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环境问题调研报告(优秀17篇)
报告是对某项事物或事件的详尽说明和分析。在撰写报告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和调研工作。在写报告时,我们应该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和结论。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优化旅游企业发展环境,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了《旅游企业发展环境》专题调研。调研组在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调研提纲、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于3月上中旬,先后到北京、河北、上海、山东、河南、四川等地,以典型企业访谈、召开小型座谈会等方式,开展了实地调研。3月下旬和4月初,调研组对实地调研及有关资料进行了汇总分析和集体讨论。现以调研中所了解的旅游企业发展环境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意见和建议为主要内容,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积累和融资困难。旅游企业的发展资金积累较为缓慢。旅行社是微利行业,酒店投资量大、成本高、回收期长,景区与酒店基本相同。有的企业发展几十年规模仍然有限,资金的原始积累过程较长,旅游企业普遍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融资困难主要体现在,第一,旅行社、旅游商品企业、旅游汽车公司等非资源经营性企业多为中小规模,固定资产小,缺少高附加值的抵押财产,难以达到银行贷款规定的条件,申请贷款困难;第二,酒店、景区等资源经营性企业难以将资源资本化,金融部门只规定将景区门票作为质押条件,而不将旅游资源价值作为申请贷款抵押的条件,使得企业申请贷款渠道窄;第三,很多景区仍然是行政管理,政企未分,产权不明,限制了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直接融资;第四,农家乐(包括民居接待点)的企业身份不明确,金融部门没有出台农家乐担保、贷款优惠的具体政策,大多数农家乐经营户不能获得银行贷款,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
(二)旅游项目用地困难。一是缺乏旅游用地专项支持政策,《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旅游用地的范畴、定义及类型没有明确规定,没有对旅游项目用地及旅游投资建设用地优惠等政策的具体规定;二是绝大部分地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于旅游用地规定不明确,旅游用地规划没有真正与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地结合起来,可变性较大,操作性不强,很多旅游项目用地指标不足,往往只能通过置换集体用地来满足,供需矛盾突出;三是农家乐、乡村酒店等乡村旅游用地多采用租赁方式,办不了“两证”,使得业主很难大规模投入,限制了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同时多为当地村民经营,有较大资金实力的外来投资者很难介入,土地紧张和流转规模小、难度大及“差别”待遇等因素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四是旅游业对环境要求高、用地规模大,且没有优惠政策,旅游用地成本高于工业用地,增大了投资商的成本,项目招商困难;五是各地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旅游用地审批程序繁琐、部分旅游景区和度假村等旅游用地不合理或实际开发不到位等土地浪费现象和旅游用地产权不明确等问题。
(三)员工队伍不稳定和素质呈下降趋势。首先,长期的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使得旅游企业无力负担较高的员工薪酬,宣传引导不够和社会评价不高,员工职业自豪感和忠诚度下降,事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减弱,导致旅游行业员工流失率较高、流动速度快、初次就业比例高,员工队伍素质呈下降趋势。此外,旅游高等教育脱离行业需求,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滞后,难以为旅游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四)认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很多人认为“旅游就是吃喝玩乐”,对旅游产业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增进国民福利、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城市人居条件的战略性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地方缺乏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动思考和系统规划,旅游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较为困难,还导致了政府和企事业组织等难以保障公民的旅游福利,影响旅游的公开采购。
二、旅行社面临的问题。
(一)合理税负问题。旅行社中小企业多,利润水平低,资金周转量大,促销投入多,经营中有大量代收代付项目。很多地区的营业税等地方税费的征缴,往往采取按比例(多为80%)扣除代收代付部分,然后按照法定税率计征,有的还对小旅行社实行定额税,宣传促销经费也都不能计入成本扣减。从年检数据看,我国旅行社全行业的收入利润率,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3%左右,逐步下降到不足1%。另据了解,目前作为旅行社主要收入项目的综合服务费,占旅游报价的比重低于10%。因此,旅行社的营业税等税费负担明显不合理。
(二)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遇到的问题。鼓励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是41号文件确定的新政策,此前在上海、深圳、大连等部分城市实行。现在的障碍主要是,国家有关部门有文件规定,旅行社的发票不能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差旅、考察、会议、展览活动的经费报销凭证,发票“用途”栏目如何填写也不明确。
(三)挂靠承包问题。挂靠承包者主要追求眼前利益,长远观念、法制观念、诚信观念、质量观念都不强,成为旅行社业散、乱、差和“零负团费”操作模式蔓延的重要原因。
(四)经营保障问题。主要是火车票、景区门票上涨过快和干扰预订问题。旅行社需要批量订购火车票,但是一到旺季,火车票代理权就被取消,往往还被以倒票论处,极大地影响了旅行社的业务经营。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快,在很多地方已经超过地接旅行社总成本的一半,企业经营压力大。政府在有重要公务接待、大型会议时,强行取消旅行社住房、用餐、用车、游船预订和临时封闭景区、道路,导致旅行社不得不调整计划、增加费用、处理纠纷、赔偿损失。
(五)宣传导向问题。旅游产品和服务存在的`很多问题都通过旅行社反映出来,改进旅游服务质量和规范整治旅游市场往往都要以旅行社为重点,媒体宣传和社会反映也就比较多的涉及旅行社,而正面宣传显得不足,导致旅行社的形象受到很大影响,对从业人员的信心、士气和旅行社业持续健康发展也都产生不利影响。
三、星级酒店面临的问题。
(一)水、电、气同价政策落实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11号)均明确提出:“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基本同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再次提出:“落实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但绝大部分地区均未落实,原因主要是没有具体措施和督查机制,而水、电、气生产者也都是企业,价格下调必然减少收入。
(二)高星级酒店规模问题。很多地方将高星级酒店作为形象,政府对其投资建设予以鼓励、支持,有的纳入发展规划、工作计划进行考核和责任追究,一些地产楼盘为了提升价值和价格而建设五星级酒店,导致高星级特别是五星级酒店规模扩张过快。
(三)多头管理问题。酒店经营涉及众多部门和方面,各种检查和收费名目繁多,随意性很大,酒店不堪负荷,疲于应付,甚至有的酒店管理人员感到人格尊严都受到侵犯。
(四)星级评定问题。主要是标准及其实施偏重观光、政府接待、商务会议,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型酒店、度假酒店、主题酒店、乡村酒店等考虑不够。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二
大学生的寝室是学生在大学里的一个“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表现之一。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变的越来越懒散,尤其90后娇生惯养这一代的增多,将大学看成暂时的居处,而外界的一切都不管不顾。在这里,寝室生活和环境卫生的体现较为明显。
目前的大学生主要在校期间的活动地点可称“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现在大学生的宿舍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休息的场所,还是学生生活、学习、休息、娱乐的重要场所。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目前每天在寝室的时间超过10小时,有的甚至更多。可见,寝室环境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寝室环境优良对于同学之间的感情也有所帮助,对于一个寝室的同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精神。寝室的良好环境主要是环境卫生。但就如今的情况和检查寝室结果看,很多宿舍都是乱糟糟的床铺,一堆垃圾的地面,衣服、鞋子到处乱扔乱挂。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卫生问题,于是,我们上个月以这个主题做了一个小规模的调查问卷。调查后发现,寝室的卫生不单单是一个清洁问题,还反映出寝室的文化,关系,以及宿舍在学生心中的作用。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30份,收回105份。
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各个宿舍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宿舍存在卫生死角问题。
会把自己不用的物品放在垃圾箱内,仅有15%的同学把不用物品能回收的物品放在宿舍规定的地方以等待物品回收。
(2)宿舍大环境的卫生。
如果说宿舍因为卫生死角而造成宿舍脏的话,那相比较而言,由于宿舍整体大环境的原因造成的环境差,则是宿舍成员可以避免的。比如,一走进宿舍就看到了地面脏,床铺不整洁,桌子上东西乱摆放,肯定会给人一个比较差得心情。据调查所知,宿舍大环境的整体卫生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宿舍地面脏,床铺乱,被子不叠或者是被子叠的乱七八糟,橱面脏,桌子上东西乱放,等等„„经调查研究分析数据后得出,有85%的学生认为宿舍存在以上的问题,并且宿舍卫生可以变得更好,有15%的学生认为宿舍卫生与自己无关。
(3)宿舍卫生的关键-洗手间的卫生。
有人说厕所是卫生问题的一面镜子,能反映出最根本的卫生问题。所以很多卫。
生检查小组在检查卫生问题时,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厕所。由厕所卫生可见一斑。一个宿舍的宿舍卫生是否清洁,与洗手间的卫生息息相关。
据调查洗手间的卫生存在以下问题:东西乱放乱摆,墙壁脏洗手间地面脏,墙。
角有积水污水,垃圾筐周围垃圾多,便池脏等问题。
(4)宿舍资源使用情况。
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会逐渐改变这些坏习惯,作为大学生,21世纪的新主力军,我们要身体力行做到节约资源,践行资源节约型社会。
(5)宿舍中的不卫生现象。
调查显示,有一半的同学表示自己的宿舍会在每周的最后几天发生垃圾危机。出现垃圾到处扔的现象。在这其中73%的男生寝室,84%的为六人或四人寝室。由于本校男生大部分都住在六人寝室,四人寝室里自带卫生间,洗手间,这样一来,住在六人宿舍或四人宿舍的同学就把卫生间和洗手间当成垃圾储藏室了。另外,寝室有潮气。特别是在冬天济南的天气较冷,难以通风,宿舍内比较湿,导致宿舍的湿气加重,学生的棉被较潮,当然也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学生都无法晒棉被。住在阴面的宿舍,长日见不到阳光,致使宿舍有股霉气,有异味。单单是星期一到星期五在检查卫生的时候,同学们才能认真的打扫一下卫生,但是同样也出现了毛巾乱挂乱摆的现象,书桌上的书摆放不齐,尤其是到了周六周天的时候,学校里没有安排检查卫生的,同学们更是肆无忌惮了,有的宿舍连垃圾也不打扫一下,其实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时候,同学们的打扫结果还算令人满意,只是在周六周天的时候松懈下来了,同学们为什么不继续坚持下去,你们是有能力做好的,为什么不做到完美呢?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懒散行为,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做到尽善尽美,做好新一代大学生的榜样。
宿舍卫生不良现象的原因。
(1)保洁意识。
舍,这流行语显然与我们现实相违背,这些只不过是他们为自己的偷懒找的借口罢了,在这些同学中,男生居多,男生由于懒于洗衣服,清洁,而爱好运动的他们认为有异味也是男生特有的,没必要太在意。而部分女生宿舍根据个人喜好挂窗帘,整个寝室看起来又挤又乱。如此的想法导致寝室的整体卫生较差。
(2)娇生惯养。
调查中显示,98%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大家都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家里都是小阿哥,小格格,他们习惯了有人照顾的生活。当寝室需要他们来打理的时候,他们就手足无措了,衣服怕洗不干净就不洗,攒在一块洗,地面的脏当做视而不见,反正别人会来打扫的。这种娇生惯养的事实有也是宿舍卫生不还的重要原因之一。
(3)无相关制度。
由于没有与寝室卫生有关的制度和评比,导致学生没有意识到寝室卫生的重要性,结果就是没人在意寝室的卫生,即使环境卫生好也没有人看到,没有嘉奖。所以也就很少有人真正在意寝室卫生的功利性目的。
改善寝室环境卫生的措施。
(一)学校制定寝室卫生制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寝室的卫生也应该有一个管理的依据。学校可以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制度,评文明寝室标准,不文明寝室的处罚措施等。通过后勤部门或者学生会来落实和实施。要求每个寝室张贴卫生制度,赏罚标准,时刻提醒学生应该强化自我保洁意识,自我管理意识,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寝室习惯,按照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创造一个和谐,绿色的整洁寝室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发挥寝室长的带头作用。
一个国家需要主席,一个学校需要校长,一个班级需要班长,而一个寝室必然要有一个寝室长。本次调查中,36.5%的同学表示其寝室长发挥了良好的带头作用,54%的同学表示寝室长发挥一般,8.5%的同学表示根本没有寝室长或者寝室长基本无作用。如果一个寝室的寝室长学习进步,关心大局,生活作风上进,时刻提醒其他成员,那么一个寝室的成员也不会差太多。相反如果寝室长不起带头作用,或者本身就不思进取的话,整个寝室也就在不良的生活作风中成长。
(三)将寝室卫生和评优结合实施文明寝室评比制度,交给学生会落实。每个月检查寝室,当月底结合本月检查结果,评选出当月的文明寝室,并在宿舍楼的醒目位置张贴。虽然看起来不算什么,但如果真正实施的话,得到文明寝室的同学会觉得有自豪感,成就感。觉得自己付出的劳动得到了肯定,也让更多的人加以肯定。同时没有得到文明寝室的同学也会努力,争取自己的寝室也能得到嘉奖。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将文明寝室与学生评优,入党结合。如,评选党员如果此学生所在的寝室不是文明寝室就没有资格入党;或者是评选优秀班集体的同时,要求本班不得少于几个文明寝室,否则就没有资格参加评选等。这样无形中对于学生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在生活和工作上共同引起学生对寝室环境的重视,这样学生会,同学,学校同时重视起寝室卫生才能真正的搞好寝室环境。
调查。
总结。
通过本次调查,可见大学生寝室卫生折射出许多大学生的生活问题,以及如今大学生的状态。其实寝室文化与寝室卫生环境也息息相关,注重寝室环境也促进寝室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寝室的同学关系也较为融洽。有一个良好的,整洁的生活环境才能学习好,相处好。希望通过本次的调查能够让大家看到寝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也能号召学校更加重视寝室卫生,让我们大家一起创造一个和谐,绿色,整洁的温馨寝室吧。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三
为贯彻落实《_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优化旅游企业发展环境,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了《旅游企业发展环境》专题调研。调研组在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调研提纲、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于xx年3月上中旬,先后到北京、河北、上海、山东、河南、四川等地,以典型企业访谈、召开小型座谈会等方式,开展了实地调研。3月下旬和4月初,调研组对实地调研及有关资料进行了汇总分析和集体讨论。现以调研中所了解的旅游企业发展环境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意见和建议为主要内容,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资金积累和融资困难。旅游企业的发展资金积累较为缓慢。旅行社是微利行业,酒店投资量大、成本高、回收期长,景区与酒店基本相同。有的企业发展几十年规模仍然有限,资金的原始积累过程较长,旅游企业普遍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融资困难主要体现在,第一,旅行社、旅游商品企业、旅游汽车公司等非资源经营性企业多为中小规模,固定资产小,缺少高附加值的抵押财产,难以达到银行贷款规定的条件,申请贷款困难;第二,酒店、景区等资源经营性企业难以将资源资本化,金融部门只规定将景区门票作为质押条件,而不将旅游资源价值作为申请贷款抵押的条件,使得企业申请贷款渠道窄;第三,很多景区仍然是行政管理,政企未分,产权不明,限制了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直接融资;第四,农家乐(包括民居接待点)的企业身份不明确,金融部门没有出台农家乐担保、贷款优惠的具体政策,大多数农家乐经营户不能获得银行贷款,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
(二)旅游项目用地困难。一是缺乏旅游用地专项支持政策,《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旅游用地的范畴、定义及类型没有明确规定,没有对旅游项目用地及旅游投资建设用地优惠等政策的具体规定;二是绝大部分地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于旅游用地规定不明确,旅游用地规划没有真正与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地结合起来,可变性较大,操作性不强,很多旅游项目用地指标不足,往往只能通过置换集体用地来满足,供需矛盾突出;三是农家乐、乡村酒店等乡村旅游用地多采用租赁方式,办不了“两证”,使得业主很难大规模投入,限制了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同时多为当地村民经营,有较大资金实力的外来投资者很难介入,土地紧张和流转规模小、难度大及“差别”待遇等因素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四是旅游业对环境要求高、用地规模大,且没有优惠政策,旅游用地成本高于工业用地,增大了投资商的成本,项目招商困难;五是各地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旅游用地审批程序繁琐、部分旅游景区和度假村等旅游用地不合理或实际开发不到位等土地浪费现象和旅游用地产权不明确等问题。
(三)员工队伍不稳定和素质呈下降趋势。首先,长期的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使得旅游企业无力负担较高的员工薪酬,宣传引导不够和社会评价不高,员工职业自豪感和忠诚度下降,事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减弱,导致旅游的行业员工流失率较高、流动速度快、初次就业比例高,员工队伍素质呈下降趋势。此外,旅游高等教育脱离行业需求,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滞后,难以为旅游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四)认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很多人认为“旅游就是吃喝玩乐”,对旅游产业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增进国民福利、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城市人居条件的战略性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地方缺乏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动思考和系统规划,旅游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较为困难,还导致了政府和企事业组织等难以保障公民的旅游福利,影响旅游的公开采购。
合理税负问题。旅行社中小企业多,利润水平低,资金周转量大,促销投入多,经营中有大量代收代付项目。很多地区的营业税等地方税费的征缴,往往采取按比例(多为80%)扣除代收代付部分,然后按照法定税率计征,有的还对小旅行社实行定额税,宣传促销经费也都不能计入成本扣减。从年检数据看,我国旅行社全行业的收入利润率,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3%左右,逐步下降到不足1%。另据了解,目前作为旅行社主要收入项目的综合服务费,占旅游报价的比重低于10%。因此,旅行社的营业税等税费负担明显不合理。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四
调查地点:xx镇调查对象(印章):
调查目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只有发展县。
域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走上富裕之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成为现实。
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镇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
xx镇辖1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xxxxx多人,农村劳动力x.x万人。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区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行财务审批手续,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加强,xxxx年化解债务xxx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债务,农民政策性负担为零。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镇村道路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镇村屯公路xx公里,实现了村屯道路畅通;农村计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农电网改造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农民自编自演开展文体活动,县镇组织的科技、文艺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目前,全镇共有x所中学、xx所小学,实现了区级标准化学校。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科教工程,每年培训农民达x万人次以上,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xxxx年在全镇x个村实行了村干部直选制度,全面推进了村党支部“两推一选”,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进入“两委”班子,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全镇“两委”xx名干部平均年龄为xx.x岁,大专以上文化x名,高中、中专xx名,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xx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在指导全镇村务公开活动中,实行“五统一”(统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建档),做到“三为主”(村务公开以村“两委”、监督小组、镇农经中心为主),突出“一个重点”(以财务公开为重点),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伸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可见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一、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推广型、农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服务型专业组织协会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政府协调成立的多,农民自发组建的少,多数会员不缴纳会费,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助推力弱化。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但其性能、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免征农业税后,我镇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镇、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我镇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已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县镇没有稳定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党的xx届x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就xx镇实际情况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前思路可理解为: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
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知识化: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村镇文明化:积极推进农村的“四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电网、电视网、电话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镇村环境;编修村镇规划,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改变农村面貌。采取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社会化: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关于农村环境整治的调研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分析当前国际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好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乡近两年来,脚踏实地地开展文明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也碰到了一些难题,调研情况如下:
一、当前农村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但同经济快速发展相比,多数村庄的环境面貌的变化远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环境卫生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脏乱差现象仍较为突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群众没发挥主人翁作用。一是由于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陋习和信息的相对闭塞,造成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偏低,卫生意识淡薄。一部分人认为当前最主要的是能赚钱,卫生不卫生没有很大关系。有些地方还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说法。很多地方到目前为止依旧是老式的厕所、畜禽放养、乱搭乱建现象。二是无公共卫生观念。相当一部分群众存在牢固的“各家自扫门前雪”思想,自己家的卫生愿意搞,但是公共地带的卫生不乐意搞,不爱护公共卫生甚至有意破坏公共卫生,没有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三是存在“两眼向上”思想。农民群众作为农村的主人,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热心,认为这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即使在乡村一级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时,只要对其个人利益有影响,就会不予配合或加以阻止。如乡村规划将垃圾池建在其场坪前或将其乱搭乱建进行拆除时就会遇到群众的阻挠。
2、农村基础卫生设施不健全。农村基础卫生设施严重不足,垃圾池、垃圾桶等设施不足,垃圾填埋场更是少之又少,相当一部分村组连基本的卫生饮水都无法解决。其原因在于:一是财政投入不足。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环境的重视,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政策性引导,但是公共财政基本上仍停留在口号,无实质性的投入。国家大政策、大环境导致乡、村三级财政无力进行基础性设施投入。乡镇一级财政目前主要是保运转,而村级集体资产基本上已流失殆尽,每年仅有2.6万元的转移支付收入。二是农民居住分散。由于乡村长期以来的居住习惯,导致农村农民居住相对分散,独立居住农户多,有的两户之间距离甚至达到1-2里路,这就导致垃圾的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安全饮水的供应因距离太远无法兼顾,加大了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的难度。
3、农村卫生保洁缺乏长效机制。农村环境卫生往往是上面检查来了就大搞特搞,检查完了就回到原样,不能长期保持下去,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一是经费不足。由于农村乡村财力有限,对公共卫生的打扫和垃圾的清运、处理没有安排专门经费,这就导致检查来了手忙脚乱,检查走了无人问津的局面。二是乡村干部积极性不高。乡村干部对环境卫生的认识不到位,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促进增收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先考虑,平常工作中对环境卫生整治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
4、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动功能不强。当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同时涉及到两个部门或多个部门,如农村房屋乱建涉及到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国土部门、规划部门;污染企业的取缔涉及到乡镇政府、村级组织、环保局、农村办,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部门联动功能不强,再加上权责不明确、相互推脱等原因,造成该调规的没调规,该取缔的没取缔,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部不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乡镇一级地方政府主导权力弱化,缺乏宏观调控手段,无执法权,在需要联动执法时无法调动国土、派出所等相关部门。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农民,生态环境建设靠农民来自觉维护,首先要让农民自己知道,自己在生产生活中哪些行为破坏了自己的家园,才能让农民自觉地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开展农村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深入乡村,在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农村环保手册、问卷调查、播放宣传片的同时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环境卫生宣传,如编排快板、戏剧节目下乡演出等等,向农民群众宣传普及农村环保常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和发动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农村环境整治的行动中来,这样才能使全社会形成共识和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村镇绿化、农村改水改厕、村组亮化美化和道路整修等。同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多种投入为主体、城乡联合共建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了全面铺开、集中建设的态势。
3、加大规划力度,确保农村环境卫生规范整洁。规划部门要将农村的规划与其实际状况相结合,重点对农民建房,公共卫生设施建设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如规划建立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制定阶段性治理目标。
4,加大治理力度,建立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对农村卫生保洁工作拨出专门经费到乡村两级,做到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的清扫、清运、集中填埋处理定时、定人,建立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加强对乡村干部的环境意识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环境卫生与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和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性。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将工作指标定性化、定量化、标准化,将综合整治的目标责任落实到市、乡、村三级,有关部门每年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之中。
陈伟奇。
近年来,长沙县委、县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一些试点示范村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也有不少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长效管理机制作保障。通过本人在果园镇工作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并对有关材料的分析综合,现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关思路与办法。
一、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突出问题。
1、环保意识淡薄,宣传发动未真正到位。
一些村,尤其是聚居地环境卫生脏乱差,虽为生活习惯所致,但关键仍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目前我县大部分乡镇都相当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但是宣传发动工作仍未全面铺开,常常镇上召开大会布臵环境整治工作,村上并没有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有些村虽然召开了组长和村民代表大会,但是组上农户并没有完全了解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的工作内容和整治目标,还是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层面上,没有真正的上门上户宣传发动,导致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2、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垃圾分类处理缺乏长效机制。
由于农村千百年来生活习惯的影响,人畜混居、乱丢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活垃圾在水塘沟渠、道旁地头,随意乱倒堆积,基本是处于自生自灭的无组织状态,虽然果园镇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分户收集、分类处理、村民自治、政府补贴、合作社运营”的模式,很多乡镇也给农户修建了垃圾池,成立了环保合作社和环保队伍,但是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部分镇村的环保合作社形同虚设,许多农户的垃圾池也从未投入使用,并没有真正的从源头上减少了农村的垃圾产出量,部分村组采取应付检查的短期行为,没有很好的建立长效机制。
3、畜禽污染治理措施效果不佳,污染仍然较严重。
由于前几年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养殖专业户越来越多,规模逐渐扩大,确实增加了农民收入。近年来,长沙县大力开展畜禽污染治理工作和“四池净化”工程,但效果并不明显,大多数养殖专业户对畜禽场排放废弃物的处理和贮运能力不足,畜禽产生的固体粪便随意露天堆放,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臭气四溢,粪水横流;畜禽场产生的废液污水,多数就直接排入水沟渠塘,导致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污染加剧,饮用水源也受到严重影响。
4、水资源保护措施不多,植被保护监管不力。
衡,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经费,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由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畜禽污染、农药化肥等方面造成地下水污染,使得群众的饮水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同时,我县的森林植被保护措施不力和小型木材加工厂较多,造成树木滥砍滥伐现象严重,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水体流失。
5、环保部门公共服务有所欠缺,信息公开不够。
环保局作为全县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全县废气、废水、粉尘、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以及噪声、机动车尾气等污染的防治工作,但是环保部门在做好饮用水源、空气质量、企业排污、牲畜排污等相关指标测试的同时,并没有将测试结果进行及时公开公示。由于无法了解实际情况,人民群众也并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多大的影响。
6、环保资金投入不足,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
当前我县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投入了一定的经费,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例如果园镇虽然给予每个村1.5万元每年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经费,但由于农村垃圾涉及面广,垃圾种类多,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需要进行收、运、销处理,这使得经费压力日益增大。由于城乡二元化体制的阻碍,公共服务投入的不均衡,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臵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二、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应明确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以乡镇为业务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实行典型试点示范,逐步推开,建立起一套长效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才能达到新的层次和水平。
1、正确宣传引导,增强环保意识。
坚持舆论先行的原则。改变农村落后现状和农民的习惯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村党支部、村委会长期的宣传引导和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因此,要脚踏实地,广泛发动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经常性的到农户住所去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环境保护写进《村规民约》,推动农村环保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加大环保投入,完善公共服务。
将农村环境整治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进一步加大垃圾处理、畜禽治理、污水处理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条件,确保污染排放达到标准,减少污染源头。同时,环保部门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工业排污、土壤、饮用水等环境监测指标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如实的进行公开,推行农村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发布农村环境质量,确保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果能够人人知晓,人人共享。
3、加强畜禽治理,防止水体污染。
考虑引进1-2家有机生态牲猪养殖公司,引导农户采用零排放技术进行订单式生态养殖;要求有关部门对全县范围内所经销的饲料品牌进行重金属检测,对于重金属超标的饲料不能进入我县市场销售,防止畜禽污染引起的水体、土壤污染,确保畜禽治理工作取得真正成效。
4、明确部门职责,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系统工程,涉及各个层次,方方面面。各部门之间要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部门自身的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根据自身的特点,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建立长效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森林保护、饮用水保护、生活垃圾处理等环境治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将河流水域、森林保护、生活垃圾处理等工作按照属地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将任务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和各个乡镇,并建立一把手负责制,确保各项工作责任主体明确,考核对象确定。三是采取监管和打击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成效,例如林业部门要加大对滥砍滥伐行为的监管,加大对木材运输的管理,必要时对全县范围内的小型木制加工企业进行清理,严厉打击偷树、贩树行为。四是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将城市保洁机制引入到农村,对农村垃圾实行分类处理,逐步取消垃圾集中处理方案;探讨实行垃圾废品特许经营制度,采取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引导有实力的公司进行卫生保洁、垃圾收购等工作,降低生活垃圾处理成本。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五
调查时间:2011.3.17。
调查地点:永川区体育中心附属绿地。
关键词:城市绿地功能设施人性需求。
摘要:此次调研的开展主要针对永川区体育中心功能用地的使用现状,具体内容包括体育中心附属绿地的现状,设施,交通以及游客分布状况,满意程度的调查。然后通过对调查的各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绘制出功能用地现状图;游客满意度与设施分布图;交通、休憩、活动等和游客在某一时刻的分布图,并附以调研报告对调研结果进行综合说明。
调研内容:
1.位置与概况:
该地位于红河校区东南方,右接体育馆,左邻奥兰半岛;同时该地又位于兴龙大道和红河南路的交汇处,交通便利,方便人们到此游玩,有大型活动的时候,有利于人流量和车流量的集散。
2.周边环境:
该绿地附属于永川区体育中心,设施完善,交通便利,配建有6块篮球场、4块门球场、6块网球场及一个小型的游乐场。且临近居住小区,如:奥兰半岛,五米阳光,永奥巴塞罗那等。
3.功能分区:
4.使用者群体:
由于该地位于奥兰半岛和体育馆之间,所以出入该地的人群主要有:
(1)附近的居民,早上,可以在此晨练;茶余饭后,会在此地休闲、散步。特别是夏天的时候,人们可以在此休息、纳凉。
(2)游乐场使用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休息场所,人们在玩过游乐设施之后可以。
在此休息。
(3)大型比赛或活动举办时人们可以到此休息。当体育场有大型的活动的时候,此地既可以休息,也有疏导的功能。
5.视线分析:
(2)当人们站在高处俯视的时候,下沉式广场色彩丰富的铺装与该绿地相互衬托,形成了和谐多变的景观效果。
6.种植绿化:
该地区整体绿化率较低。乔木以小叶榕、香樟为主,灌木以女贞为主。绿化覆盖率较低,配置形式单一,大片地裸露在外,没有做到乔木、灌木、草坪的合理搭配。植物管护不当,没有做好植物的病虫害防治以及造型修剪,以至于杂草丛生,树木大量死亡。
7.参与者对观察的空间进行的分析:
该地区位于居民区和体育馆之间,紧邻游乐场。是附近居民休息娱乐、颐养身心的场所;也是游人和路人休息的场所,能够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但是该地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很多座椅受到人为损坏,已经不能起到供人们休息的功能;其次该地绿化较差,无高大乔木,夏季不能起到纳凉的作用,杂草丛生,影响美观。
8.设计及服务改造建议:
(1)丰富植物配置形式:注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合理搭配。
(2)充分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合理选择彩叶植物以保证四季景观的丰富多。
彩。
(3)充分利用不同园林植物观花,观果,观形,观叶的作用,用园林用途各。
异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以及造型修剪,营造出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
剪并定时对花坛中的杂草进行清理。
(6)该场地应改变座椅相对而置的方式,弧形花坛两边的座椅应相互错开,避免使用者相对而坐引起不必要的尴尬,且座椅旁应种植一棵乔木,既起到点缀景观的效果,又能为休憩的人们遮荫纳凉。
(9)足球场西侧绿化带内应种植一些灌木或小乔木,既能起到道路绿化的作。
用,也能将足球场与车行道进行隔离,减少过往车辆及人流对足球场的干扰。
(8)门球场东侧的水池是该地难得的一块水景,应充分利用以丰富该地的景。
观效果,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进行水体绿化,并做好泊岸的绿化配置和园路设置。
(9)该场地的路灯多数已被损坏,无人修理,弧形花坛两侧的路灯设置过低,光照范围有限,应予改进。
(10)该场地园林设施不够完善,应添置如垃圾桶,圆桌,园凳等基本设施。
该场地园林设施不够完善,应添置如垃圾桶,园桌园凳等基本设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9.综合评价场地是否符合人性需求:
总的来说,该地位于城市中以及交通繁华处,能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但是,有些硬件设施又不够完善,植物造景比较单一,阻碍了该绿地城市景观功能的最大发挥。
(1)该绿地紧邻游乐场,体育中心两块活动区,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园椅,营。
造了相应的绿色景观,为人们提供休息区域,符合人性需求。
(2)园椅布置在云带矮墙旁边,有一定的背景墙,增强了使用者的安全感,但园椅相对而置,中间毫无遮挡物,使用者必须相对而视,不符合人的私密性空间设置方式。
(3)该绿地景观设计方面,植物种类单一,没有做好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合理搭配,观花植物,芳香植物,彩叶植物几乎没有,不符合人们追求多彩而丰富的景观享受。
(4)该绿地管护较差,硬质景观单一,施工中的铺装杂乱无人清理,影响人。
们的游览兴致;且路灯与园椅大都被损坏,没有及时修理,给人一种凌。
乱之感。
(5)该绿地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垃圾桶的设置,给游人带来了极大的不。
便,也不利于绿地了卫生状况的保持。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六
近年来,国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把环境治理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近期,我镇组织专班,对农村环境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中发现,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一、目前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村垃圾越来越多,没有配套的处理处置办法。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垃圾还出现了毒害化的新趋势。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易腐烂变质的剩菜剩饭、瓜皮菜叶、秸杆等生活类废品,现在又增加了塑料袋、废电池、农用膜、农药瓶、灯管、破衣烂鞋、生活污水、建筑垃圾等有毒有害垃圾混合体,特别是大量使用的塑料袋,随手乱丢,一旦刮风就会满天乱飞,五顔六色,一片狼籍。同时,由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批量产生的禽畜粪便以及宰杀后的废弃物无法消化,也成了有害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农村垃圾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污点”。
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垃圾的处理方式采取直接露天集中堆放或简易填埋,不仅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更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即时和潜在的危害。随意堆放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垃圾腐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渗漏液也污染了空气和地下水,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二、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虽然近年来我镇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农村环境卫生总体状况仍然形势严峻,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现如今,农民群众越来越富,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家肥料被化学肥料所代替。原先的垃圾多数是一些容易沤烂的生活垃圾,积攒一年的垃圾都会在春耕的时候运送到地里当肥料,现在种田都用化肥,很少有人使用农家肥,垃圾就越来越多。
2、在农村,家家门前都有个垃圾堆或者一个露天化粪池,里面的垃圾成份复杂(包括:传统的厨房垃圾;金属、塑料、纸板等包装废弃物;建房、装修、旧村改造等产生的建筑垃圾;废旧电池、光盘等电子垃圾;农药瓶、医疗废弃物等),它们随意地堆放着,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容易滋生蚊蝇,特别是在雨季,污水到处乱流,上面漂浮着塑料袋、泡沫板甚至还有小动物的尸体等,臭气熏天,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而且还威胁着村民的身体健康。
3、以前,农村做饭一般用灶,而现在大部分用电或液化汽,也有不少农户用上了沼气,所以许多桔杆和柴草都被闲置,这一堆那一垛,时间久了到处都是;还有就是化纤类的破衣烂鞋随意乱扔,到处是一片狼籍。
4、畜禽养殖排出的粪便及农家厕所的随意排放,大部分污水挥发、渗透,直至形成沉积,加之衣物洗涤废水,如果不进行适当处理,势必对周边的水源、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畜禽疫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农民生存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二)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导致各种传染病时有发生。 农民群众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群体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沿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保留一些生活上的陈规陋习等,使不少农民群众易发生疟疾、皮肤病、肠炎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是近期由于高温干燥、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因素造成大面积手足口病流行,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城镇建设加快,配套建设滞后。
污水不能集中排放、净化处理;生活垃圾不能集中填埋、焚烧,环境治理措施滞后。
三、建议及对策
(一)规范新农村建设,创新农村垃圾处理处置模式。
1、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全面清除陈年垃圾,通过开展全面“大扫除”活动,采取评级措施,有效促进“清洁工程”的整体平衡推进。积极推行散居农户自建垃圾填埋坑,集中居住区域实行固定垃圾桶,逐步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保洁机制。雨、污水有序排放,雨水就近流入自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或沼气池。
2、推进农村改厕。全面消除农村露天粪坑茅厕。根据农户无卫生厕所的具体情况,指导帮助农户建造能有效处理粪便的卫生厕所,通过改厕,力争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每个村都实现卫生室建设标准化。
3、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全面治理农村河道和池塘水沟,做好池塘水沟清淤,清除水面有害漂浮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使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质基本达标。
4、提高村庄绿化水平。以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村庄周围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做到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
训,扩大其回收的范围,旧灯管、灯泡等有害垃圾也让其以低价从农民手中收集,再由政府收购统一处理;最后由村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填埋、堆肥或焚烧,要求每村每户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进行分类,不可回收的全部运送到集中处理场进行处理。
(三)提高城乡人民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好农村环境卫生保护工作需要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广播、板报、标语的作用,让村民熟悉和掌握一些环境保护常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人人参与环保活动,养成不随意丢弃垃圾的好习惯,共同把农村垃圾处理好。另一方面, 可以在农村的中小学加强环境意识方面的教育,使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成为农村家庭中的环保先行军,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个家庭的卫生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积极开展四害孶生地治理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除“四害”是爱国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卫生防病作出积极贡献。
要巩固除“四害”成果,春秋两季统一开展城乡灭鼠、灭蟑螂活动。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现中央提出的“村容整洁”要求,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加大投入,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建起覆盖农村的良好环境管理体系。
2011年7月6日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文章。
为了及时掌握新时期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市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以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步伐,早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近期,周口市调查队专门组织开展了一次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采用分层简单抽样的方法,抽取我市四个县两区8个乡镇单位、50个村级单位、120户农民以及80个乡村干部进行一次性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生产情况、生活状况、基础设施与环境、文教卫生及社会保障和民主管理与社会治安以及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望等共83个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被调查对象的生产状况:
1、被调查对象200户农户,其中:从事种植业生产的158户,占79%;养殖业6户,占3%;林业6户,3%;运输及个体经营者30户,占15%。全部调查户的耕地面积1097亩,人口926,人均耕地1.17亩。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实现了50亩地一眼井,农田有效灌溉和节水灌溉面积达到95%和30%。种植业、养殖业农户绝大部分使用了良种生产,主要农作物使用了机械化收割,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经营方式为家庭为单位的自种自销, 91%的村没有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2、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程度不高,调查显示:掌握无公害化和滴灌技术的农户仅占14%。掌握地膜覆盖技术的农户占48%,掌握病虫害疫害防治技术的占69.42%,配方施肥技术的为47%。69%的农户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
――被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
1、在被调查的200户农村居民中,2015年家庭总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为16%,8000-10000元的27户,占13.5%,10000元以上的141户,占70.5%。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种植业、养殖业,人均住房面积24.9平方米。农民住房主要是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房屋,分别占76%和20%,有线电视(地面卫星接收器)网络已经覆盖39.5%家庭。
2、农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有89.5%的农户家中有彩色电视,有20.5%的家庭中有电冰箱,有68.5%的家庭中有洗衣机,有40.5%的农户家中有电话,有80.5%的农户家中有手机,6户农民家庭中有计算机,6户农民家庭中有小轿车,有44.5%的家庭中有摩托车,有28.9%的家庭中有电磁炉, 但农民的生活条件还有待改善和提高,26.5%的家庭冬天取暖主要靠煤炉,3.5%和1%的家庭冬天取暖用电暖器和空调。有20%的农户饮用自来水,有86.5%的农户饮用井水,农民生活用主要燃料是柴草和煤炭,分别占48.5%和43%。但家庭使用太阳能和沼气的农户只占17%。没有洗澡条件的农户占80%,使用旱厕的农户占93.5%。对当前家庭生活状况基本满意的农户占64.5%,满意的占20.5%,表示不满意的家庭占14%。村里有生活超市的占43.5%,56.5%的村没有生活超市。
――被调查对象基础设施与环境状况
1、近年来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我们调查的农户所在的村中,75.5%的村通公路。出村道路主要是柏油路和砖渣路。70.5%是柏油路,水泥路只占8.5%。40.5%农民庭院被硬化。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占6%,农户与饲养畜禽不在一个院内的占47%,56%的河流和池塘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
――被调查对象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状况
1、调查显示:80%的农户所在村没有文化活动站,农民获取信息和了解国家政策的渠道和途径是看电视、听广播、和别人交谈、看报纸,分别占96%、22.5%、14.5%和6.5%。96.5%的农户主要娱乐项目是看电视。
2、87.5%的农户所在村有卫生所,持证上岗的合格医生占82.5%,82.5%的农户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生病后一般到个体诊所和乡村卫生所去看病,只有病情严重时才会去县市或外地就医。政府应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显得十分重要。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是加大投入,降低农村医疗收费价格。
3、在我们调查的行政村中88.5%的调查村没有养老院,有85%的调查者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因此,应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机制,逐渐消除广大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被调查对象所在村民主管理与社会治安状况
1、村里重大决策决定主要由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支部书记决定,分别占38%、41%、17%。家庭重要事项做出决定时主要听取有文化人的意见、家族中老人的意见、听取村里能人的意见,分别占34%、48%、18%。在调查的行政村中占82.5%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
2、在治安方面,对目前农村治安环境的看法,有11%人认为很好,28.5%人认为较好,41.5%的人认为一般,17.5%的人认为差。
二、农民对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表示有强烈的愿望和期盼
95.5%,
另外,在调查的200名农户中农户对将来新农村建设有六方面的期盼:第一位的是农户期盼道路畅通、配套设施齐全、实现农业机械化,占第二位的是农户期盼住房宽敞、舒适、有电话、有自来水,占第三位的是农户期盼有医疗、养老保险,占第四位的是农户期盼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占第五位的是农户期盼社会风气良好、村内管理民主,占第六位的是农户期盼生活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家庭消费品齐全。
三、农户对未来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担忧和对目前农村现状的不满意
――农户对未来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担忧依次是:
一是担忧不尊重农民意愿,大搞形象工程。65%的人担心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的项目,不能尊重农民意愿,不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搞形式主义,而使党的惠民政策落不到实处。
二是担忧加重农民负担。58%的被调查者担心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增加农民负担。
三是担忧刮一阵风,不了了之。58%的人担心新农村建设和以前有些工作一样走过场,做形象工程,不是实实在在干事情,轰轰烈烈开始,匆匆忙忙收场,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四是担忧不实事求是,搞"一刀切"。37.5%的人担心新农村建设不能因地制宜、突出各地的特色和优势,而搞"一刀切",收不到实际效果。
五是担忧占用耕地。24%的人担心,新农村建设会搞大量工程,占用大量耕地,而使本来就不多的人均耕地再次减少,影响农民切身利益。
六是担忧干部以权谋私。19.5%的群众担心村干部会用国家的优惠政策谋私利,而不是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使群众得不到应有的实惠。
――目前农户对农村现状五方面不满意的情况是:
1是河水普遍污染、用电价格偏高。
2是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医药费太贵、药品、药价管理混乱,农村医务人员素质普遍较差,医疗水平低,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手续繁琐。
3是村民普遍法律意识淡薄、偷盗、赌博、封建迷信现象时有发生,综合防范能力薄弱,管理不严教育不够。
4是尽管92.5%的被调查农户所在村有小学,但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校舍硬件设施跟不上需要,受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女童的辍学率比较高。
5村务公开的内容流于形式、村务公开不真实、村务公开内容过于简单。
四、建设新农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了30年以来,农业以“承包”为主的分田到户,让亿万农民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吃饱了饭,初步实现了小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利于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差,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并且随着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受到了影响,而且还有一系列社会问题,譬如“空心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养老问题。
(二)农民收入低,增收难,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虽然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逐步实施,农民收入也在逐年增加,生活逐渐富裕,但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土地产出率低、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价格剪刀差的影响,农民在土地上的收益还十分有限,大部分的收入是靠外出打工取得,但也不是人人、家家都有满意的收入,2015年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122元,如果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包括住房一次性投入、日常生产和生活消费支出、文化教育需求和社会保障支出等,还不能支撑正常消费。
(三)农村基层组织执行力差,农村新农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长远打算
在农村,部分基层组织成员,由于党性不强,政治责任感不强,文化水平不高,不作为和作不了为的干部大有人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些甚至“懒、软、散”,对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不思考、不规划、不发展。比如目前农村农户的住宅建设,村容村貌的整体规划没有通盘考虑和长远打算,农户是各自为政,放任自流,农户新建的房不少,村容村貌村没有大的改观,宅基地大量扩张,还有浪费土地的现象。
(四)农村社会问题多,解决问题任重而道远
1、农民素质有待提高,按照现代农业新型农民的要求,目前农村、农民素质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主要是缺少劳动技能的培训,依靠传统的方式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外出务工也多半干些体力活,挣些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在这次调查中,我市外出仅有6%的农民接受过一些短暂培训。
2、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看病难,吃药贵。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由于医疗费用过高,农民生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在农村还时有发生,目前,医疗卫生问题是农民生活的首要问题,与农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状况不容乐观。45%左右的中小学生到县城以上学校学习。
三.五年,又变成了“水泥”路,坑洼不平,并且村内道路无规划修复,遇到雨天就泥泞不堪,无法行走。
5、农村农业信贷问题。部分农民想致富,但无资金的支持,贷款无信用、无担保,抵押手续繁琐,主要原因:一是银行、农村信用社担心农户没有偿还能力;二是缺乏担保、抵押的财产,而得不到贷款。三是贷款手续繁琐;四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它只能解决一些生产性小额贷款,大额的生产经营性贷款仍难以贷到,农民的贷款主要依赖民间贷款。
6、农村环境问题。改革开放30年,农民生活有了保障,但环境问题毫无改观,农村旱厕和垃圾污染、加之畜牧业养殖污染、企业排污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农村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状况每况愈下。
7、农村坑塘利用问题。农村坑塘面积数量可观,目前利用的为数不多,建议政府部门借鉴耕地、林地、荒山承包的经验,只要政府给政策农村坑塘就能变废为宝,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新亮点。
8、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仅靠现有的保障机制和救助制度还不能满足人口庞大的农村人口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和完善保障体系。
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现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允许农民承包责任田,可以合理的进行流转,这就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农民可以出租和入股,这样农民可以在互惠互利和自愿结合的原则下,集中土地联合开支,规模经营,把大-片的土地联合起来,由村委组织或农民协会组织经营,或由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技能手承包经营,形成农庄(场)经济体,这样可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农业种粮的积极性,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民引进现代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推动现代农业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或生态农业,合理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这样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离开土地的农民可成为农庄(场)的股东,也可以参与农业的生产和管理,成为农业工人。也可以在外务工,经商办厂,也可以专业从事农业服务的经营,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生产技术方面的服务,也可以从事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储藏、保障、运输等服务。也可以专门从事信息方面的服务,从而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大流通,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增强政治责任感,加强基层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农业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富民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责无旁贷,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应有所作为,应该围绕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有所打算、有所思考、有所规划,尤其是村容村貌的整体规划方面要有个整体布局,作长远打算,不能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无序建设。
(三)加强引导,示范带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要加强对党的富民政策和新农村建设伟大意义的宣传教育,加强广大农民对新农村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适当的投入,建成一些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使农民真正体验到新农村建设的优越,得到真正的实惠,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使更多的农民看到希望、看到前途和更加向往,使党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针变成广大农民自觉自愿的行动,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
(四)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拓宽农民增收领域,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和引导农民尽快脱离传统农业。以全民创业活动为契机,通过建立完善农民创业机制,以降低创业门槛,提供资金扶持,技术市场指导等可行措施,鼓励农民自办产业,可集中在食品加工、手工编制、餐饮运输等二、三产业。二是引导农民向乡镇企业转移。利用招商引资成果,引导村民从以种地为主的农民向以务工为主的工人转变,从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三是引导先富起来的农民向城镇转移,引导他们在城里安家、生活、创业、发展,使这部分农民从根本上脱离农村,减少农村人口基数。
(五)新农村建设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浩大,任重道远。加强组织领导,调动全社会参与,易于形成合力,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宏观指导,有利于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减少风险,少走弯路,促进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
1、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建设新农村,不能凭主观想向和满腔热情办事,而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要按照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分期计划,分步实施。既要注重经济指标,又不忽视社会发展指标;既要注意发展速度和规模,又不忽视质量和效益;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不忽视农民的主体力量;既要体现现代精神风貌,又不破坏农村文化底蕴;既要大胆创新,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意见,又要请专家论证;既要保证规划的科学化,又要保证实施规划的连续性,绝不能朝令夕改,人去事非。
运动化,不搞“一刀切”,不搞人为的样板工程,更不搞所谓“达标验收”之类扰民浪费的评比活动。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
3、以城带乡、社会参与。应发动组织市县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口支持帮扶农村。探索城市与农村、企事业与农村结对帮扶的途径,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用现代理念教育农民,引导农民与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决裂,指导农村向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阔步前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收入水平低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才能不断地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有了很大改善近几年来我们村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入手在省国税局的大力扶持下实现了我村由传统低效的粮油种植经济向多元高效的混合经济转变村容村貌和农民收入发生了根本变化逐步迈入了大步流星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浩大,任重道远。加强组织领导,调动全社会参与,易于形成合力,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宏观指导,有利于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减少风险,少走弯路,促进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
1、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建设新农村,不能凭主观想向和满腔热情办事,而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要按照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分期计划,分步实施。既要注重经济指标,又不忽视社会发展指标;既要注意发展速度和规模,又不忽视质量和效益;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不忽视农民的主体力量;既要体现现代精神风貌,又不破坏农村文化底蕴;既要大胆创新,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意见,又要请专家论证;既要保证规划的科学化,又要保证实施规划的连续性,绝不能朝令夕改,人去事非。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市农村县区,经济状况有强弱之别,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发展模式上要分类指导。比如,各县市开发区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城郊土地、人力等资源,开展以工促农的工业型新农村建设。同时,还可以发挥城郊区位优势,招商引资,服务城市,走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建设之路。在城镇村庄规划、建设上要分类指导,注意城镇村庄布局有利于节约资源、发展经济。新农村规划可以高标准、多功能,进行一步到位式建设,而县区比较落后的村庄则可能是改街、改水、改圈、改灶、改厕;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总之,一定要突破“标准化”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避免运动化,不搞“一刀切”,不搞人为的样板工程,更不搞所谓“达标验收”之类扰民浪费的评比活动。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
3、以城带乡、社会参与。应发动组织市县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口支持帮扶农村。探索城市与农村、企事业与农村结对帮扶的途径,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用现代理念教育农民,引导农民与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决裂,指导农村向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阔步前进。
概论课学生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点和重点。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经过全党全国的不懈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归根到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1.新农村建设内容: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七
保护环境,到知识社会将需要可持续发展。从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演化过程,资源的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原始的依附型、传统的改造型、现代的掠夺型和未来的协调型。目前,我们正处于工业文明到现代文明的过渡时期,或称为后工业或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只有保护环境才可能持续发展。
关键词:××湖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许多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大了环境保护的投资,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同时大力开展环境科学研究,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并发展低污染和无污染的工艺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清洁生产,倡导低碳经济,使环境污染得到一定控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然而经济发展的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仍然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目前××县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水污染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已逐渐成为××湖的主要污染源,在强化对污染企业监管的同时,加大对入河河道整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势在必行。只有深入进行调研,才能有效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县环境资源现状。
澄江县地处云南中部,南北最长47.5公里,东西最宽26公里,幅员面积773平方公里(其中××湖水域127.2平方公里,阳宗海水域12.13平方公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大昆明经济核心区”和“滇中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昆明、玉溪为主的城市群,抓住滇中经济圈、新昆明和昆曼、昆河国际大通道建设的机遇,面向东盟、长三角、珠三角,确定发展定位,实现差异性发展。
××县海拔最高2820米(梁王山主峰),最低1327米(南盘江与海口河交汇处)。形成“七山、二水、一平坝”的天然布局,在云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辖区内水资源丰富,拥有××湖、阳宗海以及大小龙潭50多个,大小河流28条,人均有水量为1918立方米。气候温和,呈现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中温带四个气候类型的“立体气候”。气候适宜,雨量充沛,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县辖区内拥有丰富的铁、磷、铜等矿产资源,尤其被国际上成为“战略资源”的磷矿储量大、品位高,总储量为6.4亿吨。截止2008年底,××县共有工业企业501家,从业人员6955人。2008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3.4亿元,其中磷化工16.8亿元、电力4.3亿元、建筑建材业4.8亿元。
××县辖区内别具一格的地质地貌,风光旖旎的湖光山色,积淀深厚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堪称旅游仙境。西龙潭、帽天山、××湖、关索戏等,以及众多富有现代特色的主题景区、休闲度假设施和城镇、村庄、田园等铸就了现代人文景观。
××湖是××县乃至云南省的战略资源。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岸线总长100.8公里,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158.9米,湖容量达206.2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太湖的4.5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湖水的补给除靠雨季四周沟溪汇集外,湖岸周围还有大量的地下泉水涌出。××湖水清澈纯净,透明度平均为5-6米,最大可达12.5米,是我国内陆浅水湖中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湖目前依然属于i类水质,保留有300万年原始生态的珍贵特质,孕育出以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为杰出代表的××文化,是高原湖泊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在全市“三湖”生态城市群构建中占有核心地位。认真贯彻和落实温总理关于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三个保护”重要批示和曾副总理关于××湖“三个一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湖保护,成为关系我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头等重大问题。
这一系列的环境资源优势所围绕的核心就是××湖,××湖是我们××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八
通过对全县各乡镇农村环境卫生情况开展调查,发现农村环境卫生的现状主要有:
1、垃圾随处乱丢;
2、建筑余物乱堆乱放;
3、柴堆和煤堆杂乱无章;
4、村中排水渠污水横流;
5、还有很多村没有垃圾堆放点。
造成农村“脏、乱、差”的根本原因有:
2、管理机制缺失。村级没有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大多数村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名兼职保洁员,缺少一支公共卫生保洁队伍。环境卫生工作长期无人抓、无人管、放任自流。
3、资金投入不足。虽然住建局有相关配套资金,但仅够一年集中清扫2—3次的费用,根本做不到日常维护与保持。
4、极少数村干部的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只是表面应付、得过且过,甚至熟视无睹,不愿花大力气改善环境卫生。
1、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村民的思想觉悟。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主体是村民,关键是提高村民思想觉悟。加强宣传教育,倡导文明新风,教育引导村民增强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革除陋习,养成文明习惯,营造人人讲卫生,个个美环境的良好氛围,尽快改变“脏、乱、差”的面貌。
2、设立垃圾集中处理点,创新垃圾处理方式。农村垃圾主要包括村民生产、生活垃圾、牲畜粪便、柴草秸秆、建筑工程垃圾,所含成分复杂,数量巨大。创新管理方式,首先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上门收集、日存放晚倾倒收集等方式,其次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按照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两大类,对垃圾进行初步分类,尽可能将农作物废料堆沤成有机肥,回用于农田,将其它废弃物集中处理,逐步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科学化。
3、按照安乡村清洁办[20xx]2号文件精神,配强队伍,配齐设施。按照不低于400名村民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组建清扫保洁队伍;按照不低于每1000名村民配备1名垃圾清运员的标准组建垃圾清运队伍。每个保洁员要配齐“一铲一钳一扫斗一扫把”等保洁用具;每个垃圾清运员要配备一台垃圾清运车;每个村要建设1—4个垃圾池;要设置土建垃圾堆填点。
4、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对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的资金投入。
5、建立奖惩机制,用制度规范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村两委应建立奖惩机制,与每户家庭签订卫生保洁责任书,促使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单位做好保洁工作。逐步规范、引导村民摒弃落后的生活习惯,积极主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九
系别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第一作者联系电话。
正文:
一、调研的相关背景。
1.大气现状。
山东省环保厅日前发布消息得知:本年上半年山东省省辖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平均为173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天。全省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1.9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26%。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综合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3项主要污染指标,11个设区市均达到了国家二类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青岛、淄博、烟台、泰安和日照的空气质量状况为二级,济南、济宁、潍坊、枣庄为三级,为超标城市。其中济南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都比去年有所增长,济宁的二氧化硫和pm10比去年有所增长,潍坊的pm10比去年增长比例较高。
经过问卷调查,山东省居民对进来本省环境也有挺高的评价,近年来政府采取的措施以及人民的积极响应下,采取了不少先进设施对废弃进行净化。不少居民都称近来的空气清新了不少,而且臭气、酸气也很少闻到,大气状况确实改善了不少。
2.绿化现状。
网上查阅得知2010年,山东省社区市新增绿地3416.9公顷,完成植树1343万株,建成省级园林式单位151个、省级园林式小区115个、省级园林式街道76条,新增游园134个,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县城)29个。本小组在实践中也注意到各个县区积极建设绿化带,县城外的工业区周围也添了不少绿化,县城看起来一片绿意。
不少居民对绿化建设持有满意态度,但也有极个别居民对所居住区域不满,居委会管理不当,只顾形式不顾质量的情况大有人在。
3.饮用水现状。
2012年,选择山东省部分市、县,调查市、县所辖城区以外的农村人群饮用水情况;采集监测点水样进行检测.[结果]在11个县(市)调查5931472人,饮用自来水的占60.59%,其中饮用完全处理自来水的占9.92%,饮用未处理自来水的占23.12%;检测103个监测点的206份水样,全部合格的监测点37个,饮用人口20642人(占35.41%),水样合格率为39.32%.[结论]山东省农村饮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微生物污染是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1)山东农村饮用水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存在着水量少,水质差、水质和水量的保证率低的问题,急需尽早解决。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山东农村普遍存在着饮用水水量少,水质差的问题,并且水质状况尤为严重。山东黄泛区为原生地质性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分布广,深层地下水含氟、砷量严重超标;山东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遭到严重破坏,水质的保证率远远低于水量的保证率,饮水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2)山东农村多数地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年均收入低,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农户对水价格的承受能力极低。农户对现行水价格的接受能力在1.5元左右;经济条件好的农户对水价的接受较高,经济条件差的农户对水价的接受较低。农民非常渴望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帮助农民及早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3)黄河水是山东沿黄地区的重要水源,黄河的水质和水量关系着黄泛区农户的饮用水安全,关系到黄泛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随着黄河上中游地区取水量的逐年增长和企业排污量的增加,黄河水对于山东沿黄地区而言是“可用而不可靠”,饮用水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4)农民对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兴建饮用水工程的积极性非常高,愿意投工、投劳。愿意在可承担的能力之内拿出资金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在投劳和投资的选择上,农户更愿意选择投劳。
(5)已完成饮用水供水工程的地区,群众生活用水量、水质均得到保障;农户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大大提高,减少了介水疾病,每人每年可减少医疗费支出20-30元,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6)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解决好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因而意义重大。
4.人口现状。
根据最新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山东省常住人口是9579.31万人,要不是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这个数字早在20年前就达到了。如果不坚持计划生育,我省总人口就会达到1.1亿人左右。更为可喜的是,计划生育还使河北省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从解放初期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目前“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西方国家100年才能实现的人口类型转变,这对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非常罕见的历史功绩。
目前,这类地区突出问题是农村人口与生态承载力严重不协调。今后该地区将重点建设全省和京津地区生态屏障、缓解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人口发展目标是未来区域人口规模要低于现状人口规模。该区域今后将恢复和重建京津冀地区生态屏障功能。
伴随着这个数字而来的,是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关于巨大老人群体的社会保障、关于人口城镇化、就业、独生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这个数字,事关河北未来的发展前景。
5.公共设施现状。
山东省除了像济南,青岛,威海等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以外,其余的小城市的公共设施状况不容乐观,仅有的一点文化设施基本上还是处于半闲置状态。在市民文化生活的组织与管理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各个公共场馆的使用(如大型公园、图书馆、游泳池等)设施设备不全设施破坏严重而且无人管理及修理。而在于社区仅有的是一些基本的健身器材,而至于一些文化方面的公共场馆如图书馆,游泳池,健身房等基础设施严重的匮乏。
而一些较大型的公共设施虽有进行管理但仅限制性的开放,经常进行商业活动,而且开放时会收取较高的费用。
6.环保意识现状。
环保意识之调查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环境意识的培养是社。
会对公民的要求,也是新世纪人们应该具备的道德。接受调查的人当中,对环境知识或问题处于迷糊状态。对这方面知识了解没有清楚的印象。他们只懂得环境问题就是肮脏的东西。环境知识就是潜意识中的影响。这往往会个人的生活习惯联系起来。因此我们觉得他们的环保意识水平处于中低层。环保意属于低水平的人数占75.66%,所以调查中的市民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二.调查目的为了贯彻党中央“又好又快”发展战略目标,把我国建立成绿色节约型社会,另一方面也为了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小组达成一致意见将参加社区环境调查的行动作为我们的暑期实践目标。
三.调查对象及手段。
本次调查我们主要针对各个不同环境下的生活社区,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不同城市环境下的居民。
我们调查组的同学家乡分布在全国很多省份,很多也家住农村,因此。
我们将由各位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在各自的家乡展开此次调查,这样有利于我们了解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社区环境建设情况。
由于此次调查面对城乡居民,其年龄跨度较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将采取问卷式和访谈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将主要用于收集文化层次较高,具有正常读写能力的被调查者的资料,并提供标准定量数据。访谈式调查将用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和问卷调查不适合的一些情况,并提供一些定性资料。两种方式将相互补充,相互验证。
此次调查的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8月1日让各组员了解了此次活动的具体要求,由组长策划安排了具体活动过程,制定了活动时间表,设计并印刷问卷调查表,向各组员下发了有关资料以及问卷调查表。
8月2日至15日由各组员对各自所在地区的所选社区进行了走访及问卷调查,并在网上交流调查当天的体会。
8月16日至18日进行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以百分比数据形式显示结果。通过得出的数据认真总结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发下并讨论研究反映的问题。
8月19日至30日由撰稿人撰写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果。
1.调查的基本情况。
经过网上查询以及阅读报纸得知:山东省环保局日前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城乡社区环境质量概要,监测数据显示,山东省社区环境质量呈现改善趋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略有好转,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通过对居民的问卷调查与所查询资料符合,其中社区大气环境今年市首次全部达二级标准;城市绿化方面全省新增绿地并扩大植树面积;水质量状况有好转,但污染仍较重;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增长速度让人满意;建筑节能工作已取得了积极进展适合普通市民的良好的业余文化生活却是差强人意。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社会自觉性也加以改善。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城乡居民的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对社区环境建设不是特别的关心,但是他们中大部分认为自己周围的社区环境状况很差,都强烈希望政府切实重视社区环境建设,给居民良好的环境。他们对我们实践活动纷纷表示支持,希望我们有更大的环保行动。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一些实际信息,再向前发展的同时确实有不可避免的漏洞。以下是调查的详细状况。
此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卷92份,回收率达到92%。其中,有效问卷总数为92份,占问卷总数的92%。还进行了一些重点的访谈调查,这也给我们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2.被调查者的相关情况。
表1被调查者的年龄情况统计表。
能基本反映社区环境建设状况。
表2被调查者的性别情况统计表。
做到了公正客观。
参考文献: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十
调查时间:2011-2-1。
4被访者:张乐村村委。
调查人员:应用化学0901班沈咪。
报告内容:近年来,诸暨市积极探索农村环境市场化保洁运行机制,不仅实现了卫生保洁的日常化、标准化、长效化,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而且通过成片推进、扩面提升,逐步降低运行成本和保洁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即突击整治容易,日常维护难;短期清洁容易,长期保持难;简单清扫容易,系统保洁难。针对这种情况,诸暨市建立了市场化保洁机制,通过公开招投标,引入专业化保洁公司,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进行“服务外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是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方法。
一、加强政策扶持,为市场化保洁提供资金保障。
5万元,4万人以上的再奖励40万元。诸暨市财政专门安排1000万元资金,予以重点支持奖励。目前,该市共有23个镇(乡、街道)和专业保洁公司签订了协议,其中18个镇(乡、街道)聘请专业保洁公司,5个镇自行成立保洁公司,负责集镇及全部行政村的日常保洁工作,专业保洁率总体达到85%。
二、加快设施建设,为市场化保洁提供硬件保障。
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运行机制,重点完善了垃圾站房建设和清运车辆的配置工作。要求每200户农户必须配备一只垃圾站,农户较分散的,可以采取放置垃圾桶等措施。目前,全市的垃圾站房建设已经比较完备,2009年,全市共新增垃圾箱2169只,建造垃圾集中房108个,新增垃圾清运工具397辆,农村生活长效保洁的硬件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三、
严格督查考评,为市场化保洁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督查形式多样化。改以往年终一次性验收为垃圾保洁常态化检查,实行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在不定期的暗访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反馈到各镇(乡、街道),并留作档案,记录到年终考核验收当中。二是创新考核形式。农村生活垃圾长效保洁考核验收邀请专业保洁公司负责人、各镇(乡、街道)负责农村生活垃圾长效保洁的人员一起参与。检查采取先听汇报,然后分别检查软件资料,并随机抽查50—70%的行政村进行实地踏看,最后由考评组综合考评,并量化打分后确定镇(乡、街道)最后得分。三是下发验收意见书。考评结束后,对每个镇(乡、街道)出具相应的验收意见书,明确整改重点,在年终考评中发现尚未整改的镇(乡、街道),在奖励资金中暂扣5万元,待复查通过后再行下拨。
四、精心宣传造势,为市场化保洁提供舆论保障。
为切实改变农村生活垃圾乱丢、乱倒、乱放现象,树立群众正确处理生活垃圾的环保意识,诸暨市村庄整治办精心谋划,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发动。一是在《诸暨日报》、诸暨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长效保洁的政策措施及工作要求。二是会同新闻媒体,对乱倒、乱堆、焚烧农村生活垃圾的行为进行公开曝光。三是在垃圾量产生较多的时期,会同市创建办、建设局、爱卫办等单位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的通知,号召镇(乡、街道)开展区域内环境卫生大清扫、大整治,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五、促进工作交流,为市场化保洁提供智力保障。
一是加强与专业保洁公司的交流。主要是开展工作走访,专门听取他们对农村生活垃圾长效保洁工作的看法和建议措施等,就保洁员安全作业、清理保洁盲区、日常保洁“三定”法等问题交换意见。二是加强对非专业保洁镇乡的指导。专门聘请专业保洁公司人员,到非专业保洁镇乡开展工作指导,对存在的考核督查制度、工资支付制度、人员聘用制度和安全生产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三是加强和镇(乡、街道)负责长效保洁工作人员的沟通。大家开展工作互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卫生面貌,诸暨市陶朱街。
道张乐村在村庄整治办的指导和支持下,加快推进农村环境市场化保洁运作步伐,为进一步实现卫生村做出了许多的努力。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在调研中,整体的感觉是,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既寄于极大的希望,又存在着一些不切实际的依赖思想;既盼望尽快改变农村的旧有面貌,又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理解甚少。因此,需要将宣传思想工作贯穿于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始终。
现有的许多涉农项目资金,由于来自不同的部门,在使用上难以整合起来,难以根据各地发展的轻重缓急安排使用,从而发挥更大的整体效应。特别是现有的支农资金比较分散,整合的时候不仅涉及到利益调整,还涉及到资金用途的改变,不符合资金的使用政策,可能会有一定的管理风险。
所以张乐村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把这项工作作为长远的战略任务。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5年国家重点投资的领域。明确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政府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立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法律制度保障。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十一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环境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对村落结构产生巨大冲击,导致人口外流、滥用耕地、环境恶化、村落中出现了城市的景观,破坏了原有的乡土风貌,失去了村落固有特色并导致农民家园归属感的丧失。与此相对应的是对村庄建设的调控手段仍然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隔时期的局面,对处于加速发展时期村庄的规划建设缺少有效引导。
农村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地域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农村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户的身心健康。自然生态环境包括供人类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农村人居环境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平台。
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仍不能满足农民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些村庄选址不当,使村民随时面临山洪、泥石流的危险;有些村庄没有自来水或水质不能保证,给村民生命安全带来隐患[-];有些村庄农民生活垃圾、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给村民生活环境带来很大威胁;有些村庄道路不平、没有路灯,满足不了村民的出行需要等。乡村人居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是乡村区域内农户生产生活所需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体,其功能转换和演变具有内在规律。受政策影响、利益驱动和人为破坏的影响,现有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功能正逐步走向衰竭,这与乡村普遍缺乏人居建设规划、村庄随意建设和无序化发展有关。
有些乡村虽然进行了村庄布点和镇区规划,但由于规划机制的欠缺,使乡村的地域空间环境反而影响了人居环境,如有的乡村工业用地的无序增加,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良田,还出现了“村村点火”的局面,恶化了乡村的环境,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驱动下,传统的乡村聚落文化、社区意识、人脉关系等“乡村”特色逐步被新的城市元素所替代,多元化的乡村地域文化正逐渐衰落甚至消亡。乡村人居环境正处于转型、无序、混沌的发展状态,人文环境受到了城市的发展冲击,使许多具有特色的乡村变得毫无生机,除了一些被列为国家或省重点保护的古镇和古村落,其他乡村的历史和“文脉”无处可寻。
近几年来,为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我国进行了大量的新农村规划,具体有村庄布点规划、镇区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专业性规划。新农村规划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原则,这一原则对新农村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这些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体制的欠缺,盲目拔高规划目标等方面。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趋势下,农村环境的研究和实践势在必行,规划者应该结合当地村庄的自然环境和文脉,保护与发展并存,改善人居环境。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不仅要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将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等理念纳入到总体规划战略中考虑,还要试图创造出一个以人为本,地域与人文、生态与文化、历史与现代相和谐的新农村规划,探索适合我国发展特色的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新领域。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十二
**镇现有环卫工人*人,有垃圾清运车*辆,街道清扫车一辆。垃圾清运车均为旧式,载重量不足*吨,而且车辆基本快到报废期。其余城区收运车辆均为人力式手推车和人力板车,市政区各街道设置的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均为砖混式垃圾池或简易坑,由于年久失修,砖混式垃圾池和简易中转站已有部分墙体倒塌破损,已基本失去使用功能,分散式垃圾收集点得不到及时收运,遇风雨天气,垃圾污染四散横流,污染严重,已成为城区生活垃圾的二次污染源。**镇现有垃圾厂一座,目前已基本填满。垃圾处理以掩埋为主,垃圾收运未作分类处理,一方面增加了垃圾填埋处理的压力,另一方面对能源节约与资源循环利用不利。
二、存在问题。
一是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不健全,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内的环境基本属于无人管理状态,造成一些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业主直接在门前倾倒垃圾。
二是城市环卫设施投入不够和垃圾处理方式不完善。
五是社会关注度不足,以上软硬件配套设施的欠缺导致养成居民环境卫生不良习惯甚至恶习。
三、建议。
(一)加大环境卫生设施投入和完善垃圾处理方式。编制城市环境卫生相关专业规划,对城市环境卫生现状进行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完善。
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立标准》规定,按服务半径0.8千米设置一座垃圾收集站,用地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根据宝昌镇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至少应该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站11座才可满足城区生活垃圾收运的需要。从对城区现状覆盖角度及近期发展考虑,生活垃圾收运站应设置7座,旧城区分布应该更加密集,以满足城市人口及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分布在旧城区以至于给旧城环卫造成的压力。
对于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符合市容环境卫生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的规定。
道路两侧或路口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废物箱。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并能防雨、抗老化、防腐、阻燃。废物箱的设置应便于废物的分类收集,分类废物箱应有明显标识并易于识别。
(二)成立相关职能部门,完善管理方法和加强监察力度。
一是建立门前卫生“三包”责任制管理制度。统一要求商业等临街建筑实行门前“包卫生、包秩序、包容貌”。
1、包门前卫生。负责门前清扫、保洁、随脏随扫,全天保洁;禁止行人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纸屑、果皮等废弃物;雨后铲泥,雪后扫雪,清除杂草。
2、包门前秩序。禁止门前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停车辆、乱挖乱占、乱搭乱建、乱泼污水等,保持门前秩序井然。
3、包门前容貌。保持责任区内建筑物、构筑物的墙壁、门面、橱窗等整洁卫生,维护门前垃圾箱、电杆等不受损坏,禁止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等有碍村容的行为。
二是制定相关措施定时回收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垃圾排放主体所产生的垃圾,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三是鼓励居民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商业回收,提高居民节能意识,提高物质的循环利用,(三)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素质。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十三
调研途径:(实习、参观、网上查找、其它)调研方法:(访谈、互动、观察、网上交流、其它)。
1、本专业当年的毕业生规模。
2、本专业的市场需求情况。
3、本专业的就业途径。
4、本专业的发展前景。
5、当前国家政策对本专业就业的调控和影响。
6、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7、我们的职业定位。
ppt制作和展示说明:
1、认真领会调研目的:分析本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同学们的就业前景、就业过程中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形成自己的职业定位。
2、ppt制作应选择合适的模板,用丰富的图表和事实说话,尽量克服完全文字的形式。
3、ppt展示时间为6分钟内,请注意控制时间。
4、解说者应面向观众,表示有交流。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十四
一、调查原因:
进几年来,随着大量矿业的开采,污染废水的排放和水土资源的破坏,导致了人们生活失去了协调。由其是煤矿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氟使人们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因此为了使家乡人民摆脱氟病毒,特对贵州织金黑土乡作一份调研报告。
二、调查目的: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美德,宏扬“春晦使者”精神,使之服务于社会,反哺于家乡,几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乡的变化是日异月新,虽然得到了发展,但生态环境却遭到破坏。大量煤矿的开采,水土污染的制理趣之于弱化,因此水的含氟量交高;不但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还破坏了人们的生命体系代谢,危害生命安全。大量的氟中毒、氟斑牙、畸形儿童,诸如此类的问题比比皆是。因此特为家乡作了一份分析报告,做到反哺于民,为人民服务。
三、调查方式及成果:
(1)调查方式,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的方式,了解到当地煤矿储藏量丰富,交通便利,在此有利的条件下,大量煤矿合理开采却不合理制理,导致水污染严重,生态土壤平衡失调,严重地危害了田间农作物的生长及水源问题,经过科学合理的数据统计,几年来家乡的发展虽有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患病率在不断的提升,呈上升趋势。各种不同类型的病症也在增加。
(2)调查成果,经过与村委员会的配合和实地堪察,了解到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主要元素是氟,属稀有气体在水中的一种产物,浸在水源中。虽然中毒者发病率高,污染源易于扩散,但在村委和众多希望水理的帮助下,逐渐形成了实施的新修水理放案和调查仪器预备阶段的统一,使方案的实施有了初步的形成,同时也得到了人们的配合,解决了许多必要的问题。
四、调查数据及原理的分析:
(1)调查数据整理,经过走访与实地勘察得出,氟斑的得病率为95.5%,由氟中毒而导致的其他发病率为23.53%,处于不受氟侵扰的人基本很少,还有许多由于仪器不精确,得出的数据不是太科学,得到的数据可根据偏差的大小调整,总体上抓主要矛盾。进行氟中毒的深一步研究。
(2)中毒与侵害原理分析,氟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符号为f,原子数为9,是卤族元素之一,呈淡黄,一般情况下,氟可夺取牙齿中的碳元素,导致牙齿呈淡黄色,出现凹凸不平的迹象,中毒较深者还可导致畸形身躯,且不利于儿童身体的发育。
五、调查总结: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虽得出一张实地调查表,但却出现诸多问题,调查的目的在于保证今后方案的实施,在于调节可支配与不可支配之间的关系。
一、调查出现问题,(1)在许多水势较湍急的地方无法靠近,很难得出氟对土地资源的侵害程度。
(2)在调查的过程中,宣传力道不足,走访过程中与乡亲们的沟通不是太顺畅。
(3)出访或是勘察,仪器装备不是太精确,勘察设备差,拍摄资料分析欠缺。
(4)调查期限短,时间较少,准备不充分。相关参考资料缺发研究不透。
(5)无团队合作,缺少交流与讨论环节,导致许多结论片面。
(6)天气地理因素的影响。
(二)、调查中问题因素的解决,(1)在今后的相关调查中,注意充分准备资料,多着实地调查,提高调查水平。
(2)多功能地运用相关专业解释出现的问题,多向调研老师请教。
(3)尽量以团队的形式外出调查,完善得出结论的合理化与规范化。
六、调查方案的合理及今后实施的意义:
在诸多数据中尽量以此方案为标准,尽量完善计划多与当地部门联系,尽量取得他们支持,得出相应的结论,争取做到实地实查,方案合理。争取为家乡人民献出一份绵薄之力,使人们摆脱病魔的折磨。希望村委与当地部门能兴修水利,让人们摆脱水污染,此方案有利于实地调查和研究。经过逐步实施,可形成完整统一的规化方案。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十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优化旅游企业发展环境,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了《旅游企业发展环境》专题调研。调研组在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调研提纲、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于3月上中旬,先后到北京、河北、上海、山东、河南、四川等地,以典型企业访谈、召开小型座谈会等方式,开展了实地调研。3月下旬和4月初,调研组对实地调研及有关资料进行了汇总分析和集体讨论。现以调研中所了解的旅游企业发展环境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意见和建议为主要内容,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积累和融资困难。
旅游企业的发展资金积累较为缓慢。旅行社是微利行业,酒店投资量大、成本高、回收期长,景区与酒店基本相同。有的企业发展几十年规模仍然有限,资金的原始积累过程较长,旅游企业普遍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融资困难主要体现在,第一,旅行社、旅游商品企业、旅游汽车公司等非资源经营性企业多为中小规模,固定资产小,缺少高附加值的抵押财产,难以达到银行贷款规定的条件,申请贷款困难;第二,酒店、景区等资源经营性企业难以将资源资本化,金融部门只规定将景区门票作为质押条件,而不将旅游资源价值作为申请贷款抵押的条件,使得企业申请贷款渠道窄;第三,很多景区仍然是行政管理,政企未分,产权不明,限制了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直接融资;第四,农家乐(包括民居接待点)的企业身份不明确,金融部门没有出台农家乐担保、贷款优惠的具体政策,大多数农家乐经营户不能获得银行贷款,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
(二)旅游项目用地困难。
一是缺乏旅游用地专项支持政策,《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旅游用地的范畴、定义及类型没有明确规定,没有对旅游项目用地及旅游投资建设用地优惠等政策的具体规定;二是绝大部分地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于旅游用地规定不明确,旅游用地规划没有真正与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地结合起来,可变性较大,操作性不强,很多旅游项目用地指标不足,往往只能通过置换集体用地来满足,供需矛盾突出;三是农家乐、乡村酒店等乡村旅游用地多采用租赁方式,办不了“两证”,使得业主很难大规模投入,限制了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同时多为当地村民经营,有较大资金实力的外来投资者很难介入,土地紧张和流转规模小、难度大及“差别”待遇等因素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四是旅游业对环境要求高、用地规模大,且没有优惠政策,旅游用地成本高于工业用地,增大了投资商的成本,项目招商困难;五是各地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旅游用地审批程序繁琐、部分旅游景区和度假村等旅游用地不合理或实际开发不到位等土地浪费现象和旅游用地产权不明确等问题。
(三)员工队伍不稳定和素质呈下降趋势。
首先,长期的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使得旅游企业无力负担较高的员工薪酬,宣传引导不够和社会评价不高,员工职业自豪感和忠诚度下降,事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减弱,导致旅游行业员工流失率较高、流动速度快、初次就业比例高,员工队伍素质呈下降趋势。此外,旅游高等教育脱离行业需求,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滞后,难以为旅游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四)认识方面存在的不足。
很多人认为“旅游就是吃喝玩乐”,对旅游产业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增进国民福利、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城市人居条件的战略性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地方缺乏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动思考和系统规划,旅游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较为困难,还导致了政府和企事业组织等难以保障公民的旅游福利,影响旅游的公开采购。
二、旅行社面临的问题。
(一)合理税负问题。
旅行社中小企业多,利润水平低,资金周转量大,促销投入多,经营中有大量代收代付项目。很多地区的营业税等地方税费的征缴,往往采取按比例(多为80%)扣除代收代付部分,然后按照法定税率计征,有的还对小旅行社实行定额税,宣传促销经费也都不能计入成本扣减。从年检数据看,我国旅行社全行业的收入利润率,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3%左右,逐步下降到不足1%。另据了解,目前作为旅行社主要收入项目的综合服务费,占旅游报价的比重低于10%。因此,旅行社的营业税等税费负担明显不合理。
(二)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遇到的问题。
鼓励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是41号文件确定的新政策,此前在上海、深圳、大连等部分城市实行。现在的障碍主要是,国家有关部门有文件规定,旅行社的发票不能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差旅、考察、会议、展览活动的经费报销凭证,发票“用途”栏目如何填写也不明确。
(三)挂靠承包问题。
挂靠承包者主要追求眼前利益,长远观念、法制观念、诚信观念、质量观念都不强,成为旅行社业散、乱、差和“零负团费”操作模式蔓延的重要原因。
(四)经营保障问题。
主要是火车票、景区门票上涨过快和干扰预订问题。旅行社需要批量订购火车票,但是一到旺季,火车票代理权就被取消,往往还被以倒票论处,极大地影响了旅行社的业务经营。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快,在很多地方已经超过地接旅行社总成本的一半,企业经营压力大。政府在有重要公务接待、大型会议时,强行取消旅行社住房、用餐、用车、游船预订和临时封闭景区、道路,导致旅行社不得不调整计划、增加费用、处理纠纷、赔偿损失。
(五)宣传导向问题。
旅游产品和服务存在的很多问题都通过旅行社反映出来,改进旅游服务质量和规范整治旅游市场往往都要以旅行社为重点,媒体宣传和社会反映也就比较多的涉及旅行社,而正面宣传显得不足,导致旅行社的形象受到很大影响,对从业人员的信心、士气和旅行社业持续健康发展也都产生不利影响。
三、景区面临的问题。
(一)资金负担问题。大部分新开发的景区,集中进行基础配套和服务设施建设时,多采用贷款融资方式,在一定阶段还贷压力很大,年纯收入的相当一部分用于还本付息。
(二)管理体制问题。大部分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政府或政府派出管理的比例大,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现象较严重,直接影响景区的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三)周边环境问题。景区对外部环境缺乏管理手段,周边市场秩序和环境问题突出,随意摆摊设点、不按照标准规范从事经营服务、尾随兜售乞讨、强买强卖、假冒伪劣等现象比较常见。
(四)免票人员的保险保障问题。一些景区对老年人、学生、青少年、军人、残疾人等实行免票,这部分人员就没有伴随门票提供的保险保障,人身、财物受到损害时的保障责任不明确,易引发纠纷。
(五)内部社区管理问题。很多景区内都有居民,大型景区还有建制乡镇或村、村民组,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参与旅游经营服务、搬迁拆迁、环境保护等,往往成为景区管理的棘手问题。
四、星级酒店面临的问题。
(一)水、电、气同价政策落实问题。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均明确提出:“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基本同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再次提出:“落实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但绝大部分地区均未落实,原因主要是没有具体措施和督查机制,而水、电、气生产者也都是企业,价格下调必然减少收入。
(二)高星级酒店规模问题。
很多地方将高星级酒店作为形象,政府对其投资建设予以鼓励、支持,有的纳入发展规划、工作计划进行考核和责任追究,一些地产楼盘为了提升价值和价格而建设五星级酒店,导致高星级特别是五星级酒店规模扩张过快。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十六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安徽大学磬苑校区校园认知地图以及开放式调查问卷的调研结果的分析,得出学校环境的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空间结构、同一性、一般意象元素和特殊意象元素,从而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认知地图和校园环境,并对校园环境设计做出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认知地图。
校园环境。
意象。
正文: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什么叫意象。人们把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为“意象”或“表象”,而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则被称为“认知地图”。
主要被试对象是分布在各个公寓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总共在学校各处随机调查了60人,其中男女比例1:1,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比例1:1。其中包含了多个专业的学生。调查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1、开放式问卷调查,问卷中涉及校园交通流线、景观节点、建筑使用率等问题。分析统计数据,然后制作表格进行解释说明。
2、手绘校园地图认知,通过调查人群手绘地图中对景观建筑道路等的描述详细程度进行分析。
通过以上两种形式的调查与归纳分析,得出以下这几部分内容:
一、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公共认知地图。
我们总共收到48位同学的安大校园认知地图的草图,通过总结、归纳和统计,我们把同学们所提及到的意象综合起来绘制了下面这张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公共认知地图。
通过这张公共认知地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一般意象:
(一)公共意象范围。
如图所示,不同区域在认知草图中有着不同的出现频率。其中图书馆是出现的次数最多的地方,基本上每个同学的草图中都出现了图书馆。由于调查的对象是学生,所以。
教学。
区和公寓出现的频率也比较大。南门附近区域建筑物较少,出现率最低。
(二)意向空间结构1.方向磬苑校区以东西门为主轴,向南北向扩张。下沉式的鸣磬广场以及文典阁图书馆位于中轴线上。南北两侧各有四组教学楼,两组宿舍楼。
2、核心与层次。
从这两张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校园规划与人群活动区域保持一致的,人口及建筑密度大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中间部分的宿舍楼及教学用楼。也反映出学校应该加强景观建设,以免其他的广场等建设使用率过低。
3、构架模式。
本校构架清晰,生活区和学习区划分明确。
(三)同一性。
校园的整体同一性较强,校园里的建筑宏伟大气,采用徽派建筑风格,整个色调是严肃庄重的灰色。
(四)一般意向元素。
从图中可以看出,校园意象的组成元素根据其重要性依次分为建筑、场所、道路和标志,区域和边界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1、建筑。
建筑元素在草图中出现率较高,大部分调查者还画出了建筑平面的大致形状,成为公共意象中最主要的组成元素。这说明了,建筑物最易为人记忆和再认,是识别环境的重要参照物。且画图者主要以图书馆或为中心向四周展开。
2、道路。
磬苑校区整体走势为南北长、东西窄,规划设计者以s型主干道至诚大道通贯校园南北,既弥补了整体走势在审美上的不足,又为校园作了功能上的分区。
3、场所。
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校园内,提供的一些休息娱乐的场所,这些小尺度的区域边界清晰,功能特征或环境特征明确,对利用者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从而使得可意象性高。同时视野较为开阔,有利于观察者了解环境。
4、标志。
校园的标志主要在节点和核心部位,图书馆在校园的中轴线上且位置居中心地带,从而,图书馆为校园的主标志。
5、.区域和边界。
校园内至诚大道和独秀大道相较于其他路较为宽阔,而且车流量较大,两边的道路绿化不同,易于识别,所以人们常把这两条路当作学校各区域的边界。
二、问卷资料的归纳、整理、统计及讨论。
我总共发放了60份问卷,每份问卷都设置了20个题目,每个题目都设置了不同的选项,题目可以进行多项选择。对收回的60份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归纳,并做成了相应的柱状图,下面是对每个题目的统计结果和分析。
1、你觉得你们学校最特别的建筑物或标志是?
有47个同学认为图书馆是学校里的标志性建筑,百分比超过了80%,可见图书馆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重要性。图书馆因为地处学校的东西主轴线上,它的外观独特漂亮,占地面积较大,而且可以给同学们提供各种书籍和学习的环境而深受大家的喜爱。而且在上面所提及的安大认知地图草图的调查中,图书馆的出现率几乎是100%,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它在安大的认知地图中的重要性地位。
2、你们学校存在被踩出来的道路么?
有56个同学回答学校中有被踩出的道路,可见,安大校园的道路规划存在一定的问题,道路的通达便捷性差。
3、你对学校的交通路线满意么?觉得拥挤么?
43%的学生觉得道路交通较为理想,有时会出现拥挤的现象;32%的学生觉得道路很通畅,很满意。
4、安大每个年级的宿舍区都设了一个食堂,你对此有何看法?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在每个年级的宿舍区设一个食堂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是相当方便的。
5、你觉得安大校园相较其他校园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绝大多数同学觉得磬苑校区校园的环境十分优美,整体规划合理,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6、你觉得学校应该增加哪方面的设施?
有37位同学认为学校校园内应增加娱乐设施,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
三、思考与总结。
1.因为校园面积过大,应适当再增加一些标志性的景观节点,借此鼓励学生在校园内活动,为其增添趣味性。
1.兴建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场,以免校园内随意停车,造成行人的不便。
1.道路通达性、便捷性差,以至于存在很多被踩出来的小路。大路无人走。
2.大部分广场使用率低。
结束语:通过上述调查研究,我们明白了认知地图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对安大的校园地图的研究,我们也了解了学校在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优点和不足。优点如学校的整体规划、校园环境及学校的同一性方面做的不错。缺点比如学校的景观节点、绿化树荫不足、大部分广场使用率过低等。希望安徽大学在今后的建设中能够发扬优点,完善不足。将磬苑校区建设的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篇十七
班级:环艺一班。
学号:201102015125指导老师:曹灿景。
对济南市小清河进行的调查:
近些年来,济南面临着许多的生态与环境的问题,比如植被覆盖度较低,城市人口膨胀,地下水资源持续枯竭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必须引起工业和商业区格局的转换,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给一个城市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现代化建设城市中,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生命线,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河道两岸城市化步伐加快和城市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工业、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没有达到水源的标准,造成河水的严重污染,河内鱼虾绝迹,水质降低,影响了两岸城市的发展,小清河的水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济南市境内的中部,有黄河、小清河两大入海河流。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小清河是泉城的重要河流。小清河的形成,使得济南缘运而聚商,依商而成市,随市而显貌,并成了重镇。可以说,小清河承载着济南的历史,见证着济南的发展成长。小清河仍然是济南以东济水的延续,不仅延续着古济水的下游水源和流经故道,诉说着济水的历史沧桑,还记载着济水的文化精神等多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小清河承载着古城济南的历史,见证了济南的变迁与发展,也连接济南与各地的文化、政治交流。
小清河源于济南“趵突泉”等众泉群之水,上游延至济南西郊玉符河,自西向东穿过济南市区,经邹平、博兴、广饶等地,东流入海。是全国五条重要的国防战备河道之一,是鲁中地区重要的排水河道,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
我市小清河河段位于北部城区,是我市唯一的防洪除涝和排污河道,泉城济南位于小清河源头流域,包括槐荫、市中、天桥、历下、历城5个区,是山东的经济文化中心。小清河是泉城济南的重要河流,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的季节性河道。小清河具有防洪、排水、灌溉、航运、养殖等多种功能,担负着排泄济南市区洪水的重大任务。小清河流域所辖地区工业发达,人口集中,是山东省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50年代的教科书上就有着对小清河的美誉,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发展迅速,治污措施不力,是小清河受到了污染,成为名副其实的小黑河,小臭河。尤其是济南的排水能力低,一遇暴雨,就蔓延成灾,并且污染严重,流域的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降低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给周边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递增,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趋增多,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小清河。小清河每年的枯水期达4个月以上,由于无清水补充,水质急剧下降,污染十分严重,常年黑臭,鱼虾绝迹。沿岸地下水系也受到污染侵袭,两岸土质逐年退化,农作物大面积、大幅度减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同时对莱州湾的水质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而,对小清河的生态治理已刻不容缓。
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小清河是泉城的重要河流。针对山东小清河流域目前存在的水污染严重、水环境及容貌环境差的状况进行了原因分析,阐述了小清河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济南市小清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对策措施。
影响小清河水资源的有几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废水的污染: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来的工业废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它们对水资源的伤害非常大,也对居民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二、生活污水的污染:人类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也特别大,主要是洗涤污水和粪便,是水资源变的又脏又有气味。
三、化学性的污染:有些化合物进入水资源,使水中溶解氧减少,睡的硬度变大,还有一些有毒物质,造成鱼大量死亡,腐蚀船舶,破坏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四、物理性的污染:漂泊物,浑浊物的污染,有色废水对水的污染,导致水中的溶解氧减少,有机物分解加快,水中氧的消耗增大。水温上升,破坏鱼类生存条件,危害人类健康。
既然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对小清河进行改善,我觉得改善的方法就一下几点:
一、既然工厂的废水对资源有一定的损害,我们可以对污水进行处理,每家工厂都必须使用高科技的污水处理系统,让它进入一个程序之后排出来的污水能达到正常水的ph值,然后排入小河里,要么是把它转换成气体,排到空气中,这样既不破坏环境,也可以确保人类的身体健康。
二、绿化美化河岸河道:两岸增绿造景、绿化美化,是丰富河道生物多样性、营造生态景观带的好方法。小清河驳岸通过植物造景、地形起伏、融入休闲、体现文化等现代园林手法增绿造景。在植物造景中,力求创造乔灌草复层结构,丰富植物的多样性,协调植物的高低、形态、质感、色彩、季相,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
三、增建彩色橡胶坝:小清河属资源性缺水的季节性河流,非降雨时河道水量较少。为实现河道水量常年丰沛,沿河可设置梯级彩色橡胶坝,调节河道水位,层层拦截,最大限度地把有限水量留在河道中,延长水流在河道里的时间。这样一来,既丰富了小清河水面景观,又可洪水资源化、解决资源缺水的问题。橡胶坝的选址和设计指标,应充分考虑小清河流域支流坡陡流急洪水汇流较快的特性。
四、可以对水上的废弃物进行打捞,但是这样费人力物力才,但是也是一个维护环境的方法。
通过小清河防洪安全、水环境安全、河道环境绿化美化4个方面的生态治理措施,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小清河目前存在的水环境及水生态问题,实现小清河水生态的综合治理,丰富泉城特色,使小清河成为城市北部横贯东西的水生态景观带,成为保障济南城市防洪的安全屏障。小清河治理后,将会给泉城济南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济南市的城市形象和容貌环境,促进泉城济南经济的飞速发展。
态设计方案。
班级:环艺一班学号:201102015125指导老师:曹灿景。
上面的报告是我对水污染进行的考察,让我觉得城市的环境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并不是只有水污染,还有垃圾污染,空气污染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个城市的环境并不是只靠政府的改革措施就能有效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们首先要有保护环境意识,从自身开始做起,影响并带动身边的人一起保护环境。所以我这次设计的思路也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使我们周边的环境更加和谐、美好。
我们都知道前两年地沟油的事件,从而油价现在是继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不断攀升的油价感到头疼。我们的市民现在是“有钱买车,没钱用车”,而现在肯德基、麦当劳的生意是非常火旺,我们都知道,食用加工油在经过五次煎炸之后就必须被淘汰,而这些废油中含有甘油三脂,如果把它们收集起来,再用甲醇把废油中得甘油分子置换出来,就能变成生物柴油,这种生物柴油是可再生的资源,使用后不会排放二氧化碳,可以成为卡车、动力设备的替代用品。由此可以成为专门为肯德基、麦当劳送货车的一部分燃料,就成为了节能环保新能源。
某些商家与其在为这些废弃食用油而痛心不已而违背良心,使用地沟油来危害消费者的身体的时候,不如把这些废弃食用油收集起来,交给专业的柴油工业公司,生产出生物柴油,不仅对社会有利,对节能环保和整个环境更是大贡献。
还有一个想法是我最近看电视剧的时候想到的,电视剧是tvb的绝代商骄,里面有一个是骑自行车发电的一个想法,节省电能源,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
我的想法是让舞蹈化为电力,我觉得现在年轻人总是喜欢在工作之余,到ktv、舞厅去放松心情,我的想法是环保俱乐部,让年轻人娱乐的同时,为俱乐部发电。
音乐响起,人们随着音乐舞动,踩踏的压力产生的能量,会通过地板下的装备转化为电能。
这个俱乐部的舞台,会根据每个跳舞者的身高和体重,在跳舞时能产生多大的能量,从而影响舞台的灯光、空调和音响,跳舞的人越多,音响声音越大,电光就会越亮,越闪,空调的温度就会越低。
我的这个设计虽然目前不会有人这样营业,但是我觉得每一个来的年轻人在这里不仅会玩得开心,并且会受到了一场深刻的环保教育,并引起了他们对气候变暖的关注。
环保并不是一件难事,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只要人们稍加用心,就可以达到环保的效果。环境是靠我们每个人共同爱护的,我们要让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原来就是如此简单,我环保,我快乐,让更多的人知道环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