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3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篇一
(一)中学生学习压力的基本状况
1、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34.4%学生认为学生压力过大;58.8%觉得“还可以”;对于目前的学习任务,有87.5%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在对于进入高中后,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是否感到不太适应这个问题上,有71.5%学生选择的是“有时”;18.4%选择的是“总是如此”;这表明学生学习压力已经超负荷。
2、学生学习压力主要来自各方面的期望、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的改变。
(1)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关注达到83.3%,对于为短时间内成绩没有提高而苦恼不己选择“总是”和“有时”的选项分别达到17.4%和64.5%。成绩是学习效果的反映,学生对于成绩的关心和获得高分的愿望自然十分强烈,但在与学生进行个案调查的时候,学生无不表示畏惧成绩的排名,特别是在尖子班,这种抗拒感十分的强大。成绩排名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固然是激励与肯定,同时这也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他们必须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否则,被师长视为不正常;而成绩排名于基础差的学生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击败,受老师冷落同学歧视家长责备,背上沉重心理负担,甚至自暴自弃。可见,成绩排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的,它最大的影响是在心理上的。
(2)是否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造成学习压力的重要因素。在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上,有60.5%的学生对学习上提出自己的疑惑,没有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感到苦恼。
(3)学习的压力也有来自自身的要求。调查数据表明,有65%的形式认为目前的学习压力来自于“自己的期望”,32%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于“老师的期待”则仅仅为2%。对于学生对高中生活的适应性的调查有71.5%学生选择的是“有时”;18.4%选择的是“总是如此”的结果,主要是上述原因发展积聚的一个必然。
(二)实施对策
高中阶段学生多为15——17岁,属于青春期,正处在一个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是初中阶段的继续,因而具有许多与初中生相似的特点。但其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显得相对成熟、老练些,在表现程度及关注的焦点上也有所差别;另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未来有无限美好的憧憬,他们的想象丰富但又常脱离实际,他们都期望拥有一个理想的、完美的“自我”,这种理想在一定的时期内,确实也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具有指明方向、产生动力的作用。但现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由于其期望值过高,使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存在距离,或急于求成,于是常因此而产生心理挫折,使自己处于矛盾痛苦之中,久而久之出现悲观消极的现象。因此针对上述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解决他们目前的困惑:
首先,提高学生自我的认识能力。人贵有自知之明,班主任在开展日常的的辅导工作中,关键是要做到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做出一个适中的评价。通过对学生进行“责任理想”的教育,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教育学生处理同学关系的技巧,班主任应该多到学生宿舍等群体活动的地方,密切了解和注意学生的心理动向,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在新的生活环境中,消除陌生感,提升他们对环境适应度。
其次,学校建立与家庭相互沟通的制度。家庭、学校都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对孩子的期待永远都是高的,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一种无形的压力,处理不好,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不良的后果,为此,在家庭教育上,家长主动联系学校,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密切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状态的发展,无疑是必要的。而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保持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有效的教学管理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过于苛刻的规章制度学校应该要慎重考虑。虽然学生都基本认同并能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但是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对新事物敏感,接受快,思想活跃,爱赶时髦,追潮流,也是各种观念和意识逐步形成的一个阶段,当世界观初步形成在行为中形成个性的张扬与学校制度的冲突,也会造成他们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上,建议学校应该采取一种人文意识,既要让学生认识到学校管理制度的作用,又要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可以保证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它也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因而十分重要。各课老师应该要向学生明确讲清自己学科的特点,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方向;努力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而且要重视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生活,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授人以渔”,寻找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途径,传授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和分数观。
二、学生学习态度和目标: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问卷统计,在接受调查的学生群体中,有5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有64.7%的学生不监督就可以自主学习,有76.1%的学生对高中的学习有个明确的计划,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明确处理学习与娱乐之间的矛盾,能够认识到高中的知识点是一种理解与记忆相结合的学习,也能够独立完成各门功课,会利用空闲时间来温习,这些表明了在调查的学生中,基本上能够意识到自己现阶段的任务,角色的定位准,学习的目标明确。但是在调查中,有几组数据也是不容忽视的:有46.6%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不得不做的事”; 有45.2%的学生“经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还有18.3%的则对“不喜欢的功课放任自流”这也突出反映了不少学生的学习态度上存在偏差。
(二)对策分析:
对于上述问题,主要是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来着手。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也是一样,部分学生之所以认为学习是不得不做的事,它的根源在学生缺乏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同时这也是学生对学习本身的过程认识不足的结果,因此,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可以向学生点明学习它是“马拉松“式的比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一个积少成多的积累过程,这个过程艰巨而又辛苦;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一种意志、毅力的主题班会的教育,帮助他们在学习上树立起敢于面对挫折,敢于挑战自我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还要指出学生认为学习是”不得不做的事“这种看法本身就给自己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也会给自己造成压力,影响健康,是不取的。
2、对于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教师不应该嗤之以鼻。这类现象,应该结合思想教育为主,帮助学生认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天底下是没有免费的午餐。
3、调查显示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71.1%的学生认为“共同学习”的效果会好点,但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有70%的实行平均的形式,18.3%的则对“不喜欢的的功课放任自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对这部分的学生,可以通过采用个案处理,个别谈话的方式来加以教育。
三、学生心理压力的调节
(一)中学生心理压力的调节方式:
1、从调查问卷分析的结果来看,当前中学生在压力舒缓上的方式存在以下的情况:有15.7%的学生向家长倾诉;75.8%的向自己的好朋友倾诉;令人惊讶的是找老师倾诉的只有1.8%,还剩下的则会以发脾气、上网聊天、写日记、做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快与抑郁。
2、在对待心理咨询这个问题上,有26.6%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去做相关的咨询;有33.3%的则不知道有这样的一种舒缓压力,解决心理障碍的方法;只有5%人选择这种咨询方式。
(二)对策分析:
适度的压力是一种动力,但是目前中学生所遇到的压力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压力,因此心理压力的疏导与宣泄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很重要的,他们都在以各种方式去减轻或解除心理压力。学生多数选择向朋友倾诉,这符合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的需要日趋强烈的心理特点,但不太愿意与师长交谈,或许会使学生心理压力的化解缺乏正确的指导,因此班主任在这方面,应该要主动做他们生活学习的引路人,教会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人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同时在引导学生舒缓压力的过程中,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方法。
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心理档案管理体制。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隐性问题,学校在这方面应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引进一些比较科学的心理测试机制,多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决策提供依据。
另外在开放性题目中,也有部分学生反映由于紧张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造成了失眠的现象,情绪的波动很大;还有学生认为自己的自信心不足;与同学沟通、师长的交流存在隔膜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对学生进行各种卫生知识的宣传;心理室的老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各种心理的相关讲座,提高学生在交际、与人沟通的技能等;同时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可以建议多搞一些贴近中学生思维,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主题班会,在无形当中给予适当的教育等。
通过与学生的接触,无论学生是从学习上,还是生活,抑或是面对的压力上,他们都比其他部分群体要重,对于一个刚刚结束中考紧张的学习状态的高一学生,我们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学校提供更多的关注,家庭给予更大的体谅,社会给以他们更多的支持,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班主任,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顺利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业,让他们健康成长。
高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篇二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年的高考越来越近,一轮复习即将结束,二模考试即将来临,高三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每个领导、教师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学生考前学习、复习的效果和高考的发挥。回想去年我们身处高三教室的不安情绪,希望能够通过调查形式让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更好地了解当前考生的心理学习状况,以求得更好地学习和备考效果,我们根据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高三学生在这段时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时间利用率不高、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心不足、压力无法缓解等问题开展此次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对高三学生备考心态及应对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调查目的
1、通过自身高考经验及问卷结果,真实了解当前高三学生的心理状况,以便为高三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2、为母校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现实依据。
3、为各班主任有针对性开展学生思想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调查对象及方法
20_年2月5日于五常市第二中学在20_届高考冲刺班中有针对性地抽取小尖,大尖及普通班级共4个班级进行高三学生学习心理问卷调查,累计发放130张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15份.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学生学习压力状况
1、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部分学生认为学生压力过大;绝大多数觉得“还可以”;对于在平常的月考和练习中,有48%的学生会感到力不从心或慌张怯场;而在临近高考,目前的心理状态的问题上,有75%的同学表示介于信心百倍与紧张焦虑之间,却也有14%的学生会紧张焦虑,这表明学生学习压力已经有超负荷的趋势。
2、学生学习压力主要来自各方面的期望、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的改变。
(1)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当成绩不理想时是否可以忍受选择不能承受的有5%。成绩是学习效果的反映,学生对于成绩的关心和获得高分的愿望自然十分强烈,但在与学生进行个案调查的时候,学生无不表示畏惧成绩的排名,特别是在尖子班,这种抗拒感十分的强大。成绩排名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固然是激励与肯定,同时这也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他们必须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否则,被师长视为不正常;而成绩排名于基础差的学生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击败,受老师冷落同学歧视家长责备,背上沉重心理负担,甚至自暴自弃。可见,成绩排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的,它最大的影响是在心理上的。
(2)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学生在存在心理压力是,选择向朋友倾诉的占60%,向父母倾诉的占20%,而向老师倾诉的只有2%,没有更好的心理指导,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很难产生良好影响的。
(3)学习的压力也有来自自身的要求。调查数据表明,有58%的形式认为目前的学习压力来自于“自己的期望”,22%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于“老师的期待”则仅仅为2%。对于学生对待高考的态度,78%的学生表示一定要考上,这就不难看出,学生的考前心理问题主要是上述原因发展积聚的一个必然。
二、学生学习态度和目标:1、从调查问卷的统计中,我们可以很欣慰的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有他们的人生目标,4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待人生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就算承认命运也不会放弃奋斗,虽然在这其中只有28%的人认为自己拥有清晰而又长远的目标,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目标是短期或是模糊的;仍然有一部分同学的生活态度存在问题,但是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这群怀揣着梦想的青年人,会在未来的道路中走的更加广远。
2、调查问卷统计,在接受调查的学生群体中,分别有48%和40%的同学认为学习是必须的,不认真学习将来很难生存或学习知识是必要环节,可接受新人新事物。这些表明了在调查的学生中,基本上能够意识到自己现阶段的任务,角色的定位准,学习的目标明确。但是在调查中,有几组数据也是不容忽视的:有37%的的学生认为读出书来不一定有用,而不读书一定没有这句话是错误的,或是没有想过相关的问题。有49%的学生很少或从未想过自己将来长大要做什么,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通过努力能做什么。
3、调查显示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仅有44%的同学会在考练结束后建立错题集,而有56%的同学没有或仅是偶尔有错题集。对于在课堂上能主动的下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的时间这一问题,46%的学生认为是20—30分钟,26%的学生少于20分钟,有28%的学生为30-40分钟。这表明高三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强,需要进一步改进。
四、几点建议
(一)学生层面
1、情绪自我调节。情绪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绝大多数学生存在情绪困扰,作为高中生,学习确实压力很大,因此能否在学习中调节好我们的情绪就成为了同学是否能快乐并且高效地学习的关键因素。
(1)、心理暗示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因为紧张或是对自己不自信,造成临场发挥得不好,留下遗憾。而这时,最有效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心理暗示。自我暗示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自己鼓励自己,自己为自己打气。记得外国球员在踢球的时候,都会彼此给对方做一个手势,就是食指和中指交叉,形成一个交叉的十字,英文中我们常称之为“keep your fingers crossed”,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手势,但却表达了对对方的信任和对自己的鼓励的目的。总之,一件事要想成功,首先就要自己信任自己,只有信心十足,才有可能正常发挥或是超常发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自我反思"孔子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五日三省吾身”的观点,就是表明人要实施反思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他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古语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在生活中,不可能处处都佼佼者,因此,我们不能忌能妒贤,相反的,我看到别人的长处时,要在赞美欣赏的同时努力向他学习,反思自己的差距,调节好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迂回曲折的道路中不断完善自我,修正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