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儿童心理学的教案(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儿童心理学的教案篇一
学习目标: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一、课堂学习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你理解“人琴俱亡”的含义了吗?
2、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3、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课外拓展:结合材料探究魏晋风度
材料一:《伤逝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郎 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材料二:《雅量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棋,看完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
明确:《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敬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
二、课后学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给下列字注音
猷()笃()恸()舆()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子敬素好琴()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乃英雄也()
3、用现代汉语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加点字的意思要力求译准。
(1)语时了不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索舆来奔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径入坐灵床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 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
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
儿童心理学的教案篇二
心理学《从众与服从》的教案
系别:政法学院
班级:07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
姓名:陈斯敏
学号:200724021216
教材:高等院校公共课心理学
课题:从众与服从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从众与服从的含义
2)了解影响人们从众行为与服从行为的因素
3)通过了解从众与服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让学生学会趋利避害,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从众与服从的行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遇到各种事情时,不会一味从众或服从,而是对事情进行具体分析后,做出理性的行为。
2)树立学生崇尚科学,坚持自己独立人格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从众与服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难点:如何判断从众与服从行为的对错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和手段
1,通过举出一些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从众与服从的事例,使学生明白不同的从众与服从的行为,可能会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坏处。
2,通过对从众与服从行为所带来的益处及危害分别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面对从众与服从现象是能趋利避害做出正确的抉择。
四、教学手段与媒体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举例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讲述从众的真实事例:2007年2月28日,一名50多岁的男子在成都市青龙场综合农贸市场被小偷活活打死,周围行人竟无一人上前相助。
你认为行人的行为属于心理学中的什么行为?并反思,评议这一事件。
(二)讲授新课 上述事例反映了个人在群体中时常表现出来的一种心态——从众。那么,什么是从众呢?
从众的含义:个体在群体压力之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和群体中大多数成员保持一致的现象。
其实生活中从众的现象有很多,那么影响人们从众行为的又哪些因素呢?
因素包括:
1,群体的一致性(举例:日本人过马路,遇到红灯却没有车经过时,会互相等待。只要有人先过马路,其余的人也会跟着过马路)
2,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举例:格林斯潘是美国股市的中心人物,他所投资的股票是万人跟风的焦点)
3,个性特征,如一个人的能力,自信心,独立性水平等与从众行为有密切的关系(举例:哥白尼没跟众人一样推崇地心说,而是凭着自己超强的能力提出日心说)可见影响人们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很多,那么从众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的?
从众是把双刃剑,对我们的影响既有利又有弊。1,积极影响:(1)任何一个社会,无论从方面看,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是很有必要的。一个社会需要共同的语言,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也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顺利交往,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与社会的正常运转。(2)从个人角度来说,一个人只有在更多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才能适应社会,否则将为困难所扰。2,消极影响:(1)从众容易使人产生惰性,抑制人的创造性,使个体创新意识日益薄弱,人云亦云,失去了接受挑战的机会和个性发展的空间。(2)从众容易使群体丧失活力,不利于群体的发展。(3)从众使个体不加分析地分析地跟随某种时尚的社会风气或思潮,助长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可见,从众既有利又有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扬利除弊。
说到从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个词语“服从”。那么从众与服从具有什么关系呢?
服从和从众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相互区别。两者都属于社会影响的方式,有时候甚至还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
服从不同于从众最显著的特点,是压力的性质更具有强迫性。因此,个体的意愿和心理也不同于众者,而是带有很强的被迫成分,也就是说,对于群体规范、行政命令或权威人物的意志等,不管是否理解都需要无条件的服从。而且服从行为久而久之还可以转变成为一种惯例行为。甚至在压力解除后,仍然按压力存在时的惯例去行动。很显然,从众行为不同于服务行为。从众是对群体压力的附加,一旦这种压力解除,从众行为就会自然消失。
之前已经对从众进行了分析,在这里再深入探讨服从。
首先是服从的含义:服从是指个体受到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压力,而被迫作出的符合社会要求、群体规范、他人意志的行为。我们可以根据服从对象——压力的来源,把服从分为对权威人物的服务和对群体规范的服从两大类。所谓对权威人物有服从,主要指的是人们在群体活动对个别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或掌握一定权力的权威人物(如领导、师长、知名人士„„)表现出服从行为。这种服从往往是有条件的。可能是出自对权威人物的敬仰,发自内心信服;也可能是对权威人特的惧怕,而做违心的服从。所谓对群体,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服从这种组织原则,是维护和增强群体生命力、战斗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除此之外,还包括对群体的各种法律、政策及各种规章制度的服从。
其次是影响服从的因素:(1)命令者的权威性。有权威的人的命令,易被他人接受并作出服从行为。如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的命令,纳粹分子就很容易接受他的说法而做出灭绝人性的事情。(2)权威的靠近程度。命令发出者或命令监督者离执行命令者越近,服从命令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亦然。如远方的分公司,很难管理,就是这个道理。正所谓天高皇帝远。(3)命令执行者的道德水平,人格特质等因素会影响其本人的服从行为。如在企业中,真正独立人格的职业经理,面对变态老板,会选择辞职而不是服从。
服从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那么服从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一味说好或坏,而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看到利也要看到弊。
首先,服从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归属于某个社会群体,遵守与服从 这个群体的规范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不遵守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就容易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来。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服从带来的危害。某些陈旧落后的社会要求,特别是一些错误,反动,反人类的要求和命令,一旦服从,不仅使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混乱,还会危害到国家的统一。因此,对于那些反动的命令,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和道德价值标准,拒绝服从。
可见,服从既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理智地对待服从,做到趋利避害。
儿童心理学的教案篇三
心 理 学 教 案
第一章 绪 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了解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原则,初步认识心理科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心理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心理学的内容心理学的实质
教学方法与课时:讲授法3 课时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或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情感过程 人们不仅要认识周围世界,而且还在认识过程基础上对这个世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态度,意志过程 人对客观事物不仅感受它,认识它,同时还要加工,改造它。为了加工、改造客观事物就要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完成计划的方式方法,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类活动就叫做意志行动。
(2)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等。个性倾向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它反映了人与客观现实的相互关系,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经历。
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能力、气质、性格,在每一个具体人上表现出的稳定的特点,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
2 .科学的心理观。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印度狼孩卡玛拉
3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第二节、心理学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1 .心理学的过去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两个词“灵魂(psyche)”和“学说(logos)”,原意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2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联想主义思想
冯特于 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从而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3 .心理学的未来
到 21世纪初……心理学的研究,恐怕将成为一个重点,人为什么会思维,能记忆,把那么多知识藏于脑子里?……人们在物理学、化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探索这方面的规律,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前苏联学者安纳耶夫也认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现在距离心理学在科学知识总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时侯不远了。
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
第四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2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儿童心理学的教案篇四
心理学教案
一米阳光
(有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既然不可避免为何不面对阳光)
一、活动背景(活动意图)
自卑,就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卑常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人、焦虑紧张、不安等。自卑的人,总哀叹事事不如意,老拿自己的弱点比别人的强处,越比越气馁,甚至比到自己无立足之地。有的人在旁人面前就脸红耳赤,说不出话;有的人遇上重要的会面就口吃结巴;有的人认为大家都欺负自己因而厌恶他人。因此,若对自卑感处置不妥,将会使人消沉,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形成自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概念。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还不成熟。因而会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青春期过分注重相貌、体型、体力、身体功能方面的缺陷常常使一些人感到见不得人,低人一等。因而陷于自卑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据研究,自卑的人的智力水平和身材水平大都是中等或中上。可见,自卑的人之所以瞧不起自己,是主观评价标准太高的缘故。
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自卑心理的危害性和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自卑心理。 行为目标:
1、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自卑心理。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树立自信心,激发自身潜能。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探讨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四、教学方法 1.游戏法
2.讨论法 3.问题探究式
五、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课前了解学生学习、家庭背景等)2.准备教学材料(礼品准备、填写资料准备、案例生活化)3.准备教学过程
4.准备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及教师心理)5.准备教学目标(关键词、目标行为化)
六、活动程序(教学过程)
活动一
引出主题(10’)
1、做游戏(分礼品)
老师说明游戏的规则后挑选五位同学上台进行游戏。
第一次分:四件礼品,五个人分,最矮的没有。老师问没有得到礼品的最矮的同学有什么感觉,得到礼品的同学送给他一句安慰的话。
2、思考与讨论(呈现板书)
(1)第一次分礼品时是谁没有得到?为什么?
(2)那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分礼品时他得到了吗?又为什么呢?(条件改变了,视情况决定次数)
(3)同样是这位同学参与礼品分配,为什么有时能拿到,有时不能拿到?这说明什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3、让学生自由讨论并自由发言。
4、老师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后,适当加以引导。(每个人都有强项也有弱项,有长处也有短处,只是这些都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方面的弱势也许就是另一方面的强势,今天的失意不等于明天也会失意。引出主题:自卑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常的自卑可以作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因此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免短处)
活动二
认识自卑?(10’)自我诊断
1.你认为自己在以下哪些方面不如别人
身材、娱乐、家庭、容貌、社交能力、性格、学习、知识面、其他 其中最大的不满意之处是:
这是_________________(可改变的/不可改变的)每当谈起或想到这些不满意之处,就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我诊断结束后,我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共同分析一下自卑者的表现。(1)编辑部
首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自卑常用语”小辞典的编辑工作 例:我很笨;我不行;我不是学习的料等。(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小组中一位主编代表发言,由责任编辑记录。)(2)教师补充:“谁都比我强”“我天生不是唱歌得了”“我不敢”“我害怕”等。
(3)请你来画像 :以画的形式或语言的形式来描绘自卑者的表现。(范围涉及生活、学习、身体、性格、交往等诸多方面)例:自怨自艾 消沉 失落
(4)教师补充:精神不振 沮丧 颓唐 自暴自弃 害羞 不安 内疚 胆怯 忧伤 失望
活动三
自卑的危害(12’)1.案例
情景一:李伟因为自己是“豆芽菜”体型而苦恼。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中,他羞于出头;在力量型的体育活动及比赛中,他往往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赤膊;上体育课时,他时时猜测周围的人都看着他,十分苦恼;即使在炎炎的夏日,他也穿着长衣长裤。
情景二:小强在跳山羊活动中,看到别人都跳过去了。唯独自己跳不过去,很懊恼,觉得自己在同学们面前失去了面子,抬不起头来,在这种古怪心理的支配下,他竟一直都未能跳过去,并且这一挫折影响到了其他方面。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阴影。
情景三:马杰同学在一次联欢会上唱歌跑了调,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有的同学背后管他叫“马驴”。他很苦恼,觉得自己在同学们面前丢了面子,从此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急剧下降。
情景四:王利是个养子。虽然养父母对他很好,但他总是缺乏自信,在同学面前感到抬不起头来,时刻猜疑别人会指着他的后背说:“这个人不是爸妈亲生的。” 讨论
1、该同学的自卑来自于哪一方面?
2、该同学的弱点是可以改变的,还是不可以改变的?
3、若是可以改变的,他(她)应如何去做?若是不可以改变的,他(她)又该如何看待? 举出成功案例 走出自卑
2.比武招“亲”(12’)(1)擂台赛
每组派一名代表写出“走出自卑”的方法。哪个组办法越多,可操作性越强,就被视为优胜组
(2)每组出代表演讲《走出自卑》(3)友情提示 战胜自卑小招术(4)点拨分析(看情况而定)
人贵有自知之明。所谓自知之明,不仅表现在能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表现在能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这才是正确的与人比较。马克思曾说:“伟人之所以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自己跪着。站起来吧!事实也正是如此,只要你勇于实践,你就会发现,别人能够做到的,你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够做到。
不妨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哪怕事情“小”,也不要放弃争取成功的机会。换言之,要通过在小的成功之中表现自己来确立自信心,来循序渐进地克服自己的自卑感。
积极的心理补偿:一是“勤能补拙”华罗庚教授“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但不要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这便是积极的有效的补偿。二是扬长避短
活动四(备用)
尘封自卑(8’)
1、老师引导
要求学生回忆自己已走过的读书生涯或生活经历,回忆自己错失的机会和自卑的情景。(配音乐)
2、尘封“我不敢”
(1)给每位同学分发一张白纸。
(2)在白纸上列出我不敢做的事。要求:态度要认真诚恳,独立完成,不讨论。(3)老师收回学生写好的纸,放进档案袋里,贴上封条,盖上印章。
(4)告别“我不敢”仪式。同学默默地说一句告别“我不敢”的话,在心灵深处与“我不敢”先生告别。3.讨论自信的方法(1)建立自信的方法: ①挑前面的位子坐。②练习正视别人。
③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昂首挺胸,正视前方。④练习当众发言。
⑤咧嘴大笑,每天至少赞美别人一句。⑥提高说话的声音。
⑦自我暗示,如:遇到突然变故要能够镇静下来,可以暗示自己镇静;想你会成功,不要想你会失败;不时提醒自己,你比你想象中的要好。
⑧培养运动的习惯,可以是跑步,跳舞,远足,篮球等,最好是晨练。
⑨万一自卑起来,要马上改变一下自己的姿势,变的像自信时候的姿势。如:做几个深呼吸,看看蔚蓝的天空,暗示说“我不错,我不错,我真的很不错!” ⑩树立大志。
(2)建立自信的步骤: ①告诉自己:一定要实现目标。②要做最好的准备。③重心放在你最大的长处上。④培养信心。
⑤从你的错误和失败中记取教训。⑥放弃逃避的念头,方能产生信念。
儿童心理学的教案篇五
《心理学》教案
王明珠
一、课程名称:心理学
教材:《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 组编,二、授课班级:12春学前教育①②班、12秋学前教育
三、辅导内容
第一次课:复习各章节重难点 第一章
1、心理学研究什么?(第2-4页)要点: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为什么学习心理学对师范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8页)
要点:未来的教师只有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遇见学生发展的前景,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与教学措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第7-8页)
要点:(1)学习心理学对于人们掌握哲学的基本原理,自觉地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心理学是以提供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知识来为人类各个实践领域服务的。
4、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第10页)
要点: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的原则、实践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
用实例说明闹事心理的器官。(第18页)
要点:(1)失语症患者的大脑;(2)无脑畸形儿的生存;(3)左右脑的协调
第三章
1、什么是注意?(第33页)
要点:注意是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意识的选择性活动具体地表现为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
2、在学习活动中,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如何表现?(第40页)要点:(1)有意注意要与无意注意协调配合。有意后注意不能脱离与无意注意或有意注意的联系。在任何活动中,没有无意注意的支持,有意后注意就会失去活泼性,而缺乏有意注意的支持,则有意后注意会失去严肃性。(2)三者可以相互替换。(3)三者可以相互转化。
3、注意有哪些品质?举例说明注意的品质对知识的掌握有什么影响?(导学第47-48页)
要点:注意的品质主要有注意的范围(一目十行)、注意的分配(一个人只有在完成听老师讲,看老师写,并同时动脑筋思考)、注意的紧张性(陈景润思考数学难题,走路碰树)、注意的稳定性(学生只有有了注意的稳定性,才能在45分钟的课堂中,完成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注意的转移(刚上完一堂妙趣横生的语文课,学生显然不能继续沉浸在语文的美妙意境,而应该把注意转移到第二节数学课学习中)。
4、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与控制他们的分心?
要点:(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的教与学的方法。(2)超前控制;信号控制;提问控制;表扬控制。
第四章
1、什么是感觉、知觉?两者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第58-60页)
要点:(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人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2)知觉的产生要以感觉为基础,但知觉是比感觉更复杂的心理反映形式;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
2、感觉、知觉是怎样分类的?举例说明某一类感觉或知觉在认识过程中有什么作用?(第60-65页)
要点:(1)感觉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和平衡觉、机体觉)。(2)知觉分为精确知觉、模糊知觉、错觉和幻觉。
3、举例说明某一感觉规律或知觉规律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第80-83页)要点:如知觉的选择性,用差别突出要求学生掌握的那部分内容。
4、观察力与感知有什么不同?(第83页)
要点:(1)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所指引的;(2)观察是知觉、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而感知知识在分析器的综合活动中体现了思维和语言的作用,所以,观察比知觉更具有礼节性;(3)观察过程要求观察者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过程不必有着一要求;(4)观察活动常常受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影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
第五章
1、什么是记忆?(第86页)
要点:记忆是人对事物的识记与保持所形成的知识经验,以再认或重现的方式在脑中的反映。
2、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人的记忆?(第87页)要点:再认法、回忆法、再学习法
3、记忆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的记忆有什么特点?(第88-89页)
要点:(1)形象记忆。人脑对视觉、听觉和运动觉形象的记忆发展得最好,储存在脑中的这几种记忆映象的数量最多;(2)逻辑记忆。在其他记忆类型基础上形成的,是人类所独有的。(3)情绪记忆。是人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发展的基础,它也可以作为联想有关事务的起点。(4)运动记忆。通常识记时较难,但一经保持则不易遗忘。
4、记忆是以什么形式来存储知识的?(第89页)要点:记忆表象、语词。
5、怎样解释遗忘现象?(第97页)要点:消退说、干扰说。
6、举例说明记忆的某一规律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第103-107页)
要点:(1)要有明确的识记目的;(2)合理安排识记材料的数量;(3)根据材料性质,精心组织识记;(4)让识记材料成为直接操作的对象;(5)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6)合理选择识记方法;(7)运用尝试重现
第六章
1、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思维区别于感知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115页)要点: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推理、判断间接地去反映客观事物,而感知识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就反映的内容看,思维概括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性及其必然的联系和关系,而感知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和外部联系与关系。
2、思维和语言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第117-118页)
要点:(1)联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记载和巩固思维结果的工具;(2)区别: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思维与客观事物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思维的内容是由概念组成的,而构成语言的材料是词。不同民族的思维规律是相同的。
3、不同的思维过程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各有什么作用?(第120-124页)要点:(1)通过分析,我们才能具体地认识某个事物,并使这种认识从事物的表面开始深入到事物的内部。(2)通过综合,我们才能了解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与各种属性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全面与完整。(3)抽象是在脑中把同类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
4、利用想象怎样创造出新事物的形象?(第127-128页)要点:拼合、联合、夸张、典型化、猜想。
5、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相比有什么特点?(第135-136页)要点:非逻辑性和发散性
第七章
1、什么是情绪、情感和情操?(第15、153页)
要点: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操是一种以满足社会性的需要为中心的、有组织的情感倾向,是持续发生的若干情感的统一。
2、情感与认知有什么关系?(第153页)
要点: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对事物的认识,就不能产生情绪和情感。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随着对事物认识的不同,必然会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并随着认识的加深,情感体验也必然增强。
3、什么事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第160页)
要点:道德感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美感是由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理智感是由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4、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第166-167页)
要点:(1)提高对情感的认识;(2)创设培养情感的情境;(3)组织培养情感的实践活动;(4)提高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
第八章
1、什么是意志?意志与认识、情感有什么关系?(第169页、第171-172页)要点:(1)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2)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为基础的;情感可以构成意志行动的动力。
2、少年期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哪些特点?(第179-181页)要点: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
3、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第182-183页)
要点:(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2)发展健康的情感;(3)发挥集体和榜样的作用;(4)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5)针对意志的个别差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第九章
1、什么事个性和个性倾向性?(第185页、189页)
要点: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2、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195-196页)
要点:(1)启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加强学习目的教育;(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启发学生自觉培养学习兴趣
3、信念和世界观对个性发展的重要性如何?(第196-197页)
要点:信念是人们所遵循的与理想相联系的生活准则;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并指导着人的行动。
第十章
1、什么是能力?(第198页)
要点: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2、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对教学、教育工作有什么意义?(第223-224页)要点:(1)依据气质类型的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2)根据气质类型的特征,进行知识、技能教育;(3)教育学生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
第十一章
1、如何以概念同化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第245页)要点:先告诉学生“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接下来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1)新概念平行四边形与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四边形联系,使新概念纳入原有概念之中;(2)新概念与原有的有关概念比较,区分异同;(3)新概念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四边形有关概念融合,组成一个整体概念。
2、在教学工作中,如何促进积极的歉意,防止消极迁移的发生?(第261-261页)
要点:(1)教材的组织结构与迁移;(2)理解与迁移;(3)学习的指导;(4)学习定势与迁移。
第十二章
1、教师为什么要了解群体心理?(第267页)
要点:(1)有助于教师建立良好的班集体;(2)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群体中特有的心理活动;(3)有助于教师在组织和领导班集体时,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去影响乃至控制群体心理,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2、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教师应该怎样领导一个班集体?(第276页)要点:(1)帮助班集体确定集体的目标并阐明目标的意义;(2)将集体目标转化为识记行动,并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活动;(3)团结全体学生,帮助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4)在全班学生中和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心理气氛和人际交往;(5)热爱集体并锐意吧集体建立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集体,让学生心情愉快、充满信心地学习和工作。
第十三章
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点。(第290页-294页)
要点:(1)智力的发展特点;(2)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3)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第十四章
如何才能促使学生接受外部的道德要求,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第309页)
要点:(1)教师通过说服教育、组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和执行道德要求的必要性,从而激起实行道德要求的意向;(2)只有当学生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行动,给集体或他人带来益处,并受到赞扬和好评时,才能体会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第十五章
1、什么事健康的心理与不健康的心理?(第328页、331页)
要点:(1)在生理机能正常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与年龄特征相适应,没有异常、缺陷或疾病的表现,就是健康的心理;(2)不健康心理指在思想上、情绪上和行为上产生与社会生活习惯不相符合或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的现象。
2、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怎样进行教育与矫正?(第353页-356页)要点:暗示法、心理置换法、比较法、幽默法、宣泄法、社会强化法、迂回法、合理认知法。第二次课:讲解形成性考核册、往年考试试题(印发给学生,由学生提出疑难,师生讨论,解决问题)
儿童心理学的教案篇六
第十章青少年心理发展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教学目标
一、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性质
二、影响和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心理发展的一般特性;
难点:影响和制约心理发展因素的交互作用 解决办法:举例说明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青少年”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dolescenre,指的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国际上对青少年期的年龄界定一直比较混乱,有的学者把青少年阶段界定为从10或13岁至18岁或22岁这个比较宽泛的年龄阶段,但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将青少年期界定为人生从
11、12岁到
18、19岁这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即相当于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小学高年级到高中教育阶段。 青少年期是一个个体向成人转变的时期,也是生理迅速发育的时期,由于性成熟是这个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因而通常也称为青春期(the puberty stage)。此时,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都会发生一系列的重大变化。
二、明确目标
1.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性质 2.影响和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
三、整体感知
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从出生直至死亡都在不断地变化。个体的这种在生命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心里变化就是个体的心理发展。而个体的心理发展受着许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还有其独特的特性。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重点:心理发展的一般特性;
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表现为前后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先前的发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是后来发展的前提。
2、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尽管人的发展最好被描述为一个持续的、累积的过程,但个体心理发展同时又是一个矛盾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心理发展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是因为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稳定的速度和顺序,人们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
4、心理发展的可变性 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每个个体在发展速度、最终水平、优势领域等方面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5、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青少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个体心理成熟前一个矛盾多而又十分动荡的时期。
6、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不同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其发展速度、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情绪的稳定性、个性特征及其倾向性等,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
7、心理发展的方向性 心理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小的阶段,各阶段之间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质的或不完全同质的。
8、心理发展的联系性 发展不是零碎的,而是整体的。
难点:影响和制约心理发展因素的交互作用
(一)生物因素
1、遗传:遗传指亲代(父母)通过基因(dna),把自己的性状传递给子代(子女)的现象。
2、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指机体从母体降生后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机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
3、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由基因引起和控制的器官的形成,机能的展开,以及动作模式有程序的扩展。
(二)环境因素 心理发展在生物因素提供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其发展方向,发展内容,发展水平则决定于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客观现实中围绕并影响着个体发展的外在事物和现象,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多重水平的环境系统。这一系统无时不在发生着变化,并对心理发展产生着影响。印度狼孩与中国猪孩的故事
(三)主观心理状态
心理一经产生便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具有自己的组成要素,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任何环境因素,必须通过青少年已有的心理发展系统和心理状态才能发生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讲,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例如,不同抱负水平的学生对同样的考试分数,有着不同的反应,接下来的行为也就大不相同了。因此,主观心理状态更重要的作用是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以及未来发展的状态作出解释和判断,并主动采取措施向着预期的方向改变。
(四)活动因素
活动作为一个中介因素把主体和客体连接起来。当活动能够满足主体的心身发展需要时就会促进其发展,而且活动必须达到一定的重复水平。
(五)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其实不难看出,青少年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个体在一定的遗传和机体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在现有的心理因素的制约下,通过活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本课内容我们主要讲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以及影响和制约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
印度狼孩故事
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singh,j.a.l.)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必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kamala)、小的叫阿玛拉(amala)。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断地眨眼。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每夜10点、1点和3点循例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的怪声。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走近,便呜呜作声去吓唬人。在太阳下晒得热时,即张着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的喘气。她们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并随地便溺。
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总的说来,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2年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起来,5年多才会用两脚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中国猪孩故事
中国辽宁省台安县有一个“猪孩”叫王显凤。
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少儿卫生教研室、基础儿科教研室曾组成9人专家组前往考察。当专家找到这个孩子时,她正在猪圈里,蓬头散发,穿一条尿湿的短裤,满身污垢,臭气难闻,直愣愣地瞪着双眼,惶恐茫然地看着来人。她四肢着地,扶起来也不能直立行走,脸有猪形。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专家组的调查访问,原来她出生于1974年12月23日,己8岁半。她的生父是聋哑人,生母患过脑炎,有智力缺陷。生母怀她4个月后改嫁到一个山村的养猪人家里。
她出生的偏僻山村文化落后,生活愚昧,加之家中只有一间半土房,四邻不靠,房前却有三个大猪圈,人和猪几乎生活在一起。
后父根本不喜欢这个不是他亲生的女孩,几乎忘记她的存在;而母亲无法正常抚养,偶尔管管她,但也经常把她忘了,于是孩子从小就经常爬进猪圈,饿了就跟小猪一起吃猪奶,长大一点就在槽中抢食,学会啃草根,嚼树皮,用手扒土,用身体蹭痒,并常与猪睡在一起,尿在一起,爬在一起,她接受了人和猪的双重影响。因此8岁多的孩子不会穿衣、吃饭,说不清话,不知颜色、大小、多少,也没有羞耻感,智商只有39.以后专家组把她推荐给鞍山市科委进行重点研究和教养,她的“猪形”依然难改。看电视时只要一看到猪就异常兴奋,学猪叫;经常偷偷啃野菜,青草;并且一不留意就偷跑到猪圈里去,抱着老母猪,奇怪的是老母猪也不凶她。后来科研人员把她严格控制起来,不让她看到和想到猪的生活,谁知,她经常半夜醒来,一个人学猪的动作。仅1984年9月28日夜间醒来,在80分钟之内,她就在房间里来回爬动,像猪那样哼哼114次,吧嗒吧嗒嘴巴96次,像猪一样甩头7次,在墙上蹭痒5次,像是那样嘶叫39次,后腿弹踢3次。
以后,科研人员就对她日夜守护,不让她表现猪的生活习性,并作各种方法训练3年,包括让她上幼儿园、进弱智班。到12岁时,她的智商提高到了68,可望进行基本的生活自理。
这个故事说明了对孩子早教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