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类学讲义 旅游学概论作业(3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旅游人类学讲义 旅游学概论作业篇一
教育学院09心理班杨浩12009240838
《上帝也疯狂》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还有一个同名游戏,不过内容和电影没有任何关系,游戏的内容有些象“帝国”系列的即时战略。不过还是回到电影上来,我们看到的《上》片(ⅰ、ⅱ)都是关于生活在卡拉哈里沙漠的布须曼(the bushman)人的故事。情节上有连贯,不过和ⅰ相比,ⅱ的情节差强人意,而且淡化的人类学意味。土著、盗猎者、动物学家以及为了增加喜剧效果的士兵的冲突被组合在一起,故事的叙述以及情节的展开也非引人入胜,唯一值得嘉讲的是土著演员,很符合传统的“高尚的野蛮人”形象。总体上讲是个糟糕的“续貂”之作。
不过《上帝也疯狂》(ⅰ)倒十分耐人寻味。情节除楼主介绍的之外,尚须补充一些。某日(估计在70-80年代之间,或者更早)在卡拉哈里沙漠上空飞过的双翼飞机上掉下一个玻璃可乐瓶(不知道是不是coca-cola公司赞助的),恰好掉到主人公居住的游牧点。故事就这样展开了,瓶子成为整个群落争夺的对象(大约就是20人左右的群体),而他们的首领为了恢复往日平淡的生活,独自带着这个瓶子上路,期望将其丢开,平息部落中人们的嫉妒与争夺。
一条幅线则是该国所属反政府武装策动的一次**(居然得手,虽然可笑,但对于非洲政治状况也可理解),在沙漠周围政府军对反政府组织的追击。迫使后者不断逃跑(途中是为增加视觉效果而制造的可笑情节),这与故事的第二条副线连接起来——反政府武装逃遁的地点正好一个白人建立的传教点,该地的白人传教士还与开化的黑人同事共同担任地方小学的教育工作——天真的年轻白人女教师奉命调任此地,与她同往的是在当地生活多年不乏率真与笨拙的人类学家、兼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兼汽车修理工(他的职业肯定是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而且由于情节的需要,他成了女教师洋相百出的追求者)。
三条情节主线在这里汇合,先是想要扔掉可乐瓶的土著被当作叛军被政府军俘获(由于语言不通,当然他十分可笑地成功逃脱),接着是反政府军的残部绑架了传教点小学的学生以及女教师,最后是笨拙的人类学家与天真的土著联手用土制的吹管麻醉了叛军。结局是我们熟悉的皆大欢喜,土著将可乐瓶给了人类学家,踏上归路,人类学家与女教师激情拥吻……一同过上幸福的生活(暗示)
情节十分简单,进行内容分析倒是很有意思。电影开始有大约5-8分钟关于布须曼人生活状况的介绍,很有人类学的味道。之后,一件现代工业社会的产品将原始生活与现代文明联系了起来——这就是代表现代工业与商业社会消费主义发展极点的象征物——可口可乐瓶。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可口可乐瓶以其流畅、富有表现力的外型,代表工业设计的顶峰。这种利用象征物的表现手法,又通过人类学对象征物的解构与商业社会的商品图腾联系起来。“可乐瓶”贯穿整部影片,部落社会的纷争由此而起,土著首领的行动目的以及全剧的情节都是围绕着要将其(现代工业文明对简单社会的入倾)抛弃展开的。
在整部影片的结构上,我们看到三种不同的人群a.土著b.某国政府(军)及反政府(军)势力c.西方的代表——人类学家、传教士、女教师。如果可以划一条联线的话,我们会发现abc三点分别位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进化论的观点来看的话),非洲国家在结束欧洲人殖民统治后纷纷建立自己的政府,在形式上基本模仿西方社会,当然在职能分工与效率上是“徒有其表”的(这一点
在影片中十分明显)。但是他们毕竟以本土人学习先进文明(文化变迁)的事实,长期获得人类学们的关注与研究。而第三类所代表的则是西方文明在非西方世界里的典型形象,教师这一职业在性别上也往往与女性联系在一起。抛开我们往往会想到的殖民意味,以及从几个世纪以来具有献身精神的传教士对“异文化”知识所作的杰出贡献。第三类人一直致力于推销西欧式的现代文明,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全球化”进程作了最基础的工作。
于是我们看到了“抗拒现代工业、商业文明的土著社会”,“半推半就,徒有其表的本土社会”,“致力于自我推销的西方社会”之间的戏剧冲突。从而构成了我们所看到影片的情节发展。
最后的结局耐人寻味,土著首领将“可乐瓶”递给人类学家,让他带回其产生的社会。表面上是土著社会努力将现代工业文明的象征物驱逐了出去,然而土著首领与人类学家联手将反政府武装残部制服,暗示了西方社会对其达到的工业化成就,以及其所倾销的现代性价值观的质疑(以西方模式在非西方社会建立的国家形式是否只是本文化海洋中的一个个文化孤岛?)这其实也是60、70年代以来西方放弃亚洲、非洲殖民地以后,对其几个世纪以来殖民活动的反思。同样,这与西方社会战后,及60-70年代对本社会状况所出现一系列“后现代主义”思潮有关,而表现在人类学上则体现为借助异文化知识,实现对本土社会文化现象加以思考的“文化批评”。电影中则以人类学家与土著(曾经,并且至今仍作为前者的研究对象)的合作暗示了这一主题。
而人类学家与教区女教师的感情发展,似乎将传统意义上人类学家与殖民地事务以及传教工作的纠葛暴露无疑,更加陷于文化边缘的两难境地。
旅游人类学讲义 旅游学概论作业篇二
课程:旅游前沿讲座章宏宣(09349116)2012/1/1
讲座听后感
主题旅游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
主讲人孙九霞
讲座内容摘要世界旅游组织在1980年发表的《马尼拉宣言》中明确指出:旅游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实践活动。虽然旅游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对旅游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分歧,但仍会都着重强调人在其中的主导地
位,没有游客就没有旅游。既然,旅游是一种人的活动,从这个层面研究
人类学是一条不错的途径。人类学主体上可以划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
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其研究范式有很多种,主要有比较观、整体观、文化相对观、主位与客位研究等。在旅游活动中,“人”占有绝
对的主体地位,而人类学以研究人的自身问题为核心。基于这一前提,旅
游学与人类学相结合产生的旅游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旅游人类学在旅游业急速发展和借鉴国外四十多年研究成果双重合力的推动下,取得研究的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深
入发掘人类学本身的理论和方法优势,更要扎根中国现实。
讲座收获1.人类学基本知识和特点;
2.旅游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3.旅游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的思考和展望。
讲座的延伸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探讨旅游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
一、人类学基本知识和特点
人类学起源于地理大发现时代欧美学者对现代西方技术文明之外的社会的研究。文明之外的社会被称为原始的、部落的、传说的、有文字前的社会。而目前的人类学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现代社会内部,试图概括人来行为的普遍问题,并对社会和文化现象进行描述。人类学体系庞杂,各分支学科又发展出多样的理论,但其最主要的特点反映在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上的演化论,还反映在文化人类学的文化观点。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整体观从社会文化和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研究社会的文化元素和/
4行为,把社会和文化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
文化相对论一般采用文化主位研究法,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待被研究者的文化,要求研究者客观的看待被研究的对象,是对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态度和文化评价。
跨文化比较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广泛的比较,包括共时性比较,即同时代几个
大区域的比较,还包括历时性比较,即同一区域不同时代的比较。
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以全面的方式理解人这个个体。但更深层而言,这种研究不
仅仅在于人的躯体构造之理解,而是人类所有思维与想法的可能性。换句话说,人类如何行动、如何认知自己的行动、行动的结果又如何影响人的思考以及人与其他群体、象征的互动即是人类学最根本想解答的问题。
二、旅游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尽管中国旅游人类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有学者自觉或
不自觉地涉及到了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内容。1981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在《旅游》杂志上发表《旅游和文化》一文。文章指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事业”。继于光远先生之后,晏亚仙、陈辽、卜昭程、吴义宏、魏小安、郁龙余,也都纷纷撰文对旅游文化进行界定。198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卷》出版。该书率先在中文书刊中使用“旅游文化”一词,并认为旅游文化即是指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所传播的本国文化和所接受的异国文化的总和。受西方人本主义影响,1991年,冯乃康从旅游主体、客体和旅游媒体的关系出发,围绕旅游文化的动态特征,将旅游文化界定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客体和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1996年,申葆嘉在《旅游学刊》上发表《国外旅游研究进展》一文,使国人第一
次接触到了“旅游人类学”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了解到西方旅游学研究的发展趋向,这不仅为国人翻译、介绍、引进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成果打开了一扇大门,而且对中国旅游学研究的发展取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后,随着学术会议的推广,学术刊物积极搭建研究平台,相关专业的设置、专门
机构的成立,各类基金和项目的自助力度的加大,旅游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开始加速。
首先表现在对国外旅游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广泛关注和翻译。例如,2000年,张晓萍和黄继元发表在《思想战线》上的论文——《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中提到,近几十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许多国家对旅游业的研究,从各个方面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在一些西方国家里,一些旅游业研究的学者提出了“旅游人类学”这一新的学说,使旅游业的研究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拓宽了研究的领域,促进了旅游业的新发展。纳尔逊·格雷本(nelson graburn)是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的人类学家,他的旅游人类学理论有独到的思想观点和模式,引起了人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次表现在对旅游经济作用充分认知的基础上积极研究经济影响。在大多数学者看来,文化是为经济服务的,保护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发展,因而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服务是国内旅游研究的主要特征,这也是旅游人类学的功能性体现。接着是研究领域得到了极大拓展,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进展迅速,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提到了旅游社会学与人类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高度,还拓展了文化“真实性”与“商品化”研究,此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也有所突破,因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要进行全方位参与,才能分享旅游带来的各种利益,才能有助于生态旅游的成功。
三、旅游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的思考和展望
仔细分析目前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现状,不难发现,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存在着研
究队伍尚未形成规模、科研成果不多、研究广度与深度不够等问题。从旅游人类学研究队伍看,由于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起步较晚,因而旅游人类学研究队伍无论在人员数量上、人员地域分布上、还是在人员结构上都远不能与西方相比。在人员的数量方面,虽然随着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不断发展,参与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未能形成规模。在研究人员的地域分布上,中国虽然不少大学有人类学系,但只有少数大学的人类学系从事这一研究。在研究人员结构上,主要是人类学家从事这一研究工件,虽然近年来一些从事旅游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开始陆续介入其中,但人数有限,也未在人员结构上形成规模。
在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上还存在,外来借鉴不够,对国外研究成果消化不良,而本土
创造又不足,原创性成果少;缺乏专业训练,对人类学的背景知识积累不足;研究的广度深度有限,研究的领域不够广泛等问题。
虽然目前的研究存在很多问题,但中国的旅游人类学者仍可以克服诸多问题,让这
个新兴学科取得较好发展。例如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真正结合,增强应用性特征,凸显人类学本身的理论和方法优势;实现学科地位的逐步提高,实现真正的跨学科研究。
延伸: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探讨旅游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
随着大量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成果被翻译介绍引进到中国,国内学者,尤其是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学者,近年来开始从人类学角度考察旅游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由此导致了中国旅游学研究的新趋向,即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与理论来探讨中国旅游以及由旅游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国内学者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与理论探讨的问题涉及到旅游与文化变迁、旅游开发、旅游规划、旅游审美等方面。
随着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对目的地文化的巨大影响,旅游发展与文化变迁的关系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国人类学者的关注。国内学者在论及旅游过程中的文化变迁问题时,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游客每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了那里,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影响,破坏了当地原生文化。” 与这种持否定态度的看法相反,另有学者认为,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加强、保护甚至复兴自己的文化。除上述两种看法外,关于旅游发展与文化变迁的关系问题,在国内旅游学术界还存在着第三种声音,即认为旅游的发展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如有学者认为,“现代旅游,特别是文化旅游,实际上带给当地人的利大于弊,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 如何运用人类学方法与原理进行旅游开发,也是西方旅游人类学家颇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国内也有学者运用人类学方法与原理探讨此问题。国内学者运用人类学方法与原理探讨旅游开发,主要侧重于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文化人类学研究与旅游规划有无联系?如果有,在旅游规划中如何应用人类学方法与原理,从而使旅游规划更加科学与合理。有的学者还运用人类学方法与原理探讨了其他旅游问题,如从人类学背景,探讨了旅游审美,“关于旅游审美的人类学思考,只有从生命与人类栖居大地间的关系层面上,从人类生存的艺术感悟或诗化哲学中,我们或许能阐释旅游和旅游审美的存在及其意义。”
旅游人类学讲义 旅游学概论作业篇三
由《萨摩亚人的成年》引发的——关于教育的思考
课程:《文化人类学入门》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08级市场营销班
姓名:谢晋
学号:12008241089
由《萨摩亚人的成年》引发的关于教育的思考
仔细地拜读了玛格丽特·米德的著作《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从人类另一个文明的角度来深思我们现代文明中的一些问题。该书详细地描述了一个赤道附近的小岛上的萨摩亚人的生活模式,重点描述了萨摩亚的姑娘的成长过程以及心理变化,特是对姑娘的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做了详细研究。从米德的描述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萨摩亚这块土地上,没有人孤注一掷,没有人蒙受信仰的磨难,也没有人为了某种特别的目的而殊死拼搏。”“任何人的生活的步履都不会被别人所催促不停,也没有人因其身心发展缓慢而受到严厉的责罚。相反,那些富有天资、早熟早慧的人却每每受到遏止,以期他们当中最为迟钝缓慢的人能够赶上他们。”可见,萨摩亚的社会对于青少年的要求是很随和的,米德在文章中不止一次提到“整个萨摩亚社会充溢着的那种普遍的随和性。”而我们身处的现代社会,却不是那么随和。我们提倡并宣传早熟早慧的青少年,新闻媒体热衷于报道“某某神童考上北大清华”、“某某9岁孩童学完大学所有课程”。早熟早慧,在家里的大人眼里,叫做孩子的“懂事”。乃至于对于还没“懂事”的孩子,父母会以其同年人中的成熟者为榜样,教育他们,乃至压抑他们爱玩好动的天性,“引导”他们早一步进入社会。与萨摩亚社会通过遏止那些富有天资的人以给予迟缓者赶上的机会相比,我们的社会更强调森林法则,更强调青少年们的早慧早熟。在社会的价值观引导下,父母和学校承担了具体的对于孩子的教育。与萨摩亚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宽松要求相比,我们的社会里的父母们往往对子女寄托了太高的期望,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除了在学习上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外,还希望他们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此,父母们为孩子们制定了“兴趣”和“爱好”,练习钢琴书法抑或是舞蹈乐器。父母的兴趣被强压在孩子的身上,父母的希望被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与萨摩亚的随和性教育相比,这种功利性教育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阴影。
在萨摩亚的社会里,人们视性为一件自然而快乐的事,每一个人都有充分享受性的自由。除了少男少女可以自由恋爱,自由享受性的快乐之外,在成人社会里,妻子的出轨,也只需要几张精编的草席就能弥合情敌之间的间隙。当然,酋长的女儿和妻子的性自由会被排除在外。其实,萨摩亚的社会也不是性的泛滥,萨摩亚社会同样是一夫一妻制。只是在这里,性是自由的,开放的,而且是不加掩饰的,一个萨摩亚人,还是孩子时就能看到性,到了16、17岁可以去尝试性,而即便是成婚之后的出轨也不会被视为大逆不道的事,甚至已婚的男人与未婚的姑娘相会棕榈丛中也是社会默认的事。
相较而言,我们的社会里,对性总是加以掩饰,即便是发出了“食色,性也”呼声的孔子,对于性也采取了用“礼”来加以约束管制的方式。可见,我们的社会对于性是避讳的,我们不会在公共场合谈论性,更不会在“棕榈丛”中去尝试
性。在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我们缺乏科学的性教育。父母和学校都对孩子对性产生的好奇和兴趣采取回避的态度,以致进入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开始陷入生理快速发育,心理却停滞不前的矛盾状态。
16、17岁的青少年即将迈入社会,成为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员,来自于未来就业、婚姻、抑或是通过升入大学用时间和努力来换取未来更高质量的就业和婚姻的压力,极大地增加了青少年的精神负担,而在父母和学校的长期加压行为下,这种来自于未来的压力使这个时候的青少年出现了骚动不安的现象,乃至选择了叛逆来抵抗外部的加压。
与此同时,青少年们的生理快速发育,开始出现生理上的性需求,而心理上对于性知识缺乏必要的认识,使得他们避开社会的正式教育,通过其他方式去探寻性知识。而在社会没有科学的性知识教育情况下,这种自我探寻的性知识,往往带有“淫秽”的色彩。使得正处于骚动不安状态下的少数青少年,通过叛逆的方式,冲破外界约束去实践和尝试自我学习的性知识,这就造成了青少年偷食禁果的现象。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青春期的众多现象,来源于我们社会固有的教育模式。孩子们接受的教育中的弊端在这个时期集中地体现出来。而把这种结果归结于一个人生长发展必有时期——“青春期”,甚至于用医学的基因观点来予以解释,是对于青少年教育的不负责任。米德的田野调查,将现代文明与萨摩亚文明的对比充分地说明了我们社会中的教育中的问题和弊端。而这,足以引起整个教育界的改革,如米德所说,“为选择而教育”。