渎,同时也轻视了决策过程中深思熟虑的重要性。”马克思曾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言简意赅地提炼了人的本质: “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类自律的一种基本方式,道德最为典型也最为内在地彰显了人类理解和把握自身生活世界的主体自觉性特征。那么,真正而有效的道德学习就应该源于学生自觉、自愿而自由地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学校和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的自由意志神圣不可侵犯,不可罔顾学生的自由意志和自主选择权利,用所谓的概率预测否定和打压学生的道德自主性。基于可能性预测对学生进行道德惩戒的做法之所以不足取,主要不是因为其分析结果可能失真,更重要的是它十分荒唐———学生居然要为不良的道德动机或尚未实施的失德行为承担责任或遭受惩罚。这不仅破坏了公平正义的基本信条,而且还剥夺了学生进行道德选择的自由,否认了学生会突然改变道德选择的可能性,即便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五) “觅他山之石”: 在线课程会冲击教师的“权威”地位
大数据时代的在线课程虽然有利于实现优质资源普及共享、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构建学习型社会,但它也对教育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了全新挑战。一是教师在德育中的角色和地位要随之改变。由于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遨游于国内甚至世界一流学校的优质课堂里,一些基础而单调的教学内容就可以由慕课和计算机教学代劳,教师就没有必要像过去那样成为宣讲道德知识的 “布道者”,而是应将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带给学生,成为大数据学习系统与学生之间的连接点。在未来的学校德育中,教师的角色也将从 “道德权威”向道德场景的设计者、道德学习的引导者、道德成长的陪伴者和道德智慧的欣赏者转变。二是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德育水平,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在线课程虽然只是面授课堂的有益补充,无法取代现有的教学方式,它却对教师的德育能力和师生互动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的课堂时间更有价值,不能为学生的道德学习和成长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不能根据品德发展规律和学生道德发展动态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样的面授课堂因师生间有效互动的阙如而与在线课程相差无几。更有甚者,从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和学习资源的丰富度而言,其还远不及在线课程对学生所具有的吸引力。可见,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的实际形态将更多地是以隐形课程意义上的德育而存在,更强调教师的人格熏陶、师生的互动风格和课堂的组织形式对学生人格的潜在影响。所以,学校要选聘、培养并留住那些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独特 的 人 格 魅 力、高超的德育智慧的 “人师”,而不只是那些掌握道德知识的 “经师”。
三、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应对策略
与大数据同行的学校德育面临着诸多的潜在危机,这些危机的有效解除将最终成为大数据与德育能够深度融合的决定因素。那么,有效而合理地实现大数据的德育应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大数据可能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消极影响,就成为学校德育的当务之急。
( 一) 转变德育思维,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价值引领作用
传统的德育思维模式主要是充分发挥道德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立足于 “抢占高地”。德育工作的重点集中于学生的线下生活和有形的校园空间。学生依恋度更高、耗费时间更长的网络却旁落于德育工作者的视野之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CINIC) 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16 年上半年我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 5 小时,而学生群体的上网时间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网络生存”已成为学生真实的生活样态。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打破了德育的时空概念,致使道德教学不再是德育的 “黄金频道”,纯净的校园生活也不再是德育的 “黄金地段”。因此,德育工作者应转变德育思维,以开放吸纳的胸怀和除旧布新的勇气为学生搭建丰富灵活、形象生动的网络德育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机理发挥其在主流价值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价值引领作用,德育主管部门要整合优化各种网络媒介平台,构建一个对象全吸纳、时段全包容、方位全覆盖的立体化德育生态,以形成最大合力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领。首先,将德育网站建设作为抓手,通过校园微信、微博、短信、电子邮箱、QQ 等不时向学生推送德育学习 APP,从而增强学校德育的新颖性和吸引力。其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学生推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德育内容,以喜闻乐见和丰富多样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抵制 “俗化” “淡化”和 “西化”等不良信息的影响。最后,除了利用信息防火墙技术对一些具有迷惑性和煽动性的境外言论进行技术过滤甚至拦截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利用热词检索系统和敏感词在线检测工具从更微观和更深刻的层面洞察学生精神世界的思想波动和价值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教育干预。
( 二) 提高数据素养,强化数据使用的伦理与责任意识
所谓数据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有关学生知识与品德发展的一切数据进行识别和采集、组织和管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在数据的生产管理与发布共享过程中普遍遵循的伦理准则与行为规范。可见,教师的数据素养是个广义概念,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复合体,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或数字化手段定位和采集学生数据并解决相关教育问题的技术和技能,而且还包括批判性思考已有数据和保护学生隐私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担当。而且,随着信息工具的普及使用和运算分析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数据教育应用方面的技术难题将迎刃而解,最终妨碍大数据服务教育的制约因素将是教师的创新思维、数据使用伦理等深层面的素质和能力。随着教育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教育应用的持续深入,教师的数据素养将成为其职业胜任力的核心要素,国家、学校和教师自身都应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关措施应对这一挑战。首先,在国家层面应出台专门的政策或文件为增强教师数据素养提供制度保障。目前,虽然 《发展规划》和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 试行) 》两大文件涉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人才支持路径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具体维度,但还没有专门文件就教师数据素养的内涵、框架、培养路径及评价指标作出明确规定。其次,在学校层面应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数据素养培养模式。除了对拟聘教师提出数据能力的要求外,还要定期邀请专家就大数据教育应用中的难点问题为在职教师答疑解惑。最后,从教师自身来讲,既要充分认识数据素养在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要提高大数据教育应用的综合能力。“除强调掌握与信息活动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如检索、获取、存储、制作、展示和交换信息等) 外,还要强调信息的批判、创新、管理和安全”。
(三) 进行数据监管,规定数据存储和使用的时间界限
数据能够永久存储和重复交叉使用,既是大数据发挥其巨大价值的优势所在,但同时也是导致大数据德育应用危机的重要根源。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全部学习经历和道德成长历程,包括失败的成绩、无忌的童言和失当的行为,都会以真实的记录成为学生永久的档案。这些不良记录很有可能被互联网大面积扩散,最终变成伤害学生身心的定时炸弹。所以,德育工作者必须在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和维护学生隐私之间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舍弃数据能够重复使用的永久价值换回一颗数据安全的定心丸———适当限制学生教育数据的保存周期和使用时限。这一折中而明智的办法主要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迫使数据使用者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挖掘数据背后所隐藏的巨大价值,防止数据浪费,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 二是可以拨开时刻笼罩在学生心中的数据滥用和隐私泄露的阴影,免去数据的 “永久记忆”对学生造成的后顾之忧。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除了规定数据的存储和使用时限外,同时还必须采取以下数据监管措施。第一,对教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而潜在风险又小的基础教育数据,实行数据采集与分析使用相分离制度。数据的分析使用应由利益无涉的第三方机构操作,同时建立数据共享门户,及时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管理人员开放,从而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第二,对教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而有一定风险的学生数据进行模糊化和匿名化处理,如剥除年龄、性别、民族等明显的个人标识,以延长其保存期限。同时,将数据管控的重点从规范数据的采集方式转移到对数据使用目的及方式的审查上。第三,对教育教学改革虽然重要但风险较大的敏感数据,建立一次性使用后 的 永 久 删 除 制 度。第 四,聘 请 算 法 专 家( algorithmists) 对教育数据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采集对象的知情权、数据的用途、数据的隐私保护、数据使用的伦理规范等。
(四) 预防数据独裁,充分认识大数据德育应用的限度
“得数据者得天下”,已成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的雄心壮志和时代强音。大数据光芒四射,很有可能让人们过于相信它的力量而对其产生盲目崇拜。在教育领域,大数据能够基于学生学习经历的海量信息,通过计算机的高速运算,为教育者提供甚至超过大脑控制水平的数据分析和预测,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和强大的功效,教育者很有可能欢呼大数据 “嘉年华”而将其视为学校教育的 “救命稻草”。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大数据有它的适用范围,尤其是在关涉人之发展的教育领域,它很多优势的有效发挥需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如监测学生品德不能侵犯学生隐私和违背教育伦理。毕竟,大数据的背后终究还是人的问题,不仅数据的有效使用在于人,而且数据使用的最终目的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大数据的德育应用就必须凸显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和自觉的伦理意识,不能将大数据运用到它所不适用的领域。为了防止数据独裁和人沦为数据的奴隶,教育者除了要在思想上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大数据德育应用的限度及其原因外,在德育实践中还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制订德育决策时,不能完全依靠数据说话,应将数据的科学性、德育的价值性和决策者的人文情怀统一起来。其次,在利用大数据提供的个性化德育服务功能时,需要维护学生作为自由人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道德自主成长留有余地。再次,在使用概率预测进行道德惩戒或行为干预时,不能将不良的道德动机或潜在的失德行为作为判断标准,因为高概率并不等同于必然性,意志自由的学生可能会随时改变道德选择。最后,在利用大数据进行道德评价时,需要坚持 “合其志功而观焉”的动机论与效果论的统一,尤其是在道德褒扬中,不仅要关注显性的外在道德行为,更应强调 “原心不原迹”的内隐道德动机。
( 五) 加强师资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水平
对学生的道德学习情况进行即时而精准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是大数据德育应用的主要表现和集中优势,这一应用正改变着教师的职业标准,其将全面确立教师的专业地位。大数据对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发展要求,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将更多强调教师的数据分析预测、个性化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发展规划》也指出要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可见,培养一支数据意识强烈、业务水平精湛、数据素养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大数据时代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为顺应大数据时代对教师德育专业化提出的全新要求,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消除思想障碍和心理畏惧,树立主动挖掘数据的隐藏价值并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思维和意识。其次要掌握与大数据德育应用相关的数据采集技术和使用技能,率先成为 “数据脱盲者” ( data literate) 。教师不仅需要知道如何通过阅读图表来追踪学生的进步,知道如何通过概率预测鼓励学生以某种方式更有效地学习,还要获得大数据统计和应用数学以及机器学习和数据碎片处理方面的专门知识,更要深度理解大数据分析的局限性,以避免陷入数据产生歧义之陷阱。最后要对数据的采集和使用进行自觉的伦理审查,不得以侵犯学生隐私和违背教育伦理的方式去挖掘和运用学生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