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方案(四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方案篇一
依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在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07年,我厅制订了《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教基〔2007〕15号,以下简称《标准》,见附件),为指导全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我们编写了《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知识问答》(以下简称“问答”),帮助各地学习和领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有关要求。
由于时间仓促,《问答》对一些问题的阐述可能还欠准确,敬请各市、县提出建议,以期研究和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有待今后出台文件予以规范。
安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二oo九年三月十一日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涵义是什么?
答:所谓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就是使学校在师资、用地、校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标准。基本达到区域间、校际间的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
2、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答: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安徽的需要;是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义务教育法》,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皖政[2006]54号)提出了要研究制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的历史性任务。省委、省政府把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列入工作要点,并将2009年作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年。
近年来,我省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建设项目,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照国家中小学建设标准,我省原有的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不高、功能不全、设施陈旧等问题还相当突出,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水平的提升,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要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缩小区域内学校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全力推进城乡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合格学校,落实新的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把学校建成当地安全、坚固、让群众放心的场所,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我省制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皖政[2006]54号);(3)国家计划委员《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1986年12月25日发布,自1987年10月1日起实行);(4)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试行)》(1997年发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2002年发布);(5)《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教基[2006]16号);(6)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7)《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7号);(8)《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1号);(9)原国家教委关于重新印发《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1993]9号);(10)教育部教育技术装备有关标准和《安徽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基本要求和标准(试行)》(教基[2001]01号)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标准。
4、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省《标准》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作出明确规定。
《标准》包括五个附件:(1)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定额;(2)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行政及生活用房面积定额;(3)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园规划用地面积;(4)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室、现代教育装备、图书及教学软件配置标准;(5)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体育教学器材配备标准。几项主要指标是:
(1)生均占地面积:小学不低于22m,初中不低于25m。新建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14m,初中不低于20m。
222
(2)学校规模和班额:农村小学一般不少于6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6人,初中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城区小学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6人,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
(3)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小学不低于5m,初中不低于6m;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小学不低于6m,初中不低于8m,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4m,初中不低于6m。
(4)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器材:
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小学每生不低于6m,初中不低于8m。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4m,初中不低于6m。生均绿化面积,小学每生不低于0.5m,初中每生不低于1m。
体育设施、器材,小学18个班以下须设2组60米或1组100米直道或环形田径场一个。小学18班以上、初中24班以下须设2组100米直道田径场一个或者250米环形田径场一个。初中24个班以上设400米环形田径场一个。小学和初级中学须按每6个班设置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原则上不在田径场内建设。中心城区学校确无条件的,至少须按有关标准设置篮球场两个及直道田径场一个(小学60米,初中100米)。
(5)教学仪器设备、设施:
学校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规模,配备常规教学仪器、器材及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具体见教基〔2007〕15号文)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按标准班额每人一台配备计算机,保证教学时学生单人单机。学校计算机拥有量至少达到生机比12:1;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有供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建立校园网。
(6)图书:小学生均藏书20册以上,初中30册以上,并有一定数量的教参资料、工具书、报刊和电子图书。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
5、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均衡发展性。1987年的标准,分为“城市、县城、农村”三个类别,根据不同标准建设的学校也就拥有不同等级的教学资源。新《标准》将原有的三个标准统一成一个,不再分等级,也没有城乡差别。目的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同一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相同标准,进而促进全省城乡、地区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大体均衡,让所有中小学生都享受到基本相同的学习条件。这是本标准的显著特征。2
222
(2)适度超前性。1987年的标准立足于维持中小学的生存,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它的时间坐标主要是“当前”;新《标准》则是为中小学创造适宜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环境,它的时间尺度主要指向“未来”。所以,新标准既体现现代化办学条件的未来发展趋势,又切合安徽的现实条件,考虑能够承受得起,又需要作出一定努力才能达到要求,是现实与未来、实际与可能、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具有适度超前性。(3)整体系统性。《标准》不仅对学校办学硬件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系统,具有整体系统性特征。
6、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内涵发展、规范发展、均衡发展为重点,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和谐校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以及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工作,用5 年时间,集中力量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全省义务教育在普及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和提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7、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省市县联动,以县为主、区域推进实施的原则。实行省市统筹规划实施,以县(市、区)政府为主体,各级教育、财政、发展改革等相关职能部门合力组织推进的工作机制,优化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实行优先优惠政策,落实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专项资金,保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2)整体规划、逐年推进的原则。以县级为单位,摸清底数,整体规划、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统筹安排、逐年确定重点加以实施。
(3)均衡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进行建设,以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适度超前发展,提前实现标准化建设目标。
(4)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以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为重点,落实优先优惠政策,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设好这些学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整体优化。
(5)软硬件兼顾、全面建设的原则。既注重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等办学条件改善建设,又注重教师队伍、管理水平、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在实施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对城市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暂不作要求。
8、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目标是:从2008年开始实施,计划到2012年全省基本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在2008年全省20%学校达到标准的基础上,2009、2010和2011年,全省达到标准的学校比例分别为30%、50%和70%左右;到2012年,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全省学校达到标准的比例不低于85%,其中,经济和教育基础较好的县(区)学校达到标准的比例不低于95%。基本完成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通过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使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布局合理、校园内功能完善、教育教学技术装备配备达标、生活服务设施满足师生需求、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基本达到区域间、校际间的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目标。
9、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任务是:(1)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学校设置布局合理,选址科学安全,周边环境优化,校舍建设坚固,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符合规定,教学生活用房、专用教室建设、教学设备设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等项目逐步达到标准要求,学校经费得到及时足额保障,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校长和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务结构及年龄结构合理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加强县(市、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建立县(市、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实行县(市、区)域内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和薄弱学校培训教师、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农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提高等制度,逐步使城乡间、校际间师资力量基本均衡。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达到教学基本要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入学率、毕业率、辍学率均达到或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
(4)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依法办学,规范办学,民主管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10、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我省今后几年基础教育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把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列入2009年工作要点,并将2009年作为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年。各地加强领导,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国土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校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
(2)多方筹措,落实经费。从2009—2012年,省设立专项资金,根据学校标准化建设需要,逐年支持学校图书室、实验设备、音体美器材、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各地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设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地的教育费附加收入,主要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专项资金基本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对已经没有在校生且不具备保留条件的闲置学校资源,以及按布局调整规划和计划撤销的学校资源,县(市、区)政府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布置,所得资金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认真使用好国家和省下拨的各项专项资金,使其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努力营造崇文重教的良好社会环境,积极发挥乡(镇)、村在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中的有力作用,大力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通过各种方式支持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3)各级教育、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力度。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适度超前、相对集中、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的原则,以及“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乡镇集中,联村建小学的”思路,制定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将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初中建设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和扩大内需教育建设项目等工程结合起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注重节约,严禁超标准建设,提倡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按照学校校园建设规划,择优选择建设用地,确保校舍安全,加强学校基本建设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按照建筑设计,抗震、防灾、防火等规范认真组织设计和施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使校舍建设达到坚固、安全的标准。对标准化学校建设中的基建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以及投资预算等,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保证学校基建项目规范运作;对违反程序、渎职和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4)加强督促检查,积极推进工作。省组织对各市、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并进行表彰奖励。各地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和政府各级督导机构专项督导的重要内容。对工作落实、任务完成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未按要求实施的,将追究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方案篇二
标准化学校建设学校应准备迎检资料
一、学校概况
1、自查报告
(1)学校基本情况。(2)标准化学校建设状况。(3)教师队伍建设。(4)生均共用经费使用与管理。(5)教育教学活动情况。(6)存在问题。(7)整改措施。
二、标准化建设十项内容
1、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1)能够体现学生数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2)学校绘制校园平面图,标明长、宽及面积,同时标明运动场地、食堂、厕所、教室、教辅用房、各功能室的具体位置(含绿化)。
2、生均运动场地:
(1)能够体现学生数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2)配置运动场地平面图(标明运动器材摆放位置,两组60米或一组100米直道、环道、篮球场或排球场)。
3、生均图书册数
(1)能够体现学生数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2)图书登记汇总表。(3)借阅登记记录。(4)各项上墙的规章制度(图书室管理人员规章制度、借阅和归还规章制度等)。(5)图片及影像资料。
4、生机比
(1)能够体现学生数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2)计算机的登记台账。(3)计算机室上墙的各项规章制度。(4)设施设备维护记录、使用记录。(5)图片及影像资料。
5、互联网接入带宽
提供十兆以上接入互联网证明材料。
6、教师网络学习开通应用率达到80%以上,教师网络学习开通应用率达到80%以上。(每位教师要熟记密码,以便能够随时登录查阅)。
7、实验室配备
(1)实验室配备清单。(2)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3)实验室使用记录。(4)图片及影像资料。
8、教师学历合格率
(1)提供能够证明教师人数、学历的统计报表。
(2)学校编制教师花名册(包括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资格证书、职称、学历、专业、毕业院校、培训情况等)。
(3)教师个人档案,包括教学业务档案和师德建设档案。
(4)教师各种相关证件:任职证书、学历证书、职称证书、继续教育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校长岗位培训证书等原件或复印件。
(5)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资料:教师管理的规章制度、师德建设、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计划、总结等。(6)教师通过下乡支教、对口支援、巡回讲学、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强城乡教师交流的材料和记录。(7)制定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培训计划,落实对教师每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实施记录。(8)教师教学经验总结、典型教案、教学科研论文、师德典型等。(9)图片及影像资料。
9、多媒体教室
(1)多媒体教室设施设备登记台账。(2)如无多媒体教室,提供班班通登记台账。(3)班班通使用记录。(4)班班通维护保养记录。(5)图片及影像资料。
10、课程方案实施
(1)“两个为主”(外来务工子女入学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情况资料。(2)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情况。(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之家设施设备齐全,固定电话畅通)。(3)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4)公用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5)绩效工资制度情况。(6)小学科教师配备情况。(7)教师校长交流情况。(8)教师培训经费及参加培训情况。(9)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情况。(10)学生择校情况。(11)学生课业负担情况。(12)学生安全工作。(13)重点班整改情况。(14)图片及影像资料。
三、学生基本情况类
(1)教育事业统计年报基层报表。(2)在校学生花名册(按分年级)。(3)在校学生变化情况表及佐证材料。(4)适龄儿童就读初中花名册。
(5)学龄前儿童、适龄少年在小学就读花名册。(6)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名册,不低于90%。(7)有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名册。(城区学校)。
(8)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留收生档案管理制度。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和发展情况专门档案,内容包括每一个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留守儿童成长过程及变化情况。
四、经费保障类:学校收支情况统计表(包括预算、决算、月、季报表、原始会计凭证和记帐凭证等)。
五、素质教育类
(1)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开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建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制度,德育工作方案。
(3)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心理健康、劳动、法制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4)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学生体质监测的工作方案和开展情况。
(5)设有卫生室,聘请符合任职条件的医护人员,各项规章制度上墙,药品器械存放有序,按规定储存。(6)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7)图片及影像资料。
六、其它类
1、校园安全
(1)安全制度。(2)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制订及落实。(3)安全隐患排查台账及整改落实情况。(4)物防机房登记簿。(5)来访人员登记簿。
2、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
(1)“三风一训”内容。(2)橱窗宣传栏资料。(3)特色学校创建资料 备注:学校所提供的所有数据均以2016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为准。
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方案篇三
标准化建设a4管理与质量建档基本目录
a4——b12——c37涉校检查
县(市)政府备查资料:
1、县(市)政府制定规范涉校检查管理制度。
2、县(市)政府印制《涉校检查审批表》(注:检查的内容,检查部门和人员,检查时间,审批部门)。各有关部门涉校检查前需填写《涉校检查审批表》在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方可进行检查。
学校备查资料:
1、县(市)政府备查资料中的第1项。
2、学校对非教育部门涉校检查要建立登记制度(注:对检查的内容,检查部门和人员,检查时间,检查结果等进行记录)。
a4——b12——c38教学管理 县(市)政府备查资料:
1、县(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课程设置方案,制定本县(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2、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转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语授课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通知。
3、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转发《关于印发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通知。
4、县(市)教育主管部门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教材管理意见》的通知。
5、县(市)教育主管部门转发《关于印发**年自治区教辅材料目录)》的通知。
6、县(市)教育主管部门转发《关于印发**年自治区免费供应中小学教科书目录》的通知。
7、本县(市)教辅教材使用情况统计表。学校备查资料:
1、县(市)政府备查资料中第1、2、3、4、5、6项。
2、学校学期总课程表及年级分课表。
3、学校用书(教材、教辅用书)目录及征订教材、教辅用书的订单。
4、学校教辅教材使用情况统计表。a4——b12——c39普及程度 县(市)政府备查资料: 按照c级指标建档。装盒。
一、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普及程度”表一(电子版及纸质版)、表二,“四率”表八(1)、表八(2)(电子版及纸质版)。标准化表5-
1、5-2
二、小学0-6周岁(电子版)、7-12周岁(电子版)、13-15周岁(电子版)、16-18周岁(电子版)及其汇总表(电子版)。
三、小学入学率
1、入学率统计表。
2、四率表。
3、小学适龄儿童、失能儿童花名册统计表。
4、小学适龄儿童内在外就读统计表及电子版花名册。
5、外在内就读学生统计表及电子版花名册。
6、不足龄儿童统计表及电子版花名册。
7、超龄统计表及电子版花名册。
8、小学已毕业或升入高一级学生花名册统计表及电子版花名册。
9、近三年毕业生统计表及电子版花名册。
10、适龄儿童未入小学统计表及电子版花名册。
11、适龄女童花名册汇总表及电子版花名册。
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1、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统计表。
2、残疾儿童少年花名册,3、残疾证复印件(带近照)。
五、巩固率
1、巩固率统计表。
2、巩固率过录表
3、六年/三年前招生统计表。
4、当年毕业学生统计表。
5、流动生统计表。
6、留级学生统计表。
7、死亡学生统计表。
8、六年/三年内转出的本地户口毕业学生统计表。
六、初中同上,适龄儿童变为少年。学校备查资料:
一、“普九”普及程度指标各类档案。
二、学校近六年基础教育年报
三、巩固率
1、巩固率统计表。
2、巩固率过录表
3、六年/三年前招生花名册统计表。
4、当年毕业学生花名册统计表。
5、流动生花名册统计表。
6、留级学生花名册统计表。
7、死亡学生花名册统计表。
8、六年/三年内转出的本地户口毕业学生花名册 统计表。
四、初中同上,适龄儿童变为少年。
a4——b12——c40安全管理
县(市)政府备查资料:
1、县(市)政府成立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的工作职责(公安机关、卫生部门、食品质监部门、建设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学校安全工作职责;司法行政、公安部门对学校开展安全教育职责)。制定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协调工作和实施方案,确保师生食品、卫生、交通、消防等安全。
2、县(市)政府建立学校和师生风险防范的管理机制(要有师生、员工安全教育的培训、应急处理的预案和责任追究制)。
3、县(市)政府建立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应急预案。
4、县(市)教育主管部门成立教育系统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
5、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落实培训教材。
6、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校园安全的各项应急预案和中小学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学校备查资料:
1、县(市)政府备查资料中的第4、5、6项。
2、学校成立校园安全、预防学生意外伤害工作领导小组,制定
校园安全和预防学生意外伤害的管理制度。制定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
和事故追究制。
3、学校制定校园安全,师生防范风险的各项应急预案。
4、学校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5、学生安全教育的计划、有安全教育教案。
6、学校开展校园安全各项工作的过程性材料。
7、校方责任保险学生花名册和保险公司发票原件,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覆盖率统计表。
a4——b12——c41规范办学 县(市)政府备查资料:
1、县(市)政府落实(新教基[2010]37号)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管理办法精神,制定本县(市)规范办学行为和依法治校实施方案。
2、县(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2013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和2011年1月12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计署印发的《治理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 的八条措施》精神,制定本县(市)落实“八条措施”配套政策及规范办学治理教育乱收费的管理办法。制定考核和问责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
3、县(市)政府制定颁布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4、县(市)政府制定创建自治区教育收费示范县的实施意见。
5、县(市)政府对本地区学校学区划分的指导意见。
6、县(市)政府对本地区规范办学行为进行督导检查的相关材料(通知、检查记录、意见反馈、整改落实等)。
7、县(市)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签订规范办学责任书。
8、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师生统一着装的实施意见,服装招标的相关文件及发票。
学校备查资料:
1、县(市)政府备查资料中第1、2、3、4、5、6、7项。
2、学校制定规范办学行为和依法治校管理制度。
3、学校制定治理中小学补课乱收费的治理措施,严肃查处教职工组织或参与补课乱收费的行为。
4、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佐证资料。a4——b12——c42保障机制
a4——b12——c43财务管理
(经费组)
a4——b12——c44 校产管理。a4——b13——c45 德育工作 县(市)政府备查资料:
1、县(市)政府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实施办法,制定 本县(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规划并有效实施及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2、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办法。
3、以县为主的德育达标评估工作正常开展,并有相关的评估验收资料。
4、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制作各级德语达标校,示范校和依法治校示范校统计表。
学校备查资料:
1、县(市)政府备查资料中第2项。
2、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校德育工作规划和德育工作计划。
3、学校制定德育工作管理规程。
4、学校德育达标校,示范校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评估及复验的档案材料齐全。(验收通知,评审材料和命名文件等)。
5、学校开展各项德育教育活动的过程性材料(包括工作计划、活动通知、各种活动图片及工作总结)。
a4——b13——c46教学质量 县(市)政府备查资料:
1、上级教育部门教育质量监测的有关文件。
2、县(市)政府根据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质量合格标准的要求,制定本县(市)中小学教学质量合格标准。
3、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4、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管理的实施办法。
5、县(市)中小学学生统考,抽考等成绩汇总及质量分析。
6、县(市)中小学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汇总表(应分汉语、民语言和双语语系)。
学校备查资料
1、县(市)政府备查资料中第2、4项。
2、学校中小学学生统考,抽考年级成绩汇总表及质量分析。
3、学校中小学学业水平成绩统计表。a4——b13——c47双语教育 县(市)政府备查资料:
1、县(市)政府根据自治区、自治州双语教育发展规划目标制定本县(市)双语教育发展规划。
2、县(市)政府制定推进双语教育的实施方案。
3、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双语教育工作计划,总结。
4、县(市)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小学、初中双语教育的质量进行检测,分析小学、初中毕业年级双语教学质量的合格率。
5、县(市)《双语教育普及率统计表》。
6、县(市)双语教育质量检测成绩汇总表,质量分析报告。
7、县(市)开展双语教育有特色活动的相关资料。学校备查资料
1、县(市)政府备查资料中第1、2、3项。
2、学校双语教育工作计划、总结。
3、学校双语教育质量检测成绩汇总表,质量分析报告。
4、学校开展双语教育活动有特色活动的有关资料。a4——b13——c48综合素质 县(市)政府备查资料:
1、县(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和自治区的相关规定,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意见》。
2、县(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本县(市)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工作的实施方案。
3、县(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教体艺„2011‟2号)结合本地实际,从组织领导、科学管理、体育课时标准、大课间体育活动、评价考核、条件保障等方面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提出明确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落到实处。
4、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学校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管理、活动内容、组织形式、项目计划实施、评价考核等方面提出目标要求,提高“体育、艺术2+1”的覆盖面。以及工作计划、总结。
5、县(市)教育督导室围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开展的督查工作(督查通知、督查记录、督查通报)。
6、县(市)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统计表。
7、县(市)学校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覆盖率统计表。学校备查资料
1、县(市)政府备查资料中第1、2、3、4、5项。
2、学校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册)。
3、学校制定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工作实施方案,学校每年将本校各年级《标准》测试数据,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上报教育部数据库。
4、学校制定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工作实施方案,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计划,总结及相关资料。
5、学校制定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及学期工作计划、活动记录、工作总结。
6、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统计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统计表。
7、学校学生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覆盖率统计表。
8、学校学期课程总表和年级课程表(体育课、阳光体育活动等课表)。
巴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
2013年10月11日
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方案篇四
学校标准化建设准备材料
学校自评准备工作材料
1、学校自评报告、自评分数
2、自评领导小组、专项评估小组人员名单及目标责任
3、自评工作制度、方案、计划
4、自评各专项评估小组评估的原始材料、评议记录
5、有关教职工、学生、家长、社会反馈情况的材料
6、关于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学校标准化建设准备材料
(一)办学条件
一、学校建设1、2、学校目前状况分析(指办学条件方面)学校发展规划
二、设备管理工作1、2、3、图书、报刊、仪器及公物设施登记表 图书借阅制度、仪器管理制度 仪器使用登记表
(二)队伍建设
一、班子建设1、2、校长学历、资格、培训证件 各类组织领导小组
二、教师编制与分配1、2、教职工基本情况统计表 教师聘任证书
三、教师资格与学历1、2、教职工基本情况统计表 教师资格证书3、4、教师学历证书 教师任职资格证书
四、教师结构与素质1、2、3、4、5、6、教师排课表 教师信息证 教师普通话证 教师继续教育证 教职工基本情况统计表
骨干教师培训证、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三)教育教学
一、德育工作1、2、3、4、5、6、7、8、德育小组
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法制副校长聘任证书、法制教育实施方案 德育活动记录 家访制度 家访记录 德育工作制度
德育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
二、团队工作1、2、3、少先队组织网络 少先队章程、制度 少先队活动记录
三、校园文化建设1、2、3、校风、教风、学风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升、降旗制度
四、教学常规管理
1、学校常规管理制度2、3、4、5、6、7、8、9、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备课要求 上课要求 作业布置
学校量化考核表及结果记录 第二课堂实施方案 评课要求
教案、作业检查记录
10、政治业务学习制度、记录
11、教师职业行为细则
12、教学计划
13、校本培训制度、计划
14、教师考核制度
15、教职工晋职晋级、奖惩制度
16、教师培训制度
五、学生课业负担1、2、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方案 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六、艺、体、卫工作1、2、3、4、体育工作实施方案、艺术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体育、近视、常见病发病率、毕业率统计表 学生健康档案
学校体育艺术活动材料(含运动会)
(四)学校管理
一、学校各项制度
二、校务公开材料
三、学籍管理工作1、2、学籍管理制度
学籍登记表、入学通知书、照片底册3、4、班级名册
学生素质报告手册
四、安全工作1、2、3、4、5、6、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 安全防范制度、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法制教育实施方案 安全会议、检查记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五、后勤工作
1、物品入库、发放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