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妇产科持续质量改进项目(五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妇产科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篇一
2012年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2012年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之年,医教科将全力支持和快速适应公立医院改革。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持续改善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紧紧抓住二级医院的评审标准,针对2011年存在的问题,制定2012年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一、树立质量管理指导思想
实行全程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科学管理、全面监控、奖惩结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疗质量管理方针。明确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使职工能自觉地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起医院的良好信誉,逐步实现医疗、保健全程优质服务,做到全面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并持续改进。
二、健全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以院长为首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相应职能科室负责人以及有关科室科主任组成。该委员会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组织,负责定期对医疗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决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质量管理的设计、策划、协调、控制、评价等。从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计划管理和信息反馈管理四个方面对医疗质量进行动态管理,并负责对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的检查、监督和考核,提出整改意见,并负责宣传贯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开展对全院医务人员的质量意 识教育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工作。
科室建立以科主任为首的质量控制小组(qc小组),是医疗质量管理操作层,主持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健全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开展质量控制活动,组织质量考评,将质量活动落实到每一个人,人人参与质量管理,自觉执行质量标准,自我检查,自我控制。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的分析评价,及时反馈医疗信息,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三、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方法
1、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江苏省卫生厅确定的14个核心制度是: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药事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我院将上述14个核心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收集整理,注有诠释,并编印成册,每个医务人员人手一册,要求各科室在各工作环节中必须严格执行,将执行制度规范融会贯彻在整个工作过程的始终。
2、注重住院医师基础培训,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医院长期坚持对住院医生的基础培训工作,按照市卫生局的要求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注重带教规范,办好培训基地。同时不断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和质量、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增强全院医务人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改进的自觉意识和能力。
(1)、强化基础理论学习。将《江苏省三基训练指南》作为医务人员 学习范围,结合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出台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自我培训和学习,双月定期或不定期由医务科组织45岁以下医、药、技人员进行一次三基理论考试,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并作为晋升及评聘分开的重要依据之一。
(2)、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加强对年轻医生的基本技能培训,医院全年将为年轻医生提供2-3次大型基本技能培训的机会,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师资格考试,对全院45岁内各级各类医生进行换药、无菌技术、cpr、呼吸机、腰穿、腹穿、胸穿、除颤等基本技能操作的培训。安排部分住院医生、主治医师、参加市级基本技能操作比赛。通过这些形式将有效提高年轻医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规范医疗行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3)、医院将选派年青医师有针对性的到外院进修、学习,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医师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有选择性开展学术讲座,以便了解各学科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水平。
3、加强基础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工作行为
(1)、强化三级查房制度。三级查房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各科科主任必须坚持每周一次的科内大查房,由科主任确定科内大查房日期,医务科及质量管理科负责对科主任(首席医师)查房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三级查房制度落实情况及时反馈。
(2)、进一步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强化术前讨论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根据省卫生厅手术分级目录的颁发,对三、四级手术和特殊手术开展术前讨论,对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出现这些情况的应对措施进行充分的讨论,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规定我院各级手术医师权限,对临床工作中疑难病例及时组织科内、院内讨论,必要时请总院专家协助,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对死亡病例按时组织讨论,认真分析死亡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救治能力。
(3)、完善院内会诊制度,强化院外会诊管理。各科室每天均要有专人负责科间会诊工作。原则上科间会诊须由主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除急会诊外,院内会诊由主治医师或以上人员担任,普通会诊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随请随到。为保证院外会诊质量,院外会诊、手术由副主任医师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担任。未经医院许可任何人不得私自外出会诊、手术。请外院专家来我院会诊、手术必须先报医务科备案。
(4)、强化请示报告制度。遇有严重工伤、重大车祸、大批中毒、重大手术、甲类传染病及大型抢救时须及时向职能科室及院领导报告,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紧急手术而病员的单位领导和家属不在时须向科主任及医务科报告。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须及时向医务科及分管院长汇告并认真填写医疗不良事件报告。
(5)、规范医疗行为。在医疗工作中坚决执行江苏省卫生厅颁布的“三合理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落实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务科及质量管理科负责对各科室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
(6)、培训侵权责任法中医疗损害章节,增进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 者知情同意权,充分履行告知权。知情同意权是指患方对疾病诊断、治疗等真实情况的了解、被告知、选择、拒绝和同意权。在医疗活动中,各级医护人员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经患者本人或其亲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医患双方履行相关签字手续,方可实施操作。在具体的临床工作中,继续实行《授权委托书》、《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同意书》、《特殊检查同意书》、《特殊治疗同意书》、、《自费医疗服务同意书》等各种同意书的签订。医务人员要及时将病人的诊疗计划,计划的必要性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以患者能够接受的方式,与患者及亲属充分沟通,维护其知情同意权,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严格执行手术审批制度
(1)、严格按江苏省第四版《病历书写规范》及《镇江市病历书写规范四版实施细则》书写病历及其它医疗文书。每年都将组织对全院临床住院医生进行《病历书写规范》培训。进一步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
(2)、每月对现住院、出院病历、门诊病历及处方抽检1~2次,同时将各项医技申请单的书写纳入病历考核中,加大对现住院病历的内涵质量检查的力度,采用随机抽取集中检查的方法,对病历书写质量进行量化考核,实行优奖劣惩;使住院病历甲级率≥90%,门诊病历处方合格率≥90%。
(3)、每年举行病历比赛1一2次,对甲级病历合格率百分之百的科室及优胜个人给予物质奖励及精神鼓励。
(4)、加强电子病历的管理,完善二级专科病历模板,根据时间节点监督核心制度的落实。(5)、大力推动临床路径的开展,规范诊疗行为。
(6)、严格执行手术审批制度,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对外院会诊、新、特、致残等手术必须有医务科或分管领导审批。
5、加强医技科室的质控工作
提高x线、dr、ct检查阳性率,提高甲片率及报告书写合格率,定期请总院专家读片,审片和相关培训。加强复核制度,努力提高诊断准确率。检验科开展室内、间质控,医技科室要坚持临床随访制度,凡急诊检查结果和特殊异常结果要及时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并定期召开临床医技科室联合讨论会,加强与临床一线的联系和配合,满足临床需求。缩短检查、检验报告出具时间。
6、落实技术准入制度和实施程序
为规范新医疗技术和项目的引进开展,防范医疗风险,必须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报市卫生局备案,明确新技术、新业务开展的审批准入程序、安全评估等内容。制定相应的处臵预案,及如何中止该项技术等作出明确规定。对二、三类技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开展申报工作。
7、建立健全三级医疗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一套完整的三级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点科室、重点项目和重点人员进行风险预警管理,实行早期干预,对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迅速采取处理措施,杜绝医疗隐患酿成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
8、畅通医疗投诉渠道,协调医患关系
各部门按医院规定的投诉处理程序,对患者及社会群众的投诉进行报 告和处理,不得发生隐瞒、压制,甚至打击报复现象。医务科、客服部是受理和调查处理投诉的部门,对任何投诉都将热情接待、认真调查、尊重事实、耐心解释、公正处理。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平台和互信基础,不得发生推诿投诉或越级上访现象。医务科定期召开医疗纠纷总结分析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对其中缺陷提出整改要求,落实改进措施。对发生纠纷投诉的科室和个人,根据医院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保证措施
1、营造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新形势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经营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医院文化贯穿在医院发展战略、经营管理、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职工培训以及医疗行为等整个过程中,为医院运行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医院管理从过去的行政管理到目前的经验管理,再到将来的文化管理,这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一种发展规律。质量管理是医院文化管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要提高医疗质量,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病人满意度为目的的质量理念融入到医疗工作行为中,就必须广泛地营造和掌握新形势下形成的医院文化,将其良好的质量管理理念融入到整个医疗工作生活中。我们争取在2-3年内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医院文化营造,制定医院质量行为规范手册,使医院每一位职工在自觉和不自觉的医院文化教育学习过程中医疗行为得以规范。
2、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继续开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 为主题的医疗服务年活动。强化医患沟通制度、医务人员语言规范、仪表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医德医风的学习。认真履行尊重病人的权利和告知义务、做到首问负责制,严禁推诿、拒诊患者。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端正服务行为,完善医德医风建设制度,完善奖惩措施并认真落实。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梳理、拟定各种疾病诊疗流程,制作医院疾病诊疗标准作业流程。大力推动临床路径,落实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3、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注重环节质量管理
现代医疗质量管理要求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全部门控制、全过程控制。因此在广泛营造医院文化的同时,树立全院职工人人参预、医疗行为全过程参预质量管理意识。环节质量是医院医疗活动过程中的医疗工作质量,是医疗质量三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可带动整个医疗质量的提高。计划每年组织科主任、护士长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能力。
4、加强对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和持续改进
制定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标准和实施措施,重点抓措施落实和质量持续改进,保证了关键、要害环节的医疗质量,就保证了医疗安全。
医院确定的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有:急危重病人、围手术期病人、输血病人、药物不良反应病人、有创诊疗操作、病历书写;手术室、胃镜室、急诊科、产房等。遵守诊疗操作技术规范和常规,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并整改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突出抓好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和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工作;根据《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执业、规范医疗行为。
5、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
制定较为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和奖惩办法,对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实行责任追究制。每月对医疗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评,按医院相关规定追究存在问题的当事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及时改进缺陷和差错。
6、改善就诊环境和优化服务流程,开展预约挂号
保证基础医疗设备运转良好,紧跟医疗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提高我院的诊治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全年进行基础医疗仪器设备的保养和更新换代,并保持在某些设备上处于同级医院的领先水平。现代医院的竞争,优质、便捷的服务尤为重要。2012年启动门诊叫号系统,从门诊就医咨询内涵、便民服务措施、清洁、温馨、舒适的环境入手,从入院与出院、诊断与治疗、转科与转院连续性服务流程入手,从增加布局合理的服务窗口和缩短出具检查、检验报告时间入手,开展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努力为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来赢得广大患者的满意度。
7、加强人才培养,制定和实施专科发展规划
(1)、重视学科带头人及科主任的培养。一个医院能否发展好,关键靠某几个专科,一个专科能否建设好,关键是学科带头人。因此要花大力 气自己培养并通过引进、外聘等方式留住人才,建立一支具有过硬技术的骨干队伍和人才梯队。学科带头人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学术威望,创新的科研思维及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2)、制定专科发展规划,加快专科建设。内科三个病区分成七个专业组,外科三个专业组,儿科三个专业组,大力发展康复特色专科,确立对应人员。加快各专业组人员培养,对于条件成熟的专科,在政策上将加以倾斜,多方面提供方便,为其成为市级重点专科创造条件。
2012年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之年,我们要抓住机遇,不断进取,不断营造医院文化,抓好医院基础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医学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医务科
2012年01月10日
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妇产科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篇二
妇产科医疗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方案(暗访组)检查时间:2011-6-22
检查部门:绵阳市404医院、绵阳市人民医院(暗访组)
检查内容:1.医疗、护理质量、院感管理、行政管理、设备保养使用、合理用药等。
存在的问题:
医疗质量:(1)科室治疗室人员进入无严格限制,检查人员随便进入,值班人员未明确阻拦(听说是检查的领导,未验证身份就放行);(2)电子病历未及时打印及签名,所有住院病人入院记录,病程记录等均存在电脑里,严重违反病历书写规范(未打印及审签的病历视为未书写);(3)妇科检查室内物品凌乱,检查床上一次性臀垫未丢入垃圾桶内,黑色垃圾袋内见医用棉花签;(4)护士站物品排放不规范。
科室整改集中学习时间:
2011-6-2014:00(医院组织科主任、护士长看暗访照片、听取暗访组意见及建议)
2011-6-2017:00 科室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就暗访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1.加强学习科室制度职责,明确责任;按医院要求:所有入院记录按病历书写规范,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打印并审签;首次病程记录在病人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打印并审签;所有日常病程记录执行满页打印并审签;手术病人所有记录在病人进入手术室前必须完成打印并审签(不满页者术后续打印)。
2.产房、妇科检查室、新生儿沐浴室、治疗室等,每天由晨护人员负责第一次整理,当班医护人员使用后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及时采用规范消毒灭菌,严禁将医疗废物放入生活垃圾袋内,由护士长、质控医护人员负责检查,发现一次扣当事人绩效工资50元。
科室负责人:王绍芳
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妇产科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篇三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整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手术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中有记录。
检查标准2: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制定本专业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并对临床医师的手术实行分级管理,按手术权限实施手术。按规定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原始资料记录。由科室、职能部门检查落实情况,反馈、改进。
检查标准3: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应建立围手术期质量控制的工作规范,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环节控制力度,建立重大手术术前讨论、医患沟通谈话、重大手术术前医疗技术损害预警告知等制度要求全面、细致。病历中详细记载准确记录。
检查标准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麻醉科完善本科室麻醉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规范,重点:术前查房与术后访视,针对不同麻醉要求和病人具体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有麻醉意外应急预案,规范复苏及出手术室标准,建立复苏全程观察记录,提高麻醉安全性。
检查标准5: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情同意书完备。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十六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控员,明晰其分工。科主任组织质检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中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检查标准6: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各科室在相关制度制订中要明确规定各级医师查房要求,尽量能确定各级医师查房时间,由质控、医务处不定期参加各科室、各级医师查房,并对终末病历及环节病历进行检查、落实。
检查标准7: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要求指导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科室内抗菌素应用,i类切口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特殊情况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乳腺疾病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由质检及临床药学制定相应的检查落实方案,有整改通知,有落实及改进的措施及记录。
检查标准8: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专业制定本专业的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加强急危重病人抢救理论、技能及操作规程的的培训,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须≥90%。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以及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并形成重大、复杂事件科级、院级分级响应机制。
检查标准9: 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对诊断明确、符合手术指征的部分病人,在收住院之前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并预约住院日、手术日。手术科室实行节假日正常排手术制度。规定住院病人三日内由主管医师提出诊断及处理意见,积极备术。
检查标准10:有“非计划再次手术”相关管理制度与流程,将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作为科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查看科室有关记录本及“非计划再次手术”报告单,定期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有效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实现持续改进。
检查标准11:对住院超过30天的患者加强管理,作为大查房重点,进行登记上报,并有分析评价记录。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查看上报表及科室住院超过30天患者记录本,要求作为科内重点患者进行管理,必要时进行讨论,有分析、评价、改进措施。
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妇产科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篇四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标准,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可追溯制度、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特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方案,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作出评估,制定改进措施。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质控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部门行使医疗质量管理的指导、检查、考核、监督职能,并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提出评价和改进措施。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质控”制度,每一位职工既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者,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者。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三级质控,实行责任
追究制。
二、目标
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三、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
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四、医疗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一)医疗技术的管理
医院实行新业务、新技术准入制度。开展的医疗技术必
须是执业诊疗科目内的成熟医疗技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支持系统,能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有效。每年年初由拟开展的科室到医务科申报,医务科初步审核后,报请院学术委员会审定批准后方能实施。医务科应建立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档案,以备查。
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应用未经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技术。
(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
1.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医疗质量考核。每月一次基础医疗质量检查,每季度组织一次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参加的全面医疗质量检查。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应制定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和科室内考核。
3.医院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核,并进行全院通报。针对不同情况实行反馈制度和督办制度,对个别现象实行反馈制度,而对普遍现象和较严重的问题实行督办制度,要求科室主任限期整改。
五、医疗质量的评价和改进
监测与评价是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增强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监测与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持续医疗
质量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持续医疗质量改进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医疗质量管理会议,根据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性改进制度
一、医院必须把工作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性改进纳入各项工作中。
二、医院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专(兼)职人员负责
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性改进工作。
三、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实施方案、考核办法。
四、加强对医院全体人员的质量管理教育,督促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杜绝差错事故,保证医患权利。
五、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定期会议制度,督导质控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部门行使医疗质量管理的指导、检查、考核、监督职能,并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提出评价和改进措施。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院检查汇总评价。
六、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要有文字记录,由质量管理委员会监管下的质控科定期检查,进行讲评,提出改进意见。有利于不断改进医院医疗服务技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七、医疗质量管理的检查结果与个人考评挂钩,以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性改进工作的真正落实。
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妇产科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篇五
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依据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相应科室及所属职能部门进行自查或督查;对其存在的问题,科室需组织科内人员讨论,有相应整改措施并实施,定期对整改措施进行督查,科室和职能部门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总结,进一步发现存在问题,开始新一轮的整改,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要求。
(二)结合科室实际,对我院住院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人员由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质控医生、院感医生,护士等人员组成。
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负总责,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
三、科室开展的各项诊疗技术项目必须符合医院开设的诊疗项目,开展新技术应申报医院批准。
四、认真执行各项医疗制度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
五、诊治流程及要求:
1. 新进病人,值班医生或经管医生应及时接诊,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开车辅助检查等,八小时内必须完成首次病程记录,作出初步诊断,制定出治疗方案,24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
2. 认真执行三级医生查房制度,诊断不准确,疗效不佳的要及时组织讨论、会诊,需要告知患方用意的要及时告知并签字。
3. 各项诊疗活动必须有医疗文书记录,上级医生要认真及时督促,检查下级医生的医疗文书,质控医生、质控护士对住院病历要认真审核,及时归档上级档案室。
4. 经管医生要对每一位出院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及随访工作,并作出登记备查。
六、加强医患交流,及时化解矛盾,防范医疗纠纷。
七、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不断提高整体水平,发挥团队作用。
八、每月召开科室质量管理会议,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医疗质量安全与绩效奖惩挂钩,以更好的保证医疗质量安全,让病人放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