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改名(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改名篇一
班
级
环境工程1302班 学
号
201329090208 姓
名
欧阳慧婷
摘要:森林资源是森林、林地及生活和生长在林地上的生物的总称。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森林资源同样在我国林业建设中有重要作用。良好的保护管理森林资源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同样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良好利用与发展和森林资源的良好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在环境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本文将阐述关于森林环境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行性策略。
一、森林资源的特点
(一)空间分布广,生物生产力高
(二)结构复杂,多样性高。森林内有生命的物质和无生命的物质,它们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生物结构。
(三)再生能力强。森林资源不但具有种子更新能力,而且还可进行无性系繁殖,实施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
同时了解我国的森林资源的特点才可制定出符合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的策略方案,而我国森林资源则具有以下特点:
1.自然条件好,树种丰富。
2.森林资源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分布不均。3.森林资源结构欠佳,采伐利用不变。4.森林资源质量较差,利用率低。
二、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问题
就我国而言,长期以来存在着的毁林开荒、森林火灾、更新跟不上采伐一记森林病虫害等问题,使我国森林资源不断遭到破坏,出现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生物生产力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森林生态系统日益脆弱、退化的现象,并在更大范围内引发出更多、更深刻复杂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森林因其独有的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属性,大多存在于我国类似的现象与环境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引发洪水灾害
(二)引发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沙化
(三)导致调节能力下降,引发气候异常
(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锐减
三、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森林资源的良好保护与管理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保护好森林资源是林业工作的落脚点。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因为只有良好的促进森林资源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在林业的发展中,坚持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促进森林的良好稳定发展,这是林业管理工作中的重心,所以,在我国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想良好解决,首先就要将林业的管理工作落实好,从而促进我国林业能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必然选择(二)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客观需要
(三)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促进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四、森林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一)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的原则
1.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2.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手段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生态优先、采育平衡、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原则。
(二)实行森林资源有偿采伐,建立林业投入补偿机制
(三)利用森林景观优势,发展森林旅游
(四)改革林业经营与管理的机制
1.个体承包制。
2.通过租赁、兑换等形式使森林资源经营权重组。
3.实行山林经营股份合作制。
结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发展直接或间接有重大影响作用到生态环境、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应依照中国森林资源特性及现状为其量身定制有效且可行性高的策略,并且保证将策略贯彻落实下去。促进森林资源的良好管理,从而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改名篇二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英文名:forest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reation 专业代码:090302 学科门类:农学(森林资源类)
一、专业培养目标
为林业、园林、旅游等部门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热爱林业、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具备林学及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知识,兼有森林游憩管理方面的知识,能从事林业、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以及森林公园及森林游憩规划设计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培养的毕业生应该具备: 扎实的物理、化学、数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生物学、生态学、林学、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旅游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重点掌握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森林防火以及森林游憩管理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具有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游憩的关系的基本能力; 熟悉我国林业、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森林旅游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国内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森林防火、森林旅游等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以从事林业、园林和旅游等方面的工作,尤其是林业与园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工作。
本专业兼顾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游憩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符合教育部对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且以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为鲜明特色。
二.专业培养方式
采用“一主两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即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自学获取知识为主线,能力培养、素质养成为两翼支撑,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准则。具体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讲座、社团活动等多种培养方式。在培养过程中逐步推行研究型教学,注重个性化培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森林保护学科、生态学科。2.主要专业课程
昆虫学、植物病理学、森林生态学、生物防治、植物化学保护、森林有害生物控制、动植物检疫、森林景观与游憩、林火生态管理。
四、全学程教学安排
在144周的教学周数中,用于教学安排共计7学期112周,用于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共计1学期14周,在教学安排中理论教学92.5周,考试7周,军事训练1周,入学教育1周,教学实习22周,公益劳动2周。各项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见全学程时间安排表。
本专业开设40门必修课,共计99.8学分。开设21门专业选修课共计40学分,学生必须从中选修33学分。
五、主要实践环节安排
本专业实践环节主要由实验课、课程实习、综合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组成,包括植物学、树木学、气象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昆虫分类学、菌物分类学、生物防治、植物化学保护、动植物检疫、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植物学,第2学期,小龙门林场,1周,1学分。
树木学,第2学期,北京,1周,1学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野外识别树木的能力,巩固所学树木学知识。
气象学,第5学期,北京,0.5周,0.5学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气象学知识。
土壤学,第4学期,北京,0.5周,0.5学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土壤学知识。
森林生态学,第5学期,北京,1周,1学分。培养学生应用生态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森林生态学知识。
昆虫分类学,第6学期,北京,1周,1学分。培养学生野外识别常见昆虫的能力,巩固所学昆虫学知识。
菌物分类学,第3学期,北京,1周,1学分。培养学生鉴定常见菌物的能力,巩固所学菌物分类学知识。
生物防治,第6学期,北京,1周,1学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掌握生物防治的基本过程。植物化学保护,第6学期,北京,1周,1学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器具使用,掌握化学防治从试验设计、实施、结果分析与效果评价的全过程。动植物检疫,第7学期,北京,1周,1学分。通过对北京地区与动植物检疫相关的机关、单位工作的实地考察及听取相关报告,较全面地了解动植物检疫的事务,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加深对行业的理解和认识。
综合实习,第6学期暑假,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火地塘教学实习林场,3周,3学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要求每个小组在对实习地点情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选定调查或研究的项目,完成规定的实习内容的同时,完成自选题目的调查与分析。科研训练,第5、6学期,北京,10周,不占学时,第4学期末选定指导教师,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学生自选题目,一对一灵活进行。目的是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基本素养,使学生及早了解和熟悉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环节;要求学期末进行成果集中汇报,评定成绩。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主要安排在第四学年,14周,14学分,毕业实习地点随导师课题而定。目的与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拟定开题报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深入科研、生产实践,收集加工各种信息、数据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撰写科研报告和学位论文的能力。
六、文化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如举办讲座、开展社会生产实践、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科研训练、毕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及第二课堂等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七、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八、相近专业 林学
九、毕业合格标准
修完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总学分:166.3 理论教学:131.3(2405学时)
必修课学分:99.8(1745学时)
选修课学分:33(其中公选:10学分
专选:23学分)实践环节学分:45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改名篇三
★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生态学、地理学、旅游管理学、森林游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林业、旅游、城建等部门从事森林游憩资源保护、森林旅游、森林公园及旅游规划设计的高级管理和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生态学、林学、工商管理。
主干课程:地质地貌学基础、植物学基础、旅游学概论、森林环境学、景观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原理、有害生物防治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政策法规、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公共关系学、观赏植物学、森林游憩、区域旅游规划、户外游憩规划设计、景区管理、游憩生态学、狩猎学、户外教育等/旅游地质地貌、土壤学、旅游气候学、野生动物学、森林生态学、测量学、森林景观学、观赏植物学、旅游解说系统、生态旅游法规、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游憩生态学、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景区管理、户外游憩导论、森林旅游学、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生态经济学、旅游景观设计、野营地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在林业、旅游、城建等部门从事森林游憩资源保护与管理、旅游规划设计、户外游憩管理、户外教育等工作。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地理学、森林资源保护、旅游管理和森林游憩资源评价与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森林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森林游憩业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公众教育、森林游憩市场运营与分析、游憩资源经营管理和协调森林游憩与森林资源关系的基本能力。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旅游管理、旅游规划及森林资源保护方面从事管理、开发、经营和规划、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掌握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培育的基本理论和科研训练,以及园林设计方面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旅游管理、规划、资源开发与保护等领域的适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掌握旅游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具备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业务运做、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3)掌握旅游资源评价、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设计的知识与技能;
(4)具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基本知识,熟悉森林资源管理、开发、培育与经营的理论,掌握森林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
(5)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能用外语交流和开展相关业务,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使用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