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光的反射现象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光的折射教学设计(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光的反射现象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篇一
《光的反射》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光的反射》这节课是上一节课的延续,同样是研究光的传播,所不同的是这节课是研究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么样。
经过几堂课的试教和最后的正式上课,我和我的学生共同经历了从照亮目标的三个活动→认识光的反射原理→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汽车后视镜、额镜)→光的反射在教室中的运用→光的反射在科学上的应用、军事上的应用(潜望镜)→认识简易潜望镜→光的反射不利的一面→人眼对光线的调节这一过程。
对于照亮三个目标的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学生都乐于参于其中,第一个活动用手电筒照亮书本,让学生自己举手,然后选几位同学上来进行活动,对于我用非自己班的同学进行上课起了一个很好的调动作用,学生参与这堂课,学生对于教师的陌生感也会渐渐减少。这个活动也起到了很好的延伸作用,对于认识光的传播路线,对于光是直线传播这一特性的再次认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个活动是把书本往外再移一点,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好的照亮书本,由四人小组讨论,再请同学上来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意识的培养。第三个活动增加了难度,让学生用手电筒照亮书本后面的橡皮,我并没有多说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实验,去想办法解决难题,并且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材料,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通过学生的探究,会发现,用两面镜子,经过两次光的反射,可以照亮小球。
通过照亮小球的三个活动,学生已然知道这是运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这一点,我们学校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但对于光的反射的概念他们了解的还不够深,对于光的传播的路线也不一定知道,故对于概念的讲解,对于画光的传播路线的认真指导是必须的。必须让学生掌握光的传播是直线的,反射光和入射光是不能分离的,大致了解反射角和入射角是一样的。
三个活动结束了,对于光的反射以及光的反射过程中的传播路线掌握巩固了之后,我们要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出示,让学生更加掌握光的反射原理。通过额镜和汽车后视镜的出示,通过看教室墙壁的比较,通过日光灯灯罩的观察,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原理对于生产生活的运用。紧接着对于潜望镜的观察及制作,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光的反射原理,以及光的传播路线。
最后通过对于光的反射的危害的了解,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光的反射,了解它的好处及坏处。
通过这几个环节,学生很好的掌握了光的反射原理以及光的传播路线,掌握了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本堂课中,我们的学生对于光的反射的掌握还是比较多的,举的例子也比较多,有许多例子是学生自己掌握并告诉我们的,这一点我非常感动,感动于我们有这样优秀的学生。
当然,本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光的传播路线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草稿纸等地方多画一些,然后反馈。而不是让个别学生上台演示下,然后讲解,最后画在课本上。对于由游戏导入的前两个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试一试,不一定只让个别学生上来做一做。这就体现了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更提醒我要进一步学习,使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对于个别同学说出来的错误答案没有及时反馈,也提醒我的经验积累还不够。
通过这学期的第一次上公开课,我也给自己定了以后上课的几个目标:
1、重、难点要吃透。
2、多给学业生激励性的语言。
3、设计好板书。希望这学期中,自己也能从这几方面入手。
font
小学光的反射现象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多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事。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吗?
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出示有关课件)(图上画的是花园的一角,有假山和树木。花园里有五个小朋友,他们中的一个正从被砸破的缸里往外爬,其他人有的在一旁看,有的去喊人„„其中蹲在缸边、扶着往外爬的孩子的那个小孩子就是司马光)
3.回答:这一课写的是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词。
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读着,听对方读得对不对?不对请给以纠正。
4.汇报:指名读字音,如有不对的及时纠正
5.记住字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四、讨论(读书交流,理清故事内容。)
1.指名分段读文,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2.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懂的问题。
五、写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会写”中的六个字,发现六个字的规律:左右结构。组织学生讨论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
2.自由练写,教师有意识地指导难点字:如“那、都”两字中的“双耳”的写法。
3.书写展示,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二、朗读、理解课文
1.指名读课文,数数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2)“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你还知道哪些朝代?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画,请你说说: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
(缸很大,比小孩还要高,缸里装满了水(课件播放)
(3)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渎给你的同桌听—听。
4.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思考: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什么心情呢?请你仔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刻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3)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哪些危险呢?
(4)你准备怎么读?
(5)组内练读后,全班汇报读。
5.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因为这关系到人的性命,大家都很害怕,又毫无办法)
(2)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
(3)小组内练渎。
(4)个别同学展示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5)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来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吗?小组讨论。(这个办法不好。虽然大人个子高或者能想办法去解救孩子,但是等大人来了,孩子的性命不一定能保住)
6.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遇事不慌,很沉着)试着用这样的语气读读这段。
(2)试着做司马光时的动作。评议:谁表演得好?为什么?
(学生砸缸的动作要十分用力,才能体现是“使劲砸”)为什么司马光要用这么大的力气?小组讨论。(因为这样才能很快地把缸砸破,救出小朋友)
(3)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4)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司马光的办法最好,因为缸大,水深,水对缸中小朋友威胁最大,如果让水流出来,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吗?所以他想到砸缸,并且用力砸,赢得了时间)(5)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遇事不慌、善于动脑筋、聪明勇敢的孩子)
(6)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7.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8.发散思维训练
还有别的方法救出落水的小孩吗?
三、总结全文
齐读全文,释疑
小学光的反射现象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篇三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书上第28-29页。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光是直线传播的。
2.光的速度为30万千米每秒。
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5..会画光传播的路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知道推测要有理有据。
2.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有理有据的推测和实验认识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难点:
1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法、提问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教学准备:
教具:有关光是直线传播的图片和课件。
学具: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剪刀、夹子、屏、空心弯管和直管。教学过程: 回顾前情: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阳光下的影子》,你能对大家说说:一天当中,物体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吗? 引入新课:
影子是由光照射到物体上被遮挡住,在屏上产生的。提问:那么光是怎样到达物体的呢? 教学新课:
一、让学生提出光是怎样传播的猜想。
舞台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很美,当我们被它吸引时是否想过光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说说你又是凭什么猜测的呢?
学生1:光是沿直线向外传播的,如果桌子遮挡了光,桌子下就没有光。
学生2:光是一圈圈地向外传播的,并且光一圈一圈地变暗
2 淡。的确,很多儿童书、动画片中就是这样呈现烛光等光现象。学生3: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有时也会拐弯。
学生4:光是像波浪一样向外传播。……
二、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材料进行实验证实猜想。
1.学生小组讨论
2.各个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3.学生动手进行实验验证猜想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学生反复验证,发现必须把纸屏对齐,手电筒的光才能达到白屏。大部分学生同意——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一部分学生认为光恰好拐着弯穿过纸屏,正好到达白屏。4.讨论:怎样改进实验来说服呢?
5.实验改进方法。 a.增加带孔纸屏。
b.任意调整两个带孔纸屏之间的距离。6.继续进行实验。
手电筒的光能到达白屏,并形成一个光斑。7.最终建构科学概念:光沿着直线传播。
三、了解其它验证光是以直线传播的例子。 1.说说生活中其它验证光是以直线传播的例子。2.深入探索。
3 教师提供小组实验材料:空心弯管和直管。学生小组自由探索、求证。
3.你有什么有待于解决的疑问吗?
4.学生用画图形式表达光是以直线传播的例子。
四、解释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1.光是以怎样的形式照射到物体上的?
2.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背光面,形成了一个黑暗的区域,便形成了影子。
五、了解光的小知识。
来自太阳的光在空气中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没有任何东西比光线传播得更快了。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六、学习总结。
今天,有哪些收获?又有什么新的疑惑呢?
七、拓展思考和实践。 光能在水里传播吗? 如果能,是直线传播吗?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吗? 板书设计:
2.3.光是怎样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
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4 教学反思:
1.这节课,教师首先提前提出一个科学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原始动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促进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并能进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探究技能的形成。
2.教师适时的鼓励学生们提问,能够发展学生思维求异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3.绘图是以直观的形式,把头脑中的构思设计描绘出来,他比语言表达更形象、生动、准确、可靠。所以,教师引导学生用画图的形式表达出光是以直线传播的。
4.小学生思维的灵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自己亲身经历去探索实践。最后,教师安排了课后拓展思考和实践,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延伸。
小学光的反射现象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篇四
光的反射教学心得体会
资中县第二中学:刘晓峰
《光的反射》是教材光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这节课学习的效果对后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本节课目标: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的推理过程;会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有关光路图。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和合作的精神。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这节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讨论得出结论。再以典型例题展开课堂讨论,最后通过强化练习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及时反馈,强化基本能力的训练,以达到提高教学的效果。在本节课里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第二、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的得出最终落实在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上面,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因此本节课我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
第三、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强调反字当头。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举例说明其不同和应用后要特别强调它们都遵守反射定律。
第四、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建立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注重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光的反射现象贯穿全节课,是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它是一根主线,把各部分的知识紧紧联系在一起,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光的反射知识与生活及自然现象的密切联系,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现象,说明道理,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第一、在介绍: “一点、两角、三线”时,多花了几分钟的时间.以至于新课学习完后,在课堂上没时间进行巩固练习.第二、在做演示实验时,由我在计台上面演示了光的反射现象,虽然提醒了学生仔细的观察光在发生反射,角与角和线与线之间的关系,但是没有很好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所以应该叫一两个学生到讲台来,新手动手操作该演示实验,那样效果将会更好.因此,学生的动手操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忽视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
第三、没有使用变通话教学,因而有些时候该用物理专业术语时没有用,这是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在各个方面做得更好。
2007-11-2
小学光的反射现象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篇五
光的反射教学案
实验中学王学文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光的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光的反射定律,会完成反射光路图 4.平面镜成像及其特点 【呈现形式】
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对反射定律的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对反射现象和反射光路可以通过作图题进行考查。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可以通过实验或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知识结构】
一、光的产生: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现象:(1)小孔成像;(2)影子的形成;(3)日、月食的形成;(4)三点一线。3.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三、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三线共面,两角相等,法线居中。”
2. 光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2)漫反射。
3.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方法提示】
1.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有关现象
该类问题的解释掌握三点(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物体;(3)说明出现什么现象和结果。例如:影子的形成。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而当光在传播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正对准物体传播的光就会被挡住,在物体背光的一侧产生了与物体相似的暗区,这就是影子。
2.有关反射面的转动
当反射面绕入射点转动时,注意法线也随着转动,且法线转过的角度同界面转过的角度相同,法线始终与界面垂直,弄清该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判断平面镜的成像图是否正确
(1)观察各像点是否用虚线连接。因成的是虚像,应当用虚线表示;
(2)连接对应的物点与像点,观察它们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物、像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4.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问题
(1)类型:①已知物和镜画像;②已知像和镜画物;③已知物和像画镜(2)注意:物用实线,像及物像连线用虚线,镜面要打斜线。
(3)具体作法:①根据反射定律作图:从物点任意画两条光线射向平面镜,根据反射定律作其反射光线,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焦点,即为虚像点。②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性)这里重点介绍利用对称法作光路图,就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完成光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利用对称法可以方便地解决四种类型的平面镜作图题:(1)确定虚像的位置;(2)确定观察范围或光照范围;(3)确定光路;(4)确定发光点的位置。在作图过程中,可以发现,对称法的核心是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从根本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对应训练】
1.下列物体中,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 b.月亮、恒星
c.太阳、点燃的蜡烛 d.闪光的水晶、开亮的电灯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海市蜃楼 b.小孔成像 c.手影游戏 d.穿过森林的阳光
3.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若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度,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54.一竖直水井深10m,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是3.8×10m,则月亮在井中的像离水面 m.在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猴子始终捞不到月亮,原来是因为.5.人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大 b.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c.人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d.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大
6.如图1所示,请作出三角形的像
7.如图2所示中,作出s点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经反射面反射后经过p点
图2 图1
图3
图4
我们上讲 8.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3所示,这时的时刻应该是多少?请简述的判断方法,并请动手试一下.9.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现在由于屋子太小,前后两面墙间的距离只有3m.请你想办法,使得能在这间屋子里进行视力检测.请画出示意图,并写出计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