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学生的危害 辩论赛(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网络对学生的危害 辩论赛篇一
1.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
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2.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
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举例:年仅14岁小泉从2002年开始就迷恋上网,平时就泡在网吧里,整天痴迷于《传奇》、《星际》等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泉渐渐不愿上学,也不愿与其他同学来往,甚至还向父亲提出“请家教”的要求以逃避学校的集体生活。此后,小泉就不大愿意与人交流,甚至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有时显得十分暴躁,小泉本来就沉默寡言,现在成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其性格更加孤僻,有时一天都难说上一句话。
3.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4.价值观念的模糊和道德观念的淡化.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
5.网络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现象
网络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等现象,一旦遇到,往往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又常常使青少年成为受害者。由于青少年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使得很多网络受害者又成为侵略者,网络犯罪不断上升。举例:
2002年5月4日,重庆市渝中区一位14岁的少年为了筹钱上网吧打游戏,伙同两名同伴用砖头砸伤自己相依为命的奶奶,抢走了她身上仅有的38.2元钱。
2002年5月27日,江苏武进横林镇一16岁的中学生施某,为筹网资卖(押)掉家中6辆自行车后遭到母亲数落,便找来菜刀朝母亲头上连砍7刀。
2002年6月15日,北京一职业高中17岁学生孙某,向奶奶索要上网费遭 拒后持菜刀将老人杀死,随后将家中的冰箱、彩电卖掉,换取200元现金。
网络游戏本来是虚拟的,但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的学生小亮却当真,将其游戏中所谓的“对手”马某当场打死。这是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镇超易网吧门前的一桩血案。2005年3月19日晚,达拉特旗第一中学高中生马某来到超易网吧上网,他进入了“反恐精英”网络游戏后,多次将对手击败。当时,小亮也在该网吧玩“反恐精英
”游戏,但他几次都被对手击败。正当他懊恼无处发火时,猛然抬头发现“对手”就与他在同一网吧内。他不禁恼羞成怒,立刻出去叫了两个朋友想教训马某一下,没想到由于三人出手太重,令马某当场死亡。
网络对学生的危害 辩论赛篇二
网络对我们的危害
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加强网络立法、净化网络环境、深化教育改革、净化社会风气,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小三位一体”和立法、技术、教育的“大三位一体”相结合的网络文明系统,才能还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关键词:网络;青少年;危害;分析;对策
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据2001年统计,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并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其中青少年占80%。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平台。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也存在着让人痴迷的危险。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一)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
(二)“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
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三)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四)价值观念的模糊和道德观念的淡化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
(五)网络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现象
网络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等现象,一旦遇到,往往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又常常使青少年成为受害者。由于青少年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使得很多网络受害者又成为侵略者,网络犯罪不断上升。
因而有人大声疾呼:勾魂的网络色情,吃人的隐形老虎。它们一旦泛滥成灾,毁掉的将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那么是谁把我们的青少年推向了互联网这个美丽的火坑呢?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象征高科技、代表新时代的互联网的奴隶呢?
二、原因分析
(一)学业压力与心理的孤独专家认为,由于当前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比较重,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使得现在的孩子成长环境相对孤独,网络成为许多青少年躲避负担和压力,寻找心理寄托的“防空洞”,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二)家庭教育的粗暴或放任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造就了粗暴的家长制家庭教育模式,孩子在家庭中没有独立的自主权。面对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家长们又无所适从,对孩子百般宠爱,而青少年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立倾向,不管是在粗暴的管制中,还是在百般宠爱下的“过分民主”,都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这种信号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找到了最佳的“生存空间”。
(三)学校教育模式的落后和方法的简单化
在科技飞速发展、信息铺天盖地、思想鱼龙混杂的今天,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却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德育教育,内容缺乏新意,形式缺乏创意,没有时代感。随着青少年主体意识的不断加强,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中,不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不重视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不重视教育方法的科学性的模式的落后,使我们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四)媒体与网络的误导
媒体与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家长和老师的正面教育。只可惜现在的媒体和网络,只考虑点击率和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了青少年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敢尝鲜敢冒险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成了自己的“摇钱树”,而把他们引向了一个社会异化的另类世界。这种误导,对孩子成长不负责任的行为,在腐蚀和摧残着我们的青少年。
(五)政府对媒体的引导和对网络的监控力度不够
媒体对娱乐界不良现象的正面宣传和网上色情、暴力的泛滥已是有目共睹,令家长们深恶痛疾。面对这样的局面,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力度。按照法律规定,传播淫秽物品属违法行为。那么网络上大张旗鼓的色情和暴力宣传是否是一种违法行为呢?正因为目前缺乏法律上的明确定性,所以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明目张胆地践踏着我们的法律,摧残着青少年的心灵。如此现状,家长们感到无可奈何,学校感到力不从心,而社会则发出了世风日下的感慨。可孩子是无辜的,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劳凯声教授说:“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这些网络社会问题而日渐引发的青少年道德失范问题,因为网上的道德失范会影响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今天的失范最终会铸成他们终身的遗憾”。而他们的遗憾也就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遗憾。因此我们全社会都必须行动起来,还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三、对 策
(一)加强网络立法和以法治网的力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网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制的约束。特别是许多不法商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大打擦边球:宣传色情、暴力及从事欺诈性的商业活动等,而我们却无能为力。因此加强网络立法和以法治网是网络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还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环境的法制保障。
(二)加强技术控制,消灭传播渠道
法制社会也有犯罪,以法治网也难免有漏网之鱼。在以高科技为纽带的网络世界,除了法制约束外,也离不开高科技手段的有效监控,以杜绝不良文化的传播渠道。在不良文化泛滥成灾,而又缺少法制有效约束的今天,高科技的监控措施,能起到最直接的效果。因此政府应增加投入,并成立专门的部门,比如“净化网络办公室”,专门从事于对网络的技术控制,开发相关软件,消灭漏网之鱼。
(三)加强教育改革和创新德育教育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手段的创新。
一成不变的内容和死板的模式,在丰富多彩的网络虚拟世界里是不堪一击的。德育教育内容的创新和模式的变革已刻不容缓。因此教育改革的“彻底性”关系到我们的教育是否真正能把我们学生的心留在课堂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及与时代相结合的“创新性”也关系到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能否真正影响和引导我们的青少年。
(四)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网络修养和综合素质,畅通与青少年的沟通渠道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代沟”历来是影响两代人理解与沟通的鸿沟。有“沟”尚可填平,可在网络数字时代的今天,这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已经发生了“短路”,更谈不上沟通与引导。在社会大变迁的时代,文化上的代沟冲突令人忧虑,作为家长和老师,面临的是再次社会化的问题。我们只有通过再社会化,提高自身的素质,特别是网络素质修养和价值观念更新,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与理解,在尊重他们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形成辨析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当青少年在网络世界遨游时,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是他们自己的道德选择。因此只有通过沟通来加强引导,通过引导来帮助他们选择。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风气、媒体对先进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将逐步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发展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加强网络立法、净化网络环境、深化教育改革、净化社会风气,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小三位一体”和立法、技术、教育的“大三位一体”相结合的网络文明系统,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未来,还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网络对学生的危害 辩论赛篇三
网络对学生的危害
当今我国家社会网络发展迅速,网吧红火起来,这些网吧吸引了大批中学生,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沉迷网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甚至荒废学业。中学生上网大多是玩游戏,聊天和点歌等。有的上网时间长,休息少,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低下;有的为了上网甚至迟到、早退、逃学、夜不归宿......这些同学浪费了大好时光,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荒废了学业,断送了大好前途.2.影响健康成长.一个人如果沉迷网络,使自己生活在虚拟世界,减少与人交流的愿望,容易患上电脑自闭症,直接导致心理障碍.一些心灵单纯的中学生.如不及时调整心态,很容易上当受骗,有的网吧来往人员鱼龙混杂,一些社会闲杂人员专门欺诈伤害学生。
3.诱发违法犯罪。网上不健康的内容极易诱使学生违纪违法甚至犯罪。有的学生为了上网常常入不敷出,从而产生邪念,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钱,有的结伙敲诈,打架斗殴,有的偷盗抢劫。
4.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果长时间上网,对眼睛的伤害非常严重。由于痴迷,有的达到了不吃、不睡的疯狂地步,心跳加速,精力消耗很大。再加上网吧空气混蚀,卫生、条件极差,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据各地报道,上网猝死者不乏其人。
5.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上网需要一定的费用,一般每小时两元左右,学生长时间上网或上网次数太多,就需要太多的支出,就会加重家庭的负担,有的学生每月上网费用在百元以上,家长苦不堪言.6、存在大的安全隐患。有的网吧未请专业人员安装安全设施,也未经消防、安全、文化、卫生等部门允许,其营业场所的电脑安放的密度、电脑走线、安全出口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网吧出进仅一扇门,无安全通道和疏导标志,存在着大的安全隐患。网吧是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极大效益和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搜集的典型案例:
案例
一、据记者报道:山西太原的两个网吧少年16岁的太原人郝鸾和朋友17岁的李鑫,为了“一夜暴富”轮着菜刀把自己的爷爷、奶奶、太姥姥、三叔、三婶杀死。
案例
二、2004年重庆两名小学生通宵上网后睡在铁轨上被火车轧死。
案例
三、合肥市一13岁儿童因沉迷于电子游戏,8天8夜不回家。
案例
四、天津13岁少年张潇艺上网36个小时后在一栋24层的高楼顶上纵身一跳, 作“飞天”姿势,纵身跃起,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英雄朋友:尤第安、泰兰德„„
案例
五、04年7月27日山东省德州市19岁少年张亮亮为凑上网费劫杀打工妹。
案例
六、南京市一位父亲为挽救迷恋网络游戏的儿子,两次割腕自杀。
案例
七、2005、9,武汉一位母亲为了劝说长期沉迷于网吧的儿子,以跳江寻死相谏;„„
案例
八、13岁的女孩玩游戏机上瘾,偷钱偷存折-变卖家中物品-离家出走-堕落为三陪女。
案例
九、2004-10-20,18岁的薛某、韩某、王某网吧玩偷车绝技 最终涉嫌盗窃被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
案例十黑网吧悄悄进乡村农村孩子受到危害,天津市宁河县一个小自然村竟开了8家游戏室,老板们以色情镜头缠住了孩子。游戏室的老板们为赚钱可谓不择手段,他们设小包房,包玩、包吃、包住;有的代做作业,给学生写请假条。许多游戏机房还暗设赌博机,诱使学生沉溺其中。
案例
十一、大学生3天网吧包夜后猝死 众家长控诉网吧危
害„„无须多言,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一言难尽。
据部分城市调查,至少有10%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玩游戏机,有的学校高达40%以上。学生在寒假中采访了医学院和某大学的老师,并且上网查找了有关资料,教授专家一致认为,上网吧玩游戏等能导致青少年近视、注意力下降,易诱发心理焦虑、脾气暴躁等症状。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刘小林说:游戏机迷带有吸毒成瘾症状,孩子沉溺于游戏机会带来类似毒的后果。他们长时间沉溺于游戏机房,导致生活规律紊乱,上课自言自语、傻笑、瞳孔放大、眼睛发直、注意力不集中,成绩直线下降。尤其突出的是对电子游戏成瘾,一旦停止游戏,便难以静心地从事其它事情,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效应。恢复操作电子游戏后,精神状态便恢复正常。这些行为特征与吸毒成瘾行为极为相似,是一种心理病理行为。
我校对学生上网问题也有明确的处理规定,在这里,再一次强调:凡我校在校学生不论在什么时间,均不允许进入营业性网吧。对违反规定,擅自进入网吧的,发现一次者,给予记过处分,发现两次者,给予留校察看或劝退处分,发现三次者,给予勒令退学处分。
希望经常去网吧或已经沉迷网吧的同学们一定要悬崖勒马,用毅力和决心坚决抵制网络的诱惑,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为自己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