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经营管理方法和策略 幼儿园管理的经济方法(4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经营管理方法和策略 幼儿园管理的经济方法篇一
浅论市场经济下的税收诚信
作者:王子越 曲爽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1期
【摘要】税收诚信是市场经济下不能缺少的一项内容,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失去税收诚信,也就意味着市场失去了公平竞争,没有公平竞争的市场则是无序的市场。本文就如何营造税收诚信环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税收诚信;现实需要;措施建议
一、诚实信用原则纳入税收原则的现实需要
(一)从诚信角度看我国税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因而我国目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诚信体系尚不成熟。众所周知,我国在信用机制的建立上落后于西方国家,英美等国有一套完整的信用制度,可以对市场主体的诚信度做出客观的评价。我国加入了wto,面对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要与对手同台竞争,要与国际接轨,就需要尽快建立我国的信用制度,完善市场诚信体系。但目前我国还存在比较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如市场主体交易中的不守诚信、欺诈交易;企业在归还贷款时的诚信恶化;政府在市民心目中诚信度降低;以及全社会没有将诚信视为一种信仰和社会道德的败坏等。至于税收领域的诚信缺乏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就征税机关而言,执法机关执法随意而疏于告知,无视纳税人权利,随意侵害纳税人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就纳税人而言,偷税、漏税、逃税和恶意拖欠税款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
(二)税收领域诚信缺乏的主要原因
1.利益的驱动
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有些市场主体受名利心理的强烈驱使,惟利是图,盲目地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以牺牲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为代价,采取偷税、漏税、逃税、骗税等不法行为;更有甚者公然抗税,对执法人员大打出手,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体制。据北京“首届中国企业信用论坛”披露:中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利益的驱动不仅作用于市场主体,也作用于执法人员。一些税务干部捞取个人好处以权谋私,或暗箱操作,以税换贿,以贿减税,或收“人情税”、“关系税”等,造成税负人为不公,直接恶化了税收诚信的环境。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从本地利益出发,擅自对税收政策进行改动,越权减免企业税务以招商引资。严重破坏了我国税法的统一性,对其他企业造成不平等竞争,违背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秩序,也使政府的诚信度在民众心目中大打折扣。据国家审计署发布的04年的第四号审计结果
公报,公布了788户企业税收征管情况审计调查结果。结果显示:部分重点税源大户税收严重流失。其中地方政府越权减免企业税务就是其原因之一。
2.相关配套制度的缺失
首先是税收法制不健全,诚信原则并未纳入税法的基本原则,也没有关税收领域诚信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缺乏对失信者处罚的法律依据。其次,现行税收法律以及其他有关税收方面的法律赋予涉税案件的执法、司法自由裁量权过大,容易引发以言代法现象,造成税收执法、司法不公。最后,全社会的信用制度没有建立。一个缺少信用的社会是可怕的社会,信用制度是保证社会信用机制良好运行的重要手段。信用制度的空白是我国与西方国家最大的差距。
二、营造良好的税收诚信环境的措施及建议
(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体系
税收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纳税提出的最低道德要求。面对偷税、漏税、走私、骗税等行为,除了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法制建设,还需要全体公民有明确的善恶观念和道德意识作有力支撑,特别是发挥道德的社会舆论。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诚信不仅是一种税收行为,更应该被当作一种文化精神、道德规范,即:公平、守信、守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针对的培养规模诚信纳税的意识,营造一种氛围,熏陶一种思想,塑造一种道义形象。
(二)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实际的国家税收信用管理体系
近些年来,许多企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纷纷偷税、漏税导致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信用危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其严重程度已对国家的税收征管正常进行构成损害。因此,诚信纳税,建立税收信用体系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具体来说应加强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税收机关变税收管理为税收服务,提升纳税人的法律地位
便其与税务机关处于平等地位,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服务型社会和保障人权的呼声的高涨,税务机关开始转变执法理念,由被动执法变为主动关心与支持纳税人,把纳税人当作自己的服务对象去尽力帮助,提高服务质量,由片面的征税转为全面的服务,既考虑国家税收收入的增长,又努力为纳税人的利益着想,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这种法律地位的平等,对税务信用体系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2.加强信用立法,完善信用管理体系
首先,我们必须加强信用立法,信用立法包括税收征信信用管理、信息开放与保护、个人信用征用的管理、政府的作用、法律救济与责任追究等。对信用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资
源共享、风险防范。其次,我们还要完善税务征信信用管理体系,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建立健全征税信用、纳税信用相结合的体系,激励和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
3.加强税收宣传,促进依法诚信纳税,保证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税收宣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结合人们的道德与法律意识,把握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宣传,特别是加强对企业、个人、经营管理人员的诚信宣传,使其充分意识到依法诚信纳税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自觉切实履行依法诚信纳税的光荣义务。在宣传的形式上也应注重创新,开拓思路,以税收特别节目,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诚信纳税和税务征信征用体系,易为广大纳税人接受和理解。
4.建立纳税信用评级机制
税务部门根据纳税人的纳税状况、守法状况、财务状况进行严格的评估,对纳税人进行考核。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依据包括纳税人的直接纳税信用、间接纳税信用和其他社会诚信。参考文献:
[1]刘剑文.财税法学案例与法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9.[2]刘剑文.财税法学研究述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9.
幼儿园经营管理方法和策略 幼儿园管理的经济方法篇二
浅议市场经济下的公证诚信
**市公证处 ***
西安宝马案之后,公证业的诚信受到空前的质疑。公证这个靠信用吃饭的行业,开始面对诚信的流失。诚信是公证最大的价值所在,是公证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公证在社会信用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公证的本质就在于确保所公证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诚信,关系着公证业的存亡,也是公证的固业之根。然而在当前,公证机构被剥离了行政色彩,推向市场的时候,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使公证的诚信被打了折扣,我们不得不重新探讨市场经济下诚信对于公证的重要。下面,笔者就从产生公证诚信危机的原因和如何加强公证诚信建设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公证的效力决定公证必须讲诚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都有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调动了人们生产积极性,让更多人富起来的同时,也诱发了人们的贪欲,求利心理,特别是当个别人在牺牲了诚信能够换取经济上的最大利益后,就会引发更多人的效仿,不诚信会渐渐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言而无信在日常交易中频频出现,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欺骗,社会诚信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公证的作用就突现出来,更多的人们把希望寄与公证,这主要是由法律所赋予公证的三大效力决定的:
第一、证据效力。公证书具有法定的证据效力,一旦涉及诉讼,人民法院可以直接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将“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列为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的事实之一。
第二、强制执行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18条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不必经过诉讼程序。
第三、法律要件效力。即法律、法规规定或国际惯例或当事人约定必须办理公证的法律行为若不履行公证程序,则该项法律行为就不能成立,不具备法律效力。公证书是国际交往中各国公认的文书,它不同于一般文书,具有效力上的公示性、公信性以及适用上的普通性、跨越性。公证文书的出具,体现了不应被怀疑的诚信原则,体现在对当事人事实的一种真诚的记录。它的信誉就是公证文书在社会上的公信力,并且其效力遍于全世界。
二、导致公证诚信下降的原因
公证机构改革以来,公证机构不再是国家机关,而是自负盈亏的事业法人和中介机构。进入市场以后的公证机构,既要行使国家的公共证明权利,又要填饱自己的肚子。一方面要坚守诚信原则,一方面又要忍受利益的诱惑。可是,利益要求最终会决定行为方式,加之公证法迟迟不出台,使公证行为本身就缺法可依,导致公证机构可以随意拿作为国家公权的国家证明权作换取部门利益的筹码,参与非法利益的再分配,加剧了社会的不诚信度。导致这样的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公证市场化,导致国家公共证明权力成为商品。由于以前行政体制下的公证机构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将其转制为自负盈亏的社会中介组织,然而改革并不是要把公证处完全推向市场,公证行为完全市场化运做,势必导致公证机构把国家证明权作为交易的筹码。
二是公证处管辖范围不明,公证处之间竞争激烈致使公信力下降。曾经一度出现没有出不了的证,什么处女公证,整容公证,爱情公证,绝食公证,只要在公证处办理,就绝对配合当事人的请求,服务周到,价格低廉。为的就是争取案源,与其他公证处竞争。
三是公证业务无法定与非法定之分,公证的随意性导致了诚信的下降。目前情况下,公证内容归于当事人自愿,公证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如果不去努力迎合当事人的需求,就难得到这笔业务。一些地方公证处网站上刊登的公证人员为争取业务而奔波的文章,宛如一般商品的推销,这既是公证业的无奈,也是法律界的无奈。
三、加强公证诚信建设的对策
诚信正是在市场竞争中流失的,或者可以说有市场经济的地方就有丧失诚信的条件,而作为建立和巩固诚信原则的公证制度,应该立足于市场经济,又不可自身市场化,将公证处定性为自主开展业务、独立承担责任、按市场规律和自律机制运行的事业机构,却又指望其执行国家职能、发挥监督作用,可以说是鱼与熊掌兼得的美丽幻想。司法部部长张福森调研司法行政工作时表示,中国的公证应当实行实质公证,不能市场化。公证市场化,必然与公证制度的基本定性相悖,也会带来过度竞争,导致公证的公信力下降,进<肮ひ瞪婧头⒄沟母匦胱⒁夥婪逗图峋鲋浦埂k裕忧抗さ某闲沤ㄉ瑁皇枪ごψ约耗芄唤饩龅模匦氪右韵挛甯龇矫娼信α?br>第一、完善公证相关法律法规。《公证法》已列入2004年立法计划。要全面总结多年来公证改革发展的实践成果,大胆借鉴国外公证制度的合理成分,认真吸收地方公证立法的成功经验,广泛听取各个层面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推动立法进程,为公证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要以立法的方式确定“必须公证”,明确法定“必须公证”事项,把公证的业务来源在法律上加以强制,从根本上保证公证的公正,这也是诚信保障在立法上的表现。
第二、明确公证机构性质。笔者认为,作为代表国家行使证明权力的公证处,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不能简单的推向市场,象律师事务所那样成为自负盈亏的中介组织。一般说来,公证处应为国家机关,至少也应是事业机构。同时,要加强监督和处罚力度,明确责任,从行政管理角度确保公证的行为严谨。
第三、规范具体的证据制度。规范详细的证据制度,是指受理各类公证时当事人应提供的基本证据范围的制度。目前,有关规章对公证人员在受理公证时当事人应提供的证明材料缺乏明确的规定,对个别单位根据当事人的需要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缺乏处罚条款,同时公证事项的证据要求因公证处的不同、公证人员的不同而不同。只有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各类公证的证据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向社会公开,从而杜绝虚假、不真实材料的出现。
第四、实行公证执业准入制。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公证员考核、任命制度,吸收一批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员和其他高素质人才从事公证执业,推进公证员执业化进程。加强公证人员素质建设,在公证队伍中深入开展政治思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使公证人员执业行为得到规范,在工作中作到诚信为本。
第五、建立公证诚信评价系统。可以借鉴金融业信用等级审评办法,所有公证处不分大小、体制、运行模式,均以执业规范、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进行诚信级别评审,定期向社会公布。一是建立诚信记录。对公证处和公证员建立诚信记录台帐,并作为诚信等级的评判基础和惩戒的依据。把不讲诚信的人请出队伍。二是交纳公证员执业许可费、身份保证金。公证员执业应当向司法行政机关、公证员协会交纳一定数量的公证员执业许可费、身份保证金,以保证公证员在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时的赔偿。三是完善公证责任保险制度。公证责任保险应实行强制性,全行业统一保险,由中国公证员协会统一向保险公司投以公证处为被保险人的全行业公证责任保险。
幼儿园经营管理方法和策略 幼儿园管理的经济方法篇三
市场经济下中国企业的诚信管理
摘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更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中国企业的诚信问题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它与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相伴随。它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完善的重要标志,反过来它又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就是说,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改革将贯穿企业诚信建设的始终,并将对企业信用环境的完善起决定性的作用。成功的企业必定是讲诚信的企业,诚信是企业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特殊生产力。在竞争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对于企业来说,诚信更是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讲不讲诚信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企业 诚信管理
一、中国企业诚实守信的严重危机
法国大仲马说过,“当诚信消失的时候,肉体也就没有生命了”。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说过,“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诚信一直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和道德的要求,不管各行各业或是长幼老少,都应该遵守”诚信"二字。事实证明,一个人在官场上不讲诚信,那他会办不了事,一个商人不讲诚信,他在商界中会立不了足。对一个企业来说,诚信可化分为内部诚信和外部诚信,外部诚信是企业所处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诚信,是 企业诚信;内部诚信则存在于员工与其工
作岗位、员工与员工以及员工与管理层之间,是员工诚信。
(一)、企业外部失信。
(1)、企业恶意失信严重扰乱了经济发展秩序。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虽然我们搞了十多年的市场经济,但是,在许多方面市场化程度很低。其中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远没有到位。以至于失信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一种
重要思想道德障碍。恶意失信就是有意识的、故意失信行为。
第一、制造贩卖假冒伪劣产品。我们发展经济,制造产品,是为了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在生产中,由于技术不过关,工艺水平不高,质量检测不准,也有可能出现质量不高的产品,但是这种行为不是有意的。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话程度还比较低的情况下,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特别是高额利润的诱惑,促使一些人道德水平倾斜,明明知道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不对而故意去做,明明知道有些涉及危险性、有害、有毒性的产品,例如假酒致人伤残,假电器发生爆炸,假药品致人死亡,假种子坑害人民,假食品致人中毒。但是他们任然铤而走险。肆意狂为。这种行为就是一种严重的失信行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每年使我国造成几千亿元的损失。这种行为还严重破坏了经济发展环境,使许多正常生产的产品受到影响,出
现了一中不公平的竞争状况。
第二、逃避债务造成大量的不良金融资产。借债还钱这是亘古至今的一条铁打的道理。到银行贷款,就是借银行的钱。自己或投资或消费,都要按照合同规定按时偿还债务。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是有那么一些企业向银行贷款就不想着还。
第三、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造成巨大的交易成本。买东西不给钱给债主造成巨大的损失着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很普遍的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很严重的障碍。
第四、违背服务承诺造成许多失信行为。
(2)、恶意失信严重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假冒伪劣”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3)、诚信法则只是“挂在嘴边”在竞争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对于企业来说,诚信更是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讲不讲诚信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虽然很多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也在面对媒体时大声疾呼“诚信”,也都明白诚信的基本内涵,以及企业家不遵守自己的诺言将会使下属很快产生对上司的不信任感,但是,可悲的是不少民营企业家仍然只是把“诚信”法则挂在嘴边,而不会在自己的实际行为中实践“诚信”,也就是说,诚信只是一层脆弱的美丽外衣,只要“风”轻轻一吹就无影无踪了。另外,企业家或领导者的成功总是和团队人员的辛苦努力密不可分的,所以企业家或领导者尤其不能轻视自己对下属的许诺,要么坚决不许诺,许诺就一定要遵守,哪怕最后会带来一些损失,否则,作为企业家或
领导者失去的东西将会更多。
(二)、企业内部失信
(1)、企业内部诚信则存在于员工与其工作岗位、员工与员工以及员工与管理层之间,是
员工诚信。
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企业内部诚信及内部诚信管理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表现在员工的某些反生产行为上,反生产行为属于企业中典型的“双违”行为,不是违反国家法律,就是违反企业的规章制度,是非常明显的损公利己行为,他们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盗窃。一些员工把企业办公用具视作私有物产随意处置的现
象也是司空见惯。
(2)在一些企业内部失信中,一种表现最普遍、也让人比较难以察觉的不诚信行为应该是员工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即员工的职业化问题。在企业中,公司经理作为高级管理岗位,有所谓的职业经理人之称谓。而对于一般员工,企业往往忽略了着一点,实际上他们也存在着一个职业花的问题。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全体员工只有具有职业工人的精神,才能去除各种形式主义,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但是,许多企业中,员工能按岗位章程保质保量完成自己本质工作的很少,长期以来,我们看到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花拳绣腿,虎头蛇尾,好人主义等等形式主义现象;人浮于事,碰到事情互相推托、遇到责任互相推委、遇到
荣誉争相邀功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使企业总体工作质量不高,办事效率低下。
二、诚信建设是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发展要求
诚信问题不仅要从道德本身去谈论,更应置于经济关系之中来探究。或者说,诚信规范的地
位,应由经济发展自身的客观需求程度来决定。
马克思把信用看作“本质的、发达的生产关系”,因为信用不是从道德的诚信产生的,而是从商品交换和流通的发展中产生的,是发达的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比如,资本主义的商业信用最初就来自劳动力的买卖,资本家在买到劳动力并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如月末)才付给工人工资,其间存在时间差,由此构成了劳动力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以信用为基础的债权债务关
系。马克思认为这就是商业信用的开始。
第一,市场经济是政府干预尽可能少的一种经济形态。要实现政府对市场干预较少、而市场交易却还要能够有序进行的目标,必须依靠两个东西:法律与信誉价值系统。市场经济是以等价交换为特征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合同与契约经济。交换双方必须恪守信用,结成相互信任的经济关系,交换才能成功。反之,如果相互猜疑,就会加大交易成本,使市场交易难以
为续。
第二,简单商品经济可以通过物物交换或简单的钱物交换形式得以实现,交换比较直接,不容离的,钱物交换虽然仍是主要交换形式,但其形态则越来越多种多样,更经济、更方便也更抽象的“虚拟货币”出现了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时,市场对交易中诚信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有以往的个人诚信来为复杂交易和为“虚拟货币”进行担保,而且必须有相应的信用制度来确保市场的可靠性。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整个社会信用制度对个人的强制法律约束和硬性道德要
求的反映,也是社会信用制度在社会个体方面的显现。任何个体对诚信规范的冒犯,实际上都是在损毁全社会的信用制度,也就等于是在毁坏整个社会赖以立足的经济制度。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在建有完善信用基础的国家中,违背诚信道德规范的个人或企业,其所遭受到的社会报复往往是可怕的,人们常常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例如,在德国,一个人在乘坐公共汽车时逃票,一旦被查获,这种个人信誉上的不良记录就会存入管理信誉的有关机构的档案中。当这个逃票人以后找工作或寻求银行贷款时,往往会被拒之门外。
第三,市场经济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利益的多元化现象也日趋复杂,国有、集体、合资、独资、个体、私营以及股份制等企业,都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这些经济利益主体,都要到市场上通过竞争去实现自己的经济价值目标,都会形成这样那样的利益关系甚至利益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也必须
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来保障各自行为的规范性,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第四,竞争是市场机制的核心,竞争作用的发挥需要公平交易的市场秩序,而规范市场秩序就必须建立一套公平竞争的规则,以规范参与市场活动的各个主体的行为。在这些规则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就是重承诺、守信用。这其中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呈现多元化。企业信用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日渐突出,成为企业、行业及整个经济社会成功、成熟的标
志。
市场经济对诚信是一把双刃剑,市场经济既会产生出追求和推进诚信的自动机制,又会滋生逃避和背弃诚信的特殊诱惑。一方面,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又可能使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破坏和抛弃诚信。这一矛盾源于市场经济私利与公利这一内在矛盾。这种二重性说明,进行诚信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和客观规律。
但是,市场经济并不必然导致失信行为的泛滥,只有在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失信行为才有滋生的土壤。在我国建立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现阶段,诚信建设与市场完善就处于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就要不断地培养诚信意识,例如平等意识、自主人格、对社会规则所持的虔敬态度等等。然后建立起具有强制实行力的社会信任制度,减少遵从诚信道德行为的代价和成本,不能使诚信者总是成为事实上的吃亏者;要有严格的惩罚和激励机制,要在制度和法规上保证诚信者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失信者必须承担其相应的责任,社会不仅要对其予以舆论谴责,更要其付出经济上的代价,甚至刑事上的惩罚;之后健全贯穿于经济领域和精神范畴的诚信机制,使完善的机制与严格科学的管理相结合。近期国内外一些大公司失信的实践证明,若企业内部管理没有建立良好的诚信意识和机制,外部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对经营权力没有严格的约束机制,在问题发生时不能及时纠错,再大的企业也很难在利益面前始终保持清醒,更难以维持诚信规则和诚信立场。
三、在市场经济下,中国企业的诚信建设
狼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诚信。”古今中外缘于诚信的故事屡见不鲜,无数事实都
证明了“诚信是金”的道理。
(一)企业外部诚信建设。
第一,把诚信建设作为企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应当根据已经制定和颁发的公民道德纲要精神,把“诚信为本”纳入到实施的举措中去,指导企业和职工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要让企业的经营者以及干部、职工都懂得,以诚信为本,是企业兴盛的应有之道,是应该恪守的原则。没有诚信,企业就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现在,有些企业、厂区的墙上、会客室里、会议室里,一般都有“团结”、“奋进”、“拼搏”、“开拓”、“进取”等等大字标语,这些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作为企业文化,当然都是对的;但还应当加上“诚信”两个字,把诚信作为企业和企业家的理念,作为管理者和全体职工追求的目标;
把诚实守信思想,覆盖到全体员工,覆盖到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和经营行为。
第二,诚信建设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者和领导班子。在企业诚信建设中,企业主要负责人起着极为重要的关键作用。中国企业调查系统的调查表明,96%的调查对象认为,企业诚信问题与主要负责人的人品、操守、道德直接有关。企业一把手的遵纪守法、诚实经营,可以带好一班人,可以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可以给全体员工产生榜样的力量。企业主要负责人不老实,不诚实,追名逐利,就会把企业引上邪路。国内外企业的成败荣辱都证明了一个普遍的规律,即凡是企业领导班子好,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有理想,有道德,情操高尚,重视信誉,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风气就肯定正,事业必定兴旺;相反的,必然是歪
风盛行,诚信缺失,人心涣散,促使企业走下坡路。
第三,把企业诚信看作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企业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应当自觉承担起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责任。企业的守法诚信经营有助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品质,推动社会风气的净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进
而实现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诚信是企业肩负的诸多社会责任的基石。从企业创造价值的角度看,诚信更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可以提升企业品牌,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所有成功的企业家,在诚信建设上都是高标准严要求的,一项产品是否质量优良,一种服务是否尽到了责任,都
体现了企业的诚信度,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是诚信建设的根本保证。诚信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必须贯穿到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和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去,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监督及风险管理机制,保证诚信原则能够得到认真的贯彻,才能有效地抵御外来的诱惑。近期国内外一些大公司违信的实践证明,若企业内部管理没有建立良好的“防火墙”机制,没有一套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及时审查、把关,对经营权力没有严格的约束机制,在问题发
生时不能及时纠错,再大的企业也很难在利益面前始终保持清醒。
(二)、企业内部诚信建设
员工是企业一切发展的基础,企业要得到发展,必须依靠本企业内部员工齐心协力的工作,企业向前发展的好坏,也源于企业全体员工本职工作质量的好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宏伟的战略,制定严密的战略计划,可以为企业设计全面、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制度的具体实施以及实施后的效果则取决于员工的贯彻、执行的力度,否则再完美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而作为制度本身来说,实际上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的方面规定的清请楚楚,因此,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即员工的职业化程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员工诚信,员工的职业化不是随着企业的设立而天然存在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培育,需要企业进行诚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诚信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是人力资源在深度上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如何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一直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岗位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在管理职能众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成为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是人
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是实施员工职业化建设和企业诚信管理的主要手段。
其次,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诚信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常言道:“小企业靠人治,中型企业靠制度管理,大型企业靠文化管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并为企业内部广大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这些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对员工的行为有强大的导向作用与约束功能,在无形中使员工自动修正自己的行为,把企业的行为转化为自个人的自觉行为。因此,加强员工诚信管理,就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用企业强大的文化去影
响员工的个人行为。
毫无疑问,当社会生活中诚信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企业的经营将举步维艰,很难得到发展。如果缺乏外部诚信,很多遵守诚信的企业会感到在经济大潮中孤掌难鸣,势力单薄;如果缺
乏内部诚信,企业内部形式主义盛行,效率不高,缺乏竞争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加强法制建设,才能建立完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有讲求诚信的企业外部大环境;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形成良好的内部诚信氛围,这样,企
业才能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
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诚信内涵。守信用,讲信用,是中国人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的美德。传统的诚信文化与市场化改革相结合,会大大促进企业的诚信建设。我国经济转轨中,我们应当把传统文化中诚信的道德因素和道德思想加以继承和创新,使其服务企业。那么这个企业的前途无量。
参考文献:
《天津日报》专副刊-理论创新-第13版-2004.3.8
迟福林:《经济预测》
《海南日报》 2005年5月19日 星期四
幼儿园经营管理方法和策略 幼儿园管理的经济方法篇四
所谓管理,就是在组织中合法的设计并维持一种和谐有趣的环境,合理的开发和配置,人、财、物、时间等资源,使组织成员以高效率、高效益实现预定的目标。幼儿园管理就是幼儿园领导对幼儿园各方面的工作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也就是把幼儿园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起来,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最有效的完成幼儿园的各项任务。
一、强化目标管理,制定发展规划
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指出,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愿望和信息沟通是构成组织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共同的目标是组织存在的核心。幼儿园必须要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发展规划,海尔集团“三只眼”的管理理论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作为幼儿园的管理也需要有一种审时度势的能力,即:一只“眼”盯住内部职工,创设有效地激励机制,营造人才能不断脱颖而出的环境,创造最佳绩效;另一只“眼”则要紧盯市场、社会发展以及家长的需要;还有一只“眼”就要盯着政府的政策、制度,为幼儿园的发展“保驾护航”。结合幼儿园自身状况及外部条件,在国家教育方针和幼教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分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和发展规划,将其作为全园教职工的奋斗方向。如幼儿园近期目标是达标局级示范园,中期目标为达标省级示范园,长期目标为跨入省级十佳幼儿园或国家级名园。为了保证其目标的实施,从纵横两方面分解目标。如在近期目标下,横向目标分为:管理目标,教育目标、保健目标、建设目标等;纵向目标分为:部门目标、教研组目标、班级目标、个人目标。目标管理应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全过程,而且要在目标的指导下做好计划、组织和检查、评价工作。如:把幼儿园发展总目标量化到各部门、各班级的分层管理目标之中,落实到各个管理环节、教育教学过程和全园各类人员职责中,真正做到幼儿园发展有规划,园务工作有计划,责任落实有制度,检查工作有记录,确保幼儿园全方位管理规范化的运行。在目标管理中,还要做到近、中、长期目标不断转换,确保幼儿园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二、完善竞争机制,优化保教队伍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社会的需求优胜劣汰能者上,教育面向市场同样存在竞争。岗位的竞争、专业的竞争、管理的竞争、行业的竞争、市场的竞争都将是激活幼儿园管理的主要因素。在园内实行全员岗位竞聘制,本着整体稳定、工作量饱满的原则,根据岗位和工种进行定员、定编、定岗,全体工作人员实行公开竞聘。体现择优聘任、条件公开、双向选择、择优上岗、合理组合。通过竞争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优胜劣汰,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定岗的基础上,制定修改相关的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安全制度及奖金分配制度等。本着按岗定薪,优者多劳、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奖优罚劣的原则,效益工资与考核业绩挂钩,使教职工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增强工作的积极性。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引进优秀人才。公开招聘学前大专、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和管理岗位,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实行“岗位试用,合格留用”,改善目前幼儿园师资队伍老龄化问题,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
通过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评定制、奖励激励制,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保教质量
1.加强园风建设和师德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大潮也冲击着幼儿园教师的队伍,因此,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迫在眉睫的工作。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师德演讲活动,使职工明确师德建设的目标、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多渠道促使教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在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发挥出
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改革意识,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培养计划,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
2.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关键是抓好人的培养,抓好队伍的建设,注意优化整体结构,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领导要懂得理解教师所需、所想、所思、所作。去想教师的需求,把握教师的脉搏,才能为教师提供创造的空间。通过举办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基本功,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园内培训和竞赛活动,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对各级教师实施突现重点的园本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注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利用园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培训、教研、教学融为一体打造一支年轻有为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学历进修,不断增强文化底蕴。实行集体备课,通过每周一次小教研和每月两次大教研,以“学习研讨-实践观摩-点评交流-反思改进”的方式,组织教师围绕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开展说课、看课、评课活动,让新教师感受到多元的教学风格,浸润浓厚的教研文化。以科研为重点,以科研带教研,在教科研中努力发挥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反展。
四、细化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体制
严格实行制度化管理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明确行为规范、提高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建章立制,是幼儿园常规管理的基础。幼儿园要根据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如制定服务标准体系和完善各项服务承诺。建立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安全制度、日常工作检查标准、期末考核细则、员工行为规范、卫生消毒制度、日常教学评价标准、午睡管理规定、幼儿户外活动要求及教职工行为规范考核办法等。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和保育等每个工作环节的质量,制定《教师、保育员一日工作细则》。建立和完善各岗位职责,强化岗位责任制。建立评价监督机制,从教职工的考勤、个人综合素质、日常保教工作、班级管理等方面对每位教职工、每项工作、每个班级进行量化考核,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明确每个工作环节的标准、时间和责任人,使幼儿园呈现出“事事有人抓、块块有人管”的高效运转机制。
五、注重家园沟通,提升社会效益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幼儿园需要建立教师与家长联系制度。通过教师接待日、日常谈话、在家长园地上开设“交流热线”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情况,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情绪的随时变化。甚至让家长把对活动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张贴在室内的墙壁上供大家交流。以此为契机,让家长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邀请家长参与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请从事不同职业的家长来园助教。同时,还可以采用家访电话、家庭走访与家长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讲座、经验交流、家园联系册、幼儿成长记录、幼儿园网页等形式向家长进行宣传教育。总之,幼儿园通过与家长沟通、互动大力宣传教育理念,征得家长的了解、理解、支持和信任,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拓展办园空间,争取更大发展
今天的幼教行业,身处中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中,社会对教育资源优化的呼声会越来越高,教育消费资金最终会选择优质高效的教育机构。现代幼儿园的管理是以知识为导向,以不断创新来满足市场要求为准则。幼儿园可以更好的幼儿教育服务产品、更好的课程设计
和更先进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是更好的家园沟通、更有效的招生宣传、更擅长于人才的招聘培训和使用,或者是更擅长于品牌的策划和名声的建立等这些优势资源的途径为幼儿园的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为幼儿园的特色化提供了可能。将有限资源进行聚焦,瞄准特定的市场,对招生对象或服务范围进行准确定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共同发掘各自的优质资源,取长补短,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与其他园所积极探索合作办园、联合办园,或在总园良性稳步运行的基础上,利用学校的硬件资源和自身的品牌优势,以园办园,开办连锁形式或教育集团性质的分园,也可以以代托管、代培训、加盟等多种模式,进一步扩大办园空间,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幼儿园不断壮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