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陶艺社团教学工作总结(七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陶艺社团教学工作总结篇一
2016学年鹿西小学社团建设工作总结
为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我们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长期成立了以文体活动为主的各类学生社团10多个,包括篮球、田径、足球、合唱、舞蹈、信息技术、美术、绘本阅读指导等方面内容。通过参加课外社团活动,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一批批特长生不断涌现。社团活动,为许多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又一个平台,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就本学期学生社团建设工作做如下的总结:
一、社团理念
让社团成为孩子张扬个性的炫丽舞台;
为孩子打造一个展示才华的理想村落。
二、主要做法
1、确立社团活动目标
围绕“把社团活动打造成为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社团辅导老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努力激发学生潜能,张扬个性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的具体目标,并为每一个社团拟定了合适的目标。
2、开发社团校本教材
近几年来,我校社团活动始终坚持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因势利导,活动经常化、多样化,学校体育、艺术2+1活动蓬勃开展。如鹿西才艺之星评比、校园合唱展示、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文艺汇演等,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自我展示的机会。而一年一度的庆“六.一”文艺汇演活动,涉及项目多达10来个,更是成了许多社团成员脱颖而出的舞台。
3、加强社团过程管理
为确保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逐步规范社团的管理。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自主选择心仪的社团。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要求;在日常的社团教学管理中我们坚持实行备课审核制和行政巡课制,努力提高每一节社团课的效率。
4、构建社团评价体系
为促进社团品质的提升,各社团的成果展示方式:一种是过程展示是指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定期的进行展示,通过我校网站及橱窗等宣传阵地阶段展示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成果;集中展示指组织开展社团文化节活动,展示社团风采和学生个人成果,为师生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为鼓励优质社团的发展,根据各社团一学期的活动情况及目标达成度,举行了各种评比活动。
三、取得的成绩
学生社团的扎实有序推进,涌现了一批品牌社团和特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生的品格和道德意志得到了锤炼,学生的思想和情操得到了陶冶,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时间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综合效益。
1、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
我校的学生社团,扣紧“一校一特长,一生一特色”的活动方向,各所小学能按照自己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的制定本校的《社团活动方案》,选择适应本校社团建设,基本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
2、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推进学生社团建设的同时,加强校园文化积累,双方有机结合,互相交融,相生相长。我校在开展班级文化布置活动时,要求各班需体现各自特点,展示在社团活动中获得的成果,此举既丰富了班级文化布置的内涵,也是对学生个性特长的肯定,激发了学生热爱社团生活之心,保持了兴趣爱好的长久性,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3、社团带动校园和谐发展
学生社团活动由辅导老师和小社员共同参与,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容易消除师生间存在的心理隔阂,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师生们沉浸于欢快的创造之中,带动校园的和谐发展。
4、社团活动硕果累累
一年来,我校的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轰轰烈烈,小社员们在此平台上得以施展自身才华,举办诸如鹿西才艺之星评比、校园合唱展示、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活动,一些富有才华学生从中脱颖而出。
学生社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是我校践行学校特色的一大举措。通过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初步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梦想没有止境,平小人正以一种昂扬的姿态勇于实践,勤于反思,敢于创新,努力让学生社团活动成为每一个孩子难忘的经历,一生的财富。鹿西小学 学生处 大队部
2016年6月
我校在业已开展陶艺教学活动基础上,为了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向国家级“十一五”规划课题组申报了子课题《初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借助《陶艺教育实践的深化研究》专项课题组的优势,推进我校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基于对国内陶艺教学现状的认真考察和对我校开展陶艺活动的反思,我们感到进行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近几年国内初中陶艺教学和研究有了一定规模的实践和发展,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的中小学开展了不少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此逐渐地将陶艺引入中小学生课堂。但是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我国中小学是陶艺教育在有一些学校实施过程当中很不如意,甚至是失败的。主要表现在:陶艺教学没有专门的陶艺室和师资;陶艺教学无目的、无组织,呈现出一种无政府、放任自流状态;陶艺教学的深度一直停留在手工的基础上,没有得到一定的拓展和升华。
2、国内各中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主要聚焦在“陶艺知识传授”的教学研究和“陶艺制作技能”的教学研究。陶艺知识和陶艺制作技能确实是陶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小学校开展陶艺研究的主要视角。但是作为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的陶艺课程,需要有关陶艺教育和学生心智发展的相关研究,使陶艺教育能更好地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而这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3、陶艺教育在世界上发达地区和国家,早在一二十年前就进入了中小学校,并开展得有声有色。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陶艺课已是大、中、小学普遍开设的课程,其普及程度和现代陶艺水平亦最高,号称“现代陶艺王国”。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陶艺教学也开展较早,台湾的大、中、小学已基本普及陶艺教学。但是,世界上发达地区和国家关于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成果相关资料的比较缺乏,再说,由于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也不可能照搬别人的做法。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关于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不少,在国内,由于整个课程研究的历史较短,尤其是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是近年来的事情,因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近年来的事情,而具体到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的研究则更是缺乏内涵的研究。由此可知,本课题将重点研究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主旨的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这一选题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重要的意义。
通过三年来陶艺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我校广大师生对陶艺活动基本形成以下共识:
1、陶艺教育的功能定位:
⑴开展“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载体。
我国陶文化至少已有七千年的历史。细观它的发展史,作为民族文化表现形式的诗、词、国画、书法艺术等都与陶瓷发展紧密相联。这些文化形式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已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我校结合正在开展的民族精神教育,在中学生中普及陶艺活动,挖掘蕴含在陶艺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精髓,具有促使青少年学生在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功能。
⑵动手动脑,激励创新;调适心理,健全人格。
一件陶艺作品的完成,学生经历了主题选择、设计、制作过程。因此,陶艺活动不仅是动手实践过程,也是思维创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基于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设计不同的主题及表现形式,大胆创新,自由想像。一件件风格迥异的作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心情在双手与泥团的搓合间放飞,学习压力所带来的烦恼在人性与泥性的交融中释然。
⑶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我们的学生在陶艺课上的制陶活动往往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多人一组,共同讨论创作方案;根据制定的方案,分工合作,借助集体的智慧与能力,将方案变成充分体现主题旨意的陶艺作品。这样的过程,学生从体验团队协作带来成功的喜悦中强化集体意识,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社会学习能力。
⑷陶艺知识与能力的横向迁移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实践证明,陶艺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合作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等无异对学习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有益的。其他如陶瓷作品在烧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物理知识、作品装饰中的美学知识、陶瓷发展历程中所涉及的历史、人文、地理知识等等,无不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各门不同学科的学习。
2、形成陶艺教育的学校特色:根据我校开展以陶艺为主要项目的《民族文化培训工程三年规划》,我校的陶艺教育发展目标为:通过三年努力,使我校的陶艺教育成果在本市中小学中具有一定影响、最终成为陶艺特色学校。在近三年的陶艺教育实践中,学校师生逐渐对努力构建陶艺特色的发展目标形成了共识,在社会上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
3、陶艺天地、学生乐园:陶艺活动促进个性发展,是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动手又动脑的快乐园地。作为对繁重的学习生活的一种调节,陶艺活动适合学生的需求。为了持久激发学生陶艺的学习热情,学校从不同方面给与激励。在陶艺教室里,设有学生作品陈列橱,将做得较好的学生作品展现在教室里,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精心布置的“四海陶艺馆”陈列厅,不仅带领学生走进中国陶瓷、感受中国陶瓷文化的源远流长,而且在“江桥中学四海陶艺”展区以及教学楼橱窗展出的学生作品,更能激发学生的制陶积极性和创作冲动。因此,我校推进民族文化培训工程的时间虽不长,却得到学生的广泛呼应。在调整、充实五个学生社团成员时,有超过三个年级人数总数三分之一的学生报名加入陶艺社;每个星期的兴趣活动课,陶艺教室里总是人满为患;学生将自己的陶艺作品带回家,家长看到后也非常欣喜,积极支持孩子参加陶艺活动。
4、稳定的陶艺教育队伍:学校通过将近三年的陶艺教育活动,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支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以及陶艺教师、图书馆老师等成员组成的陶艺教育队伍,这是我校蓬勃开展陶艺活动的骨干力量。近三年来,学校依靠这支团结协作、极富创新精神的骨干队伍,成功开发了陶艺课程、编写陶艺校本教材、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各类陶艺竞赛和陶艺展示活动、主持陶艺课题研究等等。今后学校将继续以这支队伍为骨干,带领全校师生努力实现陶艺特色学校的目标。
亟待完善的问题:
经过将近三年的不懈探索和大胆实践,我校的陶艺教学活动开展的风风火火,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陶艺教育成果卓著的常州三中、进华中学、纪王学校以及江苏、浙江等地的先进学校相比较,与我校制定的三年发展目标相比 较,有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1、陶艺师资专业化发展:如前所述,我校现有陶艺教师都是原美术教师或劳技教师通过陶艺培训后从事陶艺教学的。虽然这些教师非常努力、非常敬业,两年来为学校的陶艺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这些教师毕竟从事陶艺教学时间不长、个人的陶艺技艺比较浅显。在学校谋求更高水平的陶艺特色时,就明显凸现出教师专业化程度与学校陶艺教学要求不相适应,从而制约了学校陶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学校将采取措施鼓励现有师资加强业务钻研、多实践、多探索、积极参与有关方面组织的培训活动。
2、陶艺教学的效能发挥:在陶艺活动进课表、大规模普及陶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很大障碍便是课时安排不足。中学一节陶艺课只有40分钟,上课后先要花费较多时间准备工具、陶土材料等;下课前还要花费较多时间收拾工具、清理材料和桌凳。这样,一节课中用于陶土制作的时间就不多了,学生很难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制作一件完美的作品,教师当然也就很难
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上万一堂完整的课,陶艺教学的课堂效果因而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的办法是协调教导处在排课时将陶艺课两节一上。这样,师生在制作陶艺时的有效时间将会明显增多,有利提高课堂效果。
3、校园文化的陶艺特色:xx年11月中旬,全市各区县的中小学美术教研员在市美术教研员沈金龙老师带领下云集我校,现场研讨我校陶艺教育情况。他们普遍对我校两年来开展陶艺教育的成果赞不绝口,同时对我校陶艺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许多中肯建议,其中最为集中的一条建议是希望我校加强凸显校园文化中的陶艺特色。对照陶艺活动先进学校如进华中学、常州三中、纪王学校等,一走进这些学校大门,鲜明的陶文化特色让人眼睛一亮。相比之下,走进我们的校园,目前还体会不到陶文化氛围。对此,我校下一步在对校园文化作总体设计时,将如何凸显陶艺文化特色作为一个重要部分来考虑。
作为国家级规划课题的子课题,我校的“初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暂作一段落了。但是,如何在初中学校健康开展陶艺活动、如何发挥陶艺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将是我们始终不懈的研究课题。我们将继续努力,使陶艺活动成为我校的特色项目。
2016年学年陶艺小组活动总结
时间太快,不知不觉间到了期末。回过头来看看这期间发生的事情,对社团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快乐,对我来说既是平凡又是特殊的一段时光。
这学期,我怀着满腔的热血继续接管了陶艺社团,我一直认为做一件事情,喜欢就能做好,用心就会出成果。社团小成员们也很配合,对于各项活动的开展,他们都能够积极参加,没有晚到早退的现象。社团小成员都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及纪律观念,保证了社团活动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最初,我们的社团课因为彼此间的不熟悉,或许多少有些陌生,无论是肢体上还是思想上都放不开,气氛稍微有些尴尬,每次活动只能听到两个声音,拍打泥巴的声音与抽吸鼻涕的声音。这也造成了我的困扰,活动本身就是玩嘛,何必这么认真。回首过去的这学期,如果不把社团看作是一次次的活动课会更好,在这其中,我们收获了友谊、爱好、欢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众所周知,学校搞社团活动是为了繁荣校园文化,活跃校园气氛,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寓教于乐。所以在社团活动方面,尽可能的提高小成员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本学期里,我们社团活动在这方面主要进行了几次主题创作,如“十二生肖”、“装饰挂盘”、“泥板装饰画”、“夸张人像”、“人物塑造”通过这些主题创作,提高了小社员们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社团氛围也比以前活跃了不少。
诚然,社团活动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也避免不了一些问题的存在。比如泥巴的回收再利用不够及时,浪费较为严重;社团小成员的卫生习惯不是很好;
对于社团活动存在消极情绪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社团活动创新力不够等。对我而言无论是表达方式上的不够成熟还是思考问题的不够全面都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一个学期的时间原来是如此短暂,似乎纳新还是昨天的事情,相聚的日子总是显得这样珍贵。有欢笑也有遗憾。社团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才如此充满青春和活力。感谢这样的经历,感谢你们带给我的快乐。正如上天不会把全部的优点给一个人,社团也不会没有任何缺点,但是我一直坚信,社团的明天会更好!
小学陶艺社团教学工作总结篇二
2015年学年陶艺小组活动总结
时间太快,不知不觉间到了期末。回过头来看看这期间发生的事情,对社团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快乐,对我来说既是平凡又是特殊的一段时光。
这学期,我怀着满腔的热血继续接管了陶艺社团,我一直认为做一件事情,喜欢就能做好,用心就会出成果。社团小成员们也很配合,对于各项活动的开展,他们都能够积极参加,没有晚到早退的现象。社团小成员都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及纪律观念,保证了社团活动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最初,我们的社团课因为彼此间的不熟悉,或许多少有些陌生,无论是肢体上还是思想上都放不开,气氛稍微有些尴尬,每次活动只能听到两个声音,拍打泥巴的声音与抽吸鼻涕的声音。这也造成了我的困扰,活动本身就是玩嘛,何必这么认真。回首过去的这学期,如果不把社团看作是一次次的活动课会更好,在这其中,我们收获了友谊、爱好、欢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众所周知,学校搞社团活动是为了繁荣校园文化,活跃校园气氛,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寓教于乐。所以在社团活动方面,尽可能的提高小成员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本学期里,我们社团活动在这方面主要进行了几次主题创作,如“十二生肖”、“装饰挂盘”、“泥板装饰画”、“夸张人像”、“人物塑造”通过这些主题创作,提高了小社员们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社团氛围也比以前活跃了不少。
诚然,社团活动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也避免不了一些问题的存在。比如泥巴的回收再利用不够及时,浪费较为严重;社团小成员的卫生习惯不是很好;
对于社团活动存在消极情绪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社团活动创新力不够等。对我而言无论是表达方式上的不够成熟还是思考问题的不够全面都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一个学期的时间原来是如此短暂,似乎纳新还是昨天的事情,相聚的日子总是显得这样珍贵。有欢笑也有遗憾。社团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才如此充满青春和活力。感谢这样的经历,感谢你们带给我的快乐。正如上天不会把全部的优点给一个人,社团也不会没有任何缺点,但是我一直坚信,社团的明天会更好!篇二:陶艺实施总结 我校在业已开展陶艺教学活动基础上,为了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向国家级“十一五”规划课题组申报了子课题《初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借助《陶艺教育实践的深化研究》专项课题组的优势,推进我校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基于对国内陶艺教学现状的认真考察和对我校开展陶艺活动的反思,我们感到进行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近几年国内初中陶艺教学和研究有了一定规模的实践和发展,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的中小学开展了不少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此逐渐地将陶艺引入中小学生课堂。但是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我国中小学是陶艺教育在有一些学校实施过程当中很不如意,甚至是失败的。主要表现在:陶艺教学没有专门的陶艺室和师资;陶艺教学无目的、无组织,呈现出一种无政府、放任自流状态;陶艺教学的深度一直停留在手工的基础上,没有得到一定的拓展和升华。
2、国内各中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主要聚焦在“陶艺知识传授”的教学研究和“陶艺制作技能”的教学研究。陶艺知识和陶艺制作技能确实是陶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小学校开展陶艺研究的主要视角。但是作为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的陶艺课程,需要有关陶艺教育和学生心智发展的相关研究,使陶艺教育能更好地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而这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3、陶艺教育在世界上发达地区和国家,早在一二十年前就进入了中小学校,并开展得有声有色。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陶艺课已是大、中、小学普遍开设的课程,其普及程度和现代陶艺水平亦最高,号称“现代陶艺王国”。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陶艺教学也开展较早,台湾的大、中、小学已基本普及陶艺教学。但是,世界上发达地区和国家关于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成果相关资料的比较缺乏,再说,由于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也不可能照搬别人的做法。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关于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不少,在国内,由于整个课程研究的历史较短,尤其是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是近年来的事情,因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近年来的事情,而具体到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的研究则更是缺乏内涵的研究。由此可知,本课题将重点研究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主旨的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这一选题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重要的意义。
通过三年来陶艺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我校广大师生对陶艺活动基本形成以下共识:
1、陶艺教育的功能定位:
⑴开展“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载体。
⑵动手动脑,激励创新;调适心理,健全人格。
一件陶艺作品的完成,学生经历了主题选择、设计、制作过程。因此,陶艺活动不仅是动手实践过程,也是思维创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基于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设计不同的主题及表现形式,大胆创新,自由想像。一件件风格迥异的作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心情在双手与泥团的搓合间放飞,学习压力所带来的烦恼在人性与泥性的交融中释然。
⑶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我们的学生在陶艺课上的制陶活动往往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多人一组,共同讨论创作方案;根据制定的方案,分工合作,借助集体的智慧与能力,将方案变成充分体现主题旨意的陶艺作品。这样的过程,学生从体验团队协作带来成功的喜悦中强化集体意识,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社会学习能力。
⑷陶艺知识与能力的横向迁移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实践证明,陶艺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合作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等无异对学习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有益的。其他如陶瓷作品在烧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物理知识、作品装饰中的美学知识、陶瓷发展历程中所涉及的历史、人文、地理知识等等,无不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各门不同学科的学习。
2、形成陶艺教育的学校特色:根据我校开展以陶艺为主要项目的《民族文化培训工程三年规划》,我校的陶艺教育发展目标为:通过三年努力,使我校的陶艺教育成果在本市中小学中具有一定影响、最终成为陶艺特色学校。在近三年的陶艺教育实践中,学校师生逐渐对努力构建陶艺特色的发展目标形成了共识,在社会上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
3、陶艺天地、学生乐园:陶艺活动促进个性发展,是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动手又动脑的快乐园地。作为对繁重的学习生活的一种调节,陶艺活动适合学生的需求。为了持久激发学生陶艺的学习热情,学校从不同方面给与激励。在陶艺教室里,设有学生作品陈列橱,将做得较好的学生作品展现在教室里,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精心布置的“四海陶艺馆”陈列厅,不仅带领学生走进中国陶瓷、感受中国陶瓷文化的源远流长,而且在“江桥中学四海陶艺”展区以及教学楼橱窗展出的学生作品,更能激发学生的制陶积极性和创作冲动。因此,我校推进民族文化培训工程的时间虽不长,却得到学生的广泛呼应。在调整、充实五个学生社团成员时,有超过三个年级人数总数三分之一的学生报名加入陶艺社;每个星期的兴趣活动课,陶艺教室里总是人满为患;学生将自己的陶艺作品带回家,家长看到后也非常欣喜,积极支持孩子参加陶艺活动。
4、稳定的陶艺教育队伍:学校通过将近三年的陶艺教育活动,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支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以及陶艺教师、图书馆老师等成员组成的陶艺教育队伍,这是我校蓬勃开展陶艺活动的骨干力量。近三年来,学校依靠这支团结协作、极富创新精神的骨干队伍,成功开发了陶艺课程、编写陶艺校本教材、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各类陶艺竞赛和陶艺展示活动、主持陶艺课题研究等等。今后学校将继续以这支队伍为骨干,带领全校师生努力实现陶艺特色学校的目标。
亟待完善的问题:
经过将近三年的不懈探索和大胆实践,我校的陶艺教学活动开展的风风火火,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陶艺教育成果卓著的常州三中、进华中学、纪王学校以及江苏、浙江等地的先进学校相比较,与我校制定的三年发展目标相比 较,有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1、陶艺师资专业化发展:如前所述,我校现有陶艺教师都是原美术教师或劳技教师通过陶艺培训后从事陶艺教学的。虽然这些教师非常努力、非常敬业,两年来为学校的陶艺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这些教师毕竟从事陶艺教学时间不长、个人的陶艺技艺比较浅显。在学校谋求更高水平的陶艺特色时,就明显凸现出教师专业化程度与学校陶艺教学要求不相适应,从而制约了学校陶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学校将采取措施鼓励现有师资加强业务钻研、多实践、多探索、积极参与有关方面组织的培训活动。
2、陶艺教学的效能发挥:在陶艺活动进课表、大规模普及陶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很大障碍便是课时安排不足。中学一节陶艺课只有40分钟,上课后先要花费较多时间准备工具、陶土材料等;下课前还要花费较多时间收拾工具、清理材料和桌凳。这样,一节课中用于陶土制作的时间就不多了,学生很难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制作一件完美的作品,教师当然也就很难 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上万一堂完整的课,陶艺教学的课堂效果因而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的办法是协调教导处在排课时将陶艺课两节一上。这样,师生在制作陶艺时的有效时间将会明显增多,有利提高课堂效果。
3、校园文化的陶艺特色:2008年11月中旬,全市各区县的中小学美术教研员在市美术教研员沈金龙老师带领下云集我校,现场研讨我校陶艺教育情况。他们普遍对我校两年来开展陶艺教育的成果赞不绝口,同时对我校陶艺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许多中肯建议,其中最为集中的一条建议是希望我校加强凸显校园文化中的陶艺特色。对照陶艺活动先进学校如进华中学、常州三中、纪王学校等,一走进这些学校大门,鲜明的陶文化特色让人眼睛一亮。相比之下,走进我们的校园,目前还体会不到陶文化氛围。对此,我校下一步在对校园文化作总体设计时,将如何凸显陶艺文化特色作为一个重要部分来考虑。作为国家级规划课题的子课题,我校的“初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暂作一段落了。但是,如何在初中学校健康开展陶艺活动、如何发挥陶艺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将是我们始终不懈的研究课题。我们将继续努力,使陶艺活动成为我校的特色项目。篇三:陶艺教学总结1 陶艺教学总结
美术组在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在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尤其在陶艺校本课程的探索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为学校陶艺特色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陶艺教学走在了莱州的前列。
一、明确目标,探究课堂教学策略。 陶艺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在具体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探索以陶艺为载体、课题引领下的特色发展之路,尝试促进儿童和谐全面发展的新途径,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对研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为学校、教师进一步开展陶艺教学研究提供了阵地,有利于深入的探究陶艺课堂教学策略,寻求陶艺教学途径。实现了对学生以下目标的培养: 1.让学生走进陶艺世界,全面了解陶艺,亲手创作陶艺。2.生动直观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3.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力,激发创造性。4.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
二.抓课堂教学主阵地,促陶艺教学发展.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我学校加强教师陶艺教学研究,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促进陶艺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1、落实好陶艺教材。学期初,美术组教师积极组织对各级陶艺教材进行研究整合,美术老师们通研教材,使教师对本学期的陶艺教学做的心中有数。
2、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陶艺教案检查。每周两节课,组织集体备课。
3、继续加强人人上陶艺课,学校安排把陶艺课(每周每班一节),和陶艺小组课(每周两节)纳入正课 统一由教导处进行管理,使陶艺课落到实处。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自身陶艺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对陶文化的了解,更好、更系统地掌握陶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制定了针对教师的陶艺培训活动。通过几次培训,使老
师对陶艺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大大提高了老师的制作水平,也为老师的陶艺教学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四、提高认识,促进陶艺特色氛围形成。
1、建设大陶艺教室:今年,学校对开展学生们喜爱的陶艺课,又进行了大的投入,购置了一台高性能的节能电窑,新增加了一间陶艺教室为新陶艺教室,又添置了可以上网的电脑,大屏幕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极大的方便了陶艺教学的开展。
2、大力开展陶艺特色活动
我们不断提高认识,开拓创新,以活动促进学校陶艺特色氛围形成。积极在校内外搞好学校陶艺宣传工作。
五、陶艺教学定位准确:
陶艺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传统文化为内涵,民族精神为筋骨,国际视野为高度、素质提升为核心的原则,把陶艺教育作为培养民族化与国际化相融合的一代新人的抓手,重技能学习,更重文化熏陶。
在工作中,我们们通过共同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陶艺术教学、科研工作中,我们自身尚有不足之处,还需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这就对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更要有创造意识和创造素质,善于求新求异,创造性地设计和安排活动,教师要有提出、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随机调控,对活动进行再创造,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组织活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篇四:2015年泥塑社团活动总结 2015年泥塑社团活动总结
劳动路小学:贾煜 2015年泥塑社团活动总结
我校本学期开展的泥塑社团活动,在兴趣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发展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鉴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课题实施的目标。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加强对教育活动设计的研究。
泥塑活动属于美术活动的范畴,主要着眼于培养儿童对活动的兴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的思考,主动的探索,在反复操作中逐渐形成知识和技能。那么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设计方面多下功夫:
首先,做好本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技能发展轨迹的调查。要作好调查首先就必须明确学生在某一特定的年龄阶段其生活、心理的特点以及技能发展的轨迹。如:一二年级主要是学习用团、撮、压、等技能,使手腕与手指动作逐步灵活。三四年级要求掌握挖、折边、粘接、抹光(使手指动作灵活)泥工刀等工具的配合,(提高造型的整体感,运用多种方法表现特征与某些细节)。
中,我们还应该遵循一定的则:如“整体结合”“目标有序”“适度新颖”“引导思考”“活动操作”“交往合作”等,只要当活动依据了一定的原则,才能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学生进行泥塑作品制作的实践活动来看:首先从认识上,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操作角度来看学生能很熟练的操作,并且能制作和加工出精美的作品来;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制作出很有创意的作品来,总之,活动课中学生从操作及思维创新方面,都有了更大的提高。
泥塑课开展以来看,首先,学生对材料的把握和如何能做出更好的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其次,学生再制作陶艺品的同时,融入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那些感情色彩;最后,学生能积极的热情和纯洁的心灵,精湛的陶艺技术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陶艺美品。总之在这一学期的陶艺活动课中,锻炼了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思维创新能力。
多动手,勤动脑创建新思维的妙用之处、使学生掌握了泥塑的制作的过程及所学过的知识构建思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活跃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最后,作好记录,开展教研,作好活动设计的后期整理和评估。篇五:陶艺教研总结
神木六幼2014-2015上学期陶艺教研活动总结
李志叶
因为爱,让我们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着激情,因为激情,我们不断的在努力的学习和成长,一学年的工作,在紧张的学习和实践中过去了,时光的流逝,记载着付出和辛劳,见证着积累和成长,我们在一学期的努力中,取得了很多成绩,摸索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我们工作中的许多不足,有了一些急待提高的想法,在这,就对一学期的教研工作做一总结; 1,加强学习,注重教师成长。
教研组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园开展教学研究.学习.研讨.交流教学经验的阵地;本学期,陶艺、美术教研工作以加强学习。促进教师成长作为突破口,分别带领老师们学习了许多新的理念及教学观念,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更新,让每一个老师在新观念的收集和吸取中,自觉的转变和更新着教学思路和方法;从每一块工作的落实.总结中,让每一个教师注重反思.在反思中提取经验.确立目标。2,开展课题研究,摸索教育经验。
课题,对于我们教研组来说,是一个新鲜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本学期,《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同时,我们在陶艺 教学在努力探讨陶艺的相关课题,教研的成员及教研陶艺的方向,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学习。我们从理论上有了清晰的认识,从大、中、小各年级各班的教材、确定、教案讨论、教学准备中,每一个教师从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的汲取着养分,在每一节课外观摩和小结中,又真正将我们各自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新思路、新方法得以交流和提升,每一个活动,都从最初的模式研讨出一份执教的计划,又从执教中总结和反思,得出一个优秀的教学活动,这一过程,是老师们理论和经验的汇集,也是教学和教师的学习和提高,最后,用运与每节教学活动中。
3、优化一日活动,落实教学安排。
教学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是教研组研讨和工作的核心,本学期,我们从设定小中大班教学活动目标及活动内容(陶艺、美术)、在集体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相互探讨,交流。从同年级相同教材的制定和相互交流上,让教学更加规范和准确,另外,期末到各班教学进行展示,也让每一个家长与幼儿了解其成长。让我闪以后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施行更有了方向。
4、精心组织大型活动,增强宣传力度。
幼儿园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以社会、以家长的评价为标准的。加强幼儿园的宣传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本学期,我们亲子陶艺与美术活动、家长开放日和各年级的主题活动。小班主题活动《我爱吃的饭》、中班主题活动《谁的生日蛋糕》、大班的主题活动《我设计的书包》。
我们教研组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的发挥了作用,从学期开始的组织、落实,所有这些都事先在教研活动中交流、讨论,真正做到了互帮互学,在家长开放日中,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总之,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在领导的指导下,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成果,教研活动真正成为了老师们交流、学习、成长的地方,就本学期的工作,我们也清晰的意识到,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还有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一些,将作为我们下学期教研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将充分发掘每位教师的潜力,真正让教研促进教师成长,让教师的成长带来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小学陶艺社团教学工作总结篇三
篇1:陶艺教学总结1 陶艺教学总结
美术组在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在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尤其在陶艺校本课程的探索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为学校陶艺特色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陶艺教学走在了莱州的前列。
一、明确目标,探究课堂教学策略。
陶艺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在具体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探索以陶艺为载体、课题引领下的特色发展之路,尝试促进儿童和谐全面发展的新途径,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对研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为学校、教师进一步开展陶艺教学研究提供了阵地,有利于深入的探究陶艺课堂教学策略,寻求陶艺教学途径。实现了对学生以下目标的培养:
1.让学生走进陶艺世界,全面了解陶艺,亲手创作陶艺。
2.生动直观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力,激发创造性。
4.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
二.抓课堂教学主阵地,促陶艺教学发展.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我学校加强教师陶艺教学研究,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促进陶艺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1、落实好陶艺教材。学期初,美术组教师积极组织对各级陶艺教材进行研究整合,美术老师们通研教材,使教师对本学期的陶艺教学做的心中有数。
2、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陶艺教案检查。每周两节课,组织集体备课。
3、继续加强人人上陶艺课,学校安排把陶艺课(每周每班一节),和陶艺小组课(每周两节)纳入正课 统一由教导处进行管理,使陶艺课落到实处。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自身陶艺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对陶文化的了解,更好、更系统地掌握陶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制定了针对教师的陶艺培训活动。通过几次培训,使老
师对陶艺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大大提高了老师的制作水平,也为老师的陶艺教学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四、提高认识,促进陶艺特色氛围形成。
1、建设大陶艺教室:今年,学校对开展学生们喜爱的陶艺课,又进行了大的投入,购置了一台高性能的节能电窑,新增加了一间陶艺教室为新陶艺教室,又添置了可以上网的电脑,大屏幕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极大的方便了陶艺教学的开展。
2、大力开展陶艺特色活动
我们不断提高认识,开拓创新,以活动促进学校陶艺特色氛围形成。积极在校内外搞好学校陶艺宣传工作。
五、陶艺教学定位准确:
陶艺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传统文化为内涵,民族精神为筋骨,国际视野为高度、素质提升为核心的原则,把陶艺教育作为培养民族化与国际化相融合的一代新人的抓手,重技能学习,更重文化熏陶。
在工作中,我们们通过共同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陶艺术教学、科研工作中,我们自身尚有不足之处,还需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这就对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更要有创造意识和创造素质,善于求新求异,创造性地设计和安排活动,教师要有提出、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随机调控,对活动进行再创造,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组织活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篇2:陶艺教学总结
陶艺教学总结
陶艺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艺既有美术学科的共性,又有着区别于其他美术门类的独特性。任何一件陶艺作品都是材料质地、工艺手段、艺术表现形式三者的统一,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实践的综合体现。陶艺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具备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陶艺课的目的,并不是要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要通过亲手制作陶艺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及想象能力。
陶艺课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个性的空间,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想象”通过艺术实践转变为现实。例如:在教授“手捏成型”这种陶艺技巧时,教师除传授简单的制作技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制作材料和过程的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陶艺造型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活动。比如,可以启发学生对事先做好的小陶碗自由的添加装饰或变形图案,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绘制了自己喜欢的小乌龟、大蘑菇等想象,使呆板、生硬的陶碗焕发出生动活泼的艺术气息。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练习了制陶技巧,同是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陶艺教育能使学生发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天地,这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开辟了空间。陶艺教育能营造一种轻松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还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陶艺教育内涵丰富,涉及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动手能力以及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当代学生较为薄弱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是人们所共知的,他们很少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无法体会成果的乐趣,对于事物的好奇感明显不够强烈。在陶艺教学中,学生的创作过程刚好能够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陶艺创作活动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去体验、探究和反思,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让学生捏制某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初步的尝试后,他们会发现自己的作品并不是现实中动物的那种形象。此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仔细观察和了解所制作动物的典型特征,然后再让其加以修改。这样,学生所学到的不仅只是单一的形体塑造能力,而更重要的是训练并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陶艺教育实践进行研究,总结并上升为理论,以确定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陶艺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人类通过身体的器官感知生活中的一切,并从中得到乐趣。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茶杯、碗、碟等餐具,大多都是陶瓷。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可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利用普通的生活用品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学习的重要和知识的广博。在课后,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品味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让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这将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在陶瓷艺术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体系、长处和特色。在小学阶段实施陶艺教育,不仅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要求,而且更是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篇3:陶艺实施总结
我校在业已开展陶艺教学活动基础上,为了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向国家级“十一五”规划课题组申报了子课题《初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借助《陶艺教育实践的深化研究》专项课题组的优势,推进我校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基于对国内陶艺教学现状的认真考察和对我校开展陶艺活动的反思,我们感到进行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2、国内各中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主要聚焦在“陶艺知识传授”的教学研究和“陶艺制作技能”的教学研究。陶艺知识和陶艺制作技能确实是陶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小学校开展陶艺研究的主要视角。但是作为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的陶艺课程,需要有关陶艺教育和学生心智发展的相关研究,使陶艺教育能更好地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而这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3、陶艺教育在世界上发达地区和国家,早在一二十年前就进入了中小学校,并开展得有声有色。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陶艺课已是大、中、小学普遍开设的课程,其普及程度和现代陶艺水平亦最高,号称“现代陶艺王国”。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陶艺教学也开展较早,台湾的大、中、小学已基本普及陶艺教学。但是,世界上发达地区和国家关于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成果相关资料的比较缺乏,再说,由于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也不可能照搬别人的做法。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关于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不少,在国内,由于整个课程研究的历史较短,尤其是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是近年来的事情,因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近年来的事情,而具体到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的研究则更是缺乏内涵的研究。由此可知,本课题将重点研究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主旨的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这一选题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重要的意义。
通过三年来陶艺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我校广大师生对陶艺活动基本形成以下共识:
1、陶艺教育的功能定位:
⑴开展“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载体。
我国陶文化至少已有七千年的历史。细观它的发展史,作为民族文化表现形式的诗、词、国画、书法艺术等都与陶瓷发展紧密相联。这些文化形式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已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我校结合正在开展的民族精神教育,在中学生中普及陶艺活动,挖掘蕴含在陶艺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精髓,具有促使青少年学生在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功能。
⑵动手动脑,激励创新;调适心理,健全人格。
一件陶艺作品的完成,学生经历了主题选择、设计、制作过程。因此,陶艺活动不仅是动手实践过程,也是思维创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基于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设计不同的主题及表现形式,大胆创新,自由想像。一件件风格迥异的作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心情在双手与泥团的搓合间放飞,学习压力所带来的烦恼在人性与泥性的交融中释然。
⑶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我们的学生在陶艺课上的制陶活动往往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多人一组,共同讨论创作方案;根据制定的方案,分工合作,借助集体的智慧与能力,将方案变成充分体现主题旨意的陶艺作品。这样的过程,学生从体验团队协作带来成功的喜悦中强化集体意识,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社会学习能力。
⑷陶艺知识与能力的横向迁移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实践证明,陶艺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合作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等无异对学习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有益的。其他如陶瓷作品在烧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物理知识、作品装饰中的美学知识、陶瓷发展历程中所涉及的历史、人文、地理知识等等,无不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各门不同学科的学习。
2、形成陶艺教育的学校特色:根据我校开展以陶艺为主要项目的《民族文化培训工程三年规划》,我校的陶艺教育发展目标为:通过三年努力,使我校的陶艺教育成果在本市中小学中具有一定影响、最终成为陶艺特色学校。在近三年的陶艺教育实践中,学校师生逐渐对努力构建陶艺特色的发展目标形成了共识,在社会上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
陶艺教室里总是人满为患;学生将自己的陶艺作品带回家,家长看到后也非常欣喜,积极支持孩子参加陶艺活动。
4、稳定的陶艺教育队伍:学校通过将近三年的陶艺教育活动,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支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以及陶艺教师、图书馆老师等成员组成的陶艺教育队伍,这是我校蓬勃开展陶艺活动的骨干力量。近三年来,学校依靠这支团结协作、极富创新精神的骨干队伍,成功开发了陶艺课程、编写陶艺校本教材、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各类陶艺竞赛和陶艺展示活动、主持陶艺课题研究等等。今后学校将继续以这支队伍为骨干,带领全校师生努力实现陶艺特色学校的目标。
亟待完善的问题:
经过将近三年的不懈探索和大胆实践,我校的陶艺教学活动开展的风风火火,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陶艺教育成果卓著的常州三中、进华中学、纪王学校以及江苏、浙江等地的先进学校相比较,与我校制定的三年发展目标相比 较,有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1、陶艺师资专业化发展:如前所述,我校现有陶艺教师都是原美术教师或劳技教师通过陶艺培训后从事陶艺教学的。虽然这些教师非常努力、非常敬业,两年来为学校的陶艺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这些教师毕竟从事陶艺教学时间不长、个人的陶艺技艺比较浅显。在学校谋求更高水平的陶艺特色时,就明显凸现出教师专业化程度与学校陶艺教学要求不相适应,从而制约了学校陶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学校将采取措施鼓励现有师资加强业务钻研、多实践、多探索、积极参与有关方面组织的培训活动。
2、陶艺教学的效能发挥:在陶艺活动进课表、大规模普及陶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很大障碍便是课时安排不足。中学一节陶艺课只有40分钟,上课后先要花费较多时间准备工具、陶土材料等;下课前还要花费较多时间收拾工具、清理材料和桌凳。这样,一节课中用于陶土制作的时间就不多了,学生很难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制作一件完美的作品,教师当然也就很难
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上万一堂完整的课,陶艺教学的课堂效果因而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的办法是协调教导处在排课时将陶艺课两节一上。这样,师生在制作陶艺时的有效时间将会明显增多,有利提高课堂效果。
3、校园文化的陶艺特色:2008年11月中旬,全市各区县的中小学美术教研员在市美术教研员沈金龙老师带领下云集我校,现场研讨我校陶艺教育情况。他们普遍对我校两年来开展陶艺教育的成果赞不绝口,同时对我校陶艺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许多中肯建议,其中最为集中的一条建议是希望我校加强凸显校园文化中的陶艺特色。对照陶艺活动先进学校如进华中学、常州三中、纪王学校等,一走进这些学校大门,鲜明的陶文化特色让人眼睛一亮。相比之下,走进我们的校园,目前还体会不到陶文化氛围。对此,我校下一步在对校园文化作总体设计时,将如何凸显陶艺文化特色作为一个重要部分来考虑。
作为国家级规划课题的子课题,我校的“初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暂作一段落了。但是,如何在初中学校健康开展陶艺活动、如何发挥陶艺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将是我们始终不懈的研究课题。我们将继续努力,使陶艺活动成为我校的特色项目。篇4:陶艺心得体会陶艺之旅 艺术创作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材料的理解和使用,在熟知了材料的特性之后才能更好的驾驭它,从而完成对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小孩子都喜欢捏泥巴,但那在大人眼里来看那可能就是些无意识的玩闹而已,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天性才有了对创作的渴望。记得年幼时常常会在河边上的沙堆里和小朋友们在那嬉戏玩闹,我们用取自自然的产物来进行我们的小创作。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可能就是在小时候养成的吧,虽然自己当时并不知道那是艺术,仅仅认为是种天性的解放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