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给予是快乐的课文教学设计(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给予是快乐的课文教学设计篇1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简介。《给予是快乐的》是小学语文第9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道理。课文共13自然段,可分3部分:第一段(第一至五自然段)写保罗以为小男孩自己想得到新车,结果错了;第二段(第六至十一自然段)写保罗以为小男孩想坐车炫耀自己,又错了;第三段(第十二至十三自然段)写保罗与小男孩兄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并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道理。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体验,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3、教材特色。本课语言文字比较朴实,内容比较浅显,揭示的道理比较明显。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讨论、探究、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朗读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最后,通过练笔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今天,是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如下:
1、导入新课。让学生说说初读课文后想说些什么,然后由此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2、学习课文。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由“但是,这回保罗又错了。”引起学生的疑问:保罗一共错了两次,原因是什么?
(2)、学生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交流,朗读课文。
(3)、想象他们三个人是如何度过这一个夜晚的,他们为什么难忘?学生通过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讨论,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了文章中心。
4、总结课文,深化中心。总结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短暂接触,由误解到理解,最后懂得“给予是快乐的”。然后,联系学生实际,写一段简短的话,深化对文章中心的认识。
5、布置作业。在本组课文后面的习作7中,要求学生进行扩写练习。因此,我在最后要求学生把刚才写的一段话进行扩写,为习作作铺垫。
给予是快乐的课文教学设计篇2
说课内容:
(一)教材简析
《给予是快乐的》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记叙文主要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
全文共13自然段,第一段(1-5)写保罗以为小男孩想得到新车,结果错了。第二段(6-11)写保罗以为小男孩想坐车炫耀自己,又错了。第三段(十二-十三)写保罗与小男孩度过难忘的`夜晚,并懂得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
“获得”与“给予”矛盾化解、升华人物品质是教学重点。
(三)说教法学法
“对话”教学法;基于文本,感悟课文;超越文本,实践语言;超越自我,提升精神。
(四)设计理念
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从而走向精神的极高境界,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五)说教学目标
鉴于《语文课程标准》,按照三维立体的设计理念以及认知水平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和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组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会用炫耀懂得造句;(2)理解感悟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凭借课文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体验,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六)、说教学思路。
重点谈第二课时教学。
一、复习导入。
一个小男孩看保罗的新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保罗十分惊讶。
(复习为理解、感悟文本,提升品质奠基。)
二、品读课文
1、读文本,宝罗为什么要让小男孩坐他的车兜风?在组内阅读交流、大组汇报。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要重视策划、组织、协调、实施能力的培养。)
2、再读文本,填空。当小男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宝罗知道自己错了。
(这一设计由解读全文的关键点切入,为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解读奠基,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和读写实践由此开始。这里需要注意还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让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光去看问题,才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A、这里看重指导朗读这样一部分
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保罗笑了,……这回保罗又错了。
可以这样指导朗读,如:
a、谁愿意读?谁愿意和他比一比,你们喜欢谁的朗读,谈谈你怎么想。
b、你们谁有把握读好,为何这么自信?
c、想听听老师读吗?
d、你们认为这句话应怎样读,找个合作伙伴练练。
你们认为哪种语气最符合当时情景,你是怎么理解的。
分角色朗读。
(言为心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受。
B、三读文本,小男孩请求_________________,保罗又错了。重点指导看那新车……那些好东西了。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放电影,读完后把自己的感受与伙伴交流。
(引领学生研读课文,展开想象的翅膀,入情入境。)
(1)师、生、文本对话,小男孩第一次错在哪里?第二次错在哪里他为什么会一错再错?
(这一创意拓展课文意蕴,是
引发学生思考的新生长点,具有较高的价值。引领学生领悟生活的哲理与文学的浪漫,人文素养、语言素养兼得。)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联系生活,用上懂得这个词。
3、学习第三段
回读文本,思考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3个人都是难忘的?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选择一个的想法写下来,再声情并茂地说出来。
七、说板书
此板书从文字看简洁明了,紧扣文意,从形式上看回环交融,寓含文意。
给予是快乐的课文教学设计篇3
小学语文《给予树》说课设计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黄台徐小学的王向芬,我讲的是《给予树》第二课时。《给予树》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的教育,本文主要写圣诞节前夕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训练要点积累语言,因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积累语言,课文是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因此我把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作为教学的重点,把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作为教学的难点。
本课教学我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第二课时主要是细读感悟,体会思想感情。在第二课时教学中,以爱为主线,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第一课时同学们已简单交流搜集的圣诞资料的基础上,我又把精心制作的课件在第二课时一开始播放,使学生立刻感受到圣诞节在西方国家的孩子们心中的位置,这不仅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文中主人公的生活,还为后面的金吉娅用给家人买礼物的钱给一个盼望圣诞老人送给自己洋娃娃的陌生女孩买洋娃娃这一举动的体会做了铺垫。
二、细读感悟,体会感情。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抓住重点句子如金吉娅和哥哥、姐姐回家途中的不同表现休会金吉娅当时的心理感受,接着又让学生想像金吉娅在看到“给予树”上一个小女孩写的卡片时她想到了什么,然后又从金吉娅的语言“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步步深入体会金吉娅的高贵品质,最后又通过妈妈的心理变化以及后一段话的朗读体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握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练笔,升华感情。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在《感恩的心》这个背景音乐下替小女孩写感谢的话,从而进一步休现金吉娅善良、仁爱的高贵品质,使文章思想感情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四、扩展活动。表达感情。
从金吉娅的行动中,学生体会到了要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以同情和关爱。因此在最后这一环节我就安排了制作礼物送给家人、朋友以及那些陌生的需要帮助的人,通过这一活动来学会奉献爱心,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的教育。
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的重难点,我随机进行了简单明了的板书,先是板出了金吉娅和哥哥姐姐的不同表现,再板出妈妈的心理变化,最后突出了金吉娅的高贵品质,使学生一目了然。
当然,我的教学过程一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领导、老师多批评指正。
给予是快乐的课文教学设计篇4
关于《什么是周长》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
此单元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交通与数学。而《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2、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4)创新目标: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4、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感知、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运用了CAI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有趣。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事物的特征,去发现事物的规律,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概括、探究、创新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
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加强教具演示及学具操作,让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周长的含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为了更好实现以上的教学理念,我在课前准备了CAI课件,直尺、皮尺、测绳等测量工具,同时让学生采集树叶,准备测绳(或卷尺)、彩笔、直尺。为更好地学习知识作好了充分的硬件准备。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运用CAI课件演示,故事引入:小蚂蚁练长跑情境图,一只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作运动场,沿着树叶的边爬了一周,并活泼可爱的向同学们打招呼。采用音响型媒体与图象型媒体结合,声形互补,相得益彰。形象的演示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是周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实践探索,理解新知。
1、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设计了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
第一步:用CAI课件显示多个图形,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
第二步:请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几个封闭图形。
第三步:有选择性的展示学生画图。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
(1)有了上面的前提教学,我就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课前准备好了的各种叶片描出一周的长度,在描的过程中体会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里面部分不是周长。
(2)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桌面的边线、数学书封面的边线、黑板、文具盒等多个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组内说一说。
(3)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怎样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长度?怎样走才是操场的周长?学生从生动的媒体卡通形象蚂蚁练长跑情境中得到启示。
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给予是快乐的课文教学设计篇5
时 间:9月18日
地 点:辽宁省兴城市铁道部疗养院俱乐部
教材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二十四课
执 教:葫芦岛市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戴志强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这样的一个大教室,和这么多老师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同学们想一想,一个人高兴经常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生:笑
师:你们会笑吗?
生齐:会!
师:那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你们究竟会不会笑?我来说,你们来表现,请同学们面向台下的老师们,让他们来做个裁判!
师:微笑--笑眯眯--哈哈大笑---冷笑,冷笑可不代表高兴呀!
上课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高兴,那么想一想,与高兴相近的词语还有哪些呢?
生:兴奋
生:激动
生:快乐
师:(板书:快乐)大家说得非常好。在生活中,当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的时候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时是快乐,受到表扬时是快乐的……可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作者却得出了这样的感受。(板书完成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请大家齐读课题。
给予是快乐的课文教学设计篇6
师:有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给别人什么。
生:是付出的意思。
师:理解得很好,我们都知道得到什么东西,往往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什么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想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快速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读书)
师:大家读得非常认真,看来是被故事吸引住了。现在我还想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在课题左上方画上略读符号),你们知道这个星号表示什么吗?
生:这个星号表示,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
师:有谁知道略读是什么意思?
生:简略地读
生:这样的文章只要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就行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另外还有一点很得要,那就是这样的课文要求大家自己读懂,而我只能给大家一些提示。这样一篇文章,要你们自己读懂,有信心吗?
生:有
师:光有信心还不行,还应该有好的读书方法。(投影:读、思、圈、注),这是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方法,除了这些方法,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投影:问)要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下面就来检验一下,我们的自学能力如何吧!
生:(读、思、圈、注,自学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随机指导学生学习。约五分钟)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我发现师范附小四年三班的同学读书的本领真强。许多同学都掌握了自学的方法,而且运用自 如,读得很深入,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可是作为四年级的同学,光会提出问题还不够,我们还应该提出有价值 的问题,并且能够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互相协作,交流一下,解决、筛 选我们提出的问题,比一比看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大价值。过一会儿,我们在全班进行汇报。
生:(分组讨论,解决简单的问题,对提出 问题进行筛选,比较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自己提出的问题,对课文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那么究竟谁的问题提得最好,最有价值呢?我们来分组进行汇报,交流一下各组的想法。同时,告诉大家,我在 读课文的时候,也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会儿我们比一比,我提的问题怎么样?
生: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这个问题最有价值:保罗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
师:是个不错的问题,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我们组认为,保罗被小男孩善良、无私的言行,深深地打动了,激动得快要流泪了。从这个细节中我们能够从另一个侧面更深地体会到小男孩的优秀品质。
---------------------------
师:问题提得好,理解得更好,你们组表现得真不错。其他小组的有什么想法呢?
生:我们小组认为“保罗为什么一错再错?”这个问题最有价值。因为课文中只有三个人物,而保罗和小男孩是最重要的人物,保罗的思想变化最大,从这种变化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了小男孩一心为弟弟着想的好品质。
师:分析得非常精彩。可是我要问:保罗真错了吗?
生:(纷纷举手)
师:在读文中,我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保罗是错了,还是对了?”(投影)让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
生:我认为保罗有错的地方,也有对的地方。因为刚开始,当他见到保罗在看车的时候,认为小男孩是羡慕自己的车,也想有这样的哥哥送自己一辆这样的车。可是小男孩却说“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完全出乎了保罗的意料之外,这时候他想错了。
生:老师我来补充,保罗还有错的地方,比如:当小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子开到自己家门口的时候,以为小男孩是为了炫耀一下,没想到小男孩从屋中背出了自己残疾的弟弟,坐在车前欣赏这辆车,并给弟弟许下了一个承诺。这也是保罗想错的地方。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是保罗的判断一错再错。那保罗有没有对的表现呢?希望大家再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生:我认为保罗每次被小男孩的言行感到后,所作的都是对的。比如:当知道小男孩想当这样哥哥的时候,他主动邀请小男孩坐车兜风。当听到小男孩当着弟弟的面许下诺言的时候,他又再次把兄弟两个
给予是快乐的课文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体验,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保罗的心理体验去感受“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揭示“快乐”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与一个小男孩的短暂接触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予是快乐的。 与学生一起说课题。
2、昨天,我们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把保罗与小男孩的短暂接触分成了三次:
一是在办公室门口,小男孩的一句话“我希望我也能象你哥哥一样”让保罗十分惊讶;二是在小男孩家门口,小男孩的举动再次让保罗感动;三是保罗和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一起坐上了轿车,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三次接触,也正是保罗的内心感悟层层深入的过程。
3、今天,我们就跟随主人公一起去体验、感悟给予是快乐的,愿不愿意?
二、感悟内心,体验“快乐”
1、打开书,读读第一次接触,看看哪些句子让你的心受到触动,划下来,再细细地品味:
⑴ 主要交流:
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启发:小男孩为什么吃惊?读一读。小男孩吃惊仅仅是因为羡慕保罗有一辆新车吗?我们来替小男孩把他自己心中未说完的话,补充出来。联系下文想一想。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
⑵ 小结:
保罗原以为( ),没想到( )。
⑶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保罗也不由自主地把小男孩……:
(引读。)
下面的内容再请你读一读,向刚才一样,划出让你感动的句子,与同桌交流交流。
⑴ “保罗笑了,这回他知道这小男孩想干什么了,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轿车回家的。但是,这回保罗又错了。”
保罗为什么“又错了”?保罗原以为( ),没想到( )。
“这回保罗又错了”,别小看这个“错”字,里面所蕴涵着的保罗的情感可是非常丰富的。
从这两次“错”上,你发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⑵ 他把小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指着车对他说:“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你读懂了什么?
(对弟弟的关心和爱护;给了弟弟生活的希望,让他快乐……)
小结:小男孩不仅是许下了一个愿望,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这样给残疾的弟弟送去了关爱,送去了温暖,送去了生活的希望,让身体残疾的弟弟仍然能够快乐的生活。
⑶ ……
3、是啊,多么难得的一个小男孩啊!保罗被深深地打动了,于是他下了车……
(引读倒数第二段)
这是怎样一个夜晚?我们不妨发挥一下想象,然后来个真情告白,把自己当作其中一个人物,告诉大家,这个夜晚是如何度过的,心情如何?
(交流练说。)
三、联系实际,延伸“快乐”
1、经过这一夜,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那么获得这一快乐的仅仅是保罗一人吗?还有谁?完成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
2、是啊,无论是保罗的哥哥、保罗还是小男孩,他们的快乐都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因为受到他们帮助、关爱的人是快乐的,所以他们心中才会觉得,快乐。那么你是否也曾因为给予而感到快乐呢?
继续完成填空:
我也曾经因为( )而感到快乐。
3、老师太高兴了,获取固然是快乐的,但给予更是快乐的。让我们来看一首小诗,自己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4、总结:
是的,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别人带来帮助,从而给自己带来快乐。有一首歌唱的好:“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快乐着你的快乐”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让我们一起说──给予是快乐的!
四、小小练笔,分享“快乐”
今天这节课,我们和保罗一起经历了一次给予是快乐的体验,保罗和小男孩以及小男孩的弟弟一起享受快乐的一刻文章没有详细叙述,就请我们同学发挥充分的想象,他们看到了什么,心里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以《难忘的夜晚》为题,把倒数第二小节写具体。
给予是快乐的课文教学设计篇8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对小男孩的话有感情地朗读
2、从保罗的言语行为体会保罗的心理感受,理解其的情感变化。
3、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体验,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看动漫“愿美梦成真”
课始激趣:动漫讲述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圣诞节,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渴望美梦成真的故事。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讲述的也是这个日子到来时发生的一件感人故事。
一读课文——自由朗读:(要求:读音正确,语句流畅)
*学习课文
一〉师:文中出现的人物哪几位?
保罗 男孩 小弟弟
二〉他们相互认识吗?从何可见?
二读课文—— 快速默读:(要求:边读边寻找)
文中①饶有兴趣……
②背着一个小孩……显然……
三〉出示最后第二节,生齐读,师读最后一句,提问:不相识,却有过了一个难忘的一夜,为什么?
三读课文——仔细默读:(要求:边读边思考)
反馈:①他弟弟:亲眼见到了……
师:此段中哪里可见?(抱进)
②男孩:弟弟能亲眼见……
师:此段中哪里可见?(闪动喜悦……)
③师:保罗的表现?(湿润)
师:“其实,保罗到此时情感已经过了数次变化。”
四读课文——快速浏览课文,寻找描写保罗情感的词语。
交流,板书:饶有兴趣 吃惊 微微一笑 湿润
思考:当时保罗德心中一定想法多多,他会想到些什么?
五读课文——找到相应的内容,琢磨一下当时他心里的话
注:引导“饶有兴趣”:相应的内容(读);交流
交流,点拨:(自己的语言,文中的语言)
(转换角色,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穿插:第2处——“于是保罗不由自主地……”这说明——
(小男孩的语言……让他感动)
第4处——(小男孩的语言又一次感动了他)
出示,朗读(你能像当时的小男孩一样对小弟弟说说这番话?)
师:小男孩的话真让人这么感动? 交流
追问:这时的小男孩在保罗的心中还是刚才的模样吗?他会怎样评价?
(关心弟弟,想着他人,只求奉献、不求索取……)
师:于是保罗毅然下了车……(生读相关段落)于是这个夜晚的美好经历让保罗难以忘怀,因为他从内心里感受到(揭题:给予是快乐的)
四〉推想:这个夜晚,他们三人度过的情景。
配音乐,师激情:不是嘛,来闭上眼,仔细听,欢乐的节日钟声已响起。“嘀----”汽车启动了,奔向前方。一路上,美丽的圣诞风光迎面扑来,令人目不暇接,惊呼声、欢呼声洋溢整个车厢……
动笔写一写:当他们告别时,相互会说些什么?
弟弟对( )说:
男孩对( )说:
保罗对( )说:
小结:学到这,我们的内心一定也感触多多:原来不是只有获取才快乐的,给予也是快乐的!
*课后作业:
1、课堂上根据保罗的言行,推想他的心理。现请你就男孩的言行,也来推想一下他当时的心理。。
2、续写:三人上了车,“嘀-----“汽车启动了,奔向前方。
3、以“给予是快乐的”的为主题写上一小篇短文。
给予是快乐的课文教学设计篇9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时间1课时
设计思路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去探究文本内容。
重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段落结构。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保罗开始以为能得到一辆新车是十分快乐的事,后来在小男孩的影响下,感悟到“给予是快乐的”。从而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会给予,不应一味的索取,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说说什么事情能让你们感到快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种快乐,出示《给予是快乐的》,
2.齐读课题,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给予。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相信大家在学了课文之后,会有更深的体会。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
(2)读到难读、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时,多读几遍或查工具书。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检查反馈。
三、精读课文,感悟“给予是快乐的”
1.出示:“但是,这回保罗又错了。”
引:读一读这句话,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读后讨论、交流。
(1)快速阅读1—7节,思考:第一次,保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保罗从小男孩的吃惊,会很自然的这样想。)
出示:“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读一读,读出小男孩的吃惊。
过渡。保罗以为小男孩会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送他一辆新轿车,而实际上小男孩却是希望……
出示:“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这样”是指怎样呢?
小结: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也有一个哥哥能送给他一辆小轿车,而男孩却是希望将来能像保罗的哥哥那样,能以给予为快乐。
引:听了小男孩的话,保罗有什么反映?(指导学习第6、7自然段)
(2)、第二次,保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
读一读第11小节小男孩的话,想一想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为什么?把它读给你的同桌听。
过渡:保罗被小男孩的言行感染,下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那位男孩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4.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出示: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引:是呀,给予是令人快乐的,那我们课文中是“谁”把“什么”给予“谁”?
对啊!给是快乐的,给,永远比拿愉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阅读资料吧!
四、联系实际,深化中心
1.总结课文。
保罗通过与男孩的短暂接触,由误解到理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
2.想一想,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有没有给予过?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把想到的内容简短地写下来。
3.写后交流。
五、板书
24给予是快乐的
男孩 保罗
希望像哥哥 希望有哥哥
跑进背着返回放小男孩 想在邻居面前炫耀
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